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04300000002

第2章

上午那点儿不愉快,我想趁走之前尽量消弭一点儿。

小叔要起来,我说天冷,也没啥事,坐一会儿就走。小叔坐到床沿上,抓过被子的一角盖在腿上,又将后面的被子攥成一堆掖到身后,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这一声长太息,完全是从胸腔里出来的,五脏六腑在颤抖,身子在颤抖,连架子床似乎也跟着摇晃。我心里一悸,这已经完全不是过去的小叔了,不是白天的小叔了,彻头彻尾地换了一个人。以前的小叔,从来都是打掉牙往肚子里咽,黄连、苦瓜里也要挤榨出糖稀来,总是大言不惭,嘴上的硬气响当当的,比阿Q的精神胜利法要理直气壮得多。

在卧室里的小婶匆忙出来,步履匆匆,裹起一阵风,又从厨房出来,手里搬着煤球炉,放在床边,将下面的通气口拽开一指宽的缝隙,上层蜂窝煤的圆孔里飞出几粒火星,几朵火苗探出头来,柔弱地闪动一下,又缩了回去。小婶的表情木木的,掩饰着无限的心思,嘴角咧咧,终于还是没说什么。小叔眼光平静了一些,语气也平和了不少,一个柔和的眼神过去,小婶返身拎出茶壶,放在炉子上。

我趁热打铁地说,还是烧煤球好哇,不耽误做饭,开水随时有,冬天,煤球炉搬到哪儿哪儿暖和。还讨好地乘机递上一棵烟,给他点上。

我们家曾经是村庄最早使用煤球的,可以说是一场厨房革命。但现在,灌装液化气都已经普及了,小叔家却在原地踏步,甚至被现代文明抛弃了。我想,这逝去的辉煌能否驱走小叔心头的寒气?

小叔深深地狠吸了一大口,烟头上猛一亮,包裹着暗红色火焰的灰烬蛇蜕一样地蹿出一大截。两股烟柱喷出的同时,也挤出了小叔的满腔怨愤:这个小狗日的!

怎么又骂!骂谁呢?我一时没有反应过来,赔着小心,大气都不敢出一声,低着头想。哦,他骂的应该是大孩子——王小海。他们父子关系很一直很紧张,小海现在深圳打工,还没回来。肯定是这样。就劝他说,你是说小海吧?他又不在家,快过年了,你骂他干啥?

小叔一怔,但很快又恢复了气呼呼的神态,骂得更狠,声音更大,过年?他死在外面才好呢!仿佛小海就在身边,仿佛这样就能越过千山万水拧着小海的耳朵让他听见,又似乎是有意识要让小婶听见。我刚要劝阻他,果然小婶在卧室里嚷嚷开了,孩子还在外面,现在没招你没扰你,你骂给谁听?小海现在是吃了喝了,冷了暖了,你知道吗?大侄子都知道,大过年的,你忍心咒他死?我看我们娘儿几个都死了,就留你一个老孤鬼活在世上。

小叔呼地站起来,双脚还没有沾地,茶杯就已经抓在手上,要不是我抢得快,说不定已经砸掉了。他愤怒的眼神扫过热水瓶、煤球炉、板凳等视线所及的东西,每一件东西都可能被他当做出气筒,充满了被砸烂的危险。我先是挡在他的面前,同时抓住他的手,接着把他摁在床上坐下,他挣扎着乱扑腾,眼看我制止不了他了,卧室里传来小婶嘤嘤的啼哭声,他身子似乎颤抖了一下,又是一声沉重的叹息。

我虽然知道这一切跟我没什么关系,但还是很尴尬,站也不是坐也不是,想一想,跟我还是有一点儿关系。我要是不来,小叔心头的那股子闷火经过一夜的煎熬、消解,能量都转化成在床上翻来覆去的“贴烧饼”,我一来点上了导火索,瞬间爆发了。如此说来,我还是有责任的。重新坐下来,递上烟,给他的茶杯续上水,尽力将气氛搞得和暖一些。小叔的脾气上来得快,去得也快,不像他的其他兄弟姊妹,钻进牛角尖,三天两夜出不来。那时我对人性亲情的体验还只是个一知半解的半吊子,但对水往下流的道理还是懂得一些的,明天就是小年,杀年猪、办年货、娶媳妇,几十户人家的小山村热闹得像个喧嚣的集市。这桩桩件件,似乎都是朝着小叔的软肋打出的拳头,在外打工的差不多都回来了,与小海一个厂子的邻居的孩子回来说,小海不想回来,连过年都不想回来。

这父子俩,远隔千山万水还能斗气,把一腔怒火烧在一起。不过,也未必,孩子大了,就像离巢的鸟儿,外面的世界更精彩,倒是小叔,剃头挑子一头热,纠结得很,既渴盼着孩子回来,又有些惧怕他回来。毕竟孩子的事,一切还都悬在半空里。他几乎整天都缩在家里,在代销店里发呆,不敢出门,尤其怕看到别人家娶亲的场面。到了晚上,就只有迁怒,生闷气。

小婶还在房里啜泣。小叔刚刚平静一些的情绪又有躁动的迹象。我赶紧敲门进去。小婶正在用碎布头、旧报纸等乱七八糟的小东西往墙角、窗框的缝隙里填塞,以防即将到来的风雪灌进来。见我进来,小婶下意识地背过身去,我知道她是在偷偷地擦眼泪。一床被子盖不出两家人,小婶也像小叔一样,也有一股子不甘人后,争强好胜的劲头,但就像弹簧超过了压力系数,也到了崩溃的边缘,有些丢三落四的,还想用这种掩饰的动作来维持最后的尊严。我反倒不好开口了,不由自主地也寻找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跟在后面“堵漏”,反正卧室里乱七八糟的东西俯拾皆是。一般来说,这样的行动会伤女主人的自尊心,但小婶似乎并没有什么难堪,而是纠正我敷衍塞责的动作,看来,“堵漏”已经常态化了,小婶的动作很熟练。砖缝里的砂浆极不均匀,有的鼓出一堆,虽然凝固了,仍然保持着砂浆溢出时的原始状态;有的吝啬得不见踪影,看得出偷工减料时的毫无顾忌;砖块与水泥立柱之间的交接处,要么是咬合错位,要么是根本不搭界;楼板与砖墙之间的缝隙能伸进拳头;尤其是窗户,简直就不能叫窗户,砖头龇牙咧嘴的,不像是等着安窗户,反倒像刚撤除了窗框。这样的建筑质量,已经不是“堵漏”的问题了,我顾不上忌讳,很严肃地说,小婶,这可是住人的楼房,质量第一呀!怎么能……谁知小婶却并不太在意,轻描淡写地回应一句,谁说不是?哎,人家有多少粉面做多大粑粑,来多少客人办多大席面。你小叔那个人你还不知道,一辈子说大话,拉硬屎,光一楼就盖了六间。我插话说,也不好看啊,二楼孤零零的两间,像个碉堡。小婶还是淡淡的口气说,谁说不是呢?谁知他怎么想的。突然,小婶像是有所遮掩的样子,转移话题说,你不会干就看看电视。

一只十五瓦的白炽灯,从楼板的缝隙垂下来,昏黄的灯光大部分都被吸进砖缝里去了,好比冰天雪地里的一盆火,非但感觉不到热量,反显得冷飕飕的。这种冷飕飕的感觉,屋子的主人应该比我还要深刻,我们家的传家宝——一张像小房子一样的大花床,布满镂空的、浮雕的种种花草、人物图案的床顶、板壁不见了,代之以四根竹竿,撑起黑不溜秋的蚊帐,虽不能御寒,却能使人想起夏天的炎热。一台十八吋的黑白电视机,上面居然覆盖着一种手工编织的镂花桌布,显得霸道而又娇气;一台缝纫机显然已经下岗多年,脚踏子上摞着麻袋,面板及面板上面的机器均落满灰尘,一副落魄、被遗弃的样子;架子车的底座、两只钢圈轱辘、胶皮上面的泥土似乎在提醒主人,它们为建设这栋楼房立过汗马功劳,因而十分张扬,被竖放在墙边。余下都是坛坛罐罐、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摆设、器物,倒是靠床头的一面墙上,竟然贴膏药一样地涂抹、粉刷了一大块,上面贴着各种奖状,挂着镜框。这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小叔的奖状多一些,什么“五好工人”“先进生产者”“劳动模范”,某某煤矿革委会、某某化肥厂、某某县工业局。有点像微型陈列馆,显示着主人曾经的荣耀。尤其是镜框里的一些老照片,让我心头一动,踮起脚尖,一时间似乎眼睛不够用。那些发黄的照片中似乎还有一张是我的,是的,高中的毕业照。我自己都没保存,不知小叔他们是如何发现又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将我网罗进去的。照片上的我,傻乎乎的羞赧,青涩的傲慢。我自嘲地一笑,你怎么是这个样子?照片里的我说,你看你怎么是这个样子。不知怎么搞的,一问一答之间,我的心头一热,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这种感觉特别舒服,就像见到逝去的亲人一样,陌生又熟悉,怪异又自然,心情格外地放松。我想继续寻找这些老照片,加深这种稍纵即逝,怕再也找不到的感觉,小婶却冷不丁地来一句,要死要死,光顾着这一头,忘记喂猪了。

轮到我背过身去,偷偷地抹一把眼泪,匆忙跟着出来。

都说春雨无声,其实真正无声的是这漫天飞雪。但今晚似乎不是赏雪的时候,我回过头边关门边说,我想看看“小香猪”,小叔没有反应过来,其实,是他曾经告诉过我,老家流行饲养“小香猪”,肉又嫩又香,尤其适合腌制腊肉。猪圈在屋后的厕所边,刚一走近就听见猪哼叫,我一伸头,三只猪得了号令似的一齐爬起来,全一色的黑猪,没有一根杂毛,头小,五短身材,就是肚腩特别大。小婶动作还是那么麻利,一会儿工夫,拎着一桶冒着热气的猪食过来了。我本想说,不知今年小叔杀不杀年猪,我打算买一只后腿带回去,还没开口,小婶就说,开过年就卖掉,能卖上好价钱。我暗自庆幸,亏得没说出来,不然不知有多尴尬。

同类推荐
  • 天国的封印

    天国的封印

    本书是一部不容错过的悬疑小说,小说主要讲述了历史系大学生周皓意外地卷入了一场巨大的谜团,围绕一组奇怪的秘密符号,追杀、探秘、揭秘等一系列紧张而离奇的事件随之而来。周皓意外收到了导师丁景治的邀请,同去参加日本人大谷裕二举办的酒会。不料丁景治在得到一组奇怪符号后,当晚在家中被害。周皓、其舍友李少威、女友林菲开始按照这组符号调查丁景治的死因。调查过程中,周皓不断收到奇怪邮件的暗示和提醒,还得到了国家安全部门的协助。众多神秘人物不断出现在他生活中,离奇的死亡事件也层出不穷。周皓如何逃过无数次追杀,破解一个个千古谜团?各路神秘人物到底是何身份,意在何为?
  • 海怪湾迷案

    海怪湾迷案

    银灰色的凌志车行驶在深秋的夜色里,滨海大道两旁路灯映照的椰树舒展着枝叶,在风中摇曳。驾车的是位苗条的女士,她的乘客聂柯四十来岁,身材修长匀称。他脸部轮廓硬朗、双眸略陷,深邃的目光很具穿透力。“很庆幸能亲历您办的案子。”许菲说,“您打算就回武汉吗?”聂柯说:“这阵子有点疲倦,附近有什么新景点吗?”
  • 生如薄荷

    生如薄荷

    庆安的手机没电了,闪电也不再来,屋里回到昏暗无光的状态。可她分明还能看见墙上那些字,那些阿爸用鲜血写成的字。它们在发着光,发着热,它们像一把把火在燃烧,烧得她冰透了的身子热起来,但又太热了,热得她周身上下、从里到外都要化了。她不想动、就那样扶墙站着,任自己身心烧化了又冷却下来。小荷抱着为阿爸收理好的东西走出院门时,风雨已歇。雨水的滋润,让院子里前一阵子濒临枯萎的草木重新振作起来。一阵风过去,满眼水嫩鲜绿带锯齿的叶片摇摆,像一张张小嘴在说话,说些什么话她不知道,是跟其他草说悄悄话吧,她这样猜想着。
  • 万能管家吉夫斯(全集)

    万能管家吉夫斯(全集)

    笑足一个世纪的文学经典,英式幽默的黄金标准!本书改编英剧《万能管家》口碑爆表,豆瓣评分9.2分,经典形象深入人心!其影响力已经跨越了文学领域,成为英语世界的文化现象。被本系列逗笑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文学大师:柯南·道尔、阿加莎·克里斯蒂、乔治·奥威尔、道格拉斯·亚当斯、尼尔·盖曼、特里·普拉切特、吉卜林、伊夫林·沃、萨尔曼·鲁西迪……尼尔·盖曼:伍德豪斯的《万能管家吉夫斯》系列给了我巨大的创作灵感。作者伍德豪斯是20世纪伟大的幽默作家,也是英式幽默的代表人物。为纪念伍德豪斯而设立的“波灵格大众伍德豪斯奖”,每年嘉奖英国幽默作品!
  • 纤维

    纤维

    本书是中国科幻第一人之称的刘慈欣(大刘)发表的短篇科幻小说。我打开舱盖,双腿使劲想站起来,却跳了起来,整个人像乘了弹射座椅似的飞出了座舱,轻轻地飘落在地。我看到在光洁的玻璃地面上有几个人在闲逛,他们让我感到最不寻常的地方就是太寻常了,这些人的穿着和长相,就是走在纽约大街上都不会引起注意的,但在这种地方,这种寻常反而让人感觉怪异。然后我就看到了那个登记处,那里除了那个登记员外已经有了三个人,可能都是与我一样的意外闯入者,我走了过去。
热门推荐
  • 云中剑下

    云中剑下

    乱世将临,风云涌动,谁是幕后主使,谁又是救世英雄。保家卫国,救济苍生,只为心念,不言生死。借三尺明月,衔两袖青龙,轻剑快马肆意,乱世侠客行。
  • 猎人突击队2:突击篇

    猎人突击队2:突击篇

    前无去路,后有追兵,走投无路之下,“猎人们”仓惶进入那一片远离文明的热带丛林。在一种安全孤立的处境中,一边是精锐的雇佣兵战士,一边是悍不畏死的恐怖分子,最先进的武器、最勇猛的战士、最危险的任务和最残酷的激战,一场你死我活的丛林游击战火爆上演……从此,开始了他们悲壮惨烈、无可奈何的另一种命运。良知和生存——这种痛苦而无奈的生活方式和魂萦梦牵的归国情怀,成为这群流浪金三角的国人心中永远的痛……
  • 法神帝尊

    法神帝尊

    一个神秘的龙首挂坠从天外而来,蕴含着无尽魔法的奥秘,与贫民窟的落魄少年融为一体,一头闯进这个精彩缤纷的魔法世界。读者QQ群:261025322
  • 系统请我当老板

    系统请我当老板

    新书《我有一个兜率宫》已发布,请各位看官移步!
  • 仙子不要走

    仙子不要走

    纨绔二世祖遇上仙女丫鬟,于是他来到府上做起了长工,只是希望得到仙子青睐。谁知仙子已经名花有主,没办法了,只求仙子你别走!
  • 傲轩吟稿

    傲轩吟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杰克·韦尔奇给青年管理者的11条准则

    杰克·韦尔奇给青年管理者的11条准则

    杰克·韦尔奇,一位曾经领导着世界上最有价值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其卓越的管理准则正在影响着每一位渴望成就辉煌的青年管理者。杰克·韦尔奇无疑是世界上最受称道的CEO,担任GE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长达17年之久,亲手为美国企业界的重组画下了一张极具价值的蓝图,其管理准则也正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管理者。每一位青年管理者都希望有朝一日像杰克·韦尔奇一样杰出。如果你仔细阅读并思考本书中杰克·韦尔奇给你的11条准则,那么你一定有接近他甚至超越他的可能。
  • 有一种笑容叫无邪

    有一种笑容叫无邪

    我再也不为绿萝从阳光充足的阳台上走下来而惋惜,再也不为自己三年住校的寂寞艰难而懊悔。我开始庆幸,正因为这些“不幸”的变化,不管是绿萝还是我,都学会了适应环境,学会了从困境中走向新生。一扇门关闭了,还有扇窗向你打开。现在,无论遇到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我总会对自己说,别在意,也许还有一扇窗开着。没有爱好的生活是一杯淡水,没有追求的人生是一个昏梦,人生的哲学,深邃的智慧,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承载。夜阑人静,在柔和的灯下,伴着月光的铅华,独坐窗前,用心聆听,方可感觉在这穿越千年、亘古不变的夜中,智慧才能得到更完美的释放,然后沉淀……
  • 二次元之罪恶王冠

    二次元之罪恶王冠

    拼尽生死,获得传承一时大意,意外穿越神秘的异界,未知的身份家族惨遭毒手,却获得妹妹一枚入住樱满家,经历那场失落的圣诞进军佣兵界,成就一世枭雄重回日本,看神农宇如何玩翻罪恶王冠
  • 新世纪诗典(第四季)

    新世纪诗典(第四季)

    “新世纪诗典”是诗人伊沙开设的微博(微信)诗歌荐评,每日推荐一首优秀原创诗歌,也因此每年集成一本《新世纪诗典》,此为第四本。不以姿态、立场、资历、辈分取舍作品,只以作品质量为唯一评价标准,《新世纪诗典》是新世纪以来中国诗歌的集体呈现,它记录时代的声音,展示国人的生存,传递诗人的情感。伊沙的编选不含门户之见,具有一种无所不包的大气象,他对每首诗所作的精彩点评加在一起也可看做是对中国当下诗坛所做的一次整体性观察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