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00800000013

第13章

送郑大台文a南觐

唐·李商隐

黎辟滩声五月寒b,南风无处附平安。

君怀一匹胡威绢c,争拭酬恩泪得干。

【题解】

李商隐曾经做过郑亚的幕僚,而所送之人正是幕主的儿子。首句想象郑亚已南迁,唯余黎辟滩声,犹带寒意。诗歌虽然短小,但是十分精悍有力,感情真挚深切,表达了对郑畋深深的关心,对其父的感激之情也不言而喻,溢于言表。郑亚对郑畋有养育之恩,而对李商隐有知遇之恩,所以才有争着擦泪的举动。因为这时郑亚由于党争被从桂林贬到了更远的循州,对世事的感慨都暗含在这个争着擦干眼泪的细微举动之中。

【注释】

a台文:郑畋字,郑亚之子,排行老大。

b黎辟滩:昭州平乐江中有黎辟滩。

c《晋书·胡威传》:威父质以忠清著称,任荆州刺史时,威自京都定省,告归,父赐绢一匹为装,曰:“是吾捧禄之余,以为汝粮耳。”此以胡威喻畋,兼美亚之清操。

饯席重送从叔余之梓州

唐·李商隐

莫叹万重山,君还我未还。

武关a犹怅望,何况百牢关b。

【题解】

梓州相对于诗人所在之处距离长安更近,所以诗人劝从叔不要感慨,因为我比你离京城更远些呢。后边两句同样是安慰他的从叔,武关离长安那么近,回不了京城就是回不了,你在百牢关和武关也没有本质的区别,所以也就不要太在意。句句是安慰之语,可见叔侄情深。

【注释】

a武关:位于陕西省丹凤县东武关河的北岸,与函谷关、萧关、大散关称为“秦之四塞”。武关历史悠久,远在春秋时即以建置,名曰“少习关”,战国时改为“武关”。

b百牢关:也是一个重要的关隘,在汉中。

杜工部蜀中离席

唐·李商隐

人生何处不离群a?世路干戈惜暂分。

雪岭b未归天外使,松州c犹驻殿前军。

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

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

【题解】

宣宗大中五年(851),东川节度使柳仲郢辟李商隐为节度使府书记、检校工部郎中。不久,他又奉差赴西川推狱。这诗是留别僚友之作。题意本是“蜀中离席”,因为诗的风格模仿杜甫,所以加“杜工部”三字。此诗拟杜诗,既得其诗法,又得其精神。诗中深寓忧时伤乱之感。

【注释】

a离群:语出《礼记·檀弓上》:“吾离群而索居,亦已久矣。”

b雪岭:即大雪山,一名蓬婆山,主峰名贡嘎山,在今四川西部康定县境内,其支脉绵延于四川西部,称为大雪山脉。唐时为唐与吐蕃边境。杜甫《岁暮》:“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又《严公厅宴同咏蜀道画图得空字》:“剑阁星桥北,松州雪岭东。”李商隐《杜工部蜀中离席》诗:“雪岭未归天外使,松州犹驻殿前军。”

c松州:唐设松州都督府,属剑南道,治下所辖地面颇广,治所在今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内。

送薛种游湖南

唐·杜牧

贾傅松醪酒a,秋来美更香。

怜君片云思,一棹b去潇湘。

【题解】

杜牧(803—约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此诗中第一句用贾谊怀才不遇之典,第二句点明送别时令:秋天。第三、四句用“片云思”、“一棹去”,寄托了诗人对贾谊命运多舛的同情和自己身处晚唐混乱时世,饱尝宦海沉浮之苦,顿生归隐之想的情怀。

【注释】

a贾傅:西汉贾谊,曾任长沙王太傅。松:用瘦肉鱼虾等做成的碎末形的食品。醪(láo)酒:浊酒。

b棹:划船的一种工具,引申为划(船)。

赠别(二首)

唐·杜牧

其一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a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题解】

当时诗人正要离开扬州,“赠别”的对象就是他在失意的幕僚生活中结识的一位扬州的歌妓。诗歌重在赞颂对方的美丽,引起惜别之意。诗人用精炼流畅、清爽俊逸的语言,表达了悱恻缠绵的情思,风流蕴藉,意境深远,余韵不尽。就诗而论,表现的感情还是很深沉、很真挚的。杜牧为人刚直有节,敢论列大事,却也不拘小节,好歌舞,风情颇张,此诗亦可见此意。

【注释】

a豆蔻(kòu):有草本、木本两种,可作药。其花生于叶间,南人取其未大开者,叫做含胎花,故常用以比方处女。花开于春初,故云“二月初”。

其二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题解】

这一首紧承前一首抒发别情,真挚深沉。看到自己喜欢的人,情意绵绵,想要欢笑,可是离别在即,又不免惆怅,所以笑不出来。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蜡烛的意象,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蜡烛似乎都在为他们的离别伤心。无情之物尚且如此,何况是多情的诗人和他的心上人,他们的伤心程度就更不必说了。

【名句】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送人东游

唐·温庭筠

荒戍a落黄叶,浩然b离故关。

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c。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

何当重相见?樽酒慰离颜d。

【题解】

这是一首送别诗,所送何人不详(或为鱼玄机,鱼有《送别》相和)。诗中地名都在今湖北省,可知这是温庭筠唐宣宗大中十三年(859)贬隋县尉之后、唐懿宗咸通三年(862)离江陵东下之前的作品,很可能作于江陵,诗人时年五十岁左右。这首诗逢秋而不悲秋,送别而不伤别。如此离别,在友人,在诗人,都不曾引起更深的愁苦。诗人只在首句稍事点染深秋的苍凉气氛,便大笔挥洒,造成一个山高水长、扬帆万里的辽阔深远的意境,于依依惜别的深情之中,回应上文“浩然”,前后紧密配合,情调一致。结尾处又突然闪出日后重逢的遐想。诗人也说不清何时能够再见,于是就劝朋友还是先饮了眼前这杯酒吧,毕竟一醉解千愁。

【注释】

a荒戍:荒废的边塞营垒。

b浩然:意气充沛、豪迈坚定的样子,指远游之志甚坚。

c郢门山:位于今湖北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即荆门山。

d樽酒:犹杯酒。樽,古代盛酒的器具。离颜:离别的愁颜。

更漏子

唐·温庭筠

玉炉a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b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题解】

这首小词上片写别后一个人独寝的状况,从“眉翠”和“鬓云”的描写看,主人公应该是一位女性。画堂中女主人公的秋思与玉炉中升起的香气一同缭绕,红蜡烛的光芒又如何能够照见主人公的秋思,也许是蜡泪与主人公的相思泪相映成趣,勾起了她的情思吧。下片直接点出“离情正苦”,而且将这种无法排遣的别情融入那滴答滴答的雨声中,浑然无迹,然而感人至深。

【注释】

a玉炉:用玉做成的香炉。

b衾(qīn):被子。

【名句】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菩萨蛮

唐·温庭筠

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门外草萋萋,送君闻马嘶。

画罗金翡翠,香烛销成泪。花落子规a啼,绿窗残梦迷。

【题解】

这是作者代为女性的口吻所写的一首夜晚送别情郎的词,这是词中比较普遍的一种言说方式。上片写送别,下片写相思。从整体上看,是由眼前的玉楼明月想起曾经的送别。但也只能是想想,毕竟已经人去楼空,剩下的还是一个人的残梦,在杜鹃的叫声中恍恍惚惚。

【注释】

a子规:即杜鹃鸟,春末出现,啼声哀怨。

【名句】

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

菩萨蛮

唐·温庭筠

宝函钿雀金a,沉香阁上吴山b碧。杨柳又如丝,驿桥春雨时。

画楼音信断,芳草c江南岸。鸾镜d与花枝,此情谁得知?

【题解】

这首词上片写缠绵与分别,下片写别后女主人公的思念与寂寞。词人没有直接写男女如何欢会,只是通过典型的生活物件的描写,才子佳人耳鬓厮磨的惬意可以想象得到。下片直言没有爱人的音信,纵有美景却没有心情欣赏,这样的苦闷心情又有谁能够体会。

【注释】

a宝函:华贵的枕头。钿雀、金(xī chì):枕头上的装饰。

b吴山:泛指江南一带的群山。

c芳草:化用《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后世常用“芳草萋萋”喻远人不归,音信断绝。

d鸾镜:南朝刘敬叔《异苑》载:“罽(jì)宾王有鸾,三年不鸣。夫人曰:‘闻鸾见影则鸣。’乃悬镜照之,中宵一奋而绝。故后世称为鸾镜。”故鸾镜有恨别之意。

河渎神

唐·温庭筠

河上望丛祠,庙前春雨来时。楚山a无限鸟飞迟,兰棹b空伤别离。

何处杜鹃啼不歇?艳红开尽如血。蝉鬓美人愁绝,百花芳草佳节。

【题解】

这首词写的是在楚地的河边送别,上片写送别时的景色,下片写送别后的愁闷与绝望。送别之时正下着春雨,楚山绵绵,在烟雨中显得朦胧,鸟儿的飞行也显得迟缓。本来是美丽的春天景色,可是在离别之后,因为美人心里忧愁,没有情绪欣赏,在她的眼里,杜鹃的叫声更加悲凉,红花如血色凄冷。

【注释】

a楚山:古楚地之山。

b兰棹:兰桨,此系船的美称。

河渎神

唐·温庭筠

孤庙对寒潮,西陵a风雨萧萧。谢娘惆怅倚兰桡,泪流玉箸b千条。

暮天愁听思归乐c,早梅香满山郭。回首两情萧索,离魂何处飘泊?

【题解】

这一首和上一首相类似,同样在水边送别。女子流着泪,偎依着船桨,希望郎君多留片刻。下片用疑问的语气,表达了对别后生活不确定性的无奈,和柳永《雨霖铃》中“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有异曲同工之妙。

【注释】

a西陵:疑指西陵峡。

b玉箸:眼泪。

c思归乐:杜鹃鸟之别称,俗谓其鸣声近似“不如归去”,故名;亦指《思归行》之曲名。

送日本国僧敬龙归

唐·韦庄

扶桑a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

此去与师b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

【题解】

韦庄(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人。早年屡试不第,直至年近六十才中进士,后仕蜀,官至吏部侍郎兼平章事,卒谥文靖。这是一首诗意盎然的送别诗,语言清丽,意趣高雅。首二句层层推进,描述乡关路途遥远,简直远得难以抵达。将诗人的挽留之情、难舍之意尽展其中。于是诗人的关切之情在第三句中跃然纸上:那么远的路程,谁来跟你做伴呢?哎呀,真是多虑!“一船明月一帆风”不是最好的伴侣吗?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愿友人平安抵达的祝愿。

【注释】

a扶桑:唐代称日本为扶桑,即传说中日出的地方。

b师:题目中提到的僧人敬龙。

菩萨蛮

唐·韦庄

红楼别夜a堪惆怅,香灯b半卷流苏帐。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

琵琶金翠羽c,弦上黄莺语d。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

【题解】

韦庄的词语言清丽,多用白描手法写闺情离愁和游乐生活。这首词就体现了他的这种独特风格。这首词是写他眠花卧柳的经历,上片写离别时的不舍,下片写出不舍离去的原因,是对他与风尘女子短暂而美好生活的追忆。这位风尘女子劝他早点回去,因为家里的妻子如花似玉,也在等着他。只言片语,千年之后,仍旧令人动容,这位送别的风尘女子,有泪,有情,有爱。她虽然流落在烟花巷,失去了身体的自由却仍旧呵护着内心的善良与真诚。

【注释】

a红楼:古诗中常见,指女子所居之楼。别夜:离别之夜。

b香灯:用香料调油点的灯。

c金翠羽:指琵琶面上的捍拨。捍拨为一金属片,或涂金点翠,嵌于拨弦处的面上,防止金属拨子挥拨时伤损乐器表面。

d黄莺语:形容琵琶弦上弹奏出的乐声如莺啼一般婉转动听。

菩萨蛮

唐·韦庄

劝君今夜须沈a醉,尊前b莫话明朝事。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

须愁春漏短c,莫诉d金杯满。遇酒且呵呵e,人生能几何!

【题解】

根据中国古典文学专家叶嘉莹教授的研究,韦庄的《菩萨蛮》五首词中的“江南”,都是确指的江南之地,并非指蜀地。这组词的写作时间是在韦庄离开江南之后,当是韦庄晚年的追忆之作,而写作地点则很可能是其晚年羁身之蜀地。这首词头两句说“劝君今夜须沈醉,尊前莫话明朝事”,下半首又说“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四句之中竟有两个“须”字,两个“莫”字,口吻的重叠成为这首词的特色所在,也是佳处所在,下面写“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又表现得冷漠空泛。有的选本因为这重叠和空泛而删去了这首词,叶嘉莹教授认为这实际上等于割裂了一个完整的生命进程,都是未能体会出这首词真正好处的缘故。

【注释】

a沈:同“沉”。

b尊前:酒席前。尊同“樽”,古代盛酒器具。《淮南子》:“圣人之道,犹中衢而设樽耶,过者斟酌,各得其宜。”

c“须愁”句意谓应愁时光短促。漏:刻漏,指代时间。

d莫诉:不要推辞。

e呵呵:笑声。这里是指“得过且过”,勉强作乐。

【名句】

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清平乐

唐·韦庄

莺啼残月,绣阁香灯灭。门外马嘶郎欲别,正是落花时节。

妆成不画蛾眉a,含愁独倚金扉。去路香尘莫扫,扫即郎去归迟。

同类推荐
  • 30年文学典藏报告文学

    30年文学典藏报告文学

    为了纪念《百花洲》创刊三十周年,隆重推出《30年文学典藏》四卷本,众多名家倾力打造,三十年的沉淀,三十年的精粹,凸显出《百花洲》的流变轨迹,也折射出三十年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变迁。这些让人熟知和亲近的文字在当下与历史间建立了一种恒久的联系,对于今天的文学阅读与写作而言,无疑是心灵不可复制的参照。
  • 老残游记续集

    老残游记续集

    描写了丁已年冬月信在北京前门外蝶圆,有东阁子、西圆公来访,谈及近日朝廷整顿新政,满街都是巡兵。作者借老残之口,道出了官僚主义的腐败,体现出了忧愤深刻的社会内容。
  • 十生评论集

    十生评论集

    本作品包含影评、乐评、时评和书评,我希望我所写作的《十生评论》能被视作文化研究的实践。马修国的《西方文论史》介绍“文化研究”的起源、分析“文化研究”的文化背景时指出:“当时英国的精英主义的文化和文学批评传统(以利维斯主义为代表)受到了新通俗文化的冲击,需要一种新的立场来看待过去被精英主义所排斥的通俗文化现象,关注通俗文化中所蕴蓄的力量,分析其复杂的结构与生态。”实际上,利维斯本人在其精英主义立场下却也说过“对文学的严肃兴趣不应只局限在于对‘纸上文字’微小关系的细察,还应包括对人、社会及文明的兴趣”。
  • 神州轶闻录系列:武林拾趣

    神州轶闻录系列:武林拾趣

    本书作者是著名文史作家、专栏作家。早年生活在北京数十年,交游广阔,熟读前贤文章,博物强记,广泛涉猎北京的文史掌故、艺苑趣闻、名人轶事和文物珍宝,对风土民情了如指掌。1976年定居香港后,来往于香港和北京之间。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以周续端、周彬、司马庵等笔名,在香港《华侨日报》《大公报》、台湾《世界论坛报》等多家报纸开设“京华感旧录”“九州逸趣”“神州拾趣”等专栏,琐谈社会轶闻和文史掌故,深受读者欢迎;之后谈及内容遍及全国各地,专栏易名为“神州轶闻录”。本书是神州轶闻录中的一本,生动披露鲜为人知的文豪文坛史事。
  • 感悟亲情:感人肺腑的106个回忆

    感悟亲情:感人肺腑的106个回忆

    用诚挚的心拥抱这个世界,用生命的画笔为世界添上一笔色彩,世界会因为你而变得更加迷人、美丽!
热门推荐
  • Gaudissart II

    Gaudissart II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伏淫经

    佛说伏淫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无法别离

    无法别离

    格雷丝是一个被收养的孩子,在她16岁的那年未婚先孕,生下孩子后迫于压力不得不送去给他人收养,内心的痛楚令她决定去寻找亲生父母,却意外得知自己还有两个兄妹。她打算在找到亲生父母之前,先找到他们。在格雷丝的努力下,她先后联系上了妹妹马娅和哥哥华金,本以为失散多年的兄妹相认会温暖感人,可实际相处起来却是陌生尴尬。然而,他们之间的关系却在慢慢发生变化……
  • 教你学跳水

    教你学跳水

    水上运动是集竞争性、观赏性和刺激性于一体的、富有现代文明特征的竞技体育项目。它是为了区别于陆上和空中体育项目,全部过程或主要过程都在水下、水面或水上进行的体育项目。
  • 天灵行歌

    天灵行歌

    前世,他是为了明哲保身而主动放弃太子之位的龙阳殿下;而她,为了母国安危而被作为质子送到他身边,被父母告知无论如何都要成为他的宠姬,如此才能保得她的母国永世平安。这一世,他用一生守护了她的幸福,却先离她而去;这一世,她为了替他报仇,在为他守孝期间嫁于仇人并在洞房内与之同归于尽。今世,他是祁州唐门的富家子弟,虽面上爱整人取笑,却也有着男子般的腹水柔情;而她,则是钟灵山女娲一族的灵女,肩负重任,心怀苍生。一千年前他们相遇相爱,半世缠绵;一千年后他们换了身份再次相遇,是否还能记得那消沉在茫茫历史中的爱恋和等待。钟灵山女娲灵族后人——灵女凤千雪,机缘巧合下入了凡尘,先后与祁州唐门大公子唐世新,祁州城之主祁王李恪,以及南海龙王三公主红满鳞相遇相识,互为助力。神界不安,人间祸乱,为天地除害,替百姓造福,要铲除三界之害,首先需割除的,是那贪婪丑陋的人心!
  • 邪帝宠妃:那个废柴超凶哒!

    邪帝宠妃:那个废柴超凶哒!

    【猖狂霸气扮猪吃老虎女主×痞坏腹黑坐山观虎斗男主】重生归来,颜非奔走在打脸天下人的大道上,一去不复返。极品神丹药材随手抓,稀有魔兽三五成群在跟前争宠,随便摸出块破铜烂铁,世人都奉为至宝……整个大陆的人都知道,颜家那个废柴大小姐,凶得生灵涂炭,狂得寸草不生。直到某个男人出现,不可一世的颜非总算是碰上了刺头。“本世子看你天赋异禀、力大无穷,有兴趣来王府做长工吗?做体力活儿那种?”“没兴趣。”“涨工钱,两倍如何?”“闭嘴。”“那就这么说定了。”……
  • 调皮妻子哪里来

    调皮妻子哪里来

    独夭是教授研究了十多年的高等高配仙人掌,为了让独夭在古代发展他的大业他可废了不少心思,没想到独夭刚到了古代就遇到了颜值爆表的美男沈君寒,然后陷入美男的温柔无法自拔,完全忘记了教授的话。“今天我听姑娘们说了一句话,觉得很不错。”独夭用手支着下巴,一脸花痴的看着沈君寒。“什么话?”沈君寒饶有趣味的看着她。“陌上颜如玉,公子世无双。”独夭一脸狡邪的笑,沈君寒笑了笑,双手捧住独夭的脸,不由分说的吻了上去。“以后多学些这样的话。”“为什么?”独夭被吻的茫然。沈君寒薄唇轻启,吐出三个字。“我喜欢。”再次吻上那殷红的朱唇。
  • 危情蛮妻不许逃

    危情蛮妻不许逃

    据传,秦家三公子残废、毁容,还性格暴戾,残害手足,连秦老爷子都惧他三分。据传,温婉贤淑的秦太太其实是个市井小偷,把秦家偷了个底朝天……快看,快看!秦三爷的通缉令都出来了,怕是秦夫人凶多吉少了!----我是吃瓜群众的分割线------白谨言刷完手机,看向面前仿若神祗的男人,“我们离婚,我帮你澄清!”秦三爷仔细的剪完女人的最后一个脚趾甲才缓缓开口,“传说基本也没错。腿是残过,脸上有疤,说你是小偷嘛……”白谨言义正词严,“我临走时没带走秦家一样东西!”秦傲寒将女人床咚在身下,抚着她微隆的小腹,“还说没偷?这就是证据!”
  • 美漫的一拳局长

    美漫的一拳局长

    一个地球的宅男穿越到漫威世界,成为了神盾局局长尼克·弗瑞。而且,他,变秃了,同时也变强了。于是,他成为了神盾局的最强局(卤)长(蛋)。这是一个双眼健全的局(卤)长(蛋)的故事,没有什么是局长一拳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再来一拳。
  • 仁王般若念诵法

    仁王般若念诵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