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34400000005

第5章 “我们最后还是逃过来了。”蒋树珍口述自传

采访时间:2016年11月4日、12月2日、12月16日

采访地点:南京市江宁区

采访人:朱笑言、崇润之、汪沛、单雨婷、李文睿、韩建汶

整理人:汪沛、钟周哲、李雪晴

和平的日子,贫困然而洋溢着温情

我叫蒋树珍,祖籍南京,1929年出生,抗战前,我家在门东,住的是一间小平房,房子是租的,家里有父亲、母亲、哥哥、弟弟、姐姐、妹妹,我们一起住,生活苦得很。周围的邻居很多,一个门里面就有几十家,但是我小的时候和周围的孩子也不怎么玩得起来,他们都是有钱的人家。我们那边有一家特别有钱,就是房子多,也不劳动,单收房租,跩死了,家里有三个保姆,不过听说新中国成立后划成了什么资本家,还是地主。不过在当时那都是少数人。

那时候不像现在,人人都有工作,我的爸爸和妈妈那时都没有工作,父亲在做小生意,卖一些杂货,捧在手上卖的,后来到兵工厂看大门。母亲在家里帮人家洗洗缝缝,挣点钱糊口。哥哥在兵工厂里读书,就是现在的晨光厂,是技校,不要钱,学出来就直接在厂里工作。弟弟还小,我和二哥哥都在上小学,当时是就近入学,学费也不贵,学校好像就在武定门旁。

日本人进城之前,好像还有学生游行,就在大街上,新街口、中华路附近,走着喊着,喊的大概都是“打倒日本人,打倒帝国主义!”之类的。

那时苦得不像过日子

日本人快要打到南京的时候,父亲和哥哥一起随着兵工厂迁到重庆去了,走之前跟我们说要打仗了,我们吓得也要逃走,叫“跑反”。那时候日本人的飞机已经来轰炸了,把城里炸得不成样子,我们小孩,也没看到打仗的场景,就知道那个中国兵逃跑,败了。

我们逃到农村去了,我的外婆、母亲、一个哥哥和一个弟弟,住在我舅母的一个亲戚家,在双闸一带,这个亲戚早就逃走了,我们就住人家的房子。后来,日本人进村,来了就跟我外婆要鸡蛋,我们也不知道人家家里有没有。日本人狠得不得了,对着我的外婆叫,然后就在屋里乱看,结果摸出鸡蛋来了,说外婆不老实,拿枪对着她,讲要杀了我们几个人,我和我哥哥就跪下来吓得哭了。后来,又来了一个鬼子,拿着枪对着我外婆。再后来一只狗闯进来了,日本人一枪把狗打死,没打到外婆,把我们都要吓死了。那个日本人才把狗打死,从我们后面走出来两个男娃,穿得漂漂亮亮的,也不像什么兵,只像学生,没多大岁数,十七八岁吧。日本人就上去抓这两个男孩了,一拖拖到后头,打了两枪。我们那时候小,一起跑过去看,全都睡倒在地上,打死了,可怜死了。后来又来了七八个日本人,看人手上有没有老茧,看他是兵还是什么人,我们隔壁的房子里都是农民,种田嘛,拿个锄头什么的,手不是糙嘛,手上有老茧。他们认为是当兵的,结果把他们都拖出去杀掉了,那时我们是小孩子,看到都吓死了。我母亲那个时候才三十多岁,就把脸涂上黑灰,躲在柴火里,生怕被日本人拖出去糟蹋了,真是惨无人道。那时候苦得不得了,就是糊口,饥一顿、饱一顿的,一会儿逃到这边,一会儿躲到那边的,像现在这样固定的一日三餐是不可能的,也没有东西可吃,地都荒了,人都吓跑了,不像过日子。

我们躲在乡下,躲在亲戚家,稍微好一点。城里的人有的一起躲到难民区,没躲进去的就给他们一起打死了。躲到难民区的呢,有好几个给他们找到,见到一个杀一个,小孩子看到也杀,大肚子的也杀。大肚子的拿刀子戳进去,把小孩戳出来,不能看,不能讲。

我们逃了差不多有两个月吧,没过年,听说城里稍微平静一点了,好像不怎么乱了,我们就回去了。下雪天,我们就一直走水西门那边进城的,那个地上全是死人,踩着死人走。地上全是血,又是天上下的雪,雪落在人血上,哎哟!不能看了。我们踩着过来,哭着喊着最后还是逃过来了,简直就是没有一点好路,全是死人,惨无人道,看着害怕。难民区的人也是。过了一段时间稍微好点了,日本人不乱来了,杀人杀乏了、杀够了,那时候平静点了,老百姓也就各自回去了。家里头被翻得不像个样子,乱七八糟的,回来就是个空壳子,没东西了。以前的邻居们也找不到了,各奔东西,有的还没回来,有的死了,基本上看不到人了,只有很少很少的人,主要还是老人和小孩了,也就个把个,没有什么人。当时还是害怕,大家都不敢出来露面,这些邻居们有的肯定是遇难了。

我后来听说,大屠杀的时候,美国人办了个难民区,做好事啊,他们把男的女的一起收进去。不过你要是出来了或者给日本人发现了,日本人还是把你杀了。当时那个华小姐啊,老百姓在里头,她不让他们出来,一出来就会被日本人杀了。外头没有一个人在街上,没有人敢走,男的不管年纪大的年纪小的,日本人看到一个杀一个。年轻女人,一出来就更不得了,日本人糟蹋她们,当时女孩子都往脸上抹灰的。我有个亲戚因为脸上有不少麻子,日本人不要她。

回南京以后,我们一家就做小生意糊口,卖油条、卖烧饼、卖年糕,别人做好的东西,我们拿出去卖。我听说日本人不让米进城,也有人偷偷地运米进城,叫黑市,贵得不得了,我们当时买不到东西,生活也没有保障,就吃山芋,挖野菜,那个菜园里面有小青菜,挖到嘴里吃,苦得不得了。我们的舅母条件稍微好一点,有时候送点东西给我们还有外婆吃。那个时候我家里兄弟多,我的大哥和父亲到重庆以后因为打仗,钱也寄不过来,家里就没得吃了,当时有个烧饼,我弟弟他们不懂,就吃完了,外婆就没得吃,最后饿死了,真是可怜啊。当时的小生意不好做,后来我们就不做了,我的母亲给别人家帮工,洗衣服,我的二哥哥去面馆做学徒,家里吃饭的人少了,加上后来父亲和哥哥偶尔能从重庆寄点钱过来,我们的日子才稍微好过一点。

至于其他的,我当时小,就记得在中华门城门口,坐着两排日本人,拿着枪,你要从那里过不给他鞠躬,不管三七二十一,立马掴你两个嘴巴。我们都害怕他们,都不去招惹他们,但是我们心里对日本人都是恨的,大家平常说话的时候也是这么说的。

1945年的时候,有一天我们就听街上广播响,说是日本人投降了,我们那时候高兴得不得了,送死神走了,热火朝天,送他们滚蛋了,敲锣打鼓的,老百姓一个个欢喜得不得了。当时毕竟没有人开开心心过日子,都是愁眉苦脸的,一是饭都没得吃,二是看到日本人都害怕,那几年就是过的这样的日子。

又是幸福的一家人了

抗战胜利之后,大概是1946年的时候,我的父亲和哥哥又随着兵工厂迁回来了,八年都没见了,他们回来我们自然是高兴的。听说他们在那边生活还好,哥哥在那边结婚了,还带了一个小孩回来。八年了,他有工资,但是发了工资也寄不回来,那个时候是不准通信的。

我是1948年结的婚,我和我的丈夫是经过亲戚介绍认识的,他当时在铁路上工作,后来闲谈的时候还说起来,他当年是地下党,具体做什么他不肯说。

我记得1949年前有一段时间物价飞涨,不过物价涨是涨,都是那些资本家受影响,我们没有钱,也没去抢购过什么生活物品。

南京快要解放的时候,我父亲和哥哥所在的兵工厂也要迁到台湾去,我舅母家的表哥当时就随厂子迁到了台湾。我哥哥当时是特殊情况,我嫂子刚好要生了,我哥哥就不去了。当时有不少人随厂子去台湾了。1960年的时候,我们单位让我打报告入党,结果后来也不知道怎么就查出来我这个远房表哥,说我有海外关系,就不让我入党了,不过因为是表哥,我们关系比较远,也没什么影响。

后来到解放军进城的时候,稳得很,很平静,平平安安的,他们来的时候穿着草绿的衣服,借东西会还的,跟日本人完全不同。国民党在南京的时候秩序也不怎么好,有一些人也是霸道得很。

大概是七八月份的时候,我和我的丈夫一起去上了工人学校,管吃管住,也不交学费,学习三个月,学成出来分配,他被分到了市政府,后来被分到银行去了。我是学出来之后生小孩了,不然就被分到公安局了。我家老大就是1949年10月1号出生的,听说那一天还有国庆大游行。

1950年的时候,我的一个弟弟参军走了,他当兵大概当了两三年,然后复员了,就在晨光厂那里工作。

我一直在家带孩子,家里孩子多,总共生了六个孩子,四个儿子、两个女儿。1958年的时候,必须要出来工作,我就去了供销社门市部上班,我们隔壁是国家的棉纺厂,当时厂子刚建成,需要劳动力,我们就去帮着抬木头盖房子,完事了去居委会吃集体饭。

改革开放之后,生活慢慢变好了,日子好过了,东西也多了。我五十岁退休,退休以后没有事,条件也好了,跟老伴到处玩玩,北京、天津、西安、上海、洛阳都去过了。好像是十七八年前,纪念馆来找我们,后来通过纪念馆参加了不少活动,去年还有日本人到纪念馆来谢罪,抱着我哭。痛恨啊,这些日本人也是当时那些人的子孙后代,为了他们祖祖辈辈做的坏事,一起跪在地上来谢罪。

现在我家里四世同堂,四个重重,四个小重重,“全家福”照得好得很呢,老爷子前几年才去世,我们又是幸福的一家人了。

同类推荐
  • 守望精神

    守望精神

    《守望精神》是由郭运德编写,《守望精神》共分3个章节,旨在警示国人,大力提倡读书。具体内容包括《历史遭遇娱乐潮》、《打造文化产业的菱形结构》、《尴尬的文艺批评》、《从风光到文化的深刻置换》等。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中国女明星在国外

    中国女明星在国外

    本书将为你介绍张瑜、苏小明、刘晓庆等明星在国外的生活。经商定,文采音像公司将购买香港有关人士最近拍摄的《刘晓庆特辑》专题纪录片的版权,拟在大陆出版发行。文采阁多功能厅经理出面邀请骁庆参观了“文采宴会厅”,并特邀她抽时间来赴“三国宴”和“作家宴”。
  • 寻找卡拉

    寻找卡拉

    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它象征性地概括了二十几年前或十几年前确实发生过的文化现象。大约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中期,那也是短篇小说的“黄金时期”。那时的文学期刊包括诗刊,都办得蒸蒸日上,红红火火。“文学热”是那个时期的时代特征。改革大潮一浪接一浪,生活的道路越来越宽广,各路人马纷纷“下海”,一些诗人、作家也耐不住“万元户”的诱惑。潮流变了,“文学”不再是热点,多数期刊的发行量每况愈下,一些报纸的文学副刊也被砍去,代之以流行的时尚娱乐和衣食住行的专刊、专栏。为了生存,许多刊物改为时尚杂志、实用杂志,或者改版内面何小学生或中学生的杂志。
  • 1978-2018中国优秀散文(改革开放40年系列)

    1978-2018中国优秀散文(改革开放40年系列)

    1978-2018中国优秀散文的出版,旨在展示当代散文创作的主要成就,为广大读者提供一部有着较高艺术水准、值得珍藏与阅读鉴赏的经典读本。
  • 郁达夫诗词

    郁达夫诗词

    郁达夫的创作风格独特,成就卓著,尤以小说和散文最为著称,影响广泛。
热门推荐
  • 连风都是暖的

    连风都是暖的

    前世的念北心脏病复发死在异国他乡的街头,享年33岁的她在死后才知道自己喜欢了20年的人原来也喜欢自己重活一世回到初三,她要改写命运的篇章可一切真的会是这样吗……“对,我就是要你的心脏”“我不爱你了,滚吧”“你不爱她就不要答应她”“念北你不就是有两个臭钱吗,我受够你了”“我们离婚了”“北北求求你别离开我”我们自己都是冷的如何温暖别人你能救赎别人可就是救赎不了你直到多年后南茶在法国巴黎街头看到那个穿着白裙坐在凳子上晃动着双腿的女子顿时红了眼……
  • 浅蓝之心

    浅蓝之心

    简略浮夸版:一个热爱作死的研究者在成功作死后,意外获得了第二次的人生,于是,他欣然决定,遵从自己的内心,绝不停止作死的脚步。标准版:一无所有之人意外开启了新的人生,在这个世界,众神已陨,白银精灵的光辉和伟大的浮空城消失在历史的迷雾之中,留下的,是是已然被知晓的充满灾难和不安定的未来,而他,不得不走下去。。
  • 爆萌小狂妃:专坑腹黑王爷

    爆萌小狂妃:专坑腹黑王爷

    她手握千军,脚踩万兽,白天,训兵训马训奶包。“王爷,王妃整日忙里忙外,你这么清闲真的好吗?”“你们哪只眼睛看本王很清闲?”众人鄙视望之:“……”他慵懒的眯了眯眼:“你们是没看到本王被训的筋疲力尽时!”他是冷酷无情的煞面王爷,却中了她的毒,今生只娶她一人,宠她一个。却不料,背后追来一群奶包子:“娘亲,宝宝饿饿,要吃奶。”“滚——”
  • 听龙永图谈经济与经营之道

    听龙永图谈经济与经营之道

    中国经济已走到全球化发展的关键时刻。中国经济如何在战略大调整中保持旺盛生命力,中国企业如何才能与世界500强企业比肩,中国品牌如何在国际道路上披荆斩棘,中国企业如何应对经济危机?中国复关及入世谈判的首席谈判代表,原国家外经贸部副部长、博鳌亚洲论坛理事、秘书长龙永图先生对上述问题提供了自己见解。
  • 修真吧萝莉

    修真吧萝莉

    见义勇为遇到鬼?师傅领进门修炼靠个人?神一样的对手猪一样的队友?肿——么——破!!!萧轶欣觉得自己运气糟透了。但说不定……这也是冥冥之中,妙不可言的机缘所注定?书友群:287667248,欢迎加入!
  • 俞楼诗记

    俞楼诗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30岁之前被人管,30岁之后会管人

    30岁之前被人管,30岁之后会管人

    你还在被人管吗?恭喜你,因为大领导都是从小员工做起来的。你已经开始管人了吗?同样恭喜你,因为这本书就是为你准备的。如果你30岁之前还没学会被人管,30岁之后就别指望会管别人。如果你30岁之后还没学会怎么管人,那么你一定要翻开这本书。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从30岁前如何被人管,如何成为一名好员工说起,到下篇讲述如何从一名员工转变为一名管理人员,从技巧方法及心理角度详细讲解,让您的职业发展脚步走得更加顺畅,不论是员工还是管理者本书都非常适用!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一根白发

    一根白发

    一开机,发现十五个未接电话,全是闺中蜜友田媛打来的。当我头顶炸雷,脚踩水洼,浑身湿透地赶到江南赋饭店门口时,隔着落地玻璃看到田媛正握着镜子涂脂抹粉,我就气打不一处来,肯定是田大演员又遇到情感问题了,她换男朋友就像我们出报纸一样频繁。省府千金就是任性,随意指拨人,我有些后悔来了,若回返,她已看见我了,只好苦着脸进去。我还没落座,田媛就语速急促地说知道不,刘明扬出事了!说着,一双大眼睛像探照灯死死盯着我。我心里一惊,把伞扔到桌边,没好气地说,他出事了,与你有什么关系?服务员,再来一杯玫瑰花茶。
  • TFBOYS之不止十年

    TFBOYS之不止十年

    有很多梗可能是真实存在,也可能是我看其他大大的书借鉴的,如有侵权,私聊解决。(ps:没有啥时间顺序,想到啥写啥,就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