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96800000024

第24章 好惹是非

中国是一个人口稠密的国家,人口众多的一个大家庭挤在一起居住,难免会发生口角。如果你问你的邻居:“你家里有多少人?”他回答:“一二十口吧。”假如你接着问:“所有的东西都是公用的吗?”最常见的回答是:“是的。”

这样的一个大家庭,一般有三四代人,有十五或二十口人,全靠一个商号或是一块土地的收入过日子,所有的收入归家庭公有,所有家庭成员的消费也由公共财产来满足。兄弟们贡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齐心为大家庭奋力劳作,而家庭里的另一主要成员妯娌们却勾心斗角,很难团结地生活在一起。她们当中最常见的是,年长的欺负年幼的,年幼的嫉恨年长的。每个女人都在竭力说服自己的丈夫,自己是在这个大家庭中最吃亏的。

就像人们做事总会有不同的动机和兴趣一样,人与人之间难免存在很多分歧。钱财、粮食、衣物、孩子,甚至往日的口角、鸡零狗碎的小事,都可能导致纠缠不清的争吵。

汉语中有个很难理解的词,一般表示的是发脾气的意思,英语中委婉地译为“愤怒的物质”,这个词就是“气”。对于中国的哲学和现实生活来说,这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一个人愤怒了,气就产生了。中国人认为,这种“愤怒的物质”和人体系统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强烈的愤怒可以导致各种不适,如失明、心脏功能衰退等等疾病。

中国大夫问病人的第一个问题通常是:“什么事又惹你生气了?”而在中国的那些富有经验的西方医生也相信,气的确会导致中国人所说的那些疾病。下面的这个例子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

一个生活在山东中部山区的人,有一个老婆和几个孩子,其中两个孩子还很幼小。1889年10月,他的老婆死了,这使他感到非常生气,据他解释,是因为他不知道怎么照管几个孩子,并不是因为他特别依赖老婆。一气之下,他抓起一把剃头刀,在自己的肚子上狠戳了三个大口子。朋友赶来用棉线把伤口缝了起来。

六天以后,这个人又生气了,于是撕开了伤口。然而这可怕的伤口最后还是愈合了。六个月以后,他已经能够步行几百里到一家外国医院去接受治疗。伤口大部分已经长好,只剩下一个小瘘管,但是肠子的功能已经紊乱。这也是我们前面说的中国人富有生命力的一个典型的例证。

大声喊叫地命令或者批评别人,是中国人一个根深蒂固的习惯,看起来很难彻底改变。对中国人来说,几乎不能接受用正常的语调规劝别人,或者不时停下来,听一听对方的回答。他没有办法让自己不喊叫,非插嘴不可。毫不客气地说,就像一条兴奋的狗,非得叫几声才行。

中国人的骂人技巧在东方人中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争吵一开始,骂人的话就像污水一样喷涌而出,其刻毒与持久,会让人不由地想起伦敦毕令奇街的卖鱼妇。

在这方面,英语望尘莫及。就像两根电线一接触就会产生电火花一样,任何细微的摩擦都能引来滔滔不绝的辱骂。而且不分何时何地,不分男人女人,不分哪一社会阶层,情况都是一样。

人们普遍抱怨女人骂人比男人更恶毒,持续时间更长久。有道是:女人不裹脚,舌头利如刀。孩子咿呀学语时,父母就会教他们用土话骂人,自己被孩子骂甚至还是他们最大的乐趣。骂人广泛地存在于社会各阶层中,已经成为中国人的第二天性。文人及各级政府官员,甚至最高层官员被激怒时,也会像他们自己手下的苦力一样随意骂人。普通百姓在街上相遇,表明他们之间关系的亲密的方法竟然是以骂人的话来打招呼。

西方人骂人,重点不在声音的高低上,他们的声音往往不高,但能令对方痛入肺腑。中国人咒骂时如果声音不高的话,对他们来说就没有任何意义了。英语中的诅咒就像带翅的飞弹,而中国人的诅咒则是肮脏的皮球。他们骂人的话大部分被视为一种咒语。

一个人发现自己家田里的谷子被人拨了谷穗,就会在村子里高声喊骂那未知的贼(尽管一般都有怀疑对象)。人们认为这么做至少有两个作用:第一,告诉众人,他已经发怒了,骂人对他来说就是一种发泄。第二,可以防止自家谷穗再次被偷。

理论上偷东西的人就在暗处,是可以听到对他的诅咒的,虽然也许没有人发现偷盗者是他,但是他并不能保证被偷者确实不清楚是谁干的。这样的话,这种大庭广众下的谩骂实际上就是一种正式警告:他已被发觉或被怀疑,以后最好不要再做。这样做也是为了暗示,假如失主被激怒,他会采取报复。这就是中国人骂街的理论。不过他们也坦率地承认,这样做不仅不能防止被偷,而且也无法防止再次被偷。因为在众多的人当中,小偷不一定知道自己被骂了。

相比较而言,女人比男人更喜欢骂街,她们经常爬到平房顶上,扯着嗓子一连几个小时地叫骂,直到喊破嗓子为止。一个有社会地位的体面人家,如果能够制止,是不允许出现这种情况的。但是妇女一旦被激怒,是最难约束的,这就和其他地方的情况一样。

一般来说,很少有人注意这种骂街,或者说是根本没人理睬。有时会看到屋顶上一个女人正在叫骂,或者是巷口有一个男人在叫骂,他们已经骂得面红耳赤,周围却一个人影也没有。倘若天气很热,他(她)还会在拼命叫骂一阵之后,挥着扇子休息一下,接着再继续叫骂。

吵架吵到一定程度,不动手中国人是不会收场的。在欧洲南部旅行的英国人发现,拉丁民族十分奇怪他们打架时,有拳头从肩膀处击出这一习惯。中国人和拉丁民族一样,他们也没学过拳击,即使学过,也是不伦不类。他们生气时,吵架吵到极点,就会争斗起来,争斗的方式是抓对方的辫子。他们打斗的最主要的手段就是抓住对手的辫子,尽力扯他的头发。在仅有双方参加的争斗中,如果双方没有其他的武器,那么他们的“战斗”十之八九就成了一场扯辫子比赛。

中国人的争吵,就是一场对骂比赛。除了有可能把嗓子喊破外,没有什么严重的伤害,他们比的只是声音的高低,旁观者很少有火上浇油的。我们看到,也正如我们所期望那样,每当“战斗”发生时,很快就会有人挺身而出,充当和事佬。通常是有两三个人,他们会将交战的人拉开,并且好言相劝。

但是一旦交战的人发现自己处在和事佬的安全保护下,就会骂得更凶。当然他只是表面上更凶,心里却很谨慎地看对方的反应,随时准备停止这场争吵,他要的是对方先偃旗息鼓。停战对双方来说都是有益的。中国人都不会忘记这一点,那就是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即使在最愤怒的时候,都要保持理智。

没有人见过吵架的人转而扭打劝架的人,责怪他多管闲事吧?这可是关键的地方。中国人即使在愤怒的时候,也是渴望和平的,这一点主要表现在抽象意义上,因为只要涉及的是自己的具体事情,这点就难以实现了。和事佬劝架时,总是拉走好斗的一方,这时当事者就会边往后退边继续骂,以此表示对对方的恶毒蔑视。

令人更难以理解的是中国人骂人的着手处。他们并不着眼于揭露对方实际的错误之处,而宁愿嘲笑他卑贱的出身,侮辱对方的祖先。对方一般都认为这严重伤害了自己的尊严。其原因是骂他的这些话太令他丢“面子”,不是因为是当着别人的面,也不是因为自己被骂。骂人者有时也会觉得自己做的不对不好,主要原因是他认为自己没有选择合适的时候、用合适的话骂对方,而不是认为自己的行为有失身份,是不光彩的。

幸运的是中国人没有随身携带武器的习惯。否则,如果他们随身带有手枪,或者带有剑,就像从前日本的武士那样,真难以预料每天会有多少惨剧因他们发怒而引起。

一旦觉得自己受了大委屈,中国人马上就会无力压制自己突然爆发的、失去控制的怒气。听说一个人要求一位有经验的老传教士给他做洗礼,遭到正当拒绝后,竟恼羞成怒地拔出刀子,逼迫老传教士为他洗礼。幸亏大多数上帝的信徒对这种凭武力想进入天国的做法不感兴趣,但是中国的社会普遍存在这种做法。

一个乞讨的老太婆,如果遭到拒绝,就会在你的马车跟前躺下要挟你。假如不巧你的车子轧到她了,那就更好了,她可以以此为借口要你永远赡养她,给她养老送终。

我以前住的那个村子里就有这样一个老泼妇。她经常以要自杀威胁别人,尽管邻居们给了她很多帮助,但是她一直都不满足。有一次,她又要表示自己的不满,说要淹死自己,结果跳进池塘才发现,水只能没到她的脖子,她怎么也不能一直把头没在水里,结果恼羞成怒,破口大骂全村人。不过当她第二次又跳河的时候,就成功了。

如果无法按照法律解决问题,中国人常常私自协商处理事情,叫私了。比如法律是管不了婆婆过分虐待儿媳妇的,中国的社会习俗也认可这种虐待,这时就只能靠儿媳妇的娘家去讨还公道。如果遭到对方拒绝,双方肯定会有一场战斗。如果没有遭到拒绝,但是犯事人逃之夭夭,儿媳妇娘家的人就会打碎她屋里所有能打碎的东西来出气,比如镜子、水罐之类,然后扬长而去。

因此,事先如果听到了风声,婆家人就会把那些易碎的东西都搬到邻居家藏起来。一家中国报纸叙述了北京发生的一件事,说一个小伙子和一个漂亮姑娘订了婚,结婚时,却发现娶来的是个又老又丑的姑娘,而且还是个秃子。失望的新郎大怒,大骂前来送亲的娘家人,痛打媒人,并砸毁了新娘的所有嫁妆。

如果周围的环境使他敢于这样做的话,任何一个中国人都会采取那样的行动的。但爆发的怒气总是会平息的,这就要看“和事佬”的能力了,实际上他们在中国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非同小可。这些“和事佬”大都热衷于和平,即使事不关己,也会主动出面,两边劝慰,促使双方互相谦让,协调一致。

当社会纠纷不能用普通的方式解决时,就要打官司了。在中国,打官司是件大事,极度的愤怒会使人失去控制,大吵大闹后怒气仍然不消的话,就会决定将犯事的人送到衙门,以求“法办他”。

在中国,这纯粹是种发疯的举动,而在西方,一般人都会很谨慎不会这么鲁莽的。中国有些谚语说的是,宁愿吃亏到死,也不要打官司。因为打官司比吃亏还糟糕。狗被别人打死,只是一桩小事,我们都会一笑置之。可是一位中国移民的狗被打死之后,却声明要告到法院。朋友问他:“一条狗能值几个钱?”他说:“狗系(是)不及(值)钱,可那家伙太狠了,他应该赔偿全部代价。”

在西方,法庭会以高价拒绝受理这种案件,可是在中国,却可以导致两败俱伤,并结下世仇。但是,一般来说,双方通常都会找些说情的人,这种“和事佬”无处不在,价值也无可估量。在他们的参与下,成千上万的案子在审判前就私了了。我听说一个住着上千户人家的小村子,已经几十年没人打过官司了,原因是当地衙门中一位有地位的人物一直在起着制约作用。

像中国这样一个复杂的社会机器,必定会经常咯咯作响,在巨大的压力下扭曲变形,可中国社会却一直安然无恙,并没有在压制下断裂。这些压力并没有使中国社会破产、毁灭。因为中国的政治机体也像人的身体一样,存在着大量的润滑液囊,在最需要时、最需要处,往往会及时渗出一滴来,对其加以润滑。

中国人有着爱好和平的特质,这使得几乎每个中国人都成为了一个有价值的社会分子。中国人是遵守秩序、尊重法律的,甚至在法律本身并不值得遵守的时候也这么遵守,只要统治方式符合他们的习惯。不过,能像中国社会这样承受如此之巨大压力者,大概寥寥无几,其中,最为功不可没者,就是那些“和事佬”。

同类推荐
  • 探秘(世界未解之谜)

    探秘(世界未解之谜)

    本书以知识性和趣味性为宗旨,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各领域最有研究价值、最具探索意义和最为人们所关注的300多个世界未解之谜,分为地球篇,动植物篇,历史篇,军事篇,人体篇,宇宙篇,恐龙篇,信息含量大,内容丰富。谜底层层揭开,真相娓娓道来;零距离接触世界文化和历史,全方位透视人性和历史智慧。
  • 福宁霞浦

    福宁霞浦

    本书对霞浦风光、风物进行集中展示,对有形无形的文化遗产进行认真盘点。今日霞浦,己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优越的区位,便捷的交通,丰富的资源,良好的生态,使霞浦在海西建设和环三都澳区域发展战略中占据了难得的后发优势和发展空间。霞浦正立足实际,倾力打造“福宁湾经济带增长极”,构建“生态型工贸旅游海湾城市”,美好蓝图正在描绘,经济社会事业建设如火如荼。而文化霞浦的建设,是所有建设中必须和重要的一环。借此编撰《福宁霞浦》一书,旨在对霞浦风光、风物进行集中展示,对有形无形的文化遗产进行认真盘点,让霞浦悠久的历史文化重新绽放光彩,这是一种文化自觉,更是不可推卸的责任。
  • 菜根谭全评

    菜根谭全评

    本书以明刻本为底本,并在原文的基础上,加了精细的注释译文,阐述其微言大义,便于您阅读和理解;还以现代人的视角,在对原著箴言进行经典解读的同时联系当下,意在扬弃封建糟粕,赋予时代新义,为您处理社会问题提供有益的借鉴。精炼的文字力求妙传其清韵,丰富其内涵,是一部有益于人们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奋发向上的经典读物。
  • 知海泛舟

    知海泛舟

    《知海泛舟——文化常识珍闻录》汇集中外古今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知识,内容涵盖地理、地名、天文、历法、礼仪、风俗、民族、宗教、科学、文学、学科、教育、音乐、舞蹈、影视、戏剧、美术、工艺、交通、邮政、政治、军事、新闻、出版、经济贸易、著名品牌等方方面面,好玩、有趣、实用,堪称中外文化的普及本,人人爱读的百科全书。
  • 论语读人

    论语读人

    江苏名师黄厚江经过长期的教学研究,对《论语》进行了极有见地的诠释和解读,为阅读《论语》这部经典提供了一个独特视角和全新的解读方式。全书分为三辑。第一辑:圣人本心。以常人的眼光,从九个不同具体角度解读孔子,圣人既不失“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伟人形象,又具有常人的可亲可爱之处。第二辑:十哲风德。尽显孔门弟子十位最为杰出者的风范德行。第三辑:贤人俊采。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展示孔门“七十二贤”中代表人物的风采气度。二十一个人物,音容犹在,个性鲜明。作者把《论语》读成传记,把文化经典读成故事。全书选取《论语》经典篇章,准确译注,合理描写;既有学术价值,又无学究气味;既轻松有趣,又耐人寻味。
热门推荐
  • 日娱企划案

    日娱企划案

    原本只是想回日本搞搞事情,下下绊子的某私生子阴差阳错的插手了娱乐圈的事情。没曾想这一插手,就收不了手了。
  • 增广贤文(国学启蒙书系列)

    增广贤文(国学启蒙书系列)

    本书采用活泼插图的表现方式,编选相关的精彩故事,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让青少年在诵读中轻松快乐地亲近《增广贤文》,更直观、真切地感受《增广贤文》的魅力,在阅读中积淀文化底蕴,培养良好道德品质,从而受益一生。
  • 氪金修炼系统

    氪金修炼系统

    林辰得氪金修炼系统,在氪金之路上不断变强……
  • 混在三国当军师

    混在三国当军师

    赵二一睁眼发现自己到了张飞家的桃园里,刘关张正在他面前结拜。穿越了?怎么办?我对三国历史的了解很模糊啊……摸摸怀里,还好有本兵书可用。
  • 高知妈妈是如何培养孩子的

    高知妈妈是如何培养孩子的

    书总是一大摞一大摞地往家里搬,培训班、辅导班总是不停地报,这些虽然不是育儿高招,但却对孩子的成长环境和读书习惯起到了决定性作用,高知妈妈是一群热衷于孩子教育投资的人,高知妈妈如何培养孩子的旨在揭开高知育儿的神秘面纱,邀请大家走入高知育儿的神秘世界。
  • 帮你达成梦想的60个希望法则

    帮你达成梦想的60个希望法则

    心思灵动,就会拥有不可思议的力量;眼界开阔,就会插上飞往梦想的翅膀;思维创新,就会跨过挫折与磨难,抵达梦开始的地方。本书为亲们提供了60个实现梦想的希望法则,从内心意志,婚姻感情,职场智慧,人际关系,心态调整等方面,给亲们以明晰的指导,以点燃生命的亮色。
  • 战国秦汉时期中国西南的对外文化交流

    战国秦汉时期中国西南的对外文化交流

    本书标题为《战国秦汉时期中国西南的对外文化交流》,但需要说明的是,这并非一部全面论述这一问题的专著,本书只是希望通过若干专题性研究,来寻找一些突破口,为重新认识中国西南地区在中国文明乃至世界文明发展过程当中的地位与作用做一些尝试性的探讨,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前人的某些传统认识作必要的修正。
  • 建筑与园林(和谐教育丛书)

    建筑与园林(和谐教育丛书)

    寄畅园林学术界一般认为,东方三大建筑体系为中国、印度、伊斯兰教系建筑。在浙江余姚县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已发现运用榫接技术建造木结构房屋的实例,这是中国建筑体系的萌芽。到了秦汉时代,中国古建筑的独特体系已基本形成。不同文化系统决定着不同的美学深层结构。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花间集新注

    花间集新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