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76100000006

第6章 求仕之途——功名于我如浮云,(2)

此时的曾国藩在京城已住了两年,身上已无分文。他知道:京城再大,也没有属于他的落脚之处,京城再繁华也没有属于他的一点一滴,属于他的只有远在千里之外的家乡。

只有湖南老家,才是自己永远的归处。于是,曾国藩便打好行李,准备打道回府。

4.借钱购买《二十三史》

曾国藩再次考试失败之后,由于囊中羞涩,无奈之下便搭船一路南下。

这一次考试虽然失败了,但是让这个农家子弟大开眼界,也让他收获颇多。曾国藩有他的打算,他想利用这次坐船回家的机会,来一次许多文人志士都梦想的江南一游,正所谓“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这也是对自己考试失败的一种鼓励。

在京期间,尽管曾国藩省吃俭用,但最后连回家的路费都不够。因此,船至江苏境内时,曾国藩想起他有个姓易的老乡在这里做知县,多年不见,现路经此处,正好前去府中拜见。

易知县何许人也?他全名唤做易作梅,也是湖南人。曾国藩的祖父和父亲也都认识他,对于曾国藩这位老乡的到来,易知县自然要多留他几日。刚见面,二人免不了一番长谈。从曾国藩的言谈举止上,他看出这个老乡已今非昔比,将来一定会前途无量。他得知曾国藩留京两年之久,便猜到曾国藩此时身上已无多少盘缠,便命人拿来一百两银子送给曾国藩。开始,曾国藩还再三犹豫,后来一想到自己确实需要这些救命钱,便收下了,同时承诺下次再来一定还上。小住几日之后,曾国藩怕家人牵挂便告别了易知县。

在热闹的金陵,曾国藩一边走一边停,眼花缭乱,不亦乐乎。当他来到卖书的地方时,更是挪不动步。最吸引他眼球的是一部精刻的《二十三史》。当曾国藩一问价格,却令他大吃一惊。全身的银两加起来正好够买这本书,但是买了这本书之后,自己回家的路费怎么办?曾国藩犹豫了好半天,斟酌再三,最后还是决定买下来。

或许是那个狡猾的书商看透了曾国藩的心思,少一分都不卖,无奈之下,曾国藩咬牙掏出身上所有的银两递给了书商。尽管有些失落,但他心中还是很高兴,因为他太需要这本书了。正当他沉浸于此,他想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身无分文的他难以回家了。

曾国藩一番苦想之后,决定把冬天和夏天穿不着的衣服拿去当了,可以换些路费回家。于是,曾国藩来到不远处的当铺,把一些穿不着的衣服全当了。换得银两的曾国藩看到心爱的《二十三史》,喜悦之情油然而生。对他来说,可以挨饿,可以受冻,但不能不看《二十三史》。

几经周折,曾国藩终于回到了家,父亲见到曾国藩如此的狼狈不堪,便追问原因。曾国藩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了父亲。他本以为父亲会责怪他,但没想到父亲听完后却很高兴,不仅没有一句责备的话,反而鼓励曾国藩:“你典衣买书不是坏事,只要你细心研读,就是值得的。”父亲的这番话让曾国藩非常感动,他知道通情达理的父亲是在安慰他,同时也在鼓励他。父亲希望他能坚强地站起来,勇敢面对一切困难。落榜并不意味着失去全部,他还年轻,还有机会,只要不放弃,一定会成功。

从此之后,曾国藩便每日待在屋里努力读书。除去吃饭睡觉之外,其余时间都在读书。“嗣后每日点十页,间断不孝”便是曾国藩立下的誓言。他每天闻鸡鸣而起床,直到半夜才睡,一部《二十三史》就这样读完了。之后,他也养成了一个良好的习惯——每天都读十页史书,不读便睡不着觉,一生都保持着这个良好的习惯。正是这部《二十三史》培养了曾国藩对古文和历史的爱好,为以后研究学术、参与国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重拾信心,终获功名

道光十八年(1838年),对考取功名的学子们来说,又是改变命运的一年,因为这一年又有会试。

许多学子在年前就已经作好进京的准备,当然曾国藩也不例外。道光十七年(1837年)十二月份,父亲就让曾国藩作好进京考试的准备。曾家原本就以种地为生,以前家业还算富裕,但是这十几年来,为了供曾国藩读书已把钱财花得所剩无几,除去偿还易知县的一百两银子,实在拿不出多余的钱给曾国藩进京赶考。无奈之下曾家只好向亲戚朋友借钱。此时,曾国藩的一个堂舅得知此事后,马上给曾国藩送来了十二吊钱,曾国藩的父亲又从朋友那里借了二十吊钱,曾国藩拿着这沉甸甸的三十二吊钱,那种滋味难以言表。他知道,这些年家里为了供他读书耗费了太多钱财,这一次一定不能再让家人失望。

在进京的路上,曾国藩省吃俭用,一路上吃的全是素菜。即便如此,当他到达京城时,口袋里也只剩下三吊钱。所有参加应试的举人中,数曾国藩最寒酸,从他穿的那身早已掉了颜色的土布衣衫就能看出来。

每位成功人士都要历经磨难,只有这样才能让意志更加坚强。曾国藩也是如此,他的祖父曾经对他说过:“凡是亲自经过千辛万苦而成功的人,享受成功的果实才能心安理得。”曾国藩没有因为困难而退缩,也没有因为自身的穷困而妄自菲薄,此时此刻,他比谁都坚强。想起祖父的谆谆教导和父亲的鼓励、支持,曾国藩昂首阔步走向考场。

这一次会试题目是由皇帝拟定的,相比此前的几次会试有一定的难度。但这对于曾国藩来说算不上什么。他一看题目,马上提笔写来,内容充分,思路清晰。

很快成绩便出来了,曾国藩以第三十八名中考,殿试又取三甲第四十二名,他终于入围了,被赐同进士出身。曾国藩对于这样的结果并不满意,甚至有些灰心丧气。“同进士出身”不是真正的进士,所以对于这样一个名声,一向心高气傲的曾国藩不能忍受。起初他认为这是一种羞辱,想一走了知,但最终还是被众人劝住了。后来又进行了朝考,而朝考的成绩比会试与殿试的成绩要好,竟取得一等第三名,这让曾国藩心情大悦。

道光十八年(1838年)五月初二,对曾国藩来说这是个难忘的日子。因为这一天,在礼部堂官引见下,曾国藩第一次见到了道光帝。起初道光帝对曾国藩的印象一般,后因曾国藩在回答道光帝问题时,都能对答如流,且思路明晰,加之曾国藩朴素的衣着,让道光帝对眼前这个年轻人刮目相看。

道光帝问曾国藩的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要参加科举?曾国藩当即回答:“为了天下黎民百姓能过上好日子。”道光帝问曾国藩第二个问题是:做官的第一要义是什么?曾国藩马上回答:“做官第一要义讲的是一个‘廉’字。”因为当时的官员大都贪污成性,所以道光帝特别需要像曾国藩这样朴素节俭之人为官。从此以后,曾国藩便深得道光帝的赏识。

由于曾国藩出色的回答深得道光帝喜爱,所以曾国藩被钦点为翰林院庶吉士。清朝开国以来,很少有人有能享受到这种待遇,只有曾国藩一人被破格钦点。

进入翰林,就意味着到了科举仕途的顶峰。朝中大部分官员、各地方封疆大吏等,多数都来自翰林院。只要进了翰林,就说明成功近在咫尺,更何况当时的曾国藩只有二十八岁,可谓年轻有为。一般进入翰林的学士,少说也得四五十岁。有的人从青丝考到白发,才得了个举人而已。相比之下,曾国藩真可谓是平步青云。

曾国藩的祖父和父亲听到曾国藩进了翰林这一消息后,欣喜之情溢于言表。曾家又是张灯结彩,宴请亲朋庆贺了一番。一时间,曾国藩入翰林的消息传遍了小小的白杨坪。

曾国藩从此告别了多年的科举考试,开始踏上仕途。这条路究竟该如何才能走好,曾国藩心中有数,因为他时刻铭记祖父的教诲,也决不辜负所有曾家人对他的厚望。

从此以后,曾国藩开始了另一种生活,开始了他的官场生涯。

同类推荐
  • 阎锡山日记

    阎锡山日记

    阎锡山的日记,始于民国二十年(1931年)2月17日,止于1950年,前后近30年。他去世后,由阎氏纪念会整理,并于1997年正式出版。
  • 一心平天下:王阳明

    一心平天下:王阳明

    本书生动而深入地讲述了王阳明57年的完整一生,通俗而准确地阐述了心学的奥义所在。王阳明其实是一个真实、鲜活、有血有肉的“人”,而非一个“神”,只因“龙场悟道”,达到了觉悟和解脱,开始“知行合一”,之后“致良知”,再之后“四句教”,实现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并被后世无数军政领袖人物奉为精神导师。这是一部用丰富的内容作支撑,能够真正走进王阳明的内心世界的传记。它充分地展开对大明王朝政治生态、文化生态、社会情态细节的充分讲述,并以王阳明一生的修为与功业缔造为材料,从普罗大众之“心”出发,将“知识合一”解读得淋漓尽致,极接地气,借鉴性也更强。能让我们对王阳明多一份了解,对心学多一份感悟,人生多一份修行。同时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洞悉人性的弱点,让内心更加强大。深刻了解王阳明的生平,领会“知行合一”的精髓,自能临事不乱,心静如水,答案源源从内心而来!
  • 读佛即是拜佛:地藏菩萨传

    读佛即是拜佛:地藏菩萨传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藏菩萨金乔觉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还是新罗国17岁的王子,在战场上带兵打仗,抵御倭寇。在登基成为国王之前,意外痛失好友,自此一蹶不振,整日游山玩水,不务正业。幸而在金刚山山顶遇无名老僧点化,浅尝佛门智慧,心有所悟,国王也不当了,转身出家,法名释地藏。
  • 贾樟柯:From文艺范儿To新生代导演

    贾樟柯:From文艺范儿To新生代导演

    著名作家罗银胜的一部倾力之作,演绎了一个文艺青年的梦想之路,同时也是一本内含文艺见解的轻松读物。记述中国第六代电影导演领军人物贾樟柯的成长历程,以及富有个性的独特导演经历,尤其是对贾樟柯心路历程的描写十分细腻,不少是独家披露,一个文艺青年动人的成长故事跃然纸上,相信一定会勾起曾经或正在抱有文艺梦的青年的追忆和共鸣。 生动展现了贾樟柯对电影、文艺理解的精神世界,让我们认识到,贾樟柯的思考和探索,触及文艺的核心和本质。
  • 隋炀帝

    隋炀帝

    本书以隋炀帝为中心,采用人物传记的形式,描述了隋炀帝的一生,再现了隋朝的建立兴盛、衰落、灭亡的历史画面。
热门推荐
  • 懒人修真系统

    懒人修真系统

    杨修,努力修炼是不可能努力修炼的,这辈子都不可能努力修炼的。只有靠抱大腿才能勉勉强强的生活下去……
  • 异世狂少天下

    异世狂少天下

    天枫大陆张家大公子张飞宇因争夺家主宝座,不幸身亡。穿越到地球的一个同名同姓的农村小子身上,从此开始了他崛起的一生。头顶天,脚踏地,看主角张飞宇如何横行都市,横扫异界。
  • 你不能这样

    你不能这样

    林舒欢,古灵精怪小逗比,资深中二病,典型关系户。“你猜怎么着,贺小爷给那姑娘又是抄作业,又是赔笑脸,估计这次他是栽在这坑里了。”“不会吧,那女生给生哥下了什么迷魂药?”“才不是,听说生哥这次搞一见钟情……”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他们会走到最后的时候,林家破产,林舒欢屁都没放一个,人就不见了。 贺安生在机场抓住林舒欢时,只在她耳边低语了一句“老子现在真想把你打断腿,关起来。不就是破产嘛,老子养你……”
  • 培养优秀女孩的100个细节

    培养优秀女孩的100个细节

    女孩将来是否幸福首先取决于家庭教育的优劣,100个细节让父母抓住培养完美女孩的金钥匙。女孩父母必读的3大理由:1.适合女孩的才是最好的!全面解读女孩的心理特征和成长规律,让家长洞悉女孩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掌握女孩教育的方向和技巧,真正教到点子上,事半功倍。2.100个细节解决100个家教难题!每一个细节都含有大量具体的教育实例和操作指导,是众多成功父母总结出来的教育经验,简单实用,能引导你解决女孩教育中最常见、最关键的难题。3.培养真正优秀的女孩!以培养聪明、乐观、自尊、善良的女孩为目标,全面塑造女孩的修养、情感、品质,是真正意义上的完美教育。
  • 虚空领主的位面征服之路

    虚空领主的位面征服之路

    虚空位面:恐怖、禁忌的代名词,没有人知道虚空究竟多大,因为它每时每刻都在壮大,任何谈到虚空的人都会为之色变。虚空领主:虚空位面的代言人,位面的侵略者、征服者和毁灭者;他们带领着虚空的大军一路征战,当他们发现新的位面时,就会用尽一切方式将它拉入虚空的怀抱,以此得到虚空的嘉奖。QQ群:853231441
  • 只婚不爱:老公晚上约!

    只婚不爱:老公晚上约!

    结婚纪念日,他冷漠丢给她一纸离婚协议书。两年后她华丽蜕变归来......
  • 本该成魔的人

    本该成魔的人

    四年前,妹妹的死去让他失去方向,处决“凶手”并不能让他找回生活的希望。一次偶然的帮助他揭开四年前阴谋的一角…… 七原罪与七美德;天堂与地狱;生存与死亡;正确与错误……我们存在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呵……呵呵哈哈哈哈哈哈!我们都是玩物!神的玩物!玩到失去了兴趣就会被丢弃的玩物!只是……你真的愿意这样吗?” 真的只是这样吗? 新人新书,望各位大佬看官多多包涵,随缘更新。
  • 星新一少年科幻:梦之城

    星新一少年科幻:梦之城

    如果把一座梦想中的城市完整地搬到现实,生活在里面的人岂不是非常幸运?有一位市长,带领大家努力奋斗、苦心经营二十载,终于建造出一座被其他城市争相模仿的“梦之城”。正当市长兴致勃勃地赶赴自己的庆功宴时,家里却来了一位不速之客,道出了城市的秘密……本书收录了26篇经典短篇科幻小说,内容构思巧妙、创意新奇、对话流畅,结局耐人寻味,很容易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同时,小说又充满哲思,拥有一般科幻作品没有的教育性和启发性,给孩子留下反思的空间。
  • 归园:农女悍妻

    归园:农女悍妻

    什么叫穿越?这面刚死,另一面就重生。女主穿越成了一个娇生惯养的小农女,上进不了厅堂,下入不了厨房。虽是十里八村一枝花,但是声名狼藉,无人问娶。从吃饱喝足到发家致富,女主在这条路上狂奔,只是半路拦路的汉子,你能让路吗?
  • 序列掌控者

    序列掌控者

    “9000万年前,我们的世界是无数世界的中心,它们像星辰一样环绕着我们,为我们对外扩张提供着资源,直到我们扩张的脚步遇到了两个实力相近的对手,他们联合在了一起,同时对巫师世界发起了战争,我们输了,像一条夹着尾巴逃窜的狗,带着受到重创的世界逃离了那片世界群......“不过这和我有什么关系呢,太阳啊,我只想好好活着。”“还有,谁会一天到晚把失败的经历到处讲,脑子不好吗?多丢人啊。”瑞恩坐在圆桌的主位,对着面前正在宣传失败经历的阳锐大巫师吐槽到。“噗叽,噗叽”(就是,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