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朱安卫校毕业后在乡卫生院当医生,回城后因为没有过硬的学历,便辞职开了这家小诊所。靠着祖上的秘方,还有自己的潜心钻研,十多年下来,他的诊所在社会上有了一些名气。说起来,这还多亏他当年在乡卫生院,有过临床历练,无论哪科病症都能应付。现在到他诊所来就医的病人,各科都有,连一些心理毛病的患者也找上门来了。他也就此见识了各种病人。比方说,有的人没事找事,往自己那儿塞电线,弄进去了,再弄出不来,成了尿道异物,疼得死去活来,非得手术取出来不可;有男女那种事做过了火,弄成撕裂伤,半夜三更血流不止,也得来敲他的门,进来了还扭扭捏捏,硬说是骑车不小心摔了一跤弄坏的。什么样的病能逃得了医生的眼睛?不过做医生的,医德在那儿放着,该止血的止血,该缝合的缝合,临了还得嘱咐一句,以后骑车千万小心,这个地方,不能再破了。因为他开的是私人诊所,人们以为来他这儿可以私密些,就有些官员、太太、大人物的二奶,鬼鬼祟祟地来这儿咨询,转弯抹角地说出一些古怪病症,未了还得加上一句,是给别人打听的。这才真叫此地无银三百两呐。
这天,朱安去外地参加一个学术会议。因为要赶火车,就起了个大早。看看时间还有富余,便没打车,一路蹈鞑着走去车站,不知不觉,就走到那片废墟上来。他先是闻到了一股清新的花香味儿,紧接着就有音乐声,飘荡在清晨的曙色里。朱安驻足细听,竟是三十多年前曾经风靡大江南北的《东方红》。序曲之后,就听“哗”地一声大响,把他惊了一下,抬眼一看,灰蒙蒙的天色中,竟是一片铺天盖地的红,那红因为是在那灰里,就有些幽暗的陈旧,像是泅透又干涸了的一大片血渍,看得叫人有点疹,仿佛一个人,正走在枯干的河道里,一下子洪浪滔天,叫人有一种猝不及防的眩晕,止不住一颗心怦怦乱跳!定睛细看去,却原来是一二百人齐齐打开了手中的红折扇,就像偌大的广场瞬间盛开了千万朵红莲!一曲恢宏的《东方红》之后,乐曲转成了悠扬的《万泉河》,然后是《大红枣》,末了竟是一首古筝名曲《春江花月夜》。这时天已是大亮了,扇子后面那一张张脸,大都是些中老年妇女,说得不好听些,这把年纪,在年轻人的眼里就如同街角废弃的砖头瓦块一般,平时再没人多看一眼的!谁曾想音乐一起,舞步一摇,瞬间就仿佛一堆土坯泥胎经了一把仙火熏染,皆变成贵器极品了!
那站在一块旧水泥台上领舞的,正是曾到过他诊所的那个患了骨癌的女子。这女子今天一身素白衣裤,红带束腰,一副清丽的模样,一招一式都透着梦幻般的痴迷。只见她在音乐的旋律中忘情地舞着,仿佛那脚下不再是破败的水泥台,而是她心中的婚床与相思地,那脚步那神情,一扭身一亮相,真真舞者欲死欲仙,看者如醉如痴。他相信,此时此刻,纵然千种忧思万种烦恼,也都千愁尽消了!难怪过去那些少爷小姐阔太遗老们,万贯家财,什么名角请不起?偏偏爱自己唱上一口,做上一式……正这样想着,突然,就见那女子仰起脸来,做了一个狂放的动作,那动作的夸张与大胆,竟叫他在一瞬间,一下子像被子弹射中了,整个人轰然间就迷乱了,灵魂有了一个瞬间的飞升离窍……
作为男人,朱安年过半百不曾婚娶,也不近女色,很是洁身自好,皆因了他做的这个行当,亲眼目睹了太多女人的血腥与污秽,女人让他有了生理上的拒斥。然而这时看那女子的身影舞姿,分明是熟悉的,似与他有过肌肤相亲的人!他究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与她有过超越一般生命的亲近呢?
一般来说,他只给病人开三天的药。这样一是可以及时掌握病情变化,二来也是避免造成病人的浪费。最初的日子,那女子也就三天来一次他的诊所。因为她来的目的,并不是让他给治病,所以每逢她来,他便问也不问就开方,开完她拿上就走。那药,大都是些活血化淤安神镇痛药,拖延生命而已。虽然他开诊所目的也是赚钱,可这就像女人绣花、男人种田一样,多少带一点未知的预期去收获,才让人做着起劲,对于这种仅仅是头疼医头,脚疼治脚的病例,他实在只是勉强应付。可是,自从那天看了这女子的舞蹈之后,感觉不一样了。对她,朱安第一次感到一个医生无力回天的绝望!为此他翻箱倒柜,找出了不少医书、偏方和单方,就连祖传的线装书都查过了,却仍是一无所获!有时半夜醒来,他会一阵阵悲伤,仿佛这个患了绝症的女子真的是他的一个至爱亲人,她的生死冷暖都同他息息相关。
这天是个阴雨天,半下午时,病人就不多了,到了傍晚,雨停了,离晚饭还有一段时间,他打开一本书正要读下去,门口那儿便飘来一股栀子花香味儿,像是有了心灵感应似的,他知道,她来了,抬眼看看,果然就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