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21700000004

第4章 引言——美学与哲学(2)

“人文科学”不叫人“修炼”那“无知”、“无识”状态,相反,是叫人真正地、认真地“有知”、“有识”,叫人真正地、认真地“思”和“想”。人们常说,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现象”越来越丰富,要“透过”去则越来越需要用很大的气力,而看出来的“本质”却仍是一些“问题”,是一些无法一言以蔽之的问题,这就是“(有)问题”的“本质”,或“本质(性)”的“问题”。

“生活的世界”的“道理”,是“生活”和“世界”本身“教”出来的,不是某个“先生”,某本“书”“教”出来的,“生活的世界”本身就是一本“教科书”,“生活”和“世界”都是“大书”;既然是“书”,当然也有“听”、“说”、“读”、“讲”、“写”等等,“生活的世界”的确是可以“听”,可以“说”,可以“讲”的世界,不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世界,也不是一个“死寂”的世界。事实上 ,“生活”本身都在“听”、“说”、“讲”……,但谁也不认为我们每天都在“教书”。“教书”的“讲”,是文化发达到一定时候的事 ,但之所以出现专门的“教员”,正因为我们本已是每天在“听”、“说”、“读”、“写”。“人文科学”是一门“生活的学问”,是一门“活的学问”,我写这本书,不是作为教员讲课,而是作为生活中的人来“讨论”,“讲”我对有关美、艺术的“想法”和“意见”,因而“我”始终在“讨论”“问题”,“我”的“意见”绝不是“结论”,不是“封闭”的,而永远是“开放”的。如果说,“人文科学”也有自己的“方法”,那么这就是“讨论”、“对话”。关于“美”和“艺术”的基本问题,也是如此。

我们知道,在“基本的经验”方面,在“生活的世界”中,真、善、美本是同一的,它们为异中之同,同中之异,只是在西方科学性思想方式发展下,才分立成“知识学”、“道德学”和“美学”。这种发展,在西方的思想史上,也是很不平衡的。如果说,古代希腊早期的 “自然哲学”侧重于“知识论”的话,那么,苏格拉底可以看作不同于早期“道德训导”的“道德(哲)学”的创立者,亚里士多德建立了 “艺术学”,真正的“美学”的建立,则是很晚近的事。当然,古代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美学”,不等于古人没有想过有关“美”、“艺术 ”的根本问题,正如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美学”这门学问,也不等于中国人就不考虑有关的问题,所以,我们在讨论这些问题前,对西方 “美学”和“美学”问题思考的历史作一点整理,是必要的。我们的目的是在着手思考这些问题时,总是要“听听”“别人”(特别是哲学家,无论古代的还是现代的)是怎样“说”的。

二、美学在西方的历史发展

西方民族,是“哲学”的民族。一切“科学”当然都来自于生活,来自于“生活的世界”,但就学科的形式言,在西方,“哲学” 是 “ 科学”之“原型”,又是“科学”之“归宿”。一切“科学”莫不通过“哲学”之环节孳生出来,等到它发展、成熟之后,又莫不在“哲学”中找到自己的一定的位置,举凡物理学、数学、伦理学、心理学等等,莫不如此,艺术学亦不例外。

在古代希腊,西方的“哲学”最初是以侧重于物理学和侧重于数学两个大方面发展起来的,于是有伊奥尼亚学派和毕达哥拉斯学派。在这个早期阶段,希腊人的问题已经是哲学的,他们已经明确地提出了“始基”、“本源”的问题,但他们学说的形式,以及他们学说的具体内容,却是科学式的。他们说,“水”、“火”、“气”等这些“物质”或“质”,就是万物的“始基”。毕达哥拉斯的学说,也具有这个特点,但他进一步提出了“数”作为万物的另一个始基,就使作为“始基”的“物质”不但具有“质”的稳定性,而且具有了“量”的规定性,具有了“规律”。早期毕达哥拉斯学派的这个特点,其实在赫拉克利特的学说中表现得很是清楚:万物为熊熊之“火”,在一定“尺度 ”上燃烧,在一定“尺度”上熄灭,“尺度”即是“逻各斯”。物质世界这种质和量的同一,到巴门尼德则为“存在”,“尺度”、“逻各斯”本身不是“多”,而是“一”,“一”不可再分,为最基本的“数”,于是有“种子”说、“原子”说。这些都源于广义的“自然哲学”。

然而,亚里士多德不把毕达哥拉斯学派包括于“自然哲学”之内,说明了西方人自古不把“数学”当作“自然科学”,而只认为是一种“形式科学”。的确,从“数”到“尺度”到“逻各斯”这一完善,正说明了西方人的一种内容和形式、质和量等相分立的思想方式,这种思想方式又必定要使“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相对立”这个基本特点日益明显起来。

按现代一些古典学家和一些哲学家的解释,希腊文“逻各斯”来自一个动词形式,最初有“采集”、“综合”、“分门别类整理”的意思,后来引申出“说”的意思来。希腊的智者学派已经对“语言”提出了许多有意思的看法,他们问,“说”是一种“声音”,为什么能“ 代表”“可见”之“物”?他们坚持,“可听的”不能代替“可见的”。我们看到,这个前提可以推出一些不同的结论,但有一点是明确的 :“语言”“表现”的不是“物”,而是“思想”、“观念”。“语言”是“思想”、“观念”的表现。这样,希腊人一下子就越过了“语言”,直接研究“思想”。这时,希腊的“哲学”,也就由研究“万物”,转向研究“思想”,于是有苏格拉底、柏拉图的理念论,而作为 “思想”的具体科学,则为由“逻各斯”演化来的“逻辑学”,这时已经到了亚里士多德的时代。

亚里士多德是西方哲学的真正的历史奠基者。如果说,在这之前,古代希腊人主要还是把“哲学”当成一些“问题”来探讨的话,到了亚里士多德,“哲学”就真的成了一门学科,有自己独特的对象、方法和体系——形而上学及其范畴论体系。

亚里士多德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的众多的著作,几乎同时奠定了西方“哲学”与“科学”两个大方面的基础。在“科学”方面 ,他的著作更几乎囊括了当时以及后来一个很长时期的一切科学,而有些学科本就是他自己建立起来的。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也可以说亚里士多德是西方“哲学”、“科学”之父,也是西方民族自己独特的思想方式的最大的代表和培育者。

就在他众多的著作中,有一本流传下来的残本《诗学》,被认为是西方美学的开创性的著作,现在我们所能读到的,是他关于希腊“悲剧”的论述,据说还有“喜剧”的详细部分,但未保存下来。

当然,对于美和艺术的讨论并不始于亚里士多德。爱利亚学派的创始人克萨诺芬尼把“神”的“意象”与画上的形象相比,说明这些形象都是人创造出来的,颇有些无神论、唯物主义的意味。柏拉图有几个对话谈到“美”,特别是《饮宴篇》提出了“什么是美”大加讨论,被认为已很具美学意识。其实,那个时候固然已有了美学方面的问题,从“什么是美”的讨论中也可以看出苏格拉底已力求在“美”、“善 ”、“正义”这些概念中找出本质的区别,但当时主要还是在讨论哲学和逻辑问题,而不是专门的美学问题。《饮宴篇》结束时的那一句话“美是很难的”曾被误解为是科学上的一个论断,甚至是对“美学”的一种结论,但事实上只是借用了当时希腊的一个成语,其意思是“ 好事多磨”。这就是说,在早期,即使在思想已相当严密、精确的古代希腊,所谓“美”、“好”这类词在日常用语中,区分不是很严格的 。这是一种生活的区分,而不是科学概念上的、定义上的区分。

“美学(的)”、“审美(的)”也都是由希腊文变化而来,但当时只是“感觉的”、“感性的”这类的意思,亚里士多德也没有用这个字来建立一门学问,“美”在古代希腊并没有成为一个专门学问的特殊对象和问题;但“艺术”却已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诗学》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其地位大概像《动物学》《物理学》……一样。

《诗学》用的基本上是经验科学的方法。我们知道,古代希腊曾经是艺术活动很发达的国家,特别是雅典,在它的伯利克里黄金时代曾以它的艺术的光辉吸引过许多外邦人,而雅典的戏剧舞台可谓最为光彩夺目的。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把当时的悲剧作了经验总结,经过分析、思考,提出了定义性的判断,回答了“什么是悲剧”这个问题,为后世立则,凡不符合者,则不免“不是悲剧”之讥。

亚里士多德这个残本《诗学》,显然与他的《形而上学》没有多大关系,但却一直被认为是“美学”之祖,至少他提出的“悲剧”概念,常为西方美学体系中的重要“范畴”之一,这除了西方人一贯的思想方式、科学分类的特点上的原因外,不能不说是有一些误解在里面。

这里应该提醒注意的是: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中没有“美学”的地位,其中原因,不能不作一些探讨。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探讨了一个最为本质的存在,这一点使它与《物理学》等研究的对象区别了开来。这个“(诸)存在之存在”,是古代“始基”、“本源”的演化,是“逻各斯”的演化,也是巴门尼德的“一”的演化,亚里士多德叫做“第一性原则(理)”,哲学研究“第一性原则(理)”,这已成了哲学本身的“存在方式”,“哲学”本身的“本质”。为了把握这个“(诸)存在之存在”,把握这个“第一性原则(理)”,亚里士多德研究了诸种“范畴”,如“可能性”、“必然性”……,“哲学”就是这些“范畴”的体系。我们看到,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虽然是“存在论”(或叫做“本体论”)的,但就范畴体系来看,却同时又是“知识论”(或叫做“认识论”)的。真、善、美,亚里士多德重点放在了“真”——知识论方面。

不错,就生活的本源性的世界言,真、善、美并无学科上或概念上的区分,这我们在谈到早期希腊“美的”与“好的”无严格区分时已可看得出来。但生活的世界仍有自身的区别,并非一片混沌,而这种我们叫做“基本的区分”的恰恰正是后来科学、概念、定义区分的基础。人原本并不是按照一个定义来叫某事物为“美”,相反,科学的“美”的“定义”却是从这种日常的称谓中,结合实际地提炼、概括出来的,而提炼出来的某种“定义”,又不是永远合适的,常要随生活的活的现实变化而改变。这个基本的道理,西方人在很长时间里竟是颠倒了的,这种颠倒,意味着他们在哲学中把认识论——关于“定义”的真理性提到第一性原则来考虑这一做法上。我们看到,古代希腊人尝试给“善”、“正义”、“美”下定义而不得结果之后,集中他们的才智来思考“真”的问题,即关于“万物”的真判断、真命题、真知识问题。至少“美”的问题被搁置了起来,这种情形一直到文艺复兴、启蒙主义兴起之后,才有较大的变化。

大家知道,“美学的”、“审美的”是由德国启蒙主义哲学家鲍姆加登引入哲学,并以此建立了哲学的一个分支——“美学”。“美学”在鲍姆加登那里是与“理性的知识”相对的“感性的知识”的意思。我们看到,鲍姆加登虽然建立了一门新的哲学学科,但他在运用“美学的”、“审美的”这个词时,仍然保留了“感性的”原意,这用法,直到康德,仍然如此。然而,无论如何,这里应该指出的是从此以后,哲学就增加了一个重要的部分,即“美学”就可以从哲学的角度来进行“探本求源”的研究,而不仅仅是一般的“艺术”的经验理论的、概念式的总结。

在建立西方的美学体系方面,康德的作用是不能忽略的。虽然康德本身对艺术并无特别的兴趣和修养,他对自然美的称颂,也是纸上谈兵,因为他从未离开过他的家乡;但他的哲学的睿思,却使他相当深入地思考了许多美和艺术的基本问题,在西方,至今还不能绕过它们。康德所论各个重要的有关美和艺术问题,本书以后的论述当会有所涉及,这里我们要着重考虑的是他的“美学”在他整个哲学思想中的地位问题。

同类推荐
  • 易经的智慧

    易经的智慧

    本书对《易经》六十四卦的每一卦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与讲解,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将艰涩难懂的《易经》的精妙阐述给广大读者,与此同时,作者还详尽记录了自己的《易经》心得以飨入门爱好者与资深研究者。《易经的智慧:我读易经心得》深含高等数学二进制的数理基因与阴阳对立统一唯物辩证的哲理基因,所以是科学的、唯物辩证的,并非一般的历史文化知识,更不是用来专门卜卦的书。除上面所说数理哲理外,还充满着对人的忠告与训诫:做人要坚守正道,弃恶从善,居安思危,趋吉避凶,积极应对困境,走向成功。
  • 生命哲学书

    生命哲学书

    生死离别便是一种尤为明显的无常现象,只是世间众多男女尚被执着所缠,心中烦恼丛生,无法堪破这本属平常的无常现象。可是,如果我们契入法性,生起觉悟之心,以觉悟的心去谛观世间的生死离别,那么我们便会发现,曾经心中执着的一切,不过都在缘生缘灭中变化而已,这种变化的过程,也可以是生命的另一种新生。
  • 菜根谭

    菜根谭

    《菜根谭》是明代万历年间隐士洪应明的一部语录体著作,集儒、释、道三家之思想精髓,涉及修身、处世等各方面内容,雅俗共赏,受到了文人学者和市井阶层的广泛欢迎,对后世影响深远。本书按照为学励志、齐家治国、为人处世、修身养性等若干主题,对《菜根谭》原作进行重新编排,加以现代文翻译和评析,并精心选取任伯年、吴观岱、程璋、徐悲鸿、陈少梅等著名画家的作品作插图。希望读者能在文与画的双重熏染中,获得精神上的升华。"
  • 近思录:理学入门书(国学网原版点注,姜锡东审定)

    近思录:理学入门书(国学网原版点注,姜锡东审定)

    《近思录》是依朱、吕二人的理学思想体系编排的,从宇宙生成的世界本体到孔颜乐处的圣人气象,循着格物穷理,存养而意诚,正心而迁善,修身而复礼,齐家而正伦理,以至治国平天下及古圣王的礼法制度,然后批异端而明圣贤道统。全面阐述了理学思想的主要内容,故此书实可谓囊括了北宋五子及朱吕一派学术的主体。
  • 马克思和科恩正义思想比析

    马克思和科恩正义思想比析

    本书以“自由”、“平等”和“所有权”为主线,旨在阐释、比析马克思、科恩分别完成对自由主义(资本主义)非正义的批驳,而后各自构建其社会主义正义论。其中,重点阐明科恩立足于当代现实,大胆质疑马克思主义自我所有、剥削等理论,同时发展马克思正义思想;回应当代自由主义的挑战,批判并吸纳当代自由主义的合理资源,探索社会主义基本正义。为了达致上述目的,本书从四个层面展开研探:起先探究马克思、科恩对自由主义批判的缘起,而后着重研究马克思、科恩对新、旧自由主义的批判,再后探析马克思、科恩对社会主义正义的建构,最后简评马克思、科恩两种正义思想。本书的出版一方面有助于国内学者了解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的最新发展,另一方面有助于我们结合我国现实,建构中国语境中的社会正义论和解决中国正义问题,因而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热门推荐
  • 德风禅师般若语录

    德风禅师般若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家有傲娇老公

    家有傲娇老公

    传闻红极一时,撑起娱乐圈半边天的巨星百里兮有金主了!而且是宫家的二少爷宫总裁!第二天,宫家二少爷拖着被打折的腿,哭着喊着求大家高抬贵手,这个金主他可当不起啊!自从和巨星百里兮传出绯闻的男人不是缺胳膊就是被打断腿后,粉丝们觉得自家天后一定是因为太美没人配得上,娱乐圈的人则不信邪!然后,那位杀伐果断的阎王爷真·金主出现了。他把玩着手里的枪,笑着说。“我倒要看看,除我之外,谁敢当她男人?”【重生、娱乐圈、爽文、宠宠宠!】
  • 神魔大道尊

    神魔大道尊

    地球青年魂穿蛮荒。没有金手指,也没有系统。但我懂小说里理论啊。没有功法,不知道怎么修行?没事,我可以根据小说理论创造功法。没有神通,战斗力不行?没事,我可以根据小说理论研究神通法术。没有人族?那我就创造一个文明。这是一本集种田发展与神魔争斗的小说。
  • 造物者系统

    造物者系统

    刘峰获得了可以创造生物的神奇魔方,不管什么生物,只要收集到了它的基因图纸,都可以创造出来,还能对他进行强化,变大,直至进化!五米长的巨型鳄龟,十米高的金刚,还有更多科幻场景里的超大型生物一一再现。
  • 塞北之尊:恒山(文化之美)

    塞北之尊:恒山(文化之美)

    恒山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集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于一体,并以其拔峙雄浑的气势,绵延奔腾于北国万山峻岭之间。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宗教信仰、民间传说、名人典故、风土民俗、艺术戏曲等无不成景,简直浑然天成,独具特色魅力。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的盗墓事件簿

    我的盗墓事件簿

    一本残破的古书,引人无意中踏入盗墓寻宝之路,几经周折,发现鲜为人知的秘密,揭开千古奇墓,华阳道长铸下晋代竹林七贤的思君镜,俞伯牙钟子期永久的高山流水,青楼女子李思思的琵琶……一系列挖坟掘墓的故事诞生,悬疑重重,充满惊险奇幻,又有武艺高强、豪放不羁的绝世美女……
  •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