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46400000008

第8章 币制改革(5)

民国元年(1912)6月,“中华帝国宪政会”改名为“国民党”(这和由同盟会等改组而成的国民党不同),康有为与梁两人任会长(《年谱长编》,页386),梁写了一篇《吾党对于不换纸币之意见》(1912,28:3-12)。所谓的不换纸币,就是现代所谓的不兑换纸币:在兑换纸币制度下,例如在1973年之前的美国,任何人持35美元就可以向联邦银行换取1盎司黄金,所以当时称之为美金;在不兑换纸币制度下,民众没有以纸币兑取金银之权利,政府亦无偿付纸币之义务。在政府财力足够时,兑换制最能稳定币值;现代大多数国家采用不兑换制,所以在发行额度与准备金方面,须受民间和国际金融机构的监督。

民国元年时的问题不同:“比缘财政困难,外债决裂,于是‘国民捐’议与‘不换纸币’议,交兴于国中。……若不换纸币者,则各国当危急存亡之际,皆以此为一种救急之良法,……虽然,吾党细按国中情实,觉不换纸币骤难实施,强欲施行,弊且立见。”(28:3)

国家在这种状态下行不兑换币制,确是高空走索。梁的反对理由是:“今中国发行不换纸币,其所代表者为何物乎?市面上之生银及各种辅币、外币、旧钞币既已凌乱不堪,……今益以不换纸币,徒使市面上添一种比价以扰人脑耳。……不换纸币则本身有何价值乎?……若纸币与硬币之间,忽生出变动无常之比价,则纸币之基础全崩坏矣!然在我国今日而发不换纸币,在势固不得不听其与市面上之生银及各种旧币、外币随时互为比价者。不换纸币所最忌之原则,而我先犯之。……吾见其以不换纸币杀人已耳。”(28:4-5)

这些都是行家皆知之论,梁消极反对,于事何补?何不积极建议如何可拯救中国脱此困境?梁现今反对不兑换纸币,犹如明知山有虎,却无良策以对。他所能做的,也只有一再叮咛行不兑换制应注意之事,此文的建设性不高。

2.2.3发行公债

若要整理官钞推行国币,必须先有确实的发行准备金、有统一发行钞币的机关,才能建立兑换纸币制度。梁的基本构想,是要大清银行担任中央银行和推行国币的机构,集发行货币与银行的管辖权于一身。而发行纸币所需的资金,梁建议由大清银行承募公债5000万元,以此款收回各省官钱局所发行的旧钞。

这项构想表现在两篇文章内:《发行公债整理官钞推行国币说帖》(1910,21:1-10),这是在日本居留时写的;《整理滥发纸币与利用公债》(1914,32:12-26),这是担任币制局总裁时写的。

在1910年的文章内,他提出9项办法,附10项理由详细说明各项要点。在办法方面,只有简单的条文,列举公债的金额、票面、利率、目的、偿还方式与年限,等等。因为这是建言书,所以比较有趣的是梁所列的10项理由说明。

(1)何以实施新币制必须发行可兑换纸币。工商业发达与人口众多之国,不能徒恃硬币,尤其中国在新旧币制青黄不接之顷,尤需赖可兑换纸币来衔接。他以日本5000万人口在明治四十二年(1909)时,全国流通的硬币纸币共5亿多元为例,估计平均每人约需有10元国币。中国人口约4亿,应需40亿元才够。就算只发行一半,若全都靠金属硬币,则非国库能力所及。现若欲整理币制,则应以采纸币为枢纽;若要人民对新币具信心,则须采可兑换制,由大清银行的发行准备金,来保证纸钞可以兑换成等值的贵重金属。一旦兑换纸钞通行,政府即禁止人民用旧币、外币、生银,同时也禁止外国的钞票与银币流通。

(2)推行纸币必须先立保证准备额。这是中央银行发钞的基本条件,一般是以发钞额的五成为准备金,可用黄金、白银和有价证券充任。问题是大清银行如何能筹到发行20亿所需的准备金(10亿)?

梁认为此数既不可得,最低亦不应低于3亿。但这3亿要从何处来?他并未说明。

(3)保证准备必赖发行公债。梁的算盘是:既然大清银行有3亿元的保证发行能力(但从何处来?),则可用其六分之一的力量发行公债5000万元,将来办有成效,可续办第二次公债及自治团体之地方公债。然而,这是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大清银行若有3亿准备金,何必发行5000万元的公债,用以收回各省旧钞?若这3亿的来源不定,何人敢买此项公债?

之后所列的7项理由,都是发行技术上的说明,例如(4)发行公债宜委诸大清银行之理由,(8)公债所以定6厘息率之理由,这些都不是推行国币政策的要点,在此不细论。综观这项提议,可行性并不高,也未见当时有人应和。梁有这项倡议,是因为他看到当时欧美日各国发行公债的制度,帮助各国政府解决了财政上的困境,所以想推介给国人。清末国人对公债之事,有过“息借商款”(1894)和“昭信股票”(1898)等几次的惨痛经验,自然对梁这种“异想天开”的构思反应冷淡。中国既无发行公债的观念,又无相配合的金融体系,梁这篇文章是属于概念性的开导,并无实施的可能性。

过了4年,他初任币制局总裁时,再度倡议利用公债整理市面上流通的浮滥纸币。当时的问题是:“今日财政之困横不一端,而纸币价格之坠落,其最可怖也。各省受滥纸币之病者,情形各各不同,……今之言整理纸币者,略有四法。第一法:迅筹的款,着手兑现。第二法:改换票样,定期兑现。第三法:广铸铜元,易银纸币为铜纸币,以铜元兑现。第四法:募集公债,吸收现款,次第兑现。”(32:12)

梁认为第一法最正当,但非国力所许,必须仰给外债。若欲求外债,则须忍受种种苛酷条件,金融权恐亦将旁落。第二法最省事,但各地政府能力恐无法达成。第三法已有湖北等一两省试行,但此铜元政策为各省之独立政策,甲乙两省之铜元票互不相流通,已无国币之实可言。梁认为此时可行者唯第四法:利用公债来整理纸币。

他的方法是“将纸币之一部分变为公债,前此国家应负随时兑现之义务者,今则改为负定期偿还之义务。……此法之美善人所共知”(32:14)。问题是:人民对纸币已无信心,为何现在强以公债替代就能唤回信心?如此而得的公债又如何确保其价值?此外,当时中国尚无能配合发行公债所需的金融体系来执行此项政策。梁以币制局总裁之尊而出此议,只诉求目标而未能明示具体办法,就可预知推行国币成功的几率了。

2.2.4国币汇兑券

1914年初梁就任币制局总裁后,因“欧祸蔓延,影响波及,关税骤绌,磅价骤腾,商务既已滞停,借款且复断绝。……今者硬币既极糅纷,纸币尤苦充斥,……各省收入折阅余半,不亟改弦,惟有坐毙。……此尤启超职守所在,忧骇皇汗而不能一刻安者也。……求万死一生之计,惟有发行国币汇兑券一万万余元,既可以拯目前财政之艰危,又可以树将来币制之基础”(32:26-27)。

当时尚无全国统一的国币,梁初就任一时间也无法立即推出国币,所以提议发行国币汇兑券。此券的性质介于银行汇兑券与不兑换纸币之间,这种汇兑券的特色是:本身并不是兑换性货币(不可持之向政府银行要求等值金银),但在全国各地之间的价值相同(如同国币)。也就是说,它既有国币所具备的“全国同价”性质,但却又是梁一向反对的“不兑换纸币”。梁的用意是发行此券当作国币之前身,借以吸收生银和旧币。

这是一篇说帖,目的在征求政界、商业与民间的支持,所以梁列了12条草案、7条施行细则和6条资金运用规则。在此暂且不看这些条文,先来考虑实施此新制的诸项外在条件,以及各界的可能反应。此时国际战争正热,国内也是兵刀水火,这些结构上的问题在短期内若无法改变,而只在币制上亟思改革又有何意义?就算可能有意义,梁所提的汇兑券新意何在?主要的障碍有几点。第一,此券既非国币,又非可兑换纸币,不易看出吸引力何在。第二,既无根本上之新意,推出新币制也只徒增行政费用,在市面上多一项干扰性的货币而已。第三,虽是不兑换制,但总不能完全无发行准备金,也不能无行政费用,而在财政困难之下,这些经费从何处来?简言之,徒见此议之弊而未见其显利。

以梁之才思和历年研讨中国币制的心得,何以就任币制局总裁之后竟出此下策?若他当时在野,或此策出于他人,不知梁会有哪些议论?梁在此项说帖末段,道出他的心境与期望:“今各省纸币既水深火热,断不容更为坐视。绕室旁皇,思索累日,觉拯救之计,舍此末由。……则可以不借一钱而成改革币制之大业,且经此战乱,而财政基础不为动摇,一举而数善备,斯之谓矣。一得之见,是否有当,伏祈钧裁。”(32:28)这是诚实恳切的衷心之言,但上述的三项主要困难仍梗然。对梁的这项乐观说帖,若吾人有赞一词之席,虽同情梁之彷徨忧骇,但亦唯有“缓议”一语以对。

2.3英雄试剑

2.3.1两次入阁

1913年9月熊希龄内阁成立,梁任司法总长。翌年2月12日熊辞职后,梁数次请辞,袁世凯大总统慰留。2月18日梁再坚辞,袁于次日先令梁为新设的币制局总裁,20日准梁辞司法总长。梁辞司法总长的原因复杂,他在《申报》上说:“我国司法因上年进行太速,致生出无限之阻力,近来各省几至全然办不动。”(《年谱长编》,页429)币制局于1914年3月10日开设,梁同日就职,与财政总长共拟币制局简章7条,呈奉大总统批准公布。

就职之后的状况,依同年10月30日《申报》的刊载:“梁任公前在司法总长任内,已任币制局总裁之命令下,不数日而辞司法之职,遂专任币制之事。当时中外属望,以此事非任公莫能办,任公亦自以研究有素,任之不辞。不料欧战以来,币制借款之事,暂时既无可谈判之余地,任公所研究之政策及其设施之次第,又为时势所迫不能实行,于是此局遂同虚设。任公不欲虚应故事,故数日以来数辞总裁之职,奈经总统再三慰留,不允所请。”12月27日梁的辞职始准,当日袁氏的命令是:“币制局总裁梁启超迭请辞职,情辞恳切,出于至诚。梁启超准免本职,此令。”(《年谱长编》,页440-441)

梁在10个月不到的总裁任内,积极拟议过下列事项:“(1)六月:币制条例。(2)七月:拟参采国民银行制度以整顿商票维持金融办法。(3)七月:拟整理东三省纸币办法大纲。(4)八月:拟铸造镍币办法。(5)八月:拟处分旧币施行新币办法。(6)九月:拟推行国币简易办法。(7)十月:整理造币厂计划纲要。(8)十月:拟发行国币汇兑券说帖(附国币汇兑条例)。以上各项计划和办法有经总统批准者,有尚未批准命交财政部审议者。”(《年谱长编》,页442)他对这次短暂的任期,有下列的反省。1915年1月,中华书局创办《大中华》杂志,邀梁为主任撰述。梁在第1卷3-4期写一篇《余之币制金融政策》(32:37-66),在“附言”内说“吾著此论,时为(民国)四年一月十日,距辞职后半月也”(32:66)。他对币制局之职位有如下的解说:“未几承乏币局,颇奋然思有所以自效。……窃自谓所孜孜规画,尚不谬于学理,不远于情实。虽然,吾竟一无所设施,以至自劾而去,而局亦随之而撤,吾之政策适成为纸上政策而已。若问曷为不能设施,则吾良不知所对,吾惟知吾才力之不逮已耳。”(32:38)

民国6年(1917)7月段祺瑞内阁成立,任梁为财政总长,主掌财政与货币改革。在货币改革方面,他最想做的是利用缓付的赔款和币制借款,来彻底改革币制。梁在财政总长任内,对币制改革和财政金融屡思有所作为。但4个月之后,政府因在川、湘军事失利,且有秘密向日本军械借款的传说,舆论对段内阁不满。段与内阁全体于11月15日连带请辞,均经总统慰留。但梁辞意已决,于18日第二次辞职:“查中央财政各种困难皆臻极端,启超受任以来,竭智尽力以谋挽救,虽规画略具,而实行维艰。现在军事方殷,非得有军界尊宿或与军事关系之人管领度支,未易收指臂之效。启超再三考察,实无余力足以负荷。除将财政详细内容另行密呈外,理合具呈恳请准予即日免去财政总长本职,以省愆尤,而免贻误,不胜迫切待命之至。谨呈大总统。”(《年谱长编》,页539-540)梁在四个月的任期中提议过一项币制大纲,说明他的币改可分成三个步骤:一是划一银币,二是整理纸币,三是采用金汇兑本位(即虚金制)。他同时另拟“现拟着手之事”十项,都是行政上的事情,例如:(2)造币厂聘外国总技师1人,(5)稽查炉房,等等,这些都可在张家骧(1925, 第3编页69-70)的文章内查索。梁两次入阁,任币制局总裁九个多月,任财政总长四个月不到,在币制改革方面虽有诸多理想,但皆壮志未酬。其中留下最多记录、也最值得一提的,是以下两小节的主题:一是在币制局总裁任内的国币条例,二是在财政总长任内的币制借款问题。

同类推荐
  • 懂经济学的男人更成功

    懂经济学的男人更成功

    面对着日新月异的社会经济的变化,对于男人来说,经济学已经是一门必修课。为了让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经济学,本书以案例与论述相结合的形式,对我们身边的经济学现象进行解说和阐述,完全剔除经济学中枯燥的数学和函数,通过有趣易懂的故事和现象来讲述其中的经济学原理,以浅显易懂语言讲述,使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掌握经济学常识。
  • 责任与忠诚:升级版

    责任与忠诚:升级版

    一个人工作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是否对自己的工作忠诚,是否有责任感。勇于承担责任是一种美德。无论我们做什么样的工作,担任何种职务,都担负着对他人、对工作的应尽责任,这是一种社会生存法则。忠诚的最高境界是责任,忠诚本身是一种责任。责任能够造就忠诚,责任是对忠诚的注释。阿伯拉罕·哈伯徳说:“所有成功者的标志都是他们对自己所说的和所做的一切全部负责。”责任是对人生义务的勇敢担当,责任也是对生活的积极接受,责任还是对自己所承载使命的忠诚与信守。无论我们做什么样的工作,担任何种职务,都担负着对他人、对工作的应尽责任,这是一种社会生存法则。
  • 危机的逻辑

    危机的逻辑

    本书全面而深入地展现了曾经和正在发生的各种金融骗局和投资陷阱。如次贷危机的幕后真相、斯坦福国际银行诈骗案、美国梅道夫案,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的连环骗、比特币投资隐患、互联网金融诈骗、中国股市中的秘密等,涉及银行、证券、慈善、收藏品投资、房产投资、股市、公司并购等多个领域。在生动而真实的揭秘之后,作者还用大量笔墨分析了每个骗局背后的金融原理和经济常识,以及相应的识别应对之法,为我们提供了相应的防范指南。
  • 改变历史的经济学家

    改变历史的经济学家

    本书的突出特点是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俱佳,历史感和现实感兼备。作者以丰富的史料和生动的笔法,描绘了5克思政治经济学伟大先驱者们栩栩如生的画像,这些人大都是历史上杰出的学者或卓越的社会活动家,他们的著作在5克思主义的形成上起过重要作用。作者以不少篇幅评介了经济学说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一批庸俗经济学家,5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同对这些人其学说的批判是分不开的。作者还向读者评介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人物,他们尽管在当时并不出名,但从经济学后来的发展来看却是值得重视的。
  • 西方经济学国际理论前沿(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西方经济学国际理论前沿(谷臻小简·AI导读版)

    阅读本书,可以跟踪西方经济学国际理论前沿,及时了解和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动态、政策与趋势。在“创新工程”机制下,上海社会科学院结合研究生教学和高端智库建设方向,于2015年初正式启动“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学术前沿”编撰和出版项目,力图反映相关学科研究成果和理论探索前沿,为硕士研究生理论积累和博士研究生阶段学习提供引导,也为授课教师提供基础性材料。此次组织出版的丛书,是2015年上海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和研究生院共同资助的第二批集中成果,重在梳理国际领域相关哲学社会科学近年的重要观点和成果。丛书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四个全面”为根本指导思想,以“5·17”讲话为原则,以我院60个创新团队为骨干力量编撰。
热门推荐
  • 一只码字狗的幻想

    一只码字狗的幻想

    一只码字狗的幻想。一堆的短篇小故事。睡前陪你一起度过。...部分片段欣赏...如果可以重来,那我希望不要遇见你,让你好好活着。她这样想,然后失去了意识。可她重新睁开眼,阿爸在前门坐着,她正要翻过车房的墙。她怔愣了一下,收回了想要爬墙的手。这一次,他没有遇见她。他好好的养好了病,回到了城里。再后来她渐渐老去,阿爸没有逼她嫁人,只是她收养了一个孩子。临终前,那孩子在她床前念叨,听说少年娶了妻,生了一堆白白胖胖的小娃子。听说他儿孙满堂,长命百岁。听说他这一次,终于好好活着了…沉在水里的少女闭上了眼睛。
  • 积极心态引领成功

    积极心态引领成功

    本书教导读者要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学习工作,这样对获取成功更有帮助。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绝望等待

    绝望等待

    一场深秋罕见的台风过后,一宗离奇的命案露出云端。层层迷雾背后竟是一次又一次让人绝望的爱情,蓝花楹的花语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原来那是这一季花谢时最绝望的等待……
  • 裴先生承蒙厚爱

    裴先生承蒙厚爱

    【治愈系】经历了很多的乔医生变成一个佛系小姐姐,看淡一切,做一个没有感情的杀手。一向秉持单身的禁欲系男神裴律师在遇见了乔医生后,变得更加温柔撩人了。(emmm,我真的尽力写简介了,希望大家喜欢,勿喷)『情节虚构』
  • 最佳代笔系统

    最佳代笔系统

    穿越!成功穿越了,黄宇十分兴奋,因为他还有系统,但是为什么我还是只能写小说。说好的打怪升级呢?人家都无敌bug了,自己呢?你确定你不是找死系统,你不知道催更党的可怕吗?你,你,你,找死为什么找我啊!
  • 快穿之前方逮捕偷心贼

    快穿之前方逮捕偷心贼

    尤曲桑被丢进各个虐恋情深文里拯救女主们。一不小心招上一只磨人精。磨人精又黏人又自恋,满心满眼都是尤曲桑,总是一不小心就泡在醋坛子里吐泡泡。某天磨人精总算爆发了,咬着帕子双眸含泪的瞪着尤曲桑道:"那些个女主哪有我善解人意温柔可人,桑桑快来看看我~"————————————这是个男主追着女主每个界面跑的故事男主在女主面前是小妖精,在女配面前是男版绿茶精【陪你走遍书中万千,即便世间繁华如锦,也不敌你粲然一笑】
  • 搭子

    搭子

    吃过午饭的光景,雪子开始落了起来。打在东门五金店的钢化玻璃顶棚上,劈啪作响。昨天的天气预报还说今天会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可这天气预报却如同亚飞的经期一样不准。这会儿,亚飞就站在东门五金店的门口。她看上去有些焦急,不时掏出手机来看时间。她一直在给小美打电话,小美说马上到马上到,可半个小时过去了,却依然不见踪影。亚飞有些生气。这段时间,小美总是不准时。又过去十多分钟,雪子下得缓了些,小美那辆红色的QQ车终于从路口现身了。小美还是像平常一样,将车开得飞快,一脚急刹车,吱的一声响。小美看见亚飞,摇下车窗玻璃,打着招呼。
  • 小二的崛起

    小二的崛起

    刚刚结婚了,还没有来得及洞房,就来到了这个地方,这是那里啊,有没有人来救救我啊。一个普通的教授,来到了一不简单的时代,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 南腔北调集(鲁迅作品精选)

    南腔北调集(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