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97100000008

第8章 童年误区

生殖之谜

没有任何避孕措施的年代,生殖能力正常的育龄妇女基本是两年一个孩子,那么到她们丧失生育能力,起码要有十个左右的儿女。除了夭折的,还要剩七八个。年长的孩子就会目睹弟妹们一个个来到家中。童稚而贪玩的小孩子常常忽略母亲的大肚子,而他们在某一个早上醒来,会突然发现妈妈的身边多了个哭闹不休的小小人。他们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小人从何而来。而大人的回答惊人的一致——从粪堆里刨出来的。稍大一点的提问者会半信半疑,小不点儿们基本确信无疑。

我是家里的长女,有一个妹妹两个弟弟。我生性单纯,当时对长辈们的答案深信不疑。我的弟弟妹妹都长得漂亮,一个一个粉团似的,怎么看都不像从粪堆刨出来的。思忖中尽管也疑惑,但幼小的心灵却从没想过大人会欺骗自己。所以我每次经过粪堆时都会停下脚步,仔细搜寻,侧耳倾听,看会不会从哪个方位突然传出婴儿响亮的啼声,自己立马把他刨出来洗干净,抱在怀里当一个小母亲。当然结果总是失望而归。我把自己没有奇遇归结为年龄太小,老天爷不会把一个小生命交给一个还没有乳房的小女孩。

小我两岁的妹妹占有了曾经属于我的“饭口袋”。我看见她躺在母亲的怀里,嘴里含着乳头,一只手摸着妈妈的另一只乳房,就嫉妒得不行。心想你一个从粪堆里刨出来的臭孩子怎么这么霸道?我那时哪里晓得一奶同胞的含义。心里生气嘴里却央求道:“妈,给我吃口呗,我馋得没法儿的。”见我乖巧,母亲心软,就给我吃“咂儿”,乳汁的香甜我至今记得。

妹妹的到来唤醒了我灵魂深处属于母性的东西。我央求祖母给我缝制一个布娃娃。我用手绢给“他”做小被子,用酱秆瓤为“他”做小枕头。我把“他”抱在怀里哼着从母亲那里学来的摇篮曲,感觉到一种柔软的东西水一样漫过心房,心中充满对神秘未来的向往……

打破“神话”的是村里一个叫小海的男孩。不知为什么,母亲们生产往往在夜里,产妇一“觉病儿”(阵痛),丈夫就急忙套车去接“老牛婆”(民间助产士)。那夜和父亲睡的小海被惊醒了,他迷迷糊糊地爬起来,走进母亲的产房。小海的妈妈正难产,帮忙的人们紧张得忽视了小海的存在,他夹在人缝里目睹了母亲生产的全过程。第二天这第一个发现生殖奥秘的快嘴男孩,把小伙伴们召集在一起神秘地宣布:弟弟是妈妈下出来的。那时村民几乎家家养母猪,母猪下羔子男孩们差不多都去看热闹,家长也不限制。但谁也没有把猪和人联系在一起。没想到小海成了一个实践家,大人的讳莫如深彻底破产了。但我还是不晓得“下”是一个什么概念。直到我同样目睹了我家老母猪生产的全过程,才真正明白一个美丽生命的诞生其实一点也不美丽,甚至可怕、危险、痛苦……明白过后又不明白大人为什么编造谎言糊弄孩子,谎言同样不美,编在哪里刨出来不好,还非得在肮脏的粪堆里,是粪堆在村子随处可见的缘故吗?

随着年龄的增加,我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开始探寻大人们的秘密。我发现她们有许多避人的隐语。她们管少女的初潮叫“成人了”,好像我们原来不是人似的;管已婚妇女来月经叫“换衣裳”,这里她们犯了以偏盖全的错误;管怀孕叫“双身子”,这倒科学;管妊娠反应叫“闹小病”,也真不是大病;管生孩子叫“猫下了”或“猫月子”……农妇们发明的这些讳饰让她们可以毫无顾忌地在孩子们面前谈论她们的私生活。却不知道被聪明的我破译了。从此我更加渴望长大,渴望成人,渴望穿上“紧身子”(一种束胸用的小内衣)。但时间老人却总是迈着他的四方步……

小海几年后因患白血病死去,而大人们的谎言还在继续。

头发的故事

我童年和少年时代人们的发式是被约定俗成了的。幼女“钻天锥儿”(顶辫),幼童“一撮毛”(据说留这样的头好养活),少女双辫,少妇“连毛缨子”(短发),老妪“疙瘩鬏”(发髻),青年男子“青萝卜头”(后脑勺子基本被刮光),老头秃脑亮。男人常骂女人头发长见识短,好像他们有多聪明智慧似的,完全忘记了他们也是女人生出来的。看惯了男人的发式,听惯了他们鄙视妇女的口头禅,我得出一个结论——男人的头发长不长,顶多长到寸把的。那时乡间的理发工具主要是剃头刀子,它的锋利让男人的头发被削割得很彻底,常常露出青魆魆的头皮。后来听说长头发是需要营养的,就怀疑男人们说的可能有些道理。女人身体里过多的营养用来滋养美发了,她们的智慧就相应削减了,而男人刚好相反。所以他们力气大,他们被妻子称为“当家的”、“掌柜的”,他们统治妇女几千年,建立了牢固的男权社会……总之似乎一切都和头发扯上了关系。

我本来喜欢长发,喜欢过臀的大辫子,早晨起来梳头,打开发辫,那头发像一面黑瀑。可惜我的头发又黄又少,为此我很自卑。祖母有一个梳头匣子,那里面应有尽有——古老的桃木梳子,头油,各色绒绳,做发带的绸子、绫子。每天早上她打开梳头匣子的时候都要重复那句安慰我的话“贵人不顶重发”,接着就不厌其烦地开始装饰我那几根可怜的黄毛以遮掩孙女的缺陷。听得多了,我就确信了,由自卑变为自傲,再看见又粗又长又黑又亮的大辫子的主人,不再是羡慕了,酸酸地想:臭美什么,顶着重发还不是当丫鬟的命?好像有一天我能凭满脑瓜子细黄的头发当上皇后似的。可能是营养不良的缘故,我的头发还长得特慢。十岁左右的时候,才长到一尺左右长,且细得可怜。冬天,有一次我洗完头出去玩,露在头巾下面的辫子很快被冻成了冰棍儿,我竟尝试去撅折它,没想到它还挺有韧性的。

七十年代初,尽管男人的发式还是老样子,女学生却似乎一夜之间发生了变化。一些“先驱者”毅然剪去辫子,梳起了新发式——造反辫。听听这名字,多有时代特点啊!我早厌倦了自己的“老鼠尾巴”,所以马上成了追随者。所谓造反辫儿,就是在脑瓜角的位置用猴皮筋扎两个弯钩辫,颇有些像动物的犄角。犄角是武器,可能和造反联系起来了。自从梳上了造反辫,加之加入了红卫兵组织,我常常感觉自己英气逼人。每天上学放学手握一杆红缨枪,臂戴袖章,那个飒爽英姿啊,连我自己都陶醉了。

一日传来好消息,好久没露面的县电影放映队又来了,这次他们不放老掉牙的《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了,新片叫《林则徐》。那一晚看完回家,我纳闷了好久。原来我一贯认为的男人的头发长不长,是个悖论。后来又看了《甲午风云》,辫子戏一部部出现,不容我不信。虽则看着别扭,但另类的满族发式并不影响林则徐、邓世昌的光辉形象。

最凶狠的人

没见过土匪强盗杀人犯,村中的地主富农早被改造得低眉顺眼,最凶狠的人就剩下大夫了。我最早认识的大夫叫刘宇霆,绰号刘蛮子。乡下人喜欢给人起外号,因为他是南方人,根据极可能是南蛮北狄东夷西戎。我当时并不晓得南北的区别,只觉得他的大脑门深眼窝有些古怪。他不苟言笑,出诊时背一牛皮药箱,走路的速度飞快,好像他的患者就要出人命了。最可恨的是他对小孩子无半点慈悲,常常是打开药箱,掏出药针,对准屁股狠狠地一下子,任你鬼哭狼嚎,他像没听见一样,害得我不管有病无病见到他就哆嗦。刘蛮子渐渐老了,不再来乡下瞧病,接替他的是他的侄子小刘大夫。小刘大夫名如其人,个子小,从伯父那里继承的沉重药箱,像要把他压垮。由于母亲是北方人,他没有伯父那样的大脑门深眼窝,倒长了一地包天下巴,且肤色发暗,所以他给我的感觉比他伯父更凶狠。多亏他的医术还过得去,找他看病的患者不少。他下乡远没有伯父勤快,常常窝在卫生院的简陋诊室里不出来。那时我刚上小学,有时我在上学的路上碰见他,也总是远远地躲开。不知怎的,你越害怕他,他越是斜着眼睛看你,仿佛要看穿你的五脏六腑到底有无毛病,他好有施展医术的机会。我一旦和他的目光交接,就感觉到臀部的肌肉隐隐作痛,那里曾被针头无数次地狂吻过。

当时大人吓唬孩子的话不再是“狼来了”(因为我们对狼没有概念,说了也没用),而是“小刘大夫来了”,好家伙,哭闹的孩子立马噤声,他们脑海中出现的大下巴和那上下错位的牙齿以及他祖传的牛皮药箱着实把我们吓着了,那种恐惧甚至从骨缝中透出来,弥漫到全身,好不害怕。十里八村最能作的孬孩子,就这一句指定好使,马上会变成小乖乖。一次打针时,我透过蒙眬的泪眼打量过那个古旧的药箱,打开的药箱里净是刀子剪子叉子针管子,亮闪闪夺人二目,还有浓浓的中药味,让人的舌尖霎时散出苦味想不哭都止不住。

对老刘和小刘大夫印象的转变是小学二年级的时候。那是个酷热的夏天,坐在教室里的我忽然感到头晕目眩,班主任让一个同学陪我去卫生院。那天正赶上刘蛮子值班,他端坐在破旧的办公桌前,头发花白,深眼窝里目光不再犀利,看我时竟然露出几丝温和。但幼年生成的对他的恐惧加上胃部的极度不舒服让我忍不住呕吐起来。他颤巍巍地立起身摸了摸我的额头,奇怪,他的手居然是温暖而软软的。“中暑了。”他喃喃道。他快速地拿出一包药面,让我放在鼻子里嗅一嗅。我想只要不打针怎么样都行。他老人家配的药真的有神奇的疗效,不一会儿我便感觉好多了,继而神清气爽。我摸着袋里的几个钢镚儿,红着脸问他多少钱,他摇着花白的头说不要钱。我呆住了,药到病除还不要钱?天下有这么好的大夫吗?这就是我一贯认为的最凶狠的人吗?就在我对自己的惯常思维产生怀疑的时候,小刘大夫也让我刮目相看了。他追求的姑娘是卫生院最年轻的妇科医生“胭粉鬼儿”。别以为这个绰号带有贬义。我们乡下人锄田抱垄的长得黑,冷丁见着一个皮肤白净的女子,才赐了这么个外号。“胭粉鬼儿”中专毕业,一天农活也没干过,那是出奇的白啊,并且她性格温顺,接生接得好,农妇们可喜欢她了。就小刘大夫那副尊容,她出人意料地接受了他的求爱。自此以后小刘大夫先是学会笑了,虽然露出的是上下咬合不上的牙齿,也比先前可爱多了。俩人牵手走过,小刘大夫不再盯着小孩子看,那目光始终粘在女朋友的脸上。于是俩人共得了一个绰号——黑白无常。听了孩子叫小刘大夫也不恼,依然露着他那副与众不同的牙齿笑,好像那笑粘在他的脸上再也撕不下来了。慢慢地,“小刘大夫来了”的恐吓在小玩闹们那里失了效,弄得农妇们不知是感谢“胭粉鬼儿”好呢,还是责怪她好。

大人的力量

从父母温暖的怀抱中溜下来,我们蹒跚学步了。会走路的孩子自认为可以独立了,逍遥而畅快地走,想把身后的大人甩开,好像摆脱了他们的呵护自己就可以健步如飞了。可惜只看前方忽略了脚下,一个土块也会让我们摔一个前趴子,之后是哭泣着躺在那里,等大人来扶。那两只大手握住我们的两腋,轻轻一用力,我们的小身体便腾了空,重又回到了我们出发的地方。在那一刻,我们感觉到大人是无所不能的,他们可以解决世界上的任何问题。

当我们小心翼翼地迈出家门,探头探脑地张望这个未知的世界,那么多难题向我们蜂拥而来,我们常常是车转身逃回去,站在大人的脚下,抱住他们的双腿,仰起我们小小的头颅,送上我们乞怜的目光。接下来是意料之中的,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了。大人们的神有很多,孩子们的神只有大人,他们畏惧、敬仰、佩服、依赖……大人是孩子的天,没有他们我们无法活下去。

童年,一个人走在放学的路上,一想到青纱帐的尽头有个子高高的父亲等在那里,就勇气倍增。课堂上老师留了作业,默写毛主席语录:阶级斗争一抓就灵。小孩子根本不懂它的真正意思,“灵”字又忘了如何写。想到老师明天要检查,就急得直哭。父亲见了,拿起铅笔手把手地教我写。我根本不知道他是下放的右派,是斗争的对象,更不知他写下这个字时的心情,只知道为自己问题的解决而欢欣鼓舞。铅笔刀丢了,铅笔写不出字,我又哭,父亲拿起他飞快的镰刀,刷刷几下铅笔就削好了,我破涕为笑。

二十岁参加工作,父亲右派平反,回城当了粮店主任。我工作的学校校长得知就求我买本应凭票供应的面粉豆油,我不敢答应也不敢拒绝,回家后又急得大哭,父亲就为我破例。直到我结婚生女,女儿得了极为凶险的脑膜炎,而刚成家不久的我没钱为女儿治病,又是父亲给我借的公款。做官一向严谨的父亲为我破了两次例。当医生郑重地告诉我女儿预后不好的时候,我哭着向父亲讨办法,他第一次低下了头,人也仿佛一瞬间苍老了。在二十四岁上我才知道父亲不是我的神,他也有束手无策的时候;我也才知道我不再是孩子了,我已成为女儿的天了,应该我给她阳光雨露了。我的坚强与不放弃就是她的希望。

望星空

我一直觉得童年时代抬头的时间要比成年之后多得多,孩子个子小,需要太多的仰望。仰望时忽略了地面的一切,我的神情专注,我的心思飞扬,我的联想丰富。那时不知道宇宙这个词,但知道星空广阔邈远,神秘莫测,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地上人家灯火亮起的时候,天上仙家的灯儿也点上了。远远近近次第燃起,明灭闪烁,一片灿然。那灯光的下面得有多少故事啊!玉皇大帝、七仙女、王母娘娘、牛郎织女……他们在天上也演绎悲欢离合爱恨情仇。那时我不知道是人把自己的故事移植到仙界了。祖母知道的星座并不多,除了牵牛座、织女座,再就是“三星”和北斗了。“三星”是农妇们夜晚做针线的最佳“计时器”,北斗是走夜路的人的“指北针”。有个词叫泰斗,泰山北斗,天上地下两大事物,任谁不知道?除此之外,祖母告诉我天河这一概念(她根本不知道银河这个词)。我顺着她的手指望去,乡村的夜空是如此的明澈,繁星的中间有一条发光的亮带子,这就是乳白色的天河了,它正斜斜地泻向东南大地。在认识地上的河流之前,我认识了虚无缥缈的银河。我听不见它的水声,仰视的时候,只有凡间的虫声入耳,“唧唧复唧唧”。我想象它的广大,否则怎么能隔断一对相思的夫妻呢。直到读到“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才感知了诗人美好的愿望。而当时我在祖母悲戚的神话里,似乎听到了织女“札札”的机杼声,仿佛看到了她“泣涕零如雨”的脸。小小的心灵第一次被覆盖上了一层薄云。

北斗星是最让人开心的。试想天空中悬着一柄巨大的发光的勺子而不掉下来,多神奇啊!我曾想自己如能够羽化登仙,拎起那把大勺子去舀银河中的水,再去月宫帮吴刚浇一浇桂树,那有多浪漫啊!说到广寒宫,那又是一个朦胧凄清的世界。嫦娥玉兔,“月宫秋冷桂团团,岁岁花开只自攀”。在广大的天上,神仙们不来往吗?他们每个人似乎都是孤独的。后来一想,神话的作者们难道意识到了星球之间的遥远距离?那得用光年计算啊!

当太阳炫耀了一天之后,月亮登场了,月亮缺了后,繁星出现了。天空是它们的舞台。大地是人类的舞台,我们在自己的舞台上欣赏天上的戏剧,作者是自己,演员是臆想出的永远高于我们的神仙,他们不食人间烟火,他们长命百岁,可他们又偏偏有等同凡人的七情六欲,在我们的头顶演出那么多的悲喜剧,还在一个孩童的小脑袋瓜里制造忧欢,并让她深信不疑。祖母说我们每个人都是顶着星星下界的,当我们离开大地的时候,我们头顶的那颗星就变成了流星。我看到过流星,它们在夜空美丽地滑过,却不想和恐怖的死亡有联系。我常常仰头去看,不知哪颗星属于自己,它辉煌还是暗淡,遥远还是亲近。它在暗夜里静静地亮着,看着我慢慢长大,再一天天老去,然后在一个漆黑的时空里悄悄地划过天际,发出最耀眼的弧光。

两个名词的困惑

七情六欲乃人的本性,六欲之一是口腹之欲。口腹之欲越是得不到满足,人肚子里的馋虫就越作得厉害。我们这些乡村孩子是吃粗粮长大的,胃肠缺油水,常年燥燥的。但我们认识的美食太有限了,无非“粳米白面炖猪爪”之类的。记得一次学校组织到田间劳动,中间休息的时候,班主任让同学们轮流讲故事,其中一个同学讲到一户人家家常便饭就是烧饼油条。所有同学的口水都流出来了,所有的表情都是神往的,所有人的腹部都发出了肠鸣声。已快近中午了,饥饿像一只手抓挠我们的胃,好难受。

放学回到家,看到母亲不是煮大子,就是贴大饼子,就皱眉,就牢骚满腹。被生活压得弯了腰的母亲是缺乏耐心的,她眼一瞪,想吃啥?御宴啊,没地弄!御宴是什么?我立刻被这个从未听说过的新名词吸引了。问母亲,她不耐烦地说不知道,问别人,说是好吃的,再深问还是不知道。一个大人都会用的词,又谁也不晓得它的实际内容,好家伙,这御宴困惑了我好多年。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水里游的?田里长的?用现在的话说,什么材质做的呢?端上桌是怎样的色泽?会散发出怎样的香味?那香味恐怕人人都喜欢吧。每当饥肠辘辘的时候,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这个词,神往这道美食,幻想有一天自己能成为它的老饕。却不知随着一个人的不再存在,这个词也跟着死亡了。如果当时知道,我一定会嚎啕大哭的。因为它已经成了我的一道精神大餐,我流着口水等待长大,等待它出现在我的餐桌上。为此弟妹们还赐了我一外号——大老馋。贪吃可是七原罪之一啊。终于弄明白的那一天,连我自己都觉得自己可笑。御宴根本不是一道菜,那是皇上专用的,大体相当于后来的满汉全席吧。帝王们可没想到他们的特权折磨了一个孩子这么多年,狗屁皇帝,咋不撑死你们。

另一个名词——梅兰芳。关东客的后代的发音是“美莲舫”(谐音)。无论男人女人,只要生得好,一概美莲舫。至于美莲舫是谁,是男是女,又是一律不知。可怜的没文化的大人啊,你们什么时候能给孩子一个清楚明白的答案呢?谁让我爱钻牛角尖了,我又犯上寻思了。这美莲舫究竟美到什么程度呢?天仙一般吧,可天仙我又没见过。大人们拿美莲舫做比的,就我的审美标准看,不过比一般人强点。可惜大人既不知女中的古代四大美人,也不知男中的宋玉潘安,光知道一个美莲舫,还是水中望月,镜里看花。不过这倒宜于人的想象,你想美莲舫有多美,他就多美,你想他是哪一种类型的美,他就是哪一种类型的美。总之,美莲舫成了美人的代名词。后来终于弄清美莲舫实乃梅兰芳,被念成山东味了,梅兰芳是舞台上的美女,生活中的俊男,可谓身兼二职,名字成了借代也就当之无愧了。由此想到京剧男扮女原来是封建礼教的产物。女性不能抛头露面的年代,人们又需要戏曲,戏曲演绎生活,生活当然有女子参与,便只好让男子取而代之,扮演坤角的男演员可就受了苦。他们要暂时忘记自己的性别,在舞台上拿腔作调,媚态十足。长此以往有些人的心理不免发生改变。即使不是如此,我观察过一些学坤戏的男演员,也不免沾些女气。但这确是中国戏曲的特色之一,也是外国人好奇于中国戏曲的原因之一。

同类推荐
  • 纸上河流

    纸上河流

    散文集《纸上流河》收录了作者十几年来创作的的散文、随笔等作品166篇,分为米兰流香、眸中流情、康王流景、生存流影、思想流韵、道边流溪、空间流畅等章节。倾注了作者对矿山的一情一景以及矿区人文环境的细致观察、深层思索和倾心赞美,其中不乏对人生、社会的思索和领悟,是一部启迪心灵、怡情怡志的文学集。
  • 安妮日记

    安妮日记

    《安妮日记》是德籍犹太少女安妮·弗兰克在二战中遗留下来的个人日记。它真实地记录了安妮一家以及另外四名犹太朋友为逃避纳粹迫害,藏匿在“密室”里度过的长达两年的生活。作为成长中的少女,安妮以独特的视角观察着周围的人和事,并表达了自己对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日记展示了安妮出色的写作才华,也引发人们对战争与人性的思考,以及对“密室”青春的爱怜。
  • 中国经验的文学表达

    中国经验的文学表达

    中国70后作家已经成长为新世纪中国文坛主力军,无论是作品数量还是创作质量、叙述技巧及文学理念等,这些作家都表现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和独特的精神气质。本书站在全球化语境下,对中国70后作家总体上的书写特性、叙事规律和艺术建构等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对70后的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也进行了重点阅读和阐释,同时对湖南70后作家“文学湘军五少将”这个集体进行深入细致的文本解读,从中找出中国70后作家文本中宏阔的意境与悠长的韵味,这些突出的特色彰显出中国70后作家有责任、有义务、有使命去深入民间、大地、历史去呈现他们这一代人的喜怒哀乐,建立起属于他们这一代人打通过去和未来的经典文学。
  • 犹忆前尘立少时:俞平伯点评唐宋词

    犹忆前尘立少时:俞平伯点评唐宋词

    本书系国学大家俞平伯于浩如烟海的唐宋词中精选所得,选词的面稍宽,想努力体现出词家的风格特色和词的发展途径。本书选词自唐迄南宋,共二百五十一首,分为三卷。上卷为唐、五代词,又分为三部分:一、唐,二、《花间》,三、南唐;共八十七首。中、下卷为宋词,共一百六十四首。中卷题为“宋词之一”,下卷题为“宋词之二”,即相当于北宋和南宋。
  • 名家名作精选:徐志摩散文诗歌

    名家名作精选:徐志摩散文诗歌

    一个传奇的人物,一生如烟花绚烂短暂,却为世界文学和中国文学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他的诗是中国语言的结晶,是世界文化的瑰宝。他的诗字句清新,想象丰富,意境优美,艺术形式整饬、华美,要求“声调流利好听,形式轻盈柔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
热门推荐
  • 马谡别传

    马谡别传

    重温三国故事,探求历史真相!《马谡别传》,带你走近历史。桃园三结义,居然也有不为人知的内幕交易;孙策意外遇刺身亡,内中大有玄机;重新解读赤壁之战,洗清蒋干千年冤屈;水淹七军,其实是曹操捧杀关羽的意外事件,却一下子耗尽了关羽的好运……
  • 全职战兵

    全职战兵

    超脱九天之外,凌越万道主宰!待到阴阳逆乱时,以我魔血染青天!挥一袖清风武明月,捻一抹花香裂苍穹!传奇人物回归都市,受人之托保护美女总裁,滋润的生活从此开始,碾压一切不服,鞭策所有规则。我,就是秩序!
  • 张三的世界

    张三的世界

    或许爱恨情仇,或许苦短人生,我,写了不算,你,说了算,
  • 从万界开始守护

    从万界开始守护

    将夜世界中宁缺对桑桑说,我们的命都是好不容易活下来的,那这个世界对我来说没有桑桑重要
  • 星辰彼岸的你

    星辰彼岸的你

    无数世界中那唯一的真实,除却死亡之外别无他物
  • 写给我们

    写给我们

    我们的内心其实就像一颗层层包裹着的洋葱,最里面藏着什么你是不知道的,能做的只有笨拙地去一层一层剥开它;中间可能会流泪,手还会酸,有些人因为实在受不了而不剥了或者剥得比较慢,只有少数人才能在短短一生中,勉勉强强地把那层厚厚地包裹在真心外面的皮给剥完。在生命的一开始我们甚至都不知道它最里面装的是真心,只有剥着剥着,突然发现,原来它最里面是藏着东西的——咦?那个东西好像就是我真正的内心诶。而我发表这些文字的目的,就是想要和你们一起剥自己的那颗洋葱,这样才不会孤单嘛。这本书里有爱情、有亲情、也有友情,有故事、有成长、也有思考,我将它写给我们,我们一起互相依靠、相互取暖,长大的路上不再只身一人。
  • 幽默随心所欲

    幽默随心所欲

    本书献给每一位渴望幸福与成功的年轻人。
  • 我来自22区

    我来自22区

    一个来自22区的普通人面对命运的抉择,是逃避还是面对!命运之轮一旦转动,谁都控制不了!
  • 位面传送器

    位面传送器

    一个平凡大学生,遍历万千位面,他不是去做任务,只是去体验每一个世界的不同人生。
  • 都市之绝品狂尊

    都市之绝品狂尊

    五年之前,他父母双亡,家门被灭,本人也被扔进了茫茫东海之中,自生自灭。五年之后,他携带一身本领强势回归,却发现当年之事并不简单,从而决定查清当年事由,让所有仇敌尽数伏诛!诛仇敌、灭枭小、踩纨绔,且看景云如何纵横都市,书写他的传奇!雄兵铁骑一战摧悍勇魔王凯旋归天教我心如烈火直教鼠辈化劫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