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86800000002

第2章 父亲的故事

文/英霆

父亲是一个很普通的农民。说他普通,是因为他普通的身材和普通的长相,与村里的老农站在一起聊天或坐在一起下棋,那是一幅和谐的乡村风景。但是,在我的心里,父亲却是那么的不平凡,有许多关于父亲的故事深深地刻在我的记忆里,当我不在父亲身边的日子里,那些往事常常不经召唤就浮现在我的眼前。

一、倔强的老头

想说我的父亲,就得从我的爷爷说起。因为父亲的个性很特别,尤其是父亲那强烈的自尊心,更是似乎有点不可思议。我想这可能与父亲受了爷爷的影响有关,因此,我想从我爷爷说起。

在父亲六岁时,我爷爷就过早的去世了。听八爷爷说,我爷爷是个很要强的人。爷爷是庄稼地里的一把好手,干其他的营生在周围几个村也是很有名的。其实爷爷长得体格并不健壮,相反,还有一点清瘦,很像一个读书人。爷爷干活又好又快,靠的是技巧。他不论干什么活,都很善于琢磨,力争用最小的力气干最多的活。所以爷爷干活显得特别利索。

有一年,村里建了一个砖窑,雇了一些人来干活。在干活的人中,有本地人,也有外地人。在那些本地人当中,爷爷是营生最好的一个。在外地来的人中,也有一个干活很多的人,他是一个鲁西人。据八爷爷说,那个鲁西人长得五大三粗,简直像是个野人一样。他干活并不快,也不巧,但是他却有使不完的力气。本地人干完活,就收工回家。外地人则是吃住都在窑场边的窝棚里。开工的第一天,我爷爷就和那个鲁西人暗暗地较上了劲儿。傍晚收工的时候,爷爷收拾起工具,慢悠悠地点起旱烟,深深地吸了一口,眯缝起眼睛看了看自己脱的砖坯,又看了看那个鲁西人脱的砖坯。爷爷大体估算了一下,自己脱的砖坯比那个鲁西人多着四五百个。爷爷很自豪地和同村的人一边说笑着一边回了家。

可是,第二天早饭后来到窑场,那个鲁西人脱的砖坯却已经超过了爷爷。爷爷大吃一惊。听其他人说,那个鲁西人是吃过晚饭后又干了一段时间,早上天不亮就起来又干了一段时间。爷爷没有说什么,而是更加起劲地干起活来。大家休息的时候,只有两个人还在干活,那就是爷爷和那个鲁西人。傍晚收工的时候,爷爷脱的砖坯数量又超过了那个鲁西人,可是爷爷的脸色却很难看。回家的路上,他低垂着头,一句话也不说。别人都劝他别再和那个鲁西人比了,可是爷爷没有说话,他回到家像虚脱了一样,吃过晚饭,倒头就睡。第三天,天不亮,爷爷就起来草草地吃了几口饭,到窑场去了,可等他来到,那个鲁西人已经闷着头干了好长时间。几天下来,爷爷已经累得虚弱不堪了,我奶奶很着急,但她知道自己劝也没用,便央求村里的长辈去劝他,可爷爷谁的话也不听,他不甘心自己的名声毁在一个外地人的手里。所以他依然咬紧牙关和那个鲁西人较着劲。这一个较量到底持续了多少时间,父亲不知道,那时候他还小。即便是八爷爷也记不准,但是,最后的结果他们都记得很清楚,那就是爷爷累得吐了血,从此一病不起,并且很快就去世了。

爷爷去世后,奶奶带着四个子女在贫困中苦苦挣扎着。在那段苦难的日子里,父亲过早地体会到了世态的炎凉和人间的冷暖。

父亲十六岁时,我的奶奶又去世了。奶奶去世时,父亲的三个姐姐都已出嫁到外村,父亲就独自撑起门户。父亲共有五个儿女,一家七口就靠着父亲和母亲在生产队干活挣工分来养活。因此,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清贫是最深刻的印象。可现在回忆起来,在那艰苦的岁月里,父亲却从来没有开口求过人,再苦再难也是自己咬牙挺着。因此,每当家里实在揭不开锅的时候,都是母亲到亲戚或邻居家去借钱借东西。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因为数学课上要学到圆,放学前,老师让我们回家后都去买圆规,第二天上课用。放了学,我跑到供销社一问,一支圆规要一角七分钱,我回到家,只有父亲在家,可家里没有钱,因为姥姥长病,母亲把家里仅有的一点钱拿去给姥姥买了营养品。母亲到姥姥家去还没有回来。父亲说:“等你娘回来再买吧!”说完话,他就去烧火做饭了。一边烧火,手里还拿着一本书在看着。我便和小伙伴到村西头母亲回来的路上去,一边玩耍一边等着母亲。直到母亲回来,到邻居大嫂家借了钱才给我买上了圆规。

小时候,我对父亲这种把面子看得比生命都重要的强烈的自尊很不理解,长大后才渐渐知道一些关于父亲的故事,也才渐渐地理解了父亲的倔强与固执。由于爷爷和奶奶去世的早,更由于家里贫穷,又没有亲人可以依靠,父亲自幼遭受了许多人的白眼,甚至包括一些亲戚的白眼。或许是爷爷的性格的遗传,也或许是生活的磨练,更可能是两者兼而有之,父亲的自尊心很强,有时候甚至到了很敏感的程度。性格更是异常的倔强,倔强得近乎于固执。

其实,父亲对人是很和善的,在村里有很好的人缘,可以说受到了全村人的普遍尊敬。可是,父亲对那些曾经伤害过他的自尊心的人,是从来不会原谅的。

我印象最深的是父亲和大姑之间的矛盾。从我记事以来,就没见父亲到大姑家去过。对这件事,父亲从来没有对我们说过。后来我从母亲那儿渐渐地了解了事情的原委:父亲成家以后,每年都要到他的三个姐姐家中拜年。有一年的正月里,父亲冒着大雪到大姑家去拜年。一进门,正好大姑家里有别的亲戚。大姑正在忙着做饭,一见父亲穿着一件连棉絮都露在外面的破棉袄,觉得很丢人。就提着父亲的乳名说:“你看家里这么多客人,你就不会穿件像样点的衣裳?大过年的,多寒碜啊!”父亲听了这句话,一下子愣住了,一屋子人都看着父亲。父亲涨红了脸,瞪大眼睛狠狠地盯了大姑一眼,一句话也没说,扭头就又扑进了鹅毛大雪中。当他刚刚走出大门的时候,大姑父追出来拉住了他的手,父亲用力地甩开了大姑父,他用很决绝的语气对大姑父说:“我这一辈子绝不再踏进你家半步。”当大姑放下手里的活,颠着小脚来到大门口的时候,她只看到一片茫茫的大雪中父亲的背影。大姑后悔了,她可能是无心的说了那一句话,她站在门口大声的呼唤着父亲,可是父亲没有回头。

后来,每年的正月初二,父亲都让我们到大姑家去拜年,但是他却是真的再也没有进过大姑的家门。我的二姑夫很想从中撮合,他和二姑多次到我家劝说,可是父亲坚决不答应。有一年,二姑父约着大姑父一块儿来我家,父亲好酒好菜的招待,对大姑父依然是很尊敬。可是他就是不答应到大姑家去。记得我大哥结婚的那一年,大姑也来了,并且在我家住了一个晚上,父亲对大姑恭恭敬敬,没有丝毫的怠慢。大姑走后,二姑、三姑和母亲趁机劝他别再拧着了。可父亲说:“我承认她是我的姐姐,我这儿是她的娘家,她无论啥时候回来我都不会怠慢她。可是,当年她伤了我的心,我当着她家的一些亲戚发了誓,我至死都不会再进她的家门。”

可是,最终父亲还是违背了自己的誓言,那是大姑病危的时候,大姑父托人捎信来说大姑要见父亲一面。在亲情面前,父亲终于妥协了,他去看望了大姑。回家后,父亲流着泪说自己的自尊把大姑害得很苦。这恐怕是父亲唯一一次违背自己的诺言。

大姑去世的时候,我们兄弟三人前去奔丧。临行前,父亲把我们叫到跟前,似乎想说什么。我看到父亲眼圈通红,头不停的颤动,可终究什么也没有说。我知道,父亲的心里其实很苦!很苦!可他就是不愿意说出来。

二、爱读书的乡下人

用当下的眼光看,父亲的学历并不高。其实,何止是不高呢,简直是很低。他只不过是高小毕业。现在可能有很多人不知道“高小”是个什么学历,说白了就是小学毕业。父亲上学的那个年代的小学分作初级小学和高级小学,初级小学在本村上,是一至四年级。高级小学全县只有几处,是小学五六年级。在上个世纪的四十年代末期的农村,高小生就算是挺有学问的人了。那时北方已经解放,解放军向长江以南进军,急需一大批南下干部。当时的解放区地方政府大量征集高小以上学历的人员随军南下。父亲也想去,带队的领导也很赏识父亲,很想带他去。可是,奶奶是在连续生了三个女儿以后才有了父亲,况且爷爷又早已去世。奶奶很需要父亲来撑起这个家,所以奶奶无论如何不答应父亲南下。最终父亲只得留下来,父亲也就想当然的成了当时村里高学历的人。再加上父亲爱读书、善思考,很快的,父亲便成了村里的大能人。从十几岁开始就在村里干起了会计。

在成立合作社以后,父亲又到大社食堂当了会计。会计算是一个文差事,大多数时间是不需要到田里去劳动的。父亲于是便有了大量的时间读书。但是,当时的农村还是非常落后的,能够读到的书并不多。也正是因为如此,父亲的读书就有两个特点:一是他没有挑选的余地,只能是见到什么书就读什么书,这有点饥不择食的味道。但是也正因为这样,父亲读的书很杂,五花八门,什么书都有。既有《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儒林外史》以及《家》、《子夜》这样的古今名著,又有《三侠五义》、《七剑十三侠》、《绿牡丹》、《彭公案》等侠义小说,还有被父亲称之为外学的《奇门遁甲》、《麻衣柳庄相》等书籍。二是由于没有很多书读,父亲便在没有新书可读的时候,对一部分他所喜欢的书反复研读,像《水浒传》、《三国演义》、《麻衣柳庄相》等,他都读了不下几十遍,有些章节几乎达到了能够默诵的程度。

改革开放以后,在忙完责任田里的活计以后,为了挣点钱填补家用,父亲做起了贩卖鸡蛋的小生意。每天下午他骑着一辆老国防牌自行车,走村串巷,收购鸡蛋。第二天早上便到离家30多里的胜利油田基地去卖鸡蛋。即便是卖鸡蛋时,他也忙里偷闲地看书。只要面前没有人来买鸡蛋,他便拿起书读上几页。这引起了石油大学的一位老教授的注意,他想不到一个穿着破旧的年近五十的乡下人竟如此爱读书。他便常常到父亲的摊子上买鸡蛋。一来二去,两个人竟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他把父亲介绍给大学的餐厅负责人,请那个负责人帮父亲的忙。从此只要食堂需要鸡蛋就买父亲的。他还想办法为父亲办理了一张图书馆的借书证。卖完鸡蛋,父亲便常常骑着自行车,到图书馆去借书看。记得那时候我正上初中,在父亲的影响下,我也很喜欢读书。父亲借回来的一些书我们父子轮流着看。《聊斋志异》、《三言二拍》、《说岳全传》、《杨家将》、《春秋战国故事》、《烈火金刚》、《野火春风斗古城》《红旗谱》《山乡巨变》等一大批图书我都是在那个时候读到的。

由于读书多,只有小学文化的父亲竟成了一个有学问的人。父亲善写诗词,几十年来,他写的诗词已有厚厚的三大本。他写诗词,只是自娱,从未想过投稿和发表。父亲还通晓易理和阴阳学,村里青年人结婚写婚呈、择吉日,老人去世选坟地、主丧务等都离不了父亲。但父亲却从来不让我学那些阴阳学,他曾多次郑重地对我说:“婚丧嫁娶和阴阳风水都是外学,算不得正途。我小时候家里穷,上不起学,在当时落后的农村,我靠这些东西赢得了乡亲们的尊敬。但现在,你必须好好念书,那才是真正的出路。”在我学习写作几年之后,父亲很认真的用一个本子给我写下了这一方面的一些知识,他把那个本子交给我的时候,我愣住了。因为父亲一直是反对我学习这些东西的。我用疑惑的目光看着父亲,父亲说:“我看过你写的小说,在描写一个算卦先生时,写得很空。以前我不让你学这些东西,是怕影响你的学业。现在你既然想当一个作家,那就得什么书都读一点,各方面的知识都要懂一点,不然,你写出小说来让行家看了笑话。”

2003年,村里组织编写《村志》,当时已年近七旬的父亲担任了副主编。他整天忙着采访、组稿、写稿,每天晚上都工作到深夜。我劝他不要太劳累了,要悠着点。可他说恐怕这是他在有生之年最后一次为村里做贡献了,一定要尽最大的努力编好《村志》,尽量少出一些错误,尽量少留下一点遗憾。《村志》初稿完成后,他在《村志辑成有感》中写道:“但使村志得付梓,何惜残躯近壤泉。”我知道,这次编写《村志》,全体编写人员都是义务的,连一分钱的报酬也没有。可父亲的那份认真劲儿,现在的很多年轻人恐怕是无法理解的。

现在父亲已经年逾七旬,他的五个子女都早已成人。他于去年辞去了村会计职务,真正的闲了下来。但是现在农村依然没有图书室,读书条件还不充足。于是我便常常从学校图书室选择一些父亲爱读的书,利用星期天回家的机会带回去给父亲读。每当星期天我回家时,父子俩便开怀畅谈读书心得。看着我们谈笑风生,有时甚至展开热烈讨论,母亲不止一次地笑着对我说:“你一来家,你爹的话匣子就打开了。”我分明看得出,母亲心里的欢喜是写在那布满皱纹的脸上的。

三、听父亲讲故事

我是听着父亲的故事长大的。父亲很会讲故事,小时候,农村的娱乐活动少得可怜。每天晚上,我都缠着父亲给我讲故事。

夏天的晚上,父亲拿着用麦秸编成的凉席,母亲拿着几把大蒲扇,带着我和姐姐到院外的通风处乘凉。那时农村没有电,自然也就没有电扇。吃过晚饭,各家各户的大人们便带着孩子到街道上来乘凉。孩子们躺在凉席上,大人们坐在凉席的边上,一边给孩子们扇着风,驱赶着蚊子,一边说着话。这时候,父亲便会给我讲故事。父亲一开始讲故事,周围的大人们便立刻停止了闲聊,孩子们也停止了喧闹,静静地听父亲讲故事。此时,我躺在凉席上,望着天上的星星,听着父亲的故事。听着听着,我就会渐渐地睡着了。直到夜深了,天凉下来了,父亲和母亲便把我抱回家。看着星星,听着故事,身边还有父母用大蒲扇不紧不慢地扇着凉风,那真的是很惬意的。可等后来我有了孩子之后,家里虽然有电风扇,但是晚饭后还是习惯到门口去坐着乘乘凉、聊聊天。这时我和妻子轮流着用扇子给孩子扇着风。常常是不长时间我就觉得很累了,便带着孩子回家去让电扇代劳。直到此时,我才体会到:孩子的舒服与惬意是用父母的辛苦换来的。

到了冬天,吃过晚饭,我便赶紧钻到被窝里。母亲在做晚饭时,就把我的被褥在火炕上铺开,等饭做熟了,我的被窝里也就异常干燥温暖了。我躺在暖乎乎的被窝里,只露出个脑袋。此时母亲常常是在煤油灯跟前做针线活,而父亲则常常是一边剥棉桃一边给我讲故事。

父亲讲的故事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一些民间口头流传的故事,这些故事大多与鬼怪有关;另一类是父亲从书上看来的故事。不知为什么,我总有一种想法,那就是父亲好像不太喜欢《西游记》,因为在我的童年时期,父亲给我讲的神话故事和鬼怪故事大都是《封神演义》和《聊斋志异》。可我明明记得父亲曾经读过《西游记》,但在我的记忆里,父亲好像只给我讲过《大闹天空》等几个片段。我成人后,和父亲聊起《西游记》来,父亲说:“《西游记》的开始部分确实写得不错,但是后面的除妖故事几乎是千篇一律,那些妖怪不是这家神仙的童子就是那家神仙的坐骑。并且很多地方是前后矛盾的。孙悟空大闹天空时只有二郎神能和他打平手,可等他保着唐僧取经时,他却常常被天上的某家神仙的童子或坐骑弄得晕头转向,除了到处求救就没有什么本领了。”从父亲的这些言谈中,我终于明白了父亲为什么很少给我讲《西游记》的故事。

父亲给我讲得最多的是《水浒传》。父亲讲水浒故事不是照本宣科,而是常常对故事进行再创作。把自己的生活经验糅合到故事中。在他的故事里,武松不再是个杀人不眨眼的草莽英雄,而是一个很有人情味还很幽默的人物。而讲林冲的时候,父亲还对林冲逼上梁山时的心理活动描画的异常形象生动。

父亲的故事不仅伴我度过了一个贫穷但却很值得回忆的童年,而且直到现在还影响到我的写作,甚至我的一些小说就直接取材于父亲给我讲的故事。每当星期天或节假日我回家和父亲闲聊时,父亲还常常会情不自禁地给我讲一些故事。他的故事已经陪伴我几十年了,而年已七旬的父亲不可能记得那些故事大都是他早已讲过的了,常常讲得眉飞色舞。我当然不忍心影响父亲的好心情,便装做没有听过的样子,津津有味地听着。倒是母亲常常不客气地说:“你那些陈芝麻烂谷子都讲了多少遍了?”而此时,我便会说:“讲过吗?可能那时候我很小,没记住。我觉得这个故事是一个很好的小说题材呢!”听了我的话,父亲可能也猜到我是在骗他。但他也不忍心揭穿我,还是会继续讲下去。只是他讲的就简略了,很快的讲完后便转变一个话题,我们继续聊下去。

四、父亲的圈套

小时候,我是一个很顽皮的孩子,不喜欢读书学习,还经常和同龄的孩子打架。当然,我还很喜欢听父亲讲故事,每当父亲讲故事的时候,我就能安安静静的坐在那儿。在父亲所讲的故事里,我最喜欢听的就是水浒故事,因为那里面有打虎英雄武松、花和尚鲁智深,还有卖人肉包子的孙二娘……

后来,父亲便经常给我买一些小人书,我渐渐的喜欢上了读书,当然那时还仅仅限于喜欢读小人书。可这一点点进步,父亲都看在眼里。那时虽然家里穷,我们吃的、穿的都不好,可父亲给我买小人书的时候却从来都是很大方的。为此,常常惹得母亲不高兴,他常常数落父亲和我:天天看书,那是能顶饥啊还是能防寒啊?父亲从来都不辩解,依然故我。母亲呢,也只是唠叨上两句,就该忙啥就忙啥去了。我从小也有一个邪脾气,越是大人不让做的事我就越去做。母亲的唠叨不仅没能阻止父亲和我读书,我反而常常让父亲给我买小人书读。每当母亲数落我们的时候,父亲便对我使一个眼色,我冲父亲做一个鬼脸,我们就会神地笑一下。此时我和父亲就成了一个同盟,我的心里就有和母亲故意作对的快感。渐渐地,放学回到家我就不再到街道上去和小朋友们打闹玩耍了,常常是坐在那儿读小人书。遇到不认识的字还主动地去问父亲。

等到我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已经读了很多小人书和一些通俗易懂的书,可是对父亲读的那些大部头的书,我还是不敢问津的。

一天晚上,刚刚吃过晚饭,父亲主动地说给我讲水浒故事。我当然很高兴,因为以前父亲都是先让我自己读一会儿书,等我打盹的时候他才给我讲故事的。可是正当父亲给我讲到罗真人用一块手帕把李逵送到天上而那块手帕却不平稳吓得李逵冲着罗真人嗷嗷乱叫的时候。母亲却突然提醒父亲说:今天晚上大队里不是开会吗?你咋讲起故事来把啥事儿都给忘了?父亲恍然大悟,对我说:等开会回来再给你讲。说完便急匆匆地走了。

父亲走后,我便焦急地等着父亲。母亲说:别等了,快睡觉吧!他一开会还不知道多晚才回来。可正听到节骨眼儿上呢,我哪里能睡得着觉呢?母亲说:你爹讲的那些故事又不是他自个儿编的,他不就是看了那本厚书再讲给你听么,你不会自己去看看到底是咋回事?

母亲的话一下子提醒了我,我立刻从桌子上拿起父亲看的《水浒全传》,去找父亲刚才讲到的故事。可那么厚的一本书我到哪儿去找呢?母亲说:你先看前边的目录,看看有没有李逵和罗真人的名字。我便细心地找起来。还真的就找到了,那一回的题目是《戴宗智取公孙胜,李逵斧劈罗真人》。

于是,我坐在煤油灯下,开始自己读起《水浒》来。当时,我只觉得那些语言与小人书上的语言是很不一样的,读起来很吃力。我很烦躁地在父亲刚刚坐过的那把椅子上,一会儿挪动一下屁股,一会儿扭动一下身子。母亲在那儿好像是很专心地纳着鞋底,可我的举动却全都落在了她的眼里。她说:“那么厚的书可不是谁想读就能读得了的,你读不了就放下吧!”这又触犯了我的倔脾气,我白了母亲一眼,心里想:你越是说我做不到的事,我就偏要做到。于是,我什么也不说,低下头,囫囵吞枣地读起书来。过了一会儿,为了证明我能读懂,我还故意像是心领神会的样子笑出了声。

当然,里面有一些字我是不认识的。在学校读书遇到不认识的字时,老师总是让我们查字典。可我不喜欢这么做,因为一停下来,就把故事情节弄得断断续续、支离破碎。所以,在家里读书,我只要能弄懂大致的意思就行了,我要欣赏的是故事,而不是什么优美的词句和语法。所以,虽然有一些字我不认识,更有一些词句似懂非懂,但我依然读得津津有味。很快便读完了那一回,我被故事吸引着,又往下读。直到我很困了,父亲还没回来,我便上炕睡觉了。

可凑巧的是连续几个晚上,父亲总是有事,不能给我讲故事。我只得自己继续读下去。渐渐地,我竟然着了迷。以后便不再缠着父亲给我讲故事了。

长大以后,我才明白,原来那是父亲和母亲商量着给我设下的一个圈套。可正是这个圈套套住了我,使我迷恋上了读书。现在回想起来,除了当时很流行的小人书以外,我读的第一本真正的文学书就是《水浒传》。并且成了我最喜欢读的几本书之一,也是迄今为止我读的遍数最多的书。正是《水浒传》给我打下了传统文学的底子,并最终引领我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

五、在生病的日子里

一九九六年冬,我的三弟结了婚。至此,父亲的五个儿女都已成了家。第二年麦收以后,父母和三弟分了家。按照我们当地的习俗,有几个儿子的,每个儿子结婚后都在第二年的麦收后分出去单独生活,但是父母处还是大家,直到最小的儿子结了婚才是彻底的分家。这一次分家时,子女们就要商量每月给父母多少赡养费等等事宜了。那一年父亲五十八岁,正担任着村会计职务,同时还在村里的一家面粉厂当会计。因此,当我们协商着给父母凑赡养费时,父亲说:“现在我在面粉厂干着活,每月有几百块钱的收入,村里每年也要给我一点补助,暂时够我们花的。老大拖着仨孩子,老二还领着民办教师工资,都拖家带口的,也很不容易,老三去年刚结了婚,这日子也不富裕,这赡养费就先别凑了,等以后我干不动活的时候再凑吧。”

后来我们经过商量,把父母名下的责任田分开由我们兄弟三人种,按时给父母凑口粮。分完家,父亲就不用再下地劳动了,每天按时到面粉厂上班。母亲则在家里料理家务。父亲终于可以松一口气、歇一歇了。

可是就在这一年的秋天,父亲却长了一场病。开始是发烧,父亲只当作是一般的感冒,买了点药吃,但总不见好,父亲却一直瞒着我们。拖了一段时间后,有一天父亲咳出的痰中竟带有血丝,母亲慌了,便偷偷地告诉了我大哥。那一天正好是星期天,我正好回家,大哥赶紧把我和三弟叫去,商量着送父亲去医院。那时的乡下还没有交通车,我们就用三弟的农用三轮车拉着父亲到乡卫生院去看病。做了胸部透视之后,医生说肺部有一个较大的阴影,怀疑是肺炎,建议先回家输液消炎,一个疗程之后,再到医院透视。一周之后,我们又和父亲去了卫生院,拍了X光片之后,医生说那个阴影一点也没有变小,这恐怕不是肺炎。他建议我们到市医院去做个CT看看。听了医生的话,我们兄弟三人都很紧张,赶紧用三轮车拉着父亲去了市医院。等赶到市人民医院,医生已经下班了,我们只好等到下午检查。下午做了CT之后,当天拿不出结果,我们就一起回了家。第二天,大哥到医院拿出了结果,诊断结论是“肺部肿瘤”,医生建议立即住院治疗。

可是父亲却坚决不同意住院。他说:“你们的心思我知道,我虽然是个种了一辈子庄稼的农民,可我并不糊涂。不要说我这个老百姓,就是那些大干部、大人物得了这种病不也是照样死吗?村里以前有几个老人得了这种病,动了手术,不仅没有延长寿命,反而死得更快。白白地花了许多钱,受了许多罪。这又何必呢?”

其实,父亲的心思我们很清楚,当时大哥家的三个孩子都在上学,就靠大哥到建筑工地上干活和大嫂种田供应,日子的确是很紧巴。而我在当了十年民办教师后,于一九九五年考上了师范学校,那时正在邻村的学校实习,还没有毕业,每月靠二百多元的民办教师工资维持三口之家的生活。三弟刚刚结了婚还没有积蓄。我的两个姐姐也都是地道的农民,家境都不富裕。父亲以为自己得了不治之症,怕连累我们花很多钱而主动放弃了生的希望。无论我们怎么劝说,他就是不答应住院。

无奈,我们只得一边让村医给他输液,一边做他的思想工作。这样一只僵持了十几天。在这十几天里,开始输液还能退烧,后来输液也不能退烧了,我们很着急。一天晚饭时,我忽然想到父亲是一个把尊严看得比生命都重要的人,他常常教育我们要有尊严地活着。我想或许能从这点上说服父亲。我放下饭碗,匆匆地来到父母家。由于天天来磨,父亲根本就不理我,他躺在床上闭着眼,摆出一副任你怎么劝说都不搭腔的样子。我噙着眼泪对父亲说:“您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兄弟姐妹五个都抚养成人,您一直教育我们要做人人尊敬的人,让我们有尊严地活着。可是您现在得了病,却坚持不去住院治疗,村里人会怎么议论我们呢?没有钱,我们可以借,以后挣了钱再还,可是你让我们失去了尊严,我们这一辈子都不能抬起头来,我们会痛悔一生。”

我看到父亲的眼角淌出了泪水,过了好长时间,父亲终于叹了一口气后无可奈何地说:“那就去看看吧!”我立刻去告诉了大哥和三弟。又连夜到朋友处借好了一辆车。我们生怕父亲反悔,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我们就陪着父亲去了医院。

在医院里,父亲一有空闲时间就躺在床上看书,有时也和他临床的一个老人下象棋或者聊聊天,父亲乐观的态度和幽默风趣的语言影响到了同病房的所有人。就连医生和护士也都很愿意和父亲聊上几句。动完手术之后,切片做了病理化验。化验结果出来后,主治大夫兴冲冲地来到病房,对正在看书的父亲说:“老刘,你知道你得的是什么病吗?”父亲笑了笑说:“不知道啊!”大夫说:“你得的是好病啊!”听了大夫的话,父亲心里明白了,自己的病可能不是什么癌症了,可他故意装作不懂的样子,很认真地说:“病还有好的吗?”大夫说:“你得的不是恶性肿瘤。那么大的肿瘤,竟然没有恶化,这种情况是很少见的。老刘,你的命好啊!”父亲和大夫都笑了。

父亲出院以后,在我的建议下,父亲学起了太极拳。每天早晚,父亲都在院子里认真地练习太极拳。从那以后,父亲的身体一直很好。

作者简介:

英霆,本名刘英亭,山东东营人,鲁迅文学院第五届网络作家班学员,山东省第二批齐鲁文化之星,东营区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品发表于《诗刊》、《中国文学》、《山东文学》、《小说月刊》等60余家报刊。长篇小说《暗斗》入选中国作协2011年度重点作品扶持项目,中篇小说《我走在我的影子上》获首届山东省青年作家文学奖一等奖,短篇小说《十年前的月亮》获东营市首届黄河口文艺奖。

同类推荐
  • 大学教师的工资条(2005-2006)

    大学教师的工资条(2005-2006)

    最近,网上攻讦很多,因为俺在凤凰《一虎一席谈》里表述了一个观点——“人类社会分出阶层并不可怕,分出阶层利于激励勤勉,鞭策后进,这是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分配制度的基础,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高阶层对低阶层没有关爱。”——这意思一出,一帮希(稀)奇古怪的网名便炸了营,纷纷断章取义,说阿忆讲了,要把财富全给精英,让劳动人民饿着,因此这个叫“阿忆”的人,应该是北大最无耻的副教授。
  • 千年庭院

    千年庭院

    余秋雨可谓暴得大名又饱尝诽议。但当你随他走近千年庭院,触摸华夏古国的千年文脉;当你随他走茫茫大漠,手指王道士泪洒敦煌;当你随他走苏东坡的内心深处,感叹旷世大才栽在小人手下;当你随他走一个王朝的背影,沉思三百年的是非功过……你会恍然一悟:余秋雨的成名自有道理! 寓历史于长谈里,融文化于美文中,笔下沧桑尽显,文中情感奔突。读之,让你感让你悟,让你唏嘘让你沉思,让你扼腕长叹,让你潸然泪下,让你热血沸腾,文化历史大散文有此境界者,当今文坛惟有余秋雨! 余秋雨可谓暴得大名又饱尝诽议。但当你随他走近千年庭院,触摸华夏古国的千年文脉;当你随他走茫茫大漠,手指王道士泪洒敦煌;当你随他走苏东坡的内心深处,感叹旷世大才栽在小人手下;当你随他走一个王朝的背影,沉思三百年的是非功过……你会恍然一悟:余秋雨的成名自有道理!寓历史于长谈里,融文化于美文中,笔下沧桑尽显,文中情感奔突。读之,让你感让你悟,让你唏嘘让你沉思,让你扼腕长叹,让你潸然泪下,让你热血沸腾,文化历史大散文有此境界者,当今文坛惟有余秋雨!
  • 唐伯虎画真容

    唐伯虎画真容

    从此春去秋来,唐伯虎果然画好了八张有名有姓的美女图心中十分得意,感到这次一定要叫祝枝山大吃一惊,让他也尝尝输掉银子的滋味。
  • 废墟曾经辉煌

    废墟曾经辉煌

    《废墟曾经辉煌》为著名小说家张翎第一本散文作品集,是其二十多年散文创作的总集。共分三辑,第一辑“雪泥鸿爪”,为作者游览成都、古巴等地的见闻记录;第二辑“朝花夕拾”,是作者对童年、成长、故土、亲友的回忆文章;第三辑“书言书语”,主要包括作者的书评和其代表作的创作谈。张翎出生在沿海城市温州,童年生活在瓯江边。后来离开故乡到上海读大学,再后来离开中国漂流到大洋彼岸,对中西文化的异同有了全新的体会……虽然离家乡越来越远,但她在异乡书写故乡,字里行间都有着浓浓的江南风情。
  • 向着未来的歌唱

    向着未来的歌唱

    又是一个金秋时节,苍翠的山林中,那金光烁烁的橘子,硕动着微醺的橘,向着未来的歌唱!
热门推荐
  • 寻卦

    寻卦

    家人纷纷于“岁运并临”之年身亡,背后藏着什么原因?得到高人指点,返回祖居探寻原因,偶遇美女记者,却发现对方另有所谋……寻踪至贵州,惊觉有五个家族的人有同样的遭遇,所有人都在盯着一个叫做“嫦娥奔月”的命局!一个个的神秘地方,一处处的八卦设置,令人眼花缭乱!
  • 蜜枕娇妻:总裁轻点撩

    蜜枕娇妻:总裁轻点撩

    她被现实生活所迫,练就神偷技能。他被家庭亲人背叛,练就狡诈阴谋。一场看似毫无瓜葛的案犯现场,从未失手的她却被抓住把柄。一场原本与他并无关系的事件,让他萌生阴谋只为得到爱情。当她手握他母亲遗物,当他带着证据上门威胁……“把他勾到手,这个就当你的报酬。”他轻蔑的看着她,手中的照片轻轻一扔。被她恍如珍宝的接到手,看着照片上的男子,轻轻蹙眉。她刚想拿出手里的戒指,却转念一想:“好!一言为定!”可他为别人设下的套路,却套中了自己;可她明明按照剧本下套,却套中两个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家大神超A的

    我家大神超A的

    都9102年了,居然还有人用邮箱聊天,陈诗怡有点小嫌弃。不过这人好像有点帅,好像钱还有点多。满级游戏账号居然是买的?队友等级都是代刷的?大神居然比自己还弱?这好像有点怪怪的!怪奇怪的,怎么见他的次数还越来越多了?“哎,我们不是游戏搭档吗,怎么你现在不玩游戏了?”“玩游戏是为了你,现在你都在我身边了,我还玩什么游戏?”“所以当初的都是你给我下的套?”
  • 生活小指南

    生活小指南

    在生活中我们总能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上当受骗不在小数,我们何不多阅读此类书籍充实自己,本书中主要讲了四部分,第一部分:关于住宅、家居、装饰、灯光、色彩等问题的介绍。第二部分:花卉到了秋天的一些养护。第三部分:作为消费者我们在选择一些农、副、水、畜、果、蔬、饮料、罐头产品的挑选与诀窍。第四部分:对于服饰、鞋、帽、围巾及床上用品、药材、保健用品、日常用品的选购的一些方法。
  • 挑战无极限

    挑战无极限

    影响百万学生的英语学习和感恩教育读本,著名英语教育专家.爱国演说家张雄老师倾情力作!“永不放弃挑战极限您就是下一个奇迹”
  • 东来紫气

    东来紫气

    他是一个普通人,但是注定今生无法普通!游走于修真的世界,做着生与死的抉择!且看仙族惊天秘闻,如何在他手中一一显现!这里有“决不放弃”的豪情!这里有“永不怯懦”的壮志!这里有“金戈铁马”的杀伐!这里有“偷天换日”的阴谋!日出东方,紫气破晓,且看《东来紫气》!
  • 快穿之大哥求求你别再崩了

    快穿之大哥求求你别再崩了

    作为一只勤勤恳恳的世界补丁员,有一个清奇的系统,和一堆崩坏的主角们,我(何欢)表示:我好怕啊,但是统砸总不信柔弱的我,嘤嘤嘤~~好冷酷好无情呐。系统(小白)面无表情:戏精本精,你起码给个害怕的表情啊!!!你那一脸很欠的表情是干嘛的啊!!(升级流,不断学习的宿主,一个极其普通的人,通过不断学习强大自我和不服输的念头爬向顶端,无金手指,乌鸦嘴石锤,尤其会装)
  • 豪门盛宠:小娇妻,你别逃

    豪门盛宠:小娇妻,你别逃

    “李菁,从今往后,你的任何事情,包括生死都和我无关,你好自为之。”“阿宇,原来你从来都没有相信过我,那么我的任何解释都是多余的,再见,再也不见....”五年后深夜某酒店角落,“菁菁,明天的吻戏不许拍!不然我会让这部剧消失。”“呵,冯大总裁是闲的没事干了?竟然到这里来和我这个小演员来说这些,真是让我这个小演员‘受宠若惊’呐!哼,是谁当年说我的事和冯大总裁没有任何关系?”“是谁?到底是谁?反正不是我!”反正当年也没有任何人听见或看见是我,现在是媳妇儿重要,其他啥都有不重要。这是在打脸吗?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The Three Musketeers 三个火枪手(V)(英文版)

    The Three Musketeers 三个火枪手(V)(英文版)

    Dumas' classic story, first serialized in 1844, has enthralled readers with its fast-paced plot, endearing characters, and romantic ideals, immortalized by the motto "one for all, all for one."A timeless tale of adventure, romance, intrigue, and revenge,The Three Musketeers is the captivating story. A historical romance, this novel tells of the adventures of the hot-headed young Gascon, d'Artagnan and his three companions Athos, Porthos and Aramis as they gallantly defend the Queen of France, using their wit and their pgsk.com must foil the nefarious plotting of Cardinal Richelieu against the King and Queen, despite his appearance as an ally. D'Artagnan and the three Musketeers must also overcome the villainous machinations of Milady de Winter, whose lethal criminality threatens those in political power and the love of d'Artgnan for Constance Bonacieu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