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53800000004

第4章 何大齐:丹青不老写精神

沉浸在书画艺术中,可以净化心灵,磨砺人格,颐养身心,提高生活品质。

——何大齐

何大齐出身书香门第。他的祖籍是在历代文人辈出的浙江绍兴,清朝末年举家来到北京的。何大齐的爷爷何裕康是一代大书法家,擅长颜体楷书,上世纪20年代北京前门一带许多店铺招牌都是他的题书。何大齐的大伯父何二水也是一位书法家,真、草、隶、篆诸体皆是上乘。他是当代著名书法家刘炳森的书法老师,1985年去世的。刘炳森先生为纪念这位授业恩师,最近个人出资设立了“何二水教育基金”。何大齐回忆走上书画之道的经历,深情地说:“小的时候我和大伯父住在一块儿,经常看他写字。家中藏有很多字画,我对绘画产生了兴趣。黄胄、叶浅予的速写展览对我启发最大。我未进美术学校和各种培训班,主要是家庭熏陶、观看展览和看书,坚持自学。”他说8岁拿起画笔作画那段经历是瞎画是涂鸦。那时,他的家住在皇城根。北京老房子的墙壁和窗户都糊有一层纸,那上面布满了他有感而发的稚气十足的“创作”。父母亲看到他爱好画画,就买来石膏像、画册、画夹,鼓励他大胆地去画。

黄胄、叶浅予这两位当代著名画家在少年时代的何大齐脑海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他从这两位艺术大师身上不仅学到了重视写生基本功训练等绘画入门方法,而且奠定了艺术源于生活的创作思想基础。何大齐步入绘画门径的第一步是从写生开始的。在上中学的时候,他每天放学,就去公园写生。尤其举办庙会期间,白塔寺、护国寺活动多,人员杂,是观察写生的好机会。此时,他常常是中午放学回家吃完饭就匆匆赶到庙会上画写生。久而久之,一些摆摊儿的逛庙会的人们都记住了他,一看到他摊开画夹,就相互提醒“画画儿的来了”!意思是要注意形象。画起写生来,何大齐忘了一切。为这,有好几次下午上课都迟到了。学校老师发现他的特长后,把学校的黑板报插图任务交给了他。语文老师讲杜甫的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需要一幅教学挂图,也找他来画。

何大齐1964年大学毕业分配到古城中学任教,繁忙的教学之余,他利用星期日休息时间外出写生。他用手中的画笔记录下了石景山当时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农贸市场的一景一物。那时的杨庄是一片玉米地,八角、衙门口还有奶牛场。一次,他到八角碾麦场画写生,突然一匹拉碾子的马惊了,拉着碾子满场院撒欢儿。农民吓得纷纷往一边躲,何大齐却被惊马那种少见的动态姿势吸引住了,若无其事地迅速画着。一位老农上来把他拽到了场边,待何大齐再回过头来时,那匹马拉着碾子,风一般穿过自己刚才蹲着画画的地方。何大齐说,经常外出写生,像这样“有惊无险”或遭受“误解”在所难免,而“文化大革命”抄家将他10余年的心血——几麻袋写生稿抄走丢失,是他至今想来心痛的事情。因为,那些写生稿不仅是他日后创作的素材,而且大部分手稿是昔日京西石景山风土人情的形象记录,具有史料价值。

坚持写生,痴心不改。80年代电视走进千家万户,多彩多姿的大千世界近在咫尺,催发了何大齐的创作欲望,他拿起画笔开始画荧屏人物速写。荧屏人物稍纵即逝,他发挥自己的记忆力和想象力捕捉画面上的人物形象。这种实践使何大齐的写生从过去严谨的写实逐步转变为用写意的方法造型了,即默写出看到后记忆在心的人物形象。如今退休的何大齐还是画笔不离手,每有外出遛弯或参加社会活动时仍不忘观察生活,把那些打动了他的人物形象记录在心,到家立即画出来。

书画同源。写字的人不一定要会绘画,但画画的人一定要会写字。这是因为中国画题款非常讲究。中国画是线条功夫,书法是线条艺术,学好书法,可以“养画”,达到书画相得益彰。少年时候的何大齐经常站在一边看伯父写字,听伯父讲这些学习书画的大道理。当时的他虽然似懂非懂,但要把字练好的决心已有了。在伯父的指导下,开始从临习魏碑、墓志入手,苦练基本功。1978年,何老师拜识了书坛耆老邱松岩先生。邱老先生推崇有“南王(羲之)北郑(道昭)”之称的郑道昭书山东云峰山碑刻,提倡学书应上溯其源,直指魏晋。受邱老先生的影响,何大齐在大量临习魏碑和《泰山金刚经》的基础上,开始依次临习隶书、楷书、行书、草书诸体中传世的历代名家碑帖。他对每一种书体临习研究基本耗时10年。仅学习草书就临写过《兰亭序》《圣教序》《孙过庭书谱》《景福殿赋》《王羲之十七帖》《怀素自叙帖》《张旭古诗四首》及王铎草书等,个中甘苦可想而知。有了这扎实的传统底子,加之绘画实践,何大齐对书法艺术有他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书法艺术是线条艺术,书法艺术的线条是无声的音乐,书法艺术是通过线条表现人的感情的。草书是书法的王冠,最能表现书法艺术的真谛。古人说得好,“世间无物不草书”。有绘画造型艺术的何大齐对此更有体会。他说:“画树的枝干和树杈就如同书法结构与线条的关系,用书法的笔法线条画画,尤其是用毛笔画速写,更容易使书画融为一体。我画人物画,用的是连贯线条,而不是一笔一笔去描,这就得益于书法。反过来,把画有动感的舞台人物画法引入草书创作,让草书作品线条流畅,字字飞动,更能增加作品的神韵。”对此,他还写有一首小诗,“情思画笔寄人间,笔耕砚田乐陶然。书画相融亦相和,落日余晖霞满天”。何大齐学书为了“养画”,没想到无心插柳柳成荫,书名反把他的画名和诗名掩了。这大概正印证了古人的治学经验:“汝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何老师苦练字外功夫,书法成名是水到渠成。

何大齐创作的《旧北京风情民俗画》50余幅,那流畅的线条配以自题诗书,堪称诗、书、画三绝。如一幅题为《耍耗子的》的画中,一老者蹲在地上,对着一个架有小梯的箱子吹唢呐。唢呐声中,一只小耗子顺着梯子向上攀爬,引来大人小孩观看。画上的题诗是:“驯养小鼠做游戏,会攀滚桶能爬梯。登门入户来表演,吹起唢呐声凄凄。”赏画赏书读诗,老北京街头风情民俗一幕幕跃然眼前。他的这组画从2001年7月起在香港《中华魂》连载,受到了海内外的一致好评。对此,何大齐坦言:“相对于当今画坛新潮派来说,我算保守的。用传统的笔墨描绘我记忆中的老北京,创作不脱离生活,画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画这组画我追求的不仅是欣赏价值,还要有认识价值、教育价值,使更多的人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可以这样说,何大齐对传统文化是情有独钟。他眼中的传统文化是民族感情、民族文化,热爱民族文化就是爱国。于是,传播传统文化成了他的一种使命。何大齐把这种使命感融入到他教学生涯的每一个环节中。因为他意识到,仅仅靠他一个人手中的笔是远远不够的。

何大齐说他的生活主题:一个是始终在创作书画,一个是始终在教书育人。“文化大革命”时学校停课了,何大齐带领的学校美术组接受了一项特殊任务——办学校大批判专栏。完成政治任务的同时,他组织学生外出写生。何大齐回忆,那时带着学生到双泉寺、门头沟白天写生,晚上在农家院讲完课后,铺稻草睡在地上。一次早上起来大家的脸都被蚊子叮得变形了。但是苦中有乐也有甜,昔日跟随何大齐跋山涉水吃尽苦头的美术组学生,大都学有所成,有的留学美国、日本,成了世界华人著名画家。

1982年,当了18年中学语文教师的何大齐被任命为古城中学校长。全校教学管理任务繁重,忙里偷闲,他还带领着学校美术组定期开展活动。站在校长位子上,何大齐看到了提升本校乃至全石景山区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症结所在。在担任校长的第6个年头,何大齐就向上级组织提出申请,要求到教师进修学校当一名普通的美术教研员,搞美术教学改革,培养美术教师队伍。1988年底,何大齐如愿以偿,调到区教师进修学校担任美术教员。由教学生转为教老师,何大齐感到了肩头担子的分量。他在抓好美术教学常规工作同时,把工作重点放在培养一支敬业爱岗、技术精湛的美术教师队伍上。他为美术教师开设基础课,为他们推荐学习书目,引导他们要“笔不离手”,走到哪里画到哪里,打好扎实的基本功。为了提高青年教师绘画水平,何大齐自己给他们当模特儿,摆好一个造型,一站就是二三十分钟。50多岁的老师为他们当模特,青年教师们于心不忍,表示要用优异的成绩回报老师。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批青年教师后来果真一个个脱颖而出。先后有马玉宽的“中国山水画赏析”被录成教学篇在电视台播放,吕伟、刘君娜的教案编入《北京市优秀教案选集》,葛金胜、贾丽霞在北京市美术教师教学基本功五项全能大赛上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骆杰华、马明月获北京市录像课和全国录像课一等奖。他们现在是石景山区中小学美术教学的中坚力量。

2002年,何大齐退休了,他把主要精力转移到了老年书画教学与研究上。他担任区老年书画讲课任务,还应邀为中央电视台录制了电视书法讲座。他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出,教老年人学习书法要体现书法文化,即将文字学、书法美学、书法史、书法技巧和书法创作融为一体讲。为适应老年人学习,他每开讲一个新书体和画种,都要先自编教材。他自编的教材不下六七种,学员反映土教材管大用。“讲堂风雨四十年,不觉已是两鬓斑。探索育人路无尽,笑看桃李开满园”。从何大齐最近写的这首小诗可以看出,他人虽然退休了,心还是系着教书育人。(原载2004年9月6日《石景山周刊》翠微人物版)

何大齐,1940年生于北京。特级教师。1964年北京师范学院(现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原任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美术教研员。现为北京市美术教育研究会理事、中国美术教育学会会员、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石景山区书法家协会荣誉主席。擅长中国人物画与书法创作,在人物画和书法教学上有丰富经验。他的书画作品曾在《人民日报》海外版、《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中国食品报》等报刊发表。他的荧屏速写在《北京广播电视报》连载200多幅。他创作的北京民俗画在《北京工人报》和香港《中华魂》杂志连载。在海内外公开出版的主要著作有《何大齐荧屏速写选》《唐诗一百首隶书习字帖》《中学生素质教育丛书》《优秀教师思想与教学艺术丛书》《速写漫画教学与欣赏》《老北京民俗风情画(第一版)》《怎样写隶书》《怎样写楷书》《怎样写行书》《怎样写草书》《何大齐六十年代的速写》《怎样写篆书》《说文部首注释》《老北京民俗风情画(第二版)》《京西古道风情图》《燕京往事》《速写·画稿》及《中央国家机关老年大学教材丛书》(全五册:《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他的书画作品参加1987年全国教师书画展获三等奖,参加日本国际书道展入选,2001年获联合国人口与发展书法艺术金奖、韩国美术大展金奖等。在教学方面,他先后被北京市教委授予伯乐奖、北京市美育教育先进个人,1998年被授予北京市特级教师称号,2002年获“第四届胡楚南教学成果”,2009年被评为全国先进老年教育工作者。

同类推荐
  • 莎士比亚悲剧集

    莎士比亚悲剧集

    《哈姆雷特》、《奥瑟罗》、《李尔王》、《麦克白》是代表莎士比亚悲剧创作最高成就的“四大悲剧”,也是最淋漓地表现其伟大之处的作品,其中尤以《哈姆雷特》在世界上享誉最高,成为世界戏剧史上难以企及的巅峰之作。而莎士比亚在喜剧创作方面也同样成就斐然,“四大喜剧”是他的代表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具有很强的喜剧效果,同时还富有深刻的社会讽刺意味,成为世界戏剧创作史上的典范之作。
  • 剧场有它的灵魂

    剧场有它的灵魂

    我可以清楚记得三岁以后的许多事情。有人夸我记性好,此话倒也不假,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我从小集邮,后来的工作性质又养成了我建立档案的习惯,写文章时,有记事本、底片、节目单、剪报可查。我出生在海滨城市烟台,当时这座位于胶东的小城市幽美、朴素,不似现在,变得毫无特色。记忆里第一次进的剧场,是在张裕公司往西的一条小街上,叫市府街,现在已经成了宽阔的马路。看的不是话剧,是一些革命色彩很强的舞蹈、活报剧、诗朗诵等。
  • 行走在心灵深处

    行走在心灵深处

    《行走在心灵的深处》,更像是作者的心路历程,涵盖了这些年一路走来的所思、所想、所感、所爱。在每一篇真情流露的文章背后,都充满了作者对家人和朋友、工作与生活的由衷感激。
  • 从外围接近鲁迅

    从外围接近鲁迅

    鲁迅“外围”,即与鲁迅“本体”(鲁迅的生平、创作、思想性格和精神特质等)研究相关的周边话题,如鲁迅的文化背景、鲁迅和同时代人、鲁迅的国内外影响等。这是走进鲁迅“本体”无法忽视的重要存在。本书选择与鲁迅本体关联的多个外围对象,采取散点投视的方式,依据可靠史实和第一手材料,从不同角度切入这些广泛而复杂的话题,展开平实细致的学理讨论和实证研究,多方印证鲁迅思想的影响力和鲁迅精神的恒久性,接近真实的鲁迅。
  • 蝉音袅袅

    蝉音袅袅

    我大哥在没有进去之前的那段日子里,几乎是从不理会我的,哪怕是带着丁点情感朝我多瞧一眼。他一定以为我还是个“愣青”,我们理应活在两个不同世界里。以年龄区分一切,似乎是任何缺少标准的年代里再简单不过的标准了。可不是嘛,除面向爸妈时稍有点儿例外,他那原本就带着冷光的脸从没对哪个孩子起过多少变化。那时候,他的父亲、我的大伯刚刚去世,他从老家跑出来投奔他的叔叔、我的父亲,住在我们家。可是谁曾想,不过一年光景,他竟在我们那片儿混出些名堂,对我更是目中无人起来了。
热门推荐
  • 四福晋今天升职了吗

    四福晋今天升职了吗

    【1V1高甜】刚成亲,楚娴天天想着怎么抱四爷大腿,后来,一看见他就想跑!众皇子纷纷来访:身为天潢贵胄为何想不开独宠一人?“我家福晋长了一张必然得宠的脸,又乖巧听话,别人比不了。”被关外卧房门外三天的四爷一脸严肃认真地回答。众皇子一片寂静:……从没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
  • 超级红包神仙群

    超级红包神仙群

    PS:欢迎阅读新书《诸天红包聊天群》。 孙悟空:星哥,还有老坛酸菜面没?想要火眼金睛?没问题!哪吒:星哥,我想要玩游戏机。用龙珠换?好的!太上老君:星仙大神好,这是您要的还魂丹。嘿嘿,不知道您还有辣条吗?
  • 竞选风波(了不起的许多多)

    竞选风波(了不起的许多多)

    “了不起的许多多”系列作品由《胜利小队》《竞选风波》《温暖引力》《皇冠小子》四本组成,是作家周晴老师专门为当下成长中的小学生创作的一套成长小说。作品的主人公许多多是一个典型的现代都市里的男生,他有着和绝大部分同龄人一样的快乐和烦恼。他头脑聪明,却也有不少小毛病;他成绩优秀,却也面临升学的压力;他家庭幸福,却也烦恼妈妈的唠叨……阅读这套书,你将发现许多多了不起的一面。他能把枯燥的背单词变为接龙游戏,他可以发明“多点银行”的小游戏来帮助自己和同学改正小陋习,他靠着自己的爱心、勇气和创意赢得了老师和同学的一片赞许。现代社会的家庭生活和校园生活中,孩子会面临许多成长的烦恼,家长们面对孩子的成长有时往往苦于没有妥善的解决办法,在这套作品中,金牌导师周晴以自己的育儿经历,刻画了这个在现代教育体制下无可逃避的男生,选择积极面对、迎难而上,用聪明的头脑和充沛的精力,用对待生活的热情和友善,用童年的天真却有力的方式,在生活的夹缝中开辟出了一条通往成才之路的崭新路径。每本书后,都附有一篇“金牌导师亲子课堂”,以家长和孩子对话的形式将亲子教育中的典型问题做了解答,相信能够给到家长们一点启发。
  • 我的大牌老婆

    我的大牌老婆

    我闭眼,只因你怕我。我睁眼,只为你屠尽万敌.........
  • 一眼七日,一剑万年

    一眼七日,一剑万年

    人世界存在多少措手不及的意外,就有多少筑人心梦的契机。兜兜转转,缘来是你,我执剑于这世间,竟只是为了最后与你一起共眠于这壮阔河山之下。给我七日,还你长眠为伴可好?
  • 帝宫欢

    帝宫欢

    金丝帐升,夜夜赐恩。他,坤朝最俊美冷情的帝王,竟只要一名抢来的罪女为他诞下帝子。他曾三日间连续晋封那名女子从卑微的宫女直至六宫最高的位置……他曾为那名女子用仇人的鲜血将一望无垠的曼陀罗华悉数染成红色……他一生只有一位帝子,最终,他赐了帝子的生母凌迟极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仙道醉医

    仙道醉医

    这是一个修练仙法道术的世界,可是有的人却偏偏厌恶修道,只愿医人不愿伤人,面对世中的恶,只想守住心中的善,可是又能守的住吗?这世上最可怕的不是什么妖魔鬼怪,而是人心。这是李青冲的爹最后的遗言。而我们的故事就开始于一个叫莫影谷的地方,一个叫李青冲的少年。
  • 原来日久当真可以生情

    原来日久当真可以生情

    她做梦都没想到,有一天自己竟然会爱上一个人。“阿漓,我带你去游乐园好不好?”那么幼稚的地方谁会去。“好。”“阿漓,我带你去L国看薰衣草好不好?”那么无聊的事谁会做。“好。”“阿漓,我带你去KodaIsland旅游好不好?”那么浪费时间。“好。”…………“阿漓,你爱上我好不好?”……“好……”
  •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乱世红颜梦

    乱世红颜梦

    战国,一个血腥,绮丽,灿烂如罂粟的年代。拥有现代意识的女主,来到这样一个时代,成了各方势力游戏的对象。当生命都不能保有的时候,她要如何保持自我本心?强者如云的年代,不甘被随意摆弄的女主,踏上了独抗天下的不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