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42100000007

第7章

夜来,张家山喝斥两声,要谷子干妈赶快脱裤子睡觉,不要叫那两个大奶头,在他眼前晃荡,晃荡得人心慌不定,老是进人不了情绪。“我很重要!我还有好多事要干哩!”他拿着干部的腔调,一板一眼地说。他只要谷子干妈,将油灯添满,自己去睡就是了。待谷子干妈睡定之后,土圣张家山,便将油灯挑亮,捧了那《透天机》,彻夜展读。

这一夜,从前头看到后头,又从后头倒着看到前头,里面一句接一句的四六句子,倒叫个张家山,看得个头昏脑涨,如坠五里雾中。前面说了,这《透天机》,里面云遮雾罩,颠三倒四,无头无尾,莫名其妙,须经过了,才能知一个大概。张家山是谁?某化外小镇的一个粗通文墨的山汉而已,既不会经天,又不会纬地,看这《透天机》,不窗是狗瞅星星一片子,冒充斯文而已。

不过张家山天生聪慧,悟性也好,这《透天机》翻来覆去,倒叫他看出了一些名堂。里面一些人物、一些事情、一些似是而非的话语,只要是已经经过的,他连蒙带猜,倒也能详端出几分。例如那《透天机》里有“杨各庄,湾套湾,代代儿女乱江山”一句,这杨各庄在哪里,这儿女又是谁人,旁人不知,这事张家山却知道。目下,社会上流行一本书,书中谈到个昊儿堡,谈到个杨作新、杨蛾子兄妹,原来,这吴儿堡全是杨姓,故此,元末明初期间,曾一度易名杨各庄,《透天机》上所说的,正是这个村子,正是这不安生的、小拇脚趾甲是浑圆的一块的一族。

又例如那《透天机》里,有一串四六句子,这样说:“日月垂落李树头,十八孩子生燕州,开门走马人金殿,拍手呵呵一春秋!”日月是“明”,十八孩子是“李”,张家山详端一阵,知道这预言的,是他的乡党李闯王李自成的故事了。

又例如那《透天机》里的一段四六句子,叫作:“两个木柞一并起,自有木人在火里!”张家山自格想,它该是说的林彪,那个前些年摔死在蒙古温都尔汗、烧成一堆灰烬的人物了。张家山灯下细细看了看字里行间还有一些模棱两可的话语,涉及一些古今人物,限于篇幅,不必一一细表。张家山越看越觉得这《透天机》深不可测,玄妙无比,于是凭空之间生出一股敬意与怯意。张家山叫醒谷子干妈,将他的阅读心得告诉她。谷子干妈听了打了两声哈欠,叫一句“莫谈国事”,叫罢,又沉沉睡去。

张家山看了半夜,想要看出,这《透天机》对自己会有个什么说法。可是,薄薄的一册书,前翻到后,后翻到前,字里抠字,话里找话,将那书的纸屑都翻得纷纷扬扬地往下落了,愣格硬是没有。张家山起初有些泄气,后来又一想,自己草芥大的一个人,放在这六六镇上,呼风唤雨,还能当个人使唤,倘要放在这世界上,世上的大能人干干万,胳膊上走马袖筒里藏乾坤的人多的是,张家山和这些人一比,又能值几钱重?这么一本管天下兴替、阴阳转合、世事变更的书,怎么会提到自己?这样一想,也就心平气和了。不过《透天机》上的一段话,却给了张家山一个提醒。这段话,极言上古之人和中古之人的质朴和安宁,伟岸与豪迈,又用“沉迷人”、“遭劫人”、“鬼行人”、“蚂蚁人”的诸说法以此递进,来谈论今日人类的日渐狠琐及世风的每况愈下。话不多,句句打人;语不重,字字惊心。

张家山将这话,在嘴里咀嚼再三,恍然悟道:“是了是了,我咋说这世上的人,猛格拉差一个变得比一个握敞,我经手处理的哪事情,一件比一件尴尬,原来这世事变化,五百年前早已算定。”又一想,这段话,正是给自格说的。他觉悟到,这《透天机》不传别人,单单传他,正是要他这个大个子,一猫腰站起来,拦腰一挡,扼住这浊流滚滚,挡住这人类恶性膨胀。如此一想,慷慨激昂的他,便想起早年上私塾时背下的一首古诗来。这诗说:“日出扶桑一丈高,世上万事如鸿毛。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夜半三更,张家山拖着长腔,抑扬顿挫,将这古诗吟了一遍。吟罢,把个《透天机》一把摔在桌上。继而,揭起被子,朝那谷子干妈的肥屁股上“啪”地拍了一把,拍罢,朗声说道:“他娘的脚!我知道我是谁了——谁的胳膊谁的腿,谁的身子谁的嘴!我知道我为啥放着安宁不安宁,放着自在不自在,要在这六六镇上,日这些闲杆了!”那谷子干妈,从梦中惊醒,仄起身子,揉着眼睛,只当这儿老汉,是疯魔了。

自此,张家山更是认真做事,把个民事调解所,更是办得热闹红火。众人见了,都说这儿老汉,确实是魂灵附体,一方土圣。张家山听了,既不承认,也不否认,只抿着个嘴儿傻笑。美中不足的是,张家山经手的这些案子,全是些邻里纠纷、姑嫂斗嘴、夫妻离婚、黑皮滋事之类的小事,让张家山好高的一颗心,成天浸泡在这里面,不得安宁。他想做一件大事,让满世界都知道张家山,让这一腔沸沸扬扬的热血,得一个抛洒处。没有好久,这事就来了,这就是李文化引出的那个“回头约”故事。

那李文化的家,在李家河,也是六六镇治下的一个村子。出六六镇,上行五里,就是它了。这李家河,老年人都叫它“李家河子”,陕北人嘴生得巧,将这四个字拖了腔来说,像唱歌一样有轻有重,有停有顿,有高音有低音,有启承有转换,十分悦耳。大约老辈子都是这样叫的。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年轻人则嫌“李家河”这几字字数多了一点,于是剑掉中心一个“家”字短促而出,直呼“李河”。至于我们,则取个中庸,仍叫它李家河罢!

这一日,李文化正在所里,闲得无事,学张家山的样儿,扎个势,捧张《参考消息》来读。突然间门槛响,原来是李家河捎下话来,日几火燎的,说有一件天大的事情,在那里等他,要李文化务必回来一趟,万万不可延误。

这话捎得有些奇怪。李文化这一个无根的浮萍,断线的风筝,在世上已自兀漂泊了许多年,和那李家河早已断了来往,此其一。其二,李文化的父亲李万年早死,母亲改嫁吴儿堡,这个村子,直系的亲属,是一个也没有了。那么这是谁捎的话?那一件天大的事情,又是什么?这事实实地叫人纳闷。

疑疑惑惑的李文化,回了一趟李家河。回去时喜眉搭眼,屁颠屁颠的,用脚尖走路;回来时却灰塌塌的,像青苗让冷雨打了一样,拖着两条腿,用脚后跟走路。古人讲,“少不更事”,这话用给李文化,算是对了。半大小子的他,这么大了,一个人独往独来,遭世人的白眼,受生活的熬煎,吃饱了全家不饿,出门在外窑洞就在背上背着,因此从来没有担过事,从来不知世事的凶险。更兼他是在一个没有管束的氛围中长大,对人情世故,七礼八节,丝毫不懂,也没有人来训导他。世上所有的道理,其实都是歪道理而已,可是各样道理,既然约定俗成,大家认可,它就是道理。这叫习惯因素,又叫大文化氛围。可就是这样的歪道理,我们的李文化却一点也没有。这样,遇见事情,就茫然不知所措了。

谷子干妈心细,见李文化这样,伸出一只手,在李文化的头上摩擎半天,母性十足地说道:“李家文化,你有什么事,你就给你张干大说。人人都长了个嘴,这嘴是用来说话的,不是出气的。该说的时候就要说,憋在肚子里不往出说,会憋出冷病的。外人的事,咱们都伸长了手,往自格身上揽,咱们自己的事,焉有个不管的道理!”

李文化长这么大,还没有人跟他这么慢声细气地说过话,那眼泪,扑簌簌地掉了下来。他口里谢了一声谷子干妈,然后返身跪下,抱住张家山的一条腿,仰起泪脸儿,叫道:“张干大救我!”

张家山性情刚烈,心肠却软,平生最见不得人掉眼泪。别人要掉泪他就鼻子发酸。尔格,见李文化这样,于是骂道:“李家文化,你先把你尿水子收拾了,再跟我说话。都快成了顶门立户的男人了,还像个女人似的,鼻涕一把泪一把,不见一点正形!”

李文化见说,眼泪是不再流了,那身子,拾了几拾,只是不起,双手依然抱住张家山的大腿。后来见张家山问得紧了,谷子干妈又在旁边递话,叫他不要“捏着个拳头给人猜”,他于是腾出一只手,往怀里揣摸了一阵,摸出一张纸来,而另一只手,却还搂着张家山的腿,不丢。

一场轰轰烈烈的“回头约”故事,自此开始。这纸叫“回头约”,毛笔正楷书写,纸质有些发黄,类似那张家山见过的“招夫养夫文书”,正是那乡规民约之类的契约。这类东西,四乡八里,村村都可以找到,古往今来,乡间各种事故,经了官的,不说,那未曾经官的,正靠此类契约约束。民间俗语“见官三分灾”,因此那经官的,并不在多数,倒是此类契约,四处风行。铁板上钉钉,在民间,这类契约,就是至高无上的法律。

这东西肯定年代久远了,纸质发黄不说,折叠起来的角角边边部分,都磨损得有些烂开了。它最初大约是一个乡村小学生的作业本上的纸张,撕下来,用了这么一个金贵的用途。可见世间事物,或贵或贱,并不由自格一厢情愿。

张家山接过“回头约”,又从李文化怀里,抽出腿来,然后,来到桌前,趣个架子,坐定。坐定之后,先从怀里掏出个眼镜盒子,打开,取出一副二轴辘老花眼镜。眼镜断了一条腿。那断了的腿,用一根细绳子代替,绳子的另一头,系在另一条腿的把上。张家山戴好眼镜,将那“回头约”在桌子上展开。泛黄的纸页,给人以不尽沧桑之感,张家山叹一口气。纸张已经散落成一络一络的了,快要变成一堆纸屑。张家山将纸片展开,横看竖看,对在一起,老花眼镜戴上,拉开一段距离,看起来。

谷子干妈见了,也凑到跟前来看。她却是个睁眼瞎子,不认得字,老乡们骂人,说“狗瞅星星,不识稠稀”,说的正是她这种人。见张家山津津有味、煞有介事地看着,谷子干妈有些着急,于是使个性子,伸出两只巴掌,将那纸片严严实实地遮了,嘴里说道:“我让你看!我让你看!”

这叫“矫情”。乡下人不懂得这个词儿,却会耍这个“势”。张家山见了,知道自己委屈了谷子干妈,口里叫一声“惭愧”,捉起谷子干妈的两只手轻轻抬开,继而扯开嗓子,念起那纸片上的字来。

回头约

兹有李家遗摘刘家女,因夫仙逝,自身无主,经户族家长李xx会同本族人等,商议决定,改嫁吴儿堡杨福。身价为两佰肆拾元,其他物品从略。李刘氏前生之子李文化,从李姓,不得更改;李刘氏后生之子女,姓氏自便。卖身不卖灵,卖生不卖死,乃是干古遗训,李刘氏亦不能例外。有朝一日李刘氏归阴,吴儿坚杨家须主动将李刘氏女骨送归李家河,与前夫李万年并葬,不得有违。苍天在上,日月星辰为证,大地在下,五谷万物为证。恐日后生出事端,谨立此“回头约”为凭。红口白牙,铁板打打,倘有违约者,天诛之,地灭之,鬼神不容。

李家主事人:李x x

娘家主事人:刘x x

杨家主事人:杨x x

保人:张x x

写约人:x X x

x x年x月x日

张家山咬文嚼字,拖腔带调,将这“回头约”念完。念罢之后,四壁肃然。半晌,张家山问道:“李文化,莫非你那老母亲,上山了!”李文化一听,点点头。没待张家山继续发问,李文化抢过话头,拖着哭腔,向张家山说道:“张干大,‘回头约’上面的这个保人,叫张家山,这该不是你老么?还是一个同名同姓的人?”张家山见问,点点头,说这个“回头约”上的保人正是他。谷子干妈听了,插一句:“果然是个‘人前有’,啥事都少不了你!”李文化一听,喜道:“张干大,这么说来,你跟我大我妈,是熟识的了!”张家山道:“和你妈,不敢说熟,和你爸却还有些交情哩!这真叫山不转水转,水不转路转,想不到,李万年这个短命鬼,儿子今天这么大了,又在我手下吃饭。这世界说大,也大,说小,真他妈的小!”

见张干大和过世的父亲是故交,李文化就感情上讲,自然亲近了许多。那谷子干妈听了,也高兴,说道:“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两姓旁人的,能在一个锅里搅几天勺把,那前世都是有一些缘分的!”张家山觉得这个调解所里,他的统治,众心归一,上下融洽,心中也觉舒畅。他安慰了李文化几句,说道:“贤侄,你父亲的死,我知道!你母亲的改嫁,我也知道!老实说,改嫁这事,还是我做主的呢!当年,我……”

原来,当年张家山还在位时,北线几十个村,联合在张家畔,修一个大坝。要把沟里这个河,拦腰截了,拘上水,建一座水库。上面来的领导是总指挥,张家山是坐地虎,给他分配了个副总指挥的角色。寒冬腊月,工地上红旗招展,口号震天,地冻人不歇,天寒人心暖,只见黑压压的民工,将个狭窄的川道塞得严严实实。这天,李家河的几个民工,在放一扇老崖。底下的土都挖空了,上面的土纹丝不动,没奈何,只得有人站在下面再掏。突然轰隆一声巨响,这扇崖齐刷刷地倒下了,掏土的民工被埋在地下。待人被挖出,一看,这人正是李家河的李万年。枉取了这么个好名字,原来却是个短命鬼托生的。那水库后来修成后,搭了好几条人命,李万年只是其中之一。水库修成,却并没有给下游带来收益,反而成为隐患。原来这陕北高原,天雨割裂,水土流失,据言,黄河泥沙,十成中七成,都来自这一段流程。因此这水库修成几年,即被泥沙淤满,更添这水库宛如一条悬河,悬在下游几十个村子的头顶,每年夏雨季节,下游几十村子,便惶惶不安起来,生怕水库决口。这是题外话,不提。

李万年死去的第二年春上,一日,张家山从李家河经过,见山野上有一座新坟,一个一身着白的寡妇,盘腿坐在坟边,一边哭着,一边歌唱,那歌声拖着哭腔唱出,哀楚动人。张家山驻了脚,细听,原来这歌并非这小寡妇新创,乃是一首流传久远的陕北民间小调,寡妇只是借这个上坟的机会,瞅瞅四下没人,将自己的满腹惆怅,倒出而已。张家山是个“陕北通”,各种民歌几乎样样知晓,眼下,他明白这小寡妇唱的是一首叫《小寡妇做梦》的民歌了。这歌他原先也听人唱过,只是不全。这回,算是听全了。

日出东海落西山,小寡妇上床去安眠,忙把茗帝拿在手,扫一扫床来铺上了毡。红缝被儿衬红毡,鸳鸯枕头往上掀,悠悠睡在凉床上,昏昏沉沉入梦间。梦见责人来做伴,他的名字叫孟山,小寡妇一听喜满面,拿定主意嫁孟山。嫌人跳在绣房内,把孟家的事儿说上一番。孟家么盖过温阳县,文盖华州李凤仙。他在西安省开省店,许多的买卖就在四川,因了他的家乡无处转,在江南盖上一个花园。江南盖上一花园,墙上使的水磨砖,房顶又安张口兽,大门外边栽旗杆,牛羊满圈无其数,措头上骡马够几千,五谷果粮还不算,扁豆上了一千石。我姿你不为生和养,单为照应我家园,你穿缝罗换绸缎,你享荣华我心安。我大子年方一十六,姿过媳妇赛貂禅,二子年方六岁半,关在南学把书念。还有个小女两岁半,我娶你也不为生和养,专为照应我儿男。一家子要了一千多,一家子只构五百三,一家子不还也不添,一家子不添也不还。嫌人在这里听一言,两家再英要拨算盘,盘子上只打两颖珠,一口吹了七百三。小寡妇门外听一言,七百升两银子你还不卖,谁家的寡妇能卖几干,到明天要见我公公面。到明天要见我公公的面,他不叫我嫁来我就言传,你今天不叫我到孟家去,除非你儿子站面前。说得公公满脸红,满脸通红他便开言,叫一声媳妇你听言,明天管叫你到孟家园。明天叫你孟家去,要与那上车鬼将坟圆。我与那个死鬼阳不满,想来我不能把红的穿。三尺白缝乌鬓包,两耳惫挂白玉环,白缓裤裙腰中补,外穿一领白孝衫。白缓鞋来白缓袜,三尺白缝将金莲缓。小小金莲二寸三,安又不踏倒又不偏。小寡妇打扮早停当,迈动金莲到坟前,息忙点着千张纸,叫一声丈夫你听我言。为妻今天到孟家去,你魂灵再英把我缠,若是魂灵来缠我,桃条子打得你不得安。

这《小寡妇做梦》是有一些冗长了,不过不知道是歌好,还是唱者唱得好,抑或是听者听得好,总之,唱者听者,都不觉这歌冗长。听罢,张家山情不自禁,拍掌叫了一声好。这掌声有些过于响亮,那小寡妇大约还停留在自己的思绪中,因此被这掌声吓了一跳。站起来,她却认得张家山。张家山对这女人也有个约摸,李家河年前后,只死过一个人,就是李万年。那么,这新坟该是李万年的坟,这小寡妇该是李万年的婆姨了。一问,果然是的。那小寡妇解释道:“今格正是清明。新坟遇到头一个清明,乡间风俗,该好好地祭奠一下的!”张家山听了,点头称是。寡妇门前是非多,嫌染闲话,张家山敷衍两句,安慰一番,就匆匆地告辞了。那寡妇倒也知趣,见张家山走远了,方抬身子,站起来,擦了眼睛,向村里走去。张家山路途中想:“这小寡妇,该不是动了什么心思了!年纪轻轻的,一个人守着空房,却也可怜!”想完,就丢到脑后,忙自己的事去了。

夜来,张家山办完事情,重经李家河,突然见村子里人声嚣嚣,灯火乱摇。张家山有些诧异,绕到村子一看,见一户人家的房梁上,吊着一男一女。那女的他却认得,正是坟地里遇到的小寡妇,短命鬼李万年的遗墉,那男的是谁,忙瞅了几瞅,却眼生得可以。张家山见了,拿出干部的架子,喊道:“你们私设公堂,这还了得!还有个王法没有?”

细问,只听满族李姓,七嘴八舌地说道:“这小寡妇,三年孝期还未满,就偷男人了,辱没门风!”说话间,那梁上吊着的小寡妇李刘氏说道:“你不要听他们一派胡言。我这哪是偷人?我是明媒正娶!要跟上这吴儿堡杨福,另成一家人去。谁知今后晌要走,户家们拦着不让,反说我偷人!”

张家山一听,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他打个哈哈,说道:“天大的事情,有事情在那里搁着。你们先把人从梁上放下来吧!”众人听了,只是不依。大家都认识张家山,于是有人又另生斜枝,说这人就是水库工地的头儿,李万年就是给他们张家畔干活时,亡了的,我们现在叫他把这事说清。

那张家山是个经过大诈的人,这一支兵发来,岂能把他难住。只见他稳稳情绪,清清嗓子,从怀里掏出个小红本来,说道:“首先让我们学习毛主席语录。这第一条是:‘世间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第一条完了是第二条,第二条是:‘人总是要死的!’第二条完了是第三条,这第三条是:‘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学习完毕。大家看,连毛主席他老人家也认为李万年的死是应该的,人总是要死的。你们谁不同意毛主席的话,请站起来说!”

张家山说完,将小红本收起,重新揣人口袋,鹤立鸡群一般,唆视一遍众人。众人见了,纷纷后退,无一人再敢上前。张家山轻轻易易四两拨千斤将这一路兵退了,他见众人气焰退了,于是高喊一声:“事有事在,还不放人!”众人听了,只得把拴在门栓上的绳子头一解。绳子松了,梁上的两个男女,味味溜溜地从梁上滑下。松绑后,那小寡妇伸手从一个婆姨怀里,接过个孩子,将奶头嘴塞进孩子口里。这孩子正是李文化。

有个话叫“圆成”,这话民间里常说,词典里却无。是说那说合人,仗着一张利嘴浑身解数,遇什么人说什么话,遇哪路鬼跳哪路神,八面玲珑,说黑道白,硬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之后,将一件事情说成,将方方面面搁住。这天晚上,张家山在这李家河,就是当的这说合人,就是“圆成”这事。

扛到半夜,凭张家山一张利嘴,这事终于“圆成”得有个结果了。《婚姻法》上有规定,男人死后,女人有权自己做主,这道理众人都懂,说开了是明媒正娶,众人觉得,这事似乎也不甚辱没什么门风,古来的“女不二嫁”、“从一而终”的遗训,在这块地面,也不甚受人重视。大家恼怒的,是那李万年新死,孩子李文化又吊着奶,这女人真是猴急了。不平归不平,不过既然事已至此,大家也觉得拦也是无益了。

不过有一个重要的东西,这东西叫“回头约”。李刘氏要走,这“回头约”可是得签。原来在陕北地面,有一个重要的,甚至是神圣的风俗,那就是寡妇改嫁之日,须得立一个“卖生不卖死,卖身不卖灵”的契约。有了这契约约束,寡妇死后,须回到前夫身边,与前夫并葬一处。这是对死者负责,是对家族负责,亦是对子嗣负责。死者已经不能言语,生者有责任为他维护这些权利。如果生者做不到这一点,成为孤魂野鬼的死者,会在地底下诅咒和埋怨的,会搅得整个家族不安的。这也是一个脸面问题,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满族上下会觉得脸上无光,四邻八乡也会耻笑,而且,见你软弱,各种黑皮事情,会接踵而至,耍到你的头上。而等到后来,签“回头约”和动女骨,竟发展成一种近乎宗教般的仪式和行为。

谈起签“回头约”,张家山拍手赞成。他说:“老辈子传下来的规矩,不能丢。虽说尔格是新社会了,可是这事还得按老规矩办。‘回头约’得签,李刘氏百年之后,女骨得搬回来,陪李万年兄弟。这事,我看就这样定了!”

众人听了,自然没有异议。就连那吴儿堡杨福,也觉得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谁叫自己娶了个寡妇呢。李刘氏本人,此刻只想早一点嫁出去,哪管以后的长短。诸事议定,只少了个娘家的人,这事还不能最后定夺。张家山见商量得差不多了,于是遣人,骑了匹高脚牲口,星夜去刘家河,去请娘舅家人。

二日,娘舅家人来了,于是“回头约”一签,一桌酒席,人人喝了个大红脸,成了这事。“回头约”上那些话,都是老话,篇篇“回头约”都是这样写的,体例在先。扯下来小学生作业本上的纸,找一个稍通文墨的人写了,李家、刘家、杨家,三方签了,又公推张家山,做了保人。这签约于是生效。

那聘礼所得二百四十块银钱,刘家拿了一半,因了这女,不管从了谁家,压根上都是刘家的,李家拿了一半,李家不管怎么说,是走了一口活人了。还有一事,就是还在吃奶的李文化的事。双方说好,李文化先由李刘氏带走,不得虐待,不得改姓,待长到五岁时,还回李家河为李万年顶门立户。

一场难缠的事,张家山三尿两喘,摆平了,然后眼瞅着,小寡妇李刘氏,怀抱婴儿,骑着一头草驴,上路。捎一眼,张家山瞅了那牵驴的杨福,觉得窝窝囊囊,头顶精光,心想这小寡妇饥不择食,荒不择路,人常说“人凭衣裳马凭鞍,婆姨凭的男人汉”,小寡妇这一脚,恐怕没有踏对。想归想,张家山是个忙人,一会儿工夫,这事就丢在脑后了。不过吴儿堡这个地名,他记住了。

往事不提,张家山这大半生,日鬼捣棒糙,所经所历的实在是太多。这桩事情,原是小事一件,不足挂齿的。尔格,因了李文化,因了“回头约”,这事才被重新提起。忆罢旧事,张家山眼瞅着跟前的李文化,说一声,当年吊在奶头上的木犊子,尔格都长得一铁锨把高了,我呢,焉有不老的道理。说罢,又瞅了徐娘半老的谷子干妈一眼。

张家山问道:“李文化,那吴儿堡靠着北草地,离这里有几百里之遥。你妈死了,你如何晓得的?莫非是那吴儿堡杨家,捎来话不成?”

李文化答:“那杨家才不捎话哩!他们盼不得这事能瞒了众人。他们挖个坑坑,把我妈神不知鬼不觉地埋了。是那北路过来的赶牲灵的,见了这桩事,生出不平,路过李家河,捎话给村子的!”

张家山又问及李文化回村后的情况,原来,李文化回村后,整个村子已经骚动起来。族长牵头,众人聚在一搭,单等李文化回来定夺。对李家河来说,这是一件大事,该偷则偷,该抢则抢,该论理则要论理,该经公则要经公,不弄个惊天动地,搬回李刘氏的尸首,就算李家河李姓一族失了面子,羞了先人。李文化回到村子,经人指点,直奔李家祠堂。祠堂内,香案早已支起,神轴早已悬挂,香烟纸灰缭绕。李文化立在香案前,对着神轴拈了香,主叩六拜之后,族长将那“回头约”当众宣读,读罢,递给李文化。族长指点,李文化又重新跪下,面对列祖列宗,发了毒誓,表示一定要夺回女骨,实践“回头约”诺言,给方方面面一个交代,这才结束。仪式结束,族长将李文化扶起,说道:“亡人李万年不是绝户,不是黑门,还有一条根——你李文化在世上。既已发了毒誓,这夺女骨的事,你就须得完成了。如果女骨动不回来,李氏一门,从此没有你了。给你一面破锣,你拿上,挨门挨户去敲。那吴儿堡是个虎狼之地,这一番去吉凶难料。你拿着锣去敲,自你往上,李姓氏族,五服之内的男丁,由你挑选!”

李文化见说,接过锣来,正待要敲,众人已轰地一声散了。原来世间事情,须得有个来回过往,这样,你的事情,别人才会帮忙。那李文化,在外头漂泊了这么久,村子里红白喜事,邻里们互相帮衬,他是一点人情也没有落下的,一点乡俗也没有熬下的,因此,他的事情,众人也就懒得去帮。更兼这不是一件好事,血里头捞骨头的事情,谁愿意去干?真的少了一条腿断了一条胳膊,又找谁去理论。李文化见状,只得捡了这破锣,挨门挨户去敲,敲了半天,不见响动,只得又来找族长请主意。族长见了,也是无法可施,后来说:“这保人是张家畔的张家山,还是去找他吧!这是个大能人,他也许会给你撑腰的!”这样,李文化只得离了李家河,回到六六镇来了。

李文化凄凄惨惨、晒牺惶惶,将过程说出。说完以后,眼睛磁瞪瞪的,用白眼仁盯住张家山,那目光是说:我李文化无能,“回头约”的事情,全凭张干大做主!张干大你不要推辞,这事赖也要赖到你身上的!

张家山听罢原委,眉头皱了起来。他拿过一张过期的《参考消息》,让谷子干妈扣些浆糊来,而后,将那散了的“回头约”,一络一塔往《参考消息》上贴。贴罢,又抬起手掌,压实了,说道:“为这‘回头约’的事情,这一块地面,朝朝代代,总有一些干戈发生。血里头捞骨头的事,不在少数!李文化,古人讲,心字头上一把刀,这事你就忍了吧!如果不忍,办法倒是有一个,只是要破财的。”

李文化问是什么办法。张家山说,打问一下,看谁家的女儿死了,出个大价钱,买一副女儿骨回来。是不是元配,并不当紧,只要是女骨。你大李万年这老东西,有个黄花女子陪着,算他的艳福,你李文化,也就算尽到孝道了。这事有先例,记得我当大队支书那会儿,处理过几宗这种“回头约”纠纷,就是这么解决的。

李文化听着,开始眼睛还瞪得圆溜溜的,一脸的指望。看张家山嘴上?像安了个转轴子似的,边说边绽,已有些不悦。听到最后,脸色“刷”地灰了下来。他截住张家山的话头,叫道:“我才不要什么女儿骨哩!凭空给自己认个娘老子,那不是欺侮我,绝灭我!有‘回头约’在这里,我他娘的怕谁!纵然是上刀山,下油锅,我也要把那个‘前嫁后娶’的不要脸的老东西,接回来让她陪我大睡!”

“回头约”这时已经贴好。谷子干妈接过张家山递给她的这个“回头约”,将四棱四边突出的部分,用剪子铰齐。

一边铰着,谷子干妈一边说:“张家畔的张干大,亏你还是个大能人哩,这么一点夙事情,就把你给吓住了。行侠仗义,四海扬名,这正是一次机会。可惜我是个女流之辈,有心无力,要不,夹一泡尿,也要把这李刘氏的尸首,给背回喀。咱不为别的,单为讨这个公理!”

见谷子干妈一旁帮腔,李文化也就凑上前去,拽住张家山的衣襟,继续哀告。

其实张家山的心里,早就动了。平日总嫌庙小挥不开刀,池小翻不转身,眼下这桩“回头约”事情,该是他逞能的时侯了。以张家山的心性,平日那些八杆子打不着的事情,他都要插一只脚进去,尔格这是李文化的事,况且他又是保人,焉有个不管的道理。他嘴上推辞,其实是在拿搬。尔格,见谷子干妈也发话了,再要拿搬,就有些过了,于是霍地站起,用手拍了拍衣襟上的纸屑,朗声说道:

“什么事不是人干的!不走的路还走三遭哩!既然你们两个,硬逼着要我上这钩竿,踏这一回阎王路,那我就成全你们。反正就这一把老骨头了,也不值什么钱,哪里天黑哪里歇,哪里倒下哪里埋!”

说罢,将那“回头约”,折好,揣进怀里,吩咐道:“谷子.,你去寻两个麻袋,买一瓶酒来,罢了要用,李文化,你到镇上,借一辆驴拉车来,事不宜迟,咱们明日启程,去那吴儿堡,动女骨!”

同类推荐
  • 日月

    日月

    安意如用纯美散文式语言写成的一部长篇小说。一个久居北京的藏地青年三十余年人世沉浮的心灵史,讲述了主人公在西藏被收养,到北京生活和学习,融入现代大都市,求学经商,经历情感挫折,渐渐迷失自我,最终重回西藏,寻根故土的完整过程,是一个关于成长、超越、觉悟的故事。本书也是一曲融宿命与情感,历史与现实于一体的人生咏叹,故事主人公索南次仁(尹长生)的此生,恰似仓央嘉措的今世。仓央嘉措虽未在书中真实出现,但却像一个符号,贯穿了全书的始终。小说中,现代都市的浮华虚荣与雪域高原的纯洁宁静形成鲜明对比。作者亦把书中人物的命运与自己对宗教的理解和感悟相结合,使作品具有了非常深厚的哲理内涵……
  • 古龙文集:剑客行(下)

    古龙文集:剑客行(下)

    古龙在他的早期名篇《剑客行》中,赋予了他对“武侠世界”的期待与想象:要成长为武林传奇,必先经历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与磨难。成长,就是要如此沉痛,才会精彩。少年展白初出江湖,却背负一代江湖传说——“霹雳剑”展云天的弑父之仇。展白资质平平,却不得不面对接二连三的江湖强敌。在一次次几殒性命的拼杀中,少年死里逃生,忍受难以忍受的痛苦和折磨,终于学成惊世奇招,为父报仇。然而,中原面临着史无前例的巨大威胁,而少年一人,将要肩负起整个江湖的生死大任……
  • 亚特兰蒂斯1:基因战争

    亚特兰蒂斯1:基因战争

    两千年来,一个古老的组织誓言保守人类起源的秘密,竭尽全力寻找一个自远古时代便已存在的宿敌,这个庞大的威胁具有消灭人类族群的邪恶力量, 而所有一切物种本质谜团的线索,都指向失落的神话之城亚特兰蒂斯……从事自闭症研究的遗传学家凯特,无意中发现智人突变转化的关键要素“亚特兰蒂斯”,竟也是1918年杀死全球五千万人超级传染病西班牙流感的始作俑者,却因此莫名遭到神秘组织伊麻里的追缉。
  • 例假案例

    例假案例

    事情起自于一次提前造访的例假。童妍带的是高三语文,这个早晨她有两节课,第一节课是三班的,她是三班班主任,学生准备充分,配合默契,她的心情很好,课堂气氛好了上课就是一种享受。第二节课是四班的,上了十分钟,她就觉得下身一热,接着就有一种奔窜的感觉,顺着大腿两侧快速下流。童妍暗暗叫了一声坏了菜了,立刻过渡了几句,布置学生做高考模拟试卷,便迅速离开教室,往宿舍直奔而去。夏季的童妍特别钟爱白色,今天,她穿着紧身的白色裤,她知道在没有任何保护的情况下,血在瞬间就会渗漏出来。她已闻到淡淡的气味。
  • 影响深远的海洋战争

    影响深远的海洋战争

    《影响深远的海洋战争》收录了古今中外发生在海洋上的经典战争,每一篇都详细介绍了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艰辛过程和隐藏的故事。包括:中国最早的海战、西西里海战、羊河海战、勒班陀海战、露梁海战、特拉法尔加大海战、阿索斯海战、中日甲午海战、日俄对马海战、美西海战、英德罗内尔海战、达达尼尔海战、日德兰海战、美日中途岛海战等。海洋战争,顾名思义是指发生在广阔的海平面上的战争。海洋战争历史悠久,对于看过大量陆地战争的读者朋友们来说,海洋战争是难以想像的,它比陆地战争更艰难、更惊险。
热门推荐
  • 吸血鬼的访客

    吸血鬼的访客

    以不同的恐怖故事、不同的奇特情节、不同的诡异场面,扣人心弦,曾经紧紧的抓住了世界各地读者的好奇心,引发了恐怖小说爱好者更广阔怪异的想象空间。从《暮光之城》回归《德拉库拉》,布莱姆·斯托克塑造的吸血鬼形象铸就其不可颠覆的恐怖小说鼻祖地位。以其名字命名的布莱姆·斯托克奖,是恐怖小说之最高奖。
  • 法华五百问论

    法华五百问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智联谐趣(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智联谐趣(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古往今来,那些脍炙人口的对联里不乏这样的例子:它们蕴含了人们的智慧和机敏,又于机敏中见诙谐,蕴意丰富,用词巧妙,语言文化史上的宝贵财富。这本书讲的就是产生这些妙对的著名的背景故事,有:乾隆留步金山寺、妙对六榕寺、小文玉巧联解姓等,除了介绍这些经典故事,书中还汇集了许多诗句中的妙联佳对,让读者饱览无余。
  • 无明慧性禅师语录

    无明慧性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赞·金钱·荷尔蒙(财蜜eMook)

    赞·金钱·荷尔蒙(财蜜eMook)

    心理学上有一种解释,认为人类行为的三大动机是求生本能、性冲动和渴望伟大,放到网络社交中,同样适用—— 求生本能对应着无所不在的寻找机会的意识; 性冲动在于约炮之类的荷尔蒙飙升的行为; 渴望伟大很好理解,找认同感、刷存在感、求赞的心理无处不在。 对照这三点看看自己po的自拍照、食物照、风景照、恩爱照……有木有想捂脸的冲动? 本期周刊将教你利用社交网络寻找工作机会、维护自己的人际圈;也跟你八卦一个“谁的荷尔蒙在飘”的故事。最后我们来严肃地谈一谈,渴望伟大没有错,想让点赞来得更猛一点,先装好你的逼格。别浪费时间刷屏啦,来,一起干点儿正事儿!
  • 阴差

    阴差

    我在农村邮政所做了十年的邮政员,讲一讲那些年我收到的一些奇怪的信。你听过灵信吗?那是来自地狱的信,据说收到的人都没有好的下场!
  • 半妖红颜

    半妖红颜

    李诗梦,爹娘被杀,一门惨死,流落人间,潦倒度日。一朝变化,再临风口浪尖。不求高居人上,不求长生不死,只求报了血海深仇。一不小心,竟重振了轩辕门?!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俄苏现代文学大家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俄苏现代文学大家

    主要讲了俄罗斯现代文学文学和第二章苏联现代文学大家。本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
  • 疡科纲要

    疡科纲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