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89900000007

第7章 第一次遭遇爱情(2)

徐志摩信中想必剖明心志,自言对令爱无不敬之意、狎亵之心,是以林长民才会“感公精诚,佩公莹洁”,问题是,再怎样为他精诚所感,佩服他的莹洁之心,也始终是把他定位在“友人”,只希望从此“友谊”加厚,却不肯定位在“准翁婿”的水平线上。漫说林徽因和梁思成有婚约在先,便是没有,徐志摩这么一个火热的追求者,也会令林长民思之再三——这样的人,适合当情郎,不适合为人夫。

此事徽因无错,好比宝刀与明珠,英雄见了宝刀自然便想纳为己有,宝刀有何错处?美人见了明珠便想佩于衣带,明珠有何错处?怪只怪她生得太好、长得太好,人亦是太好。若论幼仪苦命,造成她的苦命的因由不是徽因,是志摩。

张幼仪惊悉徐志摩的婚外恋情的时候,已经再次有孕,她告诉徐志摩这个喜讯,企图打动这个男人的父心,没想到徐志摩驳然变色:“把他打掉!”

张幼仪忍气吞声。

假如她能够像林徽因一样,或者像陆小曼一样,恐怕都会比她现在的境遇好些。有些男人哪,他们天生就是要追逐美丽的女性,你要让他去畏、去爱,他才肯心慌、心疼;你千万不要让他去怜,因为他不肯怜。

此后,在铺天盖地的一片向日葵开放的温暖和热烈中,满心凄冷的张幼仪离开了这个异国他乡。

再然后,第二个儿子在德国柏林出生,然后和徐志摩“文明离婚”。签好离婚协议后,徐志摩跟着她去医院看了小儿子,他“把脸贴在窗玻璃上,看得神魂颠倒”,却“始终没问我要怎么养他,他要怎么活下去”。

两个儿子都归张幼仪抚养长大,这个女人孀居三十多年后方才再婚,时过境迁才肯开口调侃,她说:“我是秋天的一把扇子,只用来驱赶吸血的蚊子。当蚊子咬伤月亮的时候,主人将扇子撕碎了。”话里仍旧有往日心被撕裂时流的血的残迹,和粘贴修补后无法消弭的残伤隐痕。

对于林徽因,徐志摩是多情的种;对于张幼仪,他却是狠心的贼。

对于徐志摩,林徽因是他命中的明月光,张幼仪是他掸落在地的饭粒子。

对于林徽因,徐志摩是命中的一抹流云;对于张幼仪,他是她的夫、她的君。

对于徐志摩,林徽因是他命中的劫难,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结果却是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张幼仪是他命中应得的恩情,哪怕他嫌、厌、怨、恨,她却始终对他爱、恋、痴、等,等不到的时候,替他成全。

世间种种,难逃的终究只是一个字:情。

这个“情”字,在林徽因和徐志摩之间,恰是一场亦美亦劫的缘,如同一轴华美的《清明上河图》,正在徐徐延展,终有一天,图穷匕见……

4|凡是爱过,都懂得

春风一度,杨柳千条,世上事真是说不明白也道不清楚。有的时候,七仙女不惜下嫁农夫;有的时候,王子娶上了公主;有的时候良缘变孽缘;有的时候,恩情变怨仇。就像张小娴说的,男女之间的事,来来回回无非就是三个字:不是“你好吗”“我爱你”“我恨你”,便是“对不起”“算了吧”。

其实,世间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这情形常常可以套给爱情,不是每只蝴蝶都可以飞得过沧海,不是所有的爱情都能够修成正果,不是所有的花开都有果实,不是所有的鸳鸯都能够交颈相拥。

尤其是诗人的爱情。

诗人,像海子、徐志摩等诗人给人的感觉,是餐风饮露的蝉儿,本因高难饱,徒劳恨费声;而像徽因这样的诗人,给人的感觉,是巍巍颤颤停在花枝上的蝴蝶,体态轻盈,翩翩灵动。诗人的心是空灵的,梦是高远的,脚步是始终向着远方的,眼睛看到的,是不可见的山岚和星光。他们总是在高处,又总是在仰望,即使爱着彼此,彼此的心中,又都有着一个渺不可及的远方。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西风起,人比黄花瘦。诗人的命运,总是水里火里,兵里乱里,愁里恨里,至不济也要扶侍儿,吐半口血,撑起薄躯看海棠。

诗人少富贵,诗人也少从容,诗人的爱情总是绽放得亮丽,又总是如同烟花,倏忽熄灭。典型人物的典型命运和典型爱情,有的时候,真让人不得不相信,这是命运给诗人特地安排的怪圈。

有一天,徐志摩与林徽因,相遇了。

徐志摩相遇林徽因的时机,简直可以说是太好了。因为寂寞是杀人的刀。

旅英将近两年,最初的新鲜与惊奇过去,去国怀乡的寂寞便膨胀起来,林长民去欧洲大陆开会,徽因第一次孤独地度过二十四小时,彼时,她也不过才十六七岁。她后来回忆那段孤独的光阴:

我独自坐在一间顶大的书房里看雨,那是英国的不断的雨。我爸爸到瑞士国联开会去,我在楼上能嗅到顶下层楼下厨房里炸牛腰子同洋咸肉。到晚上又是在顶大的饭厅里(点着一盏顶暗的灯)独自坐着(垂着两条不着地的腿同刚刚垂肩的发辫),一个人吃饭,一面咬着手指头哭——闷到实在不能不哭!(《一九三七年致沈从文信》)

寂寞的时候,人心最脆弱,徽因便是此时认识了徐志摩。

徐志摩出身浙江海宁的一个富商家庭,其父徐申如经营多种产业,系当地商会会长,望子成龙,送子赴美留学。后徐志摩越洋过海来到英国,想做他崇拜的大哲学家罗素的门下弟子,结果却和罗素失之交臂——罗素先他抵达之前,已被学校除名,来到中国。

失望之余,徐志摩经英国名作家狄更生的介绍,进了伦敦经济学院,而后再转到康桥皇家学院,住在沙士顿小镇。此一路辗转,似乎专为和徽因结一段情缘。

昨天电视上演《向左走向右走》,便又看了一遍。很喜欢梁咏琪在片中读的那首诗——波兰女诗人辛波丝卡写的《一见钟情》:

他们彼此深信,

是瞬间迸发的热情让他们相遇。

这样的确定是美丽的,

但变幻无常更为美丽。

他们素未谋面,

所以他们确定彼此并无任何瓜葛。

但是自街道、楼梯、大堂传来的话语……

他们也许擦肩而过一百万次了,

我想问他们是否记得,在旋转门面对面的那一刹,

或在人群中喃喃道出的“对不起”,

或是在电话的另一端道出的“打错了”。

但是我早知道答案,

是的,他们并不记得。

他们会很压抑,

原来缘分已经戏弄他们多年,

时机尚未成熟,

变成他们的命运。

缘分将他们推进,

却阻挡他们的去路。

忍住笑声,

然后闪到一旁。

世上事难说是凑巧与偶然,好比一大块绸缎,每个人都是一条彩色各异的丝线,彼此交织相逢,都是前生命定的必然。要不然,我们又怎样解释两个出生地不同、生长环境不同、出国目的不同、出国的目的地也不同的人,这样辗辗转转,终至觌面相见?

不过,毕竟志摩已经二十三岁,且是已婚人士,人事已经多见,世情也经历多些,徽因只不过是一个十六岁的大女孩。两人之间相差七岁,据说徽因初次一见,竟然叫他“叔叔”——这也难怪,和父亲做朋友的人,纵然年轻些,那也当是和父亲平辈论交,礼貌教养良好的她,是不会贸然失礼的。

所以,有的人说,第一次邂逅,志摩一见钟情,此说好像不大可信。倒是徐志摩此后正式拜访林长民,徽因大方接待,俏皮伶俐,娇怜聪慧,楚楚可人,好似珍珠剥落了外皮,显露它的熠熠光辉,这让志摩那颗诗人的心,就这样顺理成章地动起来、活起来,甚至他往林家行走的脚步,也越来越勤快。在不登门的时候,和徽因的通信,更是青鸟殷勤频探看。

不过,虽说是“通信”,又据考证,志摩给徽因写信倒是经常,但是,他在沙士顿小镇的一家杂货铺里收的信,有的是“明小姐”的,有的是林长民和他玩的“情书”,徽因的信,倒是未见。这一点可参见余立新文《林徽因与徐志摩的书信交往》。

但是,纵然有往无来,只发不收,以这颗诗人的热情之心来说,也值得下笔千言,洋洋洒洒,如一万只春燕飞上青天,只只都带去春的消息。

女子对于男子来讲,有的是举案齐眉的夫妻;有的是添香递墨的红袖;有的款坐弹筝,只足一时解颐;有的对坐谈讲,适足一生红颜。徽因在志摩的岁月里没有老去,到他生命仓促结束的那一刻,停留在他的脑海的,都是徽因明亮的眼神、酡色的红颜。徽因是志摩真真正正的红颜。

伦敦的细雨紫雾忒煞浪漫,徽因和志摩的相爱忒煞情多。两个人坐在英式的温暖壁炉前,谈文字,谈音乐,谈眼前的雨和雾,谈梦中的花和树,谈昨日的稚拙,谈明日的梦幻。即使什么也不谈了,默默对坐,彼此沉默,两个人之间流动的,也是一条温情脉脉的河。去国怀乡的愁绪远了,烦扰远了,人间的种种都远了,连说话的声音,都好像远远的、软软的,那皆是因为爱了。

爱了就是爱了。

这一点,凡是爱过的人,都懂得。

5|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两个江南的才子和才女,此时异国他乡相逢,纵然一个没有撑一把油纸伞行走在长长的雨巷,一个没有觉得这是一个丁香般结着愁怨的姑娘,但是,他们没有雨巷,却有了康桥。

康桥,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康桥是幸运的,因为《再别康桥》,将永远也不会被人世间遗忘。看到它,哪怕只是看到它的名字,人们的眼前,都会情不自禁浮现出康桥脉脉柔波之上,两个相拥的身影;也会浮现出一个黯然挥别的孤独灵魂。每一个读过这首诗的人,都能够体味到,字字句句都是情,让人只恨不得像李白的此生但愿长醉不愿醒那样,迷失在康桥的柔波里,化身一条水草,飘飘摇摇,不再醒来。

但是,终归总要醒来。

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即是说志摩对徽因狂热追求,而徽因对志摩,并没有付出对等的爱。二人相遇,好比黄鸟立上花枝,惊动了早露滴垂;又好比下了一场缤纷的花雨,花雨中,是昔日被掩映在岁月中的影子。

只是,志摩触山而亡,林徽因回顾往昔,在致胡适的信中做了一个小结:“这几天思念他得很,但是他如果活着,恐怕我待他仍不能改的。事实上太不可能。也许那就是我不够爱他的缘故,也就是我爱我现在的家在一切之上的确证。”

爱,只是不够像他那么狂热地爱。大约,这便是徽因的真实情绪。因为爱,所以肯和他在康桥相恋;因为没有那么狂热地爱,所以她不会逼志摩离婚,在志摩黯然挥别康桥时,亦未见她作何挽留。

于是,徐志摩就走了,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

徐志摩真的没有带走一片云彩吗?这样的诗写出来,我们看到的不是轻盈的解脱,而是思之不得的无奈。总有一些流光无法握住,总有一些爱情令人踯躅,山河绵邈,岁月苍茫,问问你的心,它是否真的安然无恙。

而深爱过一场的人,又怎么能够不受伤。

同类推荐
  • 如果爱

    如果爱

    冯远征、梁丹妮各自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讲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事业轨迹、两人相遇相识相爱的过程,以及共同走过的甘苦历程等。书中还附有对尤小刚、刘蓓、梅婷、何冰、任鸣、何晴等演艺圈朋友的印象速记。
  • 曹操

    曹操

    伊沙的长篇历史小说《曹操》用三十六个章节,以新颖的视角和开阔的历史态度,书写了三国时期最重要的历史人物之一曹操的一生。本书讲述了曹操少年时的种种趣事,青年时的锋芒初露以及他此后历经的刺杀董卓、始兴大义、痛失至亲、得遇天下义士、官渡之战、灭袁绍、平定河北、又定辽东、赤壁大败死里逃生、战马超收复长安等一系列的事件,描写了曹操南征北战的武功和叱咤风云的军事天赋,展现了一代枭雄在乱世中终成魏王的传奇风采。
  • 五百年中一乐天:白居易诗传

    五百年中一乐天:白居易诗传

    本书讲述了唐代诗人白居易一生的传奇,一个具有胡人血统的平民诗人,让唐诗在国势衰落的轨迹中,再次腾飞向上,不能不说他具有“魔王”一般的功力,而“诗王”、“诗魔”的称谓也应证了他对唐诗的改造过程和承认。白居易拓展了诗歌的体裁,皇室爱情、平民疾苦,都在他笔下被还原,而他生命的波折,也让人感叹时代造就了一个不一般的诗人。伟大的诗人不会去选择时代,而是在时代中造就自己。白居易适逢乱世,但他并不因为身处乱世而悲哀,而是用他的笔和才思,去忠实记录乱世的根源,并对受苦难的人民给予了无限同情。诗人终究老去,白居易也在争鸣中走向历史的深处,但诗人的传奇却没有散去,而是随着他的诗歌永远在文学的天空里飘荡,在人们的记忆里不断翻新。
  • 中国古代宰相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宰相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宰相在历史政治舞台上一直扮演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角色;他们几乎一身系天下之安危。相权的大小,无不直接影响政治局势能否稳定,天下能否长治久安,从历史发展的大体形势看,相权重,国势强;相权轻,则国势弱,因而了解了宰相的历史,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那个时代的历史;也就关注了历史。为此,编撰了《中国古代宰相传》一书。本书汇集了先秦至清朝的著名的宰相。在这些被选的宰相中,有的直言敢谏,有的阿谀逢迎;有的胆识非凡,有的才识平庸;有的清廉刚正,有的卖官鬻爵;有的千古流芳,有的万世遗臭。
  • 梁启超传(全集)

    梁启超传(全集)

    《梁启超传》以梁启超的生平经历为纵轴,以梁启超与康有为、袁世凯、孙中山等人的交往横向铺展开来,以点带面、以人带史,重新评估了梁启超及其思想的历史价值与当代意义;并以宽广的视野和宏大的格局,以梁启超为中心展示了晚清民国大变局中一代知识分子的痛苦、彷徨及艰难求索的历程。《梁启超传》堪称梁启超辞世83年来最为详尽、客观的传记。
热门推荐
  • 浴火战歌

    浴火战歌

    本书讲述了一代女王的坎坷成长史,前期无cp,慢热文,后期发力,用女王的故事为你描绘一段王朝的兴衰……
  • 转生成元素小精灵的那些事儿

    转生成元素小精灵的那些事儿

    研二秃头精夜间猝死,竟离奇转生成一只低阶魔物——元素小精灵!以重新做人为目标,研二学生决心重返地球,开始了在异界作威作福的魔王之旅。凶暴好战的战狼氏族?性感妩媚的妖狐一族?绝美诡秘的黑暗精灵?全部收入麾下!来来来,不要怕,老夫又不是什么魔鬼。 众人皆道:“求求你做个人吧。” 伊凡:“……你还别说,我曾经真的是个人。”
  • 王者荣耀之纵酒剑仙

    王者荣耀之纵酒剑仙

    王者大陆,群雄荟萃,诸子百家,楚汉风云,乱世三国,无数顶尖的灵魂在此碰撞。任你机关秘术纵横,任你魔种血脉传承,自一剑破之。东土长安,西域楼兰,一篇诗,一斗酒,一曲长歌,一剑天涯!剑仙之名,誓响彻大陆之巅!万道争锋,谁最后可称王者?大河之剑,天上来!
  • 逆乱传说

    逆乱传说

    狼女:“李阳你个始乱终弃的小人,呜呜呜”(伤心的哭泣)李阳:“唉唉唉,别哭啊,我不就是摸了你耳朵吗?怎么就始乱终弃了,又没对你干什么?”看着把李阳搂得紧紧的梦瑶,紫雨一跺脚就走了。“唉~紫雨别走啊,听我解释…………”“梦瑶能不能不要掐了,腰上的肉是真的疼…………”
  • 洪荒大自在道

    洪荒大自在道

    无所达致,自然而然,自在自适,不假他求,不须外物,自我圆满。此谓之——大自在!
  • 驭蛇小娘子

    驭蛇小娘子

    夫君心黑黑,宠妾灭妻不算,还把她打包外送。甚至要诛她九族!泣血而生,三年筹划,她化为和亲公主,斗妻妾,闯鬼林,驭群蛇……她立下毒誓,定要他血债血偿!
  • The Red Inn

    The Red In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唐瑟

    唐瑟

    唐武宗会昌元年,公元841年。东都洛阳初春的天气仍旧有些料峭,风吹来还有一丝丝的凉意。一家小作坊后院的丝柳发了新芽,几只黄鹂在上面跳来跳去,柳树下坐着一书生摸样的男子,那男子穿一袭单衣,微微凝眉,一手托着下巴,不时拿眼去看柳树上的黄鹂。男子眉间略显清愁,似乎有心事。
  • 送阎侍御归阙

    送阎侍御归阙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弦有所念人

    弦有所念人

    考古系女生谢韵娓厨艺一流,愿望就是做一个贤妻良母,毫无音乐细胞的她,为博得男神的好感,硬着头皮去学古琴,却不料弹出了一个古装美少年。原来美少年叫离弦子,是血珀琴上的一根琴弦,因沾染了谢韵娓的指尖血幻化为人……怪事囧事笑事轮番上演,两人约定:他教她琴艺,她帮他寻访爱人细辛的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