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65100000003

第3章 宁都(2)

宁都·邱氏宗祠

杨氏曾师从叔子,应得自见闻。邱氏族孙丘尚士康熙五十八年所撰序,则说河东“有老屋数楹,藏书数千卷,纸窗土壁,煤帱尘榻”。《国朝先正事略》中的邱氏传,则不但说该地多古松,“望之苍蔼无际”,且说邱氏“著书其下,称松下先生”(第1039页)——不曾见之于易堂诸子的记述。松大约是有的,“苍蔼无际”则未必;“松下先生”的名目,可能出自后人的杜撰。至于我们所到的村子,已不大见到水塘,更无论古松。邱维屏说其族“背负巽峰而环居,前后绕峰。远近之麓凡百塘,出入沿塘以为途径,无寻丈之余,然意每宽然,视薄海内外万里之区,与鼻息相为呼吸,不自知其隘且迫也”。这胸怀就不平常。邱氏还说那一带的房子都西北向,开门见山,金精十二峰都在望中(《送邹九侯自翠微还归序》,《邱邦士文钞》卷一)。

应我们的要求,赤着脚的邱姓农民,郑重地提来了邱氏后裔集资重修的族谱,十几册,装了一木箱。

“易堂九子”中可称“学人”的,只有邱维屏。叔子对他的这位姐丈很佩服,其《邱维屏传》说邱氏“为人高简率穆”,“晚尤精泰西算,《易》数、历法皆不假师授,冥思力索而得之。桐城方公以智以僧服来易堂,尝与邦士布算,退而谓人曰:‘此神人也。’”叔子还在其他处说到,邱氏学识渊博,却“土木形骸,人不识以为村老”,难免会有少年人前倨而后恭。而村夫子似的邱维屏,偏偏没有琐琐小儒式的鄙陋与势利,“直视达官贵人,与田父牧子无异。所居室如斗大,床灶鸡彘杂陈,衣破敝不能易,然人尝迎致精舍居之,衣以裘缎,直著不辞,视之与陋室敝衣等”(《任王谷文集序》,《魏叔子文集》卷八)——寒士而没有“寒乞”相,并不易得,却又不止凭了“志气”、“骨气”;仅赖“志气”、“骨气”撑持,有可能褊窄,走了愤世嫉俗的一路。如邱氏者,凭的更是以“敝衣”与“裘缎”等视之的那份自信、泰然。

宁都·邱氏宗祠

《邱氏族谱》·邱维屏像

叔子还记有邱氏被其妇支去邻家借米,米没有借,却“袖手立塘塍上,看往来行人”(《邱维屏传》)。读书作文之余,这个后来被方以智称赏的学人,或许就这么寒伧如村老,袖了手立在田塍塘径上,对着往来的行人冥想的?无论“松下先生”,还是“上下千古,啸歌自得”(丘尚士序),都不及叔子所记来得亲切。

叔子的《邱维屏传》后附彭士望《书后》,记邱氏临死前叮嘱儿子道:“食有菜饭,着可补衣,无谲戾行,堪句读师。”彭氏以为“可为世则”——也应当是邱维屏所认为的遗民处乱世之道。

“易堂九子”中,只有曾灿是被人以“贵公子”目之的。曾灿父曾应遴,甲戌进士,崇祯朝曾任兵部侍郎,南明隆武朝官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邱维屏《曾玄荫碑志》曰:“吾县著姓有衙前曾氏,多俊才。”(《丘邦士先生文集》卷一三)

县城中的司马曾公祠已不复旧观,只有的一角梁、桷,颜色沉黯,是年代不详的旧物。住在这将被拆除的老房子中的,确系曾姓,或许是曾灿的族人。

叔子自说幼年与曾灿“比户而居”,长大了又同学,易堂诸子中,与曾灿的交情既久且笃(《曾止山诗序》,《魏叔子文集》卷九)。他欣赏曾灿身为贵公子,却“好慷慨缓急人,未尝一以声势加乡里,又能以死任大事”,对于其人的“以风流相尚”,却微有不满(同上)。曾灿自己也说“少长纨绔”(《再上钱牧斋宗伯书》,《六松堂诗文集》卷一一)——即使经了丧乱,仍不免有纨绔余习。更让叔子、彭士望们看不上的,是曾灿那个形象多变、随时能耸动人们视听的胞兄曾畹(庭闻)。

有明一代,名士往往以生平为创作,不惜出奇制胜。曾畹似乎是其时著名的浪子。畹以宁都人而与吴越名士游,“细服缓带”若三吴名士;一旦出入西北塞外,归来时即毛衣革鞜,面色黄黝,须眉苍凉,“俨然边塞外人”(《曾庭闻文集序》,《魏叔子文集》卷八)——改换形象犹如换装一样方便。看来乱世为此种人物准备的舞台,较平世更为宽广,可以任其表演似的。当彭士望写《与曾庭闻书》时,曾畹显然又宣布了新的形象设计,以至彭氏语含讥讽,说其人“截然如再出一世”(《树庐文钞》卷三)。

曾氏兄弟出处有不同,曾畹曾中顺治甲午陕西乡试,曾灿则在后世的遗民录中。曾灿从来不曾如其兄那样风头十足,每有惊人之举,相比之下,作风较为平实,声光也稍嫌黯淡,在他的易堂朋友看来,却仍未脱“贵介公子”习气。对于曾氏兄弟,彭士望、魏氏叔、季似乎都认为应尽规劝的责任。由诸子批评的激烈程度,倒是可以推想这对兄弟的承受力,甚至胸襟的坦荡。曾灿说叔子是自己的“性命肺腑之交”,“奉为畏友者垂四十年”(《与曹秋岳先生书》,《六松堂诗文集》卷一一),直到叔子故去之后,对于那直言仍感激不已。

曾灿“六松草堂”的大致位置,据邓先生的踏勘,距叔子在水庄的学馆不远。邓先生指给我们那标记,是一方水塘和杉树,六棵松已无存留。墓却还在,被列入了宁都县文物保护单位。乾隆六年刊本《宁都县志》卷二《建设·名墓》,易堂人物的坟茔见诸记述的,只有“三魏”之父魏兆凤墓与林时益墓。

曾灿的墓在临着公路的草丛中,不知是否有人祭扫。天色向晚,我们站在草丛中辨认碑文。由碑文看,墓道文字出诸“易堂友兄”彭任之手,奇怪的是,不曾被收录于彭任的文集。

曾灿是死在京师的,归葬故园,不知是否出于他本人的意愿。

邓先生说,他曾亲见出土的彭士望墓碑,此碑已下落不明。新修的邱氏宗祠,荒草中的曾灿墓,与魏氏兄弟、彭士望有关的遗迹则了无存留——诸子身后的遭际竟也有如是之不同。

在叔子与彭士望遇合的动人一幕中,彭士望邀了同来的林时益,显然是个次要的角色,即使在事后的追记中,也被认为无须给予更多的笔墨。林时益的意境,确也要在此后易堂故事的演进中,才有机会展开。

“九子”当其时,声名已显晦互异。由诸子的文字看,李腾蛟谙练世故,能周旋人情,或不免有一点乡愿气味。叔子曾劝他“把‘忠厚长者’四字绝之如仇”,说如此“学问才有进长”,李氏以之为“药石之言”(《答南昌门人胡心仲》,《半庐文稿》卷一)。但在一个群体中,此种人物自不可少。由邱维屏的文字看,李氏颇能“解纷排难”,以至诸子“恃以无患”(《祭李少贱文》,《丘邦士先生文集》卷一六)。据季子说,李腾蛟徙居三峰后,授生徒,弟子“朝夕歌诗,揖让折旋”,李氏本人,更是“雍雍有儒者风”(《宁都先贤传》,《魏季子文集》卷一五)。《半庐文稿》卷二有《持敬箴》、《主静箴》等篇,胡思敬的跋,说李氏“在易堂中检身最密,尝箨冠为诸弟子讲《礼》,同时朋辈皆畏惮之”。李氏自己却说“于性学之篇,未有所窥”(《嘉禾访道序》,《半庐文稿》卷一),并不自居为理学中人。

李腾蛟为彭任画像,说其人“容貌粥粥,若无能于;其言讷讷,如不出诸口。沉潜温恭,天姿近道”;还说彭氏为“访道”,不惜“徒步担簦”,而从道学中人游(同上),都令人想见其人与三魏、彭士望气象的不同。彭任一再说自己“愚”、“拙”、“鲁钝”,说自己“质鲁而拙于学,不能诗复不能文”(《草亭文集·草亭存稿自序》)。由文集看,彭氏在九子中确也较“庸”。《易》有所谓“庸言之信”、“庸行之谨”,有人正由“布帛菽粟”的一面欣赏彭任那些朴拙的文字(参看王泉之《草亭文集·序》)。

此外由叔子的诗中可知,彭任较他年少,却性情温厚恬淡,有长者风,或许确系儒家之徒,只不过未必如《行略》(见《草亭文集》)所写的那样俨乎其然。看他的那篇《时胡子传》(《彭中叔文钞》),就可以知道其人善诙谐,决不像有一张道学脸。

据叔子说,季子“刚直”,“性讷,寡言论,然往往面折人”(《季弟五十述》,《魏叔子文集》卷一一)——“三魏”性情有别,“作风”于此却不无相近。叔子又说其弟“性褊,不能容物”,这一点与叔子大不同。叔子还说季子“沉毅刚苦,勇于义概,虽水火白刃,不易其一言”(《魏季子文集·序》)。

兄长既负盛名,“弱弟”即不免要生活在其兄的阴影中,尽管季子的性情,毋宁说较他的二哥强悍。由遗留的文字看,季子也像是很安于次要的位置,对其叔兄不胜倾倒。

至于伯子的故事,留待下文中再讲述。

在作了上面的介绍之后,有必要聚焦“九子”中最声名显赫的魏叔子禧。

由季子的《先叔兄纪略》可知,魏氏一族居宁都南关。近代以来城市扩张,城乡的边界渐就模糊,人们已不大有“关厢”的概念。由上文所述魏叔子、彭士望遇合的故事,可知魏氏是傍河而居的,那河就是梅川,诸子在诗文中常用来指称宁都的梅川。魏氏有五子,其二夭,故“三魏”以伯、叔、季行。魏禧,字冰叔,又作“凝叔”。邵长蘅《魏禧传》说魏禧字叔子(《碑传集》卷一三七),不确。明末另有一位姓魏名冲字叔子的,钱谦益《列朝诗集》丁集有传。伯仲叔季,本是兄弟行的排序,而伯子、叔子、季子以魏氏兄弟之名为世所知,无非因了魏禧的名声。

魏氏祖上像是没有高官显宦,曾有先人因捐谷行赈,得到了朝廷旌门、赐冠带的殊荣,于是建了“圣旨门”,“门内建高堂广室,落地者千柱”(《从叔父笃棐翁墓志铭》,《魏叔子文集》卷一八),很是炫耀了一番。据邱维屏说,魏氏“世以赀雄”(《天民传》,《邱邦士文钞》卷二)。也如通常的那样,当我们的故事开始的时候,家道已稍落,因而“三魏”的人生道路,才与寻常富家子有了不同。

季子说他的叔兄“为人形干修颀,目光奕奕射人”(《先叔兄纪略》)。邵长蘅的《魏禧传》则说叔子“修干微髭”。想来此人颀而癯,有点飘飘然的样子。

魏禧不曾“与义”,非理学中人,不以诗名;虽曾授徒,门下绝对没有如刘宗周、黄道周那样强大的弟子阵容。其人在清初的声望既不像是赖有学识(如顾炎武、黄宗羲)、或学识兼才情(如方以智、傅山),也非赖有事功(如其时名臣)。其倾倒一时的魅力,更像是因了热切的救世情怀,因了那真诚,当然也因了使其情怀、真诚得以表达的文字、言论。“三魏”的族祖魏书(石床)批评叔子,说大抵其人其文其行,“皆如水晶射日,又如新剑出冶,光芒刺人而锋锷淬手”(《里言》,《魏叔子日录》卷一,以此而招来“尤怨”,也应以此而令人倾倒折服。

伯子、叔子都曾师事同县的杨文彩(一水)。杨氏是其时名宿,曾灿与其父均出杨氏门下。叔子是杨氏的得意弟子,据邱维屏说,十四岁那年,叔子就敢于校正其师,而杨老先生非但不怪罪,而且以此弟子为“明镜利剑”,说自己理应是叔子的“门人”(《杨先生墓志铭》,《邱邦士文钞》卷二)。叔子自己也说“十四岁受业杨一水先生,时先生年五十三,每命余论定其文”(《孔正叔楷园文集叙》,《魏叔子文集》卷八)。这样的度量,岂是寻常人能有!

这对师弟间关系之亲密,还表现在晚年的杨氏令其子从叔子学,让他的妻妾出见这门生,以至使叔子“得言家事”(《杨一水先生同元配严孺人合葬墓表》,同书卷一八)——这或许是杨氏表达亲密的方式。杨文彩为叔子业师,其子则为叔子门人,就学翠微峰。杨氏八十即逝,以他两个儿子的成人托之于叔子(《门人杨晟三十叙》,同书卷一一)——关系也有此层叠。过分的信任,甚至使叔子不堪承受。他对门人说,他“生平被先生信怕了”(《里言》)。

杨氏确也是奇人,他曾被兵逮系,竟然能酣睡在“狞卒”间而鼻息雷动(《复孔正叔书》,《树庐文钞》卷二),其人的胆量可想。

同类推荐
  • 寻找失落的英雄

    寻找失落的英雄

    这是一段用鲜血和泪水写下的历史,又是一段隐没的历史。六十多年前,在抗日的烽烟中,中国远征军被派往缅甸作战。战后,许多老兵在异国他乡经历了痛苦的人生。他们的状况如何?他们对祖国怀着怎样的感情?曾以报道山西娄烦尖山铁矿特大事故而为全国瞩目的记者孙春龙,将带您走进这些老兵的艰难岁月。在国殇墓园里,我们那么多兄弟是怎么死的多年来,每每想起那个偶遇的老人,我的愧疚就会油然而生。一切都是因为我的浅薄,当他激动万分地向我讲起那段历史时,我却始终无动于衷而又茫然地看着他,我的迟疑与平静让他的激情陡然不再。
  • 鲁迅诗集

    鲁迅诗集

    本书收入鲁迅诗作三十八题四十六首,附录十二题十九首,是一部全面展现鲁迅诗歌创作成就和艺术风格的专集。鲁迅的诗作,笔墨深沉,内涵厚重,意境广阔,技巧姻熟,堪称诗歌珍品,深受读者喜爱。
  • 朱彦夫的故事

    朱彦夫的故事

    这是一部报告文学,全书共分为五章七个部分,分别是“写在前面的话”“铁血英雄”“靠头脑站立”“这样的村支书”“生命之舞”“人类的榜样”和“后记”。全书讲述了朱彦夫从血战朝鲜战场到锻炼自理能力,再到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克服残躯带来的种种不便,顶着各种流言蜚语的中伤,带领群众改变了家乡贫困面貌的故事。朱彦夫几经磨难,学会了读书和写字,并写出了几十万字的自传体小说《极限人生》。
  • 童年逸事

    童年逸事

    本书是作者童年时代一段真实生活经历。重点介绍了全年四大节:(春节、夏节、中秋节、冬至),八小节:(元宵节、二月二、清明节:中元节、重阳节、寒衣节、腊八节、祭灶节),二十四个毛毛节的民俗活动及这些民俗活动的来由和民间传说,有一定常识性可读性。一个人的一生,从怀孕、出生到成年要经历很多人生礼仪和生活禁忌,本书对这些礼仪和禁忌做了通俗的介绍。
  • 袁浦记

    袁浦记

    在近些年的故乡书写中,从梁鸿的《中国在梁庄》、王磊光的《呼喊在风中:一个博士生的返乡笔记》到黄灯的《大地上的亲人》,都是以纪实文学的笔触,再现中国乡村的转型之痛。与这些刺眼的乡村书写不同,作者用精纯美丽的文字,描写了自己记忆中青少年时期的故乡,塑造了一个童话般美妙的乡村世界。书稿的文字简洁凝练,颇有古典散文风范;状物摹形,极富人情动态。这美丽的语言,把故乡的美写活了。人到中年,回望故乡,回望少年,多是感恩之心,思乡之情。每个从故乡走出的人,谁能否认自己没有这样一份乡愁,没有这样思乡的梦?
热门推荐
  • 诗国文苑:古代文学经典选读

    诗国文苑:古代文学经典选读

    徜徉诗国,畅游文苑,我们与古代文学大师“交游”。将上古的醇厚、汉唐的华美、两宋的平易、明清的包容揽入手中,展卷细读,掩卷长思,如品清茶,如饮醇酒。在这里,我们感受到的是美的熏陶,心灵的皈依,思想的碰撞,情感的共鸣。
  • 一夜成名

    一夜成名

    为了日后更好地接手家里的经济公司,娱记沈眠变身艺人进入演艺圈,并通过试镜顺利成为电影《声名狼藉》的女主角。而该片的制片人恰是沈眠做狗仔时追踪两年未果的阔少韩潜……
  • 婚后的平淡生活

    婚后的平淡生活

    一场巨大的商界联姻,新郎却在婚礼进行时拥着别的女人。
  • 倾城祸妃:草包六小姐

    倾城祸妃:草包六小姐

    【推介新书:顾少强势来袭:娇妻太抢手】当当红影视天后无意穿越到将军府的草包六小姐身上,她看着这让人无奈的场景,就是一向淡然处之的她也忍不住想优雅的爆个粗口!看着那深宅大院里,她秉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必遭天谴的原则,看着这群时不时就在作死的古董女人,苏若嫣表示很有兴趣想跟她们玩玩呢!可是不知在何时何地,她竟然招惹到了某只妖孽,这只妖孽竟然还时不时就掐断她的桃花!某天夜里,苏若嫣裹着衣服一脸冷清,”男人,都是这种没见过女人的德行吗?"某妖孽听完扬起嘴角,“爷,只是没见过占了别人沐浴的池子。还这么嚣张的女人,哦,不对,是女娃吧!”
  • 重生后在网游里修炼变强

    重生后在网游里修炼变强

    这是关于武道和游戏的故事。先天强者“传奇王”在游戏里面被追杀,重生回到游戏开服前。他重新在游戏里面修炼,反馈到现实中,突破了之前没有到达的境界。传奇王:从一个普通人跻身到一流顶级强者行列,并且创建了一个一流公会,而被尊称为王。重生后不是从头开始,而是传奇的再续!强者从来都是不平凡的!哪怕没有绝强的修为了,他的心还是强者的心。因为有过一次经验了,所以第二次的剧情任务《倚天屠龙》《天龙八部》等里面,他获取到前世所未有的巨大好处!突破前世的传奇故事,再上一层楼。可惜,重生后他的成就无人所知,因为––他有两个游戏账号!
  • 极品妖孽:邪女王逆天重生

    极品妖孽:邪女王逆天重生

    【正文已完结】轩辕娥凰是废材,身为皇者却是废材,忠了皇室千年的臣子在她登基大典上准备改朝换代。置死地而生,逆天重生,她还是她,只是唤醒了血脉里逆天修道的天赋,威震八方。皇城四少之首的公子哥上官夜放下身段,来做贴身护花使者;神秘莫测的皇城工会少主独孤擎天愿百里红妆倒嫁上门,原本是死敌的魔界之皇东方熬乔装打扮,百般讨好加勾引,只为让她让爱上他……招惹下的桃花越来越多,拜托公子,请慢慢排队等我轩辕女王长大再说究竟是要单恋一株草?还是统统收入后宫一个都不放过?……修仙踏征途,破万难,除险阻,纵横三界……荐完结文《第一闪婚撞来的豪门老公》《欢喜冤家:司令千金闯情关》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拐妻计划老婆太野性

    拐妻计划老婆太野性

    简介:五年前的傅瑜笙,安静,乖巧又可爱。哪怕一朝成为孤女,也折损不了她的半分矜贵。五年后的傅瑜笙,嚣张,野性,又傲娇。回国后搅动风云不说,还是虐渣一把手,联合某只大魔王一起双双坑人。谁知,她玩得太嗨,竟没料想到自己会被大魔王盯上,直到有天被某只圈在怀里突然表白一番后……懵逼加震惊!!说好的只是合作愉快呢!!!说好的兄弟情谊呢!!!说好的纯洁友谊万万岁呢!!!快放手!!笙笙要回家!!!然而面对抗议,某人纹丝不动,直接掏出一份极其眼熟的合约。“笙笙,我们合作愉快的前提,是你嫁我为妻,合同附页三里第56条写得明明白白。”他笑得焉坏儿。“你诓我!”傅瑜笙一双水眸愤愤看着眼前之人,咧着一口小白牙,恨不得把他脖子咬断。他压着嗓子,在傅瑜笙耳边轻轻说道,声线里满是掩不住的魅惑和诱拐:“乖,叫老公……”甜宠文,一对一,大狼狗强势护妻和小狐狸强力虐渣的故事。作者新手上路,请大家多多关照。
  • 我在奈何桥底算命

    我在奈何桥底算命

    简介:更新时间,每日早上八点。算命师版:桥底算命,童叟无欺。作为一个算命的,能说会道是本事,答疑解惑是常事。木欧在奈何桥底下算命千年有余,侃天侃地侃社会,上到阎罗王,下到投胎鬼,几乎都光顾过她的摊子,哪个不说她信誉好?直到某天摊子面前来了一个如花似玉的小仙君……“奈何桥底,禁止摆摊。”“小仙君可是来砸场子的?我在奈何桥算命千年,还没有人敢砸我的场子,你信不信,我一招手,就是一帮小鬼弄死你。”“……”天界铁面无私城管小仙君VS阴界最强钉子户算命师地府众鬼版:黄泉陌路,魂灵万千,红尘纷扰,遗憾执念,喝下这孟婆汤,渡过那奈何桥,前尘往事,皆会化作忘川河水,过眼云烟一去不返。不愿投胎转世的魂灵,可是生前有放不下的执念?即是如此,便去那桥底的算命师摊上算上一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