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00800000017

第17章

【题解】

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东武(即密州治所诸城县,诸城在隋代以前称东武)县令赵昶被罢官,归海州,苏轼作此词相赠。词的上阕赞美赵昶不为仕途的得失而或喜或悲,相形之下,自己就有些惭愧,虽然有些虚名,也玷污了自己的职位。下阕表达了坚决的归去之心,而且毫不犹豫。词人心想,即使无田,又有何妨。如果一定要等到有良田的时候再归隐,那要等到什么时候呢?

【注释】

a愠(yùn):怒,怨恨。

b玷:玷污。

c搢绅(jìn shēn):插笏于绅,后用作士大夫的别称。绅,古代仕宦者和儒者围于腰际的大带。

d归去来兮:出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江城子·别徐州

北宋·苏轼

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为问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

隋堤a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城b,清泗与淮通c。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题解】

这首词化用李商隐《无题》诗中“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诗意,将积郁的愁思注入景物之中,抒发了作者对徐州风物人情无限留恋之情,并在离愁别绪中融入了深沉的身世之感。

【注释】

a隋堤:隋炀帝时沿通济渠、邗沟河岸修筑的御道,道旁植杨柳,后人谓之隋堤。

b彭城:即徐州城。

c清泗与淮通:泗水由西北而东南,流向淮水。

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

北宋·苏轼

东武a望余杭b,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

不用诉离觞c,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d。

【题解】

杨元素,即杨绘,熙宁七年(1074)七月接替陈襄为杭州知州。九月,苏轼由杭州通判调为密州知府,杨元素再为饯别于西湖上,唱和此词。词上片想象两地相望的情景以及功成还乡的愿望,以表达别后思念之情,下片表示不以世俗的方式来表达离情别绪,并写出了对友人的赞赏之情。

【注释】

a东武:密州治所,今山东诸城。

b余杭:杭州。

c觞(shāng):古代酒器。

d“堕泪”句:《晋书·羊祜传》:“羊祜为荆州督。其后襄阳百姓在岘山上,羊祜游息之处建庙立碑,岁时享祭,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预因名之为‘堕泪碑’”。这里以杨绘比羊祜,“羊”、“杨”音近。

南乡子·送述古

北宋·苏轼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a,迎客西来送客行。

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b,秋雨晴时泪不晴。

【题解】

据史料记载,北宋熙宁七年(1074)七月,苏轼任杭州通判时的同僚与好友陈襄(字述古)移守南都(今河南商丘),苏轼追送其至临平(余杭),写下了这首情真意切的送别词。这首词艺术上的特色首先是将山塔、秋雨拟人化,赋予作者自身的感情和心绪,将无生命的景物写活。其次是衬托,上片“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以塔之无情衬托人之有情,下片“秋雨晴时泪不晴”,用秋雨停衬托泪不停。

【注释】

a亭亭:耸立,高貌。

b荧荧:光闪烁的样子。

蝶恋花·暮春别李公择

北宋·苏轼

簌簌无风花自亸a。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b。落日有情还照坐,山青一点横云破。

路尽河回人转舵。系缆渔村,月暗孤灯火。凭仗飞魂招楚些,我思君处君思我。

【题解】

这首词是写给东坡老友李公择的送别词,两人都因反对新法遭贬,同病相怜,交情更笃。该词上片主要写暮春景色,柳絮快要落完了,樱桃也已经开过了,虽然没有风,但是花期将尽,所以花儿都垂着。词人说园林寂寞,实际上是他内心落寞的外在投影。落日有情,青山隐隐,暮云横斜,万千离别的话语都蕴藏在这幅暮景之中。下片写送别,从转舵可知是在水边送别。等朋友离去,月亮已经出来了,水面上偶尔会有一点渔火。最后词人用《楚辞·招魂》中天帝遣巫阳招屈原离散之魂的典故,表达希望朝廷召他回去的愿望。词人多情地想,我思念你的地方也正是你思念我的地方,也就是心心相印,志同道合,共同对美好信念的坚持让他们彼此思念不已。

【注释】

a亸(duǒ):下垂。

b柳老:柳絮快要落尽。樱桃过:樱桃花期已过。

临江仙·送钱穆父

北宋·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a,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b。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樽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c。

【题解】

这首词是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春苏轼知杭州时,为送别自越州(今浙江绍兴)北徙途经杭州的老友钱穆父(名勰)而作。全词一改以往送别词缠绵感伤、哀怨愁苦或慷慨悲凉的格调,创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议论风生,直抒性情,写得既有情韵,又富理趣,充分体现了作者旷达洒脱的个性风貌。词人对老友的眷眷惜别之情,写得深沉细腻,婉转回互,一波三折,动人心弦。全词以对友人的慰勉和开释胸怀总收,既动之以情,又揭示出得失两忘、万物齐一的人生观念。

【注释】

a三改火:三年。每年寒食节冷灶重新生火,故称一年一改火。这里是说距上次与友人分别已经三年了。

b“无波”二句:化用白居易《赠元稹》诗“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称赞友人能以道自守,保持耿介风节。

c“人生”二句:化用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言既然人人都是天地间的过客,又何必计较眼前的聚散呢?

江城子·孤山竹阁送述古

北宋·苏轼

翠蛾羞黛a怯人看。掩霜纨b,泪偷弹。且尽一尊,收泪唱《阳关》c。漫道帝城天样远,天易见,见君难。

画堂新构d近孤山。曲栏干,为谁安?飞絮落花,春色属明年。欲棹e小舟寻旧事,无处问,水连天。

【题解】

这首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是苏轼早期送别词中的佳作。词中传神地描摹歌妓的口气,代她向即将由杭州调知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南)的僚友陈襄(字述古)表示惜别之意。此词风格柔婉却又哀而不伤,艳而不俗。作者对于歌妓的情态和心理描摹得细致入微,栩栩如生,令人读来感叹不已。

【注释】

a翠蛾羞黛:指眉目含羞的女子。翠蛾,蛾眉,借指妇女。黛,一种黑色颜料,古代女子用来画眉,这里借指眉。

b霜纨:洁白如霜的纨扇。

c《阳关》:即唐代诗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谱入乐府后所称,亦名《渭城曲》,用于送别场合。

d新构:新建成。

e棹(zhào):本意为船桨,这里用为动词,指划船。

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

北宋·苏轼

十日春寒不出门,不知江柳已摇a村。

稍闻决决b流冰谷,尽放青青没烧痕。

数亩荒园c留我住,半瓶浊酒待君温。

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

【题解】

岐亭在今湖北麻城西北,苏轼的好友陈慥(季常)隐居于此。苏轼贬官黄州期间,他们经常互访,苏轼这次往岐亭也是为访陈慥。潘、古、郭三人是苏轼到黄州后新结识的友人,潘指潘丙,字彦明,诗人潘大临之叔。古指古耕道,通音律。郭指郭遘,喜好写挽歌。他们三人对贬谪中的苏轼帮助颇大。苏轼《东坡八首》之七说:“潘子久不调,沽酒江南村。郭生本将种,卖药西市垣。古生亦好事,恐是押牙孙(古时押牙指侠客)。家有一亩竹,无时客叩门。我穷旧交绝,三子独见存。从我于东坡,劳饷同一飧。”女王城在黄州城东十五里。苏轼于元丰三年(1080)赴黄州贬所途中,过春风岭,正是梅花凋谢的时候,曾作《梅花二首》,过岐亭,遇故友陈慥。这次去岐亭访陈慥,正好时隔一年,景色依旧,想到前一年的凄凉境况,苏轼感慨万端,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诗篇。

【注释】

a摇:形容春风荡漾、江柳轻拂的神态。

b决决:流水声。

c数亩荒园:指女王城东禅庄院。

送范德孺知庆州

北宋·黄庭坚

乃翁知国如知兵,塞垣草木识威名。

敌人开户玩处女a,掩耳不及惊雷霆。

平生端有活国计,百不一试薶b九京。

阿兄两持庆州节,十年骐c地上行。

潭潭大度如卧虎,边头耕桑长儿女d。

折冲e千里虽有余,论道经邦正要渠。

妙年出补父兄处,公自才力应时须。

春风旍旗拥万夫,幕下诸将思草枯f。

智名勇功不入眼,可用折箠g笞羌胡。

【题解】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有“一祖三宗”之称。这是一篇送人之作。范德孺是范仲淹的第四子,名范纯粹,在元丰八年(1085)被任命为庆州(治所在今甘肃庆阳)知事。庆州当时为边防重镇,是北宋与西夏对峙的前哨,范仲淹和他的第二子范纯仁都曾知庆州,主持边防军政大事。所以此诗先写范仲淹和范纯仁的雄才大略,作为范德孺的陪衬,然后正面写范德孺知庆州,揭出送别之意。全诗共十八句,每段六句,章法井然。

【注释】

a“敌人”句:用《孙子·九地》语:“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以此形容宋军镇静自若,不露声色。

b薶(mái):埋葬。这句是说范仲淹还未来得及全面施展才略,就溘然长逝、沉埋九泉了。

c骐(qí lín):是一种良马,这里比喻范纯仁。

d“潭潭”二句:写范纯仁戍边卫国的雄姿和惠政。一方面如卧虎镇边,令敌人望而生畏,不敢轻举妄动;另一方面劝民耕桑,抚循百姓,使他们生儿育女,安居乐业。

e折冲:活用成语,《晏子春秋》:“夫不出尊俎之间,而折冲于千里之外,晏子之谓也。”原指在杯酒言谈之间就能御敌制胜于千里之外,此处用以指范纯仁在边陲远地折冲御侮,应付自如。

f“春风”二句:旍旗,即旌旗。此处描写仪仗之盛、军容之壮,幕下诸将士气高昂,期待着秋日草枯,好崭露锋芒。

g箠(chuí):短木棍。这句是说不要追求智名勇功,只需对进犯的少数民族略施教训即可。

送舅氏野夫之宣城

北宋·黄庭坚

试说宣城郡,停杯且细听。

晚楼明宛水a,春骑簇昭亭b。

罢丰圩户c,桁杨卧讼庭d。

谢公e歌舞处,时对换鹅经f。

【题解】

嘉祐六年(1061),黄庭坚十六岁时,他的舅舅李常到淮南做官,他便跟随舅父李常读书。李常家藏书上万卷,李常耳提面命,使他学业日进。黄庭坚幼年警悟,文思敏捷,读书过目成诵,舅李公择过其家,取架上书问之,无不通,惊以为一日千里。有一次,李常要去宣城,黄庭坚就写了这首五律告诉他宣城的情况。他说宣城景色秀美;民风淳朴,秩序良好,枷锁都闲置在公堂上;人文气息也十分浓厚。

【注释】

a宛水:指绕宣城而流的宛溪河。

b昭亭:敬亭山,原名昭亭山,晋初为避晋文帝司马昭名讳,改称敬亭山。

c罢(yà):稻名。圩(wéi)户:耕种圩田的农户。

d桁(héng)杨:古代用于套在囚犯脚或颈的一种枷。讼庭:公堂法庭。

e谢公:谢朓,有诗名,时与谢灵运对举,亦称“小谢”。

f换鹅经:指《黄庭经》,或谓《道德经》,王羲之曾写以换鹅,故称。

送王郎

北宋·黄庭坚

酌君以蒲城桑落之酒,泛君以湘累秋菊之英。

赠君以黟川点漆之墨,送君以阳关堕泪之声。

酒浇胸次之磊块a,菊制短世之颓龄。

墨以传万古文章之印,歌以写一家兄弟之情。

江山千里俱头白,骨肉十年终眼青b。

连床夜语鸡戒晓,书囊无底谈未了。

有功翰墨乃如此,何恨远别音书少。

炒沙作縻c终不饱,镂冰文章d费工巧。

要须心地收汗马,孔孟行世目杲杲e。

有弟有弟力持家,妇能养姑供珍鲑f。

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

【题解】

这首诗作于元丰七年(1084),当时黄庭坚四十岁,从知太和县(今属江西)调监德州德平镇(今山东德平)。王郎,王纯亮,字世粥,是作者的妹夫,亦能诗。这时黄庭坚初到德州,王纯亮去看他,临别之前,作此诗送王纯亮。这首诗是典型的以文为诗,再加上七言、九言相杂,这一特点就更加明显了。诗的内容是显豁的,前四联写饮酒送别,并且赠送徽墨;后五联写他们的亲情和友谊;最后两联是诗人对妹夫家庭生活的想象和祝愿。

【注释】

a磊块:块垒,形容心中的不平之意。

b眼青:青眼,眼睛正视时,眼球居中,故青眼表示对人喜爱或尊重。

c炒沙作縻(mí):出自《楞严经》:“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沙石欲成其饭,经百千劫,只名热沙。何以故?此非饭,本沙石故。”这里是说追求写工巧的文章像炒沙作縻,无法填饱肚子。

d镂冰:出自《盐铁论》:“内无其质而学其文,若画脂镂冰,费日损力。”这里是说追求写工巧的文章像镂刻冰块,不能持久。

e杲杲:明亮,光明。

f鲑(xié):古书上鱼类菜肴的总称。

青玉案·和贺方回韵送山谷弟贬宜州

北宋·黄大临

千峰百嶂宜州路。天黯淡、知人去。晓别吾家黄叔度a。弟兄华发,远山修水,异日同归处。

樽罍b饮散长亭暮。别语缠绵不成句。已断离肠能几许?水村山馆,夜阑c无寐,听尽空阶雨。

同类推荐
  • 流逝的春天

    流逝的春天

    《流逝的春天》作者漫兮的散文集。漫兮,本名付金华,屈原故里秭归人。性情安然沉静,喜好读书写字。相信文字是心灵很忠实的朋友,愿与文字之手相待一生,愿以淡定从容的心态,静静地坚守潜流与文字之间的芬芳,且把这些当成人生很美的向往。有诗歌、散文、书(影)评、小说等文字散发于各类报刊杂志。
  • 现代名家散文经典(散文书系)

    现代名家散文经典(散文书系)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 家赋

    家赋

    曹多勇,一九六二年生,供职于安徽省淮南市文联。先后在《人民文学》、《当代》、《十月》、《中国作家》等刊发表小说若干,作品被《小说选刊》、《新华文摘》、《中华文学选刊》、《中篇小说选刊》、《小说月报》选载。长篇小说《美丽的村庄》(与人合作)获中宣部第十届(二〇〇三——二〇〇六年度)“五个一”工程奖。中篇小说《好日子》获二〇〇三——二〇〇四年度安徽文学奖。短篇小说《塌陷区》、《这日子应该平静似水》分别荣获第四届、第五届全国煤矿文学乌金奖。著有长篇小说《大河湾》、《找活》等。二〇〇四年毕业于鲁迅文学院第三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这是神赐的本能,在人类家庭成员之间形成了天然的相互依存性,在每个人身上都产生一种奇妙的归属感。若每个家庭成员都按照神的模式去做,就能真正体会到家庭的安全与温情。
  • 灭亡

    灭亡

    小说《灭亡》以在北洋军阀统治下沾满了“腥红的血”的上海为背景,描写一些受到五四新思潮鼓舞,因而寻求社会解放道路的知识青年的苦闷和抗争。响彻全书的是这样的呼声:“凡是曾经把自己的幸福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上面的人都应该灭亡。”这也是小说的主题。主人公杜大心怀有“为了我至爱的被压迫的同胞,我甘愿灭亡”的决心,最后,他为“信仰”而英勇献身。
  • 偷闲斋闲笔

    偷闲斋闲笔

    赵健老师是四川出版界备受推崇的一位导师和前辈。赵老策划、编辑了一批有影响的优秀图书,撰写了上千篇杂文、书评和学术论文。20世纪80年代,赵老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身体力行,严格把关,把一些“信口雌黄”以及伪科学的作品挡在出版的大门外。他引导科普作家端正创作态度,让科普创作规范有序,并亲自策划、编辑了一批高质量的科普作品,受到出版界和读者的欢迎。
热门推荐
  • 堕神传

    堕神传

    一世,我为道顺应天,历尽劫。飞升在即时,远处瑶池边,你手握他人腰,才子佳人盈盈笑。自此我心神蹦神识灭。再世,我为魔。身上四十九处雷痕。十二道焦灼。仙界笑我痴道界笑我痴唯有远处的树梢上你一身青衣,乌发如瀑未绾未系披散于肩侧脸轻笑此生你为我复前世之仇,我为你平今世之安。
  • 汉末理想家

    汉末理想家

    汉末天下,硝烟弥漫,群雄四起;或为保全性命,或为成就功名和霸业,人们彼此争斗不休;也皆因此陷入并展开了一场规模浩大,追求理想化的世界以及自我坚持的理念的苦战之中。这里没有系统,没有超强外挂,只有一个空怀大志,但自身行动能力与志向相差甚远的热血青年,无凌驾天下的武艺,也没有无出其右的诡计;却误入了这汉末群雄四起,纷乱的天下,如何保全性命?闯出属于自己的人生?在完善自我,披荆斩棘的道路中艰苦奋战,实现理想?……
  • 人的哲学镜像

    人的哲学镜像

    本书在逻辑层次上从人的原始性(兽性)谈至人的进化性(人性),再进至人的崇高性(神性),通过对抗战历史的反思、文字文化的求索和宗教实相的追问等,以递进的哲学分析,劝勉人们向往崇高而不是流于恶俗、广爱于物而不是堕于自私,让人清楚认识“人”自身,使人少在欲望的驱使下犯下罪愆,由此引出本书的结语——回答“人性会好吗?”的问题,并阐明全书的思想核心:由“良知”为出发,向“慈悲”而迈进。
  • 婚劫难逃:猎捕豪门落跑妻

    婚劫难逃:猎捕豪门落跑妻

    五年前,他邪魅冷血,她少女情怀。结婚一年后他才进了她的房,一夜之后,写上离婚协议书坐等她签字。她恼怒成羞,愤然离去。四年之后再相遇,她蜕变成蝶,当妈的女人伤不起,一纸休书摆在他面前,说:“签字,我要休了你。”他笑,淡语:“谢绝离婚。”谁说好马不吃回头草?
  • 萌宝来袭:酷冷总裁宠上瘾

    萌宝来袭:酷冷总裁宠上瘾

    家道中落,父母车祸身亡,万般绝望的她向他求助,却被狠狠拒绝。多年后,她带着儿子重新归来,再也记不起关于他的任何事,却没想到再次爱上了他。记忆涌现,她终究没有释怀:“牧晟,放过我吧,希望下辈子我们不会再遇见。”男人却将她紧紧抱在怀里,“放过你,谁来放过我?萧允然,这辈子、下辈子,你都只能是我的。”
  • 游戏高手纵横异世界

    游戏高手纵横异世界

    游戏高手落远,因为一次意外而穿越到异世界。身怀游戏系统,脑袋里还装着数不尽的攻略。“虽然要从初始等级来,种族也很低端,不过,就凭你们这水准,难道是要我统治异世界的节奏吗?我只想回家呀。”
  • Hi,慕少的360花样蜜爱

    Hi,慕少的360花样蜜爱

    遇见是一见倾心,相遇美好,但结局是意想不到,那是的我们还不知道如何去爱,明白之后才发现你已不在……
  • 爱情下一秒

    爱情下一秒

    本书延续了沈星妤情爱小说一贯华丽而不失纯净的语言风格,讲述了一个关于“沉睡”与“苏醒”的寓言,一份闯入都市人内心深处的暖爱。产品设计师李洛是一名遗传性“猝睡症”患者,自从成为睡眠治疗中心的义工后,偶然结识了另一位嗜睡症患者韩珍智。李洛每周定期负责陪伴她,尝试用各种方法将她唤醒。一本偶然被发现的私人记事本,让李洛有机会进入了韩珍智内心的私人世界。就在李洛目睹一个女人沉睡的同时,他也无意中发现了自己内心沉睡的爱情。终于,韩珍智在一个星期四的中午提前醒来……“他(她)不会就此消失,你不曾遇见,只因爱在沉睡……”
  • 红棺葬

    红棺葬

    村里就他哥俩姓宋。想不到孤单单一姓,却挺有风头。弟弟当了队长,基本上管住了全村。哥哥是个死皮,论胡说八道,不要脸面,也是全村一号。村人记得,宋家弟弟是先来的,穷得没样子,脸皮薄得讨不下饭,伸手要口水喝,也得流满脸泪,问他句话,就大哭一场,边哭边叙叨。外地口音,说的啥,大半不懂,哭得太凶,就昏死过去,还得掐人中,赶紧往庙院里抬。他怀里有封介绍信,是林县墨池公社宋庄大队开的,除证明他姓甚名谁,还证明他是贫下中农,只因遭灾,离乡外出。有这就好办,大队收留了他。他叫福彦,二十五六,识字,很上进。让干啥就干啥,办了几件难事,上下都觉得公道。
  • 汪曾祺闲话

    汪曾祺闲话

    本书是一本随笔集,图文并茂。记录了作家苏北与汪曾祺先生交往十余年中的一些往事以及汪曾祺先生生活中的一些逸事。以学生晚辈的视角刻画了一个可爱、严谨、旷达的老人——汪曾祺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