登陆注册
1209600000025

第25章 天人三策

(东汉)班固

【导读】

本文选自《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

陆贾与贾谊暗示君主专制可以引入儒家传统的典范,但是,要使儒家传统与君主专制互相调和,尚有待于董仲舒的努力。

鲁国是周公姬旦家族的封地,是周初的首席诸侯,向来与周王室最为亲近。姬旦家族受封后,周王室将祝、史等王室官员赐予鲁。因此鲁国受周礼熏陶最深,春秋之际就流传有“周礼尽在鲁”的说法。鲁国史官编撰的历史《春秋》,是以周代正统政治观念写作的政治史。故此《春秋》之褒贬也被视为蕴涵周代政治理想的典范之作。秦兼并六国后,发布挟书令,禁止民间收藏、传习《春秋》等典籍,因为其中保存的政治理想与秦代奉行的君主专制政治大相径庭。

汉王朝至汉武帝时,朝廷已经镇压了反叛的诸侯,斥退了汉初的勋旧大臣。汉武帝的政治愈来愈使人联想到被斥为暴政的秦代政治。因此皇帝企图试探钟情于古代传统的儒家学者,是否会认同自己的地位。皇帝与董仲舒的问答就是当时的君主专制政体与古代传统的一次对话。这次对话以记载着古代历史的《春秋》为起点。《春秋》原是一部世俗的政治史,儒家早期的学者在研习《春秋》时,发挥见解,形成了称为“春秋三传”的注释本:《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左传》征用史料,对《春秋》简略之处进行补充,而《春秋公羊传》则强调其中的政治蕴涵。董仲舒发扬了《春秋公羊传》的传统,对《春秋》进行了学理性的梳理,将其纳入一种形而上学的体系,完成了对《春秋》的学理改造。

在董仲舒的体系里,《春秋》不仅是一部世俗的政治史,更是一种形而上的意志在世俗政治上的映照。因此, 《春秋》封建政治的理想并不与汉王朝的君主政治原则冲突,相反,二者都服从一个更高的自然法则。如果《春秋》的时代要比汉王朝更令人向往,那是因为那个时代的人们更好地遵循了那自然的法则,而这恰恰是今世的君主应该效法的。董仲舒的体系以一种学理性的语言重新描述了儒家钟情的古代传统,从而提供了一个新的典范,古代儒家的政治理想则被镶嵌在其中。

严格的批评者认为董仲舒对君主专制让步太多,因而丧失了儒家的传统。而在韩非、李斯等君主专制主义者看来,董仲舒为君主专制的辩护却是有害的。因为这一辩护其实暗示君主专制是需要被授权,也是需要述职的。虽然这两种批评都不无根据,却无意中提到了董仲舒的贡献。至此,在君主专制政治与儒家的古代传统之间,终于达成了某种妥协。严格的君主专制政体会是残暴的,而严格的儒家传统却是过于理想化的。而根据董仲舒的意见,既估计到君主专制对和平的贡献,也保存了古代传统的理想与文明。政治与思想之间残酷斗争的危险,从此大大降低了。

董仲舒,广川人也[广川:在今河北枣强县。]。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久次:以在董仲舒门下的年限长短为序。],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

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而仲舒以贤良对策焉。

制曰:朕获承至尊休德[休德:美德。],传之亡穷,而施之罔极,任大而守重,是以夙夜不皇康宁[不皇:无暇。皇,通“遑”。],永惟万事之统[永惟:久思。],犹惧有阙。故广延四方之豪俊,郡国诸侯公选贤良修絜博习之士,欲闻大道之要,至论之极。今子大夫然为举首[然:原意为衣冠楚楚的样子,引申为俨然。],朕甚嘉之。子大夫其精心致思,朕垂听而问焉。

盖闻五帝三王之道,改制作乐而天下洽和,百王同之。当虞氏之乐莫盛于《韶》,于周莫盛于《勺》[《韶》:古代乐曲名,孔子曾闻韶,见《史记·孔子世家》。《勺》:《诗经》篇名。]。圣王已没,钟鼓管弦之声未衰,而大道微缺,陵夷至乎桀纣之行[陵夷:渐渐衰败。],王道大坏矣。夫五百年之间,守文之君,当涂之士,欲则先王之法以戴翼其世者甚众,然犹不能反,日以仆灭,至后王而后止, 岂其所持操或悖缪而失其统与?固天降命不可复反,必推之于大衰而后息与?乌乎!凡所为屑屑,夙兴夜寐,务法上古者, 又将无补与?三代受命,其符安在?灾异之变,何缘而起?性命之情,或夭或寿,或仁或鄙,习闻其号,未烛厥理[未烛厥理: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伊欲风流而令行,刑轻而奸改,百姓和乐,政事宣昭,何修何饬而膏露降,百谷登,德润四海,泽臻草木,三光全,寒暑平, 受天之祜,享鬼神之灵,德泽洋溢,施乎方外,延及群生?

…………

仲舒对曰:

陛下发德音,下明诏,求天命与情性,皆非愚臣之所能及也。臣谨案《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 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事在强勉而已矣。强勉学问,则闻见博而知益明; 强勉行道,则德日起而大有功:此皆可使还至而有效者也。《诗》曰“夙夜匪解[夙夜匪解:见《诗经·大雅》篇。解,通“懈”。意谓朝夕不敢懈怠。]”,《书》云“茂哉茂哉[茂哉茂哉:意谓努力啊。茂,勉励。]!”皆强勉之谓也。

道者,所繇适于治之路也,仁义礼乐皆其具也。故圣王已没,而子孙长久安宁数百岁,此皆礼乐教化之功也。王者未作乐之时,乃用先五之乐宜于世者,而以深入教化于民。教化之情不得,雅颂之乐不成,故王者功成作乐,乐其德也。乐者, 所以变民风,化民俗也;其变民也易,其化人也著。故声发于和而本于情,接于肌肤,臧于骨髓[臧:此处意为深入。]。故王道虽微缺,而管弦之声未衰也。夫虞氏之不为政久矣,然而乐颂遗风犹有存者,是以孔子在齐而闻《韶》也。夫人君莫不欲安存而恶危亡,然而政乱国危者甚众,所任者非其人,而所繇者非其道, 是以政日以仆灭也。夫周道衰于幽厉,非道亡也,幽厉不繇也。至于宣王,思昔先王之德,兴滞补弊,明文武之功业,周道粲然复兴,诗人美之而作,上天祐之,为生贤佐[为生贤佐:指宣王有仲山甫等贤相。],后世称诵,至今不绝。此夙夜不解行善之所致也。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也。故治乱废兴在于己,非天降命不可得反, 其所操持悖谬失其统也。

臣闻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 此受命之符也。天下之人同心归之,若归父母,故天瑞应诚而至。《书》曰“白鱼入于王舟,有火复于王屋,流为乌[“白鱼入于王舟”至此:亦见《史记·周本纪》。]”, 此盖受命之符也。周公曰“复哉复哉”,孔子曰“德不孤,必有邻”,皆积善累德之效也。及至后世,淫佚衰微,不能统理群生,诸侯背畔,残贱良民以争壤土,废德教而任刑罚。刑罚不中,则生邪气;邪气积于下,怨恶畜于上。上下不和,则阴阳缪盭而娇孽生矣。此灾异所缘而起也。

臣闻命者天之令也,性者生之质也,情者人之欲也。或夭或寿,或仁或鄙,陶冶而成之,不能粹美,有治乱之所生,故不齐也。孔子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故尧舜行德则民仁寿,桀纣行暴则民鄙夭。未上之化下, 下之从上,犹泥之在钧[钧:造陶用的器皿。],唯甄者之所为,犹金之在镕,唯冶者之所铸。“绥之斯俫,动之斯和[绥之斯俫,动之斯和:见《论语·子张篇》。绥,安抚。俫, 通“来”。]”,此之谓也。

…………

仲舒治国,以《春秋》灾异之变推阴阳所以错行,故求雨,闭诸阳,纵诸阴,其止雨反是;行之一国,未尝不得所欲。中废为中大夫。先是辽东高庙、长陵高园殿灾[长陵:汉高祖陵墓。],仲舒居家推说其意,草稿未上,主父偃候仲舒,私见,嫉之,窃其书而奏焉。上召视诸儒,仲舒弟子吕步舒不知其师书,以为大愚。于是下仲舒吏,当死,诏赦之,仲舒遂不敢复言灾异。

【延伸阅读】

“汤武受命”的争议

辕固生,西汉时齐地人,是西汉博士,后为清河王太傅。辕固生治今文《诗》,传《齐诗》,是西汉《诗》四派之一。齐地以《诗》而显贵者,都出自辕固生门下。辕固生濒临的窘境,与董仲舒因推论“灾异之变”获罪一事十分近似。这暗示着在古典传统与现实政治的夹缝之中, 儒家的命运很可能相当坎坷:

清河王太傅辕固生者,齐人也。以治《诗》,孝景时为博士。与黄生争论景帝前。黄生曰:“汤武非受命,乃弑也。”辕固生曰: “不然。夫桀纣虐乱,天下之心皆归汤武,汤武与天下之心而诛桀纣,桀纣之民不为之使而归汤武,汤武不得已而立,非受命为何?” 黄生曰:“冠虽敝,必加于首;履虽新,必关于足。何者,上下之分也。今桀纣虽失道,然君上也;汤武虽圣,臣下也。夫主有失行,臣下不能正言匡过以尊天子,反因过而诛之,代立践南面,非弑而何也?”辕固生曰:“必若所云,是高帝代秦即天子之位,非邪?”于是景帝曰:“食肉不食马肝,不为不知味;言学者无言汤武受命,不为愚。”遂罢。是后学者莫敢明受命放杀者。

同类推荐
  • 水墨·三春:杨焕之散文集

    水墨·三春:杨焕之散文集

    前些天,刚收到杨焕之的行走诗文摄影集《静界》,又收到她一叠厚厚的书稿《水墨·三春》,希望我作序。工作之余,我忙里偷闲认真阅读这本书稿,对作者本人和她的文章也就有了更深的认识。
  •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那些事(Ⅲ):天地经法探由来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那些事(Ⅲ):天地经法探由来

    人类对时间与空间的探索由来已久,那些地球上的自然奇迹和地球之外的星辰,都给了人类无限的探索空间。是谁提出了北斗七星呢?又是谁第一个提出一年365天呢? 本书以丰富的史料、准确的知识、精炼的文字,为你讲述天文经法知识,让你在轻松阅读的同时,沉醉于历史的海洋,享受丰盛的知识快餐。
  • 弟子规全评

    弟子规全评

    根据《弟子规》的内容共分成八章九十二小节,每小节包含原典再现、重点注释、白话翻译、鉴赏评议和处事解读五部分。全书在系统阐释《弟子规》的字词句义基础上,广泛而全面地围绕《弟子规》展开了评议鉴赏,深入地对其处世意义进行了现代解读。
  • 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宋元卷

    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宋元卷

    论述传统伦理思想的定型对道德生活的影响;存天理灭人欲的禁欲主义道德在道德生活中的表现;元朝种族歧视政策、民族矛盾对道德生活的影响;蒙古族的道德生活对中原地区的影响,中原地区的道德生活对蒙古族道德生活的影响,揭示这一历史时期道德生活的发展状态及其特点。
  • 超越文化差异:跨文化交流的案例与探讨

    超越文化差异:跨文化交流的案例与探讨

    潘一禾·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博导。已出版《生活世界中的民主》、《西方文学中的跨文化交流》、《文化安全》、《文化与国际关系》、《西方文学中的政治》、《阅读经典:世界文化名著阐释》、《观念与体制:政治文化的比较研究》、《故事与解释:世界文学名著通论》、《裸体的诱惑:论文学中的性与情》等著作。
热门推荐
  • 己酉避乱录

    己酉避乱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是机缘

    我是机缘

    假如世上还有机缘,机缘又有自己的想法。阿珠穿越了,但是她来到了一片漆黑的地方,四肢都不见了,只能感觉到自己好像变得圆滚滚。她还有三个哥哥姐姐,虽然他们一家都是乡下的土包子。阿珠的大哥很高,而且很强壮,总是护着喜欢在漆黑里到处乱跑的阿珠。阿珠的二姐很温柔,总是带有一股迷人的芬芳,(别问我五官在哪里!)阿珠的三哥总是高深莫测,总给阿珠灌输一些莫名其妙的信息。虽然家人都很奇怪,但是阿珠很爱他们。假如时间能够倒流,阿珠想永远和家人在一起。
  • 重生之军团召唤

    重生之军团召唤

    这是一个征战不断的大陆,这里是一个万国共存的大陆,在这里每天都有国家覆灭,同样也有国家建立,猪脚带着系统穿越来到这个世界。
  • 本草纲目天然食物养颜经

    本草纲目天然食物养颜经

    现代社会女性工作和生活压力大,肌肤不堪化学制剂重负,精雕细琢的美丽一次次地透支健康。《本草纲目》记载了天然食物精粹,揭秘日常食物的美肤养颜金方,无论内服还是外用,绿色安全,助你重铸美丽。天然食物集多种功效:补益气血食物能让肌肤从内到外清透亮白;美白去斑食物远离肌肤色斑、雪颜永驻;抗皱紧肤食物打破肌肤“皱”语,令皮肤更紧致细腻;控油去痘食物,帮助肌肤快速战“痘”,轻轻松松水润光泽;防晒护肤食物,远离日照伤害,还原本色靓肌。
  • 重生天后要出道

    重生天后要出道

    【甜宠+娱乐圈】一朝重生,她被誉为国民女神,引起全民追星热潮。她左打白莲花,右踩极品男,不是在虐渣,就是在虐渣的路上。拍电影,票房分分钟破亿。开店,客流量天天爆满。随手救个人,都能遇上前世的商业大鳄!(1V1甜宠,触动你的少女心~)
  • 容斋五笔

    容斋五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三国风华录

    三国风华录

    三尺长剑饮仇敌鲜血,一支竹笛吹盛世风华。
  • 爱上邪魅魔君

    爱上邪魅魔君

    一个奇怪的梦时刻纠结着她的心,他到底是谁?为何那眼眸如此悲伤?她,遇到了神秘魔君;他,曾经浴血入魔,等待百年只为见到她。一把神秘的绝世宝剑开启了他们的命运之门。前世之谜解开,有人为爱入魔,有人为爱成妖,只为再相见,继续这前世夙愿。******
  • 浅龙诀

    浅龙诀

    沧海笑,英雄怎奈何去从;碧海哭,好汉无数为谁战;清风徐,一声得意始乾坤;苍穹引,谁人为谁几尽欢?宋元年间,政局动荡,豪杰辈出,且看少年英雄如何为国为民。
  • 尽头是你,世界荒芜也不畏惧

    尽头是你,世界荒芜也不畏惧

    《尽头是你,世界荒芜也不畏惧》——收录了郁达夫的经典小说、散文、杂谈及自传。郁达夫的著作,无论是对于爱情、对于国家、还是对于自我和他人的认知,字里行间,无不率真地表达着自己一生的思想艺术全貌,坦诚地展露自己全部的内心独白。读郁达夫的文字,就如同与一个赤城无畏而又特立独行的文人在畅谈人生,令人久久不能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