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07500000009

第9章 陶母退鲊训戒廉吏 岳母刺字哺育精忠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代苦吟诗人孟郊,年届半百始中进士,任职溧阳县尉。孟郊到任的第一件事就是迎奉母亲,以尽孝心。孟郊有感于母亲裴氏一生含辛茹苦,三次为他打点行装送他赴京应考的慈母情怀,在溧阳写下千古绝唱《游子吟》。虽然只有短短的30个字,却是对母爱的最好诠释。“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不仅仅只是一位母亲对在外游子冷暖的牵挂,其中更深的寓意是她希望儿子人生道路上的每一步都像她的针脚一样平平实实。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从十月怀胎开始,母亲就天天对着肚子里的你谆谆教导。在母亲的心里,不管你是名彪青史的大文豪,还是统率三军的总司令,不管你在人生的路上走得有多远,母亲牵挂你的视线就有多长。这就是人间第一情的无疆大爱——最伟大的母爱。这首诗感人至深,催人泪下,在1992年香港“最受欢迎的唐诗”评选中名列榜首。

回眸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明历史,每一个时期都有感人至深的母爱故事。那些伟大的母亲,虽然身出寒门,有的甚至目不识丁,但是她们却以博大的胸怀、深远的眼光、超凡的阅识、坚强的意志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养育出了千千万万的仁人志士,为中华民族的文明历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被称为“亚圣”的孟子的母亲仉氏,就是一位以母行母德为表率,激励子女勤奋学习、诚实为人的母教楷模。《烈女传》记载,孟子的家先是住在邹城北部的鳬村,旁边就是一片坟地。孟子经常看到出殡的人群从门口经过。游戏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孟子就和小伙伴们一起“踊跃筑埋”,玩抬棺材、埋死人的游戏。孟母认为这样的环境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如是就迁到城西的庙户营村。这里是一处繁华的集镇。孟子又和小伙伴们一起玩杀猪宰羊的游戏。为了不让孟子沾染市侩之气,孟母再次将家搬到了学宫的旁边。天资聪颖的孟子被学宫里的朗朗书声所吸引,常到学宫里去跟着学习诗书,演习礼仪,从此走上了学业之路。这就是“孟母三迁”的故事。

少年孟子虽然聪敏好学,但毕竟难免有时懈怠。有一次孟子早早地就从学堂里回了家。正在织布的孟母知道他又逃学了,就把孟子叫到跟前,当着他的面把织了一半的布全部割断。孟子问母亲为什么要这样,孟母回答说:“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告诉孟子积累知识就像织布一样,要持之以恒。渊博的学识来自日积月累,万万不可半途而废。孟子幡然醒悟,从此发奋刻苦,终于成了一代儒学大师。这就是“断机教子”的故事。

宋儒王应麟所著中国最传统的启蒙教材《三字经》中有“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的名句,传诵千古。

中华贤母何止千万?西汉时期,翟方进之母毁家陪读长安,养育一代“儒宗”;东汉时期,赵苞之母慷慨赴死,成就忠勇义士;三国时期,陆绩之母“廉石”压船;北宋时期,苏轼之母以古鉴今;还有欧阳修的母亲“以荻画地”……特别是晋时陶侃的母亲“封坛退鲊”和南宋岳飞的母亲刺字“尽忠报国”的故事,在九江千古流传,激励着九江一代又一代的有志儿郎。

陶侃(259~334)的母亲湛氏与孟子的母亲仉氏、欧阳修的母亲郑氏、岳飞的母亲姚太夫人并称中国古代“四大贤母”。

陶家原籍鄱阳郡鄡阳县(今江西省都昌县),后迁居寻阳(今江西省九江市)。陶侃尚在幼年,父亲陶丹就去世了。陶丹在东吴时曾当过边将,官至扬武将军。扬武将军只是下级军官,居官八品没有什么地位,故家境贫寒,没有什么积蓄。陶母靠纺纱织布、替人帮佣为生,母子相依为命。陶母十分注重对陶侃的教育,劳作之余不忘教导陶侃刻苦学习,崇尚勤劳,择善而交。有一天,陶侃的同郡好友范逵去京城洛阳,路过寻阳时天色已晚,便投宿陶家。范逵品德高尚,很有名声,被举孝廉。陶母非常赞同陶侃与他交往。但是,当时“冰雪积日,侃室如悬罄”,范逵又“马仆甚多”,陶侃拿不出什么东西来招待。陶母便毫不犹豫地剪下自己的及地长发换来米菜,又吩咐陶侃砍削屋里的梁柱为柴火,还铡碎床上的草垫作为范逵的马料。第二天,范逵离去时,陶侃又相送百里不舍。范逵深为陶侃的真情所感动。到了洛阳以后,对陶母的慈爱和陶侃的人品极力宣扬。这就是陶母“截发延宾”的传世佳话。

陶侃初入仕途之时,陶母反复告诫他要认真做事,清正廉洁,不可误国害民。并交给他一个包袱说,为母拿不出什么东西为你饯行,就送你三件土东西吧。来到官府,陶侃打开一看,原来是一抔黄土、一只陶碗和一块土布。陶侃沉思良久,终于明白了母亲的良苦用心:一抔黄土是要他身处异乡不忘故土;一只陶碗是要他保持简朴本色、莫贪荣华富贵;一块土布是要他爱民恤民、廉洁奉公。

陶侃走上仕途的第一个职务是寻阳县“鱼梁吏”。这是一个管理渔业的小吏。有一次,他得到了一坛糟鱼。他想到母亲一生含辛茹苦,如今又孤苦一人,生活艰辛。自己舍不得吃,便托人带回家中,孝敬母亲。陶母先是十分欣慰,待问清楚了糟鱼的来历后,却勃然变色。她立即把坛口重新封好,又给儿子写了一封信,交给来人与原物一并带回。南朝人刘义庆在《世说新语》中是这样记载的:“陶公少时,作鱼梁吏。尝以一坩鲊饷母。母封鲊付吏,反书责侃曰:‘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为不益,乃增吾忧也’。”陶母“封坛退鲊”。陶侃展读母亲来信,自惭形秽,痛悔不已。他决心遵循母亲的教诲,清白做人,廉洁为官,勤勤恳恳。

陶侃因为有这样一位贤良的母亲,才使他在“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门阀制度之下,仕途上能够步步升迁。他先是在县功曹周访的举荐下任县主簿,后又在范逵的举荐下得庐江太守张夔知遇,召为督邮,领枞阳令。西晋惠帝元康六年(296),陶侃入洛阳,伏波将军孙秀召为舍人。永康元年(300)补荆州武冈县令。太安二年(303),义阳人张昌反叛朝廷,荆州刺史刘弘辟陶侃为南蛮长史,领军讨伐张昌,连战皆捷。显露了他卓越的军事才干。在此后的数十年里,他忠君爱国,战陈恢、讨杜弢、平苏峻,功勋卓著。历治广州、江州、湘州、荆州。不管走到哪里,他时刻不忘母训。据《晋书·陶侃传》记载,在当时“以理事为俗吏,奉法为苛刻,从容为高妙,放荡为达士”的腐朽时风下,他特行独立,“勤于吏职,恭而近礼,爱好人伦。终日敛膝危坐,阃外多事,千绪万端,罔有遗漏。远近书疏,莫不手答,笔翰如流,未尝壅滞。引接疏远,门无停客。”“诸参佐或以谈戏废事者,乃命取其酒器、蒱博之具,悉投之于江,吏将则加鞭扑。”陶侃治荆州时,十分关心百姓疾苦,“至秋熟辄籴,至饥复减价粜之。士庶欢悦,咸蒙济赖。”他还“务勤稼穑,虽戎阵武士,皆劝励之。有奉馈者,皆问其所由,若力役所致,欢喜慰赐;若他所得,则呵辱还之。是以军民勤于农稼,家给人足。”在他的治理下,荆州“自南陵迄于白帝数千里中,路不拾遗。”陶侃曾令诸军营植柳,“都尉夏施盗官柳植于己门。侃后见,驻车问曰:‘此是武昌西门前柳,何因盗来此种?’施惶怖谢罪。”这些记载说明,陶侃在他母亲的熏陶之下,确实是一名勤奋务实、清正廉洁的好官。

陶侃平定苏峻之乱后,因功升为侍中、太尉,都督七州军事,封长沙郡公。但他仍住荆州。陶侃出身寒门,虽然位高权重,但他虚怀若谷,能“怀止足之分,不与朝权”。平襄阳后,“拜大将军,赐赞拜不名,剑履上殿”,但是他坚辞不受。东晋成帝咸和九年(334)六月,陶侃在病中上表逊位,遣人将官印节传等送还朝廷。他在离开荆州任所前,“军资器仗牛马舟船皆有定簿,封印仓库,自加管钥”,亲自交付专人保管,然后才登船赴长沙。“朝廷以为美谈”。同年,陶侃病逝于长沙,十三岁的成帝诏告天下“撤膳,省刑,恤孤寡,贬费节用”,以示哀悼。

唐德宗建中三年(782),礼仪使颜真卿奏请皇上,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设庙享奠,有“太尉长沙公陶侃”。宋徽宗宣和五年(1123),宋循唐例,为古代名将设庙,72位名将中亦包括陶侃。在北宋年间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中,陶侃亦有其位。

北宋末年,宋徽宗重用奸相蔡京,宦官童贯、张邦昌、李邦彦等一批奸臣,误国误民,使北宋的政治进入了最黑暗、最腐朽的时期。宋徽宗有“青楼天子”之称,只好笔墨丹青、骑射蹴鞠、奇花异石,留恋勾栏。为了满足自己穷奢极侈、荒淫无度的生活,四处搜刮民脂民膏,一时民不聊生。宣和元年(1119)和宣和二年(1120),先后爆发了宋江、方腊两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使北宋政权处在风雨飘摇之中。边备废弛给东北的女真族的兴起提供了机会。其逐渐强大,建立金国,构成了北宋政权的巨大威胁。

宣和七年(1125)十月,金军南下攻宋,占燕山(今北京市西南)、易州(今河北省易县)。第二年一月,又在白河(今北京市密云县)和古北口(今密云县古北口镇)大败宋军,并且连克中山(今河北省定州市)、真定府(今河北省正定县)、信德府(今河北省邢台市)。看到金军越来越近,宋徽宗贪生怕死,准备弃国南逃。给事中吴敏力荐太常寺少卿李纲拒敌。李纲上“御戎”五策,并曰“非传位太子,不足以招徕天下豪杰”。十二月,太子赵桓继位,定次年(1126)年号为“靖康”,是为宋钦宗。宋徽宗退位,号教主道君皇帝,称太上皇。

宋钦宗继位不久,金军又下滑州(今河南省滑县),兵临京城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钦宗无奈,割太原、中山、河间三镇议和。不久,金国派萧仲恭使宋,耶律余睹监军。钦宗认为二人都是原辽国贵族,与金国有仇,可诱而用之,致书使为内应。想不到萧仲恭献书金国。八月,金国以此为由二度伐宋。金军分两路南下,破州克县所向披靡,十二月,汴京陷落,举国震惊。朝野上下,有志之士怒发冲冠,义民四起。岳飞就在这一年投军报国。

岳飞(1103~1142),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人,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少年岳飞,为人沉默寡言,喜读《左氏春秋》《孙吴兵法》。曾拜周同为师,学习骑射,能左右开弓。后又师从陈广,学习刀枪之法,一县无匹。时人奇之。靖康元年(1126),金军二次攻宋,钦宗命康王赵构为河北兵马大元帅,广揽天下豪杰以备勤王。在岳飞的家乡相州城里,武翼大夫刘浩负责招募义士抗金。岳飞目睹金军入侵后百姓惨遭杀戮的情形,义愤填膺,意欲投军杀敌,又担心老母年迈、娇妻弱子在战乱中无人照应。岳母姚氏是一位深明大义的老人,知道岳飞的心思后,不但勉励岳飞从戎报国,还亲自在岳飞的后背刺上“尽忠报国”四字为训。义薄云天,母范千古。

岳飞牢记母亲教诲,告别老母妻儿,投身抗金前线。在此后的16年里,他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先后收复建康、郢州、随州、襄阳、邓州、唐州、信阳。两度北伐,兵指开封。但是,就在他要直捣黄龙的时候,朝廷却下诏班师。原来,金国在无力灭宋的情况下,又准备重新和南宋议和。大奸臣秦桧、万俟卨等极力主张议和。而且还惟金人“必杀岳飞,而后和可成”之命是从。南宋高宗绍兴十二年(1142)的除夕之夜,岳飞以“莫须有”罪名被害于杭州大理寺狱中,年仅39岁。

岳飞统兵贵精而不在多。他所统率的“岳家军”只有10万人马,但是人人骁勇善战,以一当十,攻无不克。这和他的治军思想密不可分。“岳家军”纪律严明,有“冻杀不拆屋,饿杀不打掳”条令,因此深受民众拥护;他十分重视军事训练,单兵素质和兵种协同炉火纯青。破金军“拐子马”的技战术为历代军事家所津津乐道。他所创立的“岳家拳”至今在赣、鄂、皖三省及江淮地区薪薪不息,弟子门生成千上万,无以数计;官为兵率,身先士卒是他对将佐的基本要求。他自己总是每战必出,夺旗斩将大振军心。他的手下张宪、牛皋等一批骁将个个能征善战。长子岳云16岁就勇猛无敌,破随州、克邓州首登城头,勇冠三军。官兵平等、同甘共苦的精神使“岳家军”上下同心,情同手足。岳飞有勇有谋,出奇制胜,常使金人闻风丧胆、魂飞魄散,由衷叹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飞治军成为后世典范,明时戚继光练“戚家军”,清时的“湘军”“皖军”的练就,无不奉岳飞的军事思想为要典。

岳飞之死,天人共愤。北宋一朝,徽、钦二宗所蒙受的屈辱是亘古未有的。金人攻破开封后,靖康二年(1127)二月,徽、钦二宗被废为庶人。四月,金军押着二帝及皇后、亲王、公主、嫔妃等十万余人北上。到达金国都城后,金人命二帝及后妃、诸王、公主都穿上金人百姓的衣服,身披羊裘,袒露上体,在金人的太庙里举行献俘仪式。钦宗皇后不堪奇耻大辱,当夜自尽。金人还给了两位皇帝侮辱性的封号。徽宗为“昏德公”,钦宗为“重昏侯”。嫔妃、公主受尽凌辱。二帝先是被关押在五国城,后又移押均州。绍兴五年(1135)徽宗饱受折磨而死,金人焚尸熬油,以供燃灯。绍兴二十六年(1156),金主为取娱钦宗,明知他患有风疾又不善马术,却强迫他出赛马球。结果坠落马下,践踏而死。北掳期间,宋徽宗曾有一首《在北题壁》,就是“靖康之耻”的真实写照:

彻夜西风撼破扉,

萧条孤馆一灯微。

家山回首三千里,

目断天南无雁飞。

金人无德,“靖康之耻”不仅仅只是赵宋宗室的耻辱,在当时,也是大宋全体国人的耻辱。士农工商无不扼腕。反对投降,誓死抗金的呼声逐浪而高。南宋诗人陆游《示儿》诗曰: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就是当时国人心声的真实写照。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即使当时秦桧等奸臣一手遮天,朝政腐败,暗无天日,仍有许多仁人志士舍命相救。《宋史·岳飞传》载:“大理寺丞李若朴、何彦猷,大理寺卿薛仁辅并言飞无罪,卨(万俟卨)俱劾去。宗正卿士□请以百口保飞,卨亦劾之,窜死建州。布衣刘允升上书讼飞冤,下棘寺以死。凡傅成其狱者,皆迁转有差。”抗金名将韩世忠痛斥秦桧:“‘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朝野遗记》载:“其(岳飞)毙于狱者也,狱卒隗顺负其尸出,逾城,至九曲丛祠中。顺葬之北山之滨。身素有一玉环,顺亦殉之腰下,树双橘其上志焉。及其死也,谓其子曰:‘异时朝家必求,及是汝告曰,棺上一铅筒,有棘寺勒字,吾埋殡之符也。’”

岳飞冤死,全国人民的心头都像压着一块厚厚的石板。南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宋孝宗即位,千古奇冤终得昭雪。隗顺的儿子向朝廷痛述父言,果然得到岳飞遗骸。《朝野遗记》载:“时无它珠玉为殡,而尸色如生,尚可更殓礼服也。”可见岳飞冤深似海,英魂不散。朝廷礼葬岳飞于西湖栖霞岭。孝宗淳熙五年(1178),朝廷谥岳飞“武穆”。宋宁宗时追封“鄂王”。理宗时改谥“忠武”。忠良岳飞,世代铭记,今西湖之滨、岳飞故里河南汤阴、“岳家军”大本营湖北鄂州等地均有岳飞庙,春秋二祭,香火鼎盛。残害忠良的秦桧夫妇、万俟卨等长跪岳飞像前,遭万世唾弃。

岳飞被害,千古奇冤;岳飞一家,满门忠烈。

岳翻,岳飞胞弟。攻莫邪关时战死。

岳云,岳飞长子。十二岁从军,战功卓著。随岳飞遇害。

岳雷,岳飞次子。岳飞被害后,流放广南(今广东省惠州市),父兄沉冤未雪即于流放地郁郁而逝。

岳银瓶,岳飞次女。闻岳飞遇害,悲愤不已,投井而死。

张宪,岳飞部将。随岳飞遇害。

牛皋,岳飞部将。岳飞遇害后,被秦桧毒死。

岳飞遇害后,妻子李娃及三子岳霖(12岁)、四子岳震(7岁)、五子岳霆(3岁)被流放岭南。她于凄风苦雨中竭力保护忠良余脉,将三个孩子抚养成人。直到岳飞冤案平反,才得以返回江州定居。绍兴三十二年(1162),孝宗诏复正德夫人。淳熙二年(1175)病逝于九江。根据她生前要求死后代夫尽孝的遗嘱,赐葬岳母墓旁(今九江县株岭)。南宋景定二年(1261),理宗又加封楚国夫人。可见,岳飞的夫人和他的母亲一样,也是一位贤母。

岳飞虽有死后哀荣,然而每当人们一读到这些历史的记载,都忍不住悲从心来,心中没有一丝一毫的快慰。当然,岳飞留给我们的不仅仅只有悲伤,更多的还是他的冲天豪气。特别是他的一首《满江红》,激励了后世的多少好儿郎勇赴国难,视死如归: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对于岳飞来说,九江就是他的心灵栖息家园。

可以说,岳飞的一生是悲苦的一生。虽怀“尽忠报国”之志,文韬武略奇才,却因不逢清时明主而“仰天长啸”。靖康元年(1126),岳飞投军报国,先是随武翼大夫刘浩在副元帅宗泽部下,因作战勇敢迁修武郎、武翼郎。南宋建炎元年(1127),他披肝沥胆上书高宗,结果因“小臣越职,非所宜言”而被革除军职,逐出军营。建炎二年(1128)他得赵九龄之荐,又投到杜充部下,“以白身借补修武郎”。建炎三年(1129)迁武德大夫、英州刺史。建炎四年(1130)杜充降金后,岳飞率部驻宜兴张渚镇,二月在常州大败金军,四战四捷,首次得到朝廷嘉奖。五月,岳飞率部又在收复建康之战中斩敌三千,俘将佐二十余人,声名大振,受诏归属浙西江东制置使张俊,派驻饶州(今江西省鄱阳县)。头年冬,江州守将刘光世闻金军南下,弃城而逃。叛将李成纵兵掳掠。江州“极目灰烬,十室九空”。岳飞受命追击李成进军江州。次年七月,奉命屯兵江州。岳飞一到江州,即被这里的灵山秀水所陶醉。案牍之余南眺匡庐群峰竞秀,北瞰长江千帆竞发。江山如此多娇!岂容蹂躏,禁不住提笔抒怀:“还我河山!”此后,岳飞举家客居江州世德坊,直到12年后他身陷诏狱,妻子尽放岭南。

南宋绍兴元年(1131),岳飞受命北伐中原六郡。“岳家军”大本营设鄂州(今湖北省鄂州市),九江既是“岳家军”的后方根据地,又是岳飞的心灵栖息家园。绍兴四年(1134)秋,岳飞收复襄阳六郡,打算乘胜追击。高宗听信奸臣秦桧的谗言,表岳飞为清远军节度使,诏令岳飞班师,西击杨幺。旌节发到鄂州,全军将士欢欣鼓舞,只有岳飞心绪难平。他独自一人登上西山望江亭,北望中原,感慨万千,吟出千古绝唱《满江红》。

绍兴六年(1136),岳飞的母亲病逝军营,他悲痛不已,扶柩还江州葬株岭,并奏请朝廷解职。绍兴七年(1137)二月,岳飞奉诏到建康入觐高宗,遭秦桧、张俊排斥,再回江州,在母亲的坟墓旁结庐守制。九十月间,他再次入觐,奏请立遭高宗呵斥。此后三年,岳飞不见调拨,只在江州、鄂州之间往返。一面用心整训“岳家军”,等待朝廷的北伐命令;一面在江州的山山水水之间寻找心灵的慰藉。绍兴八年(1138),宋金再次议和,岳飞坚决反对,于临安(今杭州市)力谏:“夷狄不可信,和好不可恃,相臣谋国不臧,恐贻后世讥议。”高宗不听。绍兴九年(1139),高宗大赦天下,以庆“和议”成功。岳飞接到赦书上《谢讲和赦表》:“今日之事,可危而不可安,可忧而不可贺。可训兵饬士,谨备不虞;而不可论功行赏,取笑夷狄。”高宗很不高兴,特下“温诏”。绍兴十年(1140),完颜兀术兵变夺权,随即废除对宋和议。五月,金军南下。岳飞终于等到了报仇雪耻的一天。“岳家军”二次北伐,所向无敌,围金军于开封城下,却奉十二道金牌班师。岳飞再三恳请朝廷解职,归江州而居。绍兴十一年(1141)正月,金军二度南下,岳飞驰援淮西。这是他最后一次参与抗金战斗。朝廷为了求和,于同年四月解除岳飞兵权,任枢密院副使。岳飞自请回江州赋闲。八月,罢枢密院副使,充万寿观使。岳飞生命的最后五年,基本上是在九江度过的。在这五年当中,一代豪杰身在江州,心在中原: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中华民族5000年历史浩浩汤汤,大哲突起,群贤辈出。然而,每一位巨人的身后都有一位伟大的母亲。是她们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教育子女以德为先,要求子女勤思敏学,监督子女清正廉洁,鼓励子女以身报国,使一代又一代中华好儿女不负皇天后土。陶侃的母亲、岳飞的母亲、孟子的母亲和欧阳修的母亲并称中国古代“四大贤母”,其中两位贤母在九江。这是九江的骄傲。

九江人知恩图报,奉母爱为齐天大爱。九江县人民政府斥巨资建“中华贤母园”,彰显贤母德范,弘扬母爱文化,让子孙后代感受历史的生动和鲜活,砥砺九江好儿女不负母恩,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真乃百世奇功!

同类推荐
  • 两千年不死

    两千年不死

    江晓活了两千年。第一世,她走过先秦的风土;第二世,她随着项羽逐鹿天下;第三世,她和汉武帝一起征战塞北;第四世,她成为枭雄曹操一生的挚友;第五世,她选择站在女帝武曌的身后;第六世,她……对于一个不会死的人,这又会是一种怎样的人生?如今,当江晓再次睁开眼的时候,已经是她的第三世。好吧,这不重要,重要的是睡了几十年了,江晓的肚子现在有点饿……ps:看了NPC大佬的上下两千年,感慨颇多,于是准备动笔……有着不算低也不算高的历史水平,文风较为欢乐。为了贴合剧情,会对一些无关痛痒的历史做出修改。另外,这是变身不嫁的……新书《江羽有个师父》已开
  • 盛唐之血

    盛唐之血

    啥,我爹是程妖精,某个从后世穿越到唐朝的无良之徒,一声长叹。从此便开始了没羞没臊的大唐生活。杀神由此诞生了,他兴商业,搞殖民,杀人越货,……使大唐提前进入资本社会,胡人畏之如虎,世家恨之入骨。李二:程处政,你不娶吾女,朕就砍了你的脑袋。裴炎:程处政乃乱我大唐的魔星转世,简直就是商鞅在世,白起复生!渊盖苏文:这程屠夫是要掘我高句丽的根呀。长孙阴人:此子阴狠毒辣,胜老夫多矣!程处政:俺其实就一俗人,贪财好色,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才是哥的追求,业余时间调教调教大唐,称霸个几千上万年就行了。
  • 大王不是贼

    大王不是贼

    占山为王便是贼?作为穿越杰出青年的罗曼可不这么想。他觉得在大宋朝做山贼的最正确姿势,应该是发财、享乐和开party……
  • 浊世殇

    浊世殇

    21世纪的哥们儿三人,因为偶尔得到的一块晶石无意穿越到一个时空混乱的时代,这里既有先秦名仕张良,萧何……又有三国名将关羽,吕蒙……既有隋唐秦琼,罗成……又有两宋岳飞……先明常遇春……,于是,一副波澜壮阔的爱恨情仇,一场波诡云谲的尔虞我诈就此展开……
  • 大位之争

    大位之争

    大吴帝国,虽在各国国力强盛,五王夺嫡暗战,只争大位。
热门推荐
  • 魔界生死异动篇

    魔界生死异动篇

    天地黑暗,一片混沌,不知星辰日月何起何时何地,幽冥茫茫世上岁月。瞬息星矢,混沌中突然出现了一把锐锋犀利无比的大斧。混沌分,四极正,万物齐世上分黑白。一阴一阳相生相生相克从此天道运然。。。
  • 欢喜田园

    欢喜田园

    穿到古代,本想过个农妇、山泉、有点田的小日子,却不想嫁错贵人上朝堂,她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手提家业,肩挑天下。
  • 芒果遇上了西米露

    芒果遇上了西米露

    总会有那么一个人的出现,带给你所有的希望和光明,并深深的嵌在自己的生命里,话说,在方希明平淡无奇的生活里,突然闯入了那么一个女孩子,又会发生什么样的事呢?!只能说不知情何时起,一往而深。(未完待续.)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海底两万里

    海底两万里

    这部作品叙述法国生物学者阿龙纳斯在海洋深处旅行的故事。这事发生在1866年,当时海上发现了一只被断定为独角鲸的大怪物,他接受邀请参加追捕,在追捕过程中不幸落水,泅到怪物的脊背上。其实这怪物并非什么独角鲸,而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水船,潜水船是船长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海洋发电。尼摩船长邀请阿龙纳斯作海底旅行。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进入大西洋,看到许多罕见的海生动植物和水中的奇异景象,又经历了搁浅、土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许多险情。最后,当潜水船到达挪威海岸时,阿龙纳斯不辞而别,把他所知道的海底秘密颂于世。
  • 药征

    药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空间谋宫之夫人最大

    空间谋宫之夫人最大

    一朝重生,手握空间,且待姑娘我尊临异世——想地美!魏妤然咬唇,这该死的古代,有空间只能让她作作弊罢了,又没法让她战霸天,凭着这身娇肉贵的玉体,还想着天凉王破?别作梦!好不容易认命学完古代闺艺,马上要及笄,魏妤然正准备挑个貌美书生郎,携手逍遥一生的说……但素!那个害死原身的临安县主,既然又谋害她、害她沦为妾室!摔,老娘不发威,真当本姑娘是只病猫儿?!且等着——本姑娘便是沦为妾,亦是这天下最尊贵的妾!吊炸你们这一窝窝人丑、心更丑的恶女人!魏亲王:貌美书生?呵~甚好。
  • 怀华阳润卿博士三首

    怀华阳润卿博士三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的异界跑路系统

    我的异界跑路系统

    有人问我我叫什么?我跟他们说我名字有很多。你们可以叫我杨过,可以叫我胡图图,可以叫我无名氏·格里尔斯,可以叫我王牌飞行员,可以叫我死神一护,可以叫我木叶村火影大人,也可以叫我超级赛亚人悟空,还可以喊我鬼尊大人,亦或者......韩风!这里的系统很奇葩,他能抽奖七龙珠,阿拉丁神灯等超神级珍贵物品,却重来不给我抽中的机会。但这些,我都不看重,因为我想体验生活,可事情总是强差人意,总有那么一些人,不想让我好过。他们想杀我,又杀不了我。为什么?因为我是世界上最快的蓝银,他们连我的影子都看不到!你说你是天骄?不好意思,除了我的男仆白大少主,所谓的天骄,不堪一击!我有弱不禁风的外表,却能打出令大陆沉没的力量!
  • 仙源再起

    仙源再起

    一个民族总有些东西是不能亵渎的。天破了,自己炼石来补;洪水来了,不问先知,自己挖河渠疏通;疾病流行,不求神迹,自己试药自己治;在东海淹死了就把东海填平,被太阳暴晒的就把太阳射下来;谁愿意做拣选的石子就让他去吧,谁愿意做俯伏的羔羊也让他去吧;谁愿意跪天子跪权臣就让他去吧,谁想不问苍生问鬼神也让他去吧;斧头劈开的天地之间,到处都是不愿做奴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