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3400000009

第9章 大江东去浪淘沙(9)

我党地下组织“北斗七星”战斗在戴笠身边,像一把尖刀刺入了军统的心脏。

他们在高度森严、极度机密的国民党特务首脑机关里斗智斗勇大显身手,构建了一个党的“红色电台”,在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中同敌人展开特殊的战斗。令人痛心的是,后来这个地下小组不慎暴露,七名成员全部被捕,并于1945年7月14日在贵州息烽集中营英勇就义,用生命书写了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

挽救了许多生命的六个字大教育家陶行知在南京燕子矶写下的“想一想死不得”警示牌,使无数欲在此轻生的人打消了投江的念头,挽回了许多生命,这不能不说是中外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迹。这六个字充分体现了语言的力量,更彰显了文化的张力。

燕子矶位于南京城区东北郊的长江边上,是幕府山东延之余脉,有“天下第一矶”之称。陡峭的山崖兀立江畔,三面临江(只有南面与江岸毗连),壁立千仞,宛若展翅欲飞的矫燕,故名“燕子矶”。立于矶顶远眺,视野开阔,长江一泻千里,江帆点点。江边怪石险峻,突入江心,在矶上俯视更见矶下惊涛拍岸,江水汹涌澎湃,巨浪翻滚,漩涡一个挨一个。湍急的江流拍打着赤褐色的悬崖石壁,江风卷起的大浪一波接一波地向矶底的崖石撞去,化作万千水花,尤为壮观。 矶,即水边突出的岩石或石滩。燕子矶与安徽采石矶、湖南岳阳的城陵矶并称为长江三大矶。燕子矶地势十分险要,自古便是重要的长江渡口和军事重地,更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矶”。这里历来是文人墨客临江抒怀的胜地,据笔者考证,李白、史可法等名流都曾在此饮酒赋诗,而清初康熙、乾隆二帝下江南时,也都曾泊舟在此。矶顶现有御碑亭一座,亭中石碑正面刻着清乾隆帝所书“燕子矶”三个大字。“燕矶夕照”早在明末清初时就是“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这样一个风景美丽的地方,竟然曾经是个着名的“自杀胜地”,曾是一处令人胆寒心碎的“鬼门关”。南京数百年来曾流传一句俗语:“燕子矶的肉包子,一两(仰)一个”,意思是说在燕子矶跳崖坠江自杀者多。据资料记载,过去数百年间,燕子矶发生的跳崖自杀悲剧多得无法统计。也许是见得多了,人们渐渐麻木、漠然,习以为常,以至于人的生命像“肉包子”般无足轻重。终于,1927年,有一个人走来了,他平心静气但又痛心疾首地说了句:“想一想,死不得。”声音不大,却如黄钟大吕震醒世人,从鬼门关口拉回了许多正在走向死亡的生命。这个人,就是大教育家陶行知。

1927年,陶行知来到南京燕子矶畔的晓庄乡,创办晓庄师范学校。一天,他听到人们谈论,燕子矶下又浮起了一具女尸,并且是个学生。他极感不安,立即到学校木工场找来块木牌,在上面写了劝喻轻生者的话:“想一想死不得”。大字下边还写了几行小字:“人生为一大事来,当做一件大事去。你年富力强,有国当救,有民当爱,岂可轻生?死有重于泰山,或有轻于鸿毛,与其投江而死,何如从事乡村教育为中国三万万四千万同胞努力而死!”陶行知把木牌竖立在燕子矶头,又委托一位在附近开茶馆的朋友多留心,看见有人在矶头徘徊要赶快上前劝说。此后,不少来到这儿打算自杀的人,看了木牌,听了劝说,“想一想”后,真觉得“死不得”,终于重新鼓起了生活的勇气。

“文革”期间,两位被打成“臭老九”的知识分子不堪忍受凌辱,一起来到燕子矶,准备终结生命,但陶行知先生的劝诫碑拦阻了他们,他们咬牙坚持活了过来,终于盼到了云开日出。1980年,时年88岁的复旦大学教授陈子展先生回忆说:“我在南京上大学时得了胃溃疡。一次我正在读书,一阵阵剧痛袭来,简直使我要发疯了,便无可奈何地来到燕子矶,想跳江了却一生。我抬头望去,只见木牌上写着‘想一想死不得’,我猛醒,终于打消了轻生的念头。”

简单朴实的六个字,居然挽救了许多生命,可谓功莫大焉。阅尽人间风雨的燕子矶如今依然守望着长江,当年陶行知立的木牌因岁月沧桑已不复存在,我们现在见到的是后人复立的石碑,但上面镌刻着的六个大字“想一想死不得”,依然是陶行知先生的手迹。

胡宗南身边的卧底英雄

在中共隐蔽战线中,他是一枚能左右战局的“棋子”,多次送出重要情报,被誉为“隐蔽战线后三杰”之首,毛泽东曾赞其“一人顶几个师”。

这位在隐蔽战线为我党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卧底英雄”,就是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等职的熊向晖,曾用名熊汇荃。

1938年春的一天,时任国民党第17军团军团长的胡宗南面见湖南青年战地服务团团员。战地服务团由进步青年组成,胡宗南希望在其中挑选一些有才华的年轻人,加以培养,为自己所用。

那天,佩戴国民党中将军衔的“西北王”胡宗南心情很不错,他亲任“面试官”,手执服务团名册,依次点名问答。胡宗南依照印象在每个人的名字后面画圈,大多数一个或者两个,少数有三个圈,只有一名青年,画有四个圈。这名青年叫熊汇荃,安徽凤阳人,1919年生于湖北武昌,清华大学高材生,父亲是国民政府湖南高等法院的院长。胡宗南深信自己发掘了一名可造就之材。次日,胡宗南的秘书找到熊汇荃,说胡先生邀请他进行“个别谈话”……1938年5月初,胡宗南将熊汇荃送至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前身)第七分校学习。1939年3月学习期满后,熊汇荃被胡宗南调到身边,并很快成为了胡的左右手,一路从侍从副官升任机要秘书,被视为很有前途的未来“党国栋梁”。

尽管熊汇荃受到胡宗南等国民党高层的赏识,但其信仰丝毫不动摇。早在清华大学学习期间,熊汇荃就积极参加北京的学生运动,接触了进步思想。他很快就成了学生抗日团体——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的骨干,学习并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1937年秋天,熊汇荃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7年12月31日,熊汇荃平生第一次见到了周恩来。当时周恩来到武汉给一些进步学生作演讲,熊汇荃也在其中,他被周恩来的非凡魅力深深折服。其时,中共中央针对当时的抗日形势以及国共两党之间的关系,做出了开辟“隐蔽战线”的重要决定,计划将一些思想进步、立场坚定的优秀青年党员安排到国民党内部。在两党和平时,这些青年可以继续抵抗日军的侵略,一旦国民党对共产党实施打压和攻击,他们就可以为保卫我党起到积极作用。中共北京地委的领导蒋南翔推荐了熊汇荃,并汇报给董必武和周恩来。在充分了解到熊的具体情况后,周恩来大加赞赏,说“这个角色非熊莫属”。此后,报名参加服务团、接受胡宗南的面试以及进一步成为胡宗南的秘书,这些都是“共产党一手安排的”。熊汇荃还在组织的建议下,改名为“熊向晖”,取意当时形容隐蔽战线工作境地的一句话——“面对着黑暗,怀揣着光明”,开始了他为期12年的间谍生涯。

“面对着黑暗,怀揣着光明”的熊向晖,就这样成为了胡宗南身边的“卧底”。

他担任胡宗南秘书不久,由于行事干练、文笔洗练且很会办事,很快就得到胡宗南的信任与器重,胡宗南视其为“懂军事又懂政治的助手”。蒋介石给胡宗南的密令都由熊向晖签收,而胡宗南下达的命令也都是由熊向晖起草。

熊向晖一刻也没忘记自己肩负的使命,那就是观察胡宗南,了解国民党高层动态,并且牢记周恩来的再三嘱托:尽可能地“少联系共产党,一定做好隐蔽工作”。胡宗南在开始阶段也积极主张抗日,没有将过多的精力放在打压中国共产党上面,熊向晖这枚“闲棋”就一直“闲”着,看着时间水一般地漫过。

抗战后期,日本的失败已成定局,于是国民党对中共的态度起了变化,虎视眈眈,磨刀霍霍。1943年6月1日晚,蒋介石亲自主持召开官邸会议,决心取消中共武装和根据地政权。蒋介石随即密电胡宗南:“借共产国际解散良机,闪击延安,一举攻占陕甘宁边区,行动绝对保密。”胡宗南完成布置后,于7月2日正式确定了进攻边区的时间:7月9日。

而在7月4日,胡宗南却收到朱德的明电:“道路纷传,中央将乘国际解散机会,实行剿共。当此抗日艰虞之际,力谋团结,犹恐不及,若遂发动内战,破坏抗战团结之大业,则陷国家民族于危难之境。”原来,国民党的作战计划早在7月3日就由熊向晖传出,再通过八路军驻西安的电台发到延安。党中央接到情报后,及时拟定了这个类似“空城计”的作战方案,一方面,破例引用情报,正面揭露国民党破坏抗日、挑起内战的罪行;另一方面,则迅速从其他地区抽调兵力,保卫延安。

一看共产党早有防备,国民党只能偃旗息鼓。剿共的阴谋没有得逞后,勃然大怒的胡宗南严查是谁泄的密,但怎么也没想到竟是自己的贴身秘书熊向晖所为,追查了许久也无结果。

1947年2月,熊向晖和相恋多年的恋人湛筱华结婚。据笔者考证,蒋经国是熊向晖的证婚人。婚礼过后,两位新人开始蜜月旅行,1947年3月1日,两人正在杭州游玩,熊向晖被一自称国民党保密局的人叫住。他起初担心是自己身份已经暴露,思索该如何应对。等被带去见胡宗南后,事情才明了。原来,此前熊向晖已计划赴美留学,只因机票不好买,才一拖再拖。胡宗南却命令熊向晖延期赴美,要熊向晖回到身边再辅佐他三个月。蜜月也不得不中途结束,熊向晖即日便开始上班。

胡宗南对熊向晖说:“前天总裁急电召我来南京,说美苏英法四国3月10日在莫斯科开会,届时将讨论中国问题。总裁当机立断,命令我直捣共产党的老巢延安。并选在四国外长会议的第一天,即3月10日发起攻击。”说完,胡宗南给了熊向晖一个文件包,让熊根据包里文件的内容画一幅草图给他,并叮嘱熊锁好房门,不许任何人进来。熊向晖打开文件包,看到两份绝密文件:蒋介石核准的进攻延安的方案,陕北共产党的军队兵力配置情况。

情况万分危急!熊向晖很快将文件内容默记在心。3月3日上午,熊向晖随胡宗南和参谋长盛文乘专机回到西安。当天晚上,熊向晖就将情报送到了位于新华巷1号的西安《新泰日报》主编王石坚的家,通过地下室里的秘密无线电台,将这两份绝密情报发到延安。而当时为了保密,连胡宗南的军长和师长对计划还一无所知。

3月8日晚,胡宗南带着熊向晖等少量随从,秘密离开西安,辗转来到洛川。

在洛川小学,与先期到达的几名国民党高官会面,组成前线指挥所。而熊向晖则意识到,自己有必要将胡宗南的日常动态报告给党中央。在如此紧要的关头,他决定冒险行事,将情报用信函的形式写在白纸上,装在印有战区第一司令部长官的大信封里。为保险起见,他同样的信都要写两封,一封寄给王石坚,另一封寄给王石坚的朋友潘裕然,源源不断的情报就这样被送到了党中央的面前。党中央根据情报果断地做出放弃延安的战略决定,在陕北山区与国民党军队玩起了捉迷藏,在运动战中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由于有情报工作的保障,尽管当时敌我力量相差悬殊,但我党我军总能一次次从国民党军队的眼皮底下逃走,还会时不时地给敌人以沉重打击。胡宗南的部队陷入了一团泥沼之中,非但没能“给共军以毁灭性打击”,自己的部队反而损失惨重。正如毛泽东在窑洞里留给胡宗南的一首打油诗所说:“胡宗南到延安,势成骑虎。进又不能进,退又退不得。奈何。奈何。”

情报的泄密,导致国民党军队“闪击延安”的计划最终破产了。毛泽东大赞情报工作十分卓越的熊向晖,说他“一个人可顶几个师”。周恩来也称赞:“我党打入国民党内部的情报人员工作卓越,李克农、钱壮飞和胡底属于前三杰;解放战争期间,又有三位突出的情报人员(熊向晖、陈忠经和申健),同样一人能敌万千军,创造了情报工作的奇迹。他们就是后三杰。”

1949年11月6日中午,周恩来在中南海勤政殿特设午宴招待投诚的国民党元老张治中、邵力子、刘斐。周恩来把熊向晖介绍给大家,几位元老都有些惊讶:“这不是熊老弟吗?你也起义了?”周恩来说:“他不是起义,是归队。”众人恍然大悟,张治中说:“早知道蒋介石在政治上、军事上不是共产党的对手,今天才知道,在情报工作上,也远远不是共产党的对手。”

民国年间最成功的一部历史小说

毛泽东酷爱读书,尤其喜欢看历史上的演义类小说。对于民国年间问世的小说,毛泽东也非常关注。他最看重的民国小说家是李健侯先生,很喜欢李健侯先生的《永昌演义》。这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式的巨着,也是民国年间成书的最成功的一部历史小说,主要反映了李自成跌宕起伏的传奇一生,以及他带领的起义军起自陕西,横扫中原,席卷大半个中国,前后经过16年之久的曲折、艰苦的斗争,最后推翻了明王朝的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同类推荐
  • 韩非子权术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韩非子权术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资本的秘密:洛克菲勒自传

    资本的秘密:洛克菲勒自传

    《资本的秘密:洛克菲勒自传》是一部深入挖掘洛克菲勒内心世界和完整展现其人生经历和丰富的商战阅历的作品。将洛克菲勒身上所发生的逸事结合他的人生理念,生动揭示出令洛克菲勒受益一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解密其成功之道。所有的财富神话都有它背后的故事,洛克菲勒家族也是这样。洛克菲勒的巨额财富来源于他谨慎地利用每一枚硬币,一分钱也要用在恰当的地方,这也许是洛克菲勒构建起如此庞大的财富大厦的秘诀。而我们能看见这个智者留下的手记无疑是一种幸运。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可以看得更远。
  • 不是冤家不聚头:鲁迅与胡适

    不是冤家不聚头:鲁迅与胡适

    说到胡适与鲁迅,两大对峙的奇峰,他们有着太多的相同:一样的出生于文化丰厚之地,一样的来自于文脉世家,一样的青春年少便出门求学,最终又一样的漂洋过海留学深造,甚至一样的被守寡的母亲以同样的“母病速归”的谎言诓骗回家,娶了一个同样的没有文化的小脚太太。这太多的相同背后,又有着太多的不同:一个求学金陵,一个求学上海。在金陵的学校,鲁迅过的是比绍兴还要保守、传统的封闭生活。而在上海求学的胡适,则被开放、摩登的殖民文化所陶醉,如鱼得水,如浴春风,用他自己的话说:“自打进入上海后,我几乎没有一天不读报纸。”成山成堆的报纸杂志,兼收并蓄的海派文化,开阔了胡适的心胸,拓展了他的视野,让他看到了世界范围内风起云涌、此起彼伏的文化大潮。
  • 季羡林自传(典藏本)

    季羡林自传(典藏本)

    《季羡林自传(典藏本)》畅销近10年,是季羡林生前亲自授权、审定的版本。当代中国出版社为了表达对季羡林先生的纪念,隆重推出双色精编典藏本。《季羡林自传(典藏本)》是作者季羡林先生用自己的笔,讲述了他从山东临清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的孩子,一步一步成长为学贯中西、享誉海内外的学术大师的人生历程,记述了他九十多年来所遇到的人和事,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展示了他个人的奋斗经历和情感世界。
  • 武则天发迹史

    武则天发迹史

    武则天14岁入宫,历经12年的蹉跎,26岁却身处感业寺,只能青灯古佛。美人心中的那一计,让李治相思难忍,这才令武则天的人生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二次进宫后,武则天自导自演了一场惊心动魄、血腥残忍的权力大角逐:昭仪,皇后,天后,临朝称制,改唐为周,天下升平……如此82载,谁堪比之?武则天何以从单亲女孩成长为三国皇后,以女儿之身君临天下,令无数粉黛、朝臣尽折腰?不妨看看她的心术操练和宫斗绝技。畅销书作家池墨将通过《武则天发迹史》一书为读者揭秘武则天的发迹之路。
热门推荐
  • 梅花道人遗墨

    梅花道人遗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衣服之王:优衣库掌门人柳井正

    衣服之王:优衣库掌门人柳井正

    从祖传的一家西装店起步,逐渐成长为日本乃至全世界都关注的服装零售业巨人,这就是柳井正的优衣库王国的故事。这是一部全面、真实的优衣库成长史,该书展示了优衣库令世人瞩目的成长过程,多角度剖析了优衣库独特的商业模式、企业文化、技术研发与资本运作。阅读本书,读者能更多地了解优衣库多年来鲜为人知的成长故事,感受到柳井正睿智而朴素的商业哲学,还能从中学习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点燃生活工作的激情。《衣服之王:优衣库掌门人柳井正》是创业者和经营者不可多得的案头指导书,也是你不可多得的人生励志书。
  • 凤佑帝国

    凤佑帝国

    女主墨成凰从现代穿越到异世界,与男主赫连嘉佑的高甜度爱情一步步瓦解再到释怀。两人曾眼里只有彼此,携手仗剑打天下,奈何天下到手,却从爱到恨,从情到仇。
  • An Ocean in Iowa

    An Ocean in Iowa

    A funny, bittersweet exploration of how a child can change in one short year of love, loss, and growing up…Seven-year-old Scotty Ocean decides that seven is going to be "his year." But soon after his birthday, his artist-turned-alcoholic mother abandons the family—leaving Scotty and his two older sisters alone with their father. As his perfect year is torn apart (falls apart?), Scotty begins to act out during school and takes a series of increasingly wild actions to try to win his mother back—and, when that doesn't work, to replace her.
  • 至恶游戏

    至恶游戏

    如果都只是一场游戏而已,那么玩家又是谁呢?
  •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为大唐做贡献

    我为大唐做贡献

    大唐贞观,山河壮丽,风景秀美,唐太宗治世兢兢战战,群臣更是忠心辅佐,然就在这贞观之治之下,在长安古都外,一位少年郎却是愁眉不展的盼着……秦叔宝快点病……太子快叛变……李治快上位……
  • 无极春秋

    无极春秋

    一次被嫁祸的暗杀,让普通的玄星男孩李破晓卷入了光明王国争权夺利的阴谋中。亲人的生死离别,敌人的凶狠残暴,恩师密友是否一片真心,红颜真爱是否诚意相待。被夺走的幸福,被抢占的地位,破晓将如何抉择?
  • 穿越异世小娘子

    穿越异世小娘子

    云秋水和冯静依是一对闺蜜,一次意外穿越,两个人来到了异世。两人性格迥异,所以在异世也选择了不同的生活道路,一个闯荡江湖,一个入宫为妃。当然,最后的结局是美好的,两个闺蜜自始至终互相扶持,最终在异世闯出一片新天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混沌灭世决

    混沌灭世决

    落魄书生,惨遭穿越,初来乍到,得人传承。灭世绝学,共进五层,层层致命,层层盖世。混沌大陆,一切未知,修仙之路,困难重重。塑造仙源,蓄气练气,我欲修仙,法力无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