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123600000013

第13章 历艰辛达摩结缘少林寺

少林寺,位于中国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嵩山五乳峰下,是少林武术的发源地、中国汉传佛教禅宗祖庭。由于其坐落嵩山的腹地少室山下的茂密丛林中,所以取名“少林寺”。寺中除有少林寺院、塔林、达摩洞、初祖庵等景点,更拥有传承千年的少林“禅、武、医”文化。少林寺因少林功夫而名扬天下,号称“天下第一名刹”。少林寺在唐朝时期就享有盛名,以禅宗和武术并称于世。民国时期被军阀石友三几乎焚毁殆尽,后重整重修。现任方丈是释永信。

慧光与僧稠:

跋陀,又名佛陀,天竺(印度)僧人。北魏孝文帝时来中国传播佛教,深得敬重。孝文帝在嵩岳少室山下为他建造寺院。这座寺院即现在的少林寺,跋陀是少林寺的创立者和第一位住持。跋陀有几位杰出的门徒,其中有一位名叫慧光。跋陀是在旅行到洛阳附近时遇到慧光的。当时跋陀注意到一个男孩正在踢键子,这对大多数中国孩子来说,是很平常的。通常在身体前方踢,而这个孩子却在自己的身后踢,这是较难的技巧。

僧人注意到这位男孩踢键子五百次而没有落地,更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这个男孩正在做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动作:站在高高的石院墙上向下俯瞰,如果失去平衡,男孩就会掉下去。

跋陀被这个男孩的专注和胆量所感动,他设法接近这男孩,男孩也完全被他吸引住了。后来经父母同意,男孩跟随僧人跋陀来到寺庙。以后跋陀给男孩取法名叫慧光。

据说慧光成为僧人之前就身怀绝技,他被人们认为是将武术引进少林寺的非常有影响的人物。他与沙门跋陀在一起修炼,并翻译和编写了许多佛经中有关释迦牟尼原话(婆罗门经典中的箴言)的注释,被认为是佛经学派的创始人。

僧稠是受跋陀赏识的另一位弟子。僧稠成长在河南省安阳县,他28岁时,发誓成为一名佛教僧侣。哪怕最枯燥的经文他只要读一遍,就能理解和背诵。跋陀收他为弟子不久,他的聪明才智和惊人的记忆力为世人所知。

僧稠体魄非常强壮,据说他精通武术,喜欢摔跤,常在假日和节日期间为参观寺庙的人表演,据说没一人能打败他。为了娱乐,他爬上房梁,至少离地面一丈多的主梁上,然后从这条梁上跳到另一条,两跟梁之间的距离至少九尺。他也喜欢以神奇的速度敏捷地在高墙上行走。

传说有一次旅行途中,僧稠跃过王屋山,持续了一段时间后,独自一人在山中修炼,忽然听见一声雷鸣般的吼叫和巨大的震岩声发自附近的山林里。僧稠忙出来查看,原来两只老虎正在搏斗。不等这两只凶猛的野兽互相伤害,僧稠忙冲上前去,抡起沉重的大铁仗将两只野兽分开,大吼着、恐吓着这两只凶悍的动物,两只老虎最终被驱散了。

僧稠在佛教中的成就也为世人所瞩目。在公元552年,文宣帝为他建造了一座寺庙,坐落在龙山南坡上,也就是安阳的西北部。在这里,僧稠编辑了两部佛经。

达摩渡江:

一般认为,少林拳的创始人,是一位名为达摩的印度僧人。

中国佛教禅宗初祖菩提达摩,是天竺国佛教禅宗第27代祖师般若多罗的嫡传弟子。

有一天,达摩问师傅般若多罗大师:“我得法以后,应该到什么地方去传法?”

般若多罗回答说:“去震旦。”

达摩遵照师傅嘱托,东行来到今中国。首先在南朝都城金陵晋见了梁武帝萧衍。

在会见期间,皇帝说:“我已经建造了许多寺庙和宝塔,并且修复了更多的寺庙和宝塔,我把很多宝藏给了尚哈(与佛教僧侣有着兄弟般的关系的人),而且为主要寺庙提供了大量土地。我尽了一切努力,我能得到什么呢?”

达摩注视着皇帝,答道:“陛下,虽然您尽了所有的努力,可是您一点儿也没有获得公德。”

皇帝被激怒了,驱逐了达摩。

达摩在南方并不受欢迎,只好渡江北上到魏都洛阳。走到长江岸边,他看江面宽阔、水深流急,没有船只,正愁着没法渡江,见不远的地方,坐着一位老婆婆,身边放着一捆芦苇。

达摩上前施礼问道:“老人家,你是准备用这捆芦苇渡江吗?”

老婆婆抬起头来看看,见来者态度十分诚恳,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达摩心想:一个年迈老人可以踩苇过江,我为何不能呢?于是便恭恭敬敬请求说:“老人家,请赐一苇渡我过江。”

老婆婆仍然没有说话,顺手抽出一根芦苇递给达摩。达摩双手接过,告别老人,来到江边把芦苇往江面上一放,轻轻踏上芦苇,顺顺当当过了长江。

再说,当时北魏都城洛阳龙门香山寺,有个和尚名叫神光,听说天竺国高僧菩提达摩在南朝都城金陵弘扬大乘禅法,便前去会晤。来到金陵一打听,得知达摩已经渡江北上,没有停脚,就在后边紧追。来到江边时,看见达摩正脚踩一根芦苇过江,而且平平安安登上对岸,再一看,见一位老婆婆坐在江边,身边放着一捆芦苇。神光心想:达摩一定是用老婆婆的芦苇渡过江去的,于是急急忙忙跑到老婆婆身旁,不请求主人的允许,就抱起一捆芦苇,跑到江边,扔在水中,打了个箭步猛地跳上苇捆。芦苇不仅不向前进,反而把神光掀入江中。

神光喝了几口水,好在江边水浅,没有生命危险。神光浑身湿透,涉水上岸,又走到老婆婆跟前问道:“前边那人用一根芦苇渡过江去,而我拿你一捆芦苇,为什么险些命丧江中?”

老婆婆说:“那人是以礼化取,我当然应该渡他过江;你是无礼抢要,我怎能无缘助你呢?”

神光自知失礼,赶忙向老人道歉说:“老人家,方才我是急于追赶那人,忙中失礼,冒犯施主,请老人家原谅,渡我过江。”

老婆婆见神光有了转变,遂答应施苇相助。神光一扭头,不知老人去向。就在这时江面风起,飘浮在江面上的芦苇捆,又慢慢地荡回到江边。

神光望着老人原来坐的位置深施一礼说:“多谢施主指点,小僧去也!”说罢,慢慢登上芦苇捆,过了长江。当他登上长江北岸时,暗暗自愧地想:“唉!我实在不如人家啊!”

神光心悦诚服,紧步赶上达摩,合十施礼,请求说:“请圣僧到嵩山少林寺弘扬大法。”达摩跟神光来到魏都洛阳,不久又来到嵩山,一看这里山清水秀,就在五乳峰的山洞中落迹面壁,一坐就是九年。九年功到业成,大乘禅法便传开了。

几经流浪,达摩到达了少林寺,他为这半隐半现的处于山脚下密林深处的小寺庙的魔力所吸引,并决定留在这里,因为修炼的最好地方是与外界隔绝。

僧人需要安静的地方,不久,他便在庙后面山坡上的四分之三处发现一个小山洞,这个石洞高宽不过3米,长度约有2丈。方方的洞门,正好向阳敞开,冬暖夏凉,空气清爽。洞前有一块紧凑的小草坪,周围浓荫蔽日,不见天空。真是:“此地无盛夏,空山听鸟鸣。”达摩来到少林寺后,就把这个天然石洞作为他修行坐禅的地方。

相传,达摩在这个石洞里,整日面对石壁,盘膝静坐。不说法,不持律,默然终日面朝壁,双眼闭目,五心朝天,在“明心见性”上下工夫,在思想深处“苦心练佛”。洞内静若无人,万籁俱寂,入定后,连飞鸟都不知道这里有人,竟在达摩的肩膀上筑起巢穴来了。

什么叫做“入定”呢?“入定”是指坐禅坐到一定程度,思想高度集中,排除了一切恶念、邪念、亲念,外界的一切,对他没有干扰,这是形容高僧修禅的高度造诣。

一年夏天,达摩发现自己刚坐下修炼不久,便不知不觉地打磕睡,他被自己的惰性激怒了,并且认识到打瞌睡是绝不会达到佛教的终极境界的,于是,他用刀割断了自己的眼皮,扔出山洞。

此后不久,达摩眼皮落地的地方长出一棵茶树芽,后来僧人的弟子们发现了这棵茶树,茶叶经过调制,能帮助僧侣们在长期的修炼过程中保持清醒的头脑。自此以后,茶叶就成了修炼里必不可少的物品。达摩在山洞里待了九年,直到达到佛教之终极。

当达摩离开山洞开始传授禅宗时,弟子们发现,他坐禅面对的那块石头上,竟留下了一个达摩面壁姿态的形象,衣锦织纹,隐约可见,宛如一幅淡色的水墨画像。人们把这块石头称为“达摩面壁影石”,把这个天然石洞,称之为“达摩面壁洞”。直至今日,遗址犹存。

达摩面壁九年的事迹,为历代人民所敬仰。寺僧们将影石开辟下来,放在寺内,瞻礼供养。明万历年间,人们在面壁洞外边,建立了一座双柱单孔的石碑坊。前壁刻“默玄虚”,后壁刻“东来肇迹”。

达摩从山洞里出来以后,向僧侣们传授禅宗,僧侣们每天长途跋涉带着自己的事物来到他的山洞。然而,达摩注意观察,发现他们学习新知识所取得的成绩很微小,他们的身体保持不住长时间修炼的僵硬状态,肌体是软的,并且已有许多僧人由于每天长时间盘腿而坐产生了血液循环问题。有些僧人体力不支,坐下修行一会儿就感到困倦了。

达摩认识到他们需要各种武功以克服长期打坐而带来的影响。达摩利用自己作为印度贵族所受的教育,根据瑜珈学研究了一系列的功夫。这些功夫能够增加体内循环能量、提神和放松筋骨,而且强身健体。后来这些功夫被西方一些书中称为“古典肌体变化学”。

的确,把武术训练作为寺庙的主要课程似乎是令人难以理解的。但历史表明,在当时,对僧人来说,寺院武术项目要比佛教的说教更重要。

同类推荐
  • 血宋

    血宋

    宋朝,一个动荡不安内忧外患的朝代,避战求和的皇帝,忠奸互斗的臣子,水深火热中的人民,被血侵染过的河山,愤怒与绝望并存,战斗与信念共进,还我河山!多少忠贞义士为此血染疆场!多少的等待多少的奋战,一切都将慢慢从历史的尘埃中重新浮出……
  • 来龙去脉:历代皇陵命运大揭密

    来龙去脉:历代皇陵命运大揭密

    中国古代皇陵是封建社会特有的产物,历代皇帝为了彰显自己皇权的威严、显示自己无比的尊贵,不惜集中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及天下之能工巧匠,多则四五十年,少则几年来营建自己的陵园。皇陵作为封建皇帝的地下王国,完全按照“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的礼制原则建造,其奢侈豪华是不言而喻的。但正因为此,它成了吸引盗墓者的诱饵,成了历代盗墓者的最爱。
  • 二货小王爷

    二货小王爷

    一个胆小如鼠,只会吹牛打游戏的二货,突然被劈到了架空王朝,面对一个比女汉子还女汉子的大将军未婚妻,一个比狐狸还精明的母亲,还有一个只会做坏事不会做好事的好朋友,二货玩的转吗?
  • 煎熬下的香火传承

    煎熬下的香火传承

    抗战年间,普通老百姓在死亡面前。念念不忘的是香火传承不能断,老祖宗留的根不能断!
  • 辽宁文化旅游

    辽宁文化旅游

    于锦华的《辽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基于辽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省域调研背景,从文化生态的视角出发,以文化旅游为研究对象,遵循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理论、案例和调研分析,对世界文化旅游与中国文化旅游经典案例,辽宁历史文化(清文化)与“五古”旅游发展路径,发展中的辽宁民族、民俗、宗教文化旅游,辽宁工业遗产与工业旅游发展新动向,辽宁红色旅游资源评价与发展思路等进行理论与应用研究。
热门推荐
  • 大佬的复苏之路

    大佬的复苏之路

    (新书已肥《快穿之我在异界卖手机》)……………………元奚从后世而来。回到灵气刚复苏的年代,无意间成为了某位才18岁的未来大佬。啊!?她竟然蝴蝶掉了大佬!!那大佬那些金光闪闪的事迹该怎么办?系统:“请完成大佬做过的每一个功绩事件,并且要做得更好!”元奚仰天长啸。“不,这太难了,我做不到!”系统冷酷脸。“风太大,你说什么我听不到……”普通人慢慢转变心态成为强者的故事,不喜勿喷。喜欢看开头就是强者心态的,请看新书。(本文无男主无cp,书友群980864688)
  • 剑错流年

    剑错流年

    人生是一个很长的过程,但步骤并不多,只是方法不同,从一杯清茶到一壶浊酒,从一梦黄粱到一曲浮生。
  • 雪花雪落雪纷飞

    雪花雪落雪纷飞

    阳光,沙滩上,海浪边小杏自由自在,而海的尽头,一个男孩,在独自发呆,两个人的命运会怎样呢,让我们一起打开。
  • 国民男神是奶爸

    国民男神是奶爸

    一觉醒来,发现记忆全无,身上莫名其妙地携带了一个系统,还有一个小奶娃在他旁边。他表示:有点方!为了寻找记忆和寻找小奶娃的爸爸,他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紫青双剑录(第三卷):神驼 夺宝(经典系列)

    紫青双剑录(第三卷):神驼 夺宝(经典系列)

    《蜀山剑侠传》为「天下第一奇书」,经过增删、续写之后,改名《紫青双剑录》,自成面目,情节曲折离奇,而在结构上,其大体上各自独立的特点,也使得每一本分卷独立成篇,不会有前后不连贯之感,都可以看得人津津有味。本卷开宗明义的「侠女」,可以是单指李英琼一人而言,也可以指许多侠女。本卷写她得紫郢剑的经过,热闹非凡;本卷故事中,还包含了十分奇特的天狐宝相夫人一对女儿寒萼、紫玲和苦孩儿司徒平的情缘交缠。全书之中最穷凶极恶的一个邪派妖人,绿袍老祖,也在这一卷出现,还有西方野佛、五鬼天王尚和阳、怪叫化凌浑等厉害人物,构成了这一部好看的小说。
  • 别动我家小可爱

    别动我家小可爱

    我见过那么多头猪,你是最特别的一头——陆知遇第一章“夏夏宝贝,吃完饭的我忽然感……
  • 司少请慢走甜妻紧随后

    司少请慢走甜妻紧随后

    他是冷血无情,黑暗帝国的王,人人俱怕的A市大总裁司清焱,她是遭继母继妹所陷害的宋家大小姐宋阮。传说A市总裁是出了名的不进女色,可是他抱的却是一个女人……啊啊啊啊总裁既然抱着一个女人……
  • 宠妻无度,宝贝要听话

    宠妻无度,宝贝要听话

    “少总,夫人被白莲花骂了”“把对方曝光,”“少总,少夫人被人安排去相亲了。”他双眼一眯:“还敢去相亲,把你老公放哪里?”她萌萌一笑,“老公放我心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