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239900000001

第1章 前言

谈到华为,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华为手机好用,其实手机只不过是华为很小一部分业务,华为的真实身份是世界通信行业的巨头。在国外,华为令对手闻风丧胆!曾经的百年老店和超级巨无霸爱立信,在与华为鏖战几百回合之后,被利索地斩落马下。

想当初,1987年,43岁的任正非被骗200万,遭单位除名,妻子和他离婚。他一个人带着爹娘和弟妹在深圳住棚屋。在那寒冷黑暗的时光,他借钱创立了华为公司。

短短20年间,华为从一个作坊式小企业成长为市值千亿的全球知名企业,靠的不是人脉,不是资源,而是独特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

华为公司是以奋斗者文化为本的公司,其制度和政策都以奋斗来衡量和定位,不奋斗就不是华为人,所以华为有说一不二的末位淘汰制。用华为人自己的话来说,那就是一天不奋斗,就有可能出局。任正非则说:“对于长期在岗位上不负责的人,可以立即辞退。若不辞退,这个队伍还有什么希望呢?”

在任正非看来,英雄都是摸爬滚打来的,从泥坑里站起来的才是圣人。对此,任正非的女儿孟晚舟也直言道:“在华为,不拼爹,不拼妈,一切看贡献和能力。”作为任正非的女儿,她在华为从基层做起,从台后到台前用了26年,正是“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

任正非把奋斗文化描绘得淋漓尽致:“18年来,公司高层管理团队夜以继日地工作,有许多高级干部几乎没有什么节假日,24小时不能关手机,随时随地都在处理随时发生的问题,更因为全球化后的时差问题,总是夜里开会。”没有华为人的奋斗,可以说就不会有今天的华为!

那么,华为员工凭什么卖力,凭什么拼命?因为华为让员工有盼头,有希望!比如,在华为,大老板任正非持有的股票虽然最多,但也仅仅占有华为股份1.4%,剩下的都被86%的员工占有。

而且这份股权可不是虚的,拿中国互联网最挣钱的BAT(百度、阿里、腾讯)三家公司的利润为例。有数据显示,阿里234亿,腾讯242亿,百度105亿,三家总共约580亿,并且70%被外资拿走!华为自己的利润是279亿,没有外资和他分。不仅如此,从2000年开始到2015年的15年时间里,华为从外国人身上赚的钱高达1.38万亿!

这就很容易理解,在华为,中层以上干部的年收入均百万以上的事实了。光是看在收入的分上,很多优秀的人才也是不会轻易流失的。

当然,一个企业取得如此辉煌成绩,靠的不只是拼命三郎的精神,还有实实在在的工作绩效。华为认为有效绩效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满足客户,这是企业获得高额利润的唯一途径。

任正非曾在《华为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一文中指出:“紧紧抓住产品的商品化,一切评价体系都要围绕商品化来导向,以促使科技队伍成熟化。我们的产品经理要对研发、中试、生产、售后服务、产品营销等负责。这就是要建立商品意识,从设计开始,就要构建技术、质量、成本和服务的优势,这也是一个价值管理问题。”

产品的商品化,或者说产品的价值化,最终依赖的仍然是广大华为人。所以,华为制定了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华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骨架就是由价值创造、价值评价和价值分配构成的价值循环。

落实到个人,任正非说,华为评价一个员工的方法有两个:一是看他是否努力奋斗;二是看他能否提供实际贡献。这种贡献可以是潜在的、显现的;也可以是短期的、长期的;还可以是默默无闻的,甚至被人误解的。无论是哪种形式都可以,但一定得是真实存在的。

如今,华为已经成为企业界的学习标杆,华为人也成了职场人竞相羡慕的对象。不过,与其羡慕华为今天的成绩,不如学习华为过去的成长逻辑。尤其作为年轻人,我们不能只看到华为人手捧高薪,兀自抱怨哀叹自己时运不济。

很多人都不懂华为的年轻人为什么自愿去最艰苦的地方;华为的淘汰机制究竟有多狠;要想在华为混出个模样,真的不需要拼爹妈,拼人脉吗;为什么在华为,不仅要务实还要务虚……答案都在这本书里。

本书抓住华为公司的文化和管理精髓,不仅引用了许多任正非的经典语录,还收录了许多华为人的真实故事。他们拓荒海外市场的勇气与信心,他们在枪林弹雨中的坚守和奉献,他们不为人知的笑和泪,他们的成长和收获,无不让人感动落泪。

让我们一起寻找华为在成长路上坚守的那些东西,指导自己在职场上不断突破,成长为更强大的自己!

同类推荐
  • 会说会听会沟通:高效经理人沟通技能培训与自修教程

    会说会听会沟通:高效经理人沟通技能培训与自修教程

    在当前的管理界,一个很有意义的争论就是管理究竟是技术还是艺术?本书作者认为,管理首先是技术,然后才是艺术。管理有具体的方法和技巧,而这些方法和技巧在不同场合下可能表现为不同的形式。目前国内的管理教育,基本上以MBA为主流,集中理论知识的传授和讲解管理者自我提升所必需的技能。书中原理的阐述与技能的结合,案例分析与管理游戏相交融,使读者能从概念和原理上得以提升,又可以在具体技术和方法上有所改善。这是第一批,包括了7个专题的基本内容,从管理沟通、谈判技能、问题解决技能,到团队建设技能、激励下属技能,再到个的时间管理、个人压力调节等,都是管理者自我提升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后面还会不断推出新的专题。
  • 柳传志的领导智慧

    柳传志的领导智慧

    每个著名企业家都有其独步天下的“秘技”,这也是其耀眼的闪光点。柳传志从创办联想开始,即以其卓越的领导力,为联想人乃至整个企业界所称道。
  • 服务制胜:让客户满意的45个服务法则

    服务制胜:让客户满意的45个服务法则

    服务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不能掉以轻心,也不能因循守旧,而必须时时刻刻为客户着想,发自内心地为客户服务,真诚地为客户解决问题,注意细节,勇于创新。与客户打交道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一种交往的艺术,在面对形形色色的客户以及纷繁复杂的问题时,我们怎样才能做到面面俱到、让客户满意呢?本书分节介绍了各种服务法则,详细地告诉你应该怎样去为客户服务,帮你解决服务过程中的种种困扰,让你学会怎样达到客户的要求。
  • 点石成金:企业培训实务

    点石成金:企业培训实务

    本书内容包括:培训的目标与作业流程、如何做好培训需求分析、如何制订企业培训计划、员工在职培训的技巧、如何培训管理人员、培训讲师的授课技巧等。
  • 用好心理学,管理企业就这么简单

    用好心理学,管理企业就这么简单

    作者为我国一家大型综合三甲医院的院长,专攻心理学,既有扎实的心理学理论功底,又有丰富的管理经验,而且在多年企业管理心理学咨询的实践中,积累了大量实际案例。《用好心理学,管理企业就这么简单:一位心理医生和企业管理者的对话》以心理学指导,用中国式的人文关怀,从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以及一线员工三个管理层次,深入浅出地阐述企事业中的管理问题,包括成功管理者必备的心理素质、管理者个人魅力、群体心理分析及群体冲突、领导者的心理修养和领导艺术、中层以及一线员工的心理管理。全书采用大量的实际案例分析,语言流畅,通俗易懂,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热门推荐
  • 猫痕伤

    猫痕伤

    视一切磨难与伤害如猫抓之伤痕,我们便可以心怀悲悯,积极乐观地前行。本文描写一个女IT人员心路历程的同时,勾勒了IT行业形形色色的众生之像。包含励志、悬疑、浪漫、激情、复仇等桥段,希望大家喜欢。
  • 故乡的候鸟

    故乡的候鸟

    《故乡的候鸟》是作者创作的一系列短篇作品集。内中包括了10个章节。内中的10个故事以不同的人、事、物为切入点,如伊犁河、水磨坊、汉人街、伊犁大曲、歌剧院这些景物,以及新疆民歌手、手风琴手和织地毯的手艺人等人物,从不同的角度详细的刻画了新疆伊犁的人们所经历的各形各色的生活,又以此引申出新疆大地上的风土人情,以及时代变迁中新疆大地所经历的各种变化,极具时代气息。
  • 末世之虚拟入侵

    末世之虚拟入侵

    生化游戏入侵现实,一亿丧尸空降全球。鲜血和惨叫拉开末世序幕,黑暗与堕落充斥每个角落。当生化危机不再是电影,当和平安稳成为过去,你能做的只有“努力活下去”。
  • 弃妇重生之一赌倾城

    弃妇重生之一赌倾城

    嗯,周晨类重生了!之所以有个‘类’字,是因为,她从三十好几的阿姨变回了十八的妹妹,但她周围的环境没变。她还得面对背叛的丈夫和嚣张的小三,还有一个已上学的女儿。但,重生的福利也有——随身空间——碧游仙府便宜师父——碧游真君不错,不管那个‘类’,她要重新来过!天眼透视,赌石赌玉赌钱!怎一个赌字了得!倾城一赌,赌出亿万家财!一赌倾城,成就翡翠女王!一赌再赌,赌来桃花纷纷无数!只有更强,才无人敢欺!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欠了我的,给我还回来!
  • 我只有一个梦想:破碎的梦(一)

    我只有一个梦想:破碎的梦(一)

    她自认为正在通往成功之路上……16岁的娜塔莉娅·布什卡亚有一个梦想,唯一的梦想:成为有史以来最棒的芭蕾舞者。她为舞蹈而生,跳舞是她生活的全部。她倾尽全部精力只为获得表演艺术学校年末演出中的主角。然而……她能否如愿以偿?一周之内,娜塔莉娅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我此生只为等你一人

    我此生只为等你一人

    高明摄,再见,永远不要回来了,我们没有任何关系了,我已嫁给了刘升之,我们连曾经都没有了,我回首,你已消失不见,爱你的人在那等你,而我不是你生中的那个她。
  • 明天会有太阳吗(中国好小说)

    明天会有太阳吗(中国好小说)

    主人公因娘家贫穷无势、丈夫无能却脾气暴躁而备受婆家叔伯妯娌以及凤山村乡邻的欺辱,儿子生病无钱救治,丈夫的毒打也是家常便饭,这一切使她压抑无奈,她曾以喝农药寻求解脱又被救活,在身心饱受痛苦和煎熬之下走上了写作之路,释放情感,寻找做人的尊严。
  • 极武双煞

    极武双煞

    强者都是疯子,绝世的强者就是绝世的疯子,上一世我败了,不是不够强,而是不够疯,这一世再来过。
  • 心中的信

    心中的信

    倪匡绝版经典散文集《心中的信》把第一批不寄的信结集出版至今,已经快两年了。两年来,仍然不断在写着同样的信,所以,又有了可供结集出版的第二批。第二批《不寄的信》,涉及的内容比较起来,更加广泛了些,但是基本上还是一样的:阐发个人在感情上的各种感受,包括了个人的一贯观点。在快出第二批不寄的信之前相当久,已经很为书名伤脑筋,想过许多书名,如《不寄的信第二集》、《另一批不寄的信》、《又一批不寄的信》、《不拆的信》、《寄不出的信》等等。谁知道到了晚上,和林燕妮、俞琤、黄霑、郑君略几位,喝酒谈天,众多高手在场,灵机一动,何不请他们想一个书名?黄霑陡然大呼一声:「心中的信」。
  • CEO成长手册

    CEO成长手册

    无论一个企业有多么卓越,一旦离开决策、执行、实际操作三大链条中的任意一环,那么她将会土崩瓦解。诚然,决策领袖的诞生并非偶然,而是通过自我锻造才成为了必然。没有人天和就是伟大的决策者——优秀的CEO也都是通过不断地培养与学习,经年累月的经验累积才发挥出了执行领导者的永恒特质。您无需具备执行领袖的性格或机会,但您可以从我们这本书中悟出新的契机,从我们这本书中得到实现CEO的谋略与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