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32100000012

第12章 《内经》中的运气学说

运气学说是五运六气的简称,它是古代研究自然气候变化规律及其对人和生物影响的一种学说。它的基本内容则是以五行、六气、三阴三阳等理论为基础,运用天干、地支等作为演绎工具,来推论气候变化与疾病流行之间的关系。故对医学的发展起过一定的作用。

《内经》中详细记载了五运六气的内容。其中《素问》内的《天元纪大论》、《五运行大论》、《六微旨大论》、《气交变大论》、《五常政大论》、《六元正纪大论》、《至真要大论》是专门讨论运气学说的,故有“运气”七篇之说。此外,《素问》的《六节藏象论》、《刺法论》和《本病论》中也谈到了五运六气的问题。

五运六气是由“五运”和“六气”两部分组成。五运就是木、火、土、金、水五行五方之气的运动,主要用以说明形成气候变化的地面因素。也就是来自五方,即东、南、中、西、北五个方位的五种气流运动。六气是自然界中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变化要素。《素问·五运行大论》就明确说道:“燥以干之,暑以蒸之,风以动之,湿以润之,寒以坚之,火以温之。故风寒在下,燥热在上,湿气在中,火游行其间,寒暑六入,故令虚而生化也。故燥胜则地干,暑胜则地热,风胜则地动,湿胜则地泥,寒胜则地裂,火胜则地固矣。”由于暑与火的性质都是热,所以实际上也就是风热湿燥寒五气。而在运气学说中,因为六气化生于三阴三阳,故是指风、君火、相火、湿、燥、寒。

天支甲子

天干、地支、甲子,是运气学说中的主要符号,也是演绎五运六气不可缺少的工具。如五运配以天干(十干统运)、六气配以地支(地支纪气),然根据各年纪年由干支组合成甲子,来推测各年的气候变化和发病情况。

天干有十个,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所以天干又名“十天”,代表了天日演进的次第。天干原本是古代物候的符号,其原始涵义是:甲代表种子下地后,它的嫩芽突破莩甲而初生;乙指幼苗的嫩芽已进一步发展;丙表示生长得特别显著;丁为不断地成长,壮大;戊说明壮大并进一步茂盛;己表明植物由茂盛而含英吐艳;庚指植物突然更改,抽发更多枝,发出更多芽;辛形容植物的果实已成熟;壬指植物凋谢后,其果实中的种子又蕴藏于内;癸表示植物虽然由凋谢而枯萎闭藏,但它蕴藏种子的新芽又揆除障碍而新生。正如《汉书·律历志》载道:“出甲于甲,奋轧于乙,明炳于丙,大盛于丁,丰懋于戊,理纪于己,敛更于庚,悉新于辛,怀妊于壬,陈揆于癸。”由此可见,天干的次序排列是古人在生活实践中,通过对万物生命发展过程的观察而得出的。

地支有十二个,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故称“十二地支”。地支的地是指月份,支指支配,就是把十二地支分别配结十二个月,作为纪月的十二个序号,这种把十二地支建立在十二月的方法叫月建。具体来说,则为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四月建巳,五月建午,六月建未,七月建申,八月建酉,九月建戌,十月建亥,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丑。

十二地支也是物候的符号,描写了一年内生物发展过程的形象。《史记·律书》解释其顺序说:“子者,滋也,滋者,言万物滋于下也。丑者,纽也,言阳气在上未降,万物厄纽,未敢出也。寅言万物始生螾然也,故曰寅。卯之为言茂也,言万物茂也。辰者,言万物之蜄也。巳者,言阳气之已尽也。午者,阴阳交,故曰午。未者,言万物皆成,有滋味也。申者,言阴用事,申贼万物,故曰申。酉者,万物之老也,故曰酉。戌者,言万物尽灭,故曰戌。亥者,该也,言阳气藏于下,故该也。”说明了事物的发展由微而盛,由盛而衰,反复变化进展的过程。

《内经》认为运气学说是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其理论基础的,因此天干地支都有着阴阳属性和五行分属。这样五行中有阴阳,阴阳中有五行,阴阳五行的不断运动,不断生化,使自然界一切事物就能生长收藏,生化不息。

天干地支的阴阳属性是以奇偶数为依据的,奇数为阳,偶数为阴(见下表)。而天干的五行所属,则是以五行之气的性质,结合五时生物生长的情况为依据的。如肝气应于春,春主木气,木气升发,万物萌芽,甲乙为万物破甲乙屈初生之貌,故在日为甲乙。心气应于夏,夏主火气,火主长养,万物丰茂,丙丁为万物成长明显壮大之貌,故在日为丙丁。脾应长夏,长夏主土气,土主备化,万物含英吐秀;戊巳为丰茂后开花结果之貌,故在日为戊巳。肺应秋,秋主金气,金主敛肃,万物萧条敛肃;庚辛为枝叶萧条、果实成熟之貌,故在日为庚辛。肾应冬,冬主水气,水主闭藏,万物潜藏,生机蛰伏;壬癸为生机藏伏,待春而动之貌,故在日为壬癸。

天干地支阴阳分属表

天干阳干甲丙戊庚壬阴干乙丁己辛癸地支阳支子寅辰午申戌阴支丑卯巳未酉亥地支的五行属性,主要是根据方位和月建而定。木为东方之气,寅卯建于正、二月,位于东方。火为南方之气,巳午建于四五月,位于南方。金为西方之气,申酉建于七八月,位于西方。水为北方之气,亥子建于十、十一月,位于北方。土为中央之气,寄旺于四维,在四季之末,各十八日寄沉,辰未建于三、六、九、十二月,位于四季之末,故配中央(见下表)。

干支五方五行分属表

五方东南中西北五时春夏长夏秋冬五行木火土金水十二月一二四五三六九十二七八十十一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寅卯巳午辰未戌丑申酉亥子甲子就是天干和地支的组合运用,也即以天干的第一干“甲”与地支的第一支“子”为这种组合的开始而命名的。正如《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天气始于甲,地气始于子,子甲相合,命曰岁立。谨候其时,气可与期。”天干与地支的配合是有一定规律的,天干在上,地支在下;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这样以次相加,五个阳干与六个阳支相组合,便构成六十个甲子。六十甲子分别代表六十年,故六十年就是一个甲子周期(见下表)。

六十甲子表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古代就是以甲子来纪年、纪月、纪日,来推算四时节气的。如以纪年为例,每年都由一个天干、一个地支组成,从干与支的第一个字“甲”、“子”开始,直到干与支末尾的“癸”和“亥”相配合,恰好六十年。运气学说就是应用了纪年的甲子作为演绎工具,推衍五运六气的太过和不及。

五运

五运即土运、金运、水运、木运、火运的简称,是指木、火、土、金、水五行之气在天地阴阳中的运行变化。五运是以五行配合天干来综合分析不同时令季节气候变化特征的,在理论方法上有大运、主运和客运三种。

大运又叫中运、岁运或十干化运,是指统主一岁的五运之气。即凡逢甲己之年为土运,乙庚之年为金运,丙辛之年为水运,丁壬之年为木运,戊癸之年为火运。故《素问·天元纪大论》说:“甲己之岁,土运统之;乙庚之岁,金运统之;丙辛之岁,水运统之;丁壬之岁,木运统之;戊癸之岁,火运统之。”对于五运和十干之间的这种关系,《内经》是用“五气经天说”来解释的。《素问·五运行大论》就写道:“览《太始天元册》文,丹天之气,经于牛女戊分;天之气,经于心尾己分;苍天之气,经于危室柳鬼;素天之气,经于亢氐昴毕;玄天之气,经于张翼娄胃。所谓戌己分者,奎壁角轸,则天地之门户也。夫候之所始,道之所主,不可不通也。”《太始天元册》是《内经》之前的天文书籍,书中所载的丹、、苍、素、玄,即是红、黄、青、白、黑五色之气;牛、女、奎、壁等则是二十八星宿(见下图)。

五气经天图

从五气经天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二十八星宿分别分布在东、南、西、北四个方位上;十二地支代表了十二个月,而天干则是五行在五方中的位置。当丹天(赤色)之气,也就是五行的火气经过牛、女、奎、壁四宿时,恰是十干戊癸的方位,故戊癸统为火运。天(黄色)之气,也即土气经过心、尾、角、轸四宿时,恰是十干的甲己方位,故甲己统为土运。苍天(青色)之气,即木气,经过危、室、柳、鬼四宿时,恰在十干丁壬的方位,故丁壬统为木运。素天(白色)之气,即金气,经过亢、氐、昴、毕四宿时,恰在十干乙庚的方位,故乙庚统为金运。玄天(黑色)之气,也即水气,经过张、翼、娄、胃四宿时,恰在十干丙辛的方位,所以丙辛统为水运。

主运,也就是五运之气分别主管一年各季之气,年年如此,固定不变。正因为它具有季和气的这种固定性,故称为“主运”。

主运之气是主治一年五时正常气候的变化,《内经》把全年春、夏、长夏、秋、冬分为五步运行。其规律是从木运开始,按五行相生的次序至水运而止。即初运木,二运火,三运土,四运金,五运水。每年的初运都开始于“大寒”日,年年不变。五运主五时,每一运主七十三日零五刻,合计三百六十五日零二十五刻,正合每岁的常令。而各年五运交司时日的情况则是:初运木运在大寒节当日交运;二运火运,在春分节后十三日交运;三运土运在芒种后十日交运;四运金运在处暑后七日交运;五运水运在立冬后四日交运。这种五运轮转,表明了一年气候的常规是周而复始的,并能从五运主运图上得以反映(见下图)。

五运主运图

主运分主五时,虽然是居恒不变,但主运五步的太过和不及则有变化。推算时须要通过五音建运、太少相生、五步推运进行。

五音建运,就是以五音即宫、商、角、徵、羽五种清浊、高低、长短不同的音调,按照五行配属归类的方法,把五音分别建于五运十干之中。并用五音代表五运,即角为木音,徵为火音,宫为土音,商为金音,羽为水音,然后根据五音的太少来推求主时五运的太过和不及。

太少相生,也就是阴阳相生。因为十干有阴阳之别配于五运,五音建于五运亦有阴阳之别,故以太少来表示。太即太过有余,少即不及不足。这样十干中的阳干配音属太,阴干配音属少。如甲己土运,甲为阳土为太宫,己为阴土为少宫;乙庚金运,乙为阴金为少商,庚为阳金为太商;丙辛水运,丙为阳水为太羽,辛为阴水为少羽;丁壬木运,丁为阴木为少角,壬为阳木为太角;戊癸火运,戊为阳火为太徵,癸为阴火为少徵。见五运建运太少相生图。关于太少相生的顺序则是少角(阴木)生太徵(阳火)生少宫(阴土)生太商(阳金)生少羽(阴水)生太角(阳木)生少徵(阴火)生太宫(阳土)生少商(阴金)生太羽(阳水)生少角(阴木)。如此太少相生,如环无端,以衍成运气阴阳的变化。

五音建运太少相生图

五步推运,则是进一步说明了太少相生的推算问题。因为主运虽然始于木角音,终于水羽音,有一定规律可循。但由于司岁的大运受年干阴阳属性的影响,各年的太少是不同的。所以尽管各年主运次序不变,然其太少相生关系还有变化,于是就需要用五步推求之法求出主运的相生关系。这种方法是以当年年干的属太(阳干)属少(阴干)依循五音建运太少相生图,逐步上推至角,便可得出初运是太角还是少角,然后根据太少相生而定二三四终运的太少。如甲年为阳土,岁运属太宫用事。即从太宫本身上推,生太宫的是少徵,生少徵的是太角,则甲年主运的初运为太角。太少相生,二运为少徵,三运为太宫,四运为少商,终运为太羽。己年为阴土,岁运属少宫用事。即从少宫本身上推,生少宫的是太徵,生太徽的是少角,则己年主运的初运为少角,太少相生,而终于少羽。余依此类推。

从中可知五步推运法的要点是:主运的太过不及是五年一转,十年一周期;各年主运的太过不及,与该年岁运的太过不及是一致的。

客运是与主运相对而言。主运是年年不变,而客运则年年不同,往来如客,故称为客运。客运与主运在两方面是相同的。一是五运分主一年五时,每运主七十三日零五刻;二是循五行相生之序,太少相生,五步推运。它们的不同就在于客运随着岁运而变,不同于主运的初木、二火、三土、四金、五水,年年不变。客运的推算方法是以当年的岁运为初运,依顺五行太少相生的顺序分作五步,行于主运之上,逐年变迁,十年为一周期(见下图)。

五运客运图

六气

六气是风、热(暑)、火、湿、燥、寒六种变化最显著的气候。在运气学说中,这六种气化是以三阴三阳六个名词代表来说明的:就是风化厥阴、热化少阴、湿化太阴、火化少阳、燥化阳明、寒化太阳。正如《素问·天元纪大论》指出:“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少阴之上,热气主之;太阴之上,湿气主之;少阳之上,相火主之;阳明之上,燥气主之;太阳之上,寒气主之。所谓本也,是谓六元。”

每年的六气,分为主气、客气和客主加临三种情况。在观察主气的常序上,结合客气来分析气候变化对生物的影响。推求的方法,就是在六气上配以地支,根据当年纪年的地支来作为推演的工具。

主气也叫地气,具体是指风木、君火、相火、湿土、燥金、寒水六气。表示了一年四季的正常气候,也即季节性的气候变化。故又称主时之时。它分属于二十四个节序中,每气分主四个节序,即各占六十日又八十七刻半的时间,并以五行相生为次序,说明一年中正常气候的变化。如厥阴风木为初气,主由大寒节到春分节,相当于十二月中到二月中。木生火,以少阴君火为二气,由春分节到小满节,相当于二月中到四月中。君火与相火,同气相随,故以少阳相火为三气,由小满节到大暑节,相当于四月中到六月中。火生土,故以太阴湿土为四气,由大暑节到秋分节,相当于六月中到八月中。土生金,故以阳明燥金为五气,由秋分节到小雪节,相当于八月中到十月中。金生水,故以太阳寒水为终气,由小雪节到大寒节,相当于十月中到十二月中(见下图)。由此可见,主气六步以五行相生为序,始于风木而终于寒水,每气固定主持一步,历年不变。

六气主时节气图

客气也叫天气,是指时令气候的异常变化。客气虽与主气一样也是每年分六步走,但二者在六步的次第上则完全不同,并还随着纪年的地支而变化。《素问·六微旨大论》中就清楚指出了客气六步的次第是以阴阳为序,三阴在前,三阳在后。它的顺序是:一阴厥阴风木,二阴少阴君火,三阴太阴湿土;一阳少阳相火,二阳阳明燥金,三阳太阳寒水。

客气分为的六步,也即司天,在泉和上下左右四步间气。司天就是轮值主司天气之令的意思。其位置在正南方主气的三气之上,主管上半年。它的轮值是以纪年的地支为推演工具的。《素问·天元纪大论》写道:“子午之岁,上见少阴;丑未之岁,上见太阴;寅申之岁,上见少阳;卯酉之岁,上见阳明;辰戌之岁,上见太阳;巳亥之岁,上见厥阴。”这里所说的“上见”,皆指司天之气。而在泉则是与司天相对之气。在泉的位置在正北,即主气的终之气上,主管下半年。由于客气是以阴阳为序,所以轮值的司天,在泉总是一阴一阳,二阴二阳,三阴三阳相对。客气除司天和在泉外,其余四气统称为间气。根据司天在泉的南北方位不同,因而有司天的左间右间和在泉的左间右间的不同。《素问·五运行大论》就详细载道:“诸上见厥阴,左少阴,右太阳;见少阴,左太阴,右厥阴;见太阴,左少阳,右少阴;见少阳,左阳明,右太阴;见阳明,左太阳,右少阳;见太阳,左厥阴,右阳明。所谓面北而命其位,言其见也。”这就说明了司天左右间气的位置。“厥阴在上,则少阳在下,左阳明,右太阴;少阴在上,则阳明在下,左太阳,右少阳;太阴在上,则太阳在下,左厥阴,右阳明;少阳在上,则厥阴在下,左少阴,右太阳;阳明在上,则少阴在下,左太阴,右厥阴;太阳在上,则太阴在下,左少阳,右少阴。所谓面南而命其位,言其见也。”这即是以在泉的方位来确定左右间气。所以客气的盛衰变化有其周期性,它的三阴三阳互为司天,互为在泉,互为间气,构成了六年一个周期的变化。

客气加临,就是每年轮转的客气加在固定的主气上面。说明客气影响主气,是气候变化的因素之一。加临的方法是将司天之气加于主气的三之气上,在泉加于主气的终之气上,其余四气依次相加。如寅申年是少阳相火司天,厥阴风木在泉,那么初气的主气是厥阴风木,客气为少阴君火;二气的主气是少阴君火,客气为太阴湿土;三气的主气是少阳相火,客气也为少阳相火;四气的主气是太阴湿土,客气为阳明燥金;五气的主气是阳明燥金,客气为太阳寒水;终气的主气是太阳寒水,客气为厥阴风木。

客气加临主要用以推测该年四时气候变化的正常与否。而客主加临对气候正常与否的影响,则是根据客主之间相得不相得,顺和逆的关系来表明的。如《素问·五运行大论》谈到:“气相得则和,不相得则病。”指出凡客主之气,五行相生,或客主同气,便是相得。相得则气候和平,人不得病。假如五行相克,就是不相得。不相得,也即是气候反常而致人得病。由于相克之中,还有主胜客和客胜主的区别,因而就有逆和从的不同情况出现。

运气结合

五运和六气,虽然在配合干支和推论方法上有所不同,但在运用时是相互结合的。其结合的方式就是“天干推运,地支推气”。运气学说认为,只有通过对五运和六气的全面综合分析,才能预测是年气候的变化情况及对人体的影响。由于五运和六气都有其五行属性,所以在结合运用时,就会出现太过、不及、平气和运气同化等多种情况。

太过、不及和平气,统称为“五运三纪”。太过表示时节未到而气候先到,所谓“未寒时节已凉天”便是。凡遇到甲、丙、戊、庚、壬五个属阳干的年份,都为运气太过之年。如甲与己同属土运,而甲为阳土,所以六十年中凡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等六个甲年,都是土运太过年。这些年份的气候变化对人体疾病的影响是多种多样的。《素问·气交变大论》载道: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邪;岁火太过,炎暑流行,金肺受邪;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岁金太过,燥气流行,肝木受邪;岁水太过,寒气流行,邪害心火。值得一提的是,在运气学说中,五岁的太过各有不同的术语。如《素问·五常政大论》说:“木曰发生,火曰赫曦,土曰敦阜,金曰坚成,水曰流衍。”这些都指的是太过。

不及就是时节已到而气候未到的意思。凡遇到乙、丁、己、辛、癸五个属阴干的年份,均为运气不及之年。仍以土为例,己为阴土,故在六十年中,凡己巳、己卯、己丑、己亥、己酉、己未等六个己年,都为土运不及年。这些年份气候对人体的影响也各不相同。《素问·气交变大论》写道:岁木不及,燥乃大行;岁火不及,寒乃大行;岁土不及,风乃大行;岁金不及,炎火乃行;岁水不及,湿乃大行。五运的不及,也各有不同的术语。《素问·五常政大论》指出:“木曰委和,火曰伏明,土曰卑监,金曰从革,水曰涸流。”

平气,是指五运之气既非太过,又非不及。凡平气之年,气候相对正常,对发病和疾病的影响轻而微。《素问·五常政大论》在论述平气之年的气候征象时说:“木曰敷和,火曰升明,土曰备化,金曰审平,水曰静顺。”意思是木气的平和之象为敷布温和调柔之气;火气为升长而光明;土气为备具生化之气;金气为平顺无妄;水气为清静畅顺。五运各守其平,万物兴旺不衰,民安病疾不兴。

运气同化,是指运和气同类而化合的意思。如木同风化,火同暑化,土同湿化,金同燥化,水同寒化。这种同化关系在一个甲子周期中共有二十多年。由于运有太过不及,气有司天在泉的不同,因而就有同天化同地化的区别。所以运气同化表现的类型就有天符、岁会、同天符、同岁会、太乙天符等五种。

天符是指岁运之气和司天之气的五行属性相符合而言。在六十年中,形成天符的有十二种。即己丑、己未、戊寅、戊申、戊子、戊午、乙卯、乙酉、丁巳、丁亥、丙辰、丙戌等年。这就是《素问·六微旨大论》中的“土运之岁,上见太阴;火运之岁,上见少阳、少阴;金运之岁,上见阳明;木运之岁,上见厥阴;水运之岁,上见太阳。”

岁会,是岁运和岁支的五行属性同属相会。《素问·六微旨大论》说道:“木运临卯,火运临午,土运临四季,金运临酉,水运临子,所谓岁会,气之平也。”可见在六十年中,凡丁卯、戊午、甲辰、甲戌、己丑、己未、己酉、丙子八年,都为本运之气临于本气所旺之位,所以都是岁会之年。

同天符,是指凡逢阳年太过的中运之气与客气在泉之气相合。即年干年支均属阳,同时岁运的属性与在泉之气的五行属性相同。《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太过而同地化者三……甲辰甲戌太宫下加太阴,壬寅壬申太角下加厥阴,庚子庚午太商下加阳明,如是者三。”这就明确指出在六十年甲子周期中,甲辰、甲戌、壬寅、壬申、庚子、庚午六年为同天符。

同岁会,是指凡逢阴年不及的中运之气与在泉之气相合。即年干年支均属阴,同时岁运的属性与在泉之五行属性相同。《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指出:“不及而同地化者亦三……癸巳癸亥少徵下加少阳,辛丑辛未少羽下加太阳,癸卯癸酉少徵下加少阴,如是者三。”说明在六十年中,癸巳、癸亥、辛丑、辛未、癸卯、癸酉为同岁会。

太乙天符,则指既是天符,又为岁会之年。在六十年中,有戊午、乙酉、己丑、己未四年是属太乙天符。如戊午年,既是“火运之岁,上见少阴”的天符,又是“火运临午”的岁会,所以属太乙天符。太乙天符也就是司天之气、岁运之气、岁支之气三者的会合,故《素问·天元纪大论》称为“三合为治”。

运气学说在医学上的应用

在中医学领域内,运气学说主要被用来推测气候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所产生的影响。其中,有关气候因素与人体之间的关系已在阴阳、五行学说及医学气象学等篇章中作了较多论述。在此,仅就运气变化与疾病发生作一简述。

运气学说认为,通过值年的大运可以推断该年气候变化所产生的相应疾病流行。《素问·气交变大论》在谈到岁运太过与发病时就详细说道:“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邪。民病飧泄,食减、体重、烦冤、肠鸣、腹支满。……甚则忽忽善怒,眩冒巅疾”,“岁火太过,炎暑流行,金肺受邪。民病疟,少气、咳喘、血溢、血泄、注下、嗌燥、耳聋、中热、肩背热……甚则胸中痛,胁支满胁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身热骨痛而为浸淫”,“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民病腹痛,清厥、意不乐、体重、烦冤。……甚则肌肉萎、足痿不收、行善瘈、脚下痛、饮发中满、食减、四肢不举”,“岁金太过,燥气流行,肝木受邪。民病两胁,下少腹痛、目赤痛、眦疡、耳无所闻。肃杀而甚,则体重、烦冤、胸痛引背、尻、阴、股、膝、髀、腨、、足背病”,“岁水太过,寒气流行,邪害心火。民病身热烦心,躁悸,阴厥,上下中寒,谵妄心痛,寒气早至。……甚则腹大胫肿,喘咳,寝汗出,憎风。”

《素问·气交变大论》中还详细描述了岁运不及所致的疾病。此外,《素问·五常政大论》和《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则具体讨论了客气中司天在泉与发病的规律。现将有关内容列表归纳如下二表。

司天淫胜之气与发病

年支司天淫胜之气发病脏腑常见病症巳亥厥阴风淫肝、脾胃脘痛上支两胁,鬲咽不通,饮食不下,舌本强,食则呕,冷泄腹胀,溏泄、瘕、水闭。子午少阴热淫心、肺胸中烦热、咽干、右胠满、皮肤痛、寒热咳喘、唾血血泄,鼽衂嚏呕、尿色变、疮疡脓肿、缺盆中痛。丑未太阴湿淫脾、肾胕肿、骨痛、阴痺、腰脊头项痛、时眩、大便难、饥不欲食、咳唾则有血、心如悬。寅申少阳火淫心、肺头痛、疟、皮肤痛、色变黄赤、身面跗肿、腹满仰息、泄注赤白,疮疡咳唾血、烦心、胸中热、鼽衂。卯酉阳明燥淫肺、肝筋骨内变、左胠胁痛、寒清于中、疟、咳、腹中鸣、注泄鹜溏、心胁暴痛、嗌干、面尘腹痛、丈夫疝、妇人少腹痛。辰戌太阳寒淫肾、心血变于中、痈疡、厥心痛、呕血、血泄、鼽衂、善悲、时眩仆、胸腹满、心澹澹大动胸胁胃脘不安、面赤目黄、善噫、咽干、甚则色、渴而欲饮。在泉之气淫胜与发病

年支在泉淫胜之气发病脏腑常见病症寅申厥阴风淫肝、脾洒洒振寒、善伸数欠、心痛支满、两胁里急、饮食不下、鬲咽不通、食则呕、腹胀善噫、得谷与气则快然如衰、身体皆重。卯酉少阴热淫心、肺腹中常鸣、气上冲胸、喘不能久立、寒热皮肤痛、目瞑、齿痛肿、恶寒发热如疟、少腹中痛、腹大。辰戌太阴湿淫脾、肾饮积、心痛、耳聋、咽喉肿痒、阴病血见、少腹痛肿不得小便、病冲头痛、目似脱、项似拔、腰似折。巳亥少阳火淫心、肺注泄赤白、少腹痛、溺赤、血便等。子午阳明燥淫肺、肝喜呕、呕有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反侧、甚则咽干面尘、身无膏泽、足外反热。丑未太阳寒淫肾、心少腹控睾、引腰脊、上冲心痛、血见、咽痛颔肿。总而言之,运气学说是古代研究自然气候变化规律及其对疾病影响的一门学说,也是中医基础理论的内容之一。虽然它涉及的范围较广,演绎方法较复杂,但长期的实践已经证实五运六气在天文、气象、历法、地理、物候以及医学等方面的知识。但也不可否认,运气学说中存在有相当的缺陷。如恒定的干支格局,机械的推算方法,以及不少的牵强附会之说。因此,对于运气学说应该一分为二,充分发掘它的精华,使之更好地为现代物候学、气象学和生物钟等学说服务。

同类推荐
  • 历代赋评注(宋金元卷)

    历代赋评注(宋金元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三言二拍精编(第二册)

    三言二拍精编(第二册)

    《三言二拍精编》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负盛名的话本、拟话本小说集,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有对封建官僚丑恶的谴责和对正直官吏德行的赞扬,有对友谊、爱情的歌颂和对背信弃义、负心行为的斥责。更值得注意的,有不少作品描写了市井百姓的生活,所宣扬的道德标准、婚姻原则,与封建礼教、传统观念是相违背的,而且其中的许多故事,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
  • 楚辞(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楚辞(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楚辞》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诗歌作品集。《楚辞》之所以称为“楚”,是因为它的声韵、歌调、思想乃至精神风貌,都带有鲜明的楚地特点。从形式上看,《楚辞》打破了《诗经》以四言为主的句式,而代之以五、六言乃至七、八言的长句句式,并保留了咏唱中的叹声词“兮”;从体制上看,它突破了《诗经》以短章、复叠为主的局限,发展成为“有节有章”的长篇巨幅,更适合表现繁复的社会生活内容和抒写在较大时段跨度中经历的复杂情感。
  •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是早期中国医学的理论典籍,后世简称之为《内经》,堪称中华医学的源头活水。它成为中国医学发展的理论源薮,是历代医学家论述疾病与健康的理论依据。
  • 历代赋评注(汉代卷)

    历代赋评注(汉代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热门推荐
  • 扫把星的慢慢追妻路

    扫把星的慢慢追妻路

    她是万年沙雕白芨,他是城府颇深,野心勃勃的领澈。她是敢爱敢恨的伏都族长姜寻,他是看似蛮不正经,其实隐姓埋名,却身负阴谋的萧颉。你以为只是简简单单的无脑玛丽苏,不不不,我们的口号是,搞事业!搞事业!搞事业!
  • 快穿之这个女帝有点狂

    快穿之这个女帝有点狂

    无男主,女主属于开挂+黑化,很强势,又霸道的性格。自从遇见了染酒之后,系统感觉自己的三观已被刷新……系统:“宿主,这个位面的大反派追来了!!”染酒:“杀了呗。”系统:“宿主,这是古代世界,你哪来的原子弹!!!!”染酒:“我拿的呗。”系统:“宿主大人,这个位面一定要控制,求你不要再黑化了!!!!”染酒勾唇:“好的呢。”刚到位面,“叮咚叮咚!位面已毁灭!请撤离!!”系统:“…我信你个鬼,你个小仙女坏的狠!!”#论统生的艰难##论宿主总爱黑化,怎么办##论宿主的挂太强,已亮瞎我的卡姿兰大眼睛#
  • 为世界开一朵花

    为世界开一朵花

    有这样18位女子,她们身处不同时期,来自不同国家,她们有着精彩纷呈、波澜壮阔的人生,她们是全世界最耀眼的18位女神,她们是女作家、女演员、女音乐家、女画家、女舞蹈家、女政治家……萨冈、香奈儿、波伏娃、赫本、杜拉斯、弗里达、戴安娜、琵雅芙、阿加莎、邓肯、贝隆夫人……她们都有着令人羡慕的传奇人生,都是各自时代里的璀璨符号,但当剥去一层层神秘光环后,她们也有着同你我一样的心酸和脆弱、焦虑和无奈。每个女神都活得不容易,在人生困境中的用心经营锻造了她们独一无二的质感。看别人的故事,品自己的生活。愿你我能从这些顶级女神的身上,领悟某些人生真谛,活成自己期待的模样,做一个自信、独立而快乐的质感女人。
  • 国际大奖童书系列:人类的故事

    国际大奖童书系列:人类的故事

    在这部著作中,房龙用生动流畅的文字,将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史呈现在读者的面前。它的故事从远古的时候讲起,讲述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源起,讲述希腊与罗马时代的辉煌,沿着宗教兴起的线索讲述到中世纪社会的发展和演变,从城市的兴起、文艺复兴、讲述到世界性的变革和各国的革命。在追溯到一些主要国家的历史线索时,也讲述了一些重要历史人物的故事,评述他们的功过。
  • 与渣皇飙演技的日子

    与渣皇飙演技的日子

    寇眉生一个日天日地的小妖精,没成想最后死在了连琮那个心机狗手里。她醒过来后,打算坐山观虎斗,看他有朝一日不得善终,却被他堵在了床角。连琮:以前不是爱叫我琮哥哥的吗?乖,喊一声。寇眉生:我有病,我还不想放弃治疗。这就是个闷骚一时爽,追妻火葬场的故事。浪出天际的前朝公主VS伪君子真病娇的皇帝
  • 影视镜头前的表演

    影视镜头前的表演

    《影视镜头前的表演》从戏剧与影视的异同、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异同出发,分析、梳理阐述二者的异同以及不同的式样所决定的不同表演掌控等,并详细介绍影视表演须熟悉掌握的镜头语言、景别、光与表演、画面运动及影视表演的案头准备等。以给学生一个较准确、系统且容易明白的表演方法。
  • 穿越女配:废柴逆天修仙

    穿越女配:废柴逆天修仙

    因为坑品不好,她被无数读者怨念诅咒,最终导致某天睡梦中她华丽丽的穿进了自己那个写了一半就弃了的坑里!想当初她一时心血来潮,将女主设定成了无比强大金手指无数的主,于是后果就是,她成了那个女主强大崛起路程里的第一块垫脚石,俗称炮灰,而且还是一个空有灵根却无法修炼的废柴!于是,某借尸重生的无良作者为了确保小命无虞,躲女主,泡美男,偶尔炼制几件极品灵器引发整个大陆哄抢……可是为毛,原本应该喜欢女主的男银们却对她青睐有加了?!啊喂女主的后宫们呀,你们别靠姐太近,姐还不想被女主挫骨扬灰啊!——
  • 天降奇缘:萌妃戏寒王

    天降奇缘:萌妃戏寒王

    一场魔术她穿越到了一个历史没有的朝代。在那里她以为找到了能够相知相信的人。到头来却落得个要被斩首的下场。断头台上他说:“我一直都相信着你,但是你却背叛了我,辜负了我的信任。”这一刻她才知道他所谓信任,在别人的帮忙下逃出升天她决心不在相信任何人,只是不知何时身边多了一个无条件宠着她的男人。
  • 只因遇见对的人

    只因遇见对的人

    有着共同的儿时回忆,却没有阳光下浪漫的邂逅;虽然我没有参与到你儿时的记忆,但我会用余生来守护你,爱情是毫无道理可言的,不分先来后到,只因遇见对的人。浅月初阳亦然,如纳兰性德的词般,注定相遇相纠。历经家庭的变故,五年的国外生活,让顾浅月活的更加透彻,生活中的波折,明知是人为,却不想理会,嬉笑表面下是对自己、生活的冷漠,幼时心中的白月光相遇不相识,直到有这样一个少年,他用他的阳光、无赖、幼稚使她的生活荡起涟漪,一点一点打开她的心扉,燃起对生活重新的热爱。
  • 李煜词传:梦里不知身是客

    李煜词传:梦里不知身是客

    此书以词为经抒写了南唐后主李煜跌宕起伏的一生,为读者展现了李煜其人、其词、其性、其情。李煜是南唐的亡国之君,一生挣扎于束缚与自由、赤子与权谋之间。该书直抵人物内心,用感性柔婉的笔调,呈现了后主早期轻灵婉约的忧伤、任情任性的奢纵,降宋后人间天上的诡异命运、沧海桑田的无常巨变。是集词和人物生平于一体的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