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44300000016

第16章 陆绩怀橘遗亲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群雄割据,曹丕、刘备、孙权相继称帝,最终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三国时期,吴国的陆绩对父母非常孝顺,孝名传遍天下。

陆绩,字公纪,吴郡(今江苏苏州)人。他出身于官宦世家,曾祖陆续、祖父陆褒都以操行高尚、品德超群着称。父亲陆康忠勇义烈,汉灵帝时任郡守。汉灵帝穷奢极欲,曾想学秦始皇,铸造铜人,苦于经费不足,下令加重赋税,每亩地增租十文钱,使农民叫苦不迭。陆康熟知民情,为此上疏谏诤,说:“臣闻先王治世,贵在爱民……末世衰主,穷奢极侈,造作无端,兴制非一,劳割自下,以从苟欲,故黎民吁嗟,阴阳感动……岂有聚夺民物,以营无用之铜人;捐舍圣戒,自蹈亡王之法哉!”汉灵帝认为他的奏疏“大不敬”,将其免归田里。后来他又被起用为庐江太守,因功加拜忠义将军。袁术叛逆,他拒不从命,闭城以御,城破病死,终年70岁。

陆绩自小受父亲高风亮节的熏陶,深懂忠义孝悌之道。他尤其尊敬母亲,认为母亲是最值得信赖和最值得敬爱的人,对母亲不孝,就有愧于做人子,世界就不应当容他有立身之地。因此,他很小的时候,就能时时、事事替母亲着想,听母亲教诲,帮母亲做事。他跟母亲说话,不叫一声“娘”不开口;有什么好吃的东西,母亲不亲口尝一尝,他坚决不吃。在母亲面前,他绝对诚实,从不说一句假话和谎话。

陆绩是个聪明伶俐的孩子,由于酷爱读书,所以博学多识,人称“神童”,颇有名气。他6岁的时候,在九江(今安徽寿县)拜见大名鼎鼎的袁术。袁术出身于四世三公的大官僚家庭,与哥哥袁绍俱是东汉末年的军阀,权势熏天,而且擅自于公元197年称帝。陆绩去见这个大人物,一点也不怯场,对于袁术提出的问题,侃侃而谈,不亢不卑。袁术惊叹陆绩的才学,破例地给他赐坐,还命人端来一盘子柑橘,招待小客人。那柑橘圆圆的,大大的,皮色金黄,肉肥汁多,味道极美。陆绩吃了一个以后,心想:多好吃的柑橘呀!可惜母亲没见过,更没吃过,我何不带几个回去孝敬她老人家呢?他心里这么想,随手便悄悄地往怀里塞了三个柑橘,袁术及在场的人谁也没有注意。

接着,陆绩拜辞袁术回家。当他弯腰作揖的时候,怀里的三个柑橘滴溜溜地滚到了地上。袁术开始吓了一跳,以为那是什么“秘密武器”,待看清那不过是柑橘时,不禁哈哈大笑,说:“陆绩呀陆绩,今天你是我的贵客,怎么还偷柑橘呢?”陆绩不慌不忙,跪地答道:“我是想拿回家去给母亲尝个新鲜。”他振振有词,神色自若,一点也不显得难堪。因为在他心目中,母亲是伟大而神圣的,儿子孝顺母亲,天经地义,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袁术听了陆绩的回答,惊奇不已,意识到陆绩将来肯定是个不同凡响的人物。

陆绩怀橘遗亲的事迹广为传播,等他长到十几岁的时候,就经常与东吴首领孙策的幕僚张昭、张、秦松等平起平坐,共议国事了。一次,孙策询问夺取天下的方略,张昭等主张用武力讨伐,而坐在末座的陆绩大声说:“春秋时管仲相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并未动用兵卒。孔子说:‘远方之人不服从号令,应修文德,使他们自动来归附。’现在你们这些人不在仁政治国上多想办法,而一味推崇武力征服。我陆绩虽然年幼蒙昧,但也自感不安呢!”几句话说得张昭等面红耳赤,狼狈不堪。

陆绩长成大人了,身材魁伟,相貌堂堂。由于他博学、孝顺,见识过人,所以很多名人都愿意与之交往,像虞翻、庞统等,都是很有名的人物,年龄比陆绩大得多,资历比陆绩高得多,但这并不妨碍他们之间建立亲密、友善的关系。孙坚的弟弟孙权统事的时候,任命陆绩为奏曹椽,却又害怕他心直口快,敢于直谏,故出为郁林太守,加偏将军,统兵二千人。带兵为将,不是陆绩的志愿,他的志愿在于研究儒学,当一个学者。所以他在履行军旅职事的同时,还潜心从事着述,注《易经》,释《玄经》,并撰有《浑天图》,皆传于世。

陆绩患有足疾,健康状况一直欠佳。他自知不能长寿,生前就写好墓志铭,说:“有汉志士吴郡陆绩,幼敦《诗》《书》,长玩《礼》《易》,受命南征,构疾逼厄,遭命不永,呜呼悲哉!”他预言,三国时期的分裂局面将维持60年左右,“六十年之外,车同轨,书同文,恨不及见也。”他32岁病死,实践证明他的预言是正确的,从公元220年曹丕建魏,到公元280年晋灭吴,其间恰好是60年。

陆绩的孝行,史籍记载的只有怀橘遗亲一件事。仅此一事,足以反映出陆绩的为人。正是:“当年柑橘入怀日,正是天真烂漫时。纯孝性成忘小节,英雄从古类如斯!”

同类推荐
  • 日本作家三题

    日本作家三题

    春名先生文质彬彬,不苟言笑,就像一个听话而腼腆的大孩子。但他的夫人、作家入江曜子女士却与他相反,开朗而健谈。她告诉我,去年发表了一部以(伪)满洲国皇后婉容为题材的长篇历史小说《我的名字叫伊丽莎白——(伪)满洲国皇帝之妻的生涯》,不到两年,再版十次,并获得了第八届新田次郎文学奖。现在正着手准备写一部关于溥仪的第四个妻子李玉琴的长篇,计划到长春实地采访,希望能得到中国作家协会的协助。
  •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诗歌研究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诗歌研究

    本书题为《世纪转型期的湖北诗歌研究》,实际上涵盖了当代湖北诗歌的全部历史。简要勾勒1949年以来湖北诗歌创作的历程,是为了更好地显现十七年———文革———新时期———后新时期(即转型期)的发展脉络,突出当下,突出转型期的新变。不敢称之为“史”,是因为自知尚未涉猎湖北诗歌全貌,肯定遗漏了某些好诗和好诗人。把最具个人化色彩的诗歌写作分成几大类论述,确有图方便之嫌。很多丰富精彩、又不宜归类的个例被淹没被忽略,儿童诗亦未涉及,在这里只有抱憾了。本书也涉猎了部分以小说和散文名世的作家的诗作,但未以小传的方式介绍,只是为了体例的统一。
  • 中国诗歌艺术研究(第3版)

    中国诗歌艺术研究(第3版)

    《中国诗歌艺术研究(第3版)》分上、下两编,上编以言、意、象、境为核心,探讨中国诗歌艺术理论;下编具体沦述、分析屈原、陶渊明、谢灵运、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李贺、温庭筠、韦庄、苏轼、周邦彦、陆游等13位诗人的艺术特色、艺术风格、艺术成就,全书将诗歌理论与诗歌史相结合,宏观研究与微观考察相结合,将对诗歌理论的探索与诗人之艺术的具体研究互相印证,是中国诗歌艺术研究的经典之作。
  • 一路向南

    一路向南

    《一路向南》是新疆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狄力木拉提·泰来提的诗歌精选集。诗歌赞颂新疆之美,描述地域文化,民族风情,以及诗人所到之处,用诗歌的形式抒发了对祖国的秀美山川的热爱。
  • 世纪回声

    世纪回声

    《世纪回声》内容简介:中国巨轮,乘风破浪,高歌猛进,短短六十载,已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成为人类文明史的一个伟大奇迹。中国文学,风起云涌,蒸蒸日上,流派异彩纷呈,名家力作迭出,同样令世人瞩目。为庆祝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我社启动“共和国作家文库”大型文学工程,力图囊括当代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重要作家的代表作品,以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文学价值观上的人民立场,展示东方文明古国的和平崛起、历史进程、社会变迁与现实图画,表现中华民族的艰辛求索、勇敢实践、创新思想及生存智慧。
热门推荐
  • 马首农言

    马首农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最上意陀罗尼经

    佛说最上意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谁的青春伴我同行

    谁的青春伴我同行

    在苏然看来,每一个姑娘都是一座城,不管是纸醉金迷的城,还是萧瑟空虚的城,都只是城而已。没有哪座城他不能进去,没有哪座城不能容纳他。但无论何种良辰美景,都只是一时的,他只属于路上,不属于城池。
  • 凉暖世界

    凉暖世界

    富可敌国……钱是祖母的;高手如云……都是祖母的手下。厉害都是别人的……不行,自己也要拥有姓名!身世优渥的林暖开启了坎坷的修炼路……(内心os:我不是背景强大的小公主嘛,怎么混的这么惨啊!)
  • 侏儒查尔斯

    侏儒查尔斯

    《侏儒查赫斯》曾经被归人到“童话小说”一类,也有人称之为“艺术童话”,它的创作背景是霍夫曼所生活的落后衰朽的德国社会,故事则是法国大革命后王朝复辟时期的真实写照。这部小说里的主人公查赫斯是个容貌可怕、性情古怪的小侏儒,由于仙女的怜悯而被赋予神奇的魔力,凭借仙女的梳子和赐给的三根魔发,他开始以齐恩诺贝尔的身份出现,神奇的魔力使他在现实世界里如鱼得水,过上了富足而受人景仰的生活,然而,这样颐指气使的生活在他失去魔发之后便烟消云散,以至于最后落魄地淹死在御赐的浴缸中。在《侏儒查赫斯》中,霍夫曼借助于一个侏儒的传奇故事向读者展现了他自己想象和幻想中的怪诞世界。
  • PHAEDRA

    PHAEDR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惊慕了年华

    惊慕了年华

    两个人注定是悲剧,也注定惊艳了对方的岁月。叶行他不相信命运,席箬她同样不相信命运。可注定不能在一起的两个人,往往只能是悲剧收场…
  • 娇巫

    娇巫

    朝歌夜弦五十里,八百诸侯朝灵山。西伯侯二子赴东夷寻找香车美人,可香车奢华易得,美人有根骨易逃。西伯侯二子跟美人斗智斗勇,发现自己竟然从布棋人变成了马前卒。历史的洪流大浪淘金,留下来的全是故事,湮灭的全是悲剧。
  • 食物与食物相宜

    食物与食物相宜

    《食物与食物相宜》精选了近百种“最佳搭档”的食物,科学详尽地介绍了它们相互融洽、和谐共处的原因和结果,令你能在短时间内全方位地掌握相关知识,以便在下厨或饮食时不至于“混搭错配”。
  • 僧语

    僧语

    “众人说我前半生都为复仇而活,后半生痴于佛法。可谁又知,我这一生有一人,我只看一眼便会错。”被迫出家却想着复仇的妖孽小和尚,由败落贵族一跃成为皇子侍卫的傲娇女侠客,以及那善于心计,处处针锋相对的夺权之路。“你信你的佛,我信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