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31400000008

第8章 智慧的光芒——谈数学与人文(2)

我不是哲学家,我也不懂,但是我体会这个“三”确实重要。其实这个概念王蒙老师已经提到了,咱们自古就有“一分为三”这个概念,三足鼎立,如果咱把“三足鼎立”分析分析也很有意思。他们造出这个三足鼎立的“鼎”来,你还要维持这个鼎不倒,老保持这个稳定三足。再有就是平衡,平衡可以是稳定的,可以是不稳定的,这两种情况都有,这是两个极端,永远的绝对平衡在社会上是不存在的,在自然界也不存在,它早晚要变。绝对不稳定也不会,你可以想办法调整它使它平衡。最好的平衡,就是随遇平衡,就是这球它总是平衡的,这就是那个“三”。所以,我理解这“三”,从数学科学到自然科学,到咱这社会,能够来讨论这一分为三,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我们现在最推崇的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它有三个基本规律,一个是对立统一,一个是量变质变,一个是否定之否定,也是一分为三。但是,数学家可能更希望把基本规律归为更简单的,我不反对,在数学上,我们假设越少越好,才能有一个统一的、更扎实的理论基础。我们搞海洋的,我是搞物理海洋的,搞海洋就要搞海水运动,我们也是要尽量把假设减少到越少越好,不要这么一假设那么一假设,随心所欲。你要提出最基本的假设一个、两个、三个来导出你的动力学模型。这方面方老师就更有体会了,咱们中学学的那个几何上的勾股定理,那是非常精彩的。我举个例子,就像这个勾股定理,勾三股四弦五,我们老祖宗早就发现这个事儿,这是中国人发明的,没错,这一点是绝对正确的,但是,我们为什么没有系统地发展起这个几何学来,而让希腊人发展了,从现代科学来看是很值得深思的。方老师知道,他们也有这个定理叫毕达哥拉斯定理,他们这定理是推论出来的,证明出来的。他们首先提出几个最基本的公式,就是几何公理,然后系统地推出和证明了一系列定理,建立了“欧几里得几何大厦”。前者是“1”,后者就是“2”;什么是“3”?1和2都不是绝对唯一的真理;因为有意思的是,把这些公设改一个之后,就可以变成“非欧几何”,这或许就是“3”,伟大的广义相对论就基于非欧几何。我这话什么意思呢,就是一分为三这个“三”,的确是值得研究的。我说真的,王蒙老师,要有兴趣研究这个哲学观点,这有利于自然科学哲学和社会科学哲学的发展。我最赞成的是前国家主席胡锦涛倡导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为核心。谢谢!

徐妍:刚才,王蒙先生和冯老师都对“三”情有独钟,我认为,数学、数字和文化都有着深厚的各种各样形式的联系。接着我们还是请方教授以数学家的目光,或者是个人的记忆来挑选她比较喜欢的数字。

方奇志:下面我就聊一下数的发源。人类从什么时候、怎样开始识数的?现在的探险家到原始部落去,会发现几乎所有的原始部落里面用到的最大的数就是“3”。为什么呢?在数的产生过程中,先是有了“1”,大家认为这是我,然后慢慢地出现了“2”,因为我对面有一个人,在出现了“1”“2”以后,数字停顿了很长时间,之后又出现了“3”。“3”的发现,相当于人们发现在我、你之外,还有一个客观的第三者站在那儿。我们会看到许多与“3”有关的现象:原始部落里人们会把三个东西堆在一堆去数它们,而不会堆成四个一堆;希腊大写数字的写法,一个大I、两个大I、三个大I,而4写出来的时候就变成V左边加个I(相当于五减一),6就是V右边加个I(相当于五加一),7就是V右边加个II(相当于五加二),8就是V右边加个III(相当于五加三)……因而3是一个特别基本的数字。

刚才冯院士谈到毕达哥拉斯学派,这个学派是数学里最早、也是在西方哲学和西方美学里最重要的、一个具有宗教色彩的重要学派。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宗旨就是万物皆数,他们认为数是万物的本质,上帝创造了数字,世界就是按照数字的各种运算、各种模式规律构成的,然后剩下的都需要人来做、来解释。人的工作就是发现自然的奥秘。因而这个学派主要研究的就是数。勾股定理在西方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是因为毕达哥拉斯首先给出了这个定理的严格证明。毕达哥拉斯为了庆祝这个定理的证明杀了一百头牛,所以这个定理还有一个特别通俗的名字叫“百牛定理”,就为了庆祝。毕达哥拉斯学派对于数字有他们自己的认识,他们认为:“1”是原则、是世界万物之母,这和我们道家的讲法是一样的;“2”是对立和否定,和毛主席所讲的也基本一致;“3”则是万物的最终形式、代表完美的形式,我们数学中有种讲法,“3”就是一个系统。我用家里日常的一种规律性来讲数字“3”:一个孩子是要管的;两个孩子你要“拉”,因为他们会经常打架;如果这家有三个孩子,父母是很好当的,只需“宏观调控”就行了。因为三个孩子,往往是两个一伙、一个落单,这个落单的孩子就会想办法妥协,去沟通,三个人就会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维持着一种平衡,家长只需要看着他们玩就行。从这个层面上讲,“3”真的是个很完美的数字。在西方哲学里面,数学的起源是与宗教在一起的。西方宗教认为上帝是三位一体的,世界也是三位一体的,地面、海洋和天空三位一体的。人呢,也是肉体、心灵和精神三位一体的。三位一体是西方哲学非常重要的模式,从这个角度看,“3”这个数字是很重要的,“3”即可成为一个系统,或者说一个系统一旦达到“3”就有了稳定。

多说一句,就是刚才冯院士所说的,为什么我们的勾股定理比西方的毕达哥拉斯定理提出早好几百年,但大多数人仍然称之为毕达哥拉斯定理?我觉得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没有证明,毕达哥拉斯证明了。从本质上讲,西方的数学更多地强调认识数的本质,要通过认识数来探究世界运行的模式。在这种探究中,通过毕达哥拉斯定理发现了无理数,导致了数学史上的第一次危机。而中国的数学是从丈量田亩开始的,勾股定理是从实用出发,强调有用。所以我们并没有从勾股定理中发现无理数,因为现实生活中的度量用不到无理数。西方的数学更讲究逻辑的严密和本原性的发展,因而发展得更为持久。这有点像哲学,如果哲学都以实用为主的话,那么就无法存在和发展了。从这个层面上来讲,数学在西方的发展要比在中国好。

徐妍:刚才方院长是从另一角度,不光是从数学的王国,而且她是从西方对数字,以数字“3”为例提供给我们另一种,我个人的理解也许有误读的地方,就是另一种“3”的存在样式,或许“3”本身作为一个数字,作为数学王国中的一分子,它可能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不同的文化链条下,会有一个不同的存在样式。但是,在西方呢,我想它稳靠、谐和,因此它能发展壮大,这个可能是两种不同的文化。但是,我们因方院长的阐释,知道“3”在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国度,它有不同的样式,这是我的一个理解了,非常感谢方院长。

二、数学与命运

王蒙:我这个摸球的例子,大家都可以去试试,你用四种扑克牌,或者用四种麻将牌你都可以摸摸,你会发现摸出来不是3322就是4321,这个机会多,这是一个形而上的东西,中国人也有这种头脑。比如说中国有一个词,说他赶上点儿了,这个“点儿”。点,当然是一个几何学名词,有人倒霉,大家也说他赶上点儿了;有人突然发起来了,发达起来了,噌噌直上,芝麻开花节节高,你摁都摁不住了,你嫉妒也没用,你告状也没用,他赶上点儿了。包括薄熙来在受审时,他最后说了句,也就是他最后的申诉吧,他是这么说的:我知道我在劫难逃。“在劫难逃”有数学的意味,因为这“劫”呀,在梵语中说的是一段时间,指某个时间段,而对于时间的认知很难离开数字或者线段。尤其还有一个更严重的话叫“气数”,就是这个朝代气数已尽,所以这是“数”啊,气数,气呀很抽象,你摸不清楚,“气”你可以说是他的运气,一个人,或者是执政集团,或者是这个朝代,或者是这个皇帝的这个主观的自信,或者是我们所说的那种气场等有这个因素。但还有一条就是“数”,就是这个数字经过若干发展运动以后就变成了这个“气数已尽”。这国民党啊,我这一辈子感受最深的就是国民党那时候气数已尽,你没法办,你救不了它。当然那个时候我是非常反对它的,从个人来看,现在看国民党那些人也不都是最坏的。比如说胡适现在行市也很好,现在已经是被很多人所尊敬。但是根本就帮不了它,怎么弄怎么倒霉,你们看三大战役,那个淮海战役的时候,国民党是坐着装甲车、汽车来运输,人民解放军靠的就是腿,每次到一个地方都是前十五分钟、前二十分钟,或者前半天,共产党已经占领了,国民党拼了半天命,它就是差这么十几分钟、二十分钟,气数已尽。说明这里面是有一个数字的法则的,这个数字又和时间的运行,是联系到一块儿的。

古代有算命的,算命进行的是什么呢?基本上是类似数学活动,所以叫“算”命。生辰八字这一系列的演算,抽签也是一个数学活动,这也是概率,就是你抽着上上签的可能性有多大,你抽着下下签的可能性有多大。甚至于这个“相面”,相面这里面是不是也有着几何性的观察,那儿跟那儿的距离怎么样,那儿跟那儿的对比怎么样,这人中长的人活的寿命就大,他要分长短,要分大小,其实这都是数学的概念,所以这个人认识世界,数学是他认识世界的一个最基本的方式。

爱情里面也充满了数学的那种表达,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是一个很长的数字,偕老,起码是几十年的一个数字。“不需要天长地久,只需要曾经拥有”,这是另一种爱情观,这种爱情观要求的是瞬间,是刹那间,甚至于就是偶然,是不稳定。

所以,我就觉得数学是一个基本的认识世界的方式,顺便我也呼应一下,比如说咱们也研究这个商高定理,但是没有发展成为一个完备的数学。我觉得原因有两点:一点,咱们喜欢这个整体性的思维,我既是为了实用丈量土地,又是为了趣味,通过商高定理,我觉得很有趣味,3、4、5这几个数字,太迷人了,他没把它抽象化,分割得很清楚,说我这要研究的就是这个数量关系。再一点,咱们不重视这个计算,丈量计算我们不够重视,从古代就不够重视。毛主席讲实践论,这是他的哲学名著之一,他说感性认识多了,就变成了理性认识,但是这个话不完全,因为你感性认识再多,你本身不可能变成理性认识。毛主席本人已经认识到这一点,所以,他最初在延安提世界上的知识,一个是阶级斗争知识,一个是生产斗争知识,但是在1958年、1959年,尤其是在大跃进失败以后,毛主席提出来的是生产斗争、阶级斗争、科学实验。到现在为止没有一个人研究,为什么毛泽东加上了“科学实验”,我认为从背景上来说是由于大跃进的失败,从学理上来说,毛泽东体会到感性认识是不可能由于数量的积累就变成理性认识,而是通过科学实验。那么,如果我斗胆来讨论这个问题,科学实验是重要的,还有一条同样重要的就是逻辑推理与数学运算,感性认识是通过科学实验,因为科学实验也已经非常靠近了逻辑推理与这个数学计算,这个加上以后,毛主席的实践论、认识论就比较完整了。所以,如果我们有这样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如果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探讨中国人这个大脑需要更多地强调逻辑与数学的问题,我们中国人在科学上、在数学上,会有非常好的前途。

徐妍:刚才这个话题,就是“数学与命运”的话题,也是概率和组合这样一个非常复杂与玄妙的话题。然后,经王蒙先生的解释和他的体验,我的体会也可以说是从三生发过来的。比如说,命运是非常混沌的、未知的、无限的,没有人能说得清楚,说得明白,说清楚的就不是命运。但是,数学呢,我们固然说也是说不清楚的世界,但是精确,和明确这种混沌的世界,为什么用精确的世界来解释一个混沌的世界?这个是我特别好奇的,而且我们中国人呢,缺乏一种精确的思维,像王蒙先生所讲的,我们缺乏一种科学的、谨严的、数学的思维方式。但是,这两个方式我们如何对接,我想这也可能是它奇妙的地方,也是它哲学的地方。

同类推荐
  • 中华美德2

    中华美德2

    在故事中吸取营养,让中华美德薪火相传,让孩子成为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给儿童最好的教育让他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精髓。
  • 开卷书坊·待漏轩文存

    开卷书坊·待漏轩文存

    本书为开卷书坊第三辑系列中的一种,为吴奔星于1980年到2002年间所作散文的结集。主要是作者对师友故交的回忆与怀念性文章,此外还有日常生活的随笔和文史小品文。文中所写所忆包括胡适、黎锦熙、齐白石、谢六逸、叶圣陶、冯至、田间、王瑶、公木、唐湜、唐圭璋、徐迟、卞之琳、臧克家等诸多名流,其中大部分都是首次面世,具有现代文学史料价值。
  • 味道之味觉现象

    味道之味觉现象

    从最微观到最宏观,饮食串起了最可感的个体肉身与最抽象的文化网络。假如食物注定要被人吃掉,假如食物真是一种艺术,那么我们欣赏这种艺术的唯一方式便是毁灭它。我们有时候会用“干掉”去形容进食,比如说“干掉一碗面”,“把整桌菜干掉”;那个“干”字正正是最粗暴的破坏。形容一顿吃完的饭,我们会说那场面真是“狼藉”;这岂不是一桩惨案的遗留现场?只有透过吃的动作,我们才能完整体验食物之美,才能领会食物作为一种艺术的精髓。可是吃的动作同时也就是一种破坏、吞没与消化。食物一生的高潮在于它的死亡,不消灭食物,我们就无从欣赏食物。饮食艺术乃是一种关于毁灭和败亡的残酷的黑色艺术;最美的刹那,就是崩解朽坏的一刻。
  • 饮酒与行令

    饮酒与行令

    中国人喜饮酒,有事没事喝两盅,家里来了客,有朋自远方来,都不免要备上一壶好酒,推杯换盏一番,似乎不喝酒就不算吃饭,不喝酒就不能尽地主之谊,不喝酒就不能尽兴。于是,酒成了中国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饮酒行令好处多,可以调节气氛、增进交流,雕俗共赏、老少皆宜,陶冶性情、激发才智。从诗到小说,酒令无处不在,为文学色彩拓宽了体裁,人们可以通过一些文学作品朱领略酒令文化的魅力。
  • 点亮巴黎的女人们

    点亮巴黎的女人们

    乔治·桑,香奈儿,柯莱特,荷坦丝,蓬巴杜夫人,拿破仑的约瑟芬……在巴黎,每一条街道都刻着女人的名字,她们活在几百年前,也活在当下。她们代表着个人可以达到的宏伟规格、生命可以如何精彩,以及辉煌、无止境的女性潜能。她们的狂野、高尚、勇敢、败德、坚强、愚蠢,已与这座城市融为一体,她们对自我的忠诚,对权利的追求和对欢愉的信仰,就是这城市永恒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在人生的转折点,作者来到巴黎,开启了一段随性而自我的旅程,走过那些曾在此发光发热的女人们的生命、爱与失落。从路易十四到法国大革命,两次世界大战到新世纪,当她在过去的时光中追寻她们的足迹,亲自走过她们哭过、笑过、活过的每个角落时,她也从这些创造和滋养了世界最文明都市的迷人女性身上获得了生活的灵感与勇气。
热门推荐
  • DNF从剑士开始

    DNF从剑士开始

    剑术,血气,鬼神,波动,四大职业的力量,炼金,控偶,附魔,分解,四个不属于这个世界的技术,拥有着这些非凡力量的普通少年,将又会书写怎样的传奇?
  • Somebody's Luggage 谁的行礼(I)(英文版)
  • 焰火刀皇

    焰火刀皇

    焰火大陆上每个人都与生俱来着一种能力,根据能力不同,可以分为十八个职业,但其中以“刀师”最为普遍,其他的职业极其罕见,其佼佼者更是少之又少。刀尊李子浩跟朋友胡万丈去他国寻找传说中的三大神器之一——之歌,归途中却遭遇他人埋伏,胡万丈豁出了性命,才让李子浩得以逃脱。然而,李子浩回到家中却遭遇管家背叛,引狼入室,李子浩夫妇被人杀害,不幸中的万幸,二人的孩子被宅院的杂工用性命保护下来。飞龙将军收养了李子浩的儿子,并取名李柏毅,小名泽瑞。之后龙火国被灭,飞龙将军为了抚养泽瑞忍辱逃生,逃到了上品国的一个安静的村庄。故事由此开始了……
  • 剑圣大魔

    剑圣大魔

    剑圣者一点剑意千山渺,两袖白云万仞遥。大魔者提剑跨骑挥鬼雨,白骨如山鸟惊飞。我,袁霄。是剑圣,亦是大魔。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愿为五斗米折腰

    愿为五斗米折腰

    飘飘,你怎么这么爱钱?徐飘看着眉头紧皱的陆财主,笑着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就是愿意为五斗米折腰啊陆宁无奈道,你愿为五斗米折腰,为何却连对我低头都不肯。
  • 呆萌小青梅:妖孽竹马使劲宠

    呆萌小青梅:妖孽竹马使劲宠

    “既然你这么喜欢写情书,那你就每天写一封情书交给我吧。”慕柒冉本只想帮班花把情书交给她的竹马洛凌澈,结果这货却威胁她要把情书交给班主任,无奈慕柒冉不想连累别人,只能答应他的要求。“你不是经常都能收到小女生的情书嘛,干嘛要我写!”慕柒冉气结。面对小青梅的质问,洛凌澈将她逼至墙角,附在她耳边轻声道,“我就只喜欢你写的……”虽然他经常“欺负”她,但在关键时刻还是他出手帮助她。她以为他只会捉弄自己,却没想到十几年来,他一直在默默守护着她……(作者是高中生,第一次写青梅竹马文,写的不好请见谅~1v1宠文,放心跳坑。)
  • 美人丞相:皇上,请淡定

    美人丞相:皇上,请淡定

    一场睡梦之中的穿越。从一个不得宠的丞相庶子,空有一身美貌却被人嗤笑。到言辞狠厉,只想报复报复丞相父亲的侍郎知府,审个案能够惹来顶级杀手。收个杀手做侍卫,救灾百姓身先士卒。成绩卓绝,一朝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左相。身在高处,心里不禁起了丝涟漪,被人陷害无所谓,被贬无所谓,落井下石更无所谓,也许能够学学苏轼吧。繁荣一地,偶尔插插江湖琐事,入冥教,她都一副随遇而安的样子,让人根本就不知道她在想什么。偶尔戏戏美女,或是捉弄捉弄身边美男,她是那么的淡定。她根本就不知道身边的人早已经为她倾心,而她依旧我行我素,淡漠如她。异国使臣来了,皇帝谋人却让她‘男扮女装’,迎接贵宾。当她再一次站在权力的顶峰,盛极一时,亲爱的娘亲却告诉她,她不是她的女儿,她只是她报复的一颗棋子。云依依不愿意相信,但也必须相信,眼睛一闭,倒在了大殿之前。而他们才知道他是她!沉睡醒来她忘记了一切,只知道自己从现在醒来,一切又将如何发展。她是否应该朝命定的方向走去,还是逃脱命运。半年失忆醒来,不入庙堂,入江湖,一场命运的相逢再一次展开。人生本就是一场阴谋,上天就是那个主谋人。PS:本文比较长,慢热型,希望喜欢的读者能够静下心来看哦。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觉醒元尊

    觉醒元尊

    苏柏士发现老妈子重生到自己的脑子里,更难以理解的,老妈子还成了一个什么觉醒系统。“儿子,老妈子助你成为全球顶级觉醒者。”“别闹了。滚犊子!”“搞不好,能成为全球主宰者哦。”“试试,反正不会缺胳膊少腿。”“合适,砸门母子俩开始升级打怪去咯。”“滚犊子!”[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