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1200000010

第10章 我的顾客在想甚么呢?(5)

很多的读者都应该听过这样的一个故事:有两个做鞋子生意的业务员前往非洲开拓业务,到了非洲以后,发现当地的土人都没有穿鞋子,业务员甲很失望的说:“他们都不穿鞋子,我看想要在这里做生意是不可能的。”但是业务员乙却说:“我的看法不一样,我认为这里才是可以大展鸿图的天堂,这里的人都没有穿鞋子,假如每个人买一双,生意就做不完啰。”

你同意谁的观点?我不是要你选择当业员甲或是业务员乙,而是藉这个故事来说明,有些时不要对某些现象太乐观,以免会判断错误,导玫严重的损失。特别是对于顾客需要的判断,只有七个字:“谨慎,谨慎,再谨慎。”

也许业务员乙比较乐观,怛是不知道您是不是还记得,早在多年以前,可口可乐第一次进军中国大陆的市场,就是了这个毛病。

可口可乐大陆行。

当年可口可乐的市场调查人员一到大陆,发现在那里的人都没有听说过或是喝过任何的碳酸饮料,令他们大感兴奋,因此在做过几次的试饮调查后,就向总公司报告可以进行登陆。结果呢?锻羽而归,因为他们不明白,中国人的特质就是:

“任何的免费商品中国人都不会嫌弃,而且还会看在东西是免费的面子上,告诉你一大堆好听的话,因为怕会伤了别人的自尊心。可是,如果东西是要付钱的,然就另当别论,所以在中国人里面进行市场调查,最首要重视的问题就是民族性的差异,因为中国人最重视人情,看在免费的人情上,一定说好听话。”

更何况当时的中国大陆,恐怕还没甚么钱去买这种饮料来喝。当然现在的情况已经不一样了,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国家,从贫穷落后到进步富裕的过程,任何商品对于他们来说,都抱持很高的兴趣,不管手上的钱够不够多,他们都有意愿试一试,所以,这么大的一个市场,是任何厂商都不愿意放弃的大好商机。

由上面的布什曼人与可口可乐的例子来看,我们知道顾客的需求是会随着时间、收入以及时代潮流等等的因素而变动,并不是永远保持在某一种情况里,但是甚么样的情况下,会导致顾客产生甚么样的需求,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了。这也就是为甚么这些年来,中国大陆市场会受到全球瞩目的原因之一,而布什曼人为甚么无法成为企业的目标市场的原因也就在此。

需求变动对于布什曼人来说,生活了几千年,本来就没有这种穿鞋子的生活需求,就算有这种需求,恐怕也没有足够的钱来买鞋子。但是如果在布什曼人生活的土地上,发现了石油或钻石,到那时能够满足他们的,恐怕已经不是普通的鞋子了。可口可乐的情形也是一样,除了消费能力与消费意愿之外,决定产品能不能变成商品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

经过这样的说明,相信大家可以明白,顾客的需要会随着时间、收入等因素而改变,不是单纯的广告或促销之类的动作可以营造的,有很多需要是埋藏在心灵的深处,还没有浮出水面呢!这些都是企业可以好好研究了解的部份,笔者相信,谁能够从顾客心中多读出一些讯息,谁就会是下一波的赢家!

难怪学者利瓦伊特(T. Levitt)说:“商品这东西是不存在的。”

成功商品之道。

根据上面的观点,成功商品之道应该是顾客接受度最高,最适合他个人的商品,顾客的数量很多,很好的商品也就不一样。换句话来说,就是能够满足顾客的十分之一的外显需求或是十分之十九的隐藏需求的情形,就只有这两种情况而已,别无他法。

所谓“创造”顾客的需求,其实就是出于顾客生活上的不便之感,或是寻求更好的期望,所以,“可以创造”的顾客需求,只不过就是找出另外那些隐藏在深处的需求,换言之就是“十分之九”的部份;“无法创造”的顾客需求,就是从另外的十分之一着手。

企业对于顾客的需要,不能够在“无中生有”的情形之下,去“变”出来或者是“创造”出来,只能够运用各种的方法,如进行意见调查等等,去提早发现出来或是从深层意识中将它挖掘出来,也就是两种说法的观点及角度的确是有所不同,却不能因此说这两者之间谁对或是谁错。

那么,广告有效吗?

有太多的厂商仍然迷信广告的威力和效果,这种想法就是广告万能,可以为厂商创造顾客、创造业绩,让厂商赚大钱。如果这个理论是真的,那么是不是任何的商品在不计预算的情形下,只要经过广告的作用,就一定会吸引大批的顾客上门呢?如果是这样的话,就没有倒闭的厂商与滞销的商品了。

广告(advertising)的用处在哪里呢?广告只是一种媒介,是一种将说服性讯息传达给目标市场的行销沟通组合的五种工具之一,不论是平面广告、电视广告、网络广告,也不论内容是动态还是静态,都是一种沟通管道。我常建议企业界,不应指依赖广告,因为行销沟通组合还有其它四种:销售促进(sales promotion)、公共关系与公共报导(public relations and publicity)、人员推销(personal selling)、直效行销(direct marketing)等,甚至产品的式样、价格、包装形式、材质与颜色、销售人员的态度与服饰、商业活动地点与布置、公司信函等,也是企业可以运用的沟通工具。

顾客要的只是解决他的问题或是满足他的需要,很多的厂商却误会其中的意义。厂商只能用广告来说明产品的特点砐引顾客前来询问和购买,却不应该用夸大不实的内容来欺骗顾客,如果顾客上门购买时,才发现这是一个骗局,不但会感到不满意,还会去影响身边的亲朋好友,到那时企业后悔都来不及了。

了解顾客想法的调查。

了解顾客的想法,可以透过适当的调查方法取得相关资料,如何进行顾客的意见调查,可以参考我的另一本着作“服务竞争优势:探索永续经营的奥秘”有相关说明。其实,类似的调查不是可以随意进行的,它有一些前提、该要注意的事项、该遵守的原则,企业也应该根据这个调查的结果,进行改善的动作或是去满足顾客的需求。

第一点是“频率”问题。每个月、半年、或一年做一次的正式调查都没有关系,但是不要间隔太久,也不要时常进行,进行的频率要拿捏妥当。然而非正式的调查,至少应该每个月都要做,“顾客意见箱”的讯息就是非正式的调查,不是大规模的进行,是针对某个可以看见的问题点进行改善,而且应该当成公司全体的日常工作。

第二点是“形式”。不论是每次的意见调查或顾客的满意度调查,只要是正式的调查活动,就应考虑有限的预算之下,交由第三者进行,以维持中立客观。或者再藉由抽取自全体顾客,由某些具有代表性的顾客所组成的“评议小组”,深入公司的每一项运作,不论在生产、企划、行销、顾客服务等各方面,都要如此。

第三点是“内容设计”。不只询问一些有标准遵循、可以量化的问题,还要开放的空间,让顾客自由发挥。如果是一些主观上的意见,就要设定评分准则,例如给予五级评价的提示,可以用1-5分,或者非常满意、稍微满意、普通满意、稍微不满意、非常不满意等项目。并且尽可能从各种角度设计问题,以便全面反应顾客的看法。当然请大家要记得,没有任何单一的评鉴或是调查的工具是完美的,要使评鉴调查成功,就应该抓住各种复杂而且难以说明的顾客主观因素,因为那才是决定能不能与顾客维持长久关系的要素。

第四点就是要“综合测量的结果”。不论质的数据或者量的数据,将各种测量的可以量化的量化,该保留故事的保留,一方面换算成测验分数,还要用其它故事辅助说明,计算各单位的分数,并依照一些大的项目来归纳,如个人、团体或是部门,最后作出整个评鉴的结论。然后要将测量结果与奖惩制度互相结合,以业务单位为例,应该要以测量的结果为主,而不是以业绩的多少来评鉴业务单位及业务人员。因为我们要追求的是顾客满意的提高,而不是业绩的增长,请记住:“有业绩不一定顾客满意”。

服务是为了满足顾客而存在。

第五点则是要“公布测量结果”。应该要把结果公开张贴在公司各个角落,让全体员工能够产生警惕,或是进行开会检讨,或以品管圈的形式来进行,将所有得到的结论都忠实地反应在内部的调整上。再将顾客的批评与抱怨汇整(包括信件、电话反应等),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告诉反应意见的顾客,让顾客能够从中得到重视,最后还要继续追踪每一笔让顾客不满意的“失败的销售”,并且努力的改善及弥补。这一点最为重要,因为太多的公司,都只注重本身的改变,没有注意到还应该对顾客表示感谢之意。毕竟调查本身,也是为了满足顾客而存在。

除此之外,不论是甚么形式的测量工作,公司内部都要做“理念认知”、“职位说明”以及“工作评估”三种。

所谓的“理念认知”就是评估某一位员工,不论职位都应该对于公司的经营理念有明白的认识,甚至愿意进一步去实践,包括知与行都要注意。

“职位说明”就是要描述某个职位与顾客接触的实况。这种情形都应该要列入考虑,虽然不是直接与顾客接触与职位有关,但是应该每个人都要对于服务顾客有着同样的心理认知。

“工作评估”就应该包括评估某个员工,在工作上“顾客导向”的程度。有了心理上的看法以后,还应该考虑在实际的工作上,是不是也能够保持同样的观点、同样的热忱待客、同样的为顾客着想,就好像分分秒秒为了自己努力一样。

日本电话公司的标语“最佳服务”(The Best Service),虽然简短,却十分贴切的指出了公司的期望,事实上这也是顾客所需要的商品,有这种气魄实在是相当的难得,因为他们不是只有标语,最重要的还是具体的行动,因为顾客要的,就是这个。

想满足顾客吗?这么做就对了。

美国研究服务的专家卡兹(Bernard Katz)说过:“服务就是用来满足顾客的期望,不然我们要它做甚么。”请想一想,贵公司的服务是否真的符合顾客的想法,甚至超越顾客的期望呢?如果不是,算甚么服务呢?

同类推荐
  • 李嘉诚给年轻人的财富管理课

    李嘉诚给年轻人的财富管理课

    李嘉诚从商数十年,从未在一年之中亏损过,尽管其间经历过两次石油危机和亚洲金融风暴,甚至是全球金融危机,他的企业都能稳立不倒。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财富也不是一天就能积累起来的。也许成功的模式是不能复制的,但我们可以学习成功者的思维方式和商业智慧。未来是属于年轻人的,若想成为李嘉诚那样的大商人,开创一番大事业,必须认真聆听他的财富管理课,在任何事情上发现创造财富的潜在机会,你会在财富的路上越走越远。
  • 带队伍:不会带团队,你就只能干到死!

    带队伍:不会带团队,你就只能干到死!

    能否管理好团队,是决定一个职场人士能走多远的关键因素。作者全方位讲述如何建立领导力、完善制度、高效沟通、科学考核、提高执行力、做好时间管理等团队管理中的常见问题。他通过简洁有趣的描述,翔实动人的案例,告诉你应该如何建设和管理一个团队。内容简洁易懂,定位清晰明确,是中高层管理者提升管理水平的必读之书。
  • 商用心理学

    商用心理学

    站在客户的角度,洞察客户的行为;摸透客户的心理,激活商家的大脑。古人云:“人事之最难在于知人”,而在如今的商场中,“商事之最难在于知心”,几乎每销售出一种商品、每签下一笔订单、每推出一种新产品,都是一次商家与顾客心理的较量。且看《商用心理学》如何教你在这场利益的争夺战与心理的较量中获得优势,如何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成为无往而不利的强者!
  • 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

    本书内容包括:财务管理总论、风险与收益分析、资金时间价值与证券评价、项目投资和证券投资、营运资金管理、筹资管理、资金成本与资金结构、收益分配、财务预算等。
  • 导购应该这样做(新手入门)

    导购应该这样做(新手入门)

    《导购应该这样做》从销售终端的实际出发,列举了销售实践中最普遍、最常见的销售实例,力争让广大导购员在“真实”的销售情景中学习和掌握各种导购技巧和方法。掌握了书中介绍的这些方法和技巧。你就可以从一个导购新手逐渐成长为一名成熟的导购老手,从而使你在与顾客的对决中轻松自如、游刃有余,成功达成交易!
热门推荐
  • 明日方舟之切城的长夜

    明日方舟之切城的长夜

    〔明日方舟〕同人文刚毕业高中生沈沁远意外来到泰拉世界,作为老玩家依靠游戏的存款在切尔诺伯格过着还算富裕的生活,在一次暴乱中结识罗德岛干员,在加入罗德岛后,为阻止灾难的重演,沈沁远和干员们在人们看不见的地方付出巨大的牺牲。人们不会认同和理解我们,但方舟的骑士永远不会后退。
  • 霸道至极

    霸道至极

    身怀太古血脉,持混沌至宝,修逆天神诀,掌葬神之技,一代神主,踏破九天,傲世寰宇。PS:新人新书,可读性不佳,直接重写了,后面的剧情新书会衔接上,欢迎支持新书《我是天帝君》“@ω@”
  • 捡到了一颗星球

    捡到了一颗星球

    范畴坐在电脑前,打开论坛,捡到了一颗星球怎么办?在线等,很急!
  • 庶女狂妃:神医炼丹师

    庶女狂妃:神医炼丹师

    “林青衣,你已经被包围了,只要你肯将你手中的H毒剂配方交出来,我可以保证你不会受到任何伤害!……
  • 灯台

    灯台

    灯台的目标出现了。老慢和往常一样,七点半,慢吞吞走进办公室,进了办公室的第一眼,也总是瞟向灯台的办公桌。那眼神从老慢的眼皮下漫不经心地飘过来,像一丝微风,除非用心,一般觉察不到。单位里,灯台和老慢算是三朝元老,且都是副处,在这个处处暗战的年代,性别特征在副处级这个区域很明显地消失了。灯台早在五六年前就已经没有穿过长裙,但灯台喜欢买长裙,衣橱里挂一大堆。今年流行波西米亚风,街上到处是细腰长裙地飘着的女孩子和女人们,说飘,是因为那雪纺的柔美,将女性走路的婀娜衬托到极致,偏偏又全是花团锦簇的图案打底,让灯台看了眼馋得厉害。
  • 我和我妹的日常

    我和我妹的日常

    作者是小白,作品有可能有很多不足,希望你们能帮我指出。
  • 万恶的魔头她是逗比

    万恶的魔头她是逗比

    传说中万恶的女魔头她终于被各路神仙围剿清算,要坠入人间历经劫难了!就在大家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妄图对虎落平阳的她挫骨扬灰之时,却发现这个女魔头,她根本就是一条咸鱼!
  • 受害者x

    受害者x

    没有人不是受害者,妄想苟全的人,都会受伤
  • 电影世界里的重生者

    电影世界里的重生者

    本书因为被封禁了管理权限而只能到此为止了,就算解除了封禁,黄花菜都凉了,特此申明。
  • 成功口才

    成功口才

    倾听,跟阅读一样,主要都是心智的活动,而不只是耳朵或眼睛等的感官运动。如果在这过程中没有心智的参与,那只能称为是“随意地听”而非“用心听”,是“看”而非“阅读”了。会说话的人,必善于聆听,心灵才会舌巧。不管你多么能说,总有些时候闭嘴会比说话好些。每一个人,当他还年轻时,都有一种天赋,那就是认真地听。他们能同时认真听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