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37000000003

第3章 稚子敏思动娘亲 懵懂语出惊父师

巍然耸立的永福古塔,屹立在彭定乾住的试馆门前,与800米外的妙果寺塔相望。在双塔之间,古色古味的北关城楼和关前高大挺拔的松林以及远处的山姿,展示出“江南玉门关”的生机和铁关雄风;每当黄昏时分,挂在塔檐上的风铃,经高空气流推动,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如天籁之音;栖息在塔顶的鸽子,在悠扬的双塔铃音中高高飞起,滑翔在天空,划出美丽的弧线,辉映在落日余霞的天幕上;双塔、落日、飞鸽、关楼、松树,浑然天成鄱阳双塔飞鸽绝景图。

古往今来,名流学者、文人骚客慕名而来,一睹风采,一窥芳容。《饶州府志》记载,苏东坡、辛弃疾、王安石、洪适、范仲淹等曾在鄱阳留下许多名篇佳句,皆因历代战乱而湮没在尘海之中。宋代范仲淹曾留下“芝铃听涛声,双塔有绝景”的诗句。清朝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为避清廷迫害,路过饶州,在黄昏中亲见“飞鸽图”,不由脱口而出“今见塔上画,来日无憾事”的佳句,更有诗云:“袅袅清声次第临,铃从双塔播清音。随风摇落天边月,怕道老龙夜欲吟。”

在古文化的熏陶下,彭定乾一天天长大,天真烂漫的他与其他孩子一样贪玩,特别喜欢爬到高高的永福塔上去掏鸟窝,但他不明白,塔为什么有这么高,是谁把把它建在这里。

这天下午,彭定乾又爬上永福塔,由于他经常上塔,一些鸽子都与他混熟了,围着他飞,而他却坐在塔檐望着塔下的景色出神,近处鄱江如一匹白练由东向西部天际伸展;西北的韭菜湖如镜面,在阳光映照下熠熠闪光;远处城东的豹子山、程家山由远而来和壕山相连,与芝山接壤,如一条巨龙,头在芝山,尾在豹子山,昂首西望,雄视鄱湖;而妙果寺塔、永福塔,则如站在这条代天巡守鄱阳大地的巨龙身旁的卫士;城北的松树林,犹如巨龙身上的绿色鳞片,波浪起伏;而低头俯视塔下,城内房屋如残破的积木搭成的模型,东倒西歪。远景如画,近景伤感,又一次困扰着年少的彭定乾。

谁有如此伟力,塑造了这浑然天成的人间景致?谁有如此魔力,令塔下百姓饥寒交迫?彭定乾面对美景败景,伤感地苦苦思考。此时,雪娇寻不到弟弟撅嘴回到了家,奶娘瞧她的表情,就知雪娇没有找到彭定乾,便边走边解下腰间的围裙,向永福塔走去。

永福塔在永福寺里,走进寺门便看见永福塔,塔高30余米9层,翘檐飞角上雕飞禽走兽,塔檐飞角悬挂风铃,塔顶是一个宝葫芦,登上高塔,整个古城尽收眼底。

寺院很清静,只有一个师父在扫地,他见奶娘走到近前,便停下手中的活,单手行礼:“阿弥陀佛,施主找你家小公子吧?”

因为住得近,寺里的师父都认识彭定乾家里的人,奶娘也赶紧恭敬地双手合十:“师父好。”

“施主,你家公子很有佛缘,每次来寺里都先礼佛,后登塔,此子福缘很深。”

奶娘听后高兴地笑得嘴都合不拢,连声说:“谢谢师父。”

她爬上了高塔,才见彭定乾双手托腮坐在塔边沉思,心里又气又好笑:“傻伢子,你又在想啥?”

彭定乾闻声转过身望着奶娘,把自己想不通的事告诉了她。奶娘听后摇摇头说:“乾儿,奶娘不知道,奶娘没念过书,你娘跟你外公学过诗文,她知道。”

“奶娘,你为什么不念书呢?”幼小的彭定乾不懂,他仰起头想了一会儿,还是不明白,便问奶娘。

奶娘疼爱地看着奶儿子,扶着他的肩头,轻声说;“乾儿,奶娘命苦,家里穷,念不起书。”

彭定乾扑闪着一双大眼睛,张口就说:“奶娘,等我长大了,赚钱给您念书,您的命就不苦啦。”

奶娘既高兴又失望,她苦笑地摇了摇头:“乾儿,等你长大了,奶娘就老啦,还念书有什么用?”

听到奶娘说等他长大了,自己便老啦。娘说过,人老了就会死,彭定乾心里发急,哭了起来:“奶娘,我不让您老,不让您老。”

这事对他幼小的心灵震动很大,为了不让奶娘老,他要向姐姐雪娇学习,在姐姐读诗背词时,他也站在一边跟着背,不知不觉地学会了很多首诗词。

见儿子健康成长,潘玉兰感到很幸福,从而又恢复了自己玩纸牌的兴趣。这天她没有出去打纸牌,坐在堂前喝茶,却发现彭定乾坐在小凳上,双手托腮望着永福塔出神,心中纳闷,便问他:“乾儿,你在那想啥?”

潘玉兰的话打断了彭定乾的沉思,他端起小凳,坐到潘玉兰面前,趴在她的膝盖上,仰起胖乎乎的小圆脸,一双黑宝石样的大眼睛望着潘玉兰:“娘,这宝塔是谁建的?为什么做这么高?”

儿子的提问引起了潘玉兰的兴趣,她用手抚摸着彭定乾的头:“乾儿,这宝塔名叫永福塔,你很想知道这塔为什么建这么高,是怎样建造的,又为什么叫永福塔,对吗?”

听到娘问,彭定乾黑白分明的眼睛闪烁出明亮的、惊喜的光泽:“娘,乾儿是这样想。”

瞧见儿子开心,潘玉兰心中感到畅快,她把儿子的小手放在自己的手心里,慢慢地打开了话匣子:“乾儿,在很久以前,我们鄱阳城没有这么大,那个时候,百十户人家,靠打鱼做点小买卖过日子,城西、城南、城东都是水,每年涨水的时候,站在城墙上一看,白浪滔天,淼淼无边,水天相连。忽然有一天,一只大鳌乘着大水来到我们鄱阳兴风作浪,闹得百姓不得安宁。

“鳌吃饱了便上岸休息。饿啦,百姓家的猪、鸡、牛和童男童女都是它腹中的食;它不高兴就推动鄱阳湖中水,掀起十几丈高的浪头,淹没村庄、稻田,百姓苦不堪言。

“为了除掉大鳌,知府范仲淹请来了捕鳌能手,但这只大鳌太厉害了,他能吞云吐雾,使捕鳌的人难以下手。终于有一天,鳌喝醉了酒,显露了原形,钻进洞里酣睡,它的头在县城,尾部却在双港湾,范知府抓住时机,动用全城百姓和官兵并征召了双港、团林、四十里街的农民,在捕鳌能手的指点下,分别在鳌头、鳌颈和鳌尾同时建造了三座十丈高塔,镇压地下的鳌。百姓们不分白天黑夜地干,在很短的时间内把塔搭建成了。

“鳌醒来时,它翻不动身,便只好乖乖地躺在地下。因镇住鳌头的塔,在北关妙果寺内,故取名妙果寺塔;鳌颈上的塔,位于城中间,在永福寺内,人们就依照寺名叫它永福塔,永世记住造塔人给咱们鄱阳人带来的福(同时,我们又称它为宝塔);鳌尾上的塔,修建在双港湾边的一个土墩上,巍然屹立,人们把它叫做双港塔,在汛期观察水情和平时指挥船泊航行,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建造永福塔上下跳板的地方,由于征召来建塔的农民没有返回家乡,在通道旁搭起毛棚安居下来,使这无人烟的地方有了人气,便依此取名,上棚巷和下棚巷。”

彭定乾听完潘玉兰讲完这些,白嫩的小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他高兴地跳了起来,抱住潘玉兰的脖子:“娘,现在我知道了,永福塔是谁建造的,为什么这么高。”

看到儿子弄懂了这个问题后,稚气纯真的脸像鲜花一样鲜嫩、醉人,潘玉兰心中甜甜的,她觉得儿子求知欲望越来越强,到了该入馆念书的年龄啦。

这天,彭太公突然想起彭定乾,便托人捎了口信,让彭时旸到他那去一趟,彭时旸获信后,在政府告了一个假,便出了县政府。

春寒料峭的鄱阳县城,随处可见厚厚的积雪,积雪表面封冻了一层薄薄的冰,脚一踏上去就发出咔嚓咔嚓声,家家户户房檐上挂满了长长的冰凌,太阳也不知躲到了何处,把大地让给了削人的寒风。

彭时旸踩着积雪,赶到了太公的家。老人家正坐在厅堂烤火,见儿子来了,仰起脸看着他。

彭时旸从冰天雪地的外面走来,鼻子冻得通红,双手有点发麻。一进屋,仍不忘向太公请安:“爹,您老近来好。”

此时,彭时旸的娘从房里出来,见儿子冻得全身似筛糠,心疼地说:“时旸,快坐下烤烤火。”这时,太公也把椅子挪到儿子近前:“坐吧!”彭时旸这才坐下。

太公边烤火边问:“时旸,乾儿已经6岁了,你打算怎么办?”彭时旸把脚放在火盆沿上,同时把手伸向火盆,便感到一股热气从手指直达体内。听太公问起他对儿子的安排,便轻声回答:“爹,我想让他跟您学文,不知您是否有时间?”

“这个不成。时旸,要想让孩子有作为,得让他跟名师学,我们在家帮着指导,才能令孙儿学到真功。”

彭时旸听太公不同意为儿子施教,心里也明白爹老了,想当初自己发蒙,爹正当壮年,有时间,有精力。现如今,他都快80岁的人啦,哪有精力。便请示太公:“爹,您看让乾儿去哪家学馆呢?”

“我看,还是石泮水合适。老秀才虽然有点酸味,但有真才实学;与其他秀才相比,他有改革的思想,这对教育儿孙极其有利。再则他还是乾儿的继父。听说,他大儿子石世昌和二儿子石世才也帮着教书,人称少先生,这是一件好事,乾儿可以领教几种不同的风格教法。”

彭时旸的母亲这时用托盘端来了两碗米酒冲蛋,冲太公说:“太公,别只顾说话,你们爷俩儿趁热把这两碗酒糟冲蛋吃下去,暖暖身子。”彭时旸赶紧起身,接过托盘,让太公先端一碗,然后自己再端一碗,他娘见他听话孝顺,笑着示意他坐下吃。

从太公家回来,彭时旸把太公的想法告诉了潘玉兰,她很赞同太公的想法,认为石泮水是最理想的先生。

第三天的早晨,寒风从结冰的路面刮过,似乎掀起一层白雾,冻得路边的树都缩起了脖子;路上行人稀少,街市显得冷冷清清。彭时旸穿着一件半新的棉布长袍,颈下围了一条当时颇为时兴的围巾,用左手牵着儿子彭定乾,右手拿着从街上买来的礼品,带着儿子去石泮水先生的学馆拜师入学。

潘玉兰站在门口看着丈夫和儿子一滑一滑地在冰上行走着,心里为他们爷俩儿捏着一把汗,一直看到他们拐了弯,看不见了,才转身走进门,向自己的家走去。

雪娇牵着雪英从屋里出来:“娘,乾子拜师去了?”

“嗯,这么冷的天,地上又滑,我真替他们爷俩担心。”潘玉兰边回答女儿,边用手拉着雪英往家里走。

从土井巷到府背街虽然没有多少路,但雪地很滑,父子俩走了半个小时才到石泮水先生的学馆。

这是一幢前后两进的房子,前面是学馆,后面是私宅。走进院子,便可看到左边栽了一排竹子,旁边散布着几株月季花和尚未露出嫩芽的菊花;在竹子中间放了一张石桌和四张石凳;右边是一块整洁干净的空地。院子不大,却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一种清新脱俗的气息。

彭定乾对这儿并不陌生,逢年过节,他都要来这儿看望继父继娘,和大姐石贤贞、二姐石景贞,在竹林间尽情玩耍,早上来这儿,一直要玩到晚上才回家。

今天不同,他是来这拜继爹为师,学文识字,也就老老实实规规矩矩地跟在彭时旸的身后来到了学馆。学馆正厅上方高挂孔老夫子的画像,配一对颇有玄机的对联,上联为“授人间三昧真经”,下联为“做天下百业大事”,横幅“修身治国”,可见老先生授业传道的良苦用心。

石先生今天特意穿了一件缎子面料的崭新棉袍,威严地坐在学馆正厅东面的太师椅上,几许微微上翘的花白胡须,使瘦弱的身体也显得威风凛凛。他的长子石世昌、次子石世才分别站在两边,学堂则像一名大将军的中军行辕,二位少先生就像两各副将位列两旁,颇有几分威严。

彭定乾捧着礼品轻轻地走到先生面前,低声说:“石先生好,学生彭定乾特来拜望先生,恳请您收学生入馆识字,学生定不负师长教诲好好学习。”说完,静静地立在那里,等候先生的回话。

石泮水坐在太师椅上,一动不动,脸上毫无表情,嘴唇似乎没动,便发出了含着隐隐威势的声音:“好,我收下你。”也许这是为师之道,就是为了要让拜师者感到威严,日后好听从师言,潜心修学。

稍作停顿,石泮水又接着说:“彭定乾,从今天起,在学堂我们是师生,在家是父子。你过来,求学便是悟道,入道场须先行拜师礼,跪拜师祖,三拜孔圣人。”

彭定乾前行一步,跪在孔夫子面前,听着石泮水的口令规规矩矩地磕了三个响头。这时,头上又响起了“给先生行礼,三磕头”,彭定乾便又跪在先生面前恭恭敬敬地磕头。

拜师大礼上,没有先生吩咐,学生是不能从地上起来的。磕完头,彭定乾觉得膝盖很痛,想偷偷懒,又听先生说:“下跪何人?”“学生彭定乾。”“你爹送你来念书,愿意吗?”“学生愿意。”

为了摆足师道尊严的架子,石泮水严格地按自己收学生的程序操作,真可谓迂腐之极。

而在下面的彭定乾却觉得稀奇好玩,继爹还要问我名字?便偷偷地抬起充满稚气的脸,好奇地迅速地瞥了一眼先生,只见先生闭着眼在问话,表情非常滑稽,甚觉好笑。

石先生问完话后,觉得嗓子有点干,不假思索地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冬天的茶水很容易凉,茶还是彭时旸刚进门沏的,这时已与冰水相仿。凉茶刺激得石泮水倒吸了一口凉气,身体不由得一阵哆嗦,不满地看了一下茶,信手放到桌上,接着又说:“孔圣人开学业之基,拂人世混浊之气,使吾华夏子孙文明精神,养浩然之正气,千年不衰。尔须谨记尊崇,圣人云,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只有读书,才能守孝悌,知廉耻,明礼仪,讲忠信;只有读书,才能荣宗耀祖,福荫后代。”说到这里,石泮水略微停顿了一下,似乎在调整情绪,接着又发问,“你来念书是为什么?”

在路上,彭时旸已教了彭定乾好几遍:“先生如问你念书为什么,你就说报先人的养育之恩、先生的传道之情。”

膝盖的痛感使彭定乾忘了父亲路上的叮咛,只想先生尽快结束拜师仪式,针对先生说道:“念书是为了文明精神,尊崇圣人教诲,睁开眼睛看人,睁开眼睛办事。”

彭时旸听到此话,惊讶得目瞪口呆,愣愣地看着儿子,心想:这个不争气的东西,怎么说出这样的话来?这可怎么好?

先生听后,惊得睁开了眼,细细地审视着眼前的继儿,每年过节过年,继儿都要来家看看继爹继娘,但正儿八经地和继儿说话,这还是第一次。以前只从女儿贤贞、景贞那儿听到乾儿与众不同的零星碎语,他自认为小孩子没什么与众不同,如今一接触,确实让他震惊。开馆教书三十载,没见过入学拜师的第一天就语出惊人的学生,由此而产生瞧瞧这个学生究竟与众不同在何处的想法。

石泮水俯下身,注视着跪在下面的彭定乾,慢条斯理地说道:“乾儿,你抬起头来。”

跪在冰冷的砖块上时间长了,寒气通过膝盖向全身扩散的同时,彭定乾感到柔嫩的小膝盖经不住砖块的顶托,不断地向大脑发出疼痛的信号,痛得彭定乾不住地吸冷气却又不能直接向先生诉说跪在地上的苦楚。在这苦不堪言的时候,先生又发话了,彭定乾便借抬头的机会,巧妙地挪动了一下膝盖,自然地换了一种跪法,心里却在打鼓,不知先生又要问什么。是不是自己刚才针对先生的两句话使先生不高兴,还是先生又想到什么话要问?

石泮水见彭定乾仰起脸,仔细地审视,只见他胖胖的圆脸上,一双眼睛黑白分明,狮子眉斜卧其上,笔直挺拔的鼻子,平添几分英气,棱角分明的小嘴,给人几分刚毅。深通相术的石泮水一相之余心里暗叹,按五行八卦中面相之细分,可分为上、中、下三等,特贵之相,如天子之相那属于奇相,故不在这三等之列。彭定乾的面向属于上等相,好一副贵格之相,狮眉凤目,帅气挺拔,四方嘴,此子将来定能出将入相,贵为天子之臣。他石泮水也可沾光了。心中这样想,便一扫刚才故装的威严而返璞归真,含有无限的欣喜,流淌出真情实感:“好,乾儿,只要你认真修学,先生我祝你鹏程万里,安邦富国。”

五行八卦,《易经》,在我国已有千年历史,其深奥的内涵,常人难以参透,故更显其精妙的神秘。据说此学高手当首推诸葛孔明和刘伯温,而两位智人先师留下来的美丽传说,就足可以使人回味无穷。故读书之人把学贯古今通晓《易经》,参悟五行八卦,视为博学的象征和治学的最高境界。然此类中人却是凤毛麟角,而沾其文学之灵气,开启愚钝之脑的人却是不少。石泮水也可谓饱学之士,但一相之余便知彭定乾今后的发展而定其终生,难免有点玄,但他观彭定乾长得清奇异俗,而推论其前途无量,这一点是符合逻辑的。

彭定乾听先生这么说,便放心了,小脸乐开了花,高兴地说:“谢先生嘉勉,学生当借圣人之威,学强国之策,兴富民之举,做明白官,办明白事。”

此话出自刚入学的蒙童之口,实在让人震惊,石泮水闻言滑下太师椅,像受到海潮冲击的石子,哆哆嗦嗦地跪在孔夫子牌位前,口中念念有词,然后不停地磕头。石泮水教书一生,这是他最吃惊、最意外、最高兴、最不安的一天,刚收的学生,年纪虽小,却美质初露,他坚信自己的继儿将来定是一位能治国平天下的下凡星宿。

刚才还为儿子说的话感到不安的彭时旸,此时一颗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长长地吁出一口气。

石贤贞、石景贞听说乾弟今天来拜师,便从后宅溜到前厅躲在门外偷看,见彭定乾偷看先生,便朝他扮鬼脸,不一会儿又见石泮水滑下太师椅,跪在地上磕头,便慌忙转身跑到后宅去告诉娘。

舒雪珠听完两个女儿的话后,高兴地说:“丫头,你弟弟看样子是块读书的料,你们要向他学习。”

同类推荐
  • 花家八爷

    花家八爷

    京城餐饮界的重量级人物年轻时爱上了清纯的女孩,两情相悦,心心相印。但多年以后,心中的女神沾上了毒瘾,美好情感显然无法继续。不得已,他将个人情爱转变为捐资助人的社会大爱。一个凄婉悲凉的爱情故事,让人扼腕叹息。北京话里的爷有讲儿,除了辈分之外,还有三种意思:一种是够范儿,份儿大,骨子里有爷劲,被人尊为爷;另一种是一般的尊称,姓李,尊为李爷,姓张,尊为张爷,行二,尊为二爷;还有一种是谑称,举止怪诞,桀骜不驯,吊儿郎当,透着有个性,也被人称为爷,不过这个“爷”带有嘲讽揶揄之意。
  • 不与梦交往

    不与梦交往

    他第一次闯入她的生命里,就带着风雪扑面的气息,袭人的,凛冽的。最初进入她的视线的,是他供职的电视台,在东北长白山的小城里卫星讯号落地。他们的工作地——香港,之于她生活的长白山小城,像是一个传说,遥远、魅异、叫人不解、色彩富丽的传说。她呢,长白山下的女孩儿,在长白山温情守护的小城里,出生,上小学,上中学,渐渐地成长为乖顺的少女,高个头,长长的黑发,白皮肤,圆圆脸,大眼睛。她的眼睛,是双鱼座人特有的,黑溜溜的眸子,水汪汪的,黑白分明的清澈,笑起来的时候,眼睛里的笑意像小鱼儿在游,看得见泼溅的水花儿。
  • 找阳光的笨小孩(闪小说校园篇)

    找阳光的笨小孩(闪小说校园篇)

    本套书精选3000余篇闪小说,所有篇目均在国内公开报刊发表过。每篇都有独到的思想性,画面感强,适合改编手机短信小说。这些闪小说除了通过故事的演绎让读者了解这些闪小说的可感和领悟其中的深刻含义外,特别对广大初高中生读者的心灵是一次很好的洗涤。
  • 幸福的闪电

    幸福的闪电

    单身女子蓝翎从小县城考研到了北京,工作、生活。以蓝翎为中心,存在三个三角,蓝翎、左恩与楼下的男人,蓝翎、左恩与左恩的太太,蓝翎、楼下的男人和楼下男人的太太。蓝翎是三个三角的旋涡,蓝翎与左恩之间的纠葛是真实的,左恩苦苦追求蓝翎已好多年,但蓝翎与楼下的男人之间无其实,唯存在于蓝翎的梦中和潜意识中……
  • 乱世风华

    乱世风华

    吴尔芬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厦门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获福建省政府百花文艺奖、厦门市政府文学艺术奖。出版长篇小说《雕版》、《九号房》、《姐妹》、《人皮鼓》,历史专著《厦门与台湾:交融共进》、《话说台湾地方文化根系中华》等。汀州——历练千年的历史名城。唐开元二十四年(公元七百三十六年)建汀州,从此,历经城垣变迁,古城汀州处万山之中,成为盛唐至清末历代州、郡、路、府的治所和闽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汀州——名扬天下的客家首府。自隋唐始,中原汉人为避战乱,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入闽粤蛮地,经千年繁衍,终于开创出一片举世瞩目的客家祖地。
热门推荐
  • 窃运仙途

    窃运仙途

    仙途渺茫,人道多舛。凡人借运可亨通,修士窃运可飞仙。张元昊一介恶人,重生修仙界,为一小门派护法。资质平凡?血脉低劣?无所谓,我有窃运之能!靠掠夺气运,将步步登仙!
  • 天价冷妃:王爷要淡定

    天价冷妃:王爷要淡定

    【本文纯属虚构】她,蔚蓝七,穿越到陌生的朝代,分明是有着煜王府王妃的头衔,却一再被指责卑鄙无耻,不要脸,说她原本是个卑贱的丫头,如今攀上太后,想飞上枝头做凤凰。他,邪魅妖孽的煜王爷,可以对脸上留有疤痕的侧妃关怀备至,体贴常伴,让所有人羡慕不已,却唯独对她蔚蓝七冷嘲热讽,满心厌恶。他可以笑里藏刀,话中带刺,他可以随时将体贴的夫君,演得得心应手,却次次伤得她体无完肤。逃吧,她蔚蓝七不吃哑巴亏,更不会替这具身体的主人偿债。第一次被抓,包袱里粉碎的瓷器,扎得她鲜血直流,第二次被抓,他不惜大刑伺候……她不明白,为什么他如此厌恶她,却不肯大发慈悲的放过她。直到一天,她无意间发现自己屋内暗格里的铃铛,取出铃铛内的棉花,好奇地轻微摇晃。他竟然踉跄着闯入她的屋子,神情异常。“不许摇!”第一次他如此的动怒。“我偏摇,我要离开这里!”他再也难以忍受蛊的折磨,将正欲逃走的蔚蓝七一下扑倒。“这是最后一次,你下的蛊毒一解,你有多远滚多远,休想本王再碰你!”感觉浑身疼得要被捏碎一般,无法反抗,蔚蓝七恐慌得浑身颤抖,泪水打转,nbsp;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重生归来:总裁老公宠上天

    重生归来:总裁老公宠上天

    前世因她错信她人,被人蒙蔽,最终害得她家破人亡,父亲因保护她,被人害死,就连四岁的女儿,也未逃过。重生一次,她定不会在辜负爱她之人,她定要将父亲和女儿所遭受的一切,加倍讨还回来!
  • 再生缘之神女归来

    再生缘之神女归来

    新书开文《堕神他又惨又黏人》 * 前生今世,她只为他心软。万界中,她是主宰,她是造物主。而他,不过是她在魔域捡回来的一个小可怜。陨落转世,他终于等到了她,可她狠心的忘记了他,却让他心喜的是,她不忘对他温柔。*最残忍的事情,莫过于你对我无限温柔,却终究找不回爱我的情根。——阿陌谁说的,没了前世那情根,今世,我再造生属于你的情根就好,只属于你的。——槿儿[1v1,女强男强,女主很强~]
  • 岁亦未止

    岁亦未止

    你若乘着风,我必将是随你而飞的候鸟,在我有生之年,最为之幸福的事,就是遇见你,并且付诸真心。——后来,在傅祉逸功成名就时,被追问:她究竟哪里值得你为她好?他答:曾经我以为放下她我也会过得很好,哪知自己熬不住那相思,直到她再次出现的那一刻,我才明白,即使岁月漫长,那个你所等待的人,终会回归。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凤倾美人谋

    凤倾美人谋

    她本是公主,偷龙转凤,只看到了她光鲜亮丽的表面,殊不知她有一颗伤痕累累的心。他本皇子,身世坎坷,他的无情君临天下,百合只是他的点缀,能打动他的是炽热的红玫瑰,把一世情用于她之上,他的劫,但他却不想渡劫,算的了江山,却算不了心。残酷的命运请不要跟她开玩笑。美好时光易逝去,青春摧毁,一夜间失去所有。他到她的屋前再也看不到她的清影,她也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她,谁能理解真情实意。世间万物究竟孰对孰错?孰是孰非?娶红白玫瑰,究竟是缘还是劫孽?人心脆弱,微白心域,盛世风华绝代,乱世风云,倾尽天下,到头来只是水中月镜中花,只是过眼云烟,只愿把酒卧云端与清风同行。
  • 广寒赋之忘尘

    广寒赋之忘尘

    为了天生经脉残缺,无法凝结内丹的弟弟,她费尽苦心,研制可以修复经脉调节内息的洗华丹,在某次野外采药途中,遇到了他,互生情愫,却不想因她却把他,卷进了旋涡。苏玉姮吞下洗华丹的那一刻,悲愤占据了她的心,一身素稿的她,抱起了那只通体雪白的兔子,飞向那冰冷皎洁的月宫。“嫦娥一入月中去,巫峡千秋空白云。”
  • 明伦汇编人事典斋戒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斋戒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