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40800000013

第13章 维尔弗莱德·欧文(Wilfred Owen)

“本书不写英雄。英语诗不适合描写英雄。

“本书也不写功绩,以及祖国之类有关荣誉、威望、权力、威严、统治之类的主题,本书的主题是战争。

“总之,我不关注诗。

“我的主题是战争和对战争的怜悯。

“诗存在于怜悯。

“然而,这些挽歌对这一代而言完全不是安慰,对下一代或许是。今天的诗人能做的只是警告。所以真正的诗人必须真实。”

这是维尔弗莱德·欧文给自己的一本诗集写的序言,旨在向英格兰和不宽容的世界揭示战争的愚蠢、残忍、恐怖、野蛮和荒唐;为了让所有人能够感同身受,序言旨在暴露那些冠冕堂皇的谎言,老一代欣然让年轻人充当炮灰,还有战士们的漠然、不幸和灵魂。

这本诗集,维尔弗莱德构思于战壕、弹坑和医院,构思于战场精神病院和病假期间精神郁闷和崩溃的状态之中。书没有问世,然而许多计划收入诗集的诗歌留存了下来,它们的苦闷没有减轻,它们的美感永存,它们的警示无人理睬。

维尔弗莱德·欧文生于1893年,1918年阵亡,时年25岁。他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伟大的诗人。也许在未来,假如还有人读书——我的本意是假如那时还有人——他当属所有战争中的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但是,只有战争本身才能解决他的诗和其他人的诗的终极问题,那就是战争,或者止战。

用一位美国批评家的话来说,在当今这个时代,地球上的观众们目睹着极可能是自己本身悲剧的最后一幕,却仍然坚持要麻木的主要演员们表演一场灾难剧。而此时,维尔弗莱德·欧文却走下三十年来的旋转舞台,以振聋发聩的新意和力量,用诗的声音向我们诉说。我们不曾忘记他的诗,但我们或许曾把他的诗看作是特定时代、地点或特定战争的声音。现在是“原子时代”的开端,这是未来的历史学家所不知道的——因为显而易见未来不再有历史学家,此时,我们重读欧文,我们知道,他是所有时代、所有地点、所有战争的诗人。只有一种战争:人与人的战争。

欧文给我们留下不到六十首诗,很多是完整的艺术珍品,有些是片段,还有些拥有几个修订稿,最后一首在诗行的中间戛然而止:“现在我们睡去吧……”我无意回溯他短暂的一生,从最初模仿他热爱的济慈的作品到他最后一句“睡去吧”,循着这轰然的低语走进那“奇怪的相会”的深邃而发出回声的隧道。在诗集也许是最终版的序言中,序言作者埃德蒙·布兰登先生已经老练而饱含爱意地回顾了诗人的一生。在这本小小而宏大的集子中,诗人愤怒地挥洒着,绚烂的语言、模仿的旋律、真挚的情感、黑暗而钝重的谐音、干净而实在的词汇、愤怒的怜悯和预言般的叙述。

以上是我的话。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他的诗,让我们从一个使人豁然开朗的视角,看看法兰西和地球上的战场。诗的标题是——

揭露

无情刺骨像刀割一样的东风中,我们的头在剧痛……

困了,我们还得醒着,因为夜晚寂静无声……

低空划过的照明弹模糊了我们的记忆……

因为寂静而担忧,哨兵们低语着,好奇,紧张,

但是什么也没发生。

警戒着,我们听见狂风撕扯着铁丝网,

钩刺里发出仿佛人痛苦的呻吟。

北方,闪烁的炮火隆隆不断,

远远的,就像另一场战争的模糊传闻。

我们在这儿干什么?

清晨的剧痛开始加剧……

我们只知道战争在继续,雨水浸透大地,乌云压顶。

清晨在东方集结着自己阴沉的军队,

再次猛攻着战线上瑟瑟发抖的灰色的士兵,

但是什么也没发生。

突然子弹接连不断地划过寂静。

一样危险的是飞雪中瑟瑟发抖的黑色天空,

雪片横飞,倾泻,暂停,又继续,

我们看着雪片在冷漠的风中翻飞,

但是什么也没发生。

苍白的雪片像手指一样偷偷地抚摸着我们的脸——

我们蜷缩在弹坑里,回到遗忘的梦中,凝视着雪光中

草色更深的壕沟。我们打起瞌睡,

炫目的阳光,花儿飘落,画眉聒噪。

我们要死了吗?

我们的鬼魂捱到家里:快要熄灭的炉火泛着微光

就像起壳的暗红色珠宝;蟋蟀在唧唧叫;

一连几小时无知的老鼠们欢呼着:它们是房子的主人;

门和窗,都关了:大门对我们关上了,——

我们又回到临死的过程。

我们不相信会烧起仁慈的火;

太阳也不会真诚地对孩子、田野和果园微笑。

我们的爱天然畏惧上帝的神泉;

我们为此甘愿躺在这里,我们为此而生,

上帝的爱似乎正在死去。

今晚,上帝的寒霜结在泥沼和我们身上,

许多干瘪的手,皱纹累累的额头。

掩埋尸体的人们,他们颤抖的手中的镐头和铲子,

俯身对着尚可辨认的脸。他们的眼睛都是冰

但是什么也没发生。

这是谁写的?一个二十三四的男孩,生于富裕之家,受过良好教育,严肃,“文艺”,腼腆,所经历过的“大事”无非是穿过海峡,喜爱希腊神话《恩底弥翁》和郊游,刚刚得到一份教职。早前,在1917年那个地狱般的冬天,他在索姆河给母亲的信中写道:“在法国有一种英勇的感觉,我感觉好极了……”提到他的战友们时,他说:“他们是我打过交道的最粗野的家伙了。”第一次听到枪声时,他说:“这种声音不乏一种崇高的意味。”

这个年轻人,起初和别人一样追捧“上战场的光荣”,不久后就对其大加挞伐。这首诗竟是这个年轻人写下的吗?就是这个年轻人,头戴钢盔,身穿皮夹克、胶皮靴,在冰雨中,在灌满水的战壕中,在黏糊糊的烂泥中,这个年轻人写道——

年轻炮灰之赞歌

牛马一样死去的人的丧钟是什么?

只有凶狠愤怒的枪炮。

只有嗒嗒作响的步枪的连射

才能应和着他们匆忙的祷告。

祈祷和丧钟里没有嘲笑,

没有哀悼的声音,只有合唱,——

悲泣的子弹疯狂而尖厉的合唱,

还有悲伤的家乡召唤他们的号角。

拿什么蜡烛给他们送终?

不在孩子们手里,而在他们眼中

闪烁着告别的神圣的微光。

姑娘灰色的眉毛就是他们的棺木;

安静温柔的心就是他们的花儿,

还有每个慢慢来临的黄昏拉下的百叶窗。

这并不矛盾。这个喜爱诗歌、勤奋健康的年轻人,有着良好的中学大学教育背景和安稳的教职,跟《年轻炮灰之赞歌》中那个亲历者和讲述者正是同一个人,他悲伤,无私,声讨,歌颂,温柔,谦卑。这两者没有差别。只是这一切都发生在他的身上了。正如叶芝曾经说的,一切都发生在光焰之中。

这一切都发生在他身上了。这一切都在他身边和内心流淌。他对人的恐惧、痛苦和悲伤所饱含的深切的怜悯得以充分抒发。他知道,他对这些话语很肯定、很有把握,就好像有人曾听到过这些话语,虽然这是伤口的话语、死者的身躯、鲜血的颜色;他知道自己要挺身而出,为他们的痛苦呼号,抨击无知、傲慢、宗教和国家的幕墙。他是无人区仅存的人:“这是牙齿永远撕咬的地方;它任何一个弹坑都是绝望的泥沼;索多玛与蛾摩拉的天火也点不燃它的蜡烛,以找到通往堕落的巴比伦之路。”在这个地方,他写下了下面的诗——

更大的爱

红唇不再鲜艳

就像英国死人吻过的污石。

善良的求爱双方

好像羞于他们纯洁的爱情。

爱神,你的眼睛失去了力量

凝望你双眼的是我的瞎眼。

你纤细的身体

就像插进刀子的躯体不再剧烈地战栗,

扭曲滚动着

那里上帝并不在意;

直到他们汹涌的爱神

让腐朽的死神把他们攥紧。

你的歌声不再轻柔——

即使在风儿吹过椽子的时候——

你优美的声音不再优美、

优雅、夜晚般清澈,

还比不上他们那谁也不听的声音,

此刻泥土已经封住了他们呛住的虔诚的嘴。

心脏,不曾发烫,

不再硕大,不再像填进铅弹的心脏那样充盈;

你的手依然苍白,

更苍白的是你穿过枪林弹雨的路程:

哭泣吧,你会哭泣,因为你再也碰不到他们的身体。

他不可避免地要分享痛苦。他不可能去记录别人的创伤。在如此短暂的一生中,他经历了太多的死亡。很难想象假如欧文活下去又会怎么样。二十六岁左右,他已目睹了虚假和平的歇斯底里和破裂的价值观。要是欧文活到今天,五十三岁了,而半个世界还在挨饿。你找不出年纪和诗歌的关系。诗人的诗,只要是好诗,必定比诗人成熟:有时候诗歌是永恒的。我们知道,他的诗的形式和特质永远在变化,但其目的却毫无改变;诗人永远在技术上试验,就这样一步步越来越深入地接近语言最终的力量:词语背后的词语。本质上,诗歌就是实验。一切诗的冲动都是为了创造历险。历险就是推进。每一次历险之后,会产生新的冲动,向创作推进。假如欧文活着,他绝不会停止实验。他的作品背后的动力是如此巨大,他对词语越来越强的驾驭是如此的精致和奇妙,他一定会继续影响当代人的作品。假如他活着,英语诗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诗的历程为偶然所控制。即便如此,他也是对身后的诗人产生最深远影响的四位诗人之一。其他三位是:杰拉德·曼利·霍普金斯(Gerard Manley Hopkins),后来的W. B.叶芝和T. S.艾略特。

这些不过是我们的猜测、归纳和提取。我们必须回到欧文的诗歌本身,回到短暂而英勇的生命和不朽的语言。因“神经衰弱”而住院时,他观察和经历了那些活死人遭受的种种折磨,以令人不快的诗表达他们的“人生观”——

致土地

(这是许多士兵的人生观)

坐在床上。我瞎了,三块弹片。

要当心;不能挥手;再也不能。

两只胳膊不听使唤——该死。

手指哆嗦着,就像十个不听话的小人。

我想勇敢地走出去——没用!

你死于战争,就像死于古老的疾病。

绷带就像放在眼睛上的硬币。

我有勋章?——那是让我闭眼的铁片。

我的绶带?——那是从我自己背上撕下的

深红的肉条。(做你诗歌的素材。)

短暂而快活的一生,伙计!

过去说不愿活到衰老——

而今……我甘愿臃肿、秃头、

爱国。老年人从孩子们那里

至少还能得到嘲笑。而我呢

我教给孩子的,只是打斗、

射击、战争、追击,所有伤害的技巧。

唉,我学的就这些——还有赚钱。

你活了五十年不算太多?

我才活了多久啊?上帝!只要一年

我别无所求,只要空气!

一个春天!一个春天也太宝贵,太长?

春风自会吹进我的肺,

双腿就像丁香枝条那样快速生长。

我的用人尽管跛脚,但你听他的叫声!

把我拖出去,他还有力气办到。

困在这木乃伊壳子里,你要知道我的想法

我多希望永远为他扫地,

享受灰尘。自己的手满是灰尘,

像光柱中的扬尘那样了无生气,

像胳膊上的灰尘那样冰冷,

你怎会瞧不起别人脏污的手?

此刻,我愿做一把扫帚,像城市一样黑暗也行,

是的;要么拉粪车的人。要不我必须成他的粪车?

哦,人生,人生,让我喘口气——一只被揪出的老鼠!

老鼠过的日子也比不上我们的糟糕——

夜晚它们吱吱叫着跑过安全的阴沟,

在烂掉之前找到了安全的巢穴。

死人也羡慕奶酪上的活蛆,

甚至健康的细菌。微生物自有其乐趣,

它们分裂,永远也不会死去。

花儿在地上也有安逸的时光。

“我愿做一朵花,陪伴自然、草儿、石头。”

这是雪莱的话。雪莱也会震惊:

最大的傻瓜果然实现了这个愿望。

“顶起雏菊”是它们的目的,这你懂的。

我的脂肪滋养种子,我的体液培育花蕾,

还可以用来熬制肥皂。

你相信德国佬会熬制人油肥皂?

有一天,会的,如果……

朋友们请相信

和植物相伴我会过得很好

我们更和平地分享草地和雨露。

细雨抚摸我——我能得到一次抚摸,

只有太阳让我担心。

枪炮在我身边轰响。我听不见;

即使我退缩,我也不知道我在退缩。不要拿我灵魂可怜的安慰作为笑料。

士兵化作小草也会长出灵魂,

这就是最好的东西留给家乡的朋友。

我灵魂的小小悲伤抓住你的胸膛,

爬上你抽泣的喉咙;你的叹息让我悲伤,

抹掉悲伤的,唯有清新的风。

带走我哭泣的灵魂,直到它枯萎

带走它,只留下这些伤口的血。

从战火照亮的角度观察他,背景是千疮百孔的战场,看他在刀子一样的寒风中瑟瑟发抖,困在冰冻的沙漠,在泥糊的小火炉旁叫喊“我的感觉都烧焦了”,这一切,就是看一个人在表述毁灭的过程。他用烧焦的双手掩埋自己打烂的头颅,他自己就是葬礼上祈祷的牧师、自杀、落日。他是众人的心声。他是为残缺尸体敲响的教堂的钟声。他为不识字的死人写情书。像残忍的军队的其他人一样无知、麻木、不幸,他是他们的代言人,炸弹休克患者的声音,尽管别人听不懂。他甘愿充当死亡国度的不体面的先知:他说过,名誉是他最不想要的病症。

欧文在世的时候,这些诗都没有发表。真的,他没有看到自己的作品付印。但是,我不想让大家感觉到他总是在精神的孤独中写作,也不想让大家觉得他的诗一直是无人能识的秘密。西格夫里·萨松(Siegfried Sassoon)曾回忆到,在当时所称的“弹震性神经病”康复中心住院的时候,自己还不认识欧文,欧文拿着萨松刚出版的诗集走进他的房间,怯生生地问是否能为他签个名。萨松和欧文一起聊起了诗歌。萨松亲口说,是自己为这个谦逊害羞的年轻人立下了诗作的规矩。欧文告辞的时候,把自己的几首诗交给萨松,请他看一看他的诗写得行不行。萨松发现诗写得很好。他还把诗交给其他几位诗人和学者,他们也说好。大家做了安排,要把这些诗集结出版。欧文没有看到这本书。

欧文生平和作品的许多方面我还没有涉及。通过这些评注和作品,我一直要表达一个观点,那是作品内在的观点。对我而言,我希望对你们一样,欧文的语言展现出对灾难的立场,这是他并非通过理性所做出的选择。但是,要知道,在寻找真正的信仰之路这个意义上说,他不是一个聪明人。他不相信有一条真正的道路,因为所有的路都有无知、不公和麻木的岔道、沟坎和坑洼。他自己就胆怯而多疑。他不得不扭曲、生涩、时而做作、模棱两可、困惑。最后,就像所有人那样,他只好独自和整个战争作战。他输了,他也赢了。在许多人已经死去,他生命走到尽头前写下的一封信中,他引用了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的一句话:“在我离别之际,这就是我的遗言,我之所见,无与伦比。”

1918年11月4日,他阵亡。以下是在他的遗物中发现的最后一首未完成的诗。

奇遇

我似乎逃出了战场

沿着早就开挖的漫长昏暗的隧道

花岗岩拱顶是一次次大战筑成。

隧道里横睡着的人们呻吟着,

沉思着,或许僵死了,睡得很沉。

我察看他们,有一个跳起来,凝视着

直直的眼睛露出悲惨的神情,

举着可怜的双手仿佛在祈求。

看他的微笑,我认出这凄惨的大殿,

看他死人的微笑,我认出这是地狱。

那影子的脸上刻着千万种苦痛;

地面上的鲜血流不到这里,

没有枪炮的轰鸣,也没有管道的呻吟。

“陌生的朋友,”我说,“没有理由悲伤。”

“没有,”他说,“除了找不回的岁月,

还有绝望。希望都是你的,

我也有过那样的生活;我四处追逐

世界上最狂放的美丽,

它不在安详的眼睛,也不在束起的头发,

它嘲笑时光不停地流淌,

即使有悲伤,悲伤也比此处丰富多彩。

我的快乐曾遭许多人嘲笑,

我的哭泣却留下了一点东西,

现在这些都得死去。我是说未说出的真相,

战争的遗憾,战争凝结的遗憾。

如今人类会满足于我们糟蹋的世界。

他们也可能不满足,热血沸腾,精力过剩。

他们身手敏捷,就像母虎一样敏捷,

谁也不会打破战线,虽然国家还会慢慢进展。

我有过勇气,我有过秘密,

我有过智慧,我有过秘密;

我要离开这个后退的世界

走进没有城墙的虚无城堡。

当许多鲜血阻塞了战车的车轮

我会走上去用甜泉之水把它们清洗,

以埋藏很深不会玷污的真相

我会毫无保留地倾泻我的精力,

不是经过伤口;不是通过战场。

额头没有伤口却流过鲜血。

我是你杀掉的敌人,我的朋友。

在这黑暗里我认识你;所以你皱起眉头

昨天你刺穿我的身体,将我杀害。

我躲开了;但我的双手厌倦、冰凉。

现在,让我睡吧……”

(1946)

同类推荐
  • 最美丽的古典诗词(大全集)

    最美丽的古典诗词(大全集)

    在编写体例上,本书按照时间顺序,兼及诗文体裁,从周秦诗音写起,包括诗经、汉魏辞赋、乐府诗、魏晋六朝诗、唐诗、宋词、元曲。每章先录原文,后是注释,紧接着是赏析文字,以便更好地帮助读者了解诗词曲赋的创作背景和寓意情感。
  • 郑振铎散文选集

    郑振铎散文选集

    《郑振铎散文选集》收录了《从“轧”米到“踏”米》、《金梁桥外月如霜》等作品。
  • 沙与沫(纪伯伦全集)

    沙与沫(纪伯伦全集)

    《纪伯伦全集:沙与沫?散文集》是纪伯伦久负盛名的散文诗,那一串串珍珠一样的文字,多一颗嫌其多,少一颗不完整,犹如一件无缝天衣,若不是抵达智慧堂奥的心灵绝然写不出这样滴水见海的文字。《人子耶稣》是纪伯伦思想的另一高峰,成就绝不在《先知》之下,长期以来这部高峰之作被披上宗教的面纱,实际上在纪伯伦的笔下,耶稣早已不是十字架上熠熠生辉供信徒朝拜的基督。他只是一个平常的“人之子”,他痛苦又无奈,有悲欢有笑泪。他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人,他的最大的神迹就是告诉人们:一个普通的人也能尊严地活在皇皇市井之中。纪伯伦写的耶稣,就像我们的邻居,绝不是教堂和圣经里的耶稣,这耶稣好亲切,就像是纪伯伦自己。
  • 古希腊悲剧喜剧全集6:阿里斯托芬喜剧(上)

    古希腊悲剧喜剧全集6:阿里斯托芬喜剧(上)

    权威版本:以剑桥勒伯古典版古希腊文本为依托,收集所有古希腊的传世戏剧作品。名家名译:古希腊罗马文学、文化专家张竹明教授和王焕生教授倾十年之功,从古希腊原文精心译成。全新亮相:绝版多年,全面修订,装帧升级,典雅尊贵,极具收藏价值。大奖作品:曾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第二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重大奖项。位于地中海东北部的希腊,是欧洲文化的摇篮,人类戏剧的最早发源地。古希腊悲、喜剧都与酒神庆典和民间滑稽演出有着血缘关系。
  • 自由女人

    自由女人

    这是神曲《忐忑》缔造者龚琳娜的首部个人随笔集。声乐艺术家龚琳娜,十二年前在北京“偶遇”德国男人老锣,闪电开启了一段神奇的异国恋情,很快开花结果,生了两个可爱的混血男孩。出于对当时国内音乐环境的失望,一家四口移居德国乡村,过了五年与世无争的生活。在绵延的阿尔卑斯山脚下,在深邃的巴伐利亚森林间,龚琳娜收获了自然赋予的灵性和气场。与异国男人和他的大家庭相处,陪伴两个孩子长大,又教给她太多人生智慧。同时,他们从未停止对音乐的探索和追求,曾在欧洲多个国家举办专场音乐会,也登上过世界音乐节的舞台,实践他们的“新艺术歌曲”梦想。2010年,一曲《忐忑》爆红网络……
热门推荐
  • 重生之久而无名

    重生之久而无名

    他的人生活了三次,前两次的人生,每次都为同一个女人而自甘毁灭。后来,他才真正心冷了。这第三世他决定冷眼旁观这个暗涌不止的世界,他只希望自己不再犯傻,希望自己不再冲动;不希望再次忍不住为她付出自己,再次成为那只任人宰割的傀儡。皮先生:萌新写作,兴趣使然,轻点骂。
  • 经典成功励志必看系列(套装共9册)

    经典成功励志必看系列(套装共9册)

    本套装包含《我从不感谢伤害过我的人》《既然活着真好,就努力活着吧》《你现在受的苦,未来都会照亮你的路》《不管你来不来,我都不会等》《你值得世间一切美好》《人生不迷茫,青春不落幕》《我选择为梦想颠沛流离,即使万般辛苦》《允许指点,但谢绝指指点点》《职商:职场情商修炼术》9本书。《我从不感谢伤害过我的人》:当面对现实的恶意与揣测,平凡的生活你也可以活出自己,感谢不放弃依旧不断前行的自己,终于不再让别人随意指摘。……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媒介舆论学:通向和谐社会的舆论传播研究

    媒介舆论学:通向和谐社会的舆论传播研究

    以宏大构架、多维视野和立体思维,全面勾勒中国和谐社会视野下舆论传播的特点、模式、影响、作用,对舆论传播学发生、发展的演进过程、特点进行全方位、多层面的系统描述、客观介绍和深刻分析,探讨当下舆论传播所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以及舆论传播成功引导的方法、手段、机制等,提出了一系列新颖、精的见解和观点。全书结构完整,论证严密,语言简洁,涉及广阔的国际国内背景,具有很强的学术价值和现意义。适读对象:宣传教育工作者、媒体从业人员、新闻传播专业师生、学术研究者。
  • 男神擒获记:甜蜜不会只在回忆里

    男神擒获记:甜蜜不会只在回忆里

    顾晓蔓:“小汐!你竟然把人见人爱花见花开万人敬仰高高在上的苏大男神给睡啦?”简凌汐:“不是故意的。。。”顾晓蔓:“这要是传出去你把苏大男神的第一次给夺走了,得多少女生对你群起而攻之啊,保证你最后连渣渣都不剩!”简凌汐:“可是没人会知道的,连苏昕祐都不记得了。。。”顾晓蔓:“啊?那你要怎么办?”简凌汐:“我要擒获男神,让他负责!”
  • 农家病媳

    农家病媳

    她是一个跆拳道高手,却在新婚夜晚死了!怎么死的?你猜!史无前例有木有?魂穿而来,竟是被亲奶用草席、白布打包丢到乱葬岗喂野狼的农家病秧女。身娇体弱却身负力大无穷,要不要这么违和?那个少年,咳,你捡我回去,我给你做媳妇儿,不要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时间料理师

    时间料理师

    面对末世的僵尸危机,博士冷莫将希望放在多年研究的时间理论上,最终他找到一本奇异古书,吞时经!掌握时间之力的冷莫创造出时间料理法,使人类的战力大增,三百年来的僵尸危机,首次有了挽救的契机、、、
  • 夏季营养食谱

    夏季营养食谱

    《夏季营养食谱》根据夏季的特点,精选了九十道家常菜。食物搭配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富含营养,又有保健功效。让你吃得美味,吃出健康。《夏季营养食谱》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通俗易懂,还有相关的营养知识,是夏季食物调养的有益参考书。
  • 只是想爱你

    只是想爱你

    爱与被爱,到底该如何选择,明知道自己爱的人永远都不会有回应,是否该选择放弃,去珍惜那个为自己付出一切的人,把握眼前的幸福,我不知道该如何抉择,
  • 创世记之生肖崛起

    创世记之生肖崛起

    十二生肖一直都是神一般的存在,冥冥中护佑着我们,而今一个激活他们的金手指出现,那就是十二生肖天命珠,它将在凡人中选择融合对象,与之融合,释放神奇的力量,让融合者成为超人般的存在,开启新的修真时代。十二生肖非传说,择天选命金珠合。一时天地风云起,生肖崛起唱战歌。捍卫星球成宿命,血战沙场斩妖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