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028300000007

第7章 放鱼鹰

这幅《天津白河鹈饲风景》,是日本近代画家中村直人绘制的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天津海河(昔日称白河)上渔民捕鱼的水墨风景明信片。这样的场景,当时在各地很常见。只不过,当年天津海河上小火轮、大轮船往来穿梭,海河两岸各国租界、码头林立,还能够有这样充满古老水乡情调的场景,也算够稀罕的。

鹈,即鸬鹚鸟,羽毛为黑色,类似乌鸦。颈、喉无羽毛,露出黄色皮肤。其构造独特,口腔内无牙齿,咽喉、食道能扩大五倍左右。因鸬鹚全身乌黑,长得像乌鸦,亦称老水鸦、水老鸦、鱼老鸦、伽蓝鸟、淘河鸟,四川人称其为乌鬼,北方多称鱼鹰(以下行文跟随引文原作者的表达,鸬鹚鱼鹰通用,不做统一)。鸬鹚喜群居,三五成群,很少鸣叫,除繁殖期或群栖时彼此纠纷时,才会发出低沉的“咕、咕、咕”的叫声。

鱼鹰是中国画中常见的题材,齐白石等人皆画过鱼鹰。在画家的笔下,鱼鹰往往端坐在渔船一端的船帮上,以它那特有的长嘴一下下地梳理着自己黑色的羽毛,远远望过去,跟白鹤似的。出水不久的鱼鹰黑得发亮,栖立于渔船的船帮上,所谓“鹰立如睡”。大多数水鸟的尾脂腺能分泌油脂,它们把油脂涂在羽毛上来防水。鱼鹰缺少尾脂腺,羽毛防水性差,身体很容易被水浸湿,不能长时间地潜水。鱼鹰翼极狭长,脚上长蹼,后弓明显,翼面在腕处折屈,善鼓翼欲飞,喜欢在水域低空以短距离滑翔。在每次入水被浸透以后,它们要站在岸边晒太阳,待羽毛晾干之后,才回到水下。

一提到鸬鹚,很多人都会想起小学时读郑振铎先生的那篇散文《鸬鹚》:“灰黑色的鸬鹚站在船舷上,好像列队的士兵在等待命令。渔人忽然站起来,拿竹篙向船舷上一抹,这些水鸟都扑扑地钻进水里去了……一只鸬鹚钻出水面,拍着翅膀跳上渔船,喉囊鼓鼓的。渔人一把抓住它的脖子,把吞进它喉囊的鱼挤了出来,又把它甩进水里。鸬鹚不断地跳上跳下,渔人都要忙不过来了……”那一幕鸬鹚捕鱼的场景生动地展现在眼前,让人不由得惊叹起鸬鹚捕鱼的能耐。

驯养鸬鹚捕鱼,世界上以中国为最早。最迟到唐代,中国饲养鸬鹚捕鱼已很普遍,杜甫即有“家家养乌鬼,顿顿食黄鱼”的诗句。唐代诗人杜荀鹤《鸬鹚》诗有“一般毛色结群飞,两岸烟汀好景时。深水有鱼衔得出,看来却是鹭鸶饥”的诗句,把鸬鹚的栖息环境、食性和习性描写得颇为生动。再往前说,四川出土有汉代陶鱼鹰。生活在四川奉节的鱼复人及古蜀人皆以鸬鹚为图腾,三峡出土文物中不时有鸟首形器发现,蜀王更是以鱼凫命名。还有人推测,《诗经》名句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所称的“雎鸠”即是鱼鹰。与马可·波罗同一时期来到中国的阿多里克在游记中,有一段关于鸬鹚捕鱼的生动记录:

我停留在一个城镇里……我的居停主人殷勤地对我说:如果您要看捕鱼,请您同我一起去。于是,他引我到桥上,我看到在那里就有他的船,船上有一种水鸟停留着。这些水鸟都有一条细绳扎住它的咽喉,因为如此,当它捕到鱼就不至于咽下去。此后,他取下三个竹篮,船头、船尾和中舱都放一只。于是,他将鸟赶入水中,鸟就钻到水底,捕到大量的鱼,放入篮中。不久,三篮都满了。我的主人将鸟咽下的绳解开,使鸟再入水中,捕鱼自食;最后,仍出水停留在船上如前。

这一段记述元代利用鸬鹚捕鱼的情形,与后来并没有多少出入。明末徐芳《鸬鹚说》称:“鹚,水鸟,状类凫而健喙者也,善捕鱼,河上人多畜之,载以小桴,至水滞袱鱼所聚处,则驱之入。鹚见鱼深没疾捕,小者啣之以出,大者力不胜,则碎其翅,呼类共搏,必噎之乃已。”这是中国古代唯一的阐述鸬鹚生态习性的专著。进入清代以后,来华的外国人所描写的中国风物中,常可见到关于鱼鹰的生动记录。清初,荷兰使团途经山东济宁,见到渔民用鸬鹚捕鱼的场面,赞其为了不起的发明,《荷使初访中国记》中记:

他们有一种两边都架着竹竿的小船,用桨划动,上述的鸟就停歇在竹竿上。他们把小船划到湖里,把那些鸟放出,那些鸟就立刻潜到水里寻鱼。而中国的船夫们则继续划桨前行,而这些鸟就以同等速度跟着船游动寻鱼。这些鸟的嗉囊用圆环勒住,以防它们捕到鱼后囫囵吞下。而这些鸬鹚在水里一叼到鱼,就立刻浮出水面,先把鱼咽到嗉囊里,飞到船上,渔夫就使劲掰开它的嘴巴,从嗉囊里熟练地掏出那条鱼来。如果鸬鹚不再潜入水中捕更多的鱼,中国渔夫就用棍子或竹板将他们的鸬鹚打得羽毛横飞,这真是一种莫名其妙的事情。

民国时期,鸬鹚是各地最常见的一种水鸟,多生活于池塘、沼泽、湖泊、河流等处。几乎各地的河港沟汊,有渔船处必见鸬鹚,常常三五只结成小群聚集船头。鸬鹚在北方为候鸟,而在秦岭以南,尤以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是鸬鹚栖息繁衍的好地方。鸬鹚叽叽嘎嘎的叫声,与渔船咿咿呀呀的划桨声应和,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田园韵致,是中国水乡风景的最佳主角之一。

有关捕捉与驯化鸬鹚捕鱼的记述,古籍中多有记载。从宋朝《东斋记事》上“以绳约其吭,才通小鱼,大鱼不可食时,呼而取之”的记述到《夔州图经》中“绳系其脚……”等描写,不难看出古人鸬鹚捕鱼之方法,与后来乃大同小异。

鸬鹚多成群饲养,少者几只,多者十几只,在户外扎一个棚子,或编一罩网,可以饲养一二十只鸬鹚。这些鸬鹚平时挤成一堆,睡觉时头钻到翅膀下,缩成一团,因它们惧怕光线。驯化鸬鹚一般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捉野鸬鹚驯化,另一种驯化家生的小鸬鹚。第一阶段,在河边、湖岸进行。首先,把捉到的野鸬鹚或小鸬鹚先喂养几天,然后在其足上拴一麻绳,另一头拴在树上或木桩上,饲养一段时间。接着,渔夫不断驱其下水,让它先捉小鱼。待得鱼后,主人发出特别的呼声(暗示它不能吃小鱼),同时顺手把鸬鹚扯回岸上,喂以小鱼,然后再驱其下水。如此反复训练约一两个月时间,基本就可以听从主人的指挥了。

第二阶段,是带着鸬鹚上船训练。这时,让鸬鹚站在船帮或船头上,当发现鱼群时,即令鸬鹚下水捉鱼。鸬鹚脖子上的皮肤非常宽松,老是一鼓一鼓地动着,其喉咙很大,一次能装十条小鱼。下水前,渔夫总是将细细的绳圈绾在它们脖子的根部,使鸬鹚只能将鱼衔在嘴里,吞在宽大的口腔里却不能咽下。驯化了的鸬鹚,即可解掉脚上的长绳,但要在颈项部位套一圈环,使之只能吞下小鱼,不能吞下较大的鱼。这一阶段训练达两个月之久,直到训练成功为止。其间,驯鹰人除运用口令外,还有一种指挥杆,驯鹰人一挥杆,鸬鹚即下水,一收杆,鸬鹚也能及时归来。有趣的是,当鸬鹚遇到大鱼而力不胜时,可由众多鸬鹚齐心协力的“围而歼之”。大鸬鹚驯服后,小鸬鹚就可以跟着学习。

经过如此“训练”之后,鸬鹚就可以下河捕鱼了。鸬鹚的嘴修长,末端略曲,有尖钩,咬住鱼时类似钳子夹物,紧而不脱。鸬鹚在岸上的动作笨拙迟缓,但却擅长潜水,可潜水二三米到十米深,每次可潜入三十至四十五秒。

站在水乡岸边看鸬鹚捕鱼,是一件饶有兴味的事情。在南方河川上,渔船常用竹排联排而成。渔民篙子一摆,鸬鹚几个跟斗,就扎进了水底。过一会儿,一只只鸬鹚从水里呼呼地冒了出来,有的嘴里衔着一条银光闪亮的活鱼,有的颈脖里鼓起一个包,得意地向着船边游来,活蹦乱跳地上到小船,渔民用手在鸬鹚的颈脖轻轻地往上一抹,鸬鹚嘴里的鱼就自然落下,连同已吞入喉中的鱼都吐了出来。渔民则惬意地划着小船,继续观察着四周水域的动静,顺流而下,且捕且赶。有时,赶上了鱼群,渔民站在船头,脚踏渔船,剧烈晃摇,渔夫嘴里“哦嗬”“哦嗬”地喊着,挥动竹竿击打水面“啪啪”作响。水浪叠起,鸬鹚仿佛大受鼓舞,纷纷蹿跃着猛往水里扎,上下穿梭,不亦乐乎。水底的鱼藏不住了,慌不择路拼命地逃窜,能看到鸬鹚伸着长脖子在水下追撵的黑乎乎身影。眨眼工夫,一只嘴里叼着鱼的鸬鹚浮出水面,接着又是一只……有时两三只鸬鹚合抬一条大鱼,鸬鹚那尖钩一样的利喙死死叼紧鱼鳃不松口。

天晚了,渔民会把右手握成杯形,鸬鹚一看,就明白是收工了,它们会欢快地围在船边扑腾,像一群闹够的孩子,等着回家吃饭。到家时,主人会解开它脖子上的绳圈,把鱼呀、蟹呀、豆腐泥等吃的端给它们。鸬鹚的饭量很大,一昼夜要吃掉3斤重的鱼;而一条35厘米长、半斤重的鱼,一口即能吞下。

为了防止鸬鹚飞走,在驯化时都要剪掉翅膀。事实上,鸬鹚的翅膀并不发达。鸬鹚悠闲的时候,常低低地飞掠过水面,飞翔时伸直了颈和脚,姿态颇为优美。可惜,鸬鹚已经丧失了在天空中翱翔的本领,它们的翅膀早就退化,又经过了人为的修剪,因此它们只能与人厮守。

这是民国年间渔民和鱼鹰休憩的一幅生动场景,极具北方水乡韵致。沈从文在题刘焕章《鱼鹰图》中对鱼鹰的水下作业有一段极生动的描述,曰:

闲居无事,唯知据船舷或船篷上扇翅膀,瑟瑟缩缩,呈可怜状。必待主人用细绳将其颈项缚住,用篙迫其下水取鱼时,明白有任务待尽,始三三五五陆续下水。一改其平时可怜相。于水中迅速如其同类之鹰鹗。得长达尺余之鲢鲤后,上浮水面,待其主人用篙援之,始能登船,将鱼吐出于舱中,渔人又复迫之下水,必得鱼三数尾后,始能解去颈束,饲以小鱼一尾。既表示对主人之无限忠诚,亦深感主人恩惠。

河南南阳地区所用的鱼鹰捕鱼船,为用两只木船组成的“一担船”。每只船放三四只鱼鹰。到了渔场,渔民即放鱼鹰下水,抓到鱼后,渔民再以舀子抓起,把鱼放在船舱之内。当地用鱼鹰捕鱼时,有不少禁忌,如不能遇到耍猴儿的,也不能谈论鬼神等。

早在东汉时期,微山湖出土的东汉画像砖山即有鱼鹰捕鱼的形象。清朝乾隆年间,马戛尔尼的使者路经微山湖,在《英使谒见乾隆纪实》对这种用鸬鹚捕鱼的风俗也做了详细的记载:“船从这里开行不久,看到一种捉鱼的鸟,这种鸟可以训练为人捉鱼,每天收获量很大……在这里运河之东附近有一个大湖,里面有上千条小船,都是用这种鸟来捉鱼,每只船有十几只鸟。船主发一信号,它们马上飞到水里去捉鱼。我们非常惊奇地看到在它们很小的嘴里衔着很大一条鱼,它们被训练得真是好,用不着在它们的喉部用线或圈套着,它们把全部捕获物交给主人,自己不吃一条,除非主人为了奖励或饲养,发信号叫它们吃一两条。这些小船都很轻,主要是在湖里划,当地渔民依此为生。”

民国时期,微山湖渔民用鱼鹰捕鱼的习俗仍然如此。微山湖渔民用鱼鹰捕鱼规模很大,一般要出动五至十只船,各船有一定分工,其中的“带船”乘坐船头,即指挥,又称为指挥船。“带船”后为打船,负责传达、落实指挥船的命令,其上的船手年轻力壮。“子”上的人负责管理鱼鹰。抵达渔场后,打船先划一个大圈,俗称“大环子”。然后沿大环子划两个小圈,为小环子。环子不断收缩,接着把鱼鹰轰下水,渔船上的人则取鱼。此时,带船上的人以竹篱敲打船舷,发出有节奏的声响,同时唱“鹰号子”。

乡下有歇后语曰:鱼鹰嘴里的鱼——离吃还远。与扳罾的、撒网的、下卡子捕鱼的渔民不同,放鱼鹰的人对付鱼鹰自有一套好办法。过去,养鱼鹰的人家很好辨识,谁家门口的鱼腥味重,即是。捕鱼前,鱼鹰要熬一熬的,不给它们吃,饿着肚了才会卖力地干活。只有等收工回到家,才会解去每只鱼鹰脖子的套环,把它们拎到渔棚的架子上,将小鱼拿过来,一条一条地抛给已有点饿坏了的鱼鹰吃。冬天里,这些人家每天都要把鱼鹰子拎出来放到渔棚外竹竿上,让它们撑开两翼晒太阳,且带梳理羽毛。然后,就把从打撒网的渔户那里买来的小鱼虾拿出来喂它们,每抛出一条,鱼鹰子都能准确接住,扬起长长的脖子一吞而下。

同类推荐
  • 谜一样的孩子

    谜一样的孩子

    “科伦拜恩枪击案”中13名师生被枪杀,并有24人受伤。随后,持枪者埃里克·哈里斯和迪伦·克莱伯德饮弹自杀。案发后的20年里,迪伦的母亲苏珊一直生活在那一天所带来的难以言喻的哀伤和痛苦中。她深爱的、精心养育的儿子做出了如此惨绝人寰的事情,而作为母亲,她居然对儿子的不对劲儿毫无察觉。她错过了哪些本可以察觉的征兆?她本来可以采取什么行动,来避免悲剧的发生?案件发生后的每一天,苏珊都在苦苦追寻着这些问题的答案。书中,她毫不掩饰、开诚布公地记录了自己是如何一步步接受这不可思议的现实的。她将自己的日记、迪伦留下的录像和文字,以及无数与精神方面专家的面谈资料整理后,和盘托出,呈现于世。她希望个人的顿悟和诠释能够帮助更多的家庭在孩子遇到困境时予以识别和及时干预。
  • 在所有的风景里,我最喜欢你

    在所有的风景里,我最喜欢你

    关于我们,关于这本书:13岁,相识,同一所初中,隔着一道墙,分在两个班。16岁,读了同一所高中。17岁,相恋。那一年,有我无限的勇气进行无数次的表白。在无数次地被拒绝后,经过三个月的不懈努力,平凡男终于成功和小班花在一起了。18岁,我们上了同一所大学。有了一群共同的可靠又可爱的小伙伴。19岁,我们第一次一起旅行。22岁,我们毕业,在各自的领域里奋斗。25岁,我们结婚。然后,我们去度一个很长的蜜月,在世界的风景里,你负责笑,我负责拍,偶尔会用上三脚架自拍我们的招牌动作。以后老了,即使我不在了,也有满满的回忆可以陪着你。这辈子已经拥有了很多,此时我最想要的,是你可以幸福一辈子。
  • 爱默生随笔集

    爱默生随笔集

    爱默生的思想和作品推动了美国民族精神的确立和发展。而这本《爱默生随笔集》就是他散文随笔代表作的精选译本。他的作品也让我们了解到,在我们所熟知的物欲横流、光怪陆离、追求金钱与时尚的美国,还有着自然、沉静的一面。今天,世界各国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考验和挑战。爱默生的作品恰好可以给我们一些重要的启示和答案。今天,我们重读他的作品,重温他的思想,意义就在于此。
  • 爱是天时地利的迷信

    爱是天时地利的迷信

    《爱是天时地利的迷信》从文学角度来阐释林夕歌词的美韵,那些经久不衰的歌词在一代又一代的歌迷心中,早就意味着爱的心声与美的领悟。
  • 李清照的红楼梦

    李清照的红楼梦

    曹雪芹和自己的家人难道有如此深仇大恨?非要一一揭露自家老底。李清照和《红楼梦》,一个宋一个清,能有什么关系?两者之间的巧合,难道真的只是巧合吗?还历史一个真实的曹雪芹,还世人一部真正的《红楼梦》。
热门推荐
  • 无名谷—轮回

    无名谷—轮回

    “般虞,你知不知道,爱一个人到底有多难受?”她流着泪说。后来,她为了那个他,打开了九罡怨池,致使天下大乱。她也受万箭穿心,魂飞魄散之刑。般虞只身入妖界,寻得上古集魂咒,自拆仙骨为她集魂。拆仙骨时,不可动用仙法镇痛。他疼了三天三夜,终于集好了她的魂魄,他苦笑道:“绡缨,你果然没骗我,还真的挺难受的……”
  • 帝王系统之明末争霸

    帝王系统之明末争霸

    成者王侯败者贼,自古皆然!李自成本一布衣,崛起草泽,效仿汤武,吊民伐罪,战必胜、攻必克,兵威远震!至此中原大地,盗匪平息,百姓丰衣足食。至此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百年不敢扬眉吐气!林丹汗说道“大哥,我跟你混”,从此蒙古轻骑为我大顺先锋,纵横欧洲大陆!崇祯说道“李自成,吾大明君王死社稷,不降!”,从此庙里多了一个和尚,孤灯相伴!皇太极说道“吾族英勇,满万不可敌!”,至此盛京三天,血流成河!李自成说道“唉!我只是来打酱油的!”
  • 稻草人

    稻草人

    本书收录了叶圣陶先生的二十八篇经典童话故事。以收录的《稻草人》和《小白船》这两篇童话故事为例,我们可以看到叶圣陶先生创作的童话故事诚如臧克家所赞叹的“插眼进去,就能入迷”。《稻草人》讲述的是一个稻草人观察到的世间百态,其中有可怜的农妇、无助的渔妇、绝望的自杀者、悲情的鲫鱼等等。然而对于人世间的悲剧,稻草人有心无力,束手无策。在内疚感与无力感之间纠结的稻草人倒在了田地中间,与悲剧同眠。《小白船》描写了孩子们可爱的笑颜、率真直接的对话、内心真实的思想、天真烂漫的性格,如诗如画般的景色,营造了一个充满幻想和诗情画意的童话世界。叶圣陶先生的童话是我国现代儿童文学经典宝库中的珍品,在海内外享有很高声誉,不少作品被收入中小学课本,影响了几代人。他的童话虽然写于20世纪上半叶,但反映了时代的脉搏以及人们在那个时代的生活、理想和追求,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教育价值。叶圣陶先生的童话虽然带有奇幻色彩,但在细节上都是写实的,并采用了民间故事中常用的反复变奏手法。叶圣陶先生用散文的形式来写童话,诗意盎然,富有听觉、视觉上的冲击力,震撼力强,能给孩子以爱的熏陶和美的享受。
  • 未知荒野

    未知荒野

    他是尤勒斯穿越计划的先遣者他是探索未知大陆寻找文明遗迹的探索者他是猎杀赏金首的追猎者他是找回自己身世的失忆者脑机系统是他生存的无形保护伞……周宇在沉睡中醒来,作为第一批先遣者之一,他来到了一个未知的世界,在找寻自己身世的道路上,他不停的探索……掠夺暴徒、变异生物、杀人机器……
  • 高帆满阳

    高帆满阳

    他是耀世集团继承人,本朝着自己的音乐梦想不停的努力,却遭遇家庭巨变,不得不临危受命,成为总裁。她一直梦想成为一名钢琴演奏家,从高中起就一直暗恋着他,为了和他考入同一所大学而拼尽全力。她三年的默默守护,终于打开他紧闭的心门,可这段恋情却波折不断,好在两人始终未曾放弃彼此,他鼓励她勇敢的去追求梦想,当他面临困境时,她也倾心陪伴,然而命运多舛,为了他的光明未来,她只能忍痛离开,而他......是否会坚持等待?就让这段跨越了十年的爱情故事,温暖你的心吧!
  • 观涛奇禅师语录

    观涛奇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金屋藏金

    金屋藏金

    大虞国第一名妓——金子,还没来得及在权贵的后院兴风作浪,就作为挡箭牌死在了据说仁义正直的三皇子手中。她发誓,她一个享誉大虞国的名妓,死于挡剑,真的是大材小用啊!怎么着也要让她祸国殃民一下吧!死后一睁眼。嘤!奴家怎么重生了,还重生在一个抛弃帅气多金老公、和小白脸私奔的大傻子身上。诶~这小白脸长得和那个伪善三皇子一样啊。肯定不是个好人。亲亲老公,等等奴家,奴家不要离婚啦,我们回家生猴子吧(?>ω<*?)!
  • 重生后她女扮男装苏遍全场

    重生后她女扮男装苏遍全场

    作为一只人人畏惧的魔头,她是被迫重生的。作为一名货真价实的妹子,她是被迫男装的。作为一个单纯无害的好人,她是被迫虐渣的。洪荒魔女一朝重生,竟然成为了人见人不爱的小可怜?墨盏表示,人生如此艰难……艰难个屁!看她拳打臭渣男,脚踢白莲花,斗遍极品亲戚!灵兽她有,美男跟着走,这完美的人生简直不要太舒爽!直到有一天,她惊觉某个只手遮天的霸总居然是前世抛弃她的渣男!正准备磨刀把他霍霍了的时候,却发现,原来情深不负是他,为爱痴狂是他,从地狱中将她救赎的人也是他。【男强女强,苏宠无虐。当我颠覆整个世界,只为摆正你的倒影。群号964115410】
  • 顾导你追的老婆又搞事了

    顾导你追的老婆又搞事了

    (婚恋言情1v1)林冉看着刚进家门的顾瑜。“今天怎么这么晚回来?”顾瑜走到林冉的面前,轻轻的吻了吻林冉的额头。“那还不都是为了把我辛辛苦苦追到的老婆,养的白白胖胖的~”林冉嘟了嘟自己的小嘴。“我现在都已经圆润的快要成球了,你还想让我变胖~”顾瑜搂着林冉的细腰,“你胖一点,我就不怕别人再对你有所企图了呀~”林冉锤了锤顾瑜的胸口,“讨厌~”说完,林冉便拥入了顾瑜的怀抱之中。【虐妻宠妻于一体的傲娇老公VS反虐受宠于一身的撒娇妻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