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89800000007

第7章 道家的政治智慧

引言

老子创立的道家学说在中国古代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西汉时期司马谈在论及道家思想的特点时说:“道家无为,又日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执,无常形,故能穷万物之情。”(《史记·太史公自序)班固说:“道家者流,概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面南之术也。及放者为之,则欲对礼学,兼弃仁义,日独任清虚可以为治。”(《汉书·艺文志》)可见,道家学说具有博大精深的政治智慧。老子提出了道法自然的宇宙观,无为而治的政治原则,小国寡民的政治理想,以柔克刚的政治策略。庄子进一步发挥了老子的政治学说。

一、道法自然的宇宙观

道是老子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人以地为法则,地以天为法则,天以道为法则,道以它自身的本性为法则。“道法自然”是讲道是宇宙的本源,而且是按照自身的规律在运动。

《老子》开篇便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在老子看来,道可以分为“常道”和“非常道”,凡是可以用语言表达的道,都不是“常道”,常道是不可以用语言来表达的。所以常道无名,而非常道有名。老子所说的非常道,是由常道派生出来的具体的道,自然界每一事物都有自己的道。庄子阐释老子这一思想,说“道”“在蚁”、“在梯稗”、“在瓦镜”,这种具体的道,产生于不可道的常道。所以,常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

在老子看来,道先于万物而独立运行不止。“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老子》第二十五章)但是道却是产生万物的本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四十二章)道是万物存在的根据“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乎似万物之宗。”

(《老子》第四章)“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老子》第三十四章)老子提出“道法自然”的宇宙观实际上是对上帝主宰一切的否定。“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老子》第十七章)“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老子》第六十四章)自然即是自然如此。自然是自然的,百姓是自然的,万物也是自然而然的。老子提出“道法自然”是对“天意”、“天命”的反驳,是对上帝信仰的排摈。“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老子》第四章)道在上帝之先,实际上是对上帝主宰一切的否定。从老子反对信仰上帝看,可以说老子的道论具有唯物主义的意义。老子的“自然”论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形式。(张岱年《文化与价值》,第144页,北京:新华出版社)道是宇宙的运动规律。道“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不停的循环运行,永远不会改变。老子说:“反者道之动”。

(《老子》第四十章)“反”即向相反方向发展,而发展到相反的方面以后,又要向相反的方向发展,回到原初的状态,因此“反”具有对立转化和返本复初两层含义。老子认为“反”是发展的总规律。老子提出了许多对立转化的现象,都是对“反”这个总规律的说明:“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老子》第二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第五十八章)老子提出了许多循环往复的现象,也是对“反”这个总规律的说明:“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老子》第四十六章)归根复命是芸芸众物的规律,本质上就是道。老子讲道是“周行而不殆”的,“周行”就是循环运行。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老子》第二十五章)“道”又称为“大”,它包含着大、逝、远、返的含义。因为“道”是“众妙之门”《老子》第一章),所以“大”;因为“道生万物,从空无变成实有,就远离了空无”,所以“远”;万物生长变化的结果又“各复归其根”,这就是“返”。总之,“反”的具体内容就是万物的对立转化和循环不息。(张岂之主编《中国思想史》,第39-39页。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年。)

老子提出“道法自然”的命题,道既然要效法自然,是否表示道还不是老子最根源性的概念?关于这个问题,严灵峰先生说:“从来研究老子的人总以老子书中以‘道’字为最高范畴,其实,自宇宙本体而言,则为‘道’,自演化的程序言之,则以‘自然’为极致。’,(严灵峰《老子达解》,自序,艺文印书馆,1971年。)在人类意识中一接触到万物创生的问题,由于受到宗教和其他人本思想的影响,不是把它推向神的创造,就是以为是人的创造。上帝创造万物的信仰可以代表前者,人定胜天的信念可以代表后者。老子反对这种想法,所以在发挥了道的生成意义之后,又提出“道法自然”的命题,说明道之创造出天地万物不是出于神的意志,也不同于人的意志。它是因任自然,自然就是它自己本来如此,不含有任何造作在其中,道与自然都是万物的自性,所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者是。创生或演化的历程不是突然的自无到有,它不服从任何人为的律则,自然就是它惟一的律则。这里已经揭露出了宇宙万物自己运动,自己是自己的运动法则的卓越辩证法思想。不过老子的宇宙论主要目的并不是寻求自然律,他所以要建立以自然为宗的宇宙观,主要是为了他的政治及人生哲学觅得形而上的依据。这个宇宙观决定了他的价值观,凡是合于自然的就是好的、美的、圆满的;凡是违拗自然的就是坏的、丑的、残缺的。

二、“无为而治”的政治观

老子“无为而治”的政治观具有强烈的现实感,来自对现实暴政的反抗和对社会邪恶的指控,且听他的正义呼声: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老子》第七十五章中的这三句话,就已经把当时统治阶层的根本弊端揭发出来:第一,老百姓为什么会挨饥?是因为在上位者高赋税政策的敲剥。第二,本来很纯朴的老百姓,为何如今竟难以治理?是因为在上者的政令过于烦苛,又动不动就发动侵略,所谓“法令滋彰,盗贼多有。”(《老子》第五十七章)所谓“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天下矣。”(《老子》第三十一章)第三,人没有不怕死的,如今老百姓竟轻于犯死,这是什么缘故?老子认为这都是由于在上者,求生之厚引起的。在上的权贵们过着穷奢极侈的生活,于是贪得无厌,也就成为横征暴敛的一个主要原因。很明显,老子的抗议是站在老百姓的立场,把造成人民生活疾苦、社会混乱的责任,归结为在上位者。

在中国历史上,老子首次在广泛的背景上透视了作为人类政治核心的权力问题,他十分敏锐地观察到人民的疾苦和社会的不安,是起因于在上位者的予取、予求及横加干涉。政治上的各种扰民是引起上下之间关系紧张的主因。无为的政治主张,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化解这个政治上的核心问题。下面这段话,可以很清楚看出无为思想的现实背景以及无为的意义和效果。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天下其然哉?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城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第五十七章)在上位者施行权谋(利器)、智巧、滥用权力,结果弄得天下不宁。要根本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先由统治者本身着手。一个理想的统治者(圣人)要先自己做到无为,无为就是要爱好清静,不搅扰百姓,彻底清除嗜欲;自化、自正、自富、自朴,就是无为的效果,也就是“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第四十八章)的意思。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老子》第三十七章)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老子》第六十三章)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老子》第六十四章)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老子》第二十九章)。

这都是说上位者如能自行无为之政,就能达到理想的治理效果。上位者能做到虚心弱志,在下的百姓能做到无知无欲,这才是“以正治国”,以正治国才能“以无事取天下。”这样“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老子》第四十九章),上下一体都过着合自然的生活,也就是老子主张“无为而治”的本意。

不然,反其道而行,以智治国,以严刑峻法对付老百姓,可是“民不畏死,奈何以死俱之”,一切都将成为徒劳。(韦政通《中国思想史》上,第110页,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老子的“无为而治”主张“不尚贤,使民不争”(《老子》第三章)。他认为,社会道德的沦丧,在于人有争夺之心,而纷争之心根源于尚贤,如果不尚贤,就可以收到制止社会纷争的效果。“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老子》第三章)人们看重难得的货物,人为提高了难得之货的价值,才刺激了一些人的欲望,进而产生了盗贼。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矣。”(《老子》第三章)所以圣人治理天下,要简化人民的头脑,填饱人民的肚子,削弱人民的志向,增强人民的体魄;永远使人民没有知识,没有欲望。这样,使一些自作聪明的人不敢妄为,以“无为”的态度去处理世事,就没有办不好的事情。老子还主张“智慧出,有大伪。”(《老子》第十八章)

按照老子的逻辑,如果专制国家的统治者以智治国,民众也将相应地变得聪明,运用智慧反抗统治者,其结果必然是越治越乱,所以治理国家的要诀是取消文化,不以智治国,“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老子》第六十五章)。

老子认为“无为而天不为”是治理国家的最高境界。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第四十八章),在老子看来“道”既然是宇宙的根源,又是人类社会最理想的状态,而无为正是达到“道”的境界的直接途径。因此,老子在政治上主张以无为治国,“爱民治国,能无为乎?”(《老子》第十章)无为,只有圣人才能做得到,“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无为政治也是最符合道的原则的政治,是“道法自然”的宇宙观在治理国家问题上的运用。

三、和谐的社会观

追求社会和谐是中国古代传统思想的共同特征。但是各家达成和谐的方法却不同。孔子希望能经由伦理和礼乐教化的方式去达成。老子的立论和孔子不同,他希望顺乎自然的方式去达成,人类的巧智和贪欲是违反或破坏自然的,所以他主张反智和无为。互相侵略攻伐是建设和谐社会最大的障碍,因此他反对战争。墨子也反战,但他反战的方式是主张以战止战,属于直接行动的反应。老子却因反战而产生了战争的新思想,对古代兵学有深远的影响。老子说:

以道位人主,不以兵强于天下。其事好还,其师所处,荆棘生之。善者果而已矣。毋以取强焉。果而毋骄,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毋得已居,是谓果而强。物壮而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帛书《老子》第三十章)他认为一个以道辅助国君的人,绝不可靠兵力逞强,因为靠兵力逞强斗胜会制造仇恨,必遭报复和报应。何况军队所到之处会使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为人民着想应尽快结束战争,因为战争的目的只为克敌致果,达到反侵略的目的就应立即终止,绝不可因得胜而骄傲,而自夸其功。要知道万事万物莫不由强壮而至老衰的,倘若企图趁胜追击,由反侵略变为侵略者,那就违背大道。违背大道的作为必是自取灭亡。所谓“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也。

老子原则上不反对战争,但主张“不得已而用之”,不得已自然是反侵略。从下面这一段可以看出老子反战思想的人道精神。

夫兵者,不祥之器也,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是以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故兵者非君子之器。兵者不祥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括龙为上,勿美也。若美之,是乐杀人也。夫乐杀人,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是以吉事尚左,凶事尚右;是以偏将军居左,而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居之也。杀人众,以悲哀在之,战胜而以丧礼处之。(帛书《老子》第三十一章)。

老子以为战争是不样之事,因国家一旦动了干戈难免死伤遍野,妻离子散,为多少家庭带来灾难。兵本属凶器,若因得胜反以为美,那就成了嗜杀人者,嗜杀人者岂能服天下人之心。

要服天下人之心必须应天道,而“天之道”是“不争而善胜”的。老子教那些主持战争的人,在战争中杀了人,要感到悲哀,侥幸得了胜利应以办丧事的心情来处理。因在战争中不论是失败或胜利,给人民带来灾害却是一定的。这是人道主义的战争观。本着这种观点看自古以来那些因胜利而狂欢庆祝的人,对战场上的枯骨是多么大的讽刺,又是多么不合人道!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也只有诗人为他们悲鸣不平。

反战争是为了和平,老子生于诸侯争雄的春秋战国时代,为了使国与国停止战争,和平相处,根据他的基本理论提出一个能走向和平的方案,因必须先停止争战,建设一个和谐社会才有希望。

大国者,下流也,天下之化也。天下之交也,松恒以静胜牡。为其静也,故宜为下也。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于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故大国者不过欲并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各得其欲,则大者宜为下。(帛书《老子》第六十一章)老子提供的国与国之间和平相处的方案本于一个原理:“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老子》第七十八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第四十三章)水性向下,而百川归之,所以老子希望有主动力的大国能自处“下流”,就自然能获得天下归宗。人国谦下就能宽容小国,小国谦下就能敬重大国,这样就可以“各得其所”,彼此相安了,但关键还是在大国。

以上和平方案是老子迁就当时国际的现实所做的构想,这样的社会还只是理想的初步实现。老子对完全和谐的社会有生动而诱人的描述:

小国寨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徒。虽有舟典,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甚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第八十章)这样的社会有太古社会的影子,如“使民复结绳而用之”,但并不是没有政府机构存在,其政闷闷;“并非否定”政,只是希望它做到无为。这样的社会,国度要小,人民要少。它也有什伯之器,有舟舆,有甲兵,只是备而不用罢了,除了维持生存的基本欲望之外,其他都不需要。

这也许是一种遐想,但在一定条件下,这种遐想往往形成一股极为诱人的力量。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令人向往。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希特勒初兴的德国有位颇具独创力的思想家叫克拉格斯,就曾发展出一套与老子极为相似的思想和向往,他激烈反对精神主义。他认为灵魂散布在一切事物中,这样的世界本来充满了自然的和谐,不幸因人的缘故,有一种叫做“精神”的力量,闯入这个世界,于是带来了人、意志和离心的挣扎。精神的作为谋杀了生命,它是灵魂和一切自然的、忠诚的、有价值的事物之敌。因此他主张坚决地反抗“精神”,回到庇拉斯吉主义—庇拉斯吉是太古时代居于小亚细亚及希腊的一个民族—的世界观,也就是一种不受精神束缚的原始无意识的生活。(韦政通《中国思想史》上,第112页,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近代以来,随着工具理性的过渡张扬,意志误用问题及各种反主体性效应都空前突出起来。从意志论角度看,与片面理性相关的当代人类意志呈两个极端方向发展:一方面,随着人以自己的意志和活动支配世界能力的增强,人类变得愈益志得意满,随心所欲地统治自然、控制世界的“雄心状态”愈益膨胀。由此导致唯意志论泛滥和工具理性片面张扬,并带来大量的事与愿违的效果,造成了人性的畸形发展;另一方面,疏远、烦、吸毒、暴力、性放纵、冷漠、沉沦成为当代较为普遍的生活状态。在某种意义上,意志的颓丧已经成为当今人类的症结,当今时代已经成为“意志障碍的时代”。现代人的合理决策能力的衰弱和责任感、意志的淡薄甚至丧失,远不只是纯粹的伦理问题,而且是严重的生存实践问题。(张明仑《当代中国意志论研究:进展与问题》,《哲学研究》,2001年第2期。)罗洛·梅指出,“意志和抉择的矛盾,是我们这个过渡时代心理动荡不可避免的表现。我们意志和决策力的固有基础,已经遭到彻底的不可挽回的破坏。可笑的是(如果不是可悲的话),恰恰在这样一个万方多难的时代,当技术力量如此过分地膨胀,意志和抉择显得如此关键的时候,我们却发现自己缺乏任何新的意志基础。”现代人的生存处境和精神状况实在令人担忧,这大概就是文明的代价,虽然我们不可能倒退到远古社会,然而,老子返回自然的呼声代表人类社会的木铎与瞥钟。(《罗洛·梅文集》,第212页,北京:中国言实出版,1996年。)

四、以柔克刚的政治谋略

《吕氏春秋·不贰》说:“老聘贵柔”。知雄守雌,以退为进,柔弱胜刚强是老子以及整个道德学派对待事物,掌握主动的谋略原则,也是道家政治思想的一个显著特色。以柔克刚的政治谋略来源于老子对道的辩证本性的把握。老子日“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老子》第四章),他认为任何事物矛盾的双方无不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即物极必反。“物壮则老”(《老子》第三十章)、“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兵,强大处下,柔弱处上。”(《老子》第七十六章)“弱者道之用”是讲道的作用是保持一种柔弱状态。因为老子预设的道是恍惚虚静的,道运动的规律是循环不已的;任何一种状况,都是另一种状况的动力,最终总要返回到原来的状态,而事物本来的状态即道的本体是虚静的,所以说一切动态的变化,都是以柔弱为出发点和归宿的。这种现象和规律用一句话来表达,就是“弱者道之用”,是说道的作用是柔弱的,道在发挥作用的时候,也是一种柔弱的形态,就象道生万物,自然而然使其成长那样,是无为的。“道者弱之用”的基本含义,就是取无为之义和用“弱”的原则。

老子以为强弱是相互蕴涵的,强的东西中,实际上潜含有相反的因素—弱,表面上的强并不能代替真正的本质上的强。因为对立的事物可以转化,所以强的东西可以变成弱的东西,暂时强的并非永远强。从实际情况看,凡是具有“强的性状”的事物往往容易被摧毁掉。因为强的都是突出显露、自性坚强的。因为突出显露,所以外力来侵时,便首当其冲;或者因其自性坚强,所以不可能婉转适应外力,因此在外力来侵时,很难不被摧毁。就物性而言,以树木为例,狂风来时,被摧毁折拔的几乎全是高枝巨杆,而不是小草短枝。树长在高大时,反而成了弱者。就人情而言,锋芒毕露,呈强好胜者,往往会遭到低毁。用庄子的说:“坚则毁矣,锐则挫矣。”(《庄子·天下篇》)用老子的话讲,即所谓“勇于敢则杀。”(《老子》第七十三章)

坚毁锐挫为宇宙之万物变化的一个基本现象,不论人的性格,还是自然界物的性格,只要强便往往容易遭遇非毁即挫的结果。再看那反面的弱,它虽表面居于劣势,不为人喜,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因其不突出、不显露,当外力降临时,不仅由突出、显露的强者为之抵挡,而且它本身又自性不强,善于适应,反倒能延续长存。用老子的话讲,即所谓“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老子》第二十二章)因此,事物也只有具备了弱性,才不被摧毁。试看,水最柔弱,可是谁能摧毁水呢?所以老子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老子》第七十八章)强兵虽然可以攻占最坚固的城池,但对水则无可奈何。由此可见,强者并非弱者的对手。所以老子说“柔弱胜刚强。”(《老子》第三十六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人无间”《老子》第四十三章)这就是说,一种最柔的东西,则可以驾驭天下最坚强的东西;几乎没有的东西,都可以钻进几乎没有缝隙的东西。水滴石穿,就是“无有人无间”。水石相激,皆有损耗,但水可以变形而无损,石则出现穿孔而为损。在老子看来这就是以柔克刚,以天下之至柔驰骋之至坚的例证。这守柔而来的强,在老子看来,才是真正的强。这就是老子对“弱者道之用”哲理的基本思考。

老子将“弱者道之用”思想应用于社会领域,上升为一种柔弱胜刚强的政治谋略。“将欲款之,必固张子;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老子》第三十六章)要使其收缩,必先使之张开;要削弱其力量,必先使之有足够的强力;要废弃的,必先兴举;要夺去的,必先给予。如想废弃某人,须先抬举他;想夺取他人,必先给予他人。老子认为这个道理是微妙的,又是明显的。因为刚硬之体,只有一种形态,而柔弱之物,则容易变形,不易受挫。柔弱胜刚强,是因其能顺应自然随遇而变。这是自然界的一种普遍现象,但人们却轻视不察,知而不识,所以老子说是微明的。老子独具慧眼,重视阴柔,认为柔能克刚,阴能制阳,弱能胜强。

老子日:“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视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老子》第六十九章)老子主张用兵之道,不取攻势,而取守势;不前进一寸,而要后退一尺。这即是没有阵势而又可以摆出阵势,没有胳膊可以举,没有敌人可以对,没有兵器可以执。最大的祸患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乎要丢掉自己最宝贵的东西。故两军相当之时,慈悲的一方可获胜利。老子主张以守为攻,以退为进的政治谋略和“以奇用兵”的原则。老子说:“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老子》第六十八章)善带兵的人,不尚勇武;善于作战的人,不逞愤怒;善于取胜的人,不主动进攻;善于用人的人,能取谦恭的态度。这叫做善于利用别人的力量,以不争达到争的目的。这也是讲以退为进的政治谋略。在老子看来“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第二十二章)“天地长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老子》第七章)凡事退让,不与人争,不用智巧之能,自甘愚昧鄙陋,就会使自己处于不败的地位,像天地一样长治久安。

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日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老子》第六十七章)这是一种“进德若退”的原则,也是“弱者道之用”原则的运用。表面上,有道之人谦退居后,即所谓“不为天下先”,“若退”;但本质上这种退就是一种进。“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老子》第六十六章)江海所以能纳百川,是因为善于处在下游或低洼之处。可见,所以不敢为天下先,实际上是可以为天下先的有效途径而已。这既是老子的为人处事哲学,更是一种高超的政治智慧。“慈”、“俭”、“不敢为天下先”也是老子“无为而治”的政治观的具体体现。

五、庄子对道家政治学说的发挥

庄子出生于战国中期,是继老子之后,道家思想的一个主要代表人物。庄子在政治上鄙视权贵,与当时统治者采取不合作的态度。据《史记》记载,楚庄王闻庄周贤,便备厚礼去聘请他做相,却被他拒绝了。他对楚庄王的使者说:千金、卿相,的确是重利尊位,但这好象祭祀用的牛,养了几年,便给它披上绣花衣裳送到太庙作祭品,到那时候,它即使想做一只自由自在的小猪,也不可能了。你赶快走吧!不要站污了我!

我不要做官,我宁愿像一条鱼,在污泥浊水中自得某乐,图个精神愉快。(见《史记·老庄韩列传》)所以庄子终身不仕,过着隐居生活。

(王引权《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第174页,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1999年。)

(一)庄子首先发挥了老子道法自然的宇宙观

关于“道”,庄子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庄子·大宗师》)这就是说,“道”在天地之前,自古以来就独立存在的。它产生天地,使鬼神和上帝显示作用,它是无始无终,无边无际,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它确实可以体会得到,但它又是无形无为,看不见,摸不着的。它始终在传递着,可是它又不能被具体接受。因此,这样神秘的“道”既不能用感性来觉察它,也无法用理性认识来把握它,而只能靠主观直觉去体会它的存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中国哲学史》(第2版),第70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又说“先天地生者,物耶?物物者非物。物出,不得先物也,犹其有物也。犹其有物也,无已”。(《庄子·知北游》)有形的万物乃至“五行”之实,阴阳之气,都摆脱不了具体的实物性,都还是“不得先物”的有限之物;只有那个使万物成为“物”的“非物”(道,物物者),才能是万物的根本。庄子的这个说法与《老子》有相似之处。不过在庄子看来这个“自本自根”,而又‘性天生地”的道,并不完全在万物之外、之上,而就存在于万物之中,是一切事物的内在原因。

《庄子·知北游》记载东郭子问庄子“道”在哪里?庄子说“无所不在”。东郭子一定要庄子指明“道”究竟在哪里,庄子只好作了“每下愈况”的回答:“在蛾蚊”、“在梯稗”、“在瓦壁”、“在屎溺”。东郭子感到不可理解。庄子接着说:

“汝唯莫必,无乎逃物,至道若是,大言亦然。

周、编(遍)、咸三者,异名同实,其指一也。”这里用“周”、“遍”、“咸”三字来形容“道”无所不在。成玄英的《庄子疏》说:“周悉普遍,咸皆有道。此重明至道不逃于物,虽有三名之异,其实理归则同一也。”指出了“道”的超越性(“神鬼神帝,先天生地“)与内在性(“不逃于物”)的统一,有合理因素。(丁祯彦、减宏《中国哲学史教程》,第73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庄子发挥了老子道法自然的命题,提出了因任自然的观点。“牛马四足,是谓天,落(络)马首,穿牛鼻,是谓人。

故曰:无以人灭天。”(《庄子·秋水》)在庄子看来,人与自然之间应该是一种和谐关系,因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社会应该以保持人的自然性为目的。把自然当作人的尺度,把人与自然的和谐看做人的最高价值状态,不承认人类一切文明的价值。

(二)庄子主张一种相时主义政治哲学

《庄子·齐物论》集中阐述了庄子的相对主义哲学思想。

“民湿寝则腰疾偏死,鳅然乎哉?木处则惴栗询惧,猿猴然乎哉?三者孰知正处?民食当豢,糜鹿食荐,螂蛆甘带,鸥鸦嗜鼠,四者孰知正味?猿编狙以为雌,糜与鹿交,鳅与鱼游,毛墙、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人,鸟见之高飞……四者熟知天下之正色哉?’似此,庄子把人们观念中的美丑、大小、贵贱,都看作是相对的概念,不承认其客观性。庄子认为事物的大小、贵贱都是相对的,并不存在判断事物贵贱的绝对标准。“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以差观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庄子.秋水》)也就是说,对于道来说,世间万物本来没有贵贱之分,而对于每一事物来说,都“自贵而相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关于事物大小、美丑的认识,都是纯粹主观的认识。

庄子认为在社会生活中,所谓是非也是相对的,根本不存在判断是非的客观标准。庄子举例说:“即使我与若辩之矣,若胜我,我不若胜,若果是也?我果非也邪?我胜若,若不吾胜,我果是也?而若果非也邪?其或是也,其或非也邪?其俱是也?其俱非也邪?”(《庄子·齐物论》)如果我与别人之间产生了争论,无论是我胜,还是别人胜,都不能证明我与别人谁是谁非,因为我与别人原本不能相知的,二人有各自不同的是非标准,是非只是相对的,每个人只能有自己的是非。即使有第三者来判定我与别人之间的是非,也同样由于第三者用于判断是非的标准是主观的标准,无法得出客观的结论。

庄子认为,人类社会的治与乱,实际上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庄子·秋水》说:“因其所然而然之,则万物莫不然,因其所非而非之,则万物莫不非。知尧、莱之自然而相非,则趣操睹矣。昔者尧,舜让而帝,之啥让而绝,汤、武争而王,白公争而灭。由此观之,争让之礼,尧舜之行,贵贱有时,未可以为常也。”在庄子看来,无论什么人留下来的历史经验,只是在那个时代才有意义,尧舜禅让而成为帝王,而战国时的燕王啥和子之却因为效仿尧舜禅让而败亡,至于尧与莱之间,也没有是非可言,所谓的暴君与圣王也不过是各有各的治国之道罢了。(三)庄子追求“至德之世”的社会理想庄子说:“故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视颠颠,当是时也,山无蹊隧,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属同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

(《庄子·马蹄》)庄子所谓“至德”实际上也就是老子所说的“道”的体现,至德的根本特征是“自然”。“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谓之德。”(《庄子·天地》)这实际上是按照自然原则,设计的至善至美的理想社会。人生活在蒙昧的状态下,民如野鹿,与自然界没有任何差别,与“万物群生,连属同乡”,人与自然万物是一体的。

人们没有知识,没有文化,没有科学技术,完全依赖自然界而生存。

在庄子的理想社会里没有私有财产,也没有私有观念,人们劳动虽是为了饱腹,“知作不知藏”(《庄子·山木》)人没有任何形式的交往,都依靠自己的“道术”生存。“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庄子·大宗师》)没有群体生活,也没有君子与小人的区别,不需要伦理道德,人们“不知义之所至,不知礼之所将。”(《庄子·山木》)庄子把原始、蒙昧、自然为一的状态作为理想社会,否定有史以来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的价值,这与老子对和谐社会的追求相一致。

(四)庄子提出了“无治为治”的政治观

庄子认为天由于“无为”才显得清高;地由于“无为”,才表现出宁静;天地“无为”,才产生了万物和人事。无为既是道的基本属性,那么天地万物,尤其是社会人事都应遵循道的原则。所以他说:“四时殊气,天不赐,故岁成;五官殊职,君不私,故国治;文武大人不赐,故德备;万物属理,道不私,故无名。无名故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庄子·则阳第二十五)可见,庄子也是主张顺任自然,无为而治的政治原则。

庄子坚决反对有为政治,尤其反对君主“以已出经式义度”以教民。他认为“唯法为治”是致乱的根源,“治,乱之率也。”(《庄子·天地第十二》)在他看来,治国的结果,是乱人之性,造成人与人的仇恨与残杀;治人的结果,是乱天之经,破坏天人之间的和谐;运用刑罚的结果,是乱天下。“天下之大,不足以赏罚。”因此,他在狂接舆与肩吾的寓言中,借狂接舆之口,批评了君人“以己出经式义度”(庄子·应帝王)是虚伪的治国之道。庄子尖锐地指出,君人一意孤行,凭借自己的意志和权力制定法度,人民“熟敢不听而化诸?”

他说,以这样的法度和方式去治理天下,犹如“涉海凿河”、“使蚊负山”一样,根本达不到治理的效果。庄子还说,鸟儿尚知“高飞以避增弋之害”,小鼠方知“深穴乎神丘之下,以避熏凿之患”,难道比二虫聪明的人能听从这种虚伪的经式义度的摆布吗?

庄子认为“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庄子·应帝王)治者应把自己的心神遨游在虚静恬淡之内,把形气融合在寂静无为之中,让万物顺应自然,不怀半点私心,天下自然太平。这里的‘顺物自然”可以理解为顺任人民自然性、自由性、自主性;“无容私焉”可以理解为统治者不去以自己一人的私意,一家的私情,一姓的私利去强行统治人民。这是庄子主张无治为治的思想核心,是反对专制之治。庄子说:“明王之治,功盖天下而似不自己,化贷万物而民弗恃。有莫举名,使物自喜。立乎不测,而游于无有者也。”(庄子·应帝王)英明的统治者,应当尽自己所为建功立业,而不居功,化育、施恩于万物而不留名,使自己的功绩无法言表,使人与物各得其所,身处渺茫之地,游心于自然无为之境。这一主张是庄子对老子“为而不恃”,“功成弗居”思想的进一步发挥,体现了庄子博大的心胸和无己、无功、无名的无私精神境界。

庄子在《天地篇》描述了理想的治者形象:“夫道,夫载万物者也,洋洋乎大哉!君子不可以不剖心焉。无为为之之谓天,无谓言之之谓德,爱人利物之谓仁,不同同之之谓大,行不崖异之谓宽,有万不同之谓富,故执德之谓纪,德成之谓力,循于道之谓备,不以物挫志之谓完。君子明于此十者,则韬乎其事心之大也,沛乎其为万物逝也。”为君者如能做到做事无私心,言谈无偏见;顺人随物之自然,消除万物之对立;举止不露锋芒,胸中包容万物;永葆道之德性,与道浑然一体;遵循大道而行,不以外物累其心。那么他就是一个有天行、有公德、有仁爱、有大度、有纲纪、有功业,最富有的、最完备的、最完善的、最能体现大道的真君。(王引淑《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第212页,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1999年。)这也就是无为为治的典范。

(五)庄子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

与老子一样,庄子也是用倒退的观点解释人类社会的历史。庄子把神农、黄帝以来的历史,一概看作是倒退的历史,其表现就是由最初没有圣人,而产生了圣人;由最初的混沌状态,而产生了智慧;由最初没有政治制度,而产生了政治制度。文明时代的一切事物,在庄子看来都有道德衰败的标志。

由这种历史观出发,庄子产生了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庄子批判的对象之一,是世人所称道的圣人。春秋战国时代,人们已经形成了十分浓重的崇拜圣贤的观念。在很多思想家看来,历史是由圣人创造的,人民是由圣人教化的,礼义制度是由圣人制定的;但是,庄子却反其道而行之,认为,人民所称道的圣人,实际上不足以为圣。“世之所高,莫若黄帝,黄帝尚不能全德,而战琢鹿之野,流血百里;尧不慈,舜不孝,禹偏枯,汤放其主,武王伐封,文王拘羞里。此六子者,世之所高也,孰论之。皆以利惑其真而强反其情性,其行乃甚可羞也。”

(《庄子·盗跖》)历史上的圣人不值得效法,非但不值得效法,而且是历史的罪人;三皇五帝治天下,实际上是乱天下,社会历史变得如此纷然扰乱,主要是圣人的罪过。从圣人乱天下的观点出发,庄子认为,现实生活中的君主和盗贼实际上没有什么差别,“小盗者拘,大盗者为诸侯。”(《庄子·盗跖》诸侯与盗贼同样都是盗贼,所不同的是盗贼仅仅盗窃财物,而诸侯却偷窃天下国家。盗贼的偷盗行为与诸侯国君相比,根本微不足道,但是前者却被拘而后者却成为国家的统治者。

庄子批判现实社会的伦理道德。认为所谓仁、义、礼、智等伦理规范,都是与真正的道德相违背的。这些伦理规范的出现,实际上是道德衰败的结果;道德愈败坏,礼义规范也就愈是隆盛。“且若亦知夫德之所荡而知之所为出乎哉?德荡乎名,知出乎争;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也;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庄子·人间世》)为时人所称道的名分与知识,正是使人类社会道德衰败的凶器,名与知不仅不能使人的道德良善,反而却只能使道德愈加败坏。庄子认为,儒家与墨家所倡导的礼义、兼爱,事实上只能是专制国家政治统治的工具,“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析杨者相推也,刑戮者相望也。而儒墨乃始离歧攘臂乎栓桔之间,意矣哉。其无愧则不知耻也甚矣。吾未知圣知之不为彬杨接楷也,仁义之不为栓桔凿柄也。”

(《庄子·在肴》)庄子的见解无疑是深刻的。庄子认为,由于人类过分地重视了先王之道,而现实社会继承的只能是先王的糟粕,现实社会的政治也只能比先王的社会更糟。庄子说“古之君人者,以德为在民,以失为在己,以正为在民,以枉为在己,故以形有失其形者,退而自责。今则不然,匿为物而遇不识,大为难而罪不敢,重为任而罚不胜,远其涂而诛不至。民知力竭,则以伪继之,日出多伪,士民安得不伪?夫力不足则伪,知不足则欺,财不足则盗,盗窃之行,于谁责而可乎?”

(《庄子·则阳》)现实生活中出现的伪诈现象、盗窃之行,责任都应由统治者承担,统治者愚弄民众的结果,使民众无所措手足。(曹德本《中国政治思想史》,第56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庄子《应帝王》以混沌之死的故事告终,透彻地阐述了其无治为治主张的精神内涵。南海的帝王名叫倏,北海的帝王名叫忽,中央的帝王名叫混沌。倏与忽经常在混沌那儿相聚,混沌对他们友好和善。倏和忽商量,要报答混沌的恩德,他们觉得人都有七窍,用来视、听、饮食、呼吸,惟独混沌没有,便商定替混沌凿开七窍。他们日凿一窍,到了第七天,七窍凿开了,混沌却死了。这个故事以繁扰的政举置民于死地反证实行无治的道理,同时揭示了自然与文明之间的内在矛盾。现代社会文明的迅速发展,使人类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出现了大量事与愿违的异化现象,混沌开窍而死的寓言给人类以永恒的启迪。

同类推荐
  • 共倡开放包容 共促和平发展——在伦敦金融城市长晚宴上的演讲

    共倡开放包容 共促和平发展——在伦敦金融城市长晚宴上的演讲

    当地时间2015年10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伦敦金融城市政厅发表题为《共倡开放包容 共促和平发展》的重要演讲。
  • 立政德:党员干部从政第一课

    立政德:党员干部从政第一课

    本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探讨了领导干部要常修政德、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慎独、慎初、慎微、慎欲等问题,采用史论结合的形式,在讲述政德重要性的基础上,明确了政德的科学内涵和践行路径,同时中运用古今案例和领导人的故事,极具哲思,有醍醐灌顶之功效,是新时代共产党人为完成党的历史使命、加强自身修养、提升自身素质的实用精进指南。
  • 深度:惊心动魄三十多年国运家事纪实

    深度:惊心动魄三十多年国运家事纪实

    这本由新华社资深记者李锦撰著的40年职业生涯的纪实书,就是这样一本可以深层解读改革开放的不同时期的方针政策的由来与实施,以及广大人民生活多层次的变化。在这近40年的记者生涯里,作者始终活跃在改革前沿,曾经长期单骑下基层,与农民同吃同住,用事实说话,并进行深度思考和理论总结一系列高水平的调研报告,为改革发展决策提供实践经验。一度引起媒体同行乃至40多位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并为此作出批示。《深度》即从个人亲身经历出发,记录作者长期职业生涯中坚持深入群众调查研究的经历,进而展现中国改革与现代化发展不断突破困境的历程,可以说是中国第一本以调查研究为主题的人物传记。
  • 寻找世界新秩序:丹麦的中国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寻找世界新秩序:丹麦的中国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和丹麦这个以小美人鱼和安徒生闻名的国家,正处于两国关系最好的时期。如今,两国之间不断增长的贸易、持续上升的民间交流,这些对丹麦社会有什么影响?
  • 外国政要答记者问

    外国政要答记者问

    本书收录的内容,或摘自《参考资料》、《人民日报》等报刊、杂志,或摘自公开出版的相关图书,或摘自人民网、新华网等官方网站,或根据电视访谈文字记录稿整理而成。其中对个别文字做了订正。由于本书中选录的外国政要都是广大读者所熟知的,因此在编辑过程中我们除了个别的人物、地名之外,书中未作专门的注释或说明。
热门推荐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仙子戏王爷:蔷薇小婢女

    仙子戏王爷:蔷薇小婢女

    天下第一楼主怎么了?飞雪山庄庄主又有什么了不起?!姑娘她可是天上下凡来的仙女来着!居然敢一个压着她做那委委屈屈的小婢女,还想利用她来解他的毒……另一个还想利用她的感情,拿她做踏板找藏宝图……你们不仁别怪我不义,且看本仙子如何翻身做女王,让你们一个个悔不当初……
  • 上清太上回元隐道除罪籍经

    上清太上回元隐道除罪籍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宇宙探秘

    宇宙探秘

    早在公元前3000年,希腊人就把浩瀚的星空和美丽的神话故事联系在一起,给它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然而,优美动听的故事并不能满足人们对科学知识的欲望。有史以来,喜欢思考的人就喜爱去探测神秘的天空。虽然探索星空的道路并不平坦:布鲁诺被罗马教皇活活烧死在鲜花广场,马科洛夫在登月勘察的归途中不幸附地身亡……但这并没有阻止后人对宇宙的探索欲望,看,火箭腾空,卫星上天,人类登月,一个个的新发现接踵而来。人们发现:宇宙远比我们所想象的更为奇妙!
  • 女人口才全攻略

    女人口才全攻略

    本书从女性涉及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手,深入阐释如何练就金口才,并为女性提供相关的、切实可行的说话技巧,从而帮助女性朋友们赢得一个幸福成功的人生。
  • 蓝龙的故事

    蓝龙的故事

    要怎么说我自己的简介呢?啊!我想到了。我没有属于龙的记忆传承,没有一头蓝龙该具备的模样、性格、特征,也不是主角,似乎我的大半龙生要废了呀!哦!一起来看看吧!小家伙们——这是一条不一样的蓝龙的故事。——纳特克斯(注:这是作者第一次写小说,没什么经验,看到有什么不对头的地方希望大家见谅。还有,本书世界观全部属于架空,都是我编的。当然也有套用其他的世界观,但没有任何关系,请不要使用人身攻击)
  • 古代民俗神话传说

    古代民俗神话传说

    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 、大禹治水 、精卫填海 ……这一个个流传广泛的古代神话传说,无一不展现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然的认知 和无穷的幻想,体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古典文化 。
  • 百界歌

    百界歌

    百界,是她的名,也是她手中这支笔的名。收齐一百个执念之后,百界笔将替她圆一场千年遗梦。
  • 诸天万界之随机合体

    诸天万界之随机合体

    一颗奇特的光球,让尹峰得与穿越诸天万界,但是倒霉的他经常合体了一些奇怪的东西,一头野兽,石头,水滴等等。(斗罗大陆,遮天,完美世界,大主宰,其他的待定)
  • 重生一九八四

    重生一九八四

    苏红林重生回到了她小时候,1984年。那年她的爸爸离世,她的母亲和妹妹,只能依靠大伯家的接济过日子。但重活一世,怎么能再次容忍极品伯母的欺负?她决定带着妈妈还有幼小的妹妹,利用自己的优势,让生活独立起来,赚钱,存钱,改变前世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