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123600000012

第12章 镇江金山寺传说

金山寺在江苏省镇江市西北长江南岸的金山上,始建于东晋明帝时。金山寺布局依山就势,使山与寺融为一体。金山之巅矗立着慈寿塔、江天一览亭、留玉阁;大、小观音阁围绕山顶;七峰亭、妙高台、楞阁台等环绕山腰;法海洞、仙人洞、白龙洞等镶嵌山壁;大雄宝殿旧址、天王殿、藏经楼、念佛堂、方丈堂依傍山顶;各种建筑以曲廊、回檐和石级相连,形成楼上有塔、楼外有阁、阁中有亭的“寺裹山”的奇特格局。金山寺有许多历史典故与动人传说,《白蛇传》白娘子为救许仙,水漫金山;梁红玉擂鼓战金山;苏东坡妙高台赏月起舞等都脍炙人口,广为流传。

金山原是屹立于长江江心的岛屿,曾被称为“江中一朵芙蓉”。由于长江水流变迁,清道光年间开始与南岸相接,遂成为内陆山。现在,金山雄峙于长江南岸,镇江市区西北,山势巍峨,景色壮丽,登临俯视,长江浩瀚。众多的历史故事发生于此,更使金山成为江南名山。金山高60米,绕山一周五百二十余米,金山寺便坐落其上。其背面岗峦起伏,古木参天;左右土丘林立,联肩比翼,如护卫罗列;前方宝塔坝田畴似海,村落历历。

金山寺始建于东晋,《金山志》载:“山有佛寺,始建于晋明帝时”。初建时又称“泽心寺”。南北朝梁武帝重视佛教,曾于天监四年,亲自到金山寺参加水陆大会盛典,这是中国佛教举行水陆法会的开始,也是当时佛教中最大盛典。宋代元丰七、八年间,名僧佛印为住持期间,有海贾到寺设水陆法会,佛印亲自主持,规模宏大。南宋乾道九年,四明仁仰慕金山水陆法会,而施田百亩,与四明东湖月波山专建四时水陆。元朝延祐三年,朝廷在金山寺举行盛大水陆道场,命教、禅、律三宗诸师说法,参加僧众达1500人。可见,金山寺的水陆法会在历史上便享有盛名。金山寺也因此而名声日盛。

南朝、唐朝时,寺名均为金山寺。北宋真宗年间,因真宗梦游金山,便赐名为龙游寺。宋徽宗时,因崇尚道教,改称神霄玉清万寿宫。宋钦宗、徽宗被金兵俘虏后,又复名龙游寺。从元代起,又称金山寺。清康熙南巡时,给金山寺题写了“江天禅寺”的匾额,尽管这块匾额至今仍挂在寺的门楣上,但仍以金山寺之名远播海内外。它与宝光寺、文殊院、高旻寺并称为长江流域四大禅宗丛林。

金山寺有四大传说。

传说之一:水漫金山。

在一般人心中之所以知道金山寺是因为民间传说《白蛇传》。说是有一条白蛇修炼成人,即美丽善良的白娘子,嫁给青年许仙,日子过得很甜美。金山寺法海和尚知道了这事,就游说许仙出家,并把许仙诓藏寺中。白娘子来寻夫与法海打斗起来。白娘子施法术,霎时大水滚滚,虾兵蟹将成群一齐漫上金山去。法海慌忙以袈裟化为长堤拦水,水涨堤也长。白娘子不能获胜,只得与侍女青蛇收兵回去修炼,等待报仇机会。后许仙逃出寺来,法海又使法术将白娘子镇在西湖雷峰塔下。再后来,青蛇击倒雷峰塔,与白娘子一道打得法海躲进螃蟹腹中。白娘子与许仙又恩爱地生活在一起。自由和幸福,是人们热烈的追求,神奇的传说总是牵动人们的思绪,人们多同情许仙和白娘子,怪法海多事。

不过考察起来,金山与蛇的确有些渊源:金山寺开山祖师唐灵坦和尚初到此时一片荒芜,只得在山后的石洞坐禅。传说那洞里有毒气,人触即死,但灵坦一到就借佛力将其收伏。这洞就是现在的白龙洞,内有一条石缝深不可测。第二代祖师唐释法海(裴头陀)到金山修行时也是寺破屋塌,刚到半山悬崖的石洞参禅,忽然脑后刮来腥风臭雨,只见一条水桶粗的大蟒盘在那里盯着法海,法海仍打坐不动,后来大蟒游入长江。消息传开,来金山的人也多了起来,而那洞就叫法海洞。相传,有一天法海在江边挖土,竟然挖到了一批黄金,就将黄金献于皇帝。敕命将黄金返回做修复寺宇之用,并赐名金山寺,由法海住持。

《白蛇传》是我国著名的四大民间故事之一,它以丰富的想象力,大胆奇妙的艺术构思,生动曲折的传奇情节,塑造了白娘子、许仙、小青、法海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白娘子水漫金山”是白蛇传中最精彩的故事内容,从此,便有了“水漫金山”的传说,使金山名扬天下。不论是人以物传世,还是物以人扬名,故事里多次描绘了金山寺、白龙洞、法海洞、保和堂等镇江的名胜古迹,使镇江城和金山与“白娘子水漫金山”结下了不解之缘。

传说之二:玉带换袈裟。

熙宁四年苏东坡到杭州出任通判时,路过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便特地上金山寺去看望老朋友,该寺的住持佛印禅师。

那天上午,东坡身穿官服,腰系神宗皇帝赏赐的玉带,拾级登山。他远远望见佛印禅师,正高坐在法座上讲经说法。那佛印看到东坡上来,也不让座,只高声问道:“学士从哪里来?这儿可没有您坐的地方!”意思是:这里没有你的归宿。东坡听了,知是“禅机”,也开玩笑说:“既然没有坐处,何不暂借大师的四大(佛教指地、水、火、风为四大)用做禅床?”佛印见他班门弄斧,便有意难他说:“贫僧有一佛语上联,学士如能对出,当从所请;若对不上,请留下腰间玉带,永做镇山之宝。”东坡自恃对佛学颇有研究,就欣然答应,并随即解下玉带,放在香案上面,说:“请出句吧。”佛印高声念道:“四大皆空,五蕴(佛教以色、受、想、行、识为五蕴)非有,学士欲于何处坐?”东坡一时语塞,答不上来,佛印忙命小和尚:“把玉带收起,永镇山门。”又让人取来一件袈裟,回赠东坡,并赋诗两首,暗示东坡应穿上衲衣,离开仕途。

东坡也步他的原韵,和诗两首,其一云:“病骨难堪玉带围,钝根仍落箭锋机。欲教乞食歌姬院,故与云山旧衲衣。”

但东坡终于没有听从佛印的劝告,脱去官袍,披上袈裟,弃官出家,而是正视现实,追求理想的实现。

那条玉带,长约二尺,宽约二寸,带上缀着一块一块米色的玉石,有长方形、圆形、心形,精美绝伦。九百多年来,一直保存在金山寺中,供人观赏。

传说之三:梁红玉擂鼓战金山。

提起梁红玉这位巾帼英雄,人们便会想到她击鼓战金山的历史故事。

宋高宗建炎四年,金兀术率十万金兵,乘数百艘战船,朝镇江杀来。南宋名将韩世忠,驻防镇江,他率八千水师,负责阻击金兵,夫人梁红玉与韩世忠订下了利用有利地势,将敌诱至黄天荡,然后围而歼之的方略。为了鼓舞士气,梁红玉在金山妙高台上,为将士们击鼓助威,这一仗韩世忠大破金兵,金兀术损失惨重,败北而去。“梁红玉击鼓战金山”的故事从此家喻户晓,千古流芳。

传说之四:苏学士妙高台赏月。

相传妙高峰平台上的妙高台,是宋朝金山高僧佛印凿岩建造的。高台离地约30米,上面有阁,由于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曾陪友人来此赏月而名气大增。苏东坡曾多次游历金山,与佛印、宝觉、圆通等法师交往甚密。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东坡携友重游金山,江涛滚滚,月色如画,东坡一挥而就咏出千古名作《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蝉娟。

金山寺有四大名洞。

古法海洞,又名裴公洞,在慈寿塔西下侧的悬崖上,相传是金山寺开山祖师法海和尚来到金山时住的地方。现洞中塑有法海塑像一尊,洞口横额“古法海洞”。

白龙洞,在金山西北山脚下玉带桥旁。相传唐朝武则天的侄孙灵坦来到金山,在这洞里打坐参禅,白蟒就避走了,毒气也没有了。白龙就是指这条白蟒。现在洞内塑有白娘娘、小青两座白石像,各高一米许。据民间传说,此洞与《白蛇传》中的“水漫金山寺”密切相关。白娘子携小青呼东海之水,跟金山寺高僧法海相争,救自已的丈夫许仙。许仙被关在寺内,闻外面战鼓震响,看到娘子带身孕力战,心急如焚。看守庙门的小僧十分同情,放了许仙。许仙从白龙洞跑到杭州,与妻子在西湖断桥相会。这个洞有一条石缝,一人可进去达数丈深,再往前进洞即变小,人不能进,恐怕只能白蛇可进了,不然为何称白龙洞呢?

朝阳洞,又名日照岩、观音洞,在金山东北山腰间,洞上是一片悬崖,上有“日照岩”三字。当金山还在江心的时候,每当旭日东升,从朝阳洞向南一带石壁上,金碧辉煌,水天皆赤,可称奇景。所以朝阳洞原是观日出的最佳之处。至今留在岩上的“朝阳洞”三个石刻大字,是明代滕谧所书。

古仙人洞,位于金北侧金鳌岭下,深6.6米,依山洞筑有半亭一座。这里有道教遗存。传说八仙中的吕洞宾曾在这里窥视江面,故名“仙人洞”。明代程敏政诗云:

鬼斧穿山骨,明明透一窗。

仙人时举步,竖立一窥江。

金山寺还有四宝。

在慈寿塔下的屋内陈列着金山寺的一批珍贵历史文物,其中苏东坡的玉带、周鼎、金山图、铜鼓为金山四宝。

苏东坡玉带存在金山已有九百多年了,这件珍品被人称为国宝。玉带环宽约二寸、长约二尺,带上缀着一些米色白玉,这些玉有长方形、圆形、心形等。清初被火焚毁四块,乾隆皇帝游金山时,命玉工补齐,上面刻有乾隆的诗句。但是后补的四块玉色和原有的玉色不同,一看就可以辨别出来。

周鼎是西周宣王时代的铜器,迄今已有二千八百多年。当时周宣王北伐成功后,铸造铜鼎酬劳北伐统帅遂启祺,所以此鼎又称遂启祺鼎。

金山图是我国明朝著名画家文征明所绘,画中江水茫茫,微波荡漾,金山如浮玉飘浮在波涛之上,山色青碧,上面有一栋栋画檐朱宇,展现了当时金山和金山寺屹立扬子江心的秀美雄姿。画后有他写的《金山寺追赋》诗一首:

白发金山续旧游,依然绀宇压中流;

沙痕灭没潮侵登,帆影参差日映楼。

江汉东西千古逝,乾坤高下一身浮;

谪仙故自多愁绪,更上留云望帝州。

铜鼓是一种鼓状铜器,高八寸八分,径一尺五寸五分,重二十三斤八两。传说是诸葛亮发明的,行军时可做煮饭的炊具,战斗时可作战鼓敲打,又叫诸葛鼓。

同类推荐
  • 三国庞统之谋略天下

    三国庞统之谋略天下

    庞统竟然是自杀?得到谋略系统,庞统要推翻历史,轰轰烈烈战三国,得谋士,商贾天下,令众大儒与天下枭雄干瞪眼。
  • 三天读懂中国五千年历史悬案(最新升级版)

    三天读懂中国五千年历史悬案(最新升级版)

    最深入最独家最劲爆的中国历史悬案!正史的态度,野史的范儿,秘辛、传说、野史、杂闻,绝对满足你的好奇心!
  • 老北京(民国趣读·老城记)

    老北京(民国趣读·老城记)

    本书全面讲述老北京旧城风貌、市井文化和百姓生活。从亲历亲睹的角度,分别描绘了老北京城当年的皇城旧影、名寺古刹、节庆习俗、馋嘴美食、京腔京韵、戏曲杂谈、五行八作、把玩养宠……用片段小文生动有趣地展示了老北京曾经辉煌的市井文化,鲜活地再现了老北京城及老北京人的生活。唯有了解京城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渊源,才能真正领会这座城市的精髓。本书对了解北京的历史、人文都很有价值。
  • 重生之大唐最强驸马

    重生之大唐最强驸马

    一觉醒来,竟然变成了“大唐原谅帽之王”房遗爱身上。想到日后来自辩机和尚的绿帽子,看着洞房中娇滴滴的高阳公主,房遗爱决定先下手为强...
  • 欺天计

    欺天计

    他,本是罪人之子,灭门惨案逃得一命,苟且偷生,一次袭杀,一场事故,一个机遇,便是大幕的开端
热门推荐
  • 我们配做父母吗?

    我们配做父母吗?

    作者通过讲述其在海外的人文觉醒经历,并与其在中国的成长记忆相比,现身说法,揭示出人文营养不良不仅恶化了至少同龄一代人的生存质量,甚至直接威胁到我们做父母的资格。在此基础上,作者对中国传统的思维定势提出了有切肤之痛的警示期冀对望子成龙的父母们培养一上一代的情商上有所启发。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甚至是惨案,在我们的社会中并不少见。这都与父母的失职有关。这意味着,做父母是有资格问题的,只要你是家长就必须思考所提及的问题。
  • 苗疆蛊闻

    苗疆蛊闻

    爷爷临死之际让陈晨吃下金蚕,根本不懂巫蛊之术的陈晨开始经历接连一串的古怪事情!只有半年时间掌握驯服金蚕的方法,最后不是他收服金蚕,就是他被金蚕吞噬。神秘的苗寨,禁忌的芒山,陈晨能否在危机重重中,闯出一片血路?
  • 契约之谭异闻录重置

    契约之谭异闻录重置

    在刑火中复苏的少女,与恶魔签订了契约,立誓要扳倒专制的教廷。重临人间的她,大胆地靠近教廷的腹地。然而,这条复仇修罗之路上的最大障碍,竟是……(追寻刺激者可从第一二章跳到第12章,中间属于伏笔。)
  • 圣女要跳槽

    圣女要跳槽

    不知道当了多少年阿飘,有朝一日忽然有了身体,刹那间的情绪是震惊惶恐喜悦的,虽然这是个新生儿。但是这个新生儿天赋异禀已经被内定圣女了啊!这表示她背后有第一势力撑腰可以为所欲为!只是这个当个圣女而已工作这么多还这么难真的好吗?啥?怨气冲天急待消除?消除怨气你不去找鬼界找我干哈啊?不干!嗯?要我牵姻缘?我自己还没姻缘呢你们找我放心吗?不干!哈?天上破了个洞找我想办法?我又不是女娲我还能补天啊?不干!天空中默默聚起了乌云。迟故:“……我都接。”这特么什么鬼任务!不干还要被劈?我跟你讲,没有哪家圣女想我一样什么都干的你们知道吗?再这么下去我迟早跳槽的!#其实是个龙傲天修仙故事。
  • 没事玩修炼

    没事玩修炼

    一个无意练出了念力的家伙,在青山绿水间的写意生活……
  • 奸商有道:暴力黑萌法师

    奸商有道:暴力黑萌法师

    高考结束回归游戏,发现自己那全服独一无二的战宠,被玩笑CP的女徒弟占有拒还。黑客哥哥帮忙要回,却遭报复轮白!这就罢了,可再练级,却被堵新手村出不去!慕芷清怒了!想把我杀退游是吧?偏不如你们的意!换个号,带着大神和哥哥杀入游戏。被抢走的战宠,被轮白的仇,都要你们十倍百倍地还回来!
  • 重生后我成了锦鲤女王

    重生后我成了锦鲤女王

    夏满月重生后,发现自己多了一个叫“锦鲤运”的金手指。随便救个人,竟然是隐世的“国医圣手”。随便买张彩票,竟然中了“头等奖”。随便试个镜,竟然摘了“影后桂冠”。随便参加个考试,竟然得了“全校第一名”。祁星沉重生后,决定把“夏满月”宠上天。宠到除了他以外,再也没有男人敢娶她。
  • 别输在不会说话上

    别输在不会说话上

    现代社会,会说话、说好话可谓一个人高情商的最佳体现。俗话说,“良言三句寒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一句恰到好处的话,可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而一句不得体的话,也可能毁掉一个人的一生。因此,能否把握说话技巧,对其人生成败至关重要。《别输在不会说话上》既有故事一样寓教于乐的经典案例,也有秘笈一样简明扼要的话术规则。书中所包含的7种说话技巧让你说话不再得罪人、8种说话方式教你轻松应对各种场合。常言道:“所谓情商高,就是会说话。”如何说得滴水不漏,如何说得让人舒服,你要找的说话术,书里都有。
  • 东京梦华录

    东京梦华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千万别这么吃

    千万别这么吃

    “民以食为天”。如何吃得营养、吃科科学、吃得有品位,这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本书告诉人应该吃什么、该如何吃,尤其指出了种种人们习以为常的错误饮食习惯。这本书的内容对每个人都有用,当你面对美食时,别忘了提醒自己:“千万别这么吃!”你知道怎样饮食才能获得健康吗?你清楚你的身体里需要什么营养物质吗?你了解餐桌礼仪吗?你有不良的饮食习惯吗?本书将以一个全新的视角的诠释“吃”,引领你去走近饮食、了解饮食、透析饮食,向你展示吃的文化,吃的科学。以这里为起点,吃出你的健康来,吃出你的品位来。拥有它,你将拥有美丽和健康;翻阅它,你会获得审美愉悦与精神享受,从而受益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