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1200000029

第29章 顾客满意的具体实现(3)

我经常如此分析:假如知道顾客确实的身份有助于生意的完成,那么需要越细分越好,应朝向顾客化的方向设计;假如不知道顾客身份没有影响,开了门就可以做生意,哪么必须朝向标准化的设计。太紧会让人受不了,但是太松又容易流于放逸,好比琴弦一样,太紧声音不好听,太松又弹不成曲调。所以,究竟应该以树为主,还是要以林为主,就要靠智能来判断。有一句广告词说:“有点黏又不太黏。”可以说是最佳的诠释了。

最后是“没有从顾客的角度来思考”。策略本身既然是以“顾客满意”为目标,执行的对象是顾客,就要从顾客的角度来思考。但是我们身边有很多的公司并不是这样,他们都是以“我们公司如何如何”作为考量的出发点,弃顾客于不顾。

话虽如此,但是重视服务的公司依旧不少,这些真正重视顾客感受的公司,的确值得大家喝采。如果您的身边就有一家这样的公司,请多给它支持和鼓励吧!

价值与效用。

建立指针的第二个动作,必须了解价值与效用的关系,这种价值是客观的价值,也就由最基本的商品价格、外观包装成本、传送便利成本等组成。许多专家学者都同意,商品的价格是最容易了解的价值之一,却不是全部,因为还有顾客使用上的主观价值,以及使用的效用(是否满足需求或解决问题)等需要考虑。笔者认为每一家厂商都应该要清楚明白,顾客是怎么样看待这些商品的使用价值,只有明白商品的使用价值,企业才可能从这三个基本方向去设定应有的指标。

简单来说,顾客对于商品的使用价值,有着他自己主观的价值判断,这个价值的判断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达,就是:

商品使用价值函数(Qp)=客观价值(V)×效用(E)公式7-1。

顾客重视的是他自己使用过后的感觉,这都是出于主观的判断。厂商应该要明白的就是,顾客的主观判断究竟是出于甚么样的看法,以及是甚么因素造成了顾客会做如是想,而不是一直告诉顾客,自己比同业更好。因为,顾客要的只有“解决问题”和“获得满足”,至于谁好谁不好的问题,顾客根本就不介意,顾客只要找适合自己的商品,而不是一直在比较。甚么是最好的商品?就是最适合自己、最能解决问题、满足自己的商品,管它是哪家厂商生产的,一点都不重要。

满足前述商品使用价值函数之后,才有机会拥有忠诚的顾客。品管大师戴明博士(Edwards Deming)早就说过:“真正的利润来自于忠诚的顾客,而不是满意的顾客所带来旳。”因为忠诚的顾客有意愿再次上门,也有真正的再购行动,还会向外扩散口碑,甚至建议公司或为公司辩护,这些行为也是以前述函数为基础,若顾客不满意则不会出现这些行为,我常建议企业将这五种行为作为设计指标的参考之一。

服务好坏的差别在哪里?

还记得“神通情人梦”这部电影吗?里面有一个顾客不满意的场景,虽然这是电影中的情节,相信也反应出某种程度的现实生活。

男主角麦斯的计算机出了状况,需要找厂商来维修,当他到店里去找售货员处理时,售货员竟然说:“我一个小时才赚三块钱,你以为我应该懂甚么?”顾客当然不知道店员该懂甚么,但是顾客却知道他不想再面对这样恶劣的服务。

有很多企业不懂得服务的好坏会产生很大的差别,这个差别不只影响顾客的选择而已,还会造成影响企业的存续问题。下面的研究数据可以说明这项事实。

根据许多国外的研究数据显示,服务佳的公司就算定价比同样高出百分之五,依然是成长快速,而且每年的市场占有率平均会增加百分之六;而服务差的公司,就算价格比较便宜,市场占有率仍然每年会平均减少百分之二。

另外还有一项研究报告指出,平均在廿七个有不良的服务印象的顾客中,有廿六个不会向企业表示意见,原因很简单:因为他认为就算说出来,也不会有什么满意的结果。令人震惊的是,在发出抱怨的顾客中,有至少九成以上的人一生只会上当一次,以后绝对不会再当这家企业的顾客,这还不是最糟的情况。最惨的情况是,一般在服务现场就被激怒的顾客,会将自己的遭遇转述给九至十个亲朋好友,有超过百分之十三的不满者会把坏消息传给廿个以上的人,当然他们也不再来。

研究的结果不全然是坏的,也有一些值得大家思考的好消息。根据行业的不同,如果公司方面能够实时妥善处理引起顾客不满的问题,仍有希望挽回八成至九成五左右的顾客。有些研究更乐观:一个经过妥善处理的问题,通常可以使得顾客对公司产生更多的信赖,当然他也会把这些事情告诉至少八到十个朋友。

最后,研究还告诉我们,找寻或开发新的顾客,比保有老顾客要多花费至少五倍的时间。可是,懂得利用已有的老顾客来扩展生意,并且借着他们向外所散播的口碑成长茁壮,确实可以获致良好的商誉以及丰厚的利润,这是个一箭只鵰、压力较少而获利较丰的生存方式。然而,事实往往相反。因为在我们身边俯拾可得的企业里,没有几家会如此,甚至恐怕根本就不知道这个方。他们都将市场发展的预算,用来吸引新的顾客,而视老顾客为理所当然,会持续上门的顾客。

由上述数据可知,服务的好与坏之间,的确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必须针对服务的影响设计相关的指标。

顾客服务的三种指数。

以我个人的经验,在顾客服务的领域里面有三个指数非常重要,这三个指数分别是:顾客获利度指数、顾客满意度指数、顾客占有度指数。

一、顾客获利度指数:甚么是“顾客获利度指数”(Customer Profit Index,简称CPI)?对公司来说,就是要从全部的顾客中,找出是那些顾客层级,可以确定使公司有利可图。换言之,就是公司要明白清楚知道,这些利润是由那些顾客带来的?他们的比例分别占多少?第一种传统的分类方法是八○/二○法则,也就是说百分之八十的利润,来自百分之二十的顾客。

我认为八○/二○法则确实可适当反应一些现象,可是仍有其不足之处。所以,我融合了八○/二○法则的精神,提出了另一个可以有效分类、提供进一步详细的顾客数据分类法,称之为“四级分类法”,如图7-2和表7-1所示。图中显示在分配结构上越前面的顾客,如A级与B级,往往他们的消费金额相对多于C级与D级,也会带来更为庞大的利润,这一点与第六章里面所谈到的“满意利润节单模型”,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然,不论哪种分类方式,最后的目的都是希望知道这些顾客是谁,他们的喜好是甚么等问题,至于使用哪一种进行分类,必须从哪一种方法更能展现真实的顾客结构与贡献去思考。

<插入旧版图8-1.1,改为图7-2>

<插入旧版表8-1.1,改为表7-1>

我希望企业在使用这个指数的时候,只是为了了解不同类型顾客的差异,针对不同层级顾客的共同需求,拟定符合这个层级的服务,而非进行差别服务,而且我也不希望公司方面借着这个数据,按照顾客带来的利润层级来分配服务的比例与资源,这是不妥的。也就是说,希望大家在运用时,不要认为某一个人是A级顾客,就对他殷劝一些;某个人是D级顾客,就对他冷淡些。

那么这个指数的用途在哪里呢?就是要让公司以后研究顾客数据时方便处理。当然还可以根据不同的顾客等级特性,设计不同的提升策略。或者以后再进行新顾客开发时,可以依据各阶层的特性,去做具有相同层级特性的顾客的开发。请大家不要误解,不是要根据顾客带来的利润的比例,去安排服务的内容。

二、顾客满意度指数:顾客满意度指数(Customer Satisfaction Index,简称CSI)就是顾客对于公司提供的商品与服务的看法与意见,这种意见可以分整体意见与分项意见,并且包括质化(叙述性)数据与量化(数字性)数据,得到一个具体的结果,而这种结果必须该量化呈现的尽可能量化,却也不能放弃质化资料。

顾客对于某特定企业的人员、商品、服务还有企业整体,都存在着很多的看法,因此这种指数的调查应尽可能包括满意程度、重视程度、影响再次购买意愿程度三种程度,以完整呈现顾客在满意与否情况下的选择,而这种进行满意程度或分数的评选,也不能忽略其它问卷上没列出之问项,必须让顾客有空间进行意见表达。

这个指数的产生与上面那个获利度指数不同,上面的指数是公司自己就可以做出来的,但是这个满意度指数就是要由公司主动去调查,请顾客告诉自己,他对甚么地方感到满意,对甚么地方感到不满意,还有甚么需要改善的建议。

假如公司的顾客组成结构包括满意的、不满意的、无意见的顾客,而且各占三分之一,公司完成顾客满意度调查之后,可以找三分之一满意的顾客、三分之一的无意见顾客、还有三分之一的不满意顾客,共同组成一个“顾客咨询小组”,请这些顾客一起来监督公司,针对公司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这个比例完全按照公司顾客组成结构的比例来安排,或者公司将这三种顾客另外设计权值,也必须转换为此种权值。

三、顾客占有度指数:顾客占有度指数(Customers Occupancy Index,简称COI)就是要探求顾客在相关商品的购买行为中,自己公司的商品所占有之百分比例。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某位顾客在某个月买书籍的消费总额,大约是三千元,其中商兆文化、天下文化、远流公司的书籍各占三分之一,所以这三家出版公司在这位顾客的书籍消费之“顾客占有度指数”各是百分之三十三点三三,换个角度分析,这位顾客对商兆文化来说,还有百分之六十七点六七没有成功“占有”,企业必须进一步分析或请教顾客,为甚么还有这么高的未达成“顾客占有度”呢?

“顾客占有度指数”的含意很深,除了单纯的数字改变以外,它还有进一步的运用。例如配合蓝契斯特定律(Lanchester’s Law)一起讨论,只有市场占有率超过下限目标百分之二十六点一二以上,才可以在竞争中获得基本保障;若是达到相对安定目标值百分之四十一点七以上时,才算是达到安全占有的目标。当然若是超过了百分之七十三点八八,就已经达到了几近独占的情形,自然可以高枕无忧了。笔者以表8-1.2来简单说明蓝契斯特定律的关系。

<插入旧版表8-1.2,改为表7-2>

根据我个人的经验,蓝契斯特定律除了能够帮助了解自己现在所处的立场与地位,还可以让自己知道竞争的对手现况如何。大家当然可以根据这个定律来制定自己的竞争策略,再加上优秀的顾客满意理念与顾客服务作为,相信没有几个同业能超越自己。

不过只分析占有度或占有率,仍然有相当程度的风险,还需要搭配获利能力分析,了解占有率与获利能力的关系,尽可能争取那些获利能力高、占有率低的顾客,成为获利能力不变、占有率高的顾客,如表7-3的B类顾客,让他们成为A类顾客。

获利能力与占有率两者都很重要,不过我认为获利能力应该比占有率更重要一些,因为占有率高、获利能力低,对企业的帮助并不大,也就是说,不能带来比较好的利润表现,这类顾客的经济价值也相对偏低,如表7-3的C类顾客。

至于D类的顾客,获利能力与占有率都偏低,企业若行有余力,应该再进一步分析这类顾客的消费能力,如果消费能力很强,可能他们对产品的需求不高,如果消费能力偏低,也许企业该放弃争取这类的顾客,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投入在其它三类顾客身上,也许更为恰当。

怎么定义高与低的分别?最基本的一种方法,就是和平均值相比,以获利能力为例,比平均值高的,就是获利能力高,相对就是获利能力低,占有率也是一样。

获利能力高获利能力低。

占有率高AC。

占有率低BD。

表7-3获利能力与占有率矩阵。

更深入分析“顾客满意度”

在企业经营管理的过程里,既然已经设立了目标,规划出了策略,就一定要设定一些指标,以作为各个单位在行动上或者检讨改善时的方向。这种指标每个公司的观点都不同,有的公司是以业绩成百分比来计算,有的公司以股东盈余作为基准,还有的公司是以市场占有率为整个公司的重心。不论是以甚么指标作为经营管理上的方向,仍是以公司的角度作为出发点。

但是在以“顾客满意”为经营标的的企业里,又该以甚么样的指标,作为企业遵循的规范呢?上面指出的这三种指标可以吗?以业绩的成长、股东盈余、市场占有度来作为指标,会不会就违背“顾客满意”的精神呢?

事实上,业绩成长的百分比能不能换成顾客人数成长的百分比呢?或者再换成顾客满意度的成长百分比,以及顾客再次上门的成长比率呢?而普通股每股盈余能不能换成顾客盈余(每一名顾客带来的盈余)呢?市场占有率可不可换成顾客满意的市场占有率呢?或是顾客盈余的市场占有率呢?我想当然可以在原有指标之外,另外加上顾客满意相关指标。

相关的指标很多,只要是顾客关心的事情,或者影响这些事情的因素与执行后果,都可以是顾客满意度指标的来源,顾客满意度也是一般企业最常使用的指标,这里必须进一步深入分析顾客满意度相关的内涵。因此,在此提出三种指标给大家参考:第一种是价值均衡指针,第二种是使用后的顾客满意指标,第三种则是顾客满意比率。

一、价值均衡指针。

价值均衡指针方面,是指在顾客满意的模式之下,顾客对于取得某一件商品,所产生的“付出的代价”和“感受的代价”相比的一个比率。用公式表达就是:

感受的代价。

付出的代价公式7-2。

对于顾客而言,买个茶杯可能要四十元,但是他的感觉上好像是在享受八十元的商品,这时他的价值均衡指针就是八十除以四十等于二,所以这时候顾客的感觉就是物超所值;如果感受的代价是二十元,这时的价值均衡指针就只有零点五。

这个指标的意义在哪里呢?就在于如果是一比一的情况,价值便是处于均衡的状态;如果是大于一时,顾客的感觉就是物超所值;如果是小于一时,顾客就会觉得不如预期的好,当然满意的程度就低。因此对于企业来说,提升顾客对商品的感受代价就是十分重要的事。

二、使用后的顾客满意指标。

甚么是“使用后的顾客满意指标”呢?就是将顾客在“使用后的实际评价”,除以“使用前的事前期待”,所得出来的结果。

这个指标是在保有顾客的情况之下,所设计出来的。以公式表达就是:

使用后的实际评价。

使用前的事前期待公式7-3。

同类推荐
  • 缺陷管理

    缺陷管理

    不怕企业有缺陷,就怕企业无视缺陷。让本书给你的企业做一个全面的体检,清倒企业垃圾,重塑完美企业管理。
  • 少做一点不会死

    少做一点不会死

    永远有收不完的邮件、减不下来的体重?事情怎么做都做不完?全球时间管理术第一人里奥·巴伯塔,教你如何以“少”的力量,摆脱忙乱生活的梦魇!自我设限、抓住重点、化繁为简、集中精力、养成习惯、小处着手简简单单六大原则,让你一边读,一边就想赶快跟着做!
  • 常德传论中国企业之道

    常德传论中国企业之道

    该书主要阐述和记录了青岛港总裁常德传多年来对中国企业管理的经验和感悟。青岛港把儒家文化、企业文化与对世界的认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在书中做了详细介绍,不失为汇集中国管理智慧的好书。
  • 影响企业管理的125个精彩故事

    影响企业管理的125个精彩故事

    精选世界著名企业的125个精彩故事,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领略到真正的管理大师的高超智慧,感受到世界级企业经营的奥妙,从而学习和掌握更多的管理学知识。本书易读易懂,趣味性强,适合企业管理者和对管理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 酒店营销一本通

    酒店营销一本通

    《酒店营销一本通》不仅介绍了阐述了酒店营销工作的岗位职责、岗位要求、管理技能,还通过25个经典案例,34个经验提醒,32个核心问题,19个工具表单,分享了作者多年来总结的实操技巧,让读者拥有酒店营销的真本领,从而实现酒店利润倍增。
热门推荐
  • 霸道影后,萧少请让路

    霸道影后,萧少请让路

    第一次见面,顾念给萧逸笙介绍精神病医生,从此招惹上一个“混世大魔王”萧逸笙!对此,顾念简直不屑,呵,什么混世魔王,姐有的办法是治你!某日,顾恋推门而入,撩起萧逸笙的下巴“听说你喜欢姐?而且还把像我表白的人封杀?萧总本领那么大?”萧逸笙不要脸的说,是的哦,谢谢夸奖。“我们一没关系!二没血缘!也不是情侣!所以麻烦你别管我!”萧逸笙一脸坏笑“我也不介意我们发生一点关系!”
  • 背后的凶手

    背后的凶手

    因韩艺雪父亲工作原因,韩艺雪被带回国,三年没有回国的她,回到这个地方感到既熟悉又陌生,家里为她铺的路从来都不是她想要的生活,渐渐地她接触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和上天为她安排的另一半,在追逐梦想的路上与情感的交织中,究竟是怎样的复杂……
  • 神抚

    神抚

    在40世纪这个满是高科技的年代,人们把地球分成三层林峰作为一个万亿家产第一继承人不幸被谋害流落到第三层,一个天真无邪可爱的男孩被迫接受人间黑暗,从而踏上了复仇之路
  • 开学大作战

    开学大作战

    开学啦!开学第一天早上,毛小豆和毛小婉在爸妈的催促声中,挣扎着起了床,扒拉了两口饭就跑向了学校。新的一学期,更多精彩的校园生活在等着他们,同样,更多刺激的挑战也需要他们面对,刚一开学,就像要面临一场大作战!
  • 麻辣千金:大叔,宠我

    麻辣千金:大叔,宠我

    好悲催,苏俏眼看成年在望,却突然冒出个“叔叔”来管她。大叔钱多、人帅、身体好、会宠人,就是管太宽!“大叔,我想要台跑步机。”“嗯,这本卷子做完,给你弄个健身房。”“大叔,我想买这条网球裙。”“嗯,裙摆加长两寸,这个品牌归你了。”“大叔,我想参加季子宸粉丝会。”“家里跟季子宸有关的东西,全部丢出去!”“不公平!凭什么只有你管我,就没人能管你吗?”“有啊。”“谁?”“我老婆,你要当吗?”
  • 虫临诸天

    虫临诸天

    一个小小裂缝,无尽虫潮涌入,原本宁静的大地失去了原本的光彩,漆黑的土地,无尽的逃亡……尸山血海无法阻挡虫潮步伐,无数繁荣城市变成了废墟,无法抵抗的杀戮,正在毁灭着世间所有的生灵。“不能在退了,再退人族就全部覆没了。”遮天蔽日的虫潮,无数人族修士死守最后的净土。“没想到,我妖族竟有一天需要同人族一起抵御异虫,可最终还是要消亡在这个世间。”“死了,都死了,活着还有什么意义。”“虫尊,是虫尊,是虫尊回来了,他没有死,他还活着,我人族还有最后的希望。”一个孤独的身影耸立虚空,眼眸中无尽的黑暗吞噬了他的视野。“我回来了。”书友群:816304016,有兴趣可以加下,谈论一下不足之处
  • 宇祖传

    宇祖传

    每个人都有烦恼,每个人都好奇没有烦恼的人是如何的,面对各种压力,人们呼唤神明的名字。我将自己的困顿与无奈写进这本书,塑造出青莲这样强大的人,这是我的希望,但实际上只是同主角一样,带着各种幻想,到头来都是失败而已。
  • 两次为人

    两次为人

    青云之志,不及邪魔当道。修炼成神,我愿等你千年。两次为人,你还会爱我吗?“你好,我叫上官云,”“我叫汪灵儿!”
  • 异能女王:妖孽又作祟

    异能女王:妖孽又作祟

    浴血重生,她从24世纪全星球的异能女王变成上世纪一个无能的商业千金,竟然还是被收养的?她身份不明、丑陋、懦弱无能、废物?搞笑,全都胡扯。初见,她在网吧与他PK秀出神级操作;再见,她在校园虐渣遇见了他并电了他;再再见,她在网游国际竞技场与他PK。就此他们经常见,她撩他,不料撩了个大魔王,他宠她,不料一宠一发不可收拾。她被爆出他未婚妻的身份,她却拽拽地说道她不屑。他却突然壁咚:“不屑我就要了你。”她反壁咚:“看看是谁要谁。”别人不爽她,虐掉。他看她咬牙切齿,她却邪笑着吧唧一口。她就喜欢别人看她不爽却又干不掉她的样子。这是一个有时表面男攻实际女攻的故事,记住是有时。爽文+宠文+男强女强+热血+狂拽
  • 好脑子,坏成绩: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潜能

    好脑子,坏成绩: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潜能

    提升孩子的成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却是可以做到而且必须做到的事。因为孩子的成绩上不去就意味着孩子的未来只能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而只要您的方式方法正确,一切都有可能!本书没有华丽的语言,有的只是一句句中肯切实的话;没有什么绝世妙方,有的只是一条条行之有效的对策;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有的只是一个个精当有力的例证。总有一句话说到您的心坎上,总有一条对策适合您和您的孩子,总有一个例子让您似曾相识。读完这本书,提升孩子的成绩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