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94900000006

第6章 友集(2)

(相见拜介[90])天正初启节[91],日陆早迎祥[92]。百灵添景福[93],万里庆年光[94]。(闲叙科)(花卿)十郎,你们才子,年年元日试笔[95],可已有新作否?(十郎)朝罢归馆中,遥望故乡几拜,不胜客邸之思。旋即整具辛盘[96],奉候佳客,未遑及于毫翰[97]。(花卿)对客挥毫,便可口占绝句一首[98]。只是一件,不许用旧年元日的诗,立一新体。上句要说自己,或表字[99],或姓名,或俗号,下三句说自家新年来意概[100],何如?(十郎)愿老将军先占。(花卿占诗介)道是花卿出众来,将军曾宴集灵台[101]。云龙帝座朝元日[102],羽卫雕盘紫气回[103]。(十郎)正是骁骑将军意概[104]。诗到石子英了。(石占诗介)身是淮南石子英,翘关此日拜王正[105]。愿令春气销兵气[106],无事空邀麟阁名[107]。(十郎)好,武状元的意概。诗到尚子毗了。(尚占诗介)身是昆仑尚子毗,朝正侍子拜龙墀[108]。西归更祝金王母[109],玉琯东风满月支[110]。(十郎)正是侍子的意概了。(花、石、尚)请教十郎。(十郎笑占诗介)四海才情李十郎,春开阊阖转年光[111]。椒花此日传椒殿,柏叶新年侍柏梁[112]。(花、石、尚)十郎意概,一定中状元了。(青儿持酒上,跪介)小青儿也新正口占几句[113]。(众笑介)好,你也学做诗。(青儿)我相公玉笈金书[114],牙签宝[115]。中间觅怪搜奇,分门索类[116]。俺相公目即成诵,在青儿手不停批[117]。(花卿)这等是近墨者黑。你便占来。(青儿占诗介)书房僮干小青儿[118],春日春盘青菜丝[119]。老我百年愁烂熳[120],呼儿觅纸一题诗[121]。(花笑介)好!杜子美是我的老朋友,他的诗到被你小使们抄来抄去也抄熟了。(青儿)也抄不全,只抄得些《杜律虞注》[122]。(十郎)小厮不要胡诌[123],看酒过来。(把酒科)

【玉芙蓉】椒花媚晓春,柏叶传芳酝[124]。愿花神作主,暗催花信[125]。良家少侠随鱼阵[126],侍子阳和起雁臣[127]。(合)青韶映[128],看条风拂水[129],献岁含英[130],年年春色倍还人[131]。

【前腔】[132](花、石、尚)祥云入吕新,丽日长安近[133]。向正元共祝,寿觞初进[134]。丹蓂瑞历宜三正,粉荔高盘簇五辛[135]。(合)春风鬓,笑林中未有,柳上先过,屠苏偏让少年人[136]。

(国子监差人上报介)道有韶华地[137],偏宜令节新[138]。今日圣旨:凡在京文武学生,四夷侍子,俱要入太学习乐[139]。石老爷、尚老爷要行了。(石、尚二客辞别介)老将军再饮数杯去。无事逐梅花,相教觅杨柳。且复去还来,含情寄杯酒。(下)(内作鼓笛,唱)喜春光,岁首还。(十郎问介)什么人在门外唱?(花卿)想是教坊子弟迎春还的[140]。(十郎)青儿,外面叫那唱的进来,劝花老爷酒。(教坊上见,叩头介)久闻陇西李十郎相公大名,教坊们迎春而回,在此经过,敬献一曲。(唱介)

【雁来红】喜春光,岁首还。醉芳辰,媚远天,晨祥此日开春殿[141]。缇琯风灰转,一片青幡暖玉田[142]。(合)黄云见,人沾圣泉,露盘浆,长乐宴[143]。

(十郎)有劳了!(教坊)还舞一曲。(唱介)

【前腔】女夷歌[144],宝瑟弦。舞《云翘》[145],彩胜偏,青湖富贵长如愿[146]。画帖宜春燕[147],柳带桃枝又一年。(合)香书献,衔龙佩悬[148],展银幡[149],开笑面。

(十郎)有劳了!青儿,取锦帕[150]、银钱,赏他们去。(教坊)不须赏。俺们教坊中供奉[151],不唱旧词,只要见今有名才子诗曲[152]。玉树园中,何但先朝伴侣;沉香亭北,曾经后夜《清平》[153]。李峤在时,一歌“汾水”;王维去后,懒唱《阳关》[154]。今日十郎之名,遍满京都。欲谱《阳春》,翻歌《子夜》[155]。但得巧心一词,不用缠头双锦[156]。(十郎笑介)原来你们都唱新词了,到有志气。只一件来,客中篇制不多,复为好事传去。你今后供奉,旋来相求未晚[157]。(教坊)教坊们供奉都有时节,且求眼下急用新词:霍王府里[158],最重人日登高[159];皇帝御前,首要元宵设宴[160]。请相公先挥寸管[161],见借二词。(花卿)十郎便可挥与他去。(十郎)使得。(十郎做吟哦写介)(付与教坊介)人日词可用[宜春令]谱之[162],元宵曲可用[探春灯]谱之。(教坊背看新词,笑赞介)奇哉!奇哉!果是洛阳秀才[163]。(回身介)借相公酒谢一杯。(唱介)

【簇御林】铜驼陌,集少年。金马门,寻俊贤[164]。新词巧出骊珠串[165],这才华定是金闺彦[166]。(合)看新年,云香浪暖,变化濯龙川[167]。

(花卿)你们不知,这小词儿,大才的人着甚么紧。

【前腔】青云器[168],《白雪》篇[169]。待吹嘘,送上天[170]。胸弢列宿人空羡,倒珠玑写出君裁见[171]。(合前)

(教坊辞介)(十郎)客馆萧条,劳卿歌舞。(教坊)佳人竞劝宜春酒。才子新抽绝妙词[172]。(下)

【尾声】(十郎)春气待芳金谷苑[173],春歌啭暖玉隆天[174]。(花卿)十郎,明后日可过寒衙一饮,有姬鲍四娘可出劝酒[175]。好看桃李过青轩[176]。

九天春色满神皋[177],燕市相过意气豪[178]。

绿酒待看花烂熳[179],《阳春》初奏曲弥高[180]。

注释:

[90]介:戏曲术语。南戏、传奇剧本里关于动作、表情、效果等的舞台指示。常与另一提示角色表演动作的术语“科”合称为“科介”。本剧中提示角色表演动作有时就用“科”,如下面“闲叙科”即是。

[91]“天正(zhēng)”句:天正刚刚开启一年的节气。天正,周代历法,以农历十一月(子月),即冬至所在之月为岁首,古人以为得天之正,故称。

[92]日陆:此处疑有误,或当作“日睦”。日睦,即风调雨顺。

[93]“百灵”句:各种生灵都大添了福气。百灵,旧解为“各种神灵”。这里当指众生灵。景福,洪福;大福。《诗·周颂·潜》:“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94]年光:本指年华、岁月。这里指春光。唐王绩《春桂问答》诗之一:“年光随处满,何事独无花?”

[95]试笔:元日为一年之始,这天动笔写诗作文,也是一年里的第一次,故称“试笔”。唐陆龟蒙《村夜》诗:“开瓶浮蚁绿,试笔秋毫劲。”

[96]“旋即”句:旋即,立即,马上。整具,准备。辛盘,即五辛盘。

[97]“未遑”句:还未顾得上动笔,未遑,无暇,顾不上。毫翰,指毛笔。也借指文字、文章。这里指动笔写作。

[98]“便可”句:就可以随口作一首绝句。口占,指写诗作文不起草稿,随口而成。绝句,诗体名。每首四句,每句五字者称五绝,七字者称七绝。或用平韵,或用仄韵。绝句有近体绝句和古体绝句两种。近体绝句始于唐,产生于律诗之后,盖截律诗之半而成,故又名“截句”。古体绝句实为最简短之古诗,产生于律诗之前。唐以后诗人所作古体绝句一般称古风。

[99]表字:古代男子成年后,不便直呼其名,就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后因称字为“表字”。

[100]意概:气概,胸怀。

[101]集灵台:唐玄宗时,在华清宫建长生殿,取名集灵台。《旧唐书·玄宗纪下》:“新成长生殿,名集灵台,以祀天神。”

[102]云龙:即云龙门。详见本出注释[57]。

[103]“羽卫”句:羽卫,皇帝的卫队和仪仗。《旧唐书·赵隐传》:“德宗幸奉天,时仓卒变起,羽卫不集。”雕盘,像雕一样盘旋。这里指皇帝的卫队多,守卫严。紫气,紫色云气。古人认为是祥瑞之气,常附会为帝王、圣贤等出现的预兆。

[104]骁(xiāo)骑:武官名。《旧唐书·职官三·武官》:“左右骁卫:古曰骁骑,隋改左右备身为左右骁卫,所领名豹骑,国家去骑字曰骁卫府,龙朔去府字,改为左右威武,神龙复为骁卫。”

[105]“翘关”句:身为武举人的我今日也来参加朝贺礼拜。翘关,本指举起门关。《文选·左思〈吴都赋〉》:“翘关扛鼎,拚射壶博。”唐李周翰注:“翘、扛皆举也。关,门关也。”唐代用作武试科目。《新唐书·选举志上》:“长安二年,始置武举。其制有长垛……又有马枪、翘关、负重、身材之选。翘关长丈七尺,径三寸半,凡十举后,手持关距,出处无过一尺。”这里借指参加武举考试的武生。王正(zhēng),王朝钦定历法的正月。特指元月元日。唐刘禹锡《武陵书怀五十韵》:“王正会夷夏,月朔盛旗幡。”

[106]兵气:战争的气氛。《汉书·燕剌王刘旦传》:“谋事不成,妖祥数见,兵气且至,奈何?”

[107]麟阁名:在麒麟阁上题名。南朝梁虞羲《咏霍将军北伐》:“当令麟阁上,千载有雄名。”麒麟阁是汉代阁名,在未央宫中。汉宣帝时,曾图霍光等十一功臣像于阁上,以表扬其功绩。封建时代多以画像于麒麟阁,表示卓越功勋和最高的荣誉。

[108]龙墀(chí):犹丹墀。唐刘禹锡《杨柳枝》词之三:“凤阙轻遮翡翠帏,龙墀遥望麴尘丝。”也借指皇帝。《敦煌曲子词·望江南》:“数年路隔失朝仪,目断望龙墀。”

[109]金王母:即西王母,古代神话中的女神,住在昆仑山的瑶池。传说她园子里的蟠桃,人吃了能长生不老。《山海经·西山经》:“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

[110]月支:即月氏(zhī)。古代少数民族名,曾于西域建月氏国。其族先游牧于敦煌、祁连间。西汉文帝前元三至四年时,遭匈奴攻击,西迁塞种故地(今新疆西部伊犁河流域及其迤西一带)。西迁的月氏称大月氏,少数没有西迁的入南山(今祁连山),与羌人杂居,称小月氏。这里泛指西部少数民族。

[111]阊阖(chānghé):传说中的天门。《楚辞·离骚》:“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东汉王逸《楚辞章句》:“阊阖,天门也。”此指宫门。

[112]“椒花”二句:希望借新年饮酒祝福的喜庆,自己能够在婚、宦两件不如意的事情上结硕果。椒花、柏叶,详见本出注释[70]、[71]。椒殿,汉代有椒房殿,是汉皇后所居的宫殿。因殿内以花椒子和泥涂壁,取温暖、芬芳、多子之义,故称。《三辅黄图·未央宫》:“椒房殿在未央宫,以椒和泥涂,取其温而芬芳也。”后将后妃居住的宫殿称作“椒殿”或“椒房”。柏梁,指柏梁台。汉代台名。故址在今陕西省长安县西北长安故城内。《三辅黄图·台榭》:“柏梁台,武帝元鼎二年春起此台,在长安城中北门内。《三辅旧事》云:以香柏为梁也,帝尝置酒其上,诏群臣和诗,能七言者乃得上。太初中台灾。”《史记·孝武本纪》:“其后则又作柏梁、铜柱、承露仙人掌之属矣。”唐李白《双燕离》诗:“柏梁失火去,因入吴王宫。”也借指宫廷。唐韦渠牟《览外生卢纶诗因以示此》诗:“终期内殿联诗句,共汝朝天会柏梁。”

[113]新正(zhēng):指农历新年正月。唐白居易《岁假内命酒赠周判官萧协律》诗:“共知欲老流年急,且喜新正假日频。”也指农历正月初一,即元旦。唐孟浩然《岁除夜会乐成张少府宅》诗:“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樽。”

[114]玉笈(jí)金书:玉笈,玉饰的书箱。南朝梁沈约《桐柏山金庭馆碑铭》:“启玉笈之幽文,贻金坛之妙诀。”金书,指用金简刻写或金泥书写的文字。唐贾岛《送于中丞使回纥册立》诗:“君立天骄发使车,册文字字著金书。”

[115]牙签宝(zhì):牙签,用象牙制成的图书标签,系在书卷上作为标识,以便翻检。唐韩愈《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诗:“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一一悬牙籤,新若手未触。”宋苏轼《书轩》诗:“雨昏石砚寒云色,风动牙签乱叶声。”也借指书籍。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诗:“绝胜锁向朱门里,整整牙签饱蠹鱼。”,同“帙”。指用布帛制成的书、画封套。

[116]“中间”二句:在书中搜寻怪诞奇异的故实,并进行分门别类。

[117]“俺相公”二句:我相公能够过目不忘,青儿我读书时,则要不停地批注摘录。目即成诵,看一眼就能背诵。

[118]僮干:指奴仆和卑官。僮,未成年的仆人。干,指服杂役的低级胥吏。这里指书僮。

[119]“春日”句:春盘,古人风俗,立春日以韭黄、果品、饼饵等簇盘为食,或馈赠亲友,称春盘。帝王也于立春前一天,以春盘并酒赐近臣。此句化用了杜甫《立春》诗中的诗句。杜诗作:“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

[120]“老我百年”句:言自己年老时愁容满面。烂熳,这里是忧愁的样子。杜甫有“主人情烂熳,持答翠琅玕”(《与鄠县源大少府宴渼陂得寒字》)等诗句,青儿这句也算是与杜诗扯上了边。

[121]“呼儿”句:此句直接袭用上引杜甫《立春》诗后半首中的成句。原诗为:“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

[122]《杜律虞注》:元代虞集所注的杜甫律诗选。但该书明人就有认为不是虞集所注,对这一问题,学术界至今还无定论。

[123]胡诌(zhōu):信口瞎编;随意乱说。

[124]芳酝:芳香的酒。

[125]花信:即花信风。是应花期而吹来的风。相传花信风共有二十四番:自小寒至谷雨,凡四月,共八个节气,一百二十日,每五日一候,计二十四候,每侯应以一种花的信风。一说,每月有两番花的信风,一年有二十四番花信风。宋范成大《闻石湖海棠盛开》诗之一:“东风花信十分开,细意留连待我来。”

[126]“良家”句:言在明媚的春天,良家子弟均结伴出游。少侠,即指年轻人。鱼阵,指规模较大的鱼群。唐刘恂《岭表录异》卷下:“船冲鱼阵,不施罟网,但鱼儿自惊跳入船,逡巡而满。”这里指朋友们结伴出游。

[127]“侍子”句:春天来了,天气渐渐暖和,侍子们可以回国了。阳和,本指春天的暖气。这里借指春天。雁臣,指古代逢秋到京师朝觐,至春始还部落的北方少数民族首领。《北史·斛律金传》:“魏除为第二领人酋长,秋朝京师,春还部落,号曰雁臣。”这里指入侍天子的侍子。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城南龙华寺》:“北夷酋长遣子入侍者,常秋来春去,避中国之热,时人谓之雁臣。”

[128]青韶:指春天。唐韦元旦《奉和人日宴大明宫恩赐彩缕人胜应制》诗:“青韶既肇人为日,绮胜初成日作人。”

[129]条风:东北风。一名融风,主立春四十五日。《山海经·南山经》:“其南有谷焉,曰中谷,条风自是出。”郭璞注:“东北风为条风。”《淮南子·天文训》:“距日冬至四十五日条风至。”高诱注:“艮卦之风,一名融。”《史记·律书》:“条风居东北,主出万物。条之言条治万物而出之,故曰条风。”

[130]献岁含英:新春伊始,百花含苞待放。献岁,进入新的一年,新年开始;岁首正月。《楚辞·招魂》:“献岁发春兮,汨吾南征。”东汉王逸《楚辞章句》:“献,进;征,行也。言岁始来进,春气奋扬,万物皆感气而生。”《初学记》卷三引南朝梁元帝《纂要》:“正月孟春,亦曰……献岁。”含英,花含苞而未放。《后汉书·冯衍传》:“开岁发春兮,百卉含英。”

[131]“年年春色”句:年年春天都会以更加绚丽多彩的景致报答人们对春天的喜爱。唐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诗:“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132]【前腔】:戏曲音乐名词。在南曲中,连续使用同一曲牌时,一般从第二曲起标作“前腔”,意思是曲名同前。这与北曲中的“幺篇”或“幺”同。

[133]“祥云”二句:春天,清新的云彩飘在空中,风和日丽的长安城近在咫尺。祥云,祥瑞之云。唐赵彦昭《奉和人日清晖阁宴群臣遇雪应制》:“祥云应早岁,瑞雪候初旬。”入吕,即入律。古时用竹或金属制成的管校正乐律,共十二管,管径相等,以管的长短来确定音的不同高度。从低音管算起,成奇数的六个管叫做“律”;成偶数的六个管叫做“吕”,合称“律吕”。古时以律管候气,节候至,则律管中的葭灰飞动。“入律”犹言节气已到。五代徐夤《东风解冰》诗:“入律三春复,朝宗万里通。”长安近,典出《世说新语·夙惠》:“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一般用此典都以“日近长安远”,言帝都遥不可及,兴功名未遂之叹。这里说“长安近”,可见唱者正春风得意,踌躇满志。

[134]“向正(zhēng)元”二句:举起祝寿的酒杯,在元日共同祝贺。正元,即元日,元旦。寿觞(shāng),祝寿的酒杯。晋潘岳《闲居赋》:“称万寿以献觞,咸一惧而一喜。寿觞举,慈颜和。”

[135]“丹蓂(míng)”二句:在充满祥瑞吉庆的正月里,大家吃着粉荔枝、五辛菜等节日食品。蓂,即蓂荚。传说中尧时的一种瑞草。它从初一至十五,日结一荚;从十六至月终,日落一荚。所以从荚数多少,可以知道是何日。故又称“历荚”。古人也将日历称作“蓂历”。晋葛洪《抱朴子·对俗》:“唐尧观蓂荚以知月。”唐杜审言《晦日宴游》诗:“日晦随蓂荚,春情著杏花。”三正(zhēng),古时夏、商、周三代历法选定的首月(正月)互不相同,夏正建寅,殷正建丑,周正建子,合称“三正”。《书·甘誓》:“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陆德明释文引马融曰:“建子、建丑、建寅,三正也。”这里即指正月。粉荔,即粉荔枝。唐代洛阳人家,正旦以粉制成荔枝状,作为节日食品。高盘,参见本出注释[126]中的“春盘”。五辛,见本出注释[87]。

[136]“屠苏”句:屠苏酒偏要从年纪小的人喝起。屠苏,一种草名,可以泡酒。这里即指屠苏酒。古代风俗,于农历正月初一饮屠苏酒。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元日)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次第从小起。”

[137]韶华:美好的时光。常指春光。唐戴叔伦《暮春感怀》诗:“东皇去后韶华尽,老圃寒香别有秋。”

[138]令节:即佳节。

[139]太学:即国学。我国古代设于京城的最高学府。西周已有太学之名。汉武帝元朔五年(前124)立五经博士,为西汉置太学之始。自魏晋到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国子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但均为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

[140]教坊子弟:教坊中的歌舞艺人。教坊,古时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专管雅乐以外的音乐、舞蹈、百戏的教习、排练、演出等事务。唐武德后在禁中设内教坊,其官隶属太常。武则天改称为“云韶府”,神龙年间恢复旧称。玄宗开元二年(714),置内教坊于蓬莱宫侧,在洛阳、长安又各设左、右教坊二所,以中官为教坊使,从此不隶属太常。宋、元两代亦有教坊,明代教坊司,隶属礼部。至清雍正时始废。

[141]“晨祥”句:在元旦吉祥的早晨打开宫殿。春殿,即宫殿。唐王昌龄《甘泉歌》诗:“乘舆执玉已登坛,细草沾衣春殿寒。”唐李白《越中览古》诗:“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142]“缇琯”二句:春天节候来临,万物复苏,春令劝耕的青旗,使冰雪覆盖的田地也回暖了。缇,指缇幔、缇室。即用橘红色的帷幔密围之室,古代用作候气。琯,指候气用的玉管。《后汉书·律历志上》:“候气之法,为室三重,户闭,涂衅必周,密布缇缦。室中以木为案,每律各一,内庳外高,从其方位,加律其上,以葭莩灰抑其端,案历而侯之。气至者灰动。其为气所动者,其灰散;人及风所动者,其灰聚。”青幡,古代春令作劝耕、护花等用的青旗。汉桓宽《盐铁论·授时》:“发春而后,悬青幡而策土牛,殆非明主劝耕稼之意,而春令之所谓也。”玉田,传说中产玉之田。这里指冰雪覆盖的田野。唐李绅《登禹庙降雪》诗:“玉田千亩合,琼室万家开。”

[143]“黄云见”四句:吉祥的黄云出现了,人们沾触圣泉,饮用甘露,享受着长乐之宴。黄云,黄色的云气。古人认为是祥瑞之气。《汉书·郊祀志上》:“天子使验问巫得鼎无奸诈,乃以礼祠,迎鼎至甘泉,从上行,荐之。至中山,晏温,有黄云焉。”圣泉,泉名。孔子泉的别称。在今四川省巫山县东北。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二》有记载。露盘,即承露盘。汉武帝时,于建章宫建铜仙人托承露盘接甘露和玉屑饮用,认为可以延年益寿。露盘浆,承露盘所接的露水。长乐宴,永久快乐的饮宴。西汉有长乐宫,初为皇帝视朝之所,后为太后居地。

[144]女夷:传说中掌万物生长之神。后世亦以为花神。《淮南子·天文训》:“女夷鼓歌,以司天和,以长百谷、禽鸟、草木。”高诱注:“女夷,主春夏长养之神也。”

[145]《云翘》:乐舞名,是古人在立春、立夏时所跳的迎接舞。详见《后汉书·祭祀志中·迎气》。南朝梁元帝《玄览赋》:“乐有《云翘》之舞,牲非茧栗之牛。”

[146]“青湖”句:青湖,或当作“青洪”。青洪,是传说中的彭泽湖神。如愿,是他的女婢名。晋干宝《搜神记》卷四载:有庐陵商人欧明,每次经彭泽湖都要将船上的东西投入湖中,作为感谢湖神的礼物。这样过了数年,又一次路过时,忽见湖中有大道,路边有车马吏卒在迎候他。来人说:“是青洪君邀请您。”欧明非常害怕。来人说:“不用怕!青洪君是感激您的多次有礼,邀请您来必有重谢。您只要求得‘如愿’即可,别的什么都不要。”欧明见到青洪君后,依言求“如愿”。原来,如愿是青洪君的女婢。欧明带着如愿回家,心中所愿都实现了,几年后,就大富。

[147]“画帖”句:春日,到处是贴有“宜春”二字的纸燕。宜春燕,旧时立春及春节,民间与宫中都将剪好或书写的“宜春”字样贴于窗户、器物、彩胜等之上,以示迎春。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立春之日,悉剪彩为燕,戴之,帖‘宜春’二字。”

[148]衔龙佩悬:即腰间悬挂衔龙佩。衔龙佩,一种龙口衔珠形物的佩饰。或一种某一动物口衔龙的佩饰,比如衔龙辟邪玉佩。

[149]银幡:银色的旗帜。

[150]锦帕:锦制的巾帕。

[151]供奉:指以某种技艺侍奉帝王的人。唐王建《老人歌》:“如今供奉多新意,错唱当时一半声。”这里即指教坊子弟。下面“你今后供奉”及“教坊们供奉都有时节”句中,“供奉”则为“侍奉,伺候”之意。

[152]见(xiàn)今:即现今、现在。

[153]“玉树”四句:玉树园中,难道只有前朝的伴侣们朝夕游乐吗?沉香亭北,本朝也曾经出现过后夜歌《清平乐》的故事。玉树,用珊瑚、碧玉等珍宝制作的树。《汉武故事》:汉武帝“于宫外起神明殿九间……前庭植玉树。植玉树之法,葺珊瑚为枝,以碧玉为叶,花子或青或赤,悉以珠玉为之”。玉树园中,指陈后主与张贵妃、孔贵嫔等妃嫔以及女学士、宾客朝夕游宴,歌《玉树后庭花》事。详见《陈书·后主张贵妃传》。何但,岂止。《孔子家语·相鲁》:“虽天下可乎,何但鲁国而已哉!”沉香亭北,指唐玄宗与杨贵妃在沉香亭夜赏牡丹,并让李白即作《清平乐》三首进献佐欢事。事见宋乐史《杨太真外传》卷上:“开元中,禁中重木芍药,即今牡丹也。得数本红紫浅红通白者,上因移植于兴庆池东沉香亭前。会花方繁开,上乘照夜白,妃以步辇从。诏选梨园弟子中尤者,得乐十六色。李龟年以歌擅一时之名,手捧檀板,押众乐前,将欲歌之。上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词为。’遽命龟年持金花笺,宣赐翰林学士李白立进《清平乐词》三篇。承旨,犹苦宿醒,因援笔赋之。第一首:‘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第二首:‘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第三首:‘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154]“李峤”四句:李峤、王维的时代,他们的《汾阴行》、《阳关曲》曾是大家争唱的名篇。如今他们不在了,他们的作品也不常被人提起。李峤(644-713),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少有才名,20岁时,擢进士第。举制策甲科,累官监察御史。他曾作《汾阴行》一诗,吟咏汉武帝巡幸河东(即今山西西南一带),祭祀汾阴后土的史事。该诗最后几句是:“路逢古老长叹息,世事回环不可测。昔时青楼对歌舞,今日黄埃聚荆棘。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据说安史之乱时,玄宗奔蜀前,在花萼楼听艺人唱到“山川满目”句时,不禁凄然泪下,不待曲终而去。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是一首极负盛名的送别诗,诗中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两句,故又名《阳关曲》、《阳关三叠》等。

[155]“欲谱”二句:《阳春》,古曲名。见本书第一出注释[8]。《子夜》,即《子夜歌》,乐府《吴声歌曲》名。《宋书·乐志一》:“《子夜哥》者,有女子名子夜,造此声。”

[156]“但得”二句:巧心一词,以灵巧的心思构创的诗词。缠头,古代歌舞艺人表演完毕,客以罗锦为赠,艺人常把锦帛缠在头上作装饰,故称作“缠头”。后作为赠送妓女财物的通称。元刘致《金字经·常氏称心》曲:“酒满斟,醉来花下吟,缠头锦,愿得常称心。”

[157]旋:立刻,马上。

[158]霍王:据新、旧《唐书·霍王李元轨传》,唐高祖李渊第十四子李元轨,初封蜀王,后改吴王。贞观十年(636),改封霍王。武则天执政期间,李元轨及其长子李绪都因参与谋反被杀。中宗神龙(705-707)初年,李元轨与李绪一并被追复官爵,并由李绪的孙子李晖嗣霍王。这里的霍王当是李晖的后代。

[159]人日:旧俗以农历正月初七为人日。《太平御览》卷九七六引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登高赋诗。”

[160]元宵:农历正月十五日叫上元节。这天晚上叫“元宵”。亦称“元夜”、“元夕”。唐以来有观灯的风俗,所以又叫“灯节”。唐韩偓《元夜即席》诗:“元宵清景亚元正,丝雨霏霏向晚倾。”

[161]寸管:指笔,毛笔。南朝梁江淹《萧骠骑让太尉增封表》:“具烦寸管,备黩尺史,旷旬浃景,祈指遂宜。”

[162][宜春令]:与下句中[探春灯]具为曲牌名。

[163]洛阳秀才:指西汉政论家、文学家贾谊。贾谊,西汉洛阳人。“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史记·贾谊》)秀才,汉时开始与孝廉并为举士的科名,东汉时避光武帝讳改称“茂才”。唐初曾与明经、进士并设为举士科目,不久就废止了。后唐宋间凡应举者皆称秀才,明清则称入府州县学生员为秀才。元明以来也用作读书人的称呼。这里指优秀之才。

[164]“铜驼陌”四句:铜驼,铜铸的骆驼,多置于宫门寝殿之前。铜驼陌,即铜驼街。在今河南省洛阳市故洛阳城中,以道旁曾有汉铸铜驼两枚相对而得名。为古代著名的繁华区域。金马门,汉代宫门名。学士待诏之处。《史记·滑稽列传》:“金马门者,宦署门也。门傍有铜马,故谓之曰‘金马门’。”《太平御览》卷一五八引晋陆机《洛阳记》:“洛阳有铜驼街,汉铸铜驼二枚,在宫南四会道相对。俗语曰:‘金马门外集众贤,铜驼陌上集少年。’”此四句当从此出。

[165]“新词”句:新词优美,就像一串串漂亮的宝珠。骊珠,宝珠。传说出自骊龙颔下,故名。《庄子·列御寇》:“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166]金闺彦:指朝廷杰出的才士。语出南朝梁江淹《别赋》:“金闺之诸彦,兰台之群英。”金闺,指金马门。这里指代朝廷。

[167]濯龙川:即濯龙池。《文选·张衡〈东京赋〉》:“濯龙、芳林,九谷八溪。”《洛阳图经》:“濯龙,池名。”

[168]青云器:指胸怀旷达、志趣高远的人才。《文选·颜延之〈五君咏·阮始平〉》:“仲容青云器,实秉生民秀。”唐李善注:“青云,言高远也。”唐李周翰注:“青云器,高大者也。”

[169]《白雪》篇:《白雪》,古琴曲名。为高雅乐曲,相传为春秋晋师旷所作。这里指高雅的诗篇。

[170]“待吹嘘”二句:吹嘘,本指呼气。这里引申为奖掖,汲引。这二句当出自唐杜甫《赠献纳使起居田舍人澄》诗:“扬雄更有《河东赋》,唯待吹嘘送上天。”

[171]“胸弢(tāo)”二句:胸有韬略,似天上星宿,令人空生羡慕之情。等到像倒珍珠一样写出来,你才能看到。弢,同“韬”,韬略。列宿(xiù),众星宿。古人将天上的星星分成二十八宿。珠玑,珠宝,珍珠。裁,古同“才”,仅,方。

[172]抽:抒发。

[173]“春气”句:春天的气息弥漫,金谷苑众芳含苞待放。金谷苑,即金谷园。是西晋石崇所建著名园林。石崇经常与权豪贵族在园中宴游吟诗作乐,其《金谷诗序》云:“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

[174]“春歌”句:春天的歌声,婉转舒缓,上彻云霄。玉隆天,道教所划分的天之一层。道教认为天有三十六天:最上一层为大罗天,其次三天为三清境(包括清微天、禹余天、太赤天),再次四天为种民天(包括常融天、玉隆天、梵度天、贾奕天),再次为三界二十八天(包括无色界四天、色界十八天和欲界六天)。无色界以下寿命依次减少,苦难依次增多。

[175]鲍四娘:剧中人物,为花卿姬妾。在唐传奇小说《霍小玉传》中,作“鲍十一娘”。

[176]“好看”句:春天,桃李盛开,漫及宅院,值得好好欣赏。青轩,本指豪华的车子。南朝梁江淹《宋建平王太妃周氏行状》:“青轩华毂,用光国辉。”后借指豪华的居室。唐李白《前有樽酒行》之一:“青轩桃李能几何,流光欺人忽蹉跎。”

[177]“九天”句:九天,指天的中央与八方。屈原《离骚》:“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东汉王逸《楚辞章句》:“九天,谓中央八方也。”一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处。唐李白《望庐山瀑布》诗之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神皋(gāo),这里指京畿,即京城四周。《文选·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公内树宽明,外施简惠,神皋载穆,毂下以清。”唐李周翰注:“神皋,谓都畿之内。”

[178]“燕市”句:朋友相约饮酒,意气风发,豪气干云。典出《史记·刺客列传》:“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燕市,战国时燕国的都城。晋左思《咏史》:“荆轲饮燕市,酒酣气益震。”

[179]绿酒:即美酒。古诗文中,凡言美酒,几乎皆称“绿酒”,或许最初美酒的颜色如此。如,东晋陶渊明《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诗:“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唐李白《前有樽酒行》之一:“春风东来忽相过,金尊绿酒生微波。”宋晏殊《清平乐》词:“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等等。

[180]《阳春》初奏曲弥高:以上四句为下场诗,简要地概括了本出剧情。

评析:

《友集》一出写四个朋友在新年元旦朝会后相聚,饮酒赋诗,表达各自新年的愿望。骠骑将军花卿一心想建功立业,以获帝王的垂爱。武举人石雄正踌躇满志,希望能够驰骋沙场,为国分忧。吐蕃侍子尚子毗的理想是归隐读书,同时也希望天下太平无事。剧中主人公李十郎,自负才情,这一点在他的上场白中显露无遗。他希望借新春的吉庆,在新年里自己能够婚姻、仕宦齐头并进,双双结出硕果。

明清传奇剧从第二出开始,剧情全面展开,按例这一出由男主角首先登场,叫做冲场。“冲场者,人未上而我先上也。必用一悠长引子,引子唱完,继以诗词及四六排语,谓之‘定场白’。”(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部·格局第六》)本出即是如此,为极力刻画李十郎的才子形象,不仅在他一出场,就安排一篇长长的自我介绍,将其家世出身、才学修养作了全面叙写。还通过花、石、尚三位朋友之口的赞美,甚至书僮青儿、教坊弟子的溢词,进行多角度的铺叙,将一个青年才子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众人面前。

本剧典雅雕饰的语言在本出词曲及说白中均已表现殆尽,这体现了青年汤显祖恣肆的才情。汤氏以作诗写文的手笔进行传奇的创作,不光曲词雅致,说白也几乎都是对仗工整的四六骈文,且典故丛现,有时真令人不忍卒读。李益的上场白俨然是一篇六朝骈赋,四六对仗,文词华丽,体现了一种典雅的语言风格。当然,这种说白是不切合舞台表演实际的,所以汤显祖好友帅惟审认为《紫箫记》是“案头之书,非台上之曲”。对这一点,汤显祖自己后来也认识到了,像这种不合舞台的语言在后来的“四梦”中几乎是绝迹了。

汤显祖崇尚自然之美,尽管本出中语言经过雕琢锤炼,却非常切合人物的身份,与描写的场景也相协调。他反对简单师古。本出中借书僮青儿占诗,对当时文坛师法杜甫而生吞活剥的现象给予了嘲讽。

同类推荐
  • 南磨房行走

    南磨房行走

    《南磨房行走》旨在让形形色色、光怪陆离,有着怎样闪光的头衔、动听的言辞、华丽的外衣都显示出本来面目。具体内容包括《“避邪”的邪门》《质疑十条“土”法律》《还有多少空置地在扯皮》《说“包二奶”》等。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这么慢,那么美

    这么慢,那么美

    一个在北欧生活了10年的MM分享幸福指数NO.1的生活本质,用毕淑敏式的细腻、三毛式的浪漫讲述理想国的生活。生活断舍离,如果不能慢下来体会生活,又何必拼命活着。慢悠悠却有效率,简约而不简单,闲适又不空虚的生活究竟是怎样的?许多人将全球幸福指数第一归结于北欧制度、福利、资源等因素,但真的仅仅是这样吗?幸福是什么?物质很重要,但仅仅是“够用”就可以了。北欧人的幸福感,更多来源于简约、自然、宁静的心态,以及家庭的温暖、个人努力,而这是我们可以学会,可以身体力行的,也是我们自古传统一直倡导的。幸福是一种选择,我们不必去远方适应别人的生活,不必为了他人的价值观而将自己累得喘不过气,跟着罗敷,一个在北欧生活了10年的MM,体会那些真正能获得幸福的自信心态、简约的生活方式、生生不息的自强精神和温馨治愈的家庭观念。
  • 唐诗三百首全解

    唐诗三百首全解

    本书在对孙洙的选本加以注释、语译、赏析之外,还对许多作品进行了“扩展阅读”,或是从格律入手,或是从义理解说,使读者既能深入理解,又能拓展阅读,使读者学诗时没有偏颇之憾。
  • 发现小说

    发现小说

    本书见证了阎连科自己的文学观,但同时又超出他个人文学观的阐释,重新界定了现实主义的内涵、边界和层次,也重新为文学的优劣作了独特的富有启发性的判断。利用他的理论可以非常现成地把世界文学、中国文学进行清晰的归类、判断,具有很高的文学性和可操作性,这一点是非常了不起的创新。
  • 纳兰容若与饮水词

    纳兰容若与饮水词

    《纳兰容若与》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纳兰容若与《饮水词》的有关内容。
热门推荐
  • 古碎忆梦

    古碎忆梦

    方晨是一个公司的小文员,虽然和这个公司的董事长有些血缘关系,他还是和普通的员工没什么两样,过着枯燥而忙碌的生活。在近一段时间他总是可以做一个相同的梦,在梦中他和一个老者不断的切磋,但是每次都是以方晨失败而告终。好不容易他将老者手中的木剑打断了,他却回不去实现的那个世界了。在一次偶然间,他见到了那个在这个世界生活的人,见到那人在自己那边的世界,过着自己的生活,方晨不禁询问着那个代替自己的人。得知自己和他两人交换了灵识之后。方晨也开始寻找着让自己回到原来那个世界的方法。但当他真的找到回去的方法时他却发现,这个世界中有些东西他已经放不下了……
  • 木叶之莫生气

    木叶之莫生气

    日向日天的行为准则。一,出门一定要记得看黄历!二,要和狐狸搞好关系!三,好的不灵坏的灵,所以要管住嘴!四,虽然这是最后一条,但最后的往往是最重要的!那就是……莫生气!“日向日天!我要杀了你!”“人生就像一场戏,因为有缘才相聚。”……“喂,肥羊,我观你面相克夫克弟克全家啊!”“你给我滚开!”“嘭!”“为了小事发脾气,回头想想又何必?”……“斑爷,动手之前能否让我吟诗一首?也许你听我说完你就不想揍我了呢?”斑爷:“你现在闭嘴,我认输!”“这……不太好吧?我这人是有原则的!”我是日向日天,宗家的老三,穿越来就背负着要被挖眼的命运的男人!我有原则。我从来不放水!
  • 海蓝

    海蓝

    海蓝是她的笔名。她的真名据说极土,类似王桂华,李凤琴之类。黎虹有个同学毕业后分到报社,给海蓝当手下,“见过能装的,没见过那么能装的。”黎虹的同学一言难尽的样子。 没多久,黎虹参加外省一家刊物举办的笔会,同行的有海蓝,以及青年评论家赵行。他们在火车站贵宾厅见了面,黎虹认出了赵行,他穿得很休闲,坐在沙发上跟一个女人聊天。黎虹觉得那个女人应该是海蓝。确实不年轻了,比黎虹想象得漂亮些,而且比她的同学形容得苗条很多,穿了一件鲜艳的碎花衬衫,面料带弹力的,紧紧地箍在身上,她的胸部很醒目。
  • 绝色萌妃倾天下

    绝色萌妃倾天下

    传说中神秘莫测的天界公主,竟是这般调皮可爱,偷偷下界遇到了逸宸上仙.......公主殿下认真的对逸宸上仙道:"待我长发及腰,我娶你可好?″
  • 花落荼蘼醉芳菲

    花落荼蘼醉芳菲

    上古神物降临,人界幽冥暗潮涌动。各种阴谋与阳谋相互交织,似一场毁灭的盛宴。“那怕负了这天下,我也不会放开你的手!”所向睥睨的大荒战神只为她情有独钟。“谁若伤害我极君熠的女人,只有死路一条!”傲视万物的幽冥太子却因她爱的卑微。前世的纠葛与今生的错过,若一切可以重来,我惟愿化身荼蘼,了然一生。
  • 致我的猫先生

    致我的猫先生

    白知微想,他这辈子是不不是都躲不开君郗言了,但是转念想想,这样也不错,至少可以让他忘记一些伤心事君郗言已经清楚自己是喜欢白知微的,所以她愿意等,不管是一年,两年,还是一辈子。
  • The Conquest of Canaan

    The Conquest of Canaa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十三福晋失踪之谜

    十三福晋失踪之谜

    大婚之际,准福晋不翼而飞。三阿哥临危受命,帮助十三弟找寻未来老婆。关键证人接连失踪,精巧绣帕暗藏玄机。福晋身世之谜难解,贴身丫鬟敌友莫辨。一桩普通寻人案竟牵扯出多桩大案……
  • 拯救好友计划

    拯救好友计划

    简介?还是不要简介了。主角都被我换了。原主角冷静下来还挺开心。
  • 某反派的美漫生存指南

    某反派的美漫生存指南

    既然无法选择,那就以反派的身份,在美漫的世界中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