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07800000054

第54章 序而跋(1)

1.将军笔墨散异香

——序殷宝洪《欧洲六国纪行》

与宝洪同志相识是在上个世纪末,那时他作为优秀干部刚刚从总参交流到解放军艺术学院来担任政委。在大家的印象中,行伍中人往往率尔少文,但宝洪同志给大家的突出印象恰恰是一股子儒雅文人气:身材瘦高、精神矍铄,眼镜后面的目光淡定,举手投足间的神态颇有几分潇散。

公事交往,一来二去,我与宝洪同志渐渐相熟。公务之余,也常聊点文化艺术方面的话题。

他曾不只一次亲临现场听我的课,也看过我的一些文章,对我的“能说会写”甚表欣赏与鼓励,还间或以“请教”的姿态与我交流文章作法,给人印象是礼贤下士和胸有丘壑。君子之交淡如水。我们之间虽然私交不多,但彼此之间却有一些精神气韵的相通与默契。几年下来,我自认为对他有了相当的了解。但2002年春天某日,当他将一沓长达三万余字的《俄罗斯游记》放到我案头时,我还是吃了一惊。

首先让我吃惊的是宝洪同志身为学院政委,政务繁忙,自不待言,即便有闲情雅致,时间精力又从何而来呢?然后更让我吃惊的是,他在老辣的公文之外,何时又修炼出了一幅自然天成的散文笔法呢?因为这就是一篇成熟的游记散文,说是出自职业作家手笔也庶几不差。他原想一是请我润色,二是看看能否在学报发表。我读完后立即表态,一,文章完整,文字上乘,确实无须润色;二,足可堂而皇之地登上大雅之堂。

果然,随后不久就从文学重镇《莽原》传来佳音:尽快全文推出。以此为契机,我建议宝洪同志将域外游历一一写来,最后结集出版,岂不妙哉?宝洪同志欣然采纳。

随着宝洪同志退出工作岗位,他的写作生涯开始了。经过两年的努力,这本十六万字的《欧洲六国纪行》终于杀青,并且即将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承蒙错爱,宝洪同志邀我写序,我因此得以先睹为快,井愿意借此机会表达我的欣喜和祝贺。

翻读宝洪同志的书稿,回忆与他共事的点点滴滴,我渐渐从中品出了宝洪同志的三重人格。

其一,自然人格。宝洪同志对于纷纭世事往往能举重若轻、泰然处之,因为他正觉不失,初心常在,所以才能胸中深藏着两副笔墨:一副写公文,一副写散文,转换迅速、自然无痕。宝洪同志游宦多年,明习公事,案牍应对剖决如流、下笔成章、逻辑严密;与此同时,他敏于感悟,情志所至之处辞采如影随形,因此又有了一副散文笔墨,文字清新,生动明丽。对于一位长期从事政工工作的将军来说,定心而不失童心,端谨而不无灵趣,实属难能可贵。

其二,社会人格。作为一名从戎多年的职业军人,军旅生涯的锤炼使得宝洪同志平生多阅历,胸中有丘壑,忧乐情怀与担当意识又使他在游历诸国时能够换位换地思考,因而不乏独到眼光与过人见识。譬如他对各国的武备状况格外留心,这正是一位将军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自然流露。

其三,文化人格。书中处处流溢出对欧洲人文知识的丰厚积淀,譬如《引子》中的这一段文字就很有代表性:

“漫长的西方文化的积淀主要在欧洲这块土地上。希腊神话中关于政罗巴的一则故事,讲述了这片大陆名字的由来。千百年过去了,这片土地早已不复荒芜。人们仍然以少女欧罗巴的名字来称呼它。从它怀中诞生的蓝色文明滋养着这片土地,也滋养着世界的文明。在这里,盲诗人荷马吟唱过诸神的歌谣,艾略特留下了他的诡异与哀伤;在这里,罗马大斗兽场早已残破不全,徒留一片辉煌的遗迹,而巴黎的夜空中埃菲尔铁塔却巍然屹立,娉婷的身姿照亮城市街景;在这里,拿破仑遇见了他的约瑟芬,马克思结识了他的燕妮,而梵.高却孤独地在麦地里对着自己开了一枪。”

时空阔大,目光纵横,既有面更有点,选材精当而思维跳跃,不仅显示了文字的精练与优美,更见出了思考的厚重和空灵。这当来自作者长期的读书修养、积学储能。平时的日夜披览、手不释卷最终于化作了《欧洲六国纪行》中行止任意、运用随心的文字,真可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少壮功夫老始成”。沉重的军旅关怀与丰厚的文化底蕴让宝洪同志的文字散发出刚简博容的魅力,这魅力中寄托着宝洪同志对于历史、对于现实、对于族群、对于未来的独到思考与心得。

在《欧洲六国纪行》书稿中,我还看到了宝洪同志作为礼品送给外军友人和驻外使馆的书法作品照片,也让我吃惊不小。近年来,我于书道也稍有涉猎,深知能写出一手工整端庄、法度森严的楷书是一件很难的事,它不仅需要习书者退笔成冢、洗墨成池的勤学苦练,更需要习书者有一份静如水止、定若鼎镇的心境。宝洪同志的书作师法欧阳询,运笔正位凝命,造字饱满丰腴,用锋刚劲深藏,章法架构得势,可谓造诣出蓝、自成一家。

由此足可以见出宝洪同志那一份真正的宠辱不惊、进退等观的豁达与淡定了。《欧洲六国纪行》即将出版,宝洪同志书文双收,耀得人生至乐,唯愿宝洪同志文心康泰、再构佳篇。

是为序。

(原载《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三期)

2.不仅仅是灾难小说

——序刘宏伟长篇小说《大断裂》

记得是个秋日,日常生活的恬淡之气飘浮在窗外的一个个街景上,刘宏伟神色凝重地宣布说,她要写一部灾难小说,故事背景为一九七六年唐山大地震。她自信那将是中国第一部地震灾难小说。暖暖秋阳中她说到一个寒气逼人的细节:当年参与抗震救灾的部队在每天晚上休整时,最难办的事情就是怎样去除运尸车上厚厚的尸油。尸油一天天地浸透着车厢板,直到部队撤离唐山回到驻地,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散发出阵阵尸臭……

一晃四年过去了,决意要写灾难小说的刘宏伟一直很少露面。而在这四年间,中国乃至世界各地发生了大大小小数十次地震。尤其是2004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发生在印尼的九级强烈地震以及由此所引发的横扫环印度洋所有地区的巨型海啸,其大规模的杀伤能量令世人瞠目结舌。时至今日,许多人对发生在东南亚的这次地震灾难仍然记忆犹新,犹如许多人对三十年前发生在中国唐山的那场大地震记忆犹新。人类对于灾难的记忆是一种集体记忆,当它被一位作家放进想象的空间,经过一番呕心沥血的创造性虚构,并用文学的手法表现出来,便就是一部融合了集体记忆与个人思索的灾难小说了。当我拿到这部四十万字的长篇小说《大断裂》时,我知道,刘宏伟完成了她四年前决意要做到的那件事:写出中国第一部地震灾难小说。

《大断裂》的故事穿梭在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之间,是历史碎片在作家想象空间里的重新拼合:小说中的地震发生时间和大致救灾步骤基本遵循史料记载,但发震地则是一个虚构的中国北方海滨城市——明城。作家在虚构空间中艺术地运用历史资料,并将历史背景中的诸多细节作为故事契机,情节道具巧妙融进小说中,创造出一种似真非真、虚实相融的小说化的历史故事。我们可以把这称之为“小说家笔下的历史”,或者如美国历史学家彼得盖伊所说,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小说,他认为“完美的虚构可能创造出真正的历史”。

《大断裂》以宏大叙事贯通全篇,对一座城市发生地震灾难的前前后后做了全景而立体的精细扫描。首先,作家艺术地再现了一次大地震的完整过程。考虑到故事结构的迭宕起伏,作家将小说中地震的震型设定为“双主震地震”。作家用近乎逼真的手法写出了第一个主震的震前、震中、震后以及多次余震时的自然界形态和人类状态,又写出了由第二个主震所引发的是否会出现海啸的争辩、探寻、社会反响、人性表现。与此同时,作家用史诗般的笔力关照着地震灾难所波及到的方方面面,关照着抗震救灾中的几乎所有重要阶段。读者可以看到,那些有利于小说人物塑造的救灾行动被施以浓墨重彩,而那些无法纳入人物命运轨道的救灾行动,则被一位次要人物洪卫兵在他的大嗽叭广播声中加以交代。用这个“广播声”作道具,作家既巧妙地烘托出了时代气息,又疏而不漏地交代了救灾行动的全过程。用刘宏伟自己的话说,写作《大断裂》时,她觉得有种神秘的力量将她的心胸和视野拉得很大,很开阔,好像站在一个奇妙的高度上“看到”了本就存在但却不被人知的那一切。

《大断裂》的故事架构囊括了灾难小说的所有元素:巨大危机潜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到处是难以预测的危险与扑朔迷离的表象,面对步步逼近的威胁,有人视而不见,有人半信半疑,也有人或囿于短视或囿于人性上的卑劣有意无意地干扰着正确主张的实施。于是,灾难就在这种毫无防范或是来不及防范的人群中间突然降临。正如小说所写:“一个石破天惊般的巨大声响轰隆隆地滚动过来,仿佛从地心深处钻出一个满腔怒火的巨人,提着硕大的拳头将所到之处的一切疯狂横扫。”接下来读者看到的,就是这个“满腔怒火的巨人”怎样对所到之处的一切进行“疯狂横扫”。这时,小说文字摇身一变,成了一部无所不在且图像精细的摄影机——镜头时而俯瞰整个灾区让读者看到了一座城市的瞬间毁灭,时而摇过一条条街道让读者目睹了房屋是怎样倾倒、人们是怎样惊慌逃命的;当镜头摇到军用机场,读者看到了整个机场怎样被摧毁,看到了停机坪上一架架飞机是如何瘫痪的,而当镜头有所停留时,读者看到的,是一个个书中人物是怎样在灾难降临的那一刻被重新改写了命运。大地震将书中涉及到的诸多人性层面——友情、爱情、亲情、给与、坚守、信任、信念、职责,以及恐惧、软弱、犹疑、猜忌、投机、仇杀等等——放大到了常态生活中所不可能达到的程度,灾难使它们被发现、被颠覆、被重塑、被升华。而这才是《大断裂》这部灾难小说的故事核心。

这样,刘宏伟就在《大断裂》中为读者营造了一种阅读氛围:在宏大叙事中听闻浅吟低唱。小说中的三个主要人物工兵连长林军生、外科军医秦丹阳、地震研究员苏红蕾同为少年挚友,当年人称“三剑客”。地震发生时“三剑客”在感情的归属上正值迷惘与期待之际,地震中的一系列突发事件把原本涉世不多的他们锻造成钢,成为拯救一座城市的功臣,同时也使他们各自的爱情因为大灾大难的磨砺而彰显出不凡的质感。市公安局长刘大江和市公交公司经理、市委书记的女儿韩蕙是小说中另外一对重要人物。因为命运的驱使,他们相互间有了一段遥遥无望的爱情,生活轨迹也迥异于常人,地震发生时这对精神恋人第一次发生肉体之恋,却被蓄意捉奸的丈夫、副省长的儿子张擂逮了个正着。捉奸在床的激烈搏斗刚一开始,地震就在他们脚下发生了。此后,这三个人的命运天翻地覆。秦丹阳的闺中密友、外科军医楚欣的命运故事,是《大断裂》中最富时代印痕也最具命运感的。就因为长相颇似那个著名的美国女影星赫本,在一个极其偶然的场台下被“选妃班子的女头头”于无意间相中,漂亮女兵楚欣的命运便大起大落。地震撕裂大地的那一刻,也撕裂了许多人日常生活中的伪装。楚欣家废墟上的惊人一幕如同一出被当场戳穿的谎言,她的命运因此而再次突变。数年轻士兵耿乐命运的改变最朴素也最感天动地。来自边远小村庄的农家兵耿乐一心想在部队立功,觉得只要能在家中堂屋的墙上挂一张立功奖状,村中的恶人们便不敢再欺负他那过于老实巴交的父母。

当耿乐被压在巨石下奄奄一息时,连长林军生的那段含泪呐喊读之令人动容。

值得称道的是,《大断裂》的内在品质具有一般灾难小说所不具备的特性:知识性与科学性。我知道刘宏伟把国家图书馆里有关地震和抗震工程方面的专业书几乎全都借来研读了一遍,光是复印下来可供参考的章节就在她案头上堆了一摞又一摞。她说这种枯燥而艰难的考证式做法,能够有效地帮助她直接窥见到地震科学家和抗震建筑工程科学家的思维天地和精神世界,同时寻找到小说需要的情节设计线索。在《大断裂》中,小说的故事情节严格遵循着一场“双主震地震”发生前后的诸多层面步步推进,而那些高深的地震学术语和艰涩复杂的地质学现象包括防震建筑的专业处置手法,则在情节的步步推进之中,在书中人物的心理活动与对话之间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它们出现的时候不再高深也不再艰涩,完全就是人人能懂的小说语言了。读者在《大断裂》中可以看到对地电、地光、地壳活动、地震成因、地壳断层、地震预报思路,以及预报心理包括工程抗震等方面文学化了的专业性描述,读来令人兴味盎然。

同类推荐
  • 人间食粮

    人间食粮

    《人间食粮》是诺贝尔奖获奖者纪德的代表作品,象征着人类在大地上谋取幸福的精神食粮。作者结合在北非和意大利的漫游经历,借助对神话中女神的倾诉,将异国风情用细腻的文笔,如诗如画的描绘了出来。《人间食粮》以文学的形式表达真实的感受,作者表现出来的那种情感处处体现着,生命和自由是人的一生中珍贵的财富,而这种对生命和自由的热爱就是宝贵的精神食粮。通过阅读《人间食粮》,我们不仅能够重新定义生命的意义,而且对自由也有了崭新的认识。《人间食粮》的主旨为对自由的讴歌、对生命的赞颂、对真理的追求,在认识自我和解放自我的过程中,摆脱身上所有的束缚,去拥抱世界万物。
  • 亲情·珍惜来自父母的唠叨

    亲情·珍惜来自父母的唠叨

    在成长的路上,你是否注意过那双在你跌倒的时候扶起你的大手?在外漂泊的时候,你是否想起过在家中盼望你归来的父母?在偌大的世界中,你可曾记得家给予你的温暖?亲情与爱在每个人心中都占有一席之地。不是每一个人都会默默地等你回来,不是每一个人连你痛狼狈的模样都爱,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为你付出所有,可是父母却这样地爱着你。这个世界上有许多遗憾,但是“子欲养而亲不待”则是痛的遗憾。除了学习和工作之外,请多花些时间陪陪父母吧!
  • 雪夜访戴

    雪夜访戴

    《雪夜访戴——宋琳诗选》这是第三代诗人群城市诗派代表诗人宋琳的一部自选集。在此我们可以重温他颠沛流离的一生,他徘徊在大众和神学之间的绝望与希望,以及他所有的脆弱、细腻和敏感。
  • 万物有灵皆可师

    万物有灵皆可师

    百篇经典自然美文,尽写生命和爱的光芒。万物的真实样貌,比起诗人所能描摹的境界,不知要美多少倍。所以,就算你什么都不爱,也要爱自然,爱万物。作者华姿作为“当代散文十家”,最受读者欢迎的女作家之一,她的散文,被称为“经过大自然的朝露夕岚漂洗过”,“有一股浓烈的植物和大地的气息”。读起来,是一种与自然与外物身心结合的享受。
  • 守望

    守望

    《守望》共收录了刘剑近两年来创作的新作百余篇,记录了他旅行的足迹,也记录了他为公益事业奔波的身影。这些诗歌,充满驳杂而丰盈的诗意,展现了作者的大胸怀、大气魄。诗基调平正,情景交融,语言流畅好读。
热门推荐
  •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四十二字观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四十二字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异域生存说明书

    异域生存说明书

    陌生的世界,陌生的人,陌生的国度,陌生的文明,这是一个异域来客的故事!
  • 将门凤华

    将门凤华

    新书《衣手遮天》已发布……重生一世,她只想一斤牛肉三碗酒,老娘瞪狗狗都抖。【已经有三本完结古言,请放心入坑。
  • 城市森森

    城市森森

    一座钢铁森林的未来城市,一个真真假假的杀手传说,谁对,谁又错?
  • 晚婚大叔,宠我吧

    晚婚大叔,宠我吧

    打雷时跑进他房间:“今晚我不走了!”酒后赖在他怀里:“你身上好香!”她重生前暗恋他,重生后明目张胆撩他。当暗恋成真感情升温,曾经高冷的他独独为她倾了心入了迷,她却大着肚子玩消失,大叔发誓要把这个偷心又偷娃的女人抓回来,宠到生活都不能自理,看你还跑不跑!【主角身心干净,1V1】
  • 斗转江湖

    斗转江湖

    当武林正邪不分,侠义无存,该如何力挽狂澜,打破这局面?唯有斗转江湖,置之死地而后生!且看无心之人,如何颠倒乾坤,重洗武林!(PS:上本书《绝尘逍遥录》已完结,喜欢武侠的朋友们可以去看看,指点一下,多谢!书友Q群:425971558)
  • 一场迟来的爱恋

    一场迟来的爱恋

    (1v1,甜宠姐弟恋,你值得拥有)【乖顺软萌声优大神】VS【低音炮腹黑顶流影帝】【简介】(沈悠岚版)以御姐音赫赫有名的国漫声优蜗牛大大,也是人狠话不多的游戏精英!生活中却是资深二次猿少女,温柔可人,就爱宅在家……偶然一次去学校代课,招惹了彼时还是S戏校草的那位禁欲男神……(段明泽版)含着金汤匙长大的段明泽向来成熟腹黑,拍戏工作时简直是让人拍手惊叹的老干部,从顶流小生荣登影帝!“你是怎么追到沈老师的?”“氪金充值打游戏,煮饭打扫养宠物!”……黑暗中,他覆了过来。“沈老师,你是我第一次心动,我不想放过你。”
  • 校园赠言

    校园赠言

    歌德说:“名言集和格言集是社会上最大的财宝——只要懂得在适当的场合把前者带进会话里,在适当的时间唤起对后者的记忆。”我们人类社会那些出类拔萃的名家巨人,在推动人类社会向前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他们通过自身的体验和观察研究,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感悟,他们将其付诸语言表达出来,被称之为名言或格言,其中蕴含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成为世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人们将之作为座右铭,产生着无限的灵感、启发、智慧和力量,从而成为人生的航灯,照耀着成功的彼岸。
  • 法医“废”女

    法医“废”女

    新坑已开:染指皇后:不过是半夜去停尸房解剖尸体而已,却意外穿越。人前:楚家九少楚碧落废物一个,人人大拇指朝下的对象。人后:天与地,神与仙又算什么?哪怕杀神诛仙,也随着她高兴乐意!一朝风云变,九天波诡谲,世人眼中废物,却是那问鼎九天之人!☆【片段一】“碧落,那我呢?我在你眼中又算什么?”他满目伤痛,为情所困。她冷笑:“只要是能解剖的东西,在我眼中全都一样,顺眼了就解剖,不顺眼…更要解剖!”【片段二】“楚碧落,”他拦住她,“假如,本王以天下来留住你呢?”她狂傲:“我若是要天下你还能自称本王?”话音一落,她手中的袖珍小刀擦着他的眉心滑过,地上,落下几滴殷红。☆楚碧落:知道么?你在我眼中,就跟咋们家米团子屁股后面那拉出来的屎一样!看着太丑用着太笨闻着太臭一无是处!拓跋清玄:九天之上,俯瞰苍穹,只有你才能与我并肩而立,这把九天折扇,便是我允你的信物,天地、苍茫、四海…天下,为我的聘礼。生死抉择,我生,你定生,你生,我可死。玉萧然:墨玉,我玉家儿媳的信物,此刻,便交予你手。哪怕砸成碎片,也随你乐意。容战:我,乃为天下之战而生,注定一生杀戮,只遇到你方才知道,天下,不过是为了追逐你的借口。北连阙:告诉你,阙者,待从头,收拾旧河山,朝天阙!倘若非要一个人将我从九天之上摔下,这个人,非你不可。亲们记得收藏啊,腹黑会有滴,深情会有滴^_^本文一对一,女猪会黑,男主会很黑,哈哈,黑吃黑。咱们家亲耐滴的文文::嫡女帝师推荐好友文文::总裁—别太坏:花采贼:蛇王,你就从了我吧:枭妃策:秦始皇的小妻子:嗜血狂后
  • 侠义恩仇录

    侠义恩仇录

    一场灭门惨案引发江湖纷争,长安五行庄,大内三大高手,长江运河一带的金龙帮都被卷入,甚至连唐玄宗李隆基都差点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