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00400000014

第14章

第45则

【原文】

诗僧时复有之,若道士之能诗者,不啻空谷足音,何也?

【原评】

毕右万曰:僧、道能诗,亦非难事;但惜僧、道不知禅元耳。

顾天石曰:道于三教中,原属第三。应是根器最钝人做,那得会诗!轩辕弥明,昌黎寓言耳。

尤谨庸曰:僧家势利第一,能诗次之。

倪永清曰:我所恨者,辟谷之法不传。

【译文】

能够作诗的僧人是经常可以见到的,能够作诗的道士,怎么就这么难见到呢?这是什么原因呢?

【评析】

作者认为,会作诗的僧人有很多,会作诗的道士却很少。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根据古代的典籍资料,我们可以知道会作诗的僧人确实有很多,但是会作诗的道士也并不鲜见,只是并没有流芳百世。会产生这样的现象,或许是因为佛教和道教的特性不同。

佛教在中国的第一个宗派叫“禅宗”。禅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是一种虚幻的意境,而且在任何一方面的表现都不一样。比如在艺术上,禅是抽象而又具体的;在文学上,禅是超越而又现实的。僧人很多都擅长于写诗是因为诗词和禅道一样,都常在言外之意中对某一个事物或某一个现象进行暗诉,都非常讲究内心的思想感情,也非常注意是否可以令人们受到启迪和感悟。诗人也很多是以诗的形式来谈论禅道,与人们讲述自身的人生经历,所以有人说过:学诗就好像学禅道一样。僧人也常利用诗的形式来与人们讲述禅道,将禅的深层含义用于诗词的创作当中,所以也有人说过:诗可以为禅道锦上添花,也可以说是禅道的切玉刀。因此,诗僧的数量较多。

道教的特性是讲究清修,主张顺其自然,因此,学道之人作的诗词大多都缺少韵致和意境,所以道教里面能作好诗的人并不多。

第46则

【原文】

当为花中之萱草,毋为鸟中之杜鹃。

【原评】

袁翔甫补评曰:萱草忘忧,杜鹃啼血。悲欢哀乐,何去何从?

【译文】

应当做花草中的萱草,而不去做鸟中的杜鹃。

【评析】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遇到许多迫不得已的事情,那些事情发生的时候会令人感到十分无助和辛酸,可是却很难找到能够解决这些忧虑和烦恼的方法。在政治高度集中、封建专制的时代或者在人情冷淡、世态炎凉的社会,人们想要找到解决这些烦恼的方法的愿望就会更加强烈。

传说世间有一种花,名叫忘忧草,又叫萱草,这种草能够解决人们的忧虑和惆怅。知道这个说法的人们都纷纷种植这种花,即使不能彻底解人忧愁,也能用来寄托一些感情,使自己远离几分忧愁,而像作者一样借咏诵此花来排解忧愁的诗人也有很多。他们借萱草的说法来表明自己的心迹,寄托自己想要过无忧无虑的生活的愿望。

杜鹃则与萱草相反,自古它就是凄苦和悲戚的代表,在古代文人的笔下,更是象征着悲怨。宋代词人辛弃疾曾形容过杜鹃的叫声苦不堪闻,唐代诗圣杜甫也曾说过杜鹃的啼叫声充满了悲哀。

萱草能够使人忘记忧愁,而杜鹃则会增添人的哀愁,所以作者写“当为花中之萱草,毋为鸟中之杜鹃”。

第47则

【原文】

物之稚者,皆不可厌,惟驴独否。

【原评】

黄略似曰:物之老者,皆可厌;惟松与梅则否。

倪永清曰:惟癖于驴者,则不厌之。

【译文】

稚嫩弱小的动物,都不令人生厌,只有驴除外。

【评析】

向来,稚嫩幼小的动物都是十分招人怜爱的,可为何作者仅仅将驴排除在外?况且在古代的中国,驴不只是人们生产的主要工具,更是人们出行的交通工具,但人们依旧称驴为愚蠢的动物,有很多笨如驴、如驴般不知自丑、驴脾气等说法,通过这些可以知道,人们确实对驴带有明显的厌恶和偏见。这或许和驴的长相有联系,它的脸不但长而且不漂亮,它的性情也比较愚笨、缺乏灵气,脾性也固执。但如果是因为这样就将驴种种贬低,并且一直对它带有偏见,这明显是欠缺公平的。

人也是一样,如果因为一个人的长相并不美丽,或者性格并不讨好,就否认他的所有优点而一味地贬低他,这样是不正确的。

第48则

【原文】

女子自十四五岁至二十四五岁,此十年中,无论燕、秦、吴、越,其音大都娇媚动人;一睹其貌,则美恶判然矣。“耳闻不如目见”,于此益信。

【原评】

吴听翁曰:我向以耳根之有余,补目力之不足;今读此,乃知卿言亦复佳也。

江含徵曰:帘为妓衣,亦殊有见。

张竹坡曰:家有少年丑婢者,当令隔屏私语,灭烛侍寝。何如?

倪永清曰:若逢美貌而声恶者,又当何如?

【译文】

女子从十四五岁到二十四五岁,这十年中,无论是燕、秦、吴、越哪个国家的人,她们的声音大都娇媚动听;只要一看到她们的面貌,就可以判断她们的美丑了。“耳闻不如目见”,由此我更深信不疑了。

【评析】

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但是人们刚开始接触一个事物的时候,先接触到其好的方面,便会把这个事物想象得很完美。比如人们还未认识一个女子,但先听到她的声音很是甜美,便会觉得她的容貌也会很美好,可往往是声音和面貌并不相似,常有耳闻与眼见并不一致的情况,所以说,我们对待事物要坚持眼见为实的观点。

生活中,有许多人会将事情加以夸张地描述出来,所以不同的人讲述同一件事都是不一样的,在听者的眼里也就变得不相同了。其实,声线与容貌不一致也是很常见很自然的事情,就像人们听故事和看故事所得的感受并不一样而已。

就以一个女子来说,不光是有声音和容貌不一致的例子,更是有表面伪装得很善良,内心其实非常恶毒的;也有表面懂得很多,实际却一无所知的。由此可知,仅仅听说一个人很好,却没有亲眼看见他的好,这样是不可信的。每个人的审美观都不一样,看待同一个事物的观点自然也就不一样。别人口中的完美事物说不定就是你眼里最为厌恶的东西。所以说,不要轻易听信传言,自己眼里所看到的才算是真实的。

第49则

【原文】

寻乐境,乃学仙;避苦趣,乃学佛。佛家所谓“极乐世界”者,盖谓众苦之所不到也。

【原评】

江含徵曰:著败絮行荆棘中,固是苦事;彼披忍辱铠者,亦未得优游自到也。

陆云士曰:空诸所有,受即是空。其为苦乐,不足言矣,故学佛优于学仙。

【译文】

要想寻找快乐的地方,就去学成仙的方法;要逃避痛苦和烦恼,就去学习成佛;佛家所说的“极乐世界”,大概就是没有痛苦的地方。

【评析】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遭遇很多的苦楚,深陷其中的时候,令人感到十分难熬,于是人们都想找到摆脱煎熬的途径。传说中,修道成仙就可以远离人世的苦难和悲戚,所以他们都去学习道教和佛教,想要修炼成神仙,但是道教与佛教之间虽然有着相通之处,却也是有着理论上本质的不同。

道教最重要的是顺其自然,是一种信奉“生即美”,追求长生不死的宗教。道教认为,生存就是快乐,人可以得道成仙、改变生死、超脱自然,并且可以不被外物所连累,过自己无所忧虑的生活。佛教则将人生看做一个苦海,而且觉得世间的万事万物都会有六道轮回,这一世所经历的事情是前三世所累积的结果,所以奉劝人们多行善少作恶,只有苦苦修行,才能脱离人生这个苦海,最后才有机会通往极乐世界。这两者都能够超脱自然,都能够得到精神上的慰藉,修炼成仙以后都可以不为尘世所累。

其实,经历一些苦痛也并非没有好处。只有历经一些风雨,参透人生中的潮起潮落,才能永远保持乐观的心态,也会多做善事来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这样一来,烦恼也就自然而然地解决了吧。所以说,消除痛苦最好的方法不是一味地追求成仙变佛,而是要心存善根,时刻带着乐观的好心态。

第50则

【原文】

富贵而劳悴,不若安闲之贫贱;贫贱而骄傲,不若谦恭之富贵。

【原评】

曹实庵曰:富贵而又安闲,自能谦恭也。

许师六曰:富贵而又谦恭,乃能安闲耳。

张竹坡曰:谦恭安闲,乃能长富贵也。

张迂庵曰:安闲乃能骄傲,劳悴则必谦恭。

【译文】

如果富贵了而忧愁、劳累,倒不如贫贱时却安闲自在;如果清贫却骄傲自大,那就不如富贵但却谦逊有礼的好。

【评析】

面对现实社会中常见的一些现象,作者有感而发写下了这一则文字。这就要求读者在阅读的时候,联想到更深层次的东西。

有的人身家富贵显赫,但却难以满足,穷其一生去追求更多的金钱和名位。有的不惜牺牲健康,甚至不择手段地损害他人的利益。这样的人生,即使得到了无数的金银珠宝,也丢失了很多千金不换的乐趣。而有的人虽然家境贫困、身份低微,却能一直保持一种自由和乐观的心态,把生活过得丰富多彩。即使这样对比,很多人依旧都是会选择金钱和名位,但作者却在二者之间选择了后者。

其实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人都分为正反两面,比如在待人接物方面,也一样有两种不同的人:一种人虽然贫困卑微却狂妄自大,待人骄横,似乎连自己的贫困都有理直气壮的理由。而另一种人,虽然家境富裕,却不会因此骄傲自大,待人谦逊礼让,性格谦卑。在这两种人当中,自然是后者更令人敬佩。

由以上这一则文字可以知道,作者生性谦和,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不希望被尘世的复杂所连累,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就像人们说的,只要时刻保持一颗安稳沉静的心,那么不管生活多么艰难也能心生美好。

同类推荐
  • 一本没有书名的书

    一本没有书名的书

    当一本书充满故事的时候,你是不需要给它取书名的。这是一本没有书名的书,也是一本不试图给任何人打鸡血的书,28篇文章,30个人,30个故事,30个人的喜怒哀乐。
  • 智慧与创意:小小说解惑

    智慧与创意:小小说解惑

    本书是作者在我社出版了5卷本的《微型小说学研究丛书》(2000年版)后,历时14年,把初具系统的“微型小说学”运用于微型小说文体研究、作家研究、作品研究以及文化研究后产生的新成果。梳理了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和中国当代微型小说的新创作现象,细致地归纳微型小说文体的创作规律和技巧,比较分析海内外微型小说名家的艺术个性和风格特征,总结当代优秀微型小说文本的写作方法。这本《智慧与创意》和《历史与理论》《规律与技法》《群体与个性》《解读与评鉴》一起,共同构成了作者30年来执著于微型小说文体学研究的创新理论体系。
  • 这样的人也该千载难逢

    这样的人也该千载难逢

    用一首歌的时间来纪念一个人用一盏茶的冥想来回忆一个人,我坐在菩提树下静静地观望,流年在我和他之间只打了个照面前世,今生,来世菩提树下红莲花静静绽放开合之间佛光闪现
  • 谦卑的人有福

    谦卑的人有福

    人生在世,为人处世是一生的必修课。做人是一种学问,处世是一门艺术。做何种人,如何做人?本书精选了季羡林、王蒙、蒋子龙、铁凝等名家的经典作品,带您重新认识谦虚、善良、减实、克制、礼貌等道德品质,让您学会打造良知这张行走世间的通行证。
  • 浪子回家集(译文经典)

    浪子回家集(译文经典)

    《浪子回家集》共六篇文字:纳蕤思解说、恋爱试验、爱尔·阿虔、菲洛克但德、白莎佩、浪子回家,既像散文诗、像小说,又像戏剧,而作者却统称之为“专论”(Traités),译者卞之琳先生觉得译为“解说”算是差强人意。六篇文字的素材皆取自希腊和《圣经》中的神话、传说或者寓言,以象征诠解象征,书中有书,画中有画,层层叠叠,意味百出;充分体现出20世纪最复杂的文学大师纪德独特的美学观、艺术观、宗教观和道德观;六篇文字各有侧重而又交相辉映,可以视为纪德最艺术化的精神自传。
热门推荐
  • 台湾资料清仁宗实录选辑

    台湾资料清仁宗实录选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破晓暮夜

    破晓暮夜

    历史悠久的兹瑞特拉,饱受战争的古老大陆,暗流涌动的魔界战场,星罗棋布的宗教信仰,诡异神秘的邪教组织,错综复杂的悬案密码,沧海蜉蝣与粲焕白鲸的爱情。黑暗不断渗透。随波逐流,或是,逆流而上?高悬在这古老大陆上的暮夜又何时迎来破晓?
  • 娇师为后

    娇师为后

    据言,老太婆仗着两国联姻霸占皇后之位,打压后宫;据言,这老太婆常年泡在药罐子里,面黄肌瘦脾气暴躁;据言,这老太婆如狼似虎,皇上每去都能丢了半条命;可皇上偏偏专宠她一人。“皇上?,皇后打伤了莲贵人”“把莲贵人关起来”“皇上,大臣们要你废后”“让他们回家种田”“皇上,皇后说要去找别的男人……诶诶,皇上你去哪里?”钟离誉,“师父,听说你又惦念着‘小师弟’了?!”魏子蘅恼,“混账东西,从我身上滚下去!!”世人只知他宠她入骨、爱她至深,却不知他折磨她、囚禁她,情愿两厢折磨,也不愿放手…
  • 杀猪皇后

    杀猪皇后

    王小荷出生时候,家里来了个道士,说此女必贵!爹说:屠户家的女儿,有什么贵的?但小荷还是被宠着长大。爹爹摔伤,小荷被娘卖了,从此进了安王府。安王府小世子体弱多病,看着王小荷摇头,这个丫鬟不好,太粗!王小荷:我才不粗,是你太弱。多年以后,世子和王小荷一起起居,嗯,粗点好!
  • 伊塔之柱

    伊塔之柱

    欢迎来到艾塔黎亚,浮云之上的国度。让我们推开门扉,拿起手杖,冒险,将从这里开始——穿过云与海的丘陵,如浮浪的草茵,浅河闪亮;流淌金与蜜的原野,满载欢笑,罗戴尔的矮屋之下,轻歌悠扬。穿过埃贡恩古老茂林,幽暗之中枝蔓横生,低语萦绕;越过峻岭与崇山之间,地下世界黑影祟动,危机四伏,宝剑折光。男孩追逐于梦想的故事,天空与云脊之上,巨龙之影,翱翔展翼。而时光尘封之后,炉火依旧明亮。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还我修为

    还我修为

    面对三界最强魔头,不死上仙能否夺回自己的百年修为,重回神坛?——魔头至强,能驭万物,却难驭一心;能降六合,却难护一人。——〖本书原创,支持正版,扛起魔仙大旗~〗
  • 谁能成神

    谁能成神

    星璨大陆,最强者为神。这是万年罕见的盛世,各路天才纷纷崛起,各领风骚,书写着自己的传奇人生。在这群雄并起,天才众多的时代,来自地球的穿越者,能否踩群雄,灭天才,一步步走上神的王座,谱写出万年不见的神迹。
  • 爱情进行时

    爱情进行时

    花开花落,其实应该与季节无关吧。很多时候都是迷茫于自己的生活,找不到更好的理由来让自己不去想些别人认为无关紧要的事情。路依旧还是那条路,当多少年过去,离往事越来越远,便也没再追寻。于是就想到要去寻梦,去找寻一种久违的心情,看那桃花是否依旧笑春风,看那记忆中的面容是否依旧柔情似水?这是一个很普通的故事,但却并不意味着它的平凡,三年相爱,换来的是难以承受的痛苦!
  • 论如何为古代婚姻添砖加瓦

    论如何为古代婚姻添砖加瓦

    俗话说,宁拆十座庙,不拆一门亲。穿越到古代36岁的李寡妇身上,花乐乐与其盼着上京赶考的便宜儿子不知猴年马月才衣锦还乡,不如先解决眼下的生存问题才是正经。为了生计,有10年一线基层工作经验的花乐乐只好穿上大红花衣、画大浓妆,干起了为广大封建社会青年男女的感情事业添砖加瓦的媒人行当。靠着那些年在街里巷外和广大人民群众斗智斗勇锻炼下来的利索嘴皮子,从此过上天天吃肉的生活……不是问题!这日子看起来似乎过得不错?老娘,呸,咱花大姐才不乐意穿越到这偷吃牛肉犯法,上厕所用树叶,来大姨妈用草木灰的古代呢!“李大娘,您这一身穿得多好看啊!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您才四十出头呐。”“啐!老娘才三十六岁呢!”PS本文乃瞎编乱造,博君一笑尔,切勿考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