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53800000005

第5章 杨文华:尽心竭力推大家

学书法,益延年。选好帖,细读研。集成语,精心临。落穷款,钤印章。心愉悦,可上墙。临全帖,集诗联。重各法,记心间。敬大家,吸营养。远名利,莫奢望。

——杨文华

杨文华做人低调,半年前相约的采访被一推再推,到了虎年新春假日串门聊天中意外收获。窗外弥漫着爆竹烟雾,屋内飘荡着翰墨清香,在这样的环境里聆听他谈学书经历,谈书法教学……如饮陈酿,醉乎其中。

杨文华的书法作品干净、俊秀、整洁,是书法圈朋友公认的。这种“整洁”是上小学时就“替老师抄写学生评语”练就的。

杨文华老家在河北新城县,1948年两岁时随做买卖的父亲来到北京,从此成了地道的北京人。他5岁多上小学。上小学报名有要求,新生用毛笔写自己名字,因此,他最早的书法训练就是学前在家毛笔描红模子,每天描一摞。父亲是老师,每天回来检查。奶奶督阵,时常拿出杨文华父亲上小学时的奖品——一个铜墨盒炫耀,鼓励他也要像父亲那样学有所成。杨文华提前一年上学,个头不够高,报名那天,母亲一手牵着他,一手拎个小板凳,在鼓楼护城河边小摊买了一个香瓜,哄着他坐在河边吃完后才去学校。报名时杨文华站在小板凳上,正好够着报名的窗口。这一关过了,母亲还是悬着心,因为最后一关是要求新生用毛笔写自己的名字,杨文华的姓名中“杨”和“华”都是难写的繁体字。“没问题!”杨文华很自信。最后榜上有名,一家人皆大欢喜。

当时学校要求写毛笔字,作文要用小楷写,杨文华上学小布兜里装着墨盒和毛笔,在完成学校写字作业同时,家里的写字课也不间断。在杨文华记忆里,街坊方老先生的孙子年龄与自己相仿,是玩伴。方老先生教孙子写字,也叫杨文华一起学习。他教写字的方法特别,写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必须先背熟了才让写。杨文华说:“后来体会到他在教我们学习写字时,培养做人的精神境界。越往后越有体会,做人要不为名不为利。老先生抗美援朝捐献,扫盲运动中做黑板,过年给街坊写春联,我们在一边看,写满一地,都是义务的。”方老先生对杨文华学习书法与做人都产生了很大影响。引杨文华爱上书法的还有他的父亲,他在教临名家碑帖外,在家里悬挂名人字画,营造文化氛围,熏陶培养孩子的兴趣。从小学二年级开始,父亲交给他写发票任务,表面看是为他的生意帮忙,其真实用心是让杨文华在实践中锻炼,并明白字写好了有用的道理。看到杨文华字写得工整娟秀,学校老师就让他帮助抄写学生评语,从小学五年级开始,每学期结束,把老师捆好的学生成绩册和老师的评语带回家去抄写,成了杨文华最喜欢的“作业”。从小愿意带头把语文作业写漂亮点的杨文华,进入北京十三中读书时已经深爱书法,每天上学要路过银锭桥两趟,总爱欣赏街面上的牌匾书法;到了学校课堂上,又喜欢看老师的板书。其时,他还热爱足球、乒乓球,是什刹海体校乒乓球班一期学员,但最终与书法结缘。

“要写好字,写不好找不到工作”,父亲的叮咛如同箴言。杨文华果真以字为生,执教42年,都没有脱离书法。1961年他考入北京市丰台师范学校,书法成为必修课。1964年毕业分配到石景山区当小学语文、算术教师,当班主任。当时学校还没有设立书法课,杨文华要求自己所带的班级学生要把字写好,增加了书法课。“文革”期间,学校停课闹革命,杨文华也受到了冲击,写检查、当木工、做水泥、烧砖、挖地道、当钣金工,在这样的特殊环境下,他没有忘记要求学生每天临帖,写一篇字。学校恢复正常教学后,他组织搞墙报展览比赛,奖品发字帖。看着学生的兴趣起来了,杨文华适时调整教学方法,提出临帖要精练,不是一遍一遍抄书。按杨文华的临帖法,即一个字临写好,再临第二个字,“碉堡”一个一个攻破。有的学生入道慢,就先让其对着帖双勾,双勾可以加深对字帖的理解,之后再填写。遇到学校找他办黑板报,杨文华认为这是让学生锻炼书写能力的好机会,他事先做好弹线等准备工作,然后让学生上阵。有了这样的表现机会,全班学习书法的积极性更高了。半个学期下来,杨文华带的班级期中考试卷面最整洁,学校领导说好,区教育口的领导认可。一时,杨文华成了学校的大忙人,被其他班级请去讲书法课。调到另一所学校任教时,杨文华使他的“书法教学”向前延伸,在学校定期举办书法展览。这在当时还没有设立书法课的大背景下,具有前瞻性。把学生学习书法的热情激发出来了,有的学生放学不回家到办公室学写字,有的到家里学习,杨文华不厌其烦地指教。师生之间建立起了深厚友谊,有的学生上大学了还常来家中请教呢。

1983年,上级要求培养书法师资力量。石景山区选送几名老师参加在北京教育学院举办的书法班培训,杨文华在其中。之后,组织又安排他参加在北京市少年宫开办的书法培训班。1985年,杨文华调到石景山区教师进修学校担任书法教研员。选拔全区第一位专职书法教研员,当时还有一个细节,是从刚结束的全区中小学教师书法比赛一、二等奖获得者中选拔。杨文华胜出。局长找他谈话,鼓励他要好好干。在教学一线工作多年,杨文华深知当务之急是培养师资,开始组织篆刻、书法、装裱培训班。系统的培训提升了石景山区书法教师的教学水平,在北京市教育系统组织的评优课、论文评选中,多人取得好成绩。1986年“六一”前夕,石景山区首届中小学师生工艺书画篆刻四联展拉开帷幕。办这个展览是杨文华建议的,由区教师进修学院主办,大量的组织工作落到了他头上。他带领参加培训的老师,克服经济及场地困难,自己动手制作展板和装裱作品。首展获得成功,展览成为石景山区每年“六一”活动的保留节目。展览搭建起的交流互动平台,对师资水平提高、对学生书画兴趣培养起到了很好的拉动作用。著名书法家、时任北京教育学院书法教研员的杨广馨也经常奉献作品参展,以示对基层书法教学工作的支持。他夸赞“石景山区的师生联展办得好有成效。每年一届这在北京市也是少有的”。

1992年,杨文华有幸参加北京市教育局、北京教育学院组织的中小学写字教材的编写工作。他是中学写字教材的编委,承担了小学写字教材和教参及中学生素质教育丛书行书部分的编写。在此之前,杨文华参与编辑出版了小学五、六年级60个成语集字柳体字帖(四卷本),他在实践中探索出的集字教学经验在编写教材时被采纳。

杨文华从事书法教学研究之余,不忘自身素质的提高,坚持笔耕不辍。他最早临写柳体,也是为教学服务,柳体不怕写小,对写作业、写硬笔书法有好处。后来临写颜真卿《勤礼碑》,颜体不怕写大。之后由楷入行,临写二王、赵孟頫、文征明等行书大家的碑帖。近年,临写魏碑,吸取笔法结构中一些刚硬成分,融入行书,增加字的力度,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效果。在书法创作上,杨文华也有他的一套理论,如学习创作应借鉴古人章法,向古人学习,从字词到短语再到一首诗,由少而多,由简而繁,锻炼章法布局,不能贪多,贪多了反而事倍功半。这样的训练,在短时间内能培养出对书法的兴趣。学习书法要以传统为根以传统为主,如果有创新,那只是微创就足矣。学习书法时间不长,就提出创新或原创基本达不到目标。中国书法源远流长,把古人留下的碑帖吃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再尝试发展。

杨文华以行书见长,通过书写速度的变化达到字势的变化多姿,给人以飘逸、灵动、清秀的视觉效果。杨文华有句口头禅:“见贤思齐,古人的今人的有长处都学。”外人不知,杨文华还练过水墨画,上师范的时候,每天中午不休息,必须画成一幅画,有山水有花鸟,到了入迷地步。现在他不时也抹几笔,主要从绘画中体会领悟笔墨、结构变化,服务于他的书法线条。

“书法家要有正气、文气、大气。”启功先生的这句话是杨文华的座右铭。他重视提携新人。一个人的优良品格,与家教关系甚大。采访完闲聊中,杨文华讲了这样一则故事。他上小学有一年入冬,看见一个学生穿着单薄,腿都冻紫了。他回家给母亲说了,母亲做了一条棉裤,让给这个孩子。母亲还叮咛一定要解释,棉絮是旧的,裤里子是旧的。为别人做了棉裤还因为用了旧棉絮而歉疚,这样品格的人今天上哪儿去找!

当选为区书法家协会主席后,杨文华提出一个口号:“推大家!”他在身体力行。他提出的“推大家”可以理解为两个方面:一是大家谁做出了成就,都积极向前推;二是推出真正的书法大家。从他当选为书协主席以来,区书协推荐发展的中国书协会员1人,北京书协会员12人,区级书协会员50人。

(原载2010年3月15日《石景山报》京西文化版,入编本书略有修改)

杨文华,1946年4月生,北京市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书法教研员,北京中、小学写字教材编委。现为北京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石景山区书法家协会主席。曾编辑出版《中学素质教育丛书(行书部分)》,书法作品参加全国教师书法绘画展、奥运向我们走来——北京区县文联书画联展等。

同类推荐
  • 宋诗三百首

    宋诗三百首

    《宋诗三百首》是古典诗词精品丛书之一,宋诗作者约有七千余人,今存作品约二十余万首,无论作者与作品都是唐诗的四倍,这是我国一宗巨大的文学遗产。目前关于宋诗的选本已有数种。兹编是从《宋诗钞》、《宋诗纪事》及诸家诗集中精选的。本编收录最有宋人特色、清新自然和意境深远的诗篇,亦未忽略传统的名作和流播于民间的佳什。愿此编能体现宋诗的基本风貌和我们时代的审美理想,愿读者从中领略到颇具近代意识的诗情画意,从而获得优雅的古典艺术感受并深深地喜爱它们。
  • 心怀野念

    心怀野念

    日常生活里有一种慢性毒素,中了这种毒的人会渐渐对一切失去渴望,他们机械地生活,内心麻木,没有任何激情与冲动;对一切事物懒于关注,惰于思考。作者西门媚以多年专栏作家之透彻笔力,将生活的话题一一道来。她想把她的作品写给心怀野念的人看,这些人可能是少数,但是存在,存在于不同的群体,只因为一些内心的野念,他们蠢蠢欲动,跃跃欲试;他们生机勃勃,与众不同。
  • 薛忆沩对话薛忆沩:“异类”的文学之路

    薛忆沩对话薛忆沩:“异类”的文学之路

    这本全新的随笔集,以独特的方式将作者写作生涯里各种访谈文字、经历一一展现出来。这些“作品”不仅是薛忆沩个人文学道路上的坐标,也为一代人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精神追求提供了见证。
  • 普通读者

    普通读者

    《普通读者(I、II)》内容包括:帕斯顿一家和乔叟;不懂希腊文化;伊丽莎白时代的栈房;伊丽莎白时代剧本读后感;蒙田;纽卡斯尔公爵夫人;漫淡伊夫林;笛生;无名者的生活;简·奥斯丁;现代小说;《简·爱》与《呼啸山庄》;乔治·爱略特;俄国人的角度等等文学评论的经典名篇。
  • 一缕霞光

    一缕霞光

    《一缕霞光》是作者伟子的一本散文随笔集,共收录了近些年来新创作的作品近九十篇。或记事、或写人、或写景的散文构成,作者以细腻的心触摸人生,并记录下自己的点滴感悟,感情真挚。
热门推荐
  • 爱到不悔时

    爱到不悔时

    她带着前世的记忆嫁给了薄寒,怀着憧憬和期盼。她以为这一世不会再像前世那般错综复杂,也不会有绝望过后的悲伤。后来,她发觉好像错了。伤痕累累的她奄奄一息,苍白的笑起。“寒,我爱了你两世,好像够了,不欠你了”。“寒,若还有下一世,我,不想再爱你了”。......“沓儿,来生换我来好好爱你,求求你别忘了我,可好?”
  • 三国之变身关银屏

    三国之变身关银屏

    汉建兴十一年诸葛亮正在准备第六次北伐。孙权封公孙渊为燕王。著名史书《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出生了。也是在这一年,一个2000多年后男子,来到了这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他正准备在这个时代大展身手,却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女人,好吧,虽然变成了女人,但是自己好歹也穿越成了官二代,可以不愁吃,不愁喝,大富大贵的过一辈子,可是没成想天不遂人愿,自己竟然连官二代都当不成了。
  • 爱上90后的你

    爱上90后的你

    生命充满各种各样的奇迹,遇到他是我生命里最大的幸福,我都不知道我会那么幸运遇到他,他说他爱我,他说他要守护我一辈子,然而…当我爱上他之后,当我彻彻底底不能失去他之后,他却忘了我,他怎麽能忘了我了?忘了我们曾经的点点滴滴,难道这是对是我惩罚,因为我曾经忘了他。我相信他是爱我的,他是在乎我的,因为只要我悲伤难过他就会……满脸担忧的看着我,我被人欺负,他也会非常生气,如同被欺负的人是他自己,怎不说明了他是在乎我的,不是吗?只要我努力,努力他会想起我来吗?他会给我幸福吗?本文纯属虚构,本文纯属虚构,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本文属于虚构,希望读者朋友们会喜欢,如果喜欢记得收藏
  • 独斗天下

    独斗天下

    在追杀中面对自己的师兄,怎知他为了成全永辰而牺牲自己,一路踏上了寻找杀害恩师的凶手,却一步步揭开自己的身世,大陆之上处于动荡时期,在混乱中崛起,登上天路......
  • 碧蓝航线穿越物语

    碧蓝航线穿越物语

    纵使身处繁华人间,他心依旧如坠冰窖,纵使他人苦心开导,他依旧奋不顾身,纵身一跃断绝此生。碧蓝海畔,来自原世界的唐昭寒将过往深埋心底,在碧蓝航线开始了新的物语……
  • 舌尖上的霍格沃茨

    舌尖上的霍格沃茨

    艾琳娜·卡斯兰娜,混血媚娃,危险等级:【极度致命】她消弭了千年来学院间的纷争,让霍格沃茨成为圣地。她挽救了无数濒危的神奇动物,增进人与自然的了解。她促使了魔法与非魔法的融合,找到两者共存平衡点。她有着无数耀眼的头衔——霍格沃茨大姐头、古灵阁之主、三代目黑魔王、顶端掠食者、苏格兰圆脸胖鸡之敌、首席特级厨师……在她的成长经历中,有无数璀璨的姓名,邓布利多、格林德沃、斯卡曼德……——下面我们来采访一下邓布利多。“您好,能分享一些卡斯兰娜女士在学校的故事吗?”阿不思·心好累好想退休·邓布利多:快……快,我需要速效救心丸!【慎入,女主文】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血斗天涯

    血斗天涯

    是男人。就要征战八方;是战士,就要勇闯天涯!复仇之路多漫漫,成王之时鬓微霜。冷天帝--墓天,原为玄氏族主玄溟之兄弟,二人一起征战八方,为了支持墓天建立门派,玄溟不顾族中数长老的反对,拿出大部分玄氏长久以来的资金,交与墓天。可谁知,墓天不但不领情,无一丝感恩之意,反而欲屠玄族,只为玄氏祖传宝术。一场大战慢慢开始了……(太监文)
  • 风月何妨

    风月何妨

    苏念凉最喜欢的东西是钱,对于这一点,她坦坦荡荡,毫不隐瞒。因此当言叙甩出天价跟她签约时,她没有犹豫的答应了。假装交往吸引仇家注意力来保护总裁的未婚妻?没问题!逢场作戏,卿卿我我?也没问题!但是你说真的喜欢我?那可不行!夺人所好,毁人姻缘事她可不做!谁知真想却是:从始至终,我想要的都是你。
  • 二老堂诗话

    二老堂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