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31500000007

第7章 七法第五

【题解】

七法指治国、治军的七项基本原则,主要从分析政治和军事的关系入手,着重阐述了较为系统的军事思想,分为七法、四伤、为兵之术、选陈共四节。“七法”节首先提出,“治民”是“为兵”的前提,“为兵”直接为“胜敌国”“正天下”的政治目的服务;接着详述七法的具体内容和不明七法的后果。全篇以论兵为核心,是全书中一篇重要的军事论文。

【原文】

言是而不能立,言非而不能废;有功而不能赏,有罪而不能诛[1]。若是而能治民者,未之有也。是必立,非必废,有功必赏,有罪必诛,若是安治矣?未也,是何也?曰:形势器械[2]未具,犹之不治也。形势器械具四者备,治矣。不能治其民,而能强其兵者,未之有也。能治其民矣,而不明于为兵之数[3],犹之不可。不能强[4]其兵,而能必胜敌国者,未之有也;能强其兵,而不明于胜敌国之理,犹之不胜也。兵不必胜敌国,而能正天下者,未之有也。兵必胜敌国矣,而不明正天下之分,犹之不可,故曰:治民有器[5],为兵有数,胜敌国有理,正天下有分。

【注释】

[1]诛:惩处。[2]形势器械:形势,指治理百姓各方面的客观形势。器械,工具。指治理百姓的具体设施。[3]数:方法。[4]强:强化。[5]器:指上述形势、器械等治民的条件。

【译文】

正确的主张不能用,错误的主张不能废,有功而不能赏,有罪而不能罚;像这样而能治理好人民的,从来没有过。正确的坚决采用,错误的坚决废止,有功必赏,有罪必罚,这就可以治理好了吗?还不能。为什么?因为,不具备客观形势和军事器械,仍然不能治理好。具备了客观形势和军事器械以后,再具备上述四项,那就可以治理好了。不能治理好人民而能强大其军队的事情,从来没有;能治其民而不懂用兵的策略,仍然不行。不能强大其军队而能必胜敌国的事情,从来没有;能够强大其军队而不明胜敌国之理,仍然不能打胜。兵力没有必胜敌国的把握而能够征服天下的事情,从来没有;兵力有了必胜的把握而不明征服天下的纲领,仍然是不行的。所以说,治民要有军备,用兵要有策略,战胜敌国要有理,匡正天下要有纲领。

【原文】

则、象、法、化、决塞、心术、计数[1],根[2]天地之气,寒暑之和,水土之性,人民鸟兽草木之生物,虽不甚多,皆均有焉,而未尝变也,谓之则[3]。义也、名也、时也、似也、类也、比也、状也,谓之象[4]。尺寸也、绳墨也、规矩也、衡石也、斗斛也、角量也,谓之法[5]。渐也、顺也、靡也、久也、服也、习也,谓之化[6]。予夺也、险易也、利害也、难易也、开闭也、杀生也,谓之决塞[7]。实也、诚也、厚也、施也、度也、恕也,谓之心术。刚柔也、轻重也、大小也、实虚也、远近也、多少也,谓之计数。

【注释】

[1]计数:计算、筹划。[2]根:寻根、探索。[3]则:法则。[4]象:表象,情况。[5]法:法度,标准。[6]化:变化,教化。[7]决塞:打开或者堵塞,引申为对事物的判断或者权衡。

【译文】

关于规律、形象、规范、教化、决塞、心术和计数:探索天地的元气,寒暑的协调,水土的性质以及人类、鸟兽、草木的生长繁殖,事物虽多,但都有一个共同性,而且是不变的,这就叫作规律。事物的外形、名称、年代、相似、类属、依次、状态等等,叫作形象。尺寸、绳墨、规矩、衡石、斗斛、角量等等,叫作规范。渐进、驯服、磨炼、熏陶、适应、习惯等等,叫作教化。予与夺、险与易、利与害、难与易、开与闭、死与生等等,叫作决塞。老实、忠诚、宽厚、施舍、度量、容让等等,叫作心术。刚柔、轻重、大小、虚实、远近、多少等等,叫作计数。

【原文】

不明于则,而欲出号令,犹立朝夕于运均[1]之上,檐竿而欲定其末[2]。不明于象,而欲论材审用,犹绝长以为短,续短以为长。不明于法,而欲治民一众,犹左书而右息[3]之。不明于化,而欲变俗易教,犹朝揉轮[4]而夕欲乘车。不明于决塞,而欲驱众移民,犹使水逆流。不明于心术,而欲行令于人,犹倍招[5]而必拘之。不明于计数,而欲举大事,犹无舟楫而欲经于水险[6]也。故曰:错仪画制[7],不知则不可;论材审用,不知象不可;和民一众,不知法不可;变俗易教,不知化不可;驱众移民,不知决塞不可;布令必行,不知心术不可;举事必成,不知计数不可。

【注释】

[1]运均:测日影的标杆。[2]定其末:固定竹竿的末端。[3]右息:用右手阻止。[4]揉轮:弯木制造车轮。[5]倍招:倍,同“背”。背离目标。[6]水险:水上的险要之处。[7]错仪画制:制定法令制度。

【译文】

不懂得规律,却想要立法定制,就好比把测时的标杆插在转动者的陶轮上,摇动竹竿而妄想稳定它的末端一样。不了解形象,而想量才用人,就好比把长材短用,短材长用一样。不了解事物的规范,而想治理人民,统一群众,就好比用左手写字,而闲着右手一样。不明白教化而想移风易俗,就好比早上刚制造车轮,晚上就要乘车一样。不了解决塞之术而想驱使和调遣人民,就好比使水倒流一样;不了解心术而想对人们发号施令,就好比背着靶子射箭而一定希图命中一样;不了解计数而想要举办大事,就好比没有舟楫想渡过水上的险要之处一样;所以说,立法定制,不了解规律不行;量才用人,不了解形象不行;治理人民统一群众,不了解规范不行;移风易俗,不了解教化不行;驱使和调遣人民,不了解决塞不行;发布命令保证必行,不了解心术不行;举办大事保证必成,不精于计算不行。

【原文】

百匿[1]伤上威,奸吏伤官法,奸民伤俗教,贼盗伤国众。威伤,则重在下;法伤,则货上流;教伤,则从令者不辑[2];众伤,则百姓不安其居。重在下,则令不行。货上流,则官徒毁。从令者不辑,则百事无功。百姓不安其居,则轻民处而重民散,轻民[3]处,重民散,则地不辟;地不辟,则六畜不育;六畜不育,则国贫而用不足;国贫而用不足,则兵弱而士不厉[4];兵弱而士不厉,则战不胜而守不固;战不胜而守不固,则国不安矣。故曰:常令不审[5],则百匿胜;官爵不审,则奸吏胜;符籍不审,则奸民胜;刑法不审,则盗贼胜;国之四经败,人君泄见危,人君泄,则言实之士不进;言实之士不进,则国之情伪不竭于上[6]。

【注释】

[1]百匿:指各种奸邪之人。[2]辑:和睦团结。[3]轻民:指从事工商业和游手好闲的人。[4]不厉:不勇猛。[5]令不审:国家法令不严格。[6]竭于上:向皇上进谏。

【译文】

朝廷中坏人当政,就会破坏君主的权威,奸民伤害风俗和教化,贼盗伤害国内的民众。权威被伤害,君权就会往下移;法制被伤害,财货就会通过贿赂往上流;教化被伤害,臣民就不会和睦;民众被伤害,百姓就不得安居。君权下移,政令便无法推行;财货上流,官德就必然败坏;臣民不和,百事都无功效;百姓不得安居,就会造成为盗者留而务农者离散的局面。为盗者留、务农者散的结果就是土地不得开辟,土地不开辟则六畜不能繁育,六畜不育则国贫而财用不足,国贫而财用不足则兵弱而士气不振,兵弱而士气不振,则战不能胜、守不能固,战不胜而守不固,国家就不会安定了。所以说,国家大法不严明,国君左右的坏人就得逞;官爵制度不严明,奸邪的官吏就得逞;符籍制度不严明,奸民就得逞;刑法制度不严明,盗贼就得逞。一国的四经:大法、官爵、符籍、刑法败坏了,君主又不重视,危亡就会出现。这是因为人君不重视,说真话的人就不肯进言;说真话的人不进言,国家的真实情况君主就不能掌握了。

【原文】

世主所贵者宝也,所亲者戚也,所爱者民也,所重者爵禄也。亡君则不然,致[1]所贵非宝也,致所亲非戚也,致所爱非民也,致所重非爵禄也。故不为重宝亏其命[2],故曰“令贵于宝”;不为爱亲危其社稷,故曰“社稷戚于亲”;不为爱人枉其法,故曰“法爱于人”;不为重爵禄分其威,故曰“威重于爵禄”。不通此四者,则反[3]于无有。故曰:治人如治水潦,养人如养六畜,用人如用草木。居身论道行理,则群臣服教,百吏严断,莫敢开私[4]焉。论功计劳,未尝失法律也。便辟、左右、大族、尊贵、大臣、不得增其功焉。疏远、卑贱、隐不知之人、不忘其劳。故有罪者不怨上,爱赏者无贪心,则列陈之士,皆轻其死而安难[5],以要上事,本兵之极也。

【注释】

[1]致:最。[2]亏其命:亏,损害。命,政令。[3]反:同“返”。[4]开私:指枉法。[5]安难:不怕危难。

【译文】

当今一般君主,所重视的是珍宝,所亲近的是亲戚,所珍爱的是属民,所重惜的是爵禄。英明的君主则不是这样。他最重视的不是珍宝,最亲近的不是亲戚,最珍惜的不是属民,最看重的不是爵禄。所以,他不会为重宝损害政令,就是说“令贵于宝”;不会为亲戚危害国家,就是说“社稷重于亲戚”;不会为爱其属民而违反法律,就是说“爱法高于爱人”;不会为重惜爵禄而削弱威信,就是说“威信重于爵禄”。君主如不懂得这四条,就会一无所得。所以说,治人如治水,养人如养六畜,用人如用草木。君主自身能按理办事,群臣就服从政令,百官就断事严明,谁也不敢循私了。在评计功劳的时候,不能离开法令规定。宠臣、侍从、大族、权贵和大臣们,不得凭特权加功。关系远的、地位低的、不知名的,有功也不得埋没。这样,犯罪受刑的人不会抱怨君上,有功受赏的人也不会滋长贪心,于是临阵的将士们都将不怕牺牲而赴难,以求为国立功,这是治军的根本原则。

【原文】

为兵之数,存乎聚财,而财无敌[1];存乎论工[2],而工无敌;存乎制器,而器无敌;存乎选士,而士无敌;存乎政教,而政教[3]无敌;存乎服习[4],而服习无敌;存乎遍知天下,而遍知天下无敌;存乎明于机数[5],而明于机数无敌。故兵未出境,而无敌者八。是以欲正天下,财不盖天下,不能正天下;财盖天下,而工不盖天下,不能正天下;工盖天下,而器不盖天下,不能正天下;器盖天下,而士不盖天下,不能正天下;士盖天下,而教不盖天下,不能正天下;教盖天下,而习不盖天下,不能正天下;习盖天下,而不遍知天下,不能正天下;遍知天下,而不明于机数,不能正天下。故明于机数者,用兵之势也。

【注释】

[1]财无敌:指使财富的数量无敌于天下。[2]论工:考论工匠的技巧,指选择工匠。[3]政教:指加强军队的管理教育。[4]服习:操练,指军事训练。[5]明于机数:指懂得把握时机和策略。

【译文】

用兵的方法,一在于积聚财富,要使财富无敌;二在于考究军事工艺,要使工艺无敌;三在于制造兵器,要使兵器无敌;四在于选择战士,要使战士无敌;五在于管理教育,要使管教工作无敌;六在于军事训练,要使训练工作无敌;七在于调查各国情况,要使调查工作无敌;八在于明察战机和策略,要使明察战机和策略无敌。这就是说,军队没有调出国境,就已经保证八个方面无可匹敌了。因此,要征服天下,财力不压倒天下,不能征服;财力压倒天下,而工艺不压倒天下,不能征服;工艺压倒天下,而兵器不压倒天下,不能征服;兵器压倒天下,而战士不压倒天下,不能征服;战士压倒天下,而管理教育工作不压倒天下,不能征服;管教工作压倒天下,而军事训练不压倒天下,不能征服;军事训练压倒天下,而不普遍了解天下的情况,不能征服;普遍了解天下情况,而不明察战机和策略,还是不能征服天下。所以,明察战机和策略是用兵的关键。

【原文】

大者时也,小者计也[1]。王道非废也,而天下莫敢窥者,王者之正也。衡库[2]者,天子之礼也。是故器成卒选,则士知胜矣。遍知天下,审御机数[3],则独行而无敌矣。所爱之国,而独利之;所恶之国,而独害之。则令行禁止,是以圣王贵之。胜一而服百,则天下畏之矣。立少而观多,则天下怀之矣。罚有罪,赏有功,则天下从之矣。故聚天下之精财,论百工之锐器,春秋角试[4],以练精锐为右。成器不课不用[5],不试不藏。收天下之豪杰,有天下之骏雄。故举之如飞鸟,动之如雷电,发之如风雨,莫当其前,莫害其后,独出独入,莫敢禁圉。成功立事,必顺于礼义,故不礼不胜天下,不义不胜人。故贤知之君,必立于胜地,故正天下而莫之敢御也。

【注释】

[1]大者时也,小者计也:首要的是掌握作战时机,其次是作战计划。[2]衡库:衡量天下的利害得失。[3]审御机数:善用时机策略。[4]角试:比较检验。[5]不课不用:课,检查。不经过检查,不能使用。

【译文】

首要的是掌握作战时机,其次是作战计划。所以,兵器制成,士兵选定,勇士就有了取胜的信心。普遍了解天下的情况,精心掌握战机与策略,那就可以所向无敌了。对于友好的国家,要给予特殊扶持;对于敌对国家,要给予特殊惩罚。这样就发令能行,言禁能止。因此,英明的君主很重视这种做法。战胜一国而威服百国,天下都会畏惧;持植少数而影响多数,天下都会怀德;惩罚有罪,赏赐有功,天下也都跟着服从了。因此,要聚集天下最好的物材,研究各种工匠的兵器;春秋两季进行比试,精锐的列为上等。制成的武器,不经检查不使用,不试验合格不入库。再聚集天下的豪杰,拥有天下的勇将。这样就可以做到举兵如飞鸟,动兵如雷电,发兵如风雨,无人能在前面阻挡,无人能从后面伤害,独出独入,无人敢于限制了。但是,成功立事,一定要合乎礼节与正义。无礼的战争不能取胜于天下,不义的战争不能战胜他人。贤明智慧的君主,总是站在必胜的立场,所以能征服天下而无人敢于抗拒。

【原文】

若夫曲制时举[1],不失天时,毋圹地利[2]。其数多少,其要必出于计数。故凡攻伐之为道也,计必先定于内,然后兵出乎境;计未定于内,而兵出乎境,是则战之自胜,攻之自毁也。是故张军[3]而不能战。围邑而不能攻,得地而不能实[4],三者见一焉,则可破毁也。故不明于敌人之政,不能加也;不明于敌人之情,不可约也;不明于敌人之将,不先军也;不明于敌人之士,不先陈也。是故以众击寡,以治击乱,以富击贫,以能击不能,以教卒练士击敺众白徒,故十战十胜,百战百胜。

【注释】

[1]曲制时举:曲,按照。根据有利时机发兵。[2]毋圹地利:圹,同“旷”,荒废。不要浪费地利。[3]张军:摆开阵势。[4]实:巩固。

【译文】

关于军队利用时机发兵进攻,不要丧失有利的时机和地利。军事上数字的多少,其主要项目一定要根据计划。所以,凡是攻战的原则,都要求计划必须先定于国内,然后再举兵出境。计划没有事前确定于国内而举兵出境,这是战之自败,攻之自毁的。因此,摆开阵势还没有确定打仗,包围城邑还不能确定攻取,得了土地还不能确定据守,三种情况有一种,就是要被毁灭的。所以,事前不明了敌人的政治,不能进行战争;不明了敌人的军情,不能约定战争;不明了敌人的将领,不要采取军事行动;不明了敌人的士兵,不先摆列阵势。只有保证以众击寡,以治击乱,以富击贫,以能用兵的将帅击不能用兵的将帅,以经过教练的士卒打击临时征集的乌合之众,才可以十战十胜,百战百胜。

【原文】

故事无备,兵无主,则不蚤知[1];野不辟,地无吏,则无蓄积;官无常[2],下怨上,而器械不功[3];朝无政,则赏罚不明;赏罚不明,则民幸生[4]。故蚤知敌人如独行,有蓄积则久而不匮。器械功则伐而不费。赏罚明,则人不幸,人不幸则勇士劝之。故兵也者。审于地图,谋十官,日量蓄积,齐勇士,遍知天下,审御机数,兵主之事也。

【注释】

[1]蚤知:早知道。[2]官无常:管理手工业的官府没有常规。[3]器械不功:兵器不精良。[4]民幸生:百姓侥幸偷生。

【译文】

所以,战事没有准备,部队又没有主事的统帅,那就不可能预先掌握敌情;荒地没有开发,农业又没有专管的官吏,那就不可能积蓄粮草;官府没有常规,工匠抱怨上级;武器就不会精良;朝廷没有政令,赏罚很不分明,民众就侥幸偷生。因此,先知敌情,才能够所向无敌;积蓄粮草,才能够久战而不贫困;武器精良,打起仗来才能顺利;赏罚严明,人们才不会侥幸偷生;而人们都不侥幸偷生,勇士也就努力了。所以,用兵这件事情,一定要详审地理情况,选取人才,计算军需贮备,教练勇士,普遍掌握天下的情况,认真抓好战机和运用策略,而这些也正是统帅的本职。

【原文】

故有风雨之行[1],故能不远道里矣;有飞鸟之举,故能不险山河矣;有雷电之战,故能独行而无敌矣;有水旱之功[2],故能攻国救邑;有金城之守,故能定宗庙,育男女矣;有一体之治,故能出号令,明宪法矣。风雨之行者,速也;飞鸟之举者,轻也;雷电之战者,士不齐也;水旱之功者,野不收,耕不获也;金城之守者,用货财,设耳目也;一体之治者[3],去奇说,禁雕俗[4]也。不远道里,故能威绝域之民;不险山河,故能服恃固之国[5];独行无敌,故令行而禁止。故攻国救邑,不恃权与之国,故所指必听。定宗庙,育男女,天下莫之能伤,然后可以有国。制仪法,出号令,莫不向应,然后可以治民一众矣。

【注释】

[1]风雨之行:如同风雨般行进。[2]水旱之功:如同水灾旱灾般的破坏力。[3]一体之治:像一个人的身体般协调统一。[4]雕俗:指崇尚奢侈的风俗。[5]恃固之国:凭借天险的国家。

【译文】

军队有像风雨一般的行进,就不怕路途遥远;有像飞鸟一般的举动,就不怕山河险阻;有像雷电一般的进攻,就所向无敌;有像水旱灾一般的摧毁效果,就能够攻人之国,救人之城;有像金城一般的设防固守,就能够安定宗庙,繁育人口;再有浑为一体的统一政治,就能够发布号令,明定法制了。这是因为:风雨一般的行进,就是要做到快速;飞鸟一般的举动,就是要做到轻捷;雷电一般的进攻,就是使敌兵不及布阵;水旱一般的摧毁效果,就是使敌方土地无收、耕种无获;金城一般的据守,就是要收买敌人,派出间谍;浑为一体的政治,就是要禁止邪说和奢侈风俗。而军队不怕路途遥远,就能够威慑远地的臣民;不怕山河之阻,就能够征服依险固守的敌国;所向无敌,就必然令行禁止。攻人之国,救人之邑,又不依靠盟国,就必然是军队指向哪里,哪里就得听从。安定宗庙,繁育儿女,天下无人敢于伤害,然后就可以巩固政权。立法定制,发号施令,无人不来响应,然后就可以治理人民和统一百姓行动了。

同类推荐
  • 青山依旧在:明清文化简史(中国文化简史)

    青山依旧在:明清文化简史(中国文化简史)

    本套书稿是一部按朝代对中国古代文化进行梳理的历史类普及读物,分为春秋战国、秦汉卷,魏晋南北朝、隋、唐卷,宋、元卷,明、清卷,共4卷。本书是本套书中的一卷,内容为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的中国文化。全书体例规范、内容翔实、图文并茂、可读性强,是一套中国古代文化入门级的读物,有助于读者快速了解中国古代历史文化。
  • 新解冰鉴

    新解冰鉴

    《冰鉴》是一部关于识人、相人的经典著作,深受晚清中兴名臣曾国藩的喜爱。不同于一般的江湖相书,《冰鉴》强调声音、容貌、神态、气色的密切关联,注重在动态变化中寻求新的平衡,介绍了识人、相人的重要方法。在《新解冰鉴》中,作者以《周易》的高远思想境界关照、解析《冰鉴》,不仅详细讲述了透过外表看到他人本质的具体方法,还揭示了依靠修为改变个人命运的深刻哲理和具体途径。
  • 姓名学(历代经典文丛)

    姓名学(历代经典文丛)

    中国人的名字,不仅是用来区别彼此的符号,而且还是中国文化的缩影。无论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名字,还是名号、小名、浑号、笔名、艺名等等,无不含有丰富的中国文化知识。要想取个好名字,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是完全有必要的。
  • 祖传书籍刻印

    祖传书籍刻印

    周丽霞主编的《祖传书籍刻印》介绍了汉字的起源与演变过程、商代的甲骨文与甲骨书、西周时期金文与青铜书、先秦时期石鼓文与石刻书、汉代以前的简牍与简牍书、先秦时期至汉代的缣帛书、西汉时期造纸术与纸质书、东汉时期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东汉时期纸质书的流通、两晋南北朝时的写本卷轴、隋唐时期的雕版印刷术、隋唐时期的书籍装帧形式等内容。
  • 山海之间的台州女人

    山海之间的台州女人

    妖娆婀娜是你,巾帼不让须眉也是你;温婉美丽是你,豪放刚烈、真诚率性也是你。台州女人进而善攻,退而善守,从不低眉顺眼。台州女人有着江南女人的玲珑剔透、聪慧能干,又兼具北地胭脂的豪放刚烈,有着自己独有的风姿。
热门推荐
  • 被半支烟出卖(微小增刊法制篇)

    被半支烟出卖(微小增刊法制篇)

    本书为《微型小说超人气读本》之“法制篇”,由微型小说选刊杂志社选编,本丛书编选了《微型小说选刊》杂志创刊二十五年来的优秀作品。本册包括了官司、胆小鬼、告状、燕子在冬天里飞、相信、“孤独者俱乐部”、诱人的招聘、能人难断小案件、惊心的照相、铁哥们、私了、阳谋、被半支烟出卖、神奇的一枪、别不相信微笑可以救你的命、人户合一、死于真实、匿名者、自杀调查、“感谢”死囚犯等58篇精彩关于“法制”话题的微型小说。
  • 王之宠妃商女天下

    王之宠妃商女天下

    佛前一句戏言造就了一场万般不愿的错位穿越和两个无可耐何互换灵魂的前世今生。二十一世纪多才多艺修成正果的极品“百骨精”要如何在男尊女卑官高商低的莫明朝代闯出一片天地,活出自我。。。。。。!她是江南富商之独女,生得千娇百媚精通琴棋书画只可惜生在商家!因艳名远播而入宫备选绣女又因商女身份低下而被送与王朝冷酷无情不近女色的王爷。。。。“士农工商,商人乃四民之末”“不要怨我,不要恨我!忘了我吧!。。。。。”他----俊美无双,冷酷无情,对她容忍有加万般宠爱!他-----身份高贵,温文尔雅,对她情有独钟。。。。。。他----冷俊神秘,救她于危难之中默默相随左右。。。。。。他-----一方霸主,为她的才华所倾,愿与她牵手白头。。。。。他------狂妄霸道,行踪诡异,对她穷追不舍,巧取豪夺。。。。他。。。。。。事业,亲情,友情,爱情她将如何平衡?人生往往就是意外连连,惊喜连连,祸福与共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不一样的穿越!不一样的经历!不一样的开疆辟土!且看今世的她将如何运用自己的才华改变前世的命运纵横天下!谁说女子卑微?谁说商人低下?。。。。一场以心换心风花雪月的柔情游戏,谁赢得了谁的真心?一场缠绵悱恻的倾城绝世之恋!何去何从?宫庭阴谋,朝堂风云揭开身世之迷!他与他,他与她。。。关系迷离错综复杂!千帆看尽,是否丢心,她最终将花落谁家?第二卷接天莲叶无穷碧红颜未老恩先断,这就是古代女子的悲哀“哈哈哈!飞鹫,飞鹫,看你还飞得起来,管你有多厉害,还不是一样栽在我手里拜在我的绝命迷魂香下!”“你肯定秦儿是从这里跳下去的?”。。。。。“这个呀,这个简单呀!他要是不挖来卖给我,我自己不会去挖呀,反正那东西在地底下,到时悄悄给他挖空了他们也是没感觉的呀!”“不许出声,否则休怪我对你不客气!”“离那个男人远一点,明天你给我想办法出宫去,否则。。。。!”“我离谁近隔谁远关你什么事。。。唔。。。”第三卷映日荷花别样红商女爱情演绎情感情节越往后看越精彩推荐银月皎皎新文:霸宠帘后非常好看!一串紫水晶牵引她来到莫明时空东旭王朝,成了丞相家丢弃后院的丑女七小姐。仗义相救,她成了才华横溢的他的千金丫环绝顶寻参,山崖意外断了她对他的念想。皇上选妃,丑女回收她被李代桃僵送入宫中充数!亲娘传信要报仇,好!
  • 泰山和十字军(人猿泰山系列)

    泰山和十字军(人猿泰山系列)

    人猿泰山系列是一部让中小学生开阔眼界、丰富想象力的书,是一部教给孩子动物是朋友、大自然是家园的温情冒险小说,是一部中小学图书馆和孩子的书架上不得不放的书,是父母与孩子共同阅读的睡前故事。小说情节奇谲精彩,主人公强悍而无畏,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充满着浪漫英雄主义的丛林世界大门。译者的话:上世纪四十年代,我们在读初中时,《人猿泰山》作为世界名著,曾经风靡一时。每逢课间十分钟,同学们几乎满教室争说泰山。当时,这部奇趣曼妙的小说,已经在我们心里扎根了。1988年,我俩六十岁退休后,曾到各地旅游,顺便到各省大图书馆、大学图书馆查询此书,不但译本遍寻不得,连原文本也没有了。
  • 这个王妃有点冷

    这个王妃有点冷

    一朝穿越,她成为血族的流放之徒。若一切都是命运,那她的自由,她的爱情,都必须通过自己的双手去开拓,这是一场未知的征途,中途不允许她放弃,唯有不断变强,才是唯一的方法。而值得庆幸的是,她身边有一群值得信赖的美男们。--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风雨萧观

    风雨萧观

    小说依据唐初的历史背景,讲述了男主人公萧远波澜壮阔的一生:萧远在南征北战的过程中,收获了功名、爱情和异族朋友的兄弟情,为维护边疆的稳定和多民族的融合团结做出了杰出贡献。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大明银城

    大明银城

    大明洪武31年,开国皇帝朱元璋驾崩。其时,太子朱标病故,二皇子秦王、三皇子晋王,都在争夺皇位过程中毙命。朱标之子皇孙朱允继位登基。称惠帝,改元建文。史称建文帝。宫廷、坊间传言:认为父亲皇位应该“传子不传孙”的四皇子燕王朱棣,正在暗中厉兵秣马,准备兴兵南下。以除奸为名,夺取皇位。而当今皇上明惠帝,对燕王早有戒备。不仅控制了长芦盐场,而且严令山西河东盐政:不得向长城九边供应粮秣以及食盐。必欲对燕王釜底抽薪,不战而屈人之兵。同时,降旨削夺燕王兵权,并且令燕王世子朱高炽赴南京祭拜太祖陵寝。
  • 国闻备乘

    国闻备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相公可缓缓归矣

    相公可缓缓归矣

    朝堂之上风起云涌,韩弄潮穿越成为一介内宅妇人,只能步步为营。对于长年飘在海上的某人,韩弄潮咬牙切齿:相公,儿子都能打酱油了,可缓缓归矣。
  • 异界之哥布林之王

    异界之哥布林之王

    原始大陆哥布林之王带领哥布林崛起征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