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31800000003

第3章 娱乐

自1914年以来我们听到许多有关威胁文明的东西的议论。首先是普鲁士军国主义;然后是普遍的德国人;然后是战争的延续;然后过一阵是凡尔赛条约;然后是法兰西军国主义——一直伴随这些的还有这么些较小的威胁,如美国的禁酒法[1],诺思克利夫子爵[2],尼布赖恩先生[3],康姆斯托克[4]思潮,等等。

文明,无论如何,已经对这些敌人联合起来的进攻进行了异常出色的抵抗。因为,在1923年,它依然屹立在离九年前“洪水还没有泛滥的那个伟大的时代”[5]所站立的地方不很远。倘若一头为尼安德特人[6],另一头为雅典,就如此这般的距离来衡量,那时它确切地站在什么地方,倒是一个各人根据自己的感受会做出不同回答的问题。重要的是,对我们文明的这些威胁——包括历史上我们所知的最大的战争和最愚蠢的和平——直到如今在大多数地区还是局限于仅仅是威胁,不过如此而已,与其说它真的咬人,不如说它叫得凶。

不,我们的文明所面临的危险,其更为严重的还不是外在的这些——狂人啦,战争啦,以及战争所造成的破产。最令人惊惶的是从内部威胁它的,是威胁当代人的精神的,而不是威胁当代人的肉体和财产的危险。

在现代文明的内部,通过自我陶醉过程而孕育出来的不同毒品中,照我看,极少比在技术上被认为是“娱乐”这种古怪而吓人的东西更致命的了(同时在表面上却显得没有什么比它更无害)。“娱乐”(我打上引号以表示我指的是非真正的娱乐而是被正式认为具有同一名称的有组织活动)——这个词产生的是什么样的梦魇式的幻景啊!像每个有头脑和感情的人一样,我讨厌工作,但我宁愿一天八小时给放在政府机关的办公室里而不愿给人责备过“娱乐”生活;我甚至宁愿,我认为,一年写一百万字的新闻稿件。

现代“娱乐”的可怕,是由于种种有组织的消闲每每愈来愈流于愚蠢。从前有个时候人们迷上需要使用一定智力的消遣。在十七世纪,比方说,王室人员与朝臣对听渊博的讲道和神学以及形而上学的问题的辩论感到真正的乐趣(比如堂恩博士[7]的讲道)。在巴拉丁[8]王子与詹姆士一世[9]的女儿的婚礼期间,招待来宾的部分娱乐是一场和蔼可亲的掌玺大臣威廉斯与一群剑桥大学的逻辑学家进行的三段论法的辩论,我忘记是什么哲学主题的。想想倘若一所忠于王室的大学打算给他相似的招待,一位当代的王子会有什么感觉吧。

欣赏智力乐趣的不单是王室成员。在伊丽莎白时代,具有普通文化的每位绅士淑女,你可以相信,一经请求,都能来一首小曲或圣歌。那些知道十六世纪音乐高度复杂微妙性质的人会明白这意味什么。要对他们偏爱的消遣入迷,我们的祖先得耗费他的精神,达到非比寻常的程度。即使没有受过教育的俗人也对需要花费一定的智力,发挥个性和个人的积极主动精神的娱乐感到兴趣。他们听戏,如《奥赛罗》、《李尔王》、《哈姆雷特》——显然既含有欣赏也含有理解在内。远在偏僻的乡村地区,农民年复一年地举行传统的仪式,春夏的舞蹈,冬天的假面哑剧,秋天庆丰收的典礼——种种适合于每个相继递嬗的季节的活动。他们的乐事是智力上的也是生气勃勃的,他们自己想办法来自娱。

我们把这一切都改变了。代替过去需要智力与个人积极性的娱乐,我们现在有了足够多的单位为我们提供现成的消遣——不要求娱乐者任何个人的参与和智能方面的努力。对世界上几十亿民众,一百万座电影院给他们带来听厌了的废话。总是有第四流的作家和戏剧家;但他们的作品,在过去,没有越出他们所生活的城市与国境就迅速消亡了。今天,电影剧作者的作品从洛杉矶传播到全世界。数不清的观众消极被动地沉浸在废话温水浴里。对他们不要求付出智力,也没有参与;他们只要坐着把眼睛睁开就行。

是不是民众需要音乐呢?在旧时代他们自己创作,如今他们只要把留声机打开,或者说倘若他更现代化一点,则他们可以把无线电话调到适当的波长,聆听马可尼剧场圆润的女低音歌唱《拾穗者的催眠曲》。

如果他需要文学,那有出版社。名义上,出版社的存在是为了提供信息,这不假。然而它的真正功用,像电影院一样,是提供消遣,让读者的精神有所安顿而不要求他花一点精力思考劳神。这一功用,必须承认,它格外成功地达到了。人们可以多年来在每个工作日阅读两种报纸,星期天一种报纸,除转动眼睛外,一次也不用动脑筋思考,可以随随便便地一栏一栏地读下去。

社会的某些部门仍旧靠一些要求个人参加的体育运动,大量的高等与中等阶级的人士亲自打高尔夫球或网球,如果他们够富有的话,则去打鸟、猎狐或上阿尔卑斯山滑雪。但在社会上广大的群众甚至对体育运动也采用代替的方式,他们愿意看球而不愿感受亲自下场的疲累和危险。所有的阶级还跳舞,这不假,可是全世界都按同一步法、同一曲调去跳。跳舞已经严格地使任何地方的色彩和个性不起作用了。

这些不花力气的乐事,这些现成的消遣,它们在整个西方,世界的表面,对每个人都是千篇一律的,肯定是一种比德国人对我们的文明更可怕的威胁。一天的工作时间,对大多数人来说,早已被毋须花脑筋,没有个性,没有个人创造的纯机械性的任务所占据。如今,在闲暇的时间内,我们去寻求像我们的工作一样机械刻板、不要求有多少创造性的消遣。这样的闲暇加上这样的工作,总数等于一天,到头来这就是有福地松一口气。

按这种方式,自己让自己中毒,文明看样子好像会容易陷入未老先衰。由于缺乏使用而几乎萎缩的头脑,它不能娱乐自身,对外界提供的现成的消遣逐渐感到如此厌倦冷漠,结果除以日益增加的暴力和粗野作为最恶劣的刺激物外,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推动它,存这种头脑的未来的民众,将会对长期而要命的烦闷感到厌恶。那就会走罗马人走的道路。恰好像今天我们做的一样,罗马人最后终于丧失自娱的能力;像我们一样,罗马人靠现成的他们没有参与的娱乐而活。他们极度的烦闷不断要求有更多的职业格斗士,更多的走钢索的大象,更多的从远方运来的珍禽异兽以供杀戮。我们要求的也不会少,但由于存在一些理想主义者,不会得到所要求的一切。形式最为暴烈的娱乐只能非法得到,要满足杀戮与残忍的口味只好成为三K党成员。不管怎样,让我们别绝望。我们也许能活着看到血流马戏表演场。大声嚷嚷地要求减轻烦闷压力的势力对理想主义者可能证明是他们对付不了的。

注释

[1]美国禁酒法,1920至1923年间执行,但由于私酒猖獗,收效甚微。

[2]艾尔弗雷德·哈姆斯沃思,第一代诺思克利夫子爵(1865-1922),英国报业大王,《每日邮报》的创立者,对英国当时的舆论影响甚大。

[3]威廉·詹宁斯·布赖恩(1860-1925),美国律师,曾任国务卿,思想顽固保守,反对达尔文主义,曾对在课堂进行进化论教学的田纳西州教师约翰·斯科普斯加以迫害,引起公愤,本人亦身败名裂。

[4]安东尼·康姆斯托克(1844-1915),美国社会改革家,走向极端,主张禁止一切人体艺术。

[5]本文作于1923年,九年前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这里的洪水指这次史无前例的大战。

[6]一种史前人类,生活于旧石器时代中期,因其化石发现于德国尼安德特谷而得名。

[7]约翰·堂恩(1571/1572-1631),英国神学家与诗人。

[8]巴拉丁为神圣罗马帝国属下的一个小邦。

[9]詹姆士一世(1566-1625),继伊丽莎白一世后的英国国王。

同类推荐
  • 残墙录

    残墙录

    《残墙录》由代雨东著。柳叶初飞犹似絮。别春水、流如玉。一叶小舟引黄鹂。夜来风急,尚有凉意。一天野云去。倚梦未醒几杯酒,难向歌台伤别离。又恐岸上读春处。百花难眠,绿叶无住。潇潇人生戏。
  • 梁遇春作品集:泪与笑

    梁遇春作品集:泪与笑

    本书收录了梁遇春的传世散文集《泪与笑》与《春髎集》的全部内容,以及他的代表性的杂文。梁遇春的散文深得英国小品文的精髓,技巧感情神似18世纪英国散文大家查尔斯·兰姆,承袭一种悲剧式的幽默,又因扎根于中国古典文学的土壤,从中汲取养分,从而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
  • 涛语

    涛语

    本书是石平梅作品集之一,主要收录了醒后的惆怅、梦回、归来、父亲的绳衣、恐怖等。
  • 无私话自通(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无私话自通(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巴黎永远没有个完

    巴黎永远没有个完

    1920年代上半叶,海明威以驻欧记者身份旅居巴黎,《巴黎永远没有个完》记录的正是作者当日的这段生活。不过海明威是在将近四十年以后才写出这段岁月,换句话说,作者和读者都只是在记忆中追寻那段过往岁月,而无论是作者或是读者,这些记忆都已在时光的透镜里失焦、变形。所有有关巴黎的记忆都杂糅成一种对于巴黎的共同的历史记忆。在这部半纪实半虚构的作品中,二十年代巴黎文人圈的风俗画卷徐徐展开,那些当时在世界文坛、艺坛上呼风唤雨的人物都被寥寥数笔勾勒出生动的素描像,与这座城市永远融为一体。“译文华彩”是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的全新书系。主题明确,分辑出版,每辑五种,配以符合主题风格的精美封面,由新生代优秀设计师周伟伟老师操刀设计。内容上,充分利用上海译文出版社强大、受到广泛认可的译本资源,撷取其中的名篇成册,第一辑的主题定为“漫游”,收录纪德、海明威、劳伦斯、永井荷风、毛姆五位文学名家的游记文字,分别为纪德《放弃旅行》,海明威《巴黎永远没有个完》、劳伦斯《漂泊的异乡人》,永井荷风《荷风细语》和毛姆《国王陛下的代表》。
热门推荐
  • 我在帝都建洞天

    我在帝都建洞天

    悲催的杨星带着一个经营种田类系统穿越到了平行世界。开局千亩地,建设全部靠人气。我这里有举世无双的美酒、延年益寿的珍馐、滋阴养颜的白……咳咳……灵丹妙药,家里面个个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大家都超喜欢里面得儿!对了,来访请认准地址,第三十七洞天——“星灵宝华天”PS:墨晗是女生!墨晗是女生!墨晗是女生!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书友群:775404673,答案:杜樾。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万族修真史

    万族修真史

    万族共生平等,非传统人族第一论,本书主角没有外挂。书中所有角色,智商全程在线。【有爽点,非爽文(但不是虐文)】因为非爽文,所以战损会有些真实,并且本书所有角色(包括主角)不是那种不管怎么战斗,受多重的伤,过后伤势都会完全恢复的神人(前期因为有前辈的原因,所以伤势都能完全恢复)
  • 不可不知的女性知识(女性生活百宝箱)

    不可不知的女性知识(女性生活百宝箱)

    女人生活要幸福,必须要全面地了解自己,了解女性这个群体。本书介绍了女性的生理特点,女性在生理上要注意的问题,怎样从生理上呵护自身的健康,还讲到了如何面对女性的心理问题,如何维护夫妻关系,如何实现优生优育等等。是女性朋友获得幸福生活的得力助手。
  • 末朝倾城色

    末朝倾城色

    自认为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观的姬青禾怎么也轮不到穿越这种奇葩事,更过分的是人家穿越去的都是太平盛世,为啥她就在亡国之际,还有各种妖魔鬼怪作乱。还有这个不怀好意的异姓王爷,居然拉他造反,还有这些貌似神棍的人。至此姬青禾终于发现这世界多么不科学了。从此她就在神棍一路上越走越远,成功帮助亲亲老公走向人生巅峰(不归之路)。
  • 龙之皇帝

    龙之皇帝

    生与死,轮回不止我发育,你等死PS:这应该是一本奇幻种田文
  • 大家小书·译馆:西西弗神话

    大家小书·译馆:西西弗神话

    《西西弗神话》是一部哲学随笔集,原书的副题是“论荒谬”。在加缪的哲学思想中,荒谬不是作为结果,而是作为起点来提出的,他从荒谬这个前提出发,对人的存在进行探索。这正如西西弗的命运,他受到诸神的惩罚,要不断将滚下山的巨石一次次推上山顶,西西弗明知自己是徒劳,但依然推巨石上山。他的行动本身就是对荒谬的反抗,他清醒的意识就是对自己幸福的感知。
  • 修士记

    修士记

    无善恶之心,何以为人 无是非之心,何以为人 修真者纵逆天而行,亦为人也,须持善秉义,方能印证大道 修士记!
  • 生物的兴衰(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生物的兴衰(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从生命的起源入手,再从原核生物到直核生物,从简单生命活动到复杂的人类生活,从生理条件下的生命现象到病理状态下的生命改变,直至生命现象的结束,在这样一个生命周期中,为读者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各种生命现象与生命原理。
  • 天降大叔

    天降大叔

    天降大叔,帅气颜值不说,八块腹肌摸起来真结实,还有超腻害做饭技能,家务维修样样能干,简直就是家中必备能人啊!从英国回来的32岁总裁大叔,被可爱小妖精恋上,富家小妖精撅撅红唇“大叔,我吃定你了!”(女主:楚凛子,男主: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