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46400000007

第7章 币制改革(4)

第二,中国不能采银本位的原因:“银价日落,其购买力日减,物价缘而日腾,……况加以各种外债总额凡十余万万皆以金计,年年须辇巨万以偿本息。银价益落,‘镑亏’岁增,其博祸又为人所共见者。”(22:11)至于行金本位,困难有三: 第一,百姓生活程度尚低下,无法用金;第二,由铜银币跃而用金,有调适上的困难; 第三,中国的金存量不足以行金本位。“故行虚金本位之国,必以本位银币为其中坚。此无他,以彼国中本绝少金币,而惟有多量之本位银币故耳。……吾所主张者,一方面为虚金本位之预备,一方面确立银本位。盖金本位为其目的,银本位则为达此目的之一手段。……泰西生计学家常言,虚金本位制者,贫弱国之续命汤也。何以故?以其不必蓄多金而能收用金之利故。”(22:14)这是漂亮的解说,他终于把问题弄清楚了,而且说得简洁有力。说清楚虚金制的特点之后,梁用相当长的篇幅(22:15-29)再度驳斥张之洞的反对意见。篇幅长的原因,是梁过度详细地解说各项国际汇兑的基本原理。梁反驳的论点主要有两项:

第一,“昔精琪初建议时,张文襄公尝上疏力诋之。大指谓金银涨落,时价自有行情,人人共知,政府何能强为定价。……一时耳食之辈咸附和之,以至此议久梗。……今不避词费,次第说明之”(22:15)。其实张之洞的怀疑既合情又合理:当初有虚金制之议,纯是国际银价下跌,精琪设32∶1之比,在实务上尚称合理,但若日后银价再大跌,则势必要调整。所以32∶1并非不能更动的铁价,而只是初拟时的比例。1904年起银价回升,虚金之议自然中止,32∶1或40∶1的问题已不存在。

第二,“国中人士明其性质者绝少,即现在度支部及币制调查局中人员,恐亦什九未能了解,以故或生异议而沮其成,……所以迁延不办之故,当由于此”(22:15)。梁抓住张之洞等人对32∶1定价的质疑,反复解说争辩,好似中国未能采虚金制是一大遗憾,而此憾中最大的干扰,是张之洞等人对国际汇兑的性质不理解,“生异议而沮其成”。其实1904年精琪的议案在中国不能行,除了国际银价回升暂时缓解了外在的危机,另有一项要点是梁在两篇文章内都未提到的:

中国境内币制混乱,单是银币的种类就不下数十种,各地的银两重量不一;在铜币方面更是如此,尤其清末各省滥铸铜元,货币市场更是混乱。要把全国货币统一起来,所需的行政费用不知几何;要把地方的抗拒力摆平,也不知要耗用多少心力。要先统一币制之后才能确立银本位,才能以此作为对内行银本位,对外行金本位的虚金本位制。

改革币制和统一货币的困扰,比32∶1是否恰当之争既大且烦,梁若要支持虚金制,应当先说明如何解决这项大问题。

整体而言,梁在1904年主张采虚金制时,对此制的本质认识不足,论点集中在中国因长期的“镑亏”压力太大,但因实力不足而无法行金本位,所以只好退而求其次行虚金制。1905年起银价回升,危机解除,虚金之议止;1910年起银价又回跌,梁重议虚金制之可行与必行性,此次他对虚金制的本质理解甚对,但在批评反对者之论时,只集中在32∶1的法定兑换率上,而忽略了国内币制改革的诸多困难,未免见小遗大。梁在1910年时主张“金汇兑本位制(即虚金制)其为我国所必当采,殆无疑义”(22:25),然而若银价在几年内像1904-1907年间一样地回升,是否仍“必当采”?

梁对虚金制的见解,在1914年3-12月担任币制局总裁时,因为需要作实务上的决策而有了相当的转变。“鄙人畴昔固主张行金汇兑本位,而于极短之期间内以银本位为过渡者也。及民国初建,政府有借外债六千万镑之议,吾在海外不知实情,以为可成,乃主张遂行完全之金本位。……及此项借款不成,吾已不敢复持斯说,则还归于数年前所主张而已。(就任币制局总裁)一年以来,颇闻国中人士或相责备,谓何故不主张用金,而徇俗用银为苟且之计。……此种苟且一时之银本位制,今尚成为纸上政策,……我国今日非有莫大之金借款,则从何处得金者?……今我财政状况若此,而曰咄嗟得成金本位,鄙人不敏,不得不惊怖其言以为河汉无极也。”(32:38-40)

梁的这番改变,是在1914年任币制局时因亲见实际的困难而退缩了。其实行虚金制的最大困难,就是“非有莫大之金借款,则从何处得金者”,这是张之洞一开始就看清楚的事情,而梁要等到执政时才能真正体会。然而,到了1917年,机会又来了:段祺瑞内阁任命他为财政总长,负责币制改革和财政金融的决策。当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国际金价大跌,梁认为这是大笔购入黄金改行虚金本位的好机会。但当时军阀们正需钱孔急,把这笔款项提取他用,“这个千载一时的机会便失之交臂”(43:17)。

2.1.8后见之明

大体而言,梁过度强调虚金制之利,忽略了改革币制的内在昂贵成本;此外,还有两项大问题是他当时所未能预见的。首先,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金本位制开始动摇,英国曾一度脱离金本位,到了1925年才在争议中返回金本位。如果中国在1917年梁任财政总长时,以九牛二虎之力行虚金制,三年之后,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国际金本位开始动摇,中国行虚金制的好处已不多,而可见的缺点与成本却不少,此时又应如何?是坚持下去或速返回银本位?这个观点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1912年起国际银价大涨,从每盎司28.03便士(1912)涨到61.50便士(1920),不知当时尚健在的梁(时年48岁),是否仍坚持中国应采虚金制?

其次,1929年10月发生了世界经济大萧条(梁于同年1月病故,时年56岁)。何以有此次的世界性萧条?原因之一是列强皆采金本位制,货币价值皆钉住黄金价格。当时美国的经济实力已足以影响国际金融,这只大象得了重病,在跌倒的同时也把英法德诸强一并拖倒,原因何在?

列强同采金本位,犹如共同穿一条金裤子,或被一条金脚镣铐绑在一起,其中一人出状况,其他“黄金俱乐部”的成员必皆受波及。中国在1929年时若已行虚金制,受列强波及的程度或许会比采金本位轻,但对外部门所受的打击仍然会相当直接。有些经济史学者认为,中国在1929年世界经济大萧条中之所以能未应声而倒,原因之一是未加入“黄金俱乐部”。也就是说,银本位发挥了防火墙的功能,此说亦不无道理。所以中国在1931年之前是否应采虚金制,须视三概要件:一是国际银价的起伏是否真的对中国不利,二是国际金本位制的稳定性是否可靠,三是国内币制改革的高昂成本是否有能力应付。后者是可预见的大困难,前两者是无人能预料之事,这三概要件中国都无法满足或应付。梁大力主张虚金制,事后观之,幸未成。

2.2推行国币

清末民初币制混乱,改革之议杂多,各式金融体系与机构此起彼落。这些复杂的情事,在关于中国近代货币史的著作内已有许多分析,较综合性的史料汇集有两项:一是《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二是《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梁所论及的国币改革,只是这段纷杂历史的片断。他在1910-1915年,写过八篇关于如何整理官钞和推行国币的文章,其中有三篇是1914年任币制局总裁期间写的,一篇是在1915年卸任之后写的回顾性评述。这些文章中常有大篇幅细辨诸项技术问题,本节的主旨是评论梁的基本动机、政策方向与执行措施,以问题的特性为主轴而略其技术性细节。

2.2.1铜元泛滥

梁写《各省滥铸铜元小史》(1910,21:13-23)的用意,是要显示中国民间货币体制的混乱现象。这是一篇历史背景与现状解说性的文章,涵盖的时段以光绪的最后十年间为主。晚清银贱钱荒与铜元泛滥的诸种问题,魏建猷(1955)有简明的概观性综述,何汉威(1993)也有相当详细的解说。相形之下,以现在的观点来看,梁的这篇小史只触及了全盘问题的一小部分。

问题的大背景和第2.1节的虚金本位制一样,都是19世纪70年代列强改采金本位之后,由于国际银价长期大幅下跌,银子既廉且丰。过去饱受缺银之苦的中国各省,开始大量铸造银币,使得银两和铜钱之间的比价下跌,铜币的价值相对于白银就急速上涨,市面的良质铜币因价值高、民间惜用而日少。各省见鼓铸铜币有利可图,纷纷设局铸造,追求铸币之利润;竞铸的结果造成铜币成色不一,同时也因过度鼓铸而价值贬跌。铜钱是民间生活的基本货币,铜币既贬,各省又滥铸,成色益劣,正如梁在此文开头所说的:“近数年来,以各省滥发铜元之故,致物价腾贵,民生凋敝,实为全国人民切肤之痛。朝野识者亦渐知之,而亟亟谋补救矣。”(21:14)

梁先分析百文铜钱的重量,在乾隆至光绪期间,从每百文重12.19盎司跌到每百文重6.80盎司,将近轻了一半。最大的原因是:“战乱频仍,帑藏竭蹶,政府始借铸钱为筹款之一法门。质日劣,量日轻,私铸日多,而钱价日落。……任各督抚之自营其私,安有画一之理。……而行政机关不整,又无术以坊之,以故恶钱日滋,……凡良币在势必为恶币所驱逐。……币制之糜烂,自是不可收拾矣。”(21:15-16)除了解说这些大背景之外,梁的文章有两条主轴,所用的资料相当详细,解说也很清晰。

首先,表列同治九年(1870)至光绪三十年(1904),海关银一两兑换制钱的文数;以及上海银一两在历年间可兑换的制钱文数,两者显示都是长期下跌:白银贬,制钱贵(21:16-18)。其次,梁解说铜元之滥铸始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时袁世凯任直隶总督,天津市因银根紧而起恐慌;袁谓此由钱荒所致,于是始铸铜元(铜元与制钱铜币在外观上的主要差别,在于铜元中央无孔)。袁在三个月内铸出千万枚,获利百数十万,于是各省竞仿,广设铜元局。光绪三十一年为全盛时期,12省15局的铸钱机共达846具。若全数开工,每年可制出铜元164亿多枚,中国4亿人口平均每年每人可分得40多枚,安能不大贬?

光绪三十年到三十四年,实际铸出的铜元超过124亿枚,在5年之间每人平均得30多枚[21:21,何汉威(1993:419注147)对这些数字有不同的意见]。光绪三十一年十二月由商业会议所上书于领事团,再转各国公使团。清政府初犹漠然置之,几经交涉,于翌年五月命各省铜元局悉行闭止。但两月之后,命广东等五局复开,欲将前此铸币之公利攫归中央,但此时铜元价值已大贬[光绪二十八年到二十九年,80铜元可换银1元,宣统元年(1909)底已跌至180铜元一换],政府所能牟之利有限(21:21-22)。梁在同年另有一篇短文《论币制颁定之迟速系国家之存亡》(1910,21:106-110),再论滥铸铜元之害。他新提出的要点,是货币学上的格里森法则:劣币驱逐良币。这个现象在上一篇论滥铸铜元时已稍点出,但未用到此概念来解说货币现象:成色佳、含铜量高的铜元,民间会因质佳而惜用;在市面上流通的铜元因竞铸逐利,结果是愈铸愈劣,劣钱一多,好钱就更少(被窖藏或熔化以重铸更多的钱)。这是劣币驱良币的原理,梁以两页多的篇幅用实例解说此原则(21:106-108)。这是铜币的部分。

另一项祸端是各省大量印行纸钞。1909年6月估算,三年内各省已发纸钞3000万两(21:108),虽然号称这些纸钞可以随时兑换现钱,但却少实现。梁写此短文的目的,是指出铜元与钞币在中国已过度浮滥,若不再节制或整理币制,则国中所资为交易之媒者,皆为碎铜废纸,终必导致“民冻馁离散而国随以亡。……则马哥里所谓百年暴君专制之害,不如一次恶货币之甚者,岂不信哉!故吾以为,今日中国应办之事不一端,而莫急于颁定币制”(21:109)。梁这两篇论铜元的文字,是属于时事议论的文体,类似的见解在当时人的论述以及近代中国货币史的著作内已多论及,特殊之点不多。

2.2.2币改评议

梁有两篇评论币制改革的文章,其一是《读币制则例及度支部筹办诸折书后》(1910,25上:97-106),这是他在日本时对清末币改的评议,是属于时事评论性的文字。宣统二年四月,度支部奏厘定币制,有则例24条,附则13条,目的是要重新制定国币的单位、成色、发行机构、监督单位等等,这些条文与背景在《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页784-789)有详录。梁对这项时事有三项评论:国币的成色与价格单位,辅币铸造与行用之限制,旧币暂照市价行用之问题。他所评论的内容,大都是具体执行上的不同见解,属于国币推行技术方面的问题,甚少有政策方向、体制理念方面的辩说,可论之处有限。

同类推荐
  • “一带一路”:全球发展的中国逻辑

    “一带一路”:全球发展的中国逻辑

    “一带一路”战略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央重大举措,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能够为中国营造良好的周边政治、国防、民族环境,能够推进区域之间的互联互通,并有利于推进“以开放促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本书利用大量的历史资料,从国内和国际的角度全面阐述了历史上的丝路和当今的丝路对中国的意义,揭示了实施丝路战略所面临的问题和阻碍,分析了目前丝路战略实施的现状,并提出中国追求和平发展的理念和决心。
  • 破局:资本和创意的厮杀

    破局:资本和创意的厮杀

    潮流商业模式看点:共享、合围、并购、速度战、技术壁垒……打破和重建,互联移动时代下商战厮杀。这些改变将如何影响我们?我们也可成为改变者!
  • 工业4.0时代的盈利模式

    工业4.0时代的盈利模式

    工业4.0时代具有个性化、人性化、网络化、智能化等特征。智能工厂成为一个消费者可以参与深度定制的“透明工厂”。消费者不但能充分享受个性化消费,还能与机器、信息相互连接,体验整个生产流程与产品生命周期。智能工厂将动用产业价值链上的所有资源,替每一位用户“DIY”既贴心又廉价的个性化产品。此外,未来的人们将生活在“智慧城市”中,乘坐智能汽车,接受智能交通系统的导航,购买智能产品,享受人性化的智能家居生活。如果有什么需求没有满足,给智能工厂下单定制即可。
  • 西方经济学的转型:方法论与经济周期理论(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西方经济学的转型:方法论与经济周期理论(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近百年来西方经济学存在一次方法上的转型,这种转型伴随着实证科学思想对社会科学领域的介入。早期的经济学家对自我直观的把握逐步让位于对人的客观观察和实证检验。
  • 风口区块链

    风口区块链

    区块链,作为一项崭新的、跨时代的伟大技术,正不断刷新着人们的想象,改变着整个世界。历史承载了新技术的故事,无论是蒸汽机、互联网还是区块链,一切技术的演变,都充满了机遇与挑战。那么,大家心潮澎湃、奋力追逐的区块链到底是什么,又会为我们带来什么?这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区块链的原理及其核心技术,全面分享了区块链的应用案例和当下的研究成果,深度分析了它的商业机遇与未来前景。面对区块链的热潮,有人随波逐流,有人稳稳地抓住商机,那么,你呢?
热门推荐
  • 沿途

    沿途

    邱健壮在洛镇政府大街延伸向费镇方向的十字路口瞥见邱健美。姐姐邱健美站在十字路口的中央,一手摁着自行车车把,一手打拍子似的比划着跟人说话,她向阳一面的身体被阳光描绘得亭亭玉立,流光溢彩。姐姐的美是邱健壮从骨子里认可的。小时姐弟俩在母亲身边玩耍,母亲见姐姐脸上有一抹脏污,要姐姐去洗,说不洗丑死了。邱健壮向前拽住姐姐的胳膊,说姐姐不用洗,不洗也好看。母女俩被逗得大笑。母亲说,壮壮,你说说,姐姐咋就好看了。不知道,反正就是好看。姐姐走过来,说谁不知道你耍小心眼,夸人家两句,好叫人家领着你玩。
  • 快穿女配是朵黑莲花

    快穿女配是朵黑莲花

    女主设定为黑莲花不喜慎入!本人为小萌新轻喷意见随意提出!
  • 饥饿风暴

    饥饿风暴

    这里的每个人都很能吃,有人说我们是从地狱爬出的饿鬼,多么低级的诽谤,我们只是胃口好而已,万千世界,遍地食材,我可不能亏待了我的胃!粉丝群:108898033
  • 奇异梦界

    奇异梦界

    在梦的世界里可以做什么,是否真的可以坐拥无数美女和金钱,又或者开创一片丰功伟绩。主角宋晨误入【奇异梦界】,坑蒙拐骗中结实了一群励志祸害苍生的伙伴,从此他的人生走向了一条荡气回肠的不归路。我们的目标是:在游山玩水中顺便拯救下世界!【书友交流群,随意可进:84189235】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童心

    童心

    童心会长大,但它不会变老,只是沉淀一份成熟,消散了一份幼稚;童心会变坏,但它不至于死去,只是播下了一片欲望,占据那片纯粹。学会拒绝,才能获得最真的东西,我,心有一束绿叶,挚爱一粒尘土。
  • 韩非子权术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韩非子权术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互联网思维闯江湖

    互联网思维闯江湖

    当恩怨变成交易,信息比武功更具战略价值,天下第一高手只能给人做保镖,一只互联网世界的IT创业狗穿越来,要做江湖第一大生意。
  • 嗨我的世界全是你

    嗨我的世界全是你

    相亲撞见同事?已婚的谎言被揭穿。更糟糕的是……被她推出去用做“老公”的假象人物竟然就是公司刚刚上任的总裁……OMG!
  • 斗魂玄天

    斗魂玄天

    这是斗魂的世界,没有魔法,没有斗气只有术魂之力。玄天浩瀚之中,风起云涌!玄天之中斗魂来临。御术天才,起起落落,爱恨情仇皆拟成歌。斗魂玄天绝世路,斗逆星天酬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