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46400000010

第10章 币制改革(7)

2.3.4回顾检讨

1926年梁53岁,12月以病体渐痊,再度恢复忙碌生活,并常为学术讲演。其中有一场是在清华大学经济系讲《民国初年之币制改革》(43:11-17),由孙碧奇笔记,刊于《清华周刊》第394期(12月17日)。他说:“讲起中国的币制改革,这也是一段伤心怄气之事。我个人从前关于币制的工作甚多,但现在几乎破坏无遗了。……我要讲的是我个人两次的经历: 第一是民二上半年在国务院币制委员会中,及民二下半年以后在币制总裁任内所作事(案:币制总裁是在民国3年而非2年)。第二是民六在财政总长任内所作事。此中共有大小问题十余项,现在分两类来说。第一类为根本的、全部的问题: 第一是改正单位重量, 第二是采用金本位或虚金本位, 第三是统一纸币发行权。第二类为临时的、局部的问题,其中包含甚广。”(43:11)讲演的时间是在梁逝前三年,内容是回顾他的货币改革政策与成果。从下列的四项反思,甚可见政治与军事因素对币制改革的干扰。

(1)废两改元(即取消规元改用国币)不能彻底办到。中国历来流通的货币大都是有孔的铜钱,此外也用银子,但因未铸成法定形式,只依重量计算,结果生出许多弊病。币改的第一步是铸造国币,废除银元,全国通用国币。废两改元的历史背景与各界的不同见解,在魏建猷(1955:174-178)和《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页104-105、713-717)都有详细析述,因为梁是主要的当事者之一,他的说法很有代表性:“自从《国币条例》颁发之后,政府各项预算均按国币估计,各机关衙门收入支出一律改用银元,市场社会亦然。今日除上海、天津诸地仍有一部袭用银两外(上海用规元,天津用行化),全国贸易几已尽改国币。何以废两改元不能彻底办到呢?此事从表面上看来,总说商民习惯一时不易改革,其实最重要的原因,乃是海关不愿取消。……关税(是)财政上的大宗收入,……他既不愿废两改元,困难于是就多了。关税的存放,本在汇丰(英)、汇理(法)、德华(德)、正金(日)、道胜(俄)五行,五银行团因恐改元后不能再以银两操纵金融,所以连结海关及外交界的要人来反抗我们的政策。我们受了帝国主义的压迫,以致不能完全达到改元废两之目的。”(43:12)

(2)整理铜元另创十进辅币。清末各省自铸的银币与辅币种类繁多,成色不一,银辅币与大银元之间并无明确的比价,其实在光绪末就屡有十进化之议,但皆未行。与此事相关的文献,辑录在《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页310-321)内。梁也是主要当事者之一,他的观感是:“……市面铜元充斥,物价腾贵,小民生计日感困难。因之,我们要想法处分铜元,并且另创十进的辅币。……因当时中央政府尚有权力,滥铸之弊可以禁止。不料洪宪以后,事遂中止。民六回到财部,因为任期很短,未能整理,而当时币制局的人员又是一种性质,与前不同。从前币制局人少事多,非常辛苦。后来各处铸造货币来局呈报时,局中只要一笔报效便不深究,所以币制局的事遂成一个肥缺,而办事精神完全松懈,以致今天铜元充斥的状况比从前更甚。我们从前一年多的乐观,都云散烟消了。”(43:13)

(3)集中造币厂。此事属于币制行政方面的问题,而非货币性的政策。张家骧(1925, 第4编页3-112)详述各地造币机构与造币厂的沿革概要,资料相当详细,梁的反省很能说明整件事情的始末与性质。“民国二、三年的时候,全国的造币厂大小共有十六个,……所以集中造币厂也是我的政策之一。我把造币厂集中在三个沿海的口岸,一是天津,一是上海,一是广州,其余一律裁撤。……可是在裁厂的时候,因为与别人的饭碗问题有关,所以麻烦极了。外面造谣的也有,恫吓的也有,……但到了后来,各地军阀要筹款,便找造币厂,将造币厂当作他们的摇钱树。因此造币厂愈开愈多,今天已不知增加了多少。从前集中的功夫又算白费了。”(43:13-14)

(4)采用金本位或虚金本位。虚金制的背景、正反意见以及梁的立场,已在第2.1节内详述,现在来看梁晚年对财政总长时期议改虚金制事件的回顾。“采用金本位是我多年的怀抱,但是筹备之先须买许多金子。当时国家财政困苦,不易举办。后来……欧战,当时世界金价大跌,……确是整理外债及改换金本位的好机会。……当时我做得有很详细的计划书和统计表,预计三年之中外债可清,金本位也可从容不迫的立稳了。当时我便下令给总税务司,叫他将应付未付之赔款提出,汇往外国购买金子。但是此时军阀们正无钱用,见有此存蓄都想染指,所以百计破坏,将镑盈提用,这个千载一时的机会便失之交臂。”(43:16-17)

这四项是梁两次入阁时期较重要的作为,前三项是属于体制内的改革或行政上的措施,在那个变乱的时代状况下,他所遭遇的障碍很能理解。真正重要的是他想把银本位改为虚金本位,此事的影响是全面性的。但如第2.1节末的结论所说,梁历次主张改采虚金制虽未能成功,到了晚年也屡以为恨,但以现在的眼光重新理解此事,反而要庆幸他的主张没能成功。

2.4结论

清末民初的货币问题错综复杂,有国际性的因素,例如国际银价长贬、外债、战争赔款等。有国内币制的问题,例如各地银两、铜元的成色不一,对币改的抗拒心随地而异。也有政治上的干扰,例如辛亥革命前后政局的动荡,以及各省对中央货币政策的服从度不一,等等。还有社会方面的因素,例如乡村(传统)和城市(现代)两部门,对改革币制的反应不一,士农工商各业也各自有不同的立场与心声。在这些庞杂的诸多问题与面向中,本章只考虑国际金融与国内货币制度这两项因素,政治与社会性的面向无法在此详述。

本章以梁历年来对币制改革的言论,和担任两次阁员时的行政决策为主轴,佐以相关的史实和论点,作为旁证性的解说。在虚金本位问题方面(第2.1节),先解说国际银价长贬对中国的冲击,梁对此事的意见,以及各界所提出的各种对策。梁从赴日之前到1917年任财政总长时,一直都主张虚金制是中国对抗国际银价长贬的良策,但各界对此制也有不同的意见,反对阵营中以张之洞最具代表性,而梁是属于极力赞同派内的要角。第2.1节除了对比正反双方的意见之外,也解说了梁对虚金制的认知在1904年时并不够正确,有些违背学理之处,到了1910年时他才对虚金制有正确的理解。

本节的另一项重点是:虽然梁在1917年时,念念不忘要把中国的币制改为虚金制,但从现代的眼光来看,若中国当时真的改成虚金制,恐怕在1929年的世界经济大恐慌中,会被金本位国家(英、法、美、德)拖下水,产生“金脚镣的溺毙效果”。再说,英国在1931年脱离金本位之后,国际金本位制度随即崩垮,中国若在1917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加入“黄金俱乐部”,在十多年后又如何应变?所以中国不采梁所主张的虚金制,而停留在原来的银本位制,事后看来并非错事。梁当时的主张与见解都不错,只是日后国际金融局势的变化,是他当时所未能预见的。

第2.2节的内容与国际金融无涉,纯是国内币制改革的钱钞与银行问题。梁对晚清铜元泛滥、币制混乱的弊害甚感痛心,写了好几篇议论性的文章,都甚有见地。他受到日本运用公债来整理币制成功的启发,提议中国仿行;但鉴于清末几次公债失败的例子,民间对梁的提议并无热烈回应。他在1914年就任币制局总裁时,也提议过要发行国币汇兑券,但此议在新义上、行政费用上、可行性上都有很大的困难。这些子题在第2.2节内都已详述,结论是:梁对推行国币改革的诸项提议,主意虽佳但都难以落实。

梁在1914年和1917年两次入阁,先任币制局总裁,后任财政总长,但任期都很短。两次担任阁员期间,他力图有所作为,例如制定国币条例,积极向列强贷款以进行币制改革,要把中国带上虚金制的轨道上。此外,他也积极地做了一些改革性的工作,例如废两改元、整理铜元、创十进辅币、集中管理造币厂,等等,但这些努力后来都没能成功。他晚年回顾这些改革失败的原因,认为在国际政治方面,主要是列强不愿配合,干涉币改政策;在国内政治方面,主要是政局动荡,人事更迭,行政人员不够积极任事;在军事方面,民国初年的军阀割据,把造币厂当作摇钱树,破坏了货币发行的管理制度。

整体而言,梁在清末民初对中国币改的问题下过许多功夫,有过不少政策性的提议;在两次阁员任内也极思振作,但被国内外政治和军事因素的干扰,这些努力都没能成功。

2.5附论:格里森法则

梁在《格里森货币原则说略》(1910,21:110-113)中所谈的,是现代货币银行学的基本原理之一:劣币驱逐良币(bad money drives out good)。这是英国商人、官员格里森(Sir Thomas Gresham,1519-1579)所提出的见解,梁一开始就把它的意义界定得很好:

“凡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之货币并行于市场,其法价同而实价异者,则良币必为恶币所驱逐而澌灭以尽。”他举了六个中国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道理, 第一例最简明,抄录如下,但其他五例亦值得参照,才能展现此法则的多面向性:“昔康熙通宝、乾隆通宝等制钱,分两凝重、肉好完整,且所含铜质亦极纯良。及咸丰、同治等钱出,一切不如彼,而每枚法价彼此相等,故康、乾等良币为咸、同等恶币所驱逐,渐绝其迹。此格里森原则之作用也。唐、宋以来之钱币,有所谓短陌者,皆由于此。”(21:110)

梁写此文的目的,是清末屡有改革币制之议,他要提醒国人说:

“我国前此及现行之币制,其犯此原则而导其作用者不一而足。”导致“圜法旋立旋坏,终无持久之效”,“数千年来币则所以纠纷而不可理者,皆不明此原则之作用使然”。其实在中国货币史里,很早就明白这个现象(梁所举的六例是众所周知的事),但未曾赋予固定名称,也未析述其中的运作原理。梁的优势是参考日文的货币银行学著作,依西洋经济分析的手法,先界定此法则的意义,然后举六个中国实例,之后再依货币学书籍,举出八项会触犯此法则的禁忌,以及此法则运作之后的四项祸害。以下各举一例说明梁所谓的禁忌与祸害。

禁忌三:“国家既定某种金属若干重量,为本位货币一枚之定量,而后此铸币时,或官吏舞弊或国家欲借此为筹款之一手段,而续铸之币有减低其成色者,则此原则之作用必起。”祸害三:“良币日流出国外,金融紊乱,国家遂渐成中干。”

这三页多的短文,简要地说,是把当时货币银行学教科书内的基本道理,以生动条列的方式,提醒倡议改革货币者要注意古今中外都存在的现象。梁用六个例子、八大禁忌、四项祸害的写作方式,清楚明白,简洁有力。然而梁在此处以及其他文章中,举例说明此法则时,都犯了一项基本认知上的错误。以《论币制颁定之迟速系国家之存亡》(21:106-110)为例,他说各省滥铸铜元,会产生格里森法则即恶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使得市面上的铜元成色愈来愈差,终致只有劣钱流通,民间大受其害。这个例子是正确的,但他进而推论说,劣质铜元会进而把银金等“良币”也驱逐出境,“不及数年,而格里森原则之作用起,全国之富力销溢于外,国民悉为饿殍”(21:107)。梁显然过度推论了。金银会外流,主要是国际收支逆差造成的,不是被劣质铜元逐出去的。若硬要拉上关系也可以,但较曲折:

铜元泛滥造成中国币值不稳,国币贬值会造成进口成本增高,但也会帮助出口成长。若进口值超过出口值,就会产生逆差,金银外流,但这已不是格里森法则的原意了。

同类推荐
  • 胡雪岩商道

    胡雪岩商道

    《胡雪岩商道》从心性、借势、用人、协作、冒险、胆识、处世等多角度,对胡雪岩成事之道的智慧做了详尽的总结和剖析。他的为人处世,他的奋斗,他对做事业的独特见解,可以成为我们的一盏指路明灯。
  • 未来三十年

    未来三十年

    本书是中国问题专家郑永年立足国情、前瞻趋势之作。十八大绘就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蓝图,两年多的时间里,取得了很多成效,也出现了新的问题,比如经济进入新常态,增速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再低一些;运动式反腐,不断揪出大老虎,如何制度化,从而预防和遏制腐败,避免“亡党亡国”?目前的改革遇到了哪些新的风险?“一带一路”这个新战略的经济逻辑是什么,怎么有助于中国崛起?中国如何处理和周边国家的关系,美国重返亚洲,是在孤立中国吗?本书就是试图通过分析和回答这些新挑战、新矛盾、新力量出现的原因、目前的情势,以及应对的策略,对我们无法确定的未来给予更多的指导。
  • 商业信条

    商业信条

    继《把信送给加西亚》之后阿尔伯特·哈伯德的又一力作。《商业信条》汇集了阿尔伯特·哈伯德一生商业思想的精华。这是一本关于忠诚、主动、敬业等商业法则论述的力作集合,也是阿尔伯特·哈伯德对商业法则的最高感悟。成功与卓越其实就是一种心态。追求卓越,就从阅读本书开始。
  • 债务海啸

    债务海啸

    中国债务总水平,已达无法承受的极限,而且还是在社保投入严重亏空情况下。债务危机再也不是其他国家的事,这和我们息息相关。政府的债务就是每个人的债务!对中国人来说,债务危机和每一个人息息相关!只有透彻理解中国债务本质,我们才能把握财富未来。
  • 预见

    预见

    一部财经随笔。新颖,中肯,犀利。切中经济生活的热点与难点。其阐述告诉读者——比价值更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价值观;比方法更有力量的,是方法论;比答案更富有趣味的,是思考。本书的意图在于:激发对现成结论的更多质疑,重新发现和应用思想的力量,用非物质要素创造更多价值。
热门推荐
  • 欧游杂记(经典悦读)

    欧游杂记(经典悦读)

    1931年8月,朱自清留学英国进修语言学和英国文学,其间漫游欧洲五国,写下数篇游记,后结集为《欧游杂记》一书,由开明书店于1934年出版。其中收录游记10篇和附录《西行通讯》,记录了作者1931年在威尼斯、佛罗伦萨、罗马、柏林、巴黎等地的游踪和见闻。这些文章以记述景物为主,但在写景时“也费了一些心在文字上”,构思精巧,动静结合;同时又寓情于景,自然真实,再现了20世纪30年代欧洲的自然风光、历史人文、生活民俗等,堪称游记散文的典范。本书以开明书店1934年版本为底本,保留时代特色,保证作品的原汁原味。
  • 她来自几十亿纪年

    她来自几十亿纪年

    她是宇宙无敌银河系三军女统帅,因被能量体反噬,被穿越到古代一个架空的世界。前世战功赫赫,战无不胜的无敌女修罗,却一夕变成被白莲花陷害至死的将军府大小姐风乔娜!从来没有经历过感情戏码只会打仗的女统帅,来到这个时空,不但要虐在她眼中不屑的渣渣,还要学会亲情冷暖。可是爱情是个什么鬼?更重要的是,那只表面冷酷无情面对她却无度撒娇的鬼王爷到底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呵~惹了我帝帅,管你哪个大爷,先带上太空再说。到底是宇宙玄幻了,还是这个时空玄幻了。
  • 爱你是逃不过的劫

    爱你是逃不过的劫

    后来她才知道,爱上他,是劫难的开端。他是魔鬼,摧毁她的信仰,抽空她的灵魂,让她余生不得身安。或许她成为疯魔,才能从地狱解脱。
  • 反转的是故事,还是人心?东野圭吾带你领略极恶的深渊(套装4册)

    反转的是故事,还是人心?东野圭吾带你领略极恶的深渊(套装4册)

    如果推理小说一定要有死亡,这里所触及的或许就是残忍又令人绝望的一种情境!《拉普拉斯的魔女》这部小说,超越犯罪和社会性,关切到的是更为社会核心的:伦理。“我想摧毁自己以前写的小说,于是,这部作品就此诞生”——东野圭吾。《危险的维纳斯》是连东野圭吾自己都无法轻易评价的作品。在阅读《危险的维纳斯》之后,你会发现此前从未读懂过东野圭吾。不同于《恶意》等作品,《危险的维纳斯》穷尽了人性复杂的一面:每个人都有行善的本能,也有作恶的动机;有理性,也有无法压抑的、令人疯魔的欲望。《白金数据》拥有值得反复思考的深度,远远超出推理小说”范畴。从一个灵魂到另一个灵魂,是自我救赎,也是对人性的深层读写。“日本奥斯卡”影帝二宫和也主演同名电影原著小说,日文版狂销170万册。这本书说到底,终究还是人性的问题。《沉睡的人鱼之家》——《解忧杂货店》之后,东野圭吾又一部慰藉人心之作。既悲伤又温暖,这是一个让我们重新面对人生的故事。没有一部推理小说,像这样令人心碎;也没有一本书,像这本书一样给予我们“生命”的信念。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人造神躯

    人造神躯

    当她再醒过来的时候…发现,她竟躺在血泊之中…放眼望去,她的四周全是她的那些好朋友的断肢残骸…手,脚,头,和身体全都分开了…她还未来得及大声惨叫出来,一个身穿黑色小西服的男人,不知什么时候已站在她的面前…她的那些好朋友都是他杀死的吗…穿西服的那个男人将一本黑色的魔法书扔到她面前的血泊中“想活命的话,就快点把这本魔法书背会,要不然,你的下场就和你的那些朋友一样!”她的那些好朋友果然都是他杀的…她不禁浑身一颤。穿西服的男人的冰冷话语,字字如刀刃般飞进她幼小的心灵里,飞进她的脑海里,相信足够她今生今世,来生来世都不会忘记这句话。杀小孩对他们来讲难道就跟杀小鸡一样吗?她的那些好朋友就那样随随便便被杀掉了…穿西服的男人把魔法书丢下之后,就甩身离去…对她是那么的不屑,好像根本就没指望她能把魔法书背会一样…她…她…她…她的脑袋能争气一点吗…能把这本厚厚的魔法书给背会吗…她面前的血泊里的魔法书本上写着“人体合成术”…
  • 超凡学生

    超凡学生

    史上最倒霉的家伙林凡,晴天白日里被雷连续霹了两次之后,体内突然多出了一些来历不明匪夷所思的力量!面对这接踵而来的奇遇,夺宝,升级,林凡能否游刃有余,开启人生新的精彩呢?读者群:18643654
  • Ballads and Lyrics of Old France

    Ballads and Lyrics of Old Franc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女领主的家臣

    女领主的家臣

    普通青年携印记重生于剑与魔法的神奇世界,成为女公爵领地内的一名小小的男爵。政治的漩涡,王权的交替,派系的纷争,在这些强大势力阴影之下他将如何抉择?
  • 送赵舒处士归庐山

    送赵舒处士归庐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