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96000000037

第37章 盛世汴京,一场破碎的清梦

——永遇乐·元宵(落日熔金)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撚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又是一个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的日子,华灯如昼、明月逐人,好一番盛景。

元宵节一到,久居深闺的女子就能趁着这个难得的机会,光明正大地走出家门,招摇过市。一时间,大街小巷热闹非凡。

李清照还未出嫁,既有闲暇又有闲心,邀了三两女伴,梳妆得漂亮整齐,戴着时兴的翠羽帽子,簪上别致的金丝雪柳,一起到街上赏灯猜谜,听笙歌观曼舞,纵情玩乐。或许还曾一不小心在花市桥头撞上了谁家少年郎,少年手忙脚乱地躬身道歉,女孩子们微点下头,一边轻移脚步一边悄声耳语,言罢,有的掩唇偷笑,满脸含羞,活泼些的便回头张望,星眸闪亮。

宋人对年节极为重视,据《大宋宣和遗事》记载,“从腊月初一直点灯到正月十六日”,

正是家家灯火,处处管弦,爆竹声灌满人耳,烟火点亮整个夜空。

这是被李清照放在心底的“中州盛日”,也是一场让人不愿醒来的梦。

那时候,汴京城还作赵姓。

烟花绚丽,也易消逝。这一番回顾,却是望到了多少年前的风景?想必金人统治下的汴京也有人声如潮、繁华鼎盛的上元节,但热闹已经是别人的了。

后人考证这首词大概是李清照晚年寓居南宋都城临安时期的作品。

临安,临安,既是“临时安家”,就不需要大费周章地整顿治理,暂时住的舒服就行,这大概也预示了其后朝野上下心照不宣、默契十足的苟且偷安。想到这里,真替岳飞、李纲那群劳碌了一生,也误了一生的人伤心。

李清照的伤心更浓也更真切。彼时,赵明诚去世已过十载,汴京失守就更久了些。这十来年里,李清照不得不习惯了一个人生活。但习惯不等于喜欢,故人故土、中原山河,这些才有家的味道。

揣着这样的心情,元宵又至,词人无心作乐,还有点不知“人在何处”的恍惚。这不是汴京,这是日暮时分的临安。地理上相去千里,心理上更是百转千回。

落日的余晖把半壁天空染成金色,云霞聚拢在一起,珠联璧合一般,景色华丽而鲜亮,却留不住词人的心,她的思绪已经被古笛声牵走。数百年前,诗人李白被加以“附逆”罪名流放夜郎,途径武昌时他也听过同样的笛声。李白站在黄鹤楼上,听着哀伤的笛乐,遥望长安,写下了一首《黄鹤楼闻笛》以表去国之情: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妙曲总有知音,一曲《梅花落》响了千年,不知曾让多少人燃了相思,起了乡情,生了惆怅。李白的伤情很浅,纵然“西望长安不见家”,但毕竟长安就在那里;李清照却不得不担忧:我这一生,可还有机会再回汴京?

国破、家亡、夫死的沉痛让人无心赏玩,她婉言推拒了酒朋诗侣的邀请,不想再凑什么热闹,此间寂寥乃至漠然的心情可见一斑。

至于为什么拒绝朋友相邀,李清照自己说:“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倘把这句话单纯理解为词人因年老憔悴,风鬟霜鬓,不愿以老妇之姿见人,就实在浅薄了些。眼角的皱纹不过是岁月刻在脸上的印记,心灵的苍老才最是要命。白发爬满鬓角,梳理整齐照样容光焕发,尘埃落满心镜,李清照却没气力、也没兴致再去擦洗了。

这个女人,和兵荒马乱的大宋王朝一起,走向衰老。

对词人来说,这两个元宵节隔着不可跨越的时空——既有两座都城的空间交错,更有两宋交替的沧海桑田,斗转星移间早已江河日下。今昔对比,李清照既悲伤又悲愤,金人正秣兵历马,磨刀霍霍,南宋王室却继续做着“清明上河图”式的大梦,“直把杭州作汴州”。

活在乱世,人们连自己的命运都很难掌控,又有几人能为时局建言,为国运呐喊?那些站出来的人,最初都是少数,后来都成了英雄。李清照进不了朝堂,上不得战场,只能把迸着心血的声音喊进诗文里。从某种意义上说,她以文倾述离国恨事,这和岳飞、辛弃疾跃马提枪沙场征伐是一样的。这首画丽景诉哀情的《永遇乐》就是她的长矛,她的刀枪。

公元1278年,自易安辞世又轮回了两个甲子。临安不安,城门被忽必烈的铁骑踏破也是两年前的旧事了。

又到元宵节,良辰美景还在,但宋室已亡。词人刘辰翁又在翻阅李易安的《永遇乐》,读到词中的黍离之悲、家愁国恨,再想到自己已沦为“南宋遗民”,不禁悲从中来,潸然泪下,“遂依其声,又托之易安自喻。虽辞情不及,而悲苦过之”,作《永遇乐》和之,既向前人致敬,也为已殁的王朝默哀。

漱玉词就这样流传下来,被岁月镀上晕黄的旧色,词里的汴州、杭州也成了历史长镜中的定格。宋朝之后,这两座城也不乏繁荣,但再怎么出尽风头也非昔日宋都。若漫步其中不知是否会有隔世之感,仿佛一下子走回到数百年前的上元佳节——那天,大街小巷处处流光溢彩,有个鬓角微白的妇人藏身帘后听人笑语,时而莞尔,多时沉默。看着她略带神伤的眼睛,突然了然:这帘内帘外,已是两个世界。

参考:

http://www.xici.net/#d87861553.htm

http://www.aitxt.com/simple/?t14719.html

http://xy.eywedu.com/shihaishibei/050.htm

《怡情书吧-李清照》中华书局 P89

《尘烟如梦花事了》中国画报出版社 P194

《李清照词新释辑评》中国书店 P239

《人生不过一场绚烂花事》哈尔滨出版社 P5

《宋词鉴赏辞典》P908

同类推荐
  • 当代非裔美国作家查尔斯·约翰逊小说研究

    当代非裔美国作家查尔斯·约翰逊小说研究

    该课题于2017年3月被批准结项,鉴定等级良好。全书共计八章,约26万字。其中部分章节经修改后已发表在国内外期刊上,其中国际英文期刊2篇,CSSCI期刊6篇,北大中文核心1篇。本研究的学术价值主要体现在两点。首先,比较深入地全方位解读了约翰逊的作品,显示出他与其他黑人作家在种族和伦理问题上的不同思考。其次,重点突出了约翰逊小说中的东方文化精神。虽然约翰逊在反思美国种族问题时引入东方视角的作法仍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对加强东西方文化的相互理解和交流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 赵树理小说散文集(山药蛋派经典文库)

    赵树理小说散文集(山药蛋派经典文库)

    新文学运动以来、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之后产生的代表马克思文艺中国化、社会主义文学新方向的极其重要的中国文学流派,为中国文化建设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至今仍有深厚而远大的文学意义和现实意义。《山药蛋派经典文库》是向文学经典致敬、文化强省立证,力求将其打造为彰显山西文化形象的一张顶级名片。
  • 杨周翰作品集:攻玉集·镜子和七巧板·The Mirror and the Jigsaw

    杨周翰作品集:攻玉集·镜子和七巧板·The Mirror and the Jigsaw

    《攻玉集》和《镜子和七巧板》:中国当代比较文学、英国文学和莎士比亚研究的奠基之作,是比较文学家杨周翰有关比较文学研究的毕生研究经验的结集。The Mirror and the Jigsaw:杨周翰未刊英文论文集,共10篇文章,由杨先生家人搜集整理,学术价值重大。共10篇文章,由杨先生家人搜集整理,学术价值重大。研究外国文学的目的,是为了吸取别人的经验,繁荣本国的文艺,帮助读者理解、评价作家和作品,开阔视野,也就是洋为中用。《攻玉集》收集的十二篇文章都是在这个指导思想下写的,因此取名为《攻玉集》。内容涉及如何提高外国文学史的编写质量、如何评价莎士比亚等方面。《镜子和七巧板》收集的十一篇文章都是作者晚年的作品,主要是讨论比较文学。
  • 他风景

    他风景

    《他风景》内容包括:我要到唐朝去、狂风中的火焰、故宫?紫禁城、华清池观实景历史舞剧《长恨歌》、射步亭二号,一个消失的地址、孩子,你是我们脸上最悲伤的一行泪等。
  • 尘埃里,拾一炉温暖

    尘埃里,拾一炉温暖

    这本书描绘了关于亲情和友情的故事,从书中我们体会到与生俱来从不改变的亲情;我们能看到即使与全世界为敌,朋友永远是世界上在乎你的人。这些感动人心的美好情节提醒着我们,感恩亲情、珍惜友情以及那些与朋友在一起的美好时光——“我和你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热门推荐
  • 尊孟辨

    尊孟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天纹

    天纹

    一幅“刻形”作品引发了多起命案,女警、纹身师的组合开始调查真相。真相竟然隐藏在几幅纹身、“刻形”作品中,他们能抽丝剥茧、找到事情的真相吗?这是一个连环事件吗?
  • 命缘录

    命缘录

    他是天地司魂的神,也是驾凌九天的战神。一日风清天朗,下山游船赏花,路见不平,挺身而出,顺道捡了只小傻瓜,从此当爹当妈。它是浪迹天涯的小白虎,它有两大愿望,一要爹娘,二要长大。爹娘再也不会有,但会有人爱它;可是等它长大以后,却再也不想长大。魔神一出,天地灭;战神临世,凡心空。既然生来便会别离,何苦当初还要相见?——听说你我有缘,我倒想见见,是怎么样个缘分。一时花飞絮,牵惹桃花片。案上新梅未干,月下蝶舞阑珊。都说是相思万里牵魂引,有情终送痴情还。只是,海已枯,石已烂,问君还不还?命里如何,早已注定。
  • 三生缘之缘倾何时

    三生缘之缘倾何时

    看完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电视剧,本人对墨渊甚是喜欢,无奈他的结局着实让我不满意,本人在这特意为他良心定制属于他的爱情。本文女主可不得了,她的前世是少绾,在少绾灰飞烟灭之后,残存的一丝执念在这天地间散不去,投胎转世化身为青丘狐帝长子的独女——白落卿。她比夜华早出生三万年,因为某些原因,她的父亲对外界封锁了她的所有信息,因此,四海八荒就只知道青丘继白浅之后唯一的帝姬就只有白凤九,对她这个倾城绝貌的白落卿一无所知。在夜华醒来与白浅大婚时,乘机逃了出来,这个与生俱来灵力颇深却被遗落了的帝姬,在婚宴上遇到了四海八荒的墨渊战神。他们又会擦出怎样爱的火花,看这一世的她又如何与墨渊陷入爱河……
  • 汶川年代:生长在昆仑

    汶川年代:生长在昆仑

    作品由三首长诗组成:上部《长河一滴》、中部《汶川之歌》、下部《山魂乐章》,诗人生活在汶川这个上古时期称为昆仑的岷山岷江上游地区,以一个民族后裔和汶川人的身份,充满深情,对羌族、汶川、世界和人生进行深度理性的思考。
  • 夏夜的烟火

    夏夜的烟火

    这是一个很小很小的城市,城东的烟花可以照亮西城的街道。这也是一座很老很老的城市,唐代的祠堂还飘着今天的香火。我忘了什么时候来的这里,也忘了该什么时候离开。我看着青石板的街道成了柏油马路,街道旁的小店变成摩天大楼,那个冲我笑的小姑娘,她孙女就要出嫁。而我,还在等一个人,她没有来。
  • 抗命

    抗命

    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正撞上1942年大饥荒、冈村宁次发动华北大扫荡。冀南大武村的壮丁被鬼子抓走,那支为建立敌后根据地而来的八路军武工队,做的第一件事是虎口救人。山窝里长大的桀骜不驯、疾恶如仇的莫天留,力大无穷、性格憨直的人形坦克沙邦粹,老朽迂腐却深明大义的族长江老太公,再加上冀南地区被鬼子和皇协军逼得冒死反抗的庄稼汉,因为前所未有的民族浩劫,与舍生忘死、誓灭日寇的八路军武工队——弹无虚发的神枪手,出身草莽、身怀绝技的祖传刀客,攀岩登山、如履平地的“猴子”,大公无私、全心全意考虑老百姓的队长……从猜忌到肝胆相照,从提防到生死相交,齐心协力、浴血杀寇。
  •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清官能吏的故事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清官能吏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包括《清官能吏的故事》、《书生才子的故事》、《农夫诙谐的故事》、《工匠谈闻的故事》、《百姓闲聊的故事》、《儿童趣事的故事》、《世俗流言的故事》、《动物王国的故事》、《万物戏说的故事》和《自然传说的故事》等10册内容,精选了古今中外各种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和民间笑话等数百则,是启迪智慧,增长知识,扩大视野的良好读物,也是青少年学习和研究民间故事的最佳版本,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
  • 浊眼观影:浮华时代的众生心理相(上)

    浊眼观影:浮华时代的众生心理相(上)

    《浊眼观影》是精神科主治医师李孟潮的著作,融电影解读、心理分析、哲学思辨、社会和文化批判相于一炉,用一针见血、嬉笑怒骂的文笔,写尽了浮华社会的众生相和内心挣扎。电影是大众的狂欢,也是适合大众的心理治疗形式。在本书中,李孟潮通过50多部经典电影,立体描摹了在时代洪流和社会变迁中的大众影像,全息再现了他们的压抑、兴奋、恐惧、自恋、冲突、代偿、迷失、救赎、仇恨和和解等心理,探索了他们的个人意识与集体无意识互相缠绕等心理作用的深层心理机制,并基于精神科主治医师的经验,给出了建设性或可能性的药方。阅读《浊眼观影》,大呼过瘾之余掩卷沉思,你会发现,李孟潮信手拈来的几句话,就是一个堪称经典的心理段子;他所谈及的每部电影,都是一个典型且复杂的心理个案——既是生命的个案,也是时代的个案。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