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56000000045

第45章 新诗的节奏形式(5)

由于是相体裁衣的创造,新诗的格式又必然是层出不穷的,因为诗的精神和情调总有差别。像枟采莲曲枠那样诗行参差不齐却相互对称的格式,自然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即使是闻氏所着重论述的字句整齐的格式,也是有变化的。就后者而言,首先是诗行的顿数和言数都可以不同。其次是诗行的顿数相同而言数可以不同,如闻氏在文中分析的诗行“孩子们/惊望着/他的/脸色”,就与枟死水枠中的诗行“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不同,前者是四顿十言,后者是四顿九言。再次是诗行言数相同而顿数不同,由此也造成不同的格式。如闻氏枟罪过枠中的诗行“老头儿/和担子/摔一跤”,是三顿九言,与枟死水枠的四顿九言诗行不同。最后,即使诗行的言数顿数都相同,由于其中二音顿与三音顿的安排不同,格式也会有所不同,而并不像古代五七言诗那样,不同音数的音顿在诗句中的排列是固定的、形式化的。

总之,闻氏提出了新诗格式创造的正确原则,这一原则指示了新诗格式多样化的广阔前景。

第四,指出新诗格式具有“建筑美”的特点。

闻氏指出:“在我们的中国文学里,尤其不当忽略视觉一层,因为我们的文学是象形的,我们中国人鉴赏文艺的时候,至少有一半的印象是要靠眼睛来传达的。原来文学本是占时间又占空间的一种艺术。既然占了空间,却又不能在视觉上引起一种具体的印象———这是欧洲文字的一个缺憾。我们的文字有了引起这种印象的可能,如果我们不去利用它,真是可惜了。所以新诗采用了西文诗分行写的办法,的确是很有关系的一件事。姑无论开端的人是有意的还是无心的,我们都应该感谢他。因为这一来,我们才觉悟了诗的实力不独包括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增加了一种建筑美的可能性是新诗的特点之一。”

闻氏进一步指出新诗的建筑美不同于古代诗歌的建筑美:“诚然,律诗也是具有建筑美的一种格式;但是同新诗里的建筑美的可能性比较起来,可差得多了。”这种差别主要是,律诗即便分行书写,它也只是一种固定的格式,自然不免显得单调和呆板。新诗的格式由于是相体裁衣地创造的,其建筑美的样式可以很多,乃至无穷。

闻氏还正确指出建筑美与音乐美的关系,那就是“没有格式,也就没有节的匀称,没有音尺,也就没有句的均齐”;“当然视觉方面的问题比较占次要的位置”。这即是说诗的建筑美决定于诗的音乐美,视觉上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应该依赖听觉上有规律的音尺和格式。所以闻氏说“整齐的字句是调和音节必然产生出来的现象”。他反对“只有字数的整齐,没有顾到音尺的整齐”,因为那样“音节不一定就会调和”。这也就是说,不能为追求建筑美而不顾音乐美。虽然在创作实践上新月派诸人,包括闻氏自己,还是犯有这种形式主义毛病,但闻氏关于诗的建筑美的理论本身,却不是形式主义的。

闻氏认为格式是诗的听觉上的节奏形式(即本书所说的行式、节式等),把它与视觉方面的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分别开来。其实,如若把格式二字的意义扩大,我们也可以把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看作是视觉方面的格式。实际上,闻氏运用格式一词,有时也指诗的视觉上的形式,如他说“律诗也是具有建筑美的一种格式”;又说“枟死水枠这类麻将牌似的格式”,等等。把格式的含义作这样的扩大,关于诗在视觉上的建筑美就不单是以诗的格式说为基础的问题,而是直接成了格式说所包含的一个部分。反之,我们也可以把闻氏“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说法中的“匀称”、“均齐”二词的意义,从视觉上的建筑美扩展到听觉上的音乐美,即它们也可以指听觉节奏形式上句的均齐和节的匀称。听觉上句的均齐指诗句(行)的节奏形式是均齐的,即包含着整齐的音顿数;节的匀称指诗节的节奏形式是匀称的,一般是指对称的。当然,诗句和诗节在视觉上与听觉上各自的均齐和匀称,是既可以统一,又可以矛盾的,即听觉上句的均齐(顿数的均齐)也可以同时是视觉上句的均齐(言数的均齐),但后者也可以不是均齐的;同理于听觉上节的匀称与视觉上节的匀称的关系。下文运用“均齐”和“匀称”二术语时,就是有时指听觉上的,有时指视觉上的,有时兼指两者。

闻氏的格式论有两点不足之处。一是在字句整齐的格式和字句对称的格式中,他偏重论述前者,对后者只是略略提及(如提到枟采莲曲枠等诗的格式),几乎没有论述。闻氏这样做虽然是有针对性的,但作为一种格律理论,究竟是片面的。二是在论述字句整齐这种格式时,又着重字数的整齐。虽然他也说过音尺(顿)的整齐是更重要的,但对此强调不够,并缺乏必要的论说,所以也显出是一种偏颇。新月派诗人在创作实践中出现不少字句整齐而节奏并不和谐的诗(顿数并不整齐就是一个原因),与该派这位首席理论家在理论上的这种偏颇有关。闻氏自己的创作中也有这种情况,如:

爱,/你知道/我只有/一口气的/贪图,

快来/箍紧/我的心,/快!/啊,你走/你走———枟你指着太阳起誓枠

这是一首十四行诗的两句(行),字数相等,都是十三个字,但前一句五顿(音尺),后一句七顿,读起来节奏不大整齐、和谐。

闻氏无愧是新诗格律理论的奠基者。但他的理论并没有完全解决新诗的格律问题。例如,当时有些格律体新诗,其诗行的字(言)数和顿数都是整齐的或者对称的———这符合闻氏理论的合理要求,但节奏并不好,甚至显得板滞或破碎。这就是闻氏理论上并未解决的问题。不过这个问题在后来的创作实践中一直存在,在理论上也一直未解决。本书下章将对它作一些探讨。

四 格律诗的均齐和对称节奏形式

初创期格律体新诗的雏形中就包含了两种类型:一种是顿数和言数整齐的,另一种是顿数和言数相对整齐的。二十年代这两种形式发展得愈益明显,有必要各自给它们一个名称:前者我们称“均齐体”,后者称“对称体”。

均齐体格律诗与古代齐言体诗类似。那么,为什么不称它齐言体诗呢?第一,因为古代齐言体是对杂言体而言,新诗却不宜有杂言体的名称,因为新诗中的自由诗和对称体格律诗都是杂言体诗,两者性质却不同。第二,因为古代诗的句式是格律形式化了的,言数有规律,顿数就有规律,所以它重言数,可用“齐言”或“杂言”来命名不同的诗体。格律体新诗由现代汉语言构成,适宜主要以顿数而不是言数来决定其格律形式。均齐体格律诗既有顿数和言数都均齐的,也有顿数均齐而言数不完全均齐的,前者与古代齐言体诗类似,后者则是独特的。

新诗中的对称体格律诗,与古代枟诗经枠对称的杂言诗及词曲中的对称形式类似,所以沿用其名。

以下简论这两种体式的格律诗在二十年代的情况。先论说对称体格律诗,因为它出现得较早、较多。

胡适枟尝试集枠第三编收入他1920 年和1921 年的作品,其中有不少对称体格律诗和半格律诗。如枟梦与诗枠:

都是平常经验,

都是平常影像,

偶然涌到梦中来,

变幻出多少新奇花样!

都是平常情感,

都是平常言语,

偶然碰着个诗人,

变幻出多少新奇诗句!

醉过才知酒浓,

爱过才知情重———

你不能做我的诗,

正如我不能做你的梦。

单从一节看,只是自由诗形式,至多算半格律诗形式。但从全首诗看,三个诗节中相应诗行的顿数和言数都相同,所以是对称体格律诗,并且格律较严,较成熟。

郭沫若写作自由诗比胡适晚,写作格律诗却与胡适大致同时。郭氏枟女神枠中有不少格律诗和半格律诗,它们大多是对称体。如发表于1919 年的枟死的诱惑枠,其节奏形式与胡适枟梦与诗枠类似。枟女神枠中对称体格律诗的一个特点是形式多样。如枟凤凰涅盘枠的“序曲”七节,就有多种形式:

除夕将近的空中,

飞来飞去的一对凤凰,

唱着哀哀的歌声飞去,

街着枝枝的香木飞来,

飞来在丹穴山上。

山右有枯槁了的梧桐,

山左有消歇了的醴泉,

山前有浩茫茫的大海,

山后有阴莽莽的平原,

山上是寒风凛冽的冰天。

天色昏黄了,

香木集高了,

凤已飞倦了,

凰已飞倦了,

他们的死期将近了。

凤啄香木,

一星星的火点迸飞。

凰扇火星,

一缕缕的香烟上腾。

凤又啄,

凰又扇,

山上的香烟弥散,

山上的火光弥满。

夜色已深了,

香木已燃了,

凤已啄倦了,

凰已扇倦了,

他们的死期已近了!

啊啊!

哀哀的凤凰!

凤起舞,低昂!

凰唱歌,悲壮!

凤又舞,

凰又唱,

一群的凡鸟,

自天外飞来观葬。

第一节是节内对称形式;第二节基本上是均齐形式(最末一行多一顿,可算破格);第三、六两节遥相对称,是节间对称形式;第四、五节又各自是节内对称形式,第七节基本上是节内对称形式。郭氏后来出版的枟星空枠、枟前茅枠等诗集中,也不乏对称体格律诗。

其他如刘半农、刘大白等人也很早写出格律体新诗,其中也多为对称形式,如刘半农枟叫我如何不想她枠等。

总的看,二十年代初期的对称体格律诗还不能认为是成熟的,理由有二。其一,虽然出现较多,但大多数的对称性不强;有的只是诗中部分诗节的对称是严格的,其余诗节的对称不严格,或者根本不对称,所以只能算半格律诗。其二,没有理论指导,大多数的创造可能是不自觉的。当时新诗的创作主要还是讲究“自然音节”,或者追求“内在韵律”,所以创造出长短参差的自由诗可以说是充分自觉的,充分自觉地创作格律诗却不大可能。有时,也许诗人本意是要创作诗行长短不齐的自由诗形式,客观上却写成了对称体格律诗。为什么会这样?大约是因为诗人一方面要写出长短参差的诗行,一方面又追求较好的节奏性(出于避免散文化等原因),于是写成了既有长短变化又有一定规律的形式,这便是对称的格律诗形式。此外,诗人根深蒂固的古代诗词修养,以及汉语易于构成对称、显出均衡等特点,也在冥冥中起了作用,帮助诗人写出对称形式的格律诗。这种格律诗形式当时的人们可能并未意识到,后来才逐渐认识到它的规律和格式。

对称体格律诗成熟于新月派时期。新月派诸人虽然在理论和实践上大都着重于均齐体格律诗,但也谈到对称体格律诗,如闻一多论格律体新诗的创造是“相体裁衣”时,提到枟采莲曲枠等对称体形式。闻氏“节的匀称”说,就包括了对称形式。朱自清后来点明了这一点。他说:“段的匀称并不一定要各段相同。尽可能甲段与丙段相同,乙段与丁段相同;或甲乙丙段依次跟丁戊己段相同。”这里的所谓段与段之间的相同,就包括均齐形式的诗段(节)的相同和对称形式的诗段的相同。他又说:“各行音节的数目,当然并不必相同,但得匀称的安排着。” [15]这说的更是对称形式:诗行的音节数目不同而又显得匀称,它们一般就是对称的。

新月派诗人在写作大量均齐体格律诗的同时,也写出许多对称体格律诗。如徐志摩的枟为要寻一颗明星枠,共四节,只看首二节:

我骑着一匹拐腿的瞎马,

向着黑夜里加鞭,———

向着黑夜里加鞭,

我骑着一匹拐腿的瞎马。

我冲入这黑绵绵的昏夜,

为要寻一颗明星;———

为要寻一颗明星,

我冲入这黑茫茫的荒野。

朱湘的对称体格律诗尤其多样。如枟采莲曲枠,也只引首二节:

小船呀轻飘,

杨柳呀风里颠摇;

荷叶呀翠盖,

荷花呀人样娇娆。

日落,

微波,

金丝闪动过小河。

左行,

右撑,

莲舟上扬起歌声。

菡萏呀半开,

蜂蝶呀不许轻来,

绿水呀相伴,

清净呀不染尘埃。

溪间,

采莲,

水珠滑走过河钱。

拍紧,

拍轻,

浆声应答着歌声。

新月派诗人的对称体格律诗有一个特点,就是不但诗节之间对称,诗节内诗行之间也往往是对称的。以上两诗即如此。在后来的对称体格律诗中,只是节间对称而节内并不对称的形式逐渐多起来。

现在看均齐体格律诗。

胡适枟尝试集枠第三编中无整篇的均齐体格律诗,但有些诗篇的部分诗节是均齐的。如枟艺术枠一诗的首节:

我忍着一副眼泪,

扮演了几场苦戏,

一会儿替人伤心,

一会儿替人着急。

诗行是七言,但已经不是古代七言诗四顿数的“二二二一”形式,而是三顿数的“三二二”形式。构成诗行的也不是古代七言诗的双音顿和单音顿,而是双音顿和三音顿。所以它是格律体新诗。

郭沫若诗集枟女神枠中有不少对称体格律诗,均齐体诗却只有枟Vernus枠一首:

我把你这张爱嘴,

比成着一个酒杯,

喝不尽的葡萄美酒,

会使我时常沉醉!

我把你这对乳头,

比成着两座坟墓。

我们俩睡在墓中,

血液儿化成甘露!

每行三顿,除一行是八言外,其余都是七言。此诗写于1919 年,大约是新诗史上最早的均齐体格律诗,但格律却显得较成熟。郭氏二十年代中期出版的诗集枟瓶枠中,均齐体格律诗就多一些了。

二十年代初期只出现很少的均齐体格律诗,从反面也说明了早期的格律体新诗一般不是自觉创造的。因为如果是诗人们自觉的创造,他们一般会首先着重创造均齐体这种最明显、最符合传统观念的格律诗。在后来新月派自觉的格律运动中,诗人们就着重均齐体格律诗的创造了。

同类推荐
  • 启迪世界的100部文学作品(下)(破解人类文明之谜)

    启迪世界的100部文学作品(下)(破解人类文明之谜)

    往事越千年,几经沧海桑田,多少文学著作依旧影响着现今的人了?且听情人轻诉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时的动人;品味古希腊人的智慧结晶;看那悲喜剧间的悲欢离合……读《启迪世界的100部文学作品》,从精彩的篇章中汲取知识,感悟人生!
  • 伊利亚随笔

    伊利亚随笔

    《伊利亚随笔》荟萃了英国著名作家查尔斯·兰姆最出色的随笔作品,堪称十九世纪英国文学的瑰宝。在这些随笔中,兰姆以“伊利亚”为笔名,从日常作息、家长里短切入,将平生感念娓娓道来;随笔主题既与兰姆本人的独特经历水乳交融,又浸淫于广阔深挚的人道主义氛围,纤毫毕现地展示了英式随笔的至高境界。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世界近代文学发展概论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世界近代文学发展概论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印下最美的记忆(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印下最美的记忆(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本书包括诚信的力量,人的尊严,被分解的目标,生命的况味,做一个高心智的人,感悟父爱等。
  • 我执

    我执

    本书为梁文道先生所撰写的散文随笔集,是以香港《成报》文采版专栏“秘学笔记”的文字为主,谈及爱情婚姻、日常生活、疾病经历、信仰感悟、城市文化、文学艺术、历史记忆等个人生活体验和人生感受诸多方面。读来清新自然,体贴入微,在淡雅简约的叙述中往往给人意外的启迪。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木叶之银色闪电

    木叶之银色闪电

    他戴上了木叶护额,和旗木朔茂一样绑上了马尾,配着忍刀,来到了战场。他的身影如同闪电一般耀眼,他的意志如同刀锋一样锋利。他是阴霾里的一道希望,他一手撑起了腐朽的木叶。他是阴空银矢,他是木叶的...银色闪电!!!书群号【578537988】
  • 一个瑜伽行者的自传

    一个瑜伽行者的自传

    《一个瑜伽行者的自传》为克利亚瑜伽大师尤迦南达修习克利亚瑜伽的经过及其对瑜伽思想的感悟,首次于1946年出版。在本书当中,作者以幽默轻松的笔调,一连串生动有趣真实的生活故事,讲述了自己从出生到前往西方国家传播克利亚瑜伽的经历,写出了文学史上罕见的一位开悟圣人生平的体验及内在的感情世界。
  • 奇怪V家

    奇怪V家

    乐正绫:“谁把我放在冰箱上的巧克力吃了?”言和:“我的薄荷冰激凌哪去了?”乐正龙牙:“是谁在我珍藏的言和照片上画胡子了?”徵羽摩柯:“谁把我的增高牛奶喝了?”墨清弦:“......”初音未来:“我的葱被谁拿走了?”洛天依:“那个,你们听我解释啊,你们不要过来啊”众人:“天依,给我乖乖站好。”本文部分设定出自天依的365个小秘密、言和的一百个小秘密与阿绫的一百个小秘密。
  • 汉冠

    汉冠

    一个历史系高材生,不小心到了西晋末年。 清谈论玄,纵横捭阖。 王敦、卫阶、江应元。 潘安、贾谧、贾南风。 这是理智与荒唐并存的时代。 这是一个寒门在高门大族中崛起的故事。 (前期种田,后期争霸。).......................作者已有百万字老书《曹魏》,人品有保证,可放心收藏!轻松作,勿较真。
  • 高血压防治百问百答

    高血压防治百问百答

    高血压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据流行病学高血压普查和专家推算,我国大约1亿以上人患有高血压。最近在部分地区普查,高血压患病率约占14%;但患者知道自己患高血压的不足40%;而能使用药物治疗者不足20%;已经达到控制高血压目标者不足5%。换而言之,不少高血压病人仍不知道自己已经有高血压、仍未接受有效的治疗。本书通过一系列的高血压防治问答,旨在帮助读者正确的认识高血压。
  • 句曲外史集

    句曲外史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爱玛(简·奥斯丁小说全集)

    爱玛(简·奥斯丁小说全集)

    《爱玛》的女主角爱玛是个“又漂亮、又聪明、又有钱”的年轻姑娘,由于具有这般得天独厚的条件,不禁有点“自视过高”,因而喜欢“随心所欲”。她自己打定主意不结婚,却热衷于给别人牵线搭桥。而她给别人做媒,每每不是“按照情理”,而是“凭着异想天开或一时冲动”,乱点鸳鸯谱,结果闹出许多笑话,吃了不少苦头。不过,爱玛虽然没给别人撮合成一门亲事,但她自己最后却坠入了情网,与奈特利先生喜结良缘,跟另外两对青年男女一起,构成了本书的喜剧结局。
  • 豪门宠婚,首席的金玉良缘

    豪门宠婚,首席的金玉良缘

    初见,为气死那个没品的男人,她六千块买他十分钟。再见,她代友相亲,差点被他逮进民政局。第三次见面,她在上,他在下。他不屑趁人之危,她势必让他就范……隔天满城头版——她“强”了豪门长子,必须奉子成婚!双喜临门!摸摸纤纤美腹,她无力望天:“子在哪里,喜在哪里……”一场预谋,她不仅被人抢了男友,还被设计强上他。她质疑:“你娶我,真的为了你的清白?”他似笑非笑地凝着她:“不,是为了让你名正言顺地玷污我的清白……”凝着他意味深长的笑容,她却越来越心慌意乱——似乎她被迫闪婚,只方便他婚中捉妻,而她是他早早锁定的猎物……失恋后的第十天,她嫁进本城最大的豪门而不自知。他是跨国大财团的少东,尊贵儒雅,淑女们趋之若鹜。独她用完就想跑。她避他,鄙他——却发现他慢慢主导了她。他逗她,斗她——却发现他再也离不开她。身为老公,他理所当然地粉碎她身边所有的烂桃花。他宣言:幸福的女人背后,好男人都只需一个!******婚后浓宠,不可错过。
  • 福晋不好当

    福晋不好当

    现代女外交官穿越到古代,力挽封建大厦之将倾的狂澜。然而开局却只是一个爹不疼娘早死继母不爱的小白菜,嫁了个郡王还被小三了。这力挽狂澜的终极伟业看起来似乎有些遥遥无期啊......皮一下很开心的女主X外表良善实则腹黑的傲娇男主。男女主“双贱合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