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01200000014

第14章

【题解】

此诗是杜牧离开扬州赠别一位相好的歌妓而写,题为“赠别”,内容却重在赞颂对方的美丽,引起惜别之意。这首诗全篇都在赞颂女子的美貌无双,最妙的是全篇除第一句正面描述女子的美丽外,其他三句都是从侧面来写歌妓。用豆蔻比喻小歌妓清新可爱,语新而又精妙,别具一格。后面两句将赞扬的角度放大到整个扬州城。“春风十里扬州路”,渲染出大都会富丽豪华的气派,这繁华的都市一定美女如云,后句“卷上珠帘总不如”跟上,意思是说全扬州的女子都不如这个歌妓美丽,用众星拱月的手法突出歌妓魅力超群。全诗语言空灵清妙,构思巧妙别致,全诗正如此女,自有一股袅娜风流的韵致。

【注释】

a娉娉袅袅:身姿轻盈美好的样子。

b豆蔻:产于南方的一种花,其花成穗时,嫩叶卷之而生,穗头深红,叶渐展开,花渐放出。

【名句】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其二

多情却似曾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题解】

这首诗也是抒写诗人对妙龄歌女留恋惜别的心情。情太重,临别却无言可表达。无言看似无情,酒宴应该欢笑,离愁却让人笑不成。看似矛盾的心态描写,把离别前的感受说得委婉尽致。蜡烛为这不忍离别的一对人一夜垂泪。诗人带着极度感伤的心情去看周围的世界,于是眼中的一切也就都带上了感伤色彩。蜡烛垂泪,实为人垂泪。全诗用精炼流畅的语言,写悱恻缠绵的情思,意境深邃,余韵不尽。

【名句】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自君之出矣

唐·雍裕之

自君之出矣,宝镜为谁明?

思君如陇水,长闻呜咽声。

【题解】

这首诗载于《吟窗杂录》,表现了思妇对外出未归的丈夫的深切怀念,其手法高明之处在于立意委婉,设喻巧妙,含蓄有味。自从夫君外出,思妇独守空闺,整日相思怀念;对着平时梳妆的镜子百无聊赖。镜子还和以前一样明亮,镜子啊镜子,我平日梳妆打扮,都是为了让夫君欣赏,而今他不在家,我也无心梳妆,你这么明亮又是为了谁呢?后面两句直抒胸臆,写自己对夫君的思念就像陇水日日夜夜奔腾不息。“呜咽声”三个字透出思妇因思念而流泪。陇水自然不会呜咽,而在思妇看来,水流声就像在替自己发泄满腔的委屈,呜呜咽咽,缠绵悱恻。

梦江南

唐·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题解】

这首词出自《花间集》,是温庭筠的名作。此词首句直出“恨”字,“千万”直贯下句“极”字,并点出原因,行人远“在天涯”,满腔怨恨喷薄而出。后三句写景,旨在以无情的山月、水风、落花和碧云,与“千万恨”、“心里事”的有情相形,突出思妇内心的悲戚和哀伤。此词写得朴素自然,明丽清新,却意韵凄婉,臻于妙境。唐圭璋《唐宋词简释》评价这首词曰:“此首叙飘泊之苦,开口即说出作意。‘山月’以下三句,即从‘天涯’两字上,写出天涯景色,在在堪恨,在在堪伤。而远韵悠然,令人讽诵不厌。”

梦江南

唐·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a水悠悠,肠断白蘋洲b。

【题解】

这首词是温词中别具一格的清新自然之作,以白描手法描摹了一位思妇在江楼期盼丈夫归来的图景,写尽了思妇的空虚与相思。每日为思念之人梳洗,然后一个人孤独地依靠在望江楼上眺望夫君归来的方向。有多少船只从眼前经过,就有多少次希望到失望的失落。她久久地凭楼远眺,细细鉴别每一艘来往的船只,终于还是失望而归。从早上到黄昏,心情也如这日光,终于暗淡了。江水悠悠,没有往来的船只了,这一天又空空而过,那个人还是没有回来。一段愁肠萦绕在当时分别的那个白蘋洲上,只有回味分别时刻才能记起心中人的模样。从“梳洗罢”到“斜晖脉脉”没有直接写时间,却暗示思妇苦等了一天,正可谓“只见性情,不见文字”,实在高妙。

【注释】

a斜晖:偏西的阳光。脉脉:情意绵绵的样子,此处指夕阳微弱似有还无。

b白蘋洲:白蘋是一种长在水中的浮草,开白色小花。古代诗词中常以此指代男女分别的地方。

【名句】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菩萨蛮(十四首选一)

唐·温庭筠

其六

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门外草萋萋a,送君闻马嘶。

画罗b金翡翠,香烛销c成泪。花落子规啼,绿窗d残梦迷。

【题解】

这是温庭筠《菩萨蛮》十四首词中的第六首,表现思妇因相思而梦魂颠倒的情景。首两句点明时间、地点和主人公的身份,三、四两句写送别情节。这应是思妇长久思忆而神魂飘荡中出现的梦境,在梦境里再现当初送别的情节。下片又回到现实,写周围景物,用屋内的罗帐低垂、蜡烛流泪,侧面暗示思妇因梦到离别而突然惊醒。词人选择富有特征的景物构成独特的艺术境界,表现人物的情思。窗外落花茵茵,杜鹃啼归,窗内人还没有从刚才的梦境中清醒。窗外景,窗内情,都在诉说着思妇的心声:心中人赶紧归来!全词造语精工,辞采清丽。篇幅虽短小,却耐人寻味,表现了温词含蓄的特点。诚如栩庄所说:“前数章时有佳句,而通体不称,此较清绮有味。”(《栩庄漫记》)

【注释】

a萋萋:草长得很茂盛的样子。

b画罗:有画饰的丝织罗帐。

c销:燃烧熔化。

d绿窗:指女子的居室。

【名句】

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

菩萨蛮

唐·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a,鬓云欲度香腮雪b。懒起画蛾眉c,弄妆d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e,双双金鹧鸪f。

【题解】

此词写女子起床梳洗时的娇慵姿态以及妆成后的情态,暗示了女子孤独寂寞的心境。全词仿佛一幅唐代仕女图,把妇女的美丽容貌、华贵服饰、娇柔体态描摹得入木三分。该词成功地运用反衬手法委婉含蓄地揭示了人物内心世界的寂寞空虚。唐圭璋《唐宋词简释》评价曰:“此首写闺怨,章法极密,层次极清。”

【注释】

a小山:眉妆的名目,指小山眉,即弯弯的眉毛。另外一种解释为:小山是指屏风上的图案,由于屏风是折叠的,所以说小山重叠。金:指唐时妇女眉际妆饰之“额黄”。明灭:隐现明灭的样子。金明灭:形容阳光照在屏风上金光闪闪的样子。一说描写女子头上插戴的饰金小梳子重叠闪烁的情形,或指女子额上涂成梅花图案的额黄有所脱落而或明或暗。

b鬓云:像云朵似的鬓发,形容发髻蓬松如云。度:覆盖,过掩,形容鬓角延伸向脸颊,逐渐轻淡,像云影轻度。欲度:将掩未掩的样子。香腮雪:即香雪腮,指雪白的面颊。

c蛾眉:女子的眉毛细长弯曲像蚕蛾的触须,故称蛾眉。

d弄妆:梳妆打扮,修饰仪容。

e罗襦:丝绸短袄。

f鹧鸪:这里指贴绣上去的鹧鸪图,是当时的衣饰,就是用金线绣好花样,再绣贴在衣服上,谓之“贴金”。

【名句】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菩萨蛮

唐·温庭筠

蕊黄a无限当山额,宿妆隐笑b纱窗隔。相见牡丹时c,暂来还别离。

翠钗金作股,钗上蝶双舞d。心事竟谁知,月明花满枝。

【题解】

这首词以景结情,意境蕴藉,语言贴合温词造语精工、密丽浓艳的风格。上片写暮春相聚时的欢愉时光。相聚短暂,离别匆匆,更显得相聚时光极其珍贵。下片写女主人公见制成双蝶飞舞图样的金钗而思及自身,可这幽微的心事无人知道。末一句“月明花满枝”是一句妙语,突然由心事而宕开一笔写窗外之景,实则是欲盖弥彰,有言有尽而意无穷之余味。这一句也是词篇最为人称道的一句。

【注释】

a蕊黄:即额黄。古代妇女化妆主要是施朱傅粉,六朝至唐,女妆常用黄色点额,因似花蕊,故名。

b宿妆:隔夜的妆饰。隐笑:浅笑。

c牡丹时:牡丹开花的时节,即暮春。

d蝶双舞:钗头所饰双蝶舞的图形。

杨柳枝

唐·温庭筠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题解】

红豆,一名相思子,而骰子多为骨制。以骰子安红豆来喻入骨相思,纯用寻常事物作比喻,设想机巧,别开生面。但读来不觉晦涩,反而觉得“眉目清秀”,饶有风趣。这种双关修辞手法,用得巧妙,别有情致,但寓意深刻。

更漏子

唐·温庭筠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a秋思。眉翠薄,鬓云b残,夜长衾c枕寒。

梧桐树d,三更雨,不道e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题解】

这首词借“更漏”夜景抒写思妇的离愁。上片写室内物象,虽是温暖祥和的场景,但孤独的思妇辗转难眠而容颜不整,鬓发散乱,忍受着枕衾间的寒冷与痛苦。下片通过写思妇在室内听到室外的雨声来描摹人物的心情。全词从室内物象到室外雨声,从视觉到听觉,从实到虚,构成一种浓郁的愁境。上片辞采密丽,下片疏淡流畅,一密一疏,一浓一淡,情感变化发展自然。宋人胡仔《苕溪渔丛话》后集卷十七曰:“庭筠工于造语,极为绮靡,《花间集》可见矣。《更漏子·玉炉香》一首尤佳。”

【注释】

a画堂:华丽的内室。

b鬓(bìn)云:鬓发如云。

c衾(qīn):被子。

d梧桐树:落叶乔木,古人以为是凤凰栖止之木。

e不道:不管,不理会的意思。

【名句】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a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题解】

就内容而论,这是一首咏嫦娥的诗。有人认为是歌咏意中人的私奔,有人认为是直接歌咏主人公处境孤寂,有人认为是借咏嫦娥另有寄托……此处,姑且当作歌咏幽居寂处,终夜不眠的女子。以此而论,着实写得贴情贴理,语言含蕴,情调感伤。

【注释】

a云母屏风:装饰着云母的屏风。

【名句】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a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b话巴山夜雨时。

【题解】

此诗是李商隐身居遥远的巴蜀写给在长安的妻子的一首抒情七言绝句。李商隐的爱情诗多以典雅华丽、深隐曲折取胜。诗人在巴山雨夜中思念妻子,对妻子充满了深深的怀念之情。诗人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写出他对妻子的一片深情,亲切有味。全诗构思新巧,自然流畅,跌宕有致。其中“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注释】

a巴山:泛指巴蜀之地。

b却:还,再。

【名句】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a,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b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c。

【题解】

这是一首感情深挚、缠绵委婉、咏叹忠贞爱情的诗篇。诗人情真意切而又含蓄蕴藉地写出了浓郁的离别之恨和缠绵的相思之苦。“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体现了爱情的坚贞,意境新奇,诗味隽永,已成千古传诵的名句。李商隐在诗歌史上的一个重要贡献,是创造性地丰富了诗的抒情艺术。他的诗歌创作,常以清词丽句构造优美的意象,寄情深微,意蕴幽隐,富有蒙眬婉曲之美。

【注释】

a镜:照镜,用作动词。但:只。云鬓:青年女子的头发,指代青春年华。

b蓬山:指海上仙山蓬莱山。此处指想念对象的住处。

c青鸟:传说中西王母的使者,有意为情人传递消息。殷勤:情谊深厚。看:探望。

【名句】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日射

唐·李商隐

日射纱窗风撼扉,香罗拭手春事违。

回廊四合掩寂寞,碧鹦鹉对红蔷薇。

【题解】

这首抒情诗写的是空闺少妇的怨情。与其他闺怨诗的不同之处在于,它避开正面抒情,没有一个字涉及怨情,只是在那位闺中少妇无意识地搓弄手中罗帕的动作中,微微透露出那么一点儿百无聊赖的幽怨气息。整首诗致力于用环境景物的描绘来渲染气氛。从情绪化的景物与环境描写中可以读出主人公面对韶华流逝伤感索寞的心理,通篇色彩鲜丽而情味凄冷,以丽笔写哀思,有冷暖相形之妙。

无题

唐·李商隐

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

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

十二学弹筝,银甲a不曾卸。

十四藏六亲b,悬知犹未嫁。

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

【题解】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恨嫁的姑娘。诗篇记录了从姑娘八岁开始懂得打扮自己直到待字闺中的一段生活经历,用各个年龄阶段的一个细节来突出姑娘的成长。最末一句是全诗的主题,可以说前面这段长长的生活记录都是为了最后的恨嫁主题作铺垫。姑娘聪明早慧,可到了十五岁还没有出嫁,不免有些红颜自伤,又无人可以诉说心事,只能背对秋千饮泣。

【注释】

a银甲:银制的假指甲,套于手指上,用以弹筝或琵琶等弦乐器。

b藏:躲避。六亲:指最亲密的亲属。古代礼教强调男女有别,女孩子稍稍长大,就须回避男性,即使是自己的近亲。

无题

唐·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a。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b一点通。

隔座送钩c春酒暖,分曹射覆烛灯红d。

嗟余听鼓应官去e,走马兰台f类转蓬。

同类推荐
  • 浮生

    浮生

    本书中,作者借散文之笔,通过描写和记述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给作者带来震动与思考的事件,写出的一部用诗心对生活不懈的追问。作者疑怀世俗,却又透出对世俗无限的衷爱。病痛、孤独、乡愁、自然、田埂,哪怕是作家自己无奈中替老姑父在北京的医院高价挂号,而病人千里迢迢到来之后,专家医生又无端地休息歇班,还是作家在文中写到故里,站在村头,对田野、村落、物景、人事的点点滴滴,都有一种浓到化不开的爱,有一颗对庸常生活的感谢心。甚至作家写到这些细碎的日常,有一种不愿停笔的渴望,仿佛不画出生活落叶的筋脉,就不足以在一幅油画中表现林地树木的繁华和更替。作者的叙事十分从容,笔尖的脚步,从来都不因风雨到来而凌乱、而急迫。
  • 乖,摸摸头

    乖,摸摸头

    真实的故事自有万钧之力.《乖,摸摸头》讲述了12个真实的传奇故事,或许会让你看到那些你永远无法去体会的生活 ,见识那些可能你永远都无法结交的人.《乖,摸摸头》一书记录了大冰十余年的江湖游历,以及他和他朋友们的爱与温暖的传奇故事。这些故事与风花雪月无关,与鸡汤小清新无关,有的是无畏的奋斗和孤身的寻找,有的是疯狂的爱情和极致的浪漫……12个故事,12种善意,如点点星光与烛火,给所有心怀希望的人们以温暖和光芒。 请相信,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人在过着你想要的生活。忽晴忽雨的江湖,祝你有梦为马,随处可栖。
  • 叶圣陶家书

    叶圣陶家书

    本书辑录了叶圣陶叶至善父子1969年—1972年北京到潢川干校两地间的上百封书信。1969年,叶至善随团中央到河南潢川干校,父子相隔千里,互通书信,至1972年叶至善返回北京,前后历经三年八个月,往来家信数百封。在这些家信中,不单有家长里短的日常问候,还有父子二人关于文学创作、社会时事、家庭教育等诸多方面的探讨交流。家书中关于当时社会生活的记录,也可看作是回望那个特殊年代的真实史料。
  • 凄苦营救

    凄苦营救

    青岛消防总队奔赴四川地震重灾区映秀镇。一部分官兵在映秀湾发电总厂办公楼的废墟实施救援工作。士官陈晨负责和被埋在废墟里的女人通话,以减轻女人的精神压力。这女人叫虞锦花,在废墟里呆了150个小时。中央电视台播出她被救的现场画面时,称之为“生命的奇迹”。
  • 遇见许多人,都不及你好

    遇见许多人,都不及你好

    本书以沈从文经典小说、《湘行散记》、《湘行书简》为基础,以情感为主线,选取先生最具代表性、最能触动读者心灵柔软质地、与现代人的情绪有契合之处、能给人以启示、在微博微信广泛传播的沈从文经典语录所在的情感类文章。分为小说篇(湘水多情)、散文篇(时光知味)、书信篇(见字如面)三部分,通过篇目的选择,内容的编排,版式、封面的设计,使沈从文的作品更年轻化和时尚化,焕发出新的活力,有耳目一新之感,与现代人的情感相契合,引起共鸣。感受沈从文的浪漫情怀和浓厚的人间情味,展现生命中真实、温暖而无私的爱,唤起读者心底对美好真情的向往。读沈从文,连惆怅也有了淡淡的暖人情味。
热门推荐
  • 老婆,医我

    老婆,医我

    她不想进外科,唯一的宏愿,是被分配到收发室收发报纸。无奈院长无良,将她丢进外科。她第一次上手术台,晕了。第二次上手术台,缝针戳到主任手指。潮水般的鄙夷,轻蔑,讥笑,扑面而来。庸医骂名在侧,她不在乎。一夜之间,她被最爱的男人算计,她的父母双亡,家产被夺,右手被废。她恨,恨最亲最爱的人的无情背叛,她必须依靠自己,从跌倒的地方爬起来,将自己的家夺回。……她颠沛流离,隐居百草村,苦修中医之术。学望闻问切针灸写药方,学习武点穴接骨解奇毒。她冷傲的说:我必用我手中的银针,扼住那些伤害过我的人,无耻狂笑的咽喉。她孤寂的说:那些欠了我的,今生必报;那些我欠了的,来世再还!她万万没想到,时隔三年。当初的无良院长,会跋山涉水,拿着欠条找她讨债,还将她绑回家。她装疯卖傻,他依旧宠她爱她。她翻墙逃跑,他万里兼程追她。他说:你不是说,从哪里跌倒要从哪里爬起来吗?她眼珠一转,说的在理。周氏药房,神医来袭,看周怡宝从一代庸医变神医。主治疑难杂症,跌打损伤……妙手回“春”。她是新时代性福的福音,是顽固病魔的克星。“周大夫,我老公不行。”“怎么个不行法?”“就像上次,我老公说,老婆,刘翔比赛马上就开始了,你看选手都准备下蹲起跑了,让我看完咱们再做好吗?我说不行,人家现在就想要!他关了电视,与我大干一番。完事之后,他缓缓打开电视,这时电视里解说员激动地喊着:刘翔冲刺!赢了!冠军!12秒97!”“咳咳……”没关系,不管是六秒还是十二秒,她都能让他们重现雄风。宠版简介:他扛她回家,她装疯卖傻。“少爷,不得了了,少夫人在剪自己的衣服。”“剪得好,你再找些她喜欢的衣服,让她剪得开心点。”……“少爷,不得了了,少夫人刚才打了李小姐一巴掌。”“打得好,再把少夫人平时,最看不顺眼的人,给她绑了来。”……“少爷,不得了了,少夫人在点火烧房子。”“烧得好,房子烧完了可以再盖,小心照顾好她,千万别被火伤到。”……人人都说,他宠她,爱她,小心的护着她,由着她装疯卖傻四处撒野,她要逆天了。他只是微微一笑:都是我惯的,怎么了?……他对她说:你不要恨了,用你所有恨的力气,来爱我吧。他对她说:恶人我来当,坏事我来做,那些人,我会让他们,一个个,生不如死。……一夜,酒后乱性。她揉了揉眼睛,知道自己玩儿大了,爬墙逃跑。
  • 盛世皇妃乱世情

    盛世皇妃乱世情

    一个是叛党之后,一个是乱臣贼子,阴错阳差中历史大潮把两个人推到了大明朝权力中心,两个人巧智谋浴铁血终将大明朝改了姓氏......
  • 新股民炒股指南Ⅱ:短线操作与长线操作

    新股民炒股指南Ⅱ:短线操作与长线操作

    相信通过阅读本书,股民朋友将会对短线和长线操作的概念有一个清晰的理解,熟悉短线操作所需要的基本技术分析、看盘、选股、跟庄、止损、买卖等技巧,掌握长线操作所涉及的公司分析、选股、股票估值以及持有原则等关键技巧。
  • 中华民俗知识全知道(超值金版)

    中华民俗知识全知道(超值金版)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中华民俗知识全知道(超值金版)》从中华民族的姓名生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传统建筑、传统节日、婚庆礼仪、信仰禁忌以及民间艺术等诸多层面,以生动的语言、精美的图片、丰富的人文内涵,为我们展开了一幅精彩生动的民俗画卷。
  • 深夜终呢喃

    深夜终呢喃

    她是惨遭背叛的单身少妇,因着他呼风唤雨的权,虚与委蛇。他是玩世不恭的传媒大亨,因着她古灵精怪的心,欲擒故纵。他们情不自禁的吸引,却不敢为彼此卸下层层伪装。一次次的自不量力的试探、一件件环环相扣的阴谋、一串串百转千回的纠葛……他们之间到底该何去何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科技改造异世界

    科技改造异世界

    “你会高阶法术吗?”,“不会。”“你会斗气化翼吗?”,“不会。”“那你会什么?”格力微笑道,“我只是掌握一些核心科技罢了。”格力,掌握核心科技。
  • 许你向未来

    许你向未来

    宅小花,轻松活泼系少女作家,人生最大的目标就是要搜集世界各地的帅哥,无论明星、校草,还是幻想中的美少年……都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一见钟情之后,往往没有太好的结局。生活不是童话,但许晴嘉却始终坚信,只要努力一点,再努力一点,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最起码,方竞能多看她一眼,也算是好的。始终不愿放手,究竟是那一抹执念,还是永不放弃的希望?她只知道,有时候上帝,总会在绝境赐予惊喜。
  • 卅街档案馆

    卅街档案馆

    一场熊熊烈火,使卅街档案馆的绝密卷宗重见天日。1946年,在平息了国民党及残余日本关东军发动的暴乱之后,报信的火麟食盒被人劫走。从此,神秘事件接连涌现:狐仙堂的诡异符咒,被撕碎的刀疤人,庞大的地下要塞,以及被屠杀的剃发黑斤人……究竟食盒里隐藏着什么秘密,使得与食盒有关的人全都离奇身亡?几十年前的谜案缘何与现代人的人生际遇紧密相连?
  • 九令分合记

    九令分合记

    侠者,律己律人,为国为民。一朝得获能力,九玄震天诀、千叶重钧掌、风雷刀法、风影闪……不再独善其身,亦且兼济天下。行侠仗义,悲天悯人,聚拢同道之士;西域归来,西北内乱,如何破解困局?九枚令牌,齐聚之日,又是何等景象?PS:列为看官,本书属于慢热型,更加注重人物细节和故事情节的描写,如果一时不喜欢,还请收藏起来,心情烦躁的时候打开看一看,指不定您就喜欢上了呢O(∩_∩)O
  • 鹿鼎记(第四卷)(纯文字新修版)

    鹿鼎记(第四卷)(纯文字新修版)

    这是金庸先生最后一部武侠小说,也是登峰造极之作!小说讲的是一个从小在扬州妓院长大的小孩韦小宝,他以不会任何武功之姿态闯江湖各大帮会、周旋皇帝朝臣之间并奉旨远征云南、俄罗斯之故事,书中充满精彩绝倒的对白及逆思考的事件!金庸先生将韦小宝的个人经历与历史密密切合,大玩历史哈哈镜的手法,令人赞叹,几乎信以为真,而小宝的做人方法及毫不留情的揭出人生各阶层黑暗面这种做法,使得这部书成了不是武侠小说的武侠小说,到了无剑胜有剑的境地。韦小宝是个最最普通的人,好像也就是在你我身边的那些人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