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81600000002

第2章 甬地甬景(2)

远远地就看见了旗杆,进得大门,跨过一座石桥,行走在水边的小径,走户穿屋,绕巷过弄,扑面而来的自然是古雅的骑马墙,层层叠叠,精雕细刻。滴水瓦上,叽叽喳喳的鸟雀,互相交流着觅食的经验;偏房的菜地里,鹅们骄傲地顶着高高的鹅冠,对着游人兴奋地叫唤着。跨越过一道道门槛,抚摸着一把把红木太师椅,眼前就浮现出男主人精明的身影、少夫人妖娆的腰肢,飘逸在小桥流水间。我还仿佛看到那个仓皇逃窜的赵构,带领随从躲避于这个叫澥浦的民居里。

郑氏十七房的历史,要追溯到700多年前的南宋时期:据考证,郑氏十七房的先祖是春秋战国时代的郑桓公,到南宋时,其子民受金兵四面追击,分散向南方迁移,他们中的一部分从河南隐居到余姚龙泉乡,尔后又迁徙到镇海澥浦——这就是郑氏的第一代先祖,叫靖侯。因为是北方人,他们的建筑糅合了四合院、骑马墙的遗风;因为是皇室亲戚,他们的建筑很气派。

据清光绪七年(1881)刊刻的《澥浦郑氏宗谱》记载,郑氏十七房一族是宁波帮中发源最早、绵延时间最长的商业家族。一代代的郑氏族人靠耕读捕鱼起家,尔后外出经商,积累财富,扩充了郑氏十七房的建筑。值得一提的是,郑氏十七房族人文商并举,经商不忘文化上的追求。如郑氏商人倡导的经营理念有:诚信为本,和气生财,敢冒风险,克勤克俭等,这应该是后来宁波帮儒商风格的雏形。

自明朝后,郑氏家族陆续往外延伸商迹。一个个聪明年轻的后生,或跟着同乡长辈,或大着胆子独自闯荡江湖,或摸索着看事情如何再有样学样,慢慢形成了一股浓厚的经商风气。郑氏宗族经商,实力雄厚,并创造了一批中华老字号和众多的中国第一,如创设四恒银号、老凤祥银楼、全盛民信局、上海茂昌蛋业冷藏公司、上海民生墨水厂(即后来的“英雄牌”墨水)等名店,为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郑氏十七房的儒商文化,犹如一滴墨水,在洁白的宣纸上渗透开,于是有着许多的书画延绵在周边,渐渐地铺陈出了一幅宏伟而秀丽的江南水乡特有的山水画——宁波帮。虽然我这样的说法,有待于进一步的考据,但是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镇海籍的宁波帮人士在整个宁波帮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所有闯出天地的宁波帮人士,一定受到过郑氏十七房儒商文化的熏陶。

郑氏十七房,不仅仅是一处建筑群(下)

在郑氏十七房,我看到了墙面上的四幅浮雕:龙首凤身,灵动如生,破墙欲飞。据说,这里有“三多”:旗杆多,骑马墙多,小河多,且三年不下雨也不干涸。不过,我惊讶的,还是一组“龙首凤身”的浮雕。

作为皇亲国戚的后裔,在墙体上雕刻飞龙,似乎是可以理解的。只是为什么要把龙与凤糅合在一起,有些费解。龙代表男性的至高无上,凤则表示女性的典雅富贵。难道在这里,女性的地位很重要?等看过了郑氏十七房的族谱和参观了女祠,这样的疑惑就迎刃而解了。

在封建社会,男权占统治地位的情况下,女人是不得进祠堂的,而要建造女祠,更是谈何容易。郑氏十七房里女祠洽礼堂的出现,起源于郑氏十四世郑溥仁的妻子戴恭人,她悉心服侍丈夫,抚育孩子,后来丈夫和儿子不幸去世,戴恭人没有立嗣也没有再嫁,把钱投入慈善事业,造福社会,从而赢得了族人的敬重。洽礼堂由戴恭人出资三千两,于清光绪七年(1881)动工,光绪八年落成。值得一提的是,许多地方的女祠都是为了纪念某位杰出女性而建,而且一般在人死后才建,所祀的女人不是贞女就是烈女。十七房女祠,是在女人活着的时候就存在的,这在男女等级分明的封建社会是相当难得的。走入洽礼堂正厅,高挂着“松龄柏节”的匾额,可见这里的女性,是依据这样的生活信条为人做事的。本族女子可以在这里识字读书、学习礼仪、攻习女红、看戏听书甚至于组织游乐活动等等,体现出江南水乡男女平等的早期的民主意识。在郑氏十七房,女性的名字也可以载入家谱,这在当时是很少见的。

为什么女性在郑氏十七房有这样高的地位?细想一下,可能有这样几方面的原因:一是郑氏十七房的多数男性,都外出做生意了,家里的事情就得由女性来打理了;二是嫁到这里的女性,大都为大户人家的闺女,知书达理,品味高雅,颇具“领导”的潜质;三是这里的男性比较开明。

其实,再往远一点说,中国人本身就对女性是尊重的,只是孔老二的“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坏了规矩。男人都是女人生下来的,凭什么不尊重女性呢?天有漏洞了,不也是女娲补的吗?而且,中国的历史上,有一个母系社会,那是绝对的女权体系。再比如中国古代的《诗经》里,也有很多赞美女性的诗歌,其《郑风》一共有21首诗,皆可用两个“多”字来概括——情歌多,美女多。《郑风》中的女子不仅“颜如舜华”,而且大胆热烈,敢于追求自由幸福的婚姻,迥然不同于京畿之地女子之忸怩神态,表现出东迁后郑国欲摆脱礼教束缚、寻求自由的崭新气象。如果用现代的眼光来看,这就是中国最早的“女权运动”。

这样说起来,郑氏十七房的女性,继承了中国古代女性的大胆、坚忍、宽容的魅力。

走出郑氏十七房,我细细回味着生活在这里的女性,她们应该是刚韧果敢而贤淑可亲的人。在生活中是强者,有困难能扛得起;对儿女是慈祥的母亲,循循善诱;对父母、公婆是孝顺的女儿、媳妇,关心备至;对丈夫是贤惠的妻子,体贴入微;对生活持有乐观豁达的态度,能为周围的人缩小痛苦,扩大快乐,带来幸福;通情达理、善解人意,能倾听别人的心声,能与人沟通和交往,友好相处,以真情凝聚、吸引、影响他人,成为大家的知心朋友。为这样的女性建造一座女祠,那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于是,在墙面上雕刻“龙首凤身”的浮雕,也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海涂上的大家

洪荒年代开始,海生就在这里捕鱼为生了。海涂上,就他一个人,看惯了潮起潮落、日升日息。有一天,夕阳西下的辰光,海生看到海涂那边,出现了一个红点。红点近了,是一个娘们,她歪歪扭扭地来到海生的面前,无力地倒在海涂里了。

海生抱起她,回到自己的住处,用鱼汤喂食之。娘们醒来了,挣扎着推开海生的鱼汤,她走到门口,又瘫坐于门槛上了。

后来,娘们成了海生的娘们,生育了5个儿子5个女儿。

后来,北方有一些避难的大族,先后来到了这个叫蛟川的地方。

海生和娘们的5个女儿嫁给了这些大户人家的后代,她们的夫家不是读书就是外出为商;5个儿子不是跟随海生捞海,就是跟着大户人家的儿子们读书,都出息得犹如本领超群、聪明伶俐的海豚。

很多年过去了,这个地方改名为镇海了。

是勤劳、聪明,造就了这里儒雅、诚信、执着的气场。

近百年来,在这片土地上,孕育出了26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两院院士”,占全国“两院院士”总数的近2%,“密度”为全国之罕见。著名的生物学家,中国细胞学、胚胎学的创始人贝时璋院士,计算数学专家周毓麟院士,生物化学家杨福愉院士,以及杨福家、倪光南、范立础等院士,他们在生物、数学、物理、通信、医学等诸多高端领域取得了重大成果,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翻开镇海的名人录,会看到一串闪光的名字,如世界船王包玉刚、影业巨擘邵逸夫等商贾巨子;贺友直、华三川、陈逸飞等著名书画家;港澳两地立法会主席范徐丽泰、曹其真等政界名人……照人数比例算,每1万个人中,就有一个出类拔萃的人物。

镇海还是名扬海内外的著名商帮“宁波帮”的发祥之地。“宁波帮”博物馆馆长王辉说:镇海之所以能够出这么多的商界巨子,是与这个地区敢闯敢拼敢冒险的海洋性格有关。他们捕鱼、晒盐、闯荡南洋,一无所惧。“说过千言万语,跑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想尽千方百计”。“四千万”的背后,让这些镇海商人赚得了“千千万万”的钞票。孙中山曾赞誉说:“甬(宁波)人对工商业之经营,经验丰富,凡吾国各埠,莫不有甬人事业,即欧洲各国,亦多甬商足迹,其能力与影响之大,固可首屈一指者也。”

“商儒一体”的地域个性,形成了镇海人以文兴商、以道取利、以义济世、尊师重教的传统,并一代代地传承。而这,或许正是此地人才辈出的谜底所在。

2008年6月10日上午,国内第一家以院士为主题命名、以院士风采为主题陈列内容的镇海籍院士风采馆,在宁波市大学科技园科技创业大厦举行了开馆仪式。当时的宁波市政协副主席傅丹说:院士是我国科技领域的最高学衔,镇海籍院士风采馆的建立,将成为宣传和展示院士在各个领域为国家做出的突出贡献,铭记和弘扬院士刻苦钻研、永不满足的科学精神,细致严谨、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勇挑重担、敢于奉献的高尚品德的全新平台;成为我市又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科普工作基地,对进一步弘扬科学新风、推动自主创新、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

这些,当年的海生和他的娘们,是没有想到的。

虎踞龙盘的文献名邦

余姚的来历,有多种说法:第一,舜姓姚,有一部分舜的后人住在这里。不过他们认为这里是贫瘠之地,故以“多余”之意冠之。第二,余姚,即余女兆也。说的是某朝某年,天下更朝,新帝把旧朝皇帝的妃子、宫女贬为平民,发配到了这里,这里因为遗余女子多而得名。第三,勾践伐吴败退至姚江,叹曰:“我只余下姚这块地方了。”自此,姚地遂称余姚。

我比较倾向于第一种说法,因为乡贤黄宗羲说:“今余姚、上虞两县,皆以舜得名,其水之经余姚者曰姚江,亦曰舜江……余姚有历山,上虞有握登山,舜母之名也……有象田,其土中耕者往往得古陶器,舜之古迹在此两县为最多。然大概舜之生在余姚、上虞,故曰‘东夷之人’。”而且,这种说法很有神化味道,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这是比较符合余姚的文化内涵的。

某日回乡,夜临舜江楼,驻于通济桥。宛如玉带的姚江上,通济桥横跨两岸,与北岸飞檐翘角、古朴庄重的舜江楼构成了一个“长虹腾空,飞阁镇流”的联合体,成为余姚古城的标志性建筑,是历史文化名城余姚的徽标。先前的通济桥、舜江楼和县衙的“文献名邦”钟楼,是“各自为政,三位一体”的,现在,那座“文献名邦”钟楼“不翼而飞”了。我走上通济桥,看着舜江楼后面空荡荡的夜空,心里也是空荡荡的。据说,先前考功名的学子,都是经过明清建筑风格的江南直街,恭敬地跨过106级石阶的通济桥,环绕过舜江楼,再进入“文献名邦”钟楼,步入考场去获取功名的。“文献名邦”钟楼所在地,现在是一条叫“秘图山路”的现代化小路,路边多是些时尚品牌的店面。原先的县衙里边,有一座小山,就是秘图山,传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曾经把治水的图纸藏匿其间,故名之。在秘图山东面,原先有一个荷花池——一个县衙里挖一个荷花池的目的是很明确的,就是希望官员要像荷花那样洁身自好。记得少时多次来荷花池这边玩耍,雨中的荷花开得很有张力,雨点啵啵地打湿了荷叶,荷花池上面就会有一层薄薄的雾烟,一些红色的鱼儿有趣地游走在荷花底下,荷花们就乐得腰肢乱颤。在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文献名邦”钟楼被拆掉了,荷花池被填平了,惜哉。据史料记载,我国有“文献名邦”之称的,共有五个地方:孔子的家乡曲阜、孟子的故里邹县、明清时期特多状元和会元的苏州、云南的大理、浙江的余姚。

余姚确实是一个很文气的地方,不过,上了年纪的人,曾经告诉我这样一个说法:如果说余姚的舜江楼是这座城市的老虎头的话,那么其周边的龙、凤、龟、蛇四座山,就是虎爪了。龙、凤、龟、蛇即龙泉山、凤凰山、胜归山(圣龟山)、蛇山(白山头)。龙、凤、龟、蛇是代表神圣的物体和人物的,貌似借着这样的神气,余姚有了四大先贤十八学士,历代名人辈出。与之相对的,也会出现妖魔鬼怪,比如余姚一带曾经出现过不少土匪,男的有陈金木,女的有七姑娘。

如此看来,余姚是一个文化气与剽悍气相糅合的地方了。这样的风骨,无不给这里的人们,赋予文气表象强悍底气的品性。严子陵可以把腿搁在皇帝的肚子上,体弱多病的王阳明可以带兵打仗屡战屡胜,朱舜水不食他朝米饭而东渡日本,大儒黄宗羲在朝廷以铁锥击宦官,乃至于结寨抗清……

文气加硬气的余姚人,为人处世则很低调。明朝以来,余姚县衙的门口,一直挂着“文献名邦”的匾额,但一直是朝里不朝外的。这不是一种以故意的谦虚姿态来摆谱,而是隐藏自己的能力,不张扬地显示出来。这种做派,并不是不把事情做好,而是不把做好的事情炫耀出来。有道是“地不畏其低,方能聚水成海;人不畏其低,方能孚众成王”。世间万事万物皆起之于低,成之于低。低姿态处世做人正是一种“终成其高、必成其大”的哲学。因而,为人处世要懂得谦虚谨慎,甘愿处低,这样方可登高。

同类推荐
  • 我们的故事

    我们的故事

    迎着晨风迎着阳光,跨山过水到边疆。伟大祖国天高地产,中华儿女志在四方……大概每一个知青战友都会唱这首歌、它是电影纪录片《军垦战歌》的插曲。一群意气风发背着行李的上海知青坐在大卡车上,他们高唱着这支歌向塔里木荒原进军。这首歌曾让我们热血沸腾、激情浩荡。我们也唱着这支歌奔赴了北大荒…… 本书的作者是记者出身的作家,本书的类型是他最擅长的纪实文学。书中主要描写了哈尔滨、上海、北京的六十多位知青,在“前青知时代”或“ 后知青时代中”最具代表性的又最具个性的故事。
  • 地狱入口的记忆

    地狱入口的记忆

    没有人敢夸口不患癌症,癌基因潜蹑于人体细胞,随时伺隙攫人性命。世界卫生组织预测,恶性肿瘤将成为21世纪人类的第一杀手。中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居世界首位,癌症患者发病率为5‰~10‰。年发病例数160万,死亡人数130万。这组数字仍以每年3。1%的速度在增长。当夺命灾星突然降临的时候,惊魂失魄,束手待毙吗?还是生寄死归,医患同德,重新点燃如红花怒放的火炬,演绎出一个个奴隶角斗士起义般获取自由的故事?在这个世界上,人所处的绝境,很多情况下,都不是生存的绝境,而是一种精神的绝境;只要你不在精神上垮下来,外界的一切都不能把你击倒。
  • 鲁迅诗释读

    鲁迅诗释读

    鲁迅先生写下了许多光照千秋的不朽著作,诗歌作品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部分。本书收录其全部诗作,计旧体诗六十三首,新体诗十二首,是迄今篇目最全,考证最细的鲁迅诗歌研究著作。
  • 中国树

    中国树

    本文收录了杨如风的:中国情结、中国树、孤独的灵魂、石头、孤独的猫头鹰等诗。
  • 唐古拉山不会忘记

    唐古拉山不会忘记

    本书作者是青藏铁路一期和二期建设的参加者、亲历者和见证者,也是全国少数几位全程采访青藏铁路的记者之一,对青藏高原和青藏铁路一往情深。本书是伴随青藏铁路建设中在各大媒体上进行的系列报道,形成的散文特集。全书透过作者充满激情的文字,全程记录了这项世界奇迹的诞生,讴歌了那些为此付出生命的朴实而伟大的奉献者。正如作者所言:如今,青藏高原和青藏铁路,在我的心中,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一条通天大道,而是一种意味、一种境界、一种精神和生命的一部分。
热门推荐
  • 冲仙记

    冲仙记

    心有执念,所以冲仙。因为冲仙,终以领略这壮美仙界。
  • 野人走出神农架(上篇)

    野人走出神农架(上篇)

    苍龙岭之巅的火神庙,曾经是个笼罩着神秘色彩,让人望而生畏的地方。苍龙岭下二道河沟村有位老人常对人讲,这座火神庙里藏着一位真神。他说每年冬天,他都要进山砍柴烧木炭,有一次进山遇着大雾迷了路,在山林里背着木炭转了一整天,不知怎么就转到了火神庙旁边。那阵子大约是天快黑的时候,他猛然看见火神庙前一片金光,从庙里走出来一位威风凛凛的天神,来到庙门外那个石兽跟前,跨着石兽四蹄生风前去巡山。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社会契约论(译林人文精选)

    社会契约论(译林人文精选)

    发表于1762年的《社会契约论》是卢梭最重要的政治著作,书中提出的“主权在民”思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石。其核心思想“合法的国家必须根据普遍意志来进行管理”代表了人民专制对旧有制度的替代,象征了主权和自由。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傲世玄神

    傲世玄神

    《无尽神皇》,欢迎大家收藏。已经六十万字,放心阅读!http://m.pgsk.com/m.pgsk.com二十一世纪的一代至尊杀手在抢夺一块神秘古玉之时,遭隐士高手围杀,最后随着古玉穿越到异世圣元大陆。谁知穿越后竟是成为了一个被称作为废材的叶家三代子孙叶枫。神秘古玉内含神秘玉灵,传叶枫亘古神功《破天诀》,一改废材之名。痛扁曾经欺辱他的人,妖孽般的修炼速度令家人和敌人惊颤万分。后来得万年天地神兵九玄剑,再其家族灭亡之际,杀意宛如深渊魔云,领悟九玄之一得杀之玄。报血仇,走上凝聚九玄之路。出世俗,进宗派,入圣地,亦不是他的终点。一人一剑,破尽各方高手,让所谓的天才埋头惭愧。灭神九杀,神鬼惊颤,成就至尊玄神之名,傲世天地。http://m.pgsk.com/m.pgsk.com好友风趣文,生活写照,介绍个大家
  • 抗日之浴血战神

    抗日之浴血战神

    林锐,共和国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单兵作战机器!意外魂穿1937年上海,成为一个名扬江南的纨绔子弟,同时还是税警总团的一个连长!值此国家危亡,民族危难之际,他拿起了枪,开始了一段浴血传奇!阔别三载,再铸热血,三郎出品,必属精品!
  • 穿越游戏当领主

    穿越游戏当领主

    【已完本】唐岩重生到一年多以前,原本是件高兴的事,结果又意外穿越到游戏世界当中。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凭借开局优势,还是神器辅助,在游戏世界混的风生水起,收猛将、招人才,不断壮大自身,最终成为新的大帝。
  • 娶一赠一,娇妻有喜了

    娶一赠一,娇妻有喜了

    六年前,她闯进了陌生男人的房间……六年后,回到阑城,身边带回了个粉雕玉琢的小帅哥。为了养活自己和儿子,她做起了佣人的事,还乐此不疲。因为少爷虽然脾气不好,但对她这个小佣人还是挺包容的,包容到,她感觉自己快要喜欢上他了,见到他就心跳个不停,这样下去可不行……咖啡厅。顾情看着对面的约会对象,笑道:“我的要求不多,只要不亏待我儿子就好。”男人笑道:“我就喜欢小孩子,我可以带他去游乐场。”隔壁桌,江少爷摔了杯子,冷哼一声,吩咐助理把游乐场买下来,站起身便去抓人了。
  • 小甜椒

    小甜椒

    天才欢脱少女海藻忽然移情别恋喜欢上了唇红齿白的小哥哥。从暗戳戳的喜欢到被拒绝,费劲了海藻的九牛二虎之力。不喜欢就不喜欢吧,我放弃了还不成?可是小哥哥为什么又不许了呢?海藻:我喜欢你陶姜:我不喜欢你海藻:哦,那算了吧陶姜:……你怎么没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