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20200000024

第24章 《笛声中的艺术》序

俄罗斯作家柯罗连科的经典小说《盲音乐家》里,有一位善良的乌克兰马伕约西姆,他从水流潺潺的小溪畔砍来一小段水柳木,经过一番晒干、打磨、钻孔后,做成了一支朴素的木笛。每当苍茫的暮色降临的时候,从约西姆的马棚里就会流泻出一阵阵柔和的、令人凝思的、抑扬颤动的笛声。这位老马伕很满意他的笛子,“笛声宛若他自己受到温存和体贴的心情的流露,而婉转衷情和影影绰绰的哀愁,都立刻在这奇妙的笛声里呜咽倾诉出来,并且嘹亮地、连续不断地在寂静而传音敏锐的黄昏里散播”。小说的主人公、五岁的盲孩子彼得鲁思,在一瞬间就被这奇妙的笛声迷住了,连妈妈特意为他演奏的钢琴曲,也无法打动和感染他单纯的心。倾听着马伕吹奏出的木笛声,成了这个盲孩子生命中最幸福的时光。

为什么一支朴素的乌克兰木笛吹奏出的乐音,会有这么大的魅力呢?那迷人的秘密究竟在哪里?柯罗连科在小说里借助故事里的主人公的感受,表达了他的见解:原因不是别的,只因为这支木笛是在亲爱的乌克兰大自然中生长起来的。它一直在孩子所熟悉的家乡河岸上摇曳着,而使孩子感到温暖的乌克兰的阳光和微风,也同样抚爱和吹拂过它。在万籁俱寂的睡眠时刻,只听见夜晚玄秘的沙沙声和沉睡中山毛榉树丛簌簌作响的时候,笛声就自然而然地在亲爱的大自然伴送之下传到盲孩子耳边。

最后,就连盲孩子的妈妈、那位一直视维也纳的钢琴演奏才是真正音乐的贵夫人,也不得不承认,那笛声里有着一种特别真挚的感情,那不属于任何技巧,而是一种天然率真、纯洁而非矫揉造作的诗意,那是任何乐谱上都学不到的。

《笛声中的艺术》正是一本仿佛浸染着乌克兰大自然的气息,弥漫着真挚、天然和清新的诗意的音乐著作。这是一本有关经典长笛的专题音乐文化史和艺术史;也是一本献给所有爱乐人的、用清新和恬淡的散文诗风格的文字写成的长笛艺术入门书;更是一位长笛演奏家、长笛艺术热爱者、研究者和教学者献给长笛艺术的“心灵之书”与“挚爱之书”。

这本书的作者涂琳老师,是一位年轻的经典长笛演奏家,曾在白俄罗斯国立音乐学院留学多年,获得该学院艺术学硕士学位。留学期间,她多次受中国驻白俄罗斯大使馆之邀,参加一些重要的艺术演出。她曾录制出版过一个音乐作品专辑,收录了她自己吹奏的包括英国古老民歌《绿袖子》、约翰内斯·东久的《牧神》、戈赛克的《加沃特舞曲》、加布里埃尔·福雷的《西西里舞曲》、肖邦的《罗西尼主题变奏曲》、比才的《阿莱城姑娘》小步舞曲、库马的《夏日最后一朵玫瑰》变奏曲、本杰明·戈达尔的《小快板》、克劳·柏林的《多愁善感》等九首世界经典长笛名曲。

从这个专辑里我们可以听出,她不仅仅是在用自己圆润、流畅和专业的吹奏技巧在处理这些乐曲。不,她像那位在苍茫的暮色里为那个渴望音乐、寻找光明的盲孩子吹奏着木笛的约西姆一样,在用自己真挚的情感和柔软的心,去吹奏出大自然的气息、生活的牧歌、风和树林的呼啸、水波的荡漾、少女和玫瑰的低语、月色的流淌……每一首不同风格的乐曲里,也都交融和传达着她对长笛、对音乐、对整个生活和世界的迷恋、理解与挚爱。

如果说,她的长笛演奏,是用笛声表达了自己的这种迷恋、理解和挚爱,那么,《笛声中的艺术》这本书,就是她用文字抒写的同样的迷恋、理解和热爱。长笛是一种古老的管乐器,迄今已知有曲谱存世的长笛曲有两万首之多。长笛艺术也像美丽的钢琴文化一样,一直散发着它独特的芬芳和魅力,吸引和召唤着一代代爱乐人去亲近、探寻和发现它的秘密,去感受、领略和享受它的华丽。

《笛声中的艺术》是涂琳在从事长笛演奏和长笛教学的同时,为我们采撷来的一束艺术金枝。全书用清丽的散文笔调,删繁就简,对一百二十位作曲家的近五百首作品,做了简洁而精准的描述和评说,其中涉及作曲家的生平和创作风格,经典长笛作品的内容、形式、风格、音乐形象、艺术特点,作品诞生的时代背景,音乐史上有趣的创作花絮,一些长笛作曲家及其作品之间的艺术传承关系,长笛演奏艺术的发展脉络,等等。采撷者付出艰辛和心血,我们来享受这美丽的艺术金枝和学术佳果,这是多么好的事情!

音乐家德彪西曾经说过:“音乐只为聆听而存在。”门德尔松也说过这样的话:“一首我喜爱的乐曲是无法用文字来说明的,这不是音乐太不具体,而是因为它太具体了。”两位音乐家的言下之意似乎是说,任何文字的解说对于音乐来说都是多余的。

其实,世界上许许多多热爱音乐的人,他们可能终其一生也不会作一首曲,不会配一次器,更不会用钢琴或长笛去演奏任何一首乐曲,但是他们心灵敏感而丰富,想象力比“聆听力”更为发达和活跃。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心中有一部严格的“美学”,有一部独立的音乐史和艺术史,他们在“聆听”的同时,还会调动去内心全部的情感、经验和想象,去体验诉诸耳畔的音乐之声,以心灵感受的方式进入对音乐的理解——然后把自己全部的感受和理解“意译”为文字,他们在文字上的“绘声”能力是卓越的,甚至已经超越了乐音,超越了听觉……也因此,我们这个世界自从有了“音乐”,也同时有了“音乐文学”;有了无数伟大的作曲家和音乐作品,也同时有了一部部音乐传记、评论、欣赏和音乐研究著作。可以说,人类的音乐史,是由乐谱和文字共同谱写完成的。

《笛声中的艺术》就是一部把美丽的乐曲生动、准确、形象地“意译”成同样优美的散文诗一般的文字的书,是一本浸润着感动和热爱的“绘声”的书。一位艺术女性的淡雅、知性和清丽的文笔,有如草原上流淌的光影斑驳的花溪,贯穿在本书的每一个单元、每一个章节和段落里。

罗曼·罗兰在《约翰·克利斯朵夫》的最后一卷《复旦》卷首语之前,引用过舒伯特的一行不朽的乐谱,以及肖贝尔所配的德文歌词:“你,可爱的艺术,在多少暗淡的光阴里……”

肖贝尔所配的歌词,还有这样的句子:“你安慰了我生命中的痛苦,使我心中充满了温暖和爱情,把我带进美好的世界中……每当受苦的人把琴弦拨动,发出了一阵甜蜜圣洁的和声,使我幸福得好像进入天堂。可爱的艺术,我衷心感谢你!可爱的艺术,我感谢你!”

哦,银色的长笛,优美的笛声,你,可爱的艺术!你是抒情的乐音,更是内心的激情。供你栖息的地方不是听觉,不是感官,而是心灵。对于寂寞和孤独的心,你是欢乐的朋友、温暖的巨手、仁慈和善良的音乐女神;对于漫长和黯淡的黑夜,你是不可思议的白昼和光明。你是天宇中的星辰,遥远的地平线上的强劲的西风;你是人人渴望的那一片浪漫的月光,是智慧和激情的钟声,是充满热爱的心在颤动,是永恒的生命在跳动……

柯罗连科的《盲音乐家》里,盲孩子的妈妈倚靠在暮色的窗口,满怀着感动,在倾听约西姆用心灵吹奏出的深情的笛声。我也多么希望,《笛声中的艺术》这本书,也像那飘荡在夜色下的草原上的柔和的笛声一样,飘送到更多爱乐人和读者的窗口。

同类推荐
  • 活得有趣,就是一个人永远的好天气

    活得有趣,就是一个人永远的好天气

    这是一本现当代名家幽默有趣的散文作品集,作家们在书中贪吃、贪看、贪玩儿,在他们的笔下,所有的吃食都是人间至味,所有的花草树木天气都渗透着诗意与情味,忽然发现,原来那个年代的人,并不是“老古董”,他们是文学家,更是“生活家”。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人这一辈子,要永远保持对生活的好奇心,永远有一分任性,生活才会永远有趣。书中精选了汪曾祺、梁实秋、丰子恺、老舍、朱自清等文学大家的经典散文,弄猫、养花、喝茶、散步……明明是很普通的事情,却被他们写出了盎然的趣味,读一些他们的散文,你会更爱这个世界。
  • 2016年诗歌选粹

    2016年诗歌选粹

    本书精选了2016年度发表在国内文学报刊的优秀的120篇诗歌作品。分别为阿翔的《旅程传奇》,安德的《故地》,安吾的《摇晃的人》,阿卓日古的《短诗两首》等。这些诗歌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内容有深度,无论从思想性、艺术性,还是可读性来讲,都极具代表性。
  • 金元诗词曲300篇

    金元诗词曲300篇

    本书不仅收集了中华名诗名词,而且还涉猎了中华名赋名句;不仅涵盖了历代小品骈文散文;还囊括了诗经楚辞和禅诗。
  • 汉语诗歌的节奏

    汉语诗歌的节奏

    本书系统研究了汉语诗歌的节奏问题,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在分析、评价几种汉语诗歌节奏论的基础上,指出汉语诗歌节奏是 “音节—顿歇”节奏,而且这种节奏有其特殊的语音学根据和构成机制。中编论述《诗经》、《楚辞》、五七言诗和词曲的节奏形式(包括节奏单位、句式或行式、节式、体式和节奏调子)的构成规律和特点,着重从音顿节奏的观点探索某些节奏形式的起源等疑难问题。下编在分析和评价具有代表性的现代新诗节奏形式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论述格律体新诗节奏形式和自由体新诗节奏形式的构成规律和特点,着重论述两种新诗体的建行原则及其根据。中编和下编还论述汉语诗歌韵的独特的节奏作用,以及这种韵与音顿节奏的关系。
  • 悦成长青少年文库:鲁滨孙漂流记

    悦成长青少年文库:鲁滨孙漂流记

    《鲁滨孙漂流记》讲述了英国年轻的航海爱好者鲁滨孙,在一次海难中被风浪卷到一座荒岛上。虽然脱离了危险,但他孤身一人,无依无靠,为了生存,他用自己的聪慧和坚强意志,克服了种种磨难,建造了堡垒、“别墅”和船只。他又救下土人手中的俘虏,协助英国船主收复了被海盗占领的大船。最后告别了他生活了28年的荒岛,随船返回了英国。
热门推荐
  • 水姻缘

    水姻缘

    《水姻缘》中,朱文颖笔触灵透,以全知视角俯瞰世道人心。在古时的往事和现代人的真实生活中穿梭,以旧时候的美食家朱自治不羁的生活状态与现代沈小红、康远明等人的精于算计作比较,《水姻缘》揭示了时代的痛感,现代工业使人们变得机械、冰冷、有着明确目的性。小说渗透着批判现实主义风格的尖锐,也有丰盈的质感。
  • 冤冤相抱不能了

    冤冤相抱不能了

    苏雨晨和夏天第一次见面时,她才刚刚学会走路——人生第一次满地乱跑,偏偏撞进了小夏天的怀里。撞人的小姑娘抬头,被撞的小哥哥低头,四目相对,从此,大灰狼惦记上了小白兔……嗯,清水慢炖,温火养之,真香。【蠢萌小青梅VS反差萌小竹马,千里姻缘一线牵的神仙爱情~】part1幼儿园同桌的小男孩儿特别喜欢找小苏苏一起玩儿——当着小夏天的面。小夏天感到很不爽,于是……当小同桌再一次来找小苏苏时。“哦,你找苏苏啊,她和哥哥一起去学武术了!”小同桌:???part2小学四年级时,苏雨晨收到了她人生中的第一封情书,粉红粉红的信纸,还粘了当时非常流行的贴画,小姑娘觉得好看,没舍得拆,并且秉着好东西要和小伙伴一起分享的原则,还拿给她的夏天哥哥看。某个哥哥:【面上不显,微微眯了眯眼。】后来听说男孩主动找老师调了班,理由是选择成全。老师:???part3英杰高中有一个“英雄榜”,专门记录每次考试成绩排在年级前列的人,于是连续蝉联了两年第一的夏天被唤作学神。学神冷心冷情,除了学习谁都不爱,直到有一天,学神牵着某学妹的手,公然踏入了年级办公室……吃瓜群众:!!!PS:男女主是真的有红线哟~(挤眼)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阴阳人眼

    阴阳人眼

    该作品写的是在太行山上的一个道士和他的徒弟降妖除魔
  • 世界如此危机

    世界如此危机

    德国为何国富民强?北欧为什么幸福合谐,美国是如何建成“伟大社会”的,世界为何又陷入长期性危机?中国应对的方法在哪里?大危机就需要大变革。只有放弃旧思维,才能找到新出路!澄清谎言:批判了目前流行的对经济危机种种错误陈旧、似是而非、利近害远的归因,总结了与福利有关的七大谎言。分析时局:分析了德国“社会国”模式、北欧“合作主义”模式、美国“伟大社会”模式、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等之优劣利弊。内容翔实,理论扎实。指出道路:中国的未来在于“新福利社会”,是继自由主义和福利主义之后的第三种模式,高连奎将之称为世界模式3.0,是一种市场化的福利社会。
  • 海洋霸主崛起史

    海洋霸主崛起史

    约270万年前的上新世晚期,巨齿鲨在海洋中横行无阻,南方古猿下了树进入平原。与此同时,一种黑纹白斑的海豚正悄然崛起。谁能想到,它们将成为日后纵横四大洋的海洋霸主。身躯不是很庞大,牙齿不够尖锐,仅仅凭借智力和团队协作,就可以抵御鲨鱼的掠食吗?更不要说捕猎那些巨大的须鲸了。
  • 耿耿于怀没有系统

    耿耿于怀没有系统

    那一夜一场天地巨变,天下间但凡有灵识的都有了系统。唯独主角没有。主角——高阳侯府二公子,一个六岁就把自己的名字改为“耿耿于怀”的少年。剧透预警!!!这是一个讲述凡人如何靠自己的天赋和努力吊打整个天下多如牛毛的金手指的故事。因为平凡人得世界,江湖总会有更有钱更有权更帅的人存在,我们除了努力和脑子什么金手指都没有。
  • 凤唳华庭

    凤唳华庭

    她曾爱的,屠她沐氏一族。涅槃归来,曾与地狱中与她并肩之人,却步步谋算。是谁失了心,又是谁动了情?且看她素手翻覆,扭转乾坤。
  • 灵玉为曲离为歌

    灵玉为曲离为歌

    一段草木修仙的故事,没有拯救苍生没有深明大义。只是想要相爱的人能够在一起。摆脱不了的命运捉弄,又何须太多敌人,只一个,便能让渴望幸福和安生的人万劫不复。我没有在愤世嫉俗,只是想写些最纯洁美好的爱情与品质,只是,却写不出完满的结局。世间美好的东西太多,只是不会长存,也不会只属于谁。
  • 沸腾十五年

    沸腾十五年

    1995年1月,中国开通了北京、上海两个接入Internet的节点,这一年,被称为中国互联网商业元年。这之后的15年间,中国互联网业产生了近40家海外上市公司,其中超过15家公司达到过10亿美元市值的高位。一浪又一浪的产业变革冲击着从业者的内心,也冲刷出一幕幕的创业悲喜剧。本书记录了一群在中国创造属于自己历史的人和他们的故事。他们是中国互联网自1995年兴起到波澜壮阔历史中的弄潮儿和财富新贵的代表,他们用互联网创造和推动着这个国家的历史,并改写了自己的财富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