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121900000006

第6章 8王在晋

大明财政就这个熊样,各方共同努力下每年财政缺口达到二百万两之多。

要想缓解这状况,无非开源与节流两种办法。

开源暂时不考虑。

加农赋?历史证明这是一条死路!

打死都不干,如果有机会最好减一些。

除农税之外,商税、矿税与盐税再加上海外贸易的关税,这基本就是皇朝时代除田赋外最大的财税来源了。

可是每一项都牵扯到官员、士绅、勋贵,轻易动不得。

别看后来辫子收厘金收盐税收的风生水起,可人家辫子有一个军事贵族集团八旗做后盾,不服就是干!

别说文官士绅,就是将大明啃的血肉模糊、梦想着继续啃辫子的辽饷集团继承人吴三桂,不也被辫子给收拾了嘛!

大明皇帝有什么?

自从朱棣削藩之后,大明皇帝其实已经是孤家寡人,完全丧失了自己的军事基本盘。

这个以后再说。

关键是他也没有什么班底,也没有一套合理的制度,即使勉强去搞也收不到多少银子,只会白白的背了个骂名,徒然便宜了各级官员、胥吏中饱私囊。

不开源就只有节流了。

先从皇帝自身下手,宫内太监、宫女、工匠清理一番节省个几十万。

宗室再动动手脚,每年减少个三五十万也能解渴。

光禄寺数千的厨子,该清理的也清理。

京营是粮饷大户。

名义上还有十几万的兵力,实际上屁用没有,完全沦为权贵与官吏的提款机。

每年三百万粮饷,清理清理弄出两三万士卒的名额没问题。

不过,能在京营捞油水的,除了勋贵就是外戚,这活还得魏忠贤来干。

另一个粮饷大户蓟辽,每年600万军饷养了一群窝囊废,而且其中空额太多。

先有高第清点军队,直斥孙承宗定额十一万多的关宁军,实际兵力只有五六万人。

不过孙承宗是老狐狸,根本不与高第争辩,只是轻飘飘说了句就按五六万人发饷好了!

高第没想到这厮这么不要脸,立马就萎了,上疏自承其错,‘前止据见在五万,今核有某兵某兵十一万。’

后来圆嘟嘟被崇祯做成了生鱼片之后,毕自严再次上奏,‘计马缺至三万,兵缺至二万三千有馀’。

八万匹马就缺三万,这比例够可以的。

历史上圆嘟嘟清军,号称降到了480万,虽然其中花活甚多,可也说明降到这个数字不会刺激过分导致兵变。

还有其余十个边镇,各处随便给点面子,也能凑个七八十万的数额裁剪下来。

各处扣一扣凑一凑,平衡财政之余还能剩下百十万银子。

虽然临时没法改商税矿税,可他自己开几个矿、搞几个作坊总没问题吧!

这么一凑,编练三五万新军的费用应该足够了。

至于其余的事?

设个学院培养人手,政务方面暂时以拖为主。

能埋个钉子的就埋钉子,不能动的就拖着,拖到有了有三五万新军在手,有皇帝的大义名分,谁还敢螳臂当车!

——

令人召王之俊、王坤、王裕民进见。

做事要先造势,要控制舆论。

不说后世了,只说东林党不就是靠着控制士林舆论才能兴风作浪的吗。

也是靠着掌握了话语权,才能在后世将朝政黑的面目全非。

而造势离不开传媒,这时候没有电视网络,只能从邸报打主意了。

通过邸报控制舆论,一者将他的意图、政策完整、及时的传递下去。

二者,他也可以借助邸报与文官争夺话语权,同时占据道义制高点打击文官。

邸报,又叫邸鈔、京报,最先出现时通常是给基层官员看的,内容大多是圣旨、官员调任信息、奏疏等朝政信息。

时至今日,邸报内容已经包括社会的方方面面,从朝政到经济再到社会新闻都有登载,内容五花八门。

比如嘉靖戊申七月邸报‘大同右卫参将马继宗家,舍人禄之女年十七,将嫁,化男子’。

是不是很惊悚?

马上嫁人了,大姑娘变成小伙子了,这也能堂而皇之的登载于邸报上。

阅读人群最初只限官吏,现在则扩大到对朝政有兴趣的士绅、学子生员,他们会凭借关系抄阅。

除此之外,一些有需要的人也会特意收集、购买,比如京师有些酒楼茶馆就会特意抄录一些。

邸报的信息收集来自于六科、通政司。

具体来说,奏疏等信息由通政司收集送与皇帝,经一系列程序作出处理后发给六科,六科则抄发给各相关衙门,这时候六科就会将抄发的文件进行编辑以供提塘官抄录。

提塘官是大明各地的巡抚与总兵派驻在京师的官员,职责除了收发文件、奏疏之外就是处理邸报。

他们抄录邸报之后就会派人通过驿站发回各自所在的省、军镇,到达军镇之后再次抄录向下级传播。

很明显,邸报就是朝廷控制的报纸。

而大明朝廷也显然意识到这一点,对邸报内容作了一些限制,比如‘禁抄发军机’,‘凡涉及机密之事,不得传抄’。

可惜,既然是朝廷控制的报纸,那就必然受制于朝廷。

三个环节中的大大小小的官吏都可能明着暗着捣乱,受众的限制也使得皇帝很难将自己的意图昭告天下。

因此,朱由检必须有一份能自行决定内容、脱离朝廷的控制、能最大限度的扩大阅读人群的报纸,这其中的意义不必细说。

既然要办报,经费、印刷、发行、价格等方方面面就要考虑。

——

内书房就在东华门外,王裕民到的早。

司礼监、内官监却在皇城北安门内两侧,距离乾清宫可不近,许久之后王之俊、王坤才气喘吁吁的赶来。

“朕有意在朝廷的邸报之外再筹办一份邸报,以将朕的意思明白无误的告知臣民,免得陛下被苛酷官吏蒙骗。

王之俊,印制成本如何?”

“陛下,印刷不是问题,成本也不高……。”王之俊粗略的了解一番后,大体摸清了情况。

此时,大明印刷邸报已经改用木活字了。

每个工匠每日工钱只有0.04两,每日可刻字百个左右,技术娴熟者可以刻150字以上。

纸张已经改用最便宜的毛边纸与连七纸。

这两种纸都是福建、江西出产的竹纸,经过万历年间的技术改造后,现在作为印刷书籍用纸普遍使用。

毛边纸价格百张0.02两银子,连七纸略贵一些,0.026两。

如果改用棉纸就贵了,百张起码0.5两。

“陛下,印刷成本里最高的就是人工与纸张,印刷数量多时,其余成本都可以忽略不计。”王之俊总结道:“如果按照邸报大小,印制数千张时,每张邸报成本在纸张价格上增加3-4成也就够了。”

“臣以为,陛下不妨将价格定得低些,每张一文即可,发行则可以在京师内招募游民、儿童,每人每日卖出几十份即可糊口。”

朱由检摇头,默默合计了一会。

如果改用铜制活字,刻字会慢一些,不过使用期会长的多,制造活字的人工成本只会更低。

而铜是一次性投入,也可以重复使用,几乎可以省略不计。

每百张0.026两,取中间价800文=1两,大约等于20文,每张邸报即使按照纸张价格翻倍,也不过0.4文,如果每份邸报十张,也不过4文。

这样算的话,每份定价5文即可。

其中给发行点1文,每个点每日只需卖出几百份即可盈利。

给报童1文,每日卖出30份就顶一个普通成年人的收入了。

剩余3文,差不多保本的样子,即使略亏也不怕,每日即使发行万份,顶天亏损三五两,这点银子还亏得起。

刚开始办也不指望发挥多大作用,迅速扩大受众才是要紧的事,越便宜越好。

由于毛笔字字体大,现在每张纸大约只有400-500字,如果能用鹅毛笔书写,1000字以上毫无问题。

十张约万字,足以再刊载一些趣闻、小说之类的吸引民众了。

———

“外地发行呢?”朱由检问道。

这可不只是为京师准备的。

虽然京师在册人口百万,据说还有三四成的不在册外地人,每日卖出万份没有问题,足以养活一个印刷作坊。

可他的目的不仅是京师的。

王之俊笑道:“陛下何必心急。

如果邸报看的人多,自然会有人购买了运到外地出售,如果数量多到一定程度,自然会有人来求着去各地印制。

您不想借助朝廷的力量的话,就只能顺其自然。”

也是,有些心急了。

提笔写了几个字以确定铜活字大小,再安排研究油墨——大明现在使用的水墨。

“朕知道了。

你在宫外筹备地方、工匠、工具,招募发行人手。

寻找铜匠制作铜活字,朕这几日将字帖写出来。

王坤负责安排人手去通政司、六科收集每日的疏抄等。

王裕民,你在宫内藏书里寻找些有趣的话本、小说,分期刊登于邸报上,也去市井内找找。”

不是开玩笑,前世唯一的特长大概也就是钢笔字了。

放眼大明,用鹅毛笔有谁能比他写得好?

只有繁体字是个麻烦,说不得要临阵磨枪了。

同类推荐
  • 梦回唐朝当军神

    梦回唐朝当军神

    主人公王一鸣痴迷于军事谋略。在梦境老人的指引下,王一鸣回到了唐朝。在跟随外交使臣王玄策出使天竺的过程中遇到兵变,从而演绎了一场数人灭一国的宏伟壮举。之后王一鸣回到大唐又与苏定方一道开疆拓土奠定了唐朝的版图。王一鸣在战场上足智多谋,在生活中睿智机敏,重情重义,深得天竺公主的欢心。爬上更高的官位,还是实现自己的梦想。拥有更多的财宝,还是守护与爱人的真情。我们的军神王一鸣会做怎么样的取舍呢,请大家与我一起回到唐朝,回到那个硝烟弥漫的时代。
  • 日月颂

    日月颂

    在绝望中死去,在朦胧中醒来,姬明不知此生是谁?母亲赐予了灵魂,他只想安安静静当个美少年。可世事无常,纷乱如雨,历史不该如此还是本该如此?圣人畏因,凡人惧果,人人都想青史留名,而最后都成为荒野白骨。夏人拜龙,商人颂鬼,周人崇礼,秦人行法,历史本该走向何方?祖先的荣耀如何重燃,文明的火光如何传承?美梦被敲碎以后,古老的颂歌开始响起,我从梦中醒来.......
  • 三国之超级DNA

    三国之超级DNA

    一次实验中,潘龙的DNA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我能变大缩小?”“我能力大无穷?”“我能一跃千里?”“那我能一统三国成就千古帝业吗?”主角从孤身一人,到拥兵百万,一路收兵收将,终成帝业!书友群qq:426261641——喜欢热血打斗的可以看卧龙的另一本书,《三国之单挑猛将》,此书已完结,对的,已完结,书中上百场单挑,让你看个过瘾!
  • 唐世李家

    唐世李家

    超级技术宅男李玉良穿越到唐朝盛世,将现代知识带到唐朝,使国外之人前来瞻仰唐朝技术,引领世界潮流。
  • 风云庄

    风云庄

    坊间传闻,得风云庄相助,可得天下。然而无人知其底细,更无人知其门主。他苟活于乱世之下,以经天纬地纬地之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只为报家国父祖之仇。然而,沉浸在仇恨中的他,最终意识到,何谓天下,何谓成全。
热门推荐
  • 宋奴

    宋奴

    一个受到墨刑被永世为奴的阿全如何在风雨飘扬的北宋末年力挽狂澜……靖康耻又如何?四周强敌有何惧?“踏碎江山,吾将铸就盛世大宋!”——阿全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二十四节气(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二十四节气(阅读中华国粹)

    二十四节气就是我国古代人民为了更好的生活和生产,根据自然现象的规律和特征,概括总结出来的一套天文气象历法。她是一部反映太阳对地球产生影响的太阳历,将一年等分为二十四个时间段,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一个周期(一回归年)作为一个轮回,基本概括了一年中不同时节太阳在黄道上位置的不同,寒来暑往的准确时间,降雨降雪等自然现象发生的规律,并且大体规定了大自然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物候的时刻。
  • 墨上卿相

    墨上卿相

    他是一代帝王,却受他人束缚,成为傀儡。她是一介孤女,有着艳绝天下的兄长,却甘愿为一个傀儡帝王走入深宫。他是丞相,艳绝天下,却因一个小小的暗卫失了凡心,堕落尘埃。他是小小暗卫,无任何出彩,只有一张好看的脸,却因此成了帝王掌控丞相的棋子。她是一代天骄,将门之后,唯独将一颗芳心落在那艳绝天下的人物上,为他而活,为他的愿望而活。帝王路,无尽鲜血……踏着无数尸骨,擦着荆棘,步步小心翼翼。情之一字,毒也。终生……无可解…… ps:断更太久了,以前写的啥也都不记得了。 现在跟着大纲努力填坑,给这本书一个交代把它完结。 看的话从
  • 华氏中藏经

    华氏中藏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外挂傍身的杂草

    外挂傍身的杂草

    来到异界,成为大佬门前一株杂草,没事就被踩一脚。系统激活,外挂傍身。要告诉这大佬,做人要有素质,草是不能乱踩的。ps:书名简介平平无奇,已经放弃治疗。
  • 全球最绿

    全球最绿

    PS:新书《我师父实在太稳健了》内投已过,欢迎投资白夜公司倒闭,只有五十万亩沙漠承包合同,女朋友和他分手,家人和他闹翻,朋友都说他疯了了,而他在这个不毛之地,建设出世外桃源,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尘封的历史,浮出水面,时代的大幕慢慢拉开,白夜决定把灵物种满地球,把地球变绿,这是一条文明的修复之路,复兴之路,专业修地球了解一下。
  • 快穿剧情之恃美而娇

    快穿剧情之恃美而娇

    据传大燕王朝苏皇后苏夭,生得云鬓花颜,有倾国之色,却红颜薄命,过早香消玉损。从系统空间里醒来的苏夭在系统的帮助下,进入三千小世界,偿还一世帝王情。在世为妖,换我护你可好?(互宠,双洁,无三)
  • 佛眼观生死

    佛眼观生死

    人活在这个世上,最关心的事情莫过于生死。人从哪里来,又将往哪里去,这是一个相当具有诱惑力,但是又常常被人避忌的课题。佛教利用其精妙的“缘生观”为我们解读了生命的密码——“一切有情,因缘生成;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生无常,不必执着;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珍惜眼前,活在当下;父母是佛,提早尽孝;生命是宝,务必珍惜;众生平等,慈悲为怀;把握自己,把握人生;临终关怀,直面死亡:涅槃境界,得大自在。”只要参透了这些道理,就可以自在地活在世上,不悔地走完人生旅程。本书从佛教经典的阐述、佛学大师的讲话和专著,以及佛学界人士的研究中,精心挑选了百余篇关于生死问题的章节,分门别类,集合成书,教化大众。
  • 邪帝宠妃废柴逆袭

    邪帝宠妃废柴逆袭

    前世的她,在一次保护血玉中受到爆炸死亡,老天却让她重生一次,令她没有想到的是血玉也随着她而来到这个世界。废物?丑女?她要让那些人付出代价!“想成为最强吗?”“嗯。”她要在这片不一样的天地踩出一个属于她的地方!自己身上更多的秘密慢慢浮出水面……某人(理智气壮):我这辈子不会嫁人的。某男挑眉:你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