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83100000005

第5章 艺术与艺术教育(3)

虽然目的各不相同,但前卫艺术和通俗艺术在追求新异性上还是走到了一起,可谓殊途同归。而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两种艺术其实都还是一种属于美术馆或剧院,在特定展览场所供人欣赏的艺术。而现如今,艺术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却是它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得我们的日常生活也被艺术化、审美化了。正如上一节所介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从艺术引起的经验角度来定义艺术,就已经使艺术与日常事物、审美经验与日常经验之间的壁垒被打破。而如今让艺术充分融入当代生活的,主要归功于和当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的设计艺术。其实,无论是经过了艺术处理的日常生活实用品还是民间工艺美术品,具备审美价值的日常生活用品历来就很常见,而材料、做工和价格各不相同的各种装饰品,也广泛地出现在生活当中。但真正现代意义上的“设计”概念,还是在产业革命以后,在现代大工业生产基础上对传统手工业工艺美术的一种创新,并在20世纪20年代中叶开始发展成为现代设计这个全新的领域。从家具、服装设计到办公用品、交通工具设计,从室内外环境设计到视觉形象、广告设计,现代设计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按照某些美学家的说法,设计是“种种能够引起诗意反应的物体”,当诗意充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时,生活和艺术之间的界线就不再清晰,生活本身也成了艺术品。

甚至再进一步,不仅生活本身,连人的身体本身都能够成为艺术活动的对象。通过化妆、美容甚至整容对身体表面进行外观改善,通过瑜伽和心理治疗进行身体的内在塑造,把身体当作艺术品的“身体美学”也成了当代艺术一个新兴的领域。总之,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艺术的范畴始终处于不停的扩展中,人们观察艺术、感受艺术的方式也有了根本性的变化。

第四节艺术教育的内涵与外延

如果说“什么是艺术”每个人都有不同解答的话,那么如果要回答“艺术有什么用”,恐怕不少艺术从业者都会给出这样的答案:为了丰厚的物质回报,通过艺术获得更好的物质生活。——当然,这样的回答是不错,但显然是站在个人的立场上看待这个问题,如此回答是太过于狭隘了。艺术对于人类来说,到底有什么意义?对于这个问题,通常有两种主张,一种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另一种则强调艺术对人生、对社会的价值。主张为艺术而艺术的,看重的是艺术的自律,认为艺术是一个与生活世界不同的独立世界,具有自身的独特性,而这种独特性又多多少少与贝尔所说的“有意味的形式”有所关联,所以持此观点的大多信奉艺术的形式主义。而讲到艺术对人生和社会的作用,就必须强调艺术在审美方面的功能,主要集中在这三项:审美认知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审美娱乐作用。

艺术的审美认知不同于科学的认识,而是以美显真,在作品中揭示世界的真理,让人通过艺术鉴赏来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了解人生。艺术的审美教育不同于道德教育,而是以美引善,让人通过艺术活动陶冶性情,潜移默化地引起思想感情、人生态度、价值观念等的深刻变化。艺术的审美娱乐作用,则是让人通过对艺术的欣赏和参与活动获得审美愉悦和心理快感,满足精神上的享受。在这里,我们着重强调的是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

说起“艺术教育”,可能有人会说:美术学院培养出画家、雕塑家,戏剧学院培养出编剧、导演和演员,音乐学院培养作曲、歌唱演员和演奏家,这些艺术专业院校从事的不就是“艺术教育”吗?其实,这些为培养专业艺术人才或艺术从业者而进行的各种理论和实践教育,只是狭义上的艺术教育。可能又会有人说:非专业性的艺术教育也有不少啊,那些针对儿童或者业余爱好者而设的艺术学习班,钢琴班绘画班舞蹈班什么的,来上课的学生未必是想成名成家,完全可以当作一项业余爱好来学习。当然,这些也是艺术教育,但艺术教育并不仅仅局限于艺术技能的学习,它的内涵和外延要宽泛得多。从广义上讲,艺术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不只是为了培养专业艺术工作者。通过艺术教育,可以对人的道德开放和智力完善产生深远的影响,培养人的想象力、感知力、理解力、创造力——总之,让人得到全面发展。早在古代,国内外的学者就非常注重艺术的教育功能。孔子曾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认为诗和音乐可以让人在伦理上受到感发,以此陶冶情操。他也就此奠定了中国古代教育“礼乐相济”的理论基础,把符合儒家之礼的艺术视为道德教育的特殊方式。而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想的人格是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格,情感、欲望和理智作为人性中固有的内容,都应该得到发展满足,而艺术则应当具有教育、净化和快感的功能,帮助人们获得知识、陶冶性情、获得快感。

到了18世纪,德国美学家席勒正式提出了“美育”也就是“审美教育”的概念,为艺术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席勒最主要的美学著作《美育书简》本是他写给一位丹麦亲王的27封信,信中专门论述了他自己对于审美教育的看法,后来被编成书公开发表。席勒已不满足于单纯从道德教育的角度来看待美育,而是从自然与人、感性与理性等基本哲学命题出发,使人通过审美教育而重新获得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实现人性的复归。在席勒看来,人的天性在古希腊社会中才是完整的,个人与社会之间也很协调。而随着近代工业文明的高度发展,科学技术的严密分工和职业等级的严格区别,社会与个人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分裂,近代人也不像古希腊人那样处于完美和谐的状态,人的天性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由活生生的人变成了缺乏生命力的机器。而要克服这种分裂,回到人的本真状态,从理性的人变回感性的人,就只有通过美育,让人变成审美的人,才能实现精神解放和完美人性。在他看来,人身上有两种完全相反的要求都叫作“冲动”,一个叫“感性冲动”,受感性支配,一个叫“理性冲动”,受理性支配,完美的人性应当是二者的有机统一。然而在近代社会,随着近代科学的不断进步,工具理性不断加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造成了劳动异化,人的这两种天性被分裂了。所以,人需要有第三种冲动即“游戏冲动”作为桥梁,将二者重新结合起来,恢复人与生俱来的完美人性。席勒认为,游戏冲动既可以克服感性冲动从自然的方面给人带来的限制,又可以克服理性冲动从道德的方面给人带来的限制。席勒指出:“有促进健康的教育,有促进道德的教育,还有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这最后一种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我们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和谐。”他明确把德、智、体、美的教育并举,并突破了古希腊传统上靠美来进行道德教育的局限,而希望借助审美教育来培养完美的、全面发展的人,对此后世界各国的美育理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进入当代社会,尤其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科技和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把人类社会向前推进。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使人们有了充分的闲暇时间和休闲的需求,而与此同时,社会分工的专业化,高效率的工作节奏也使人们的精神压力日益加重,物欲横流的社会让人的精神日益空虚焦躁,程序化和符号化的日常生活也使得人们变成了高速运转的社会机器上一个个被动的齿轮。在日益窘迫的生活空间中,越来越多的人提出了“回归自然”的愿望,而艺术正是实现这一愿望的最佳途径。可以说,席勒早在300年前就洞察到的这种人性的分裂、理性和感性冲动的冲突,如今显得愈发明显,我们更需要通过美育来超越物质生存的需求,获得精神世界的满足。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人类历史上可能也没有任何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在日常生活中充斥着如此之多的艺术。正如我们在上一节所说的那样,不仅我们的日常生活用品被各式各样的现代艺术设计所包装美化,披着通俗艺术外衣的现代大众传媒也在无孔不入地渗透着我们的生活,让我们成为艺术的消费者。我们或是收看电影电视,或是收听音乐,或是在歌厅舞厅放纵欢愉,或是用摄影记录自己的生活点滴。总之,现代人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不可能完全避开艺术而生存。因此,通过普及艺术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也可以提高人们的审美修养和艺术鉴赏力,使当代社会的艺术创作、艺术传播和艺术鉴赏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第五节艺术教育的目标

如上文所说,艺术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但这并非艺术教育的唯一目标。在这个最高目标之下,艺术教育的目标在不同层面上还包括不同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艺术技能的教育,也就是由技到艺。历史上艺术和技术经常是你我不分的,技术也是艺术活动中最基本的一个环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艺术教育也是一种技术训练,无论艺术专业人士还是业余爱好者,在从事艺术创作前都必须掌握一定的基本技能。如何使用和掌握各种艺术器具,如何运用画笔和颜料,如何调色构图,如何在琴键上弹奏出一段旋律,如何用肢体语言跳出动人的舞蹈等等,都需要经历艺术技能的教育。任何伟大的艺术家在运用超凡的灵感创作出传世佳作以前,都必须接受严格的艺术基本功的训练。王羲之写完十六缸水,达芬奇画过上千只鸡蛋,莫扎特三岁开始学琴,都是大师苦练技能的佳话。当然,这种技术的训练并不等同于现代意义上机械技术的运用,因为在这种技术活动里占据主导的不是物,而是人的因素,是身心的活动。此外,艺术作为技能也不同于一般工匠的劳动技能,因为它是人心灵自由的活动,正如康德和席勒所持的“艺术即游戏”的观点所坚持的,这是一种不带功利目的的自由活动,人可以通过艺术创作和欣赏而获得自由。

对于从事艺术创作的专业人士和爱好者来说,艺术技能教育是首要的。而对于更广大的普通公众而言,艺术活动主要来自艺术欣赏,这就需要通过艺术教育来普及艺术常识,提高人的艺术修养。对于一个现代人来说,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才能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需要,而艺术修养正是文化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也许有人会说:我有眼睛就会看图画,我有耳朵就会听音乐,为什么还要了解艺术知识,提高欣赏能力?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为什么同样一段乐曲,有的人听了会潸然泪下,而有的人听了却无动于衷?只有具备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才能化感性经验为理性认识,在更高的层次上欣赏艺术作品;只有具备足够的艺术修养,才能真正理解艺术作品的价值,让个人情感在欣赏活动中得到最充分的发挥;也只有具备足够的艺术品位和文化修养,才能够分清艺术作品的优劣和雅俗,起到通过艺术来美化心灵的作用。不单单是欣赏者,对于艺术创作者来说,也必须有艺术品位的烘托才能创作出和技术相匹配的作品来,如果没有审美力和艺术修养,就算技术再高超,创作出来的作品也会只有血肉而没有灵魂,无法真正打动人的心灵。尤其当通俗艺术不断炮制着千篇一律的文化快餐娱乐着普通大众的时候,这种艺术修养的教育能起到充分的清醒剂作用,还能反过来促进艺术作品和文化商品的不断更新创造。

艺术离不开想象和创造,艺术教育同样也可以起到培养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作用。艺术作为人的高级精神活动,不仅表达了人的意识感觉,还能够促进人和智慧相遇,提高人的思维活动能力,让人的创造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在这方面,艺术和科学有相通之处。科学家要超越前人有所建树,一定离不开创新,而艺术从业者如果没有创造力,充其量也只能是个紧追前辈亦步亦趋的艺匠,不可能有属于自己的艺术成就。同时,通过艺术教育的普及,还可以让艺术上的想象力来促进科学上的思考。达芬奇不仅是绘画大师,也是发明大王,生前留下了近千项发明,正是艺术上的独创思维激发了他在科技创造上天才的想象能力。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则爱好音乐,闲暇时喜欢拉小提琴。相传1912年8月的一天,爱因斯坦在家中拉了很长时间的小提琴后,便独自进了工作室。一个星期后,他脸色苍白地走下楼来,把几页稿纸摆在妻子面前,那上面写的就是令全世界震惊的广义相对论原理。据爱因斯坦本人说,在科学和艺术领域里的追求照亮了他的人生道路,对艺术的爱好极大地丰富了他的感知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艺术教育在培养完美的人格方面,最重要的一环就是陶冶人的情操,通过艺术的熏陶净化人的心灵,使人进入更高层次的精神世界,成为一个具有高尚情操的人。现实生活中的人充满了各种欲望,艺术则能够揭示并产生人的欲望。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指出,艺术可以升华人的本能欲望,使在现实中被压抑的欲望得到释放。艺术并不是欲望的直接刺激物,而是化欲为情,将欲望转化为情感,让人的自然属性升华为文化属性、文明属性。我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历来倡导美育,把美育定为其新式教育方针之一,还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当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宗教曾经拥有的领地被逐渐蚕食之际,艺术恰如其分地填补了这个空缺,取代宗教起到对人格的教化作用。而正是由于艺术教育对人实施了身心一体的培养,才令“以美育代宗教”具有了现实意义,使这一愿望成为了人类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同类推荐
  • 中小学班会、队会的主题设计与组织(创建和谐校园16本)

    中小学班会、队会的主题设计与组织(创建和谐校园16本)

    “班会”是指班级管理人员根据一定的教育指标,组织所有同学举行班集体活动。老师要参与指导,把握方向,关心学生需要及发展过程。按照活动设计、活动准备、开展活动和总结工作的顺序,有步骤地进行该主题活动。内容要广,可分为德育活动、智育活动、体育活动、美育活动和劳动教育活动。在具体活动中,目标不可单一,要有综合性,才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活动要多样性:讨论式、报告式、竞赛式、表演式、游戏式、参观式和课题式等,活动的形式与内容要组合在一起,要有创造性和趣味性。总的来说,好的集体活动可以提高集体人员的素养,也能促进集体发展。
  • 民族地区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研究

    民族地区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研究

    本书详细分析了民族地区经济及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现状、原因,结合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促进民族地区经济与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措施。同时,根据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独有的特点及当地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在国内外典型案例及经验借鉴的基础上,探寻适合民族地区经济与职业。
  • 杨敬芝论文选集

    杨敬芝论文选集

    《杨敬芝论文选集》是杨敬芝在从事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三十余年中,紧贴时代主旋律,以匍匐的姿态体验、见证以及思考、研究、探讨和总结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时间与发展的成果,折射了一定时期、一定地区的基层公共文化情态,可供相关学者和文化管理者思考。
  • 语文知识小丛书:修辞常识例话

    语文知识小丛书:修辞常识例话

    以国家正式颁布的语言文字规范为依据,对常见的语文现象进行明晰透彻的辨析。从字、词、句、段、文,循序渐进、深入浅出地讲析,包含了语文常识的方方面面。是各行各业不同年龄、不同层次读者的好帮手。
  • 老梁看电影

    老梁看电影

    本书由知名电视主持人梁宏达坐镇主持,节目以电影为素材,以普通观众的日常生活为参照,通过发掘、整理电影里的故事和生活细节,以梁宏达独特的“说故事”主持风格,说说“电影里的那些事儿”。梁宏达,被观众亲切的称呼为老梁,知名电视节目主持人,老梁凭借伶俐的口齿,独到的见解,以观点鲜明、语言犀利著称,亲切生动的主持风格和百变的声音魅力,使他主持的节目从体育迷波及到无数电视观众,成为国内目前最受欢迎的脱口秀主持人之一。《老梁看电影》将从无数电影里找出相类似的生活桥段,整理罗列在一起,给观众呈现,原来电影就是这样影响、改变我们的生活。《老梁看电影》有着明确的“五不说”。在栏目中,老梁不在乎八卦,不关心票房,不胡吹思想,不生编故事,不评价演技。对于电影里展现的许多生活、人生中的元素,他反而会细细的品读……
热门推荐
  • 穿越之豆丁狐妖不好惹

    穿越之豆丁狐妖不好惹

    第一年,遇见她,他就觉得这只狐狸以后定会惹得天下血雨,为此决定让她留在自己的身边做灵宠。第二年,谁曾想这只扣门的狐狸把那位杀人不眨眼的尊上的心也给扣走了。第三年,她成功幻化人形后,某尊上的眼睛就再也无法从狐狸身上离开了。第N年……二人成婚后的某一天,小狐狸皎洁的双眼不停的眨啊眨,随后问到:“听说你以前有个未婚妻?而且你很喜欢她?”某尊上使劲一掐大腿:完了,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送命题?话毕,尊上冷汗直流,“呃……好像,大概确有此事……不过娘子,你夫君知错了!任凭娘子处置。”狐狸调皮一笑,整个人如同花一般绽放“嘻嘻,惩罚吗?当然是……跪着啊!”
  • 蓝色人鱼之泪

    蓝色人鱼之泪

    夜北欧,我不想喜欢你了,我累了,池小糯留。
  • 修仙是个屁

    修仙是个屁

    一个,小小孤儿。从小被父母,丢弃。却被,一个农夫,所捡到。后来,飞来横祸,农夫,为救主角而死。从此,踏上修仙之路。不知,修仙之路。有多少艰辛。断剑重铸,复活重生。身怀绝技,深藏不露。炼丹,练器,无所不能,凤凰重生。最终成仙。
  • 错拜桃花仙

    错拜桃花仙

    为了振兴天庭经济,天帝下令革新业绩计算方法,一众天庭公务员苦不堪言,逍遥散仙小桃花前脚刚笑完当月老的邻居,下一秒就见一个大帅哥毕恭毕敬给自个儿本体拴上许愿牌。“求姻缘。”三个字掷地有声,把陶婳砸了个眼冒金星。喂喂我说这位兄弟!你拜错神仙啦!我们桃花仙——真的不管桃花运!
  • 倾世特工狂妃

    倾世特工狂妃

    21世纪的金牌杀手莫倾曲,在一次执行任务成功后与同伴庆祝不小心跌落山崖,爆体而亡,魂穿到异世。当不幸死去的废物小姐再睁眼,光芒万丈,锋芒毕露,从人人看不起的温婉小姐一步一步走向强者之道。被四皇子抛弃又如何?她还有能携手一生的墨君;什么?你有六品灵兽?不好意思,姐有极品圣兽;你能炼就高阶丹药?姐把神丹当糖果。男主清冷腹黑,贤惠宠妻;女主张狂霸气。本文1v1,男强女强。
  • 最是无情帝王家

    最是无情帝王家

    一个面布红丝脉络的丑女,口出狂言:我莲生也试试这当娘娘的滋味!他应允,条件是她必须医好这重病的兰妃娘娘,否则将以欺君之罪论处。然,未等到封妃之日,他就占了她的身子,她,竟己不再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当一切从崩坏开始时

    当一切从崩坏开始时

    一个失去动力的咸鱼,每天都在混吃等死的苟活着,直到有一天,一颗光球出现在他面前,一切有了不一样的展开!崩坏3的世界开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大楚神级老头

    大楚神级老头

    附身范增,脑藏奇谋,身怀绝技,楚汉之争应该精彩点!刘邦:范增老贼越活越年轻,莫不是仙人下凡?项羽:亚父之勇,不在我之下。张良:既生良,何生增啊!韩信:范老头点兵宁缺勿滥,着实高明。……这是一个七旬老头勇冠三军、谋定天下的牛批拉风故事。
  • 择爱记迷糊丫头的幸运

    择爱记迷糊丫头的幸运

    本文高甜,高甜,高甜!他于她是青梅竹马,却几经波折;他于她,是失意陪伴,再造之恩;是峰回路转还是珍惜当下,看迷糊的谭思思能否选中心中所爱。一双温热的手捧着她因睡觉而微微发热的脸,让她感觉更加热了,她也一瞬间清醒了过来,看到他阴沉的脸色不禁有些奇怪,还有些委屈,“你个小气鬼!我不就吃了你几个苹果几个香蕉嘛,你至于这么生气吗,我还帮你冰箱里补了半个西瓜,3个梨,还有2瓶酸奶呢,就当还你了行不行,哼!”说完掰开他的手,转头不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