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5900000029

第29章 唯识五法与三性之学说(1)

(第一节) 五法

法相,指诸法所具本质之相状(体相),或指其意义内容(义相)。瑜伽行学派之特质在于分析或分类说明法相。法者即一切万有的总称;相者即其体相相状,指法的属性。唯识学以五法三自性统摄解释法相义,五法即是法,三自性即是相。瑜伽行学派所说之五法,是指五种迷法、悟法之本质。在称呼上,又称五事、相名五法。据《入楞伽经》卷七等所说,名、相、分别、正智、真如称为五法。名指于现象界所立之假名;相指有为法各自因缘而生,呈各种现象差别貌;分别乃由上述之名、相二法起分别心,产生虚妄之念;正智为契合真如之智慧;真如(如如)即是一切存在之本体,亦即如实平等之真理。前三者是迷法,后二者为悟法。世间一切有为、无为法悉皆摄入此五法之中。然为便于解释,其次第当以相、名、分别、正智、真如为序:

1.相:梵文laks·an·a。即形相或状态之意,乃相对本质、本体等而言者,即指诸法之形像状态。相者所诠即相状,三界一切万法差别,粗细、美丑、情与无情及根尘诸法所呈现的各种差别,是名为相。《入楞伽经》卷五《刹那品》云:“此中相者,谓所见色等形状各别,是名为相。”另据《大智度论》卷三十一所载,一切法有总相、别相二种。总括而言,无常等为其总相;别而言之,则地为坚相,火为热相,乃至色等之形状各别,而皆有其特殊之相。又以性为物之本体,相则可识可见之相状。《大乘起信论》言真如有体、相、用三大,所说相大者,谓真如之自体,有大智慧光明,遍照法界,真实识知等诸功德,故称这为相大。此外,《大毗婆沙论》卷三十九等称,一切有为诸法,皆具有生相、住相、异相、灭相等四种变化,称为四相。《大智度论》卷三十一谓,诸法之相有有相、知相、识相、缘相、增上相、因相、果相、总相、别相及依相等十相之别。《十地经论》卷一则举出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等六相。《大乘起信论》则分别为有相、无相、非有相、非无相、有无俱相、一相、异相、非一相、非异相、一异俱相等。此外,在因明学中,则有因三相之说。

2.名:梵文nāman,音译那摩。通常指名称而言。名者能诠,即假名概念,依彼诸相,建立马、车、步、男、女等假名,来代表世间一切诸法,说之为名。在佛学上的讲释,则为随音声呼召物体,使人闻其名而心中浮现物体之相,能令人生起觉慧之义。据《俱舍论》卷五载,名,作想义,如说色、声、香、味等想。此系将“名”与主观印象联系起来而论,故又称名想;又因“名”与事物之相状一致,故亦称名相;若就“名”含有确定之内容而言,则称为名义。另据《俱舍论光记》卷五举出,“名”有随、归、赴、召等诸义,意即“名”能随音声,归赴于境,呼召色等事物。同书并举出,“名”能诠显义,而使人生觉慧。

关于名之种类,据《俱舍论光记》卷五举出名、名身、多名身三种。例如色字或香字等单一字称为名;色香二字合并之复字,称为名身;而三字以上之色香味,或色香味触等,则称多名身。此系就“一字生”而论,若为“二字生”时,则二字称名,四字称名身,六字以上称多名身;若为“多字生”时,则准此类推。若就名、句、文三者的关系而论,文,梵文vyajana,音译便膳那,即指字,如阿、伊等字。文为名、句之所依,其自体无义。名,即由文之连续使用始构成事物之名称,依此方能表示出事物个别之意义。句,梵文Pada,音译钵陀,即连结名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之章句,如“花是红色的”一句。此三者皆为心不相应行法之一。文、句之种类与名相同,若为两两并列者,称文身、句身;三个以三并列者,称为多文身,多句身。

说一切有部主张名、句、文之自体离声,故为实有;然经部及瑜伽行学派则主张为假有。此外,大乘般若学把“名”与“实”对立起来。《肇论》中《不真空论》则认为,名相概念系客体而非本体,以其既不能反映客观之真实性,故以此否定客观事物之实在性。

3.分别:梵文Vikalpa,是推量思惟,译作思惟、计度。即心及心所(精神作用)对境起作用时,取其相而思惟量度之意。故分别亦即心心所之异名。能了知的心心所,对于所了知的诸法性相,能清净正确地了知,能分别了知的心识就分别。与梵文Vibhan·ga、Vibhajya亦译为“分别”之意不同,是区分、类别、分析之意,即欲分类、分析教法,而由种种立场来研究考察之意。两者千万不要弄错。分别(vikalpa),《俱舍论》卷二举有三分别:(1)自性分别,以寻或伺之心所为体,直接认识对境之直觉作用。(2)计度分别,与意识相应,以慧心所为体之判断推理作用。(3)随念分别,与意识相应,以念心所为体,而能明记过去事之追想、记忆作用。六识之中,意识具足上述三分别,故谓有分别;前五识只有自性分别,而无其他二分别,故谓无分别。《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二认为,三分别乃意识之作用,故谓自性分别属现在,随念分别属过去,计度分别则通于过去与未来。但大乘佛教,尤其是《摄大乘论》认为,凡夫所起之分别,系由迷妄所产生,与真如之理并不契合,仅依分别,无法如实悟证真如之理,故凡夫之分别乃虚妄分别,简称妄分别。若欲得真如,则须舍离凡夫之分别智,而依无分别智始可。亦即菩萨于初地入见道时,缘一切法之真如,超越能知与所知之对立,始可获得平等之无分别智。此无分别智分加行(准备阶段)、根本、后得三个阶段,依次称为加行智、根本智、后得智。

4.正智:梵文Samyagjnāna。指契于正理之智慧,为“邪智”之对称。即正确的认识。能了知的心心所,对于所了知的诸法相性,能清净正确地了知,契合真理的智慧即名正智。离凡夫外道之邪执分别及二乘人之偏执,契于中道之妙理者,即为正智。在因明学中,则指真现量与真比量,系梵文jnāna之意译。据《因明入正理论》载,即如实量知诸法的自性差别之智,为离染缘以达涅槃之智慧。

正智也指无学位所成就之无漏尽智及无生智。《俱舍论》卷二十五谓:“正脱正智其体是何?颂曰:学有余缚故,无正脱智支,解脱为无为,谓胜解惑灭,有为无学支,即二解脱蕴,正智如觉说,谓尽无生智。”此正智即以尽智无生智为体,唯无学位能成就之。就见与智之宽狭而言,据《大毗婆沙论》卷九十七所说,于有漏及无漏之十智中,尽智与无生智属无漏智,其余之世俗智、法智、类智等八智皆摄于无漏正见。《成实论》卷十六《见智品》则谓,正见与正智一体而无差别。

正智亦谓是三乘人所修根本智及后得智。据《瑜伽师地论》卷七十二载,正智有二种:(1)唯出世间正智,即声闻、独觉等二乘菩萨通达真如之根本智。(2)世间出世间正智,声闻、独觉以最初之正智通达真如后,由此后所得之世间的出世间正智,亦即能分辨一切差别相之后得智。

5.真如:梵文bhūtatathatā或tathata。即指遍布于宇宙中真实之本体,为一切万有之根源。真即真实,显非虚妄;如即如常,表无变易。即此真实,于一切法上常如其性,故名真如。亦即诸法相性本来如此的真实面目。又名如如,即由如理智证得之真如是也;另外亦作如实、法界、法性、实际、实相、如来藏、法身、佛性、法性、实际、实相、如来藏、法身、佛性、自性清净身、一心、不思议界等。早期的汉译佛典中译作本无。真,真实不虚妄之意;如,不变其性之意。即大乘佛教所说之“万有之本体”。然详细研究之,则佛教各宗各家所引真如一词之含义各异,为便于学者对比参究,总约之,要有如下数种:

依据《阿含经》所载,缘起之理法乃永远不变之真理,故称为“真如”。又据《异部宗轮论》中化地部所举之九无为中,有善法真如、不善法真如、无记法真如、道支真如、缘起真如等,其中之善、不善、无记等三性与八圣道生死缘起之理法等,均为真实而永远不变者,故称为“真如”。

大乘佛教主张,一切存在之本性为人、法二无我,乃超越所有之差别相,故称“真如”,例如如来法身之自性即是。据《佛地经论》卷七,真如乃一切现象(诸法)之实性,其相虽有各种差别,其体则是一味,与一切法不一不异,非言语、思考之所及。从其远离所有错误、虚伪之观点言之,假名为真如。若以其为一切善之所依,名法界;以其远离减损之谤,名实有;以其远离增益之谤,名空无;以其为真实,名实际;以其为无分别智之所悟,故假名称胜义。有关真如之异名,《大般若经》卷三百六十共举出真如、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虚空界与不思议等十二名。《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二则举出真如、空性、无相、实际、胜义与法界等六名。《法华玄义》卷八举出实相、妙有、真善妙色、实际、毕竟空、如如、涅槃、虚空、佛性、如来藏、中实理心、非有非无中道、第一义谛与微妙寂灭等十四名。此外,又作一如、一如法界、一法界、真如实相、真如一实、真实际、真胜义谛等称。以其相之绝对平等,亦称一相。

《解深密经》卷三有七真如之说,即:(1)流转真如(缘起之理法);(2)实相真如(诸法之实性);(3)了别真如(万法唯识之理法);(4)至(7)乃配合苦、集、灭、道等四谛,依序为(4)安立真如、(5)邪行真如、(6)清净真如、(7)正行真如。上述七真如中,除实相真如以外之六种,亦称“六真如”,系以各个理法之自体永远不变,故称之为真如;然或谓非由其理法自体而名真如,乃是由实相真如所显现之各种相状而立者。

法相唯识宗之说,据《成唯识论》卷九载,真如乃远离虚妄分别之法,为人、法二无我之性,相当于三性中之圆成实性。法相唯识宗主张一切现象皆从阿赖耶识所生,故真如本身为一超越现象之绝对寂然之体,其自体不会成为现象之法,故说“真如凝然,不作诸法”。据《成唯识论》卷十载,菩萨须至初地始悟真如之理,依次以其所悟内容之深浅次第,立有十真如之别。其名称如下:(1)遍行真如,即普遍万有的二空之理。(2)最胜真如,身完全受持具足戒所悟之真如,以其具足无量功德,故称最胜。(3)胜流真如,从真如流出之教,较其他教为胜之意,其教之根即是真如。(4)无摄受真如,即不成为执著的对象之意。(5)类无别真如,谓生死与涅槃不二,即迷悟一如之意。(6)无染净真如,即真如超越染净之意。(7)法无别真如,谓真如已离生灭之相,故不论自何法而论之,其体为一。(8)不增减真如,谓断烦恼之污垢既不减,修清净之法亦无所增,即离增减执著之意。一旦悟此真如,即能自在变现各种形状与国土,故亦称相土自在所依真如。(9)智自在所依真如,于四无碍智得自在之意。(10)业自在所依真如,即得一切神通、总持、禅定等身口意的作用自在之意。以上十者为顺次从初地至十地行波罗蜜、断十重障,而至菩提。此外,人无我之真如(人空真如)与法无我之真如(法空真如),合称二空真如;其中二乘人只悟人空真如,菩萨则能悟二空真如。

地论宗主张,第八阿赖耶识(摄论宗作第九阿摩罗识)之自体为自性清净心,此一自性清净心即是真如。其识因受无明之熏习,故显现出染净诸现象。

《大乘起信论》主张,真如为众生心之本体,其为杜绝言诠、思惟者,称作离言真如;然若勉强以言语表现之,则称作依言真如,以上二者合称为二真如。就依言真如而言,其体远离迷心而空,故为如实空(空真如);且自体具足无限清净之无漏清净功德,故为如实不空(不空真如)。同时,众生心(即真如)具有绝对不动之心真如门,与缘于无明而起动生灭,形成染净现象之心生灭门;故称不动之真如为不变真如,随缘而现之染净等现象为随缘真如,以上二者亦合称二真如。一般对万有生起之法,若依真如之不变或随缘而说明者,即称真如缘起(如来藏缘起)。以下列举之二真如均为同类语,即清净真如与染净真如,或非安立真如与安立真如(安立,意即使万有之生起各得其所)。

华严宗依据性起说而主张“本体即现象”,即真如本为万法,万法本为真如之意。同时真如分为一乘真如与三乘真如。前者复分为别教真如、同教真如;后者复分为顿教真如、渐教真如,此均由对真如理解之不同所致者。

天台宗依据性具说,主张真如本身本来具足染净善恶诸法。

再者,诸佛之自性(真如),称为无垢真如或出缠真如;众生之体性真如因被烦恼所污垢,故称为有垢真如或在缠真如。二者合称,即两垢如如。

据《释摩诃衍论》卷三载,真如乃悟始觉、本觉二智之理者,故立性真如与虚空之理二义。清净虚空之理有十义,即:无障碍义、周遍义、平等义、广大义、无相义、清净义、不动义、有空义、空空义、无得义等。尽管真如有多种名称或解释,但都承认如来之法身系以真如为自性,故称真如法身。真如为一切现象之实性,超越所有之差别相;如来之法身即以之为自性,灭除一切烦恼障,具足一切善法,如如不动。

(第二节) 三自性

三性,乃印度瑜伽行学派之重要主张,我国法相唯识宗之根本教义。谓一切存在之本性与状态(性相),从其有无或假实之立场分成三种,称为三性。说明三性各别为“无自性空”之道理,则称为三无性。系以《解深密经》卷二之《一切法相品》为根据而说者,为印度瑜伽行学派所主张,后来成为我国法相唯识宗根本教义之一,亦为华严宗所采用。三性者,又作三自性、三性相、三种自相、三相等。此三者即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亦略称遍依圆。三无性又称三种无自性性、三无自性或三种无性等。三者即相无性、生无性、胜义无性。分别诠释如下:

1.遍计所执性:梵文PariKalpitaSvabhāva,乃瑜伽行学派所立三性之一,又称遍计所执相、分别性、分别相、妄计自性、妄分别性。凡夫于妄情上,遍计依他起性之法,乃产生“实有我、实有法”之妄执性。由此一妄执性所现之相,仅能存在于妄情中,而不能存在于实理中,故称“情有理无”之法、“体性都无”之法。此种分别计度之妄执性乃周遍一切境界者,故以“遍计”称之。

对于无实体之存在,计执为“实我”、“实法”而起妄执之心,此为“能遍计”。其被识所计度之对境,称为“所遍计”。换言之,由此识与境,而误认为心外有实体存在,称为遍计所执性。以其存在之相状为迷心所现,故为“当情现相”(情有理无)之法,与全无实体的“体性都无”之法。有关遍计所执性,印度论师多有异说,法相唯识宗系采用护法论师之观点。就“能遍计”而言,安慧论师以有漏之全八识为能遍计,护法论师则主张以第六、第七识为能遍计。就“所遍计”而言,难陀论师视之为“实我实法”的“当情现相”,护法论师则以为是“依他起性”之“似我似法”,且以为真如不可能成为迷情之对象,则不能视之为所遍计,但从“依他起”存在之本体来说,亦可称之为所遍计。此外,就“遍计所执”而言,安慧论师主张是见相二分,而护法论师则认为于见相二分上,依迷情所起之“当情现相”方为遍计所执。

同类推荐
  • 圣经故事:历代愿望

    圣经故事:历代愿望

    《历代愿望》分册,是《圣经故事》的第三分册,讲述耶稣的生平故事,对应《圣经·新约》的前4卷。
  • “去极端化”理论读本

    “去极端化”理论读本

    本书不仅通过梳理人类文明和宗教特别是新疆伊斯兰教的历史演变,向广大读者普及正确的宗教知识,树立正确的宗教观,还通过分析国际宗教极端主义、新疆宗教极端主义的根源、特点和影响,帮助广大读者认清宗教极端主义的本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因而对于进一步加强新疆地区思想文化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 《神圣家族》导读

    《神圣家族》导读

    本书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丛书第二辑的一种,主首先介绍了《神圣家族》的写作缘由及其成书过程,然后分析该书的文本结构及其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理论要旨,随后依照原著结构逐节进行解读。书稿主要阐发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变化脉络和理论发展逻辑,描绘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初始形态,进而指出《神圣家族》的理论意义及现实影响,提倡真正理解和体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 禅非一枝花:黄檗无念禅师话语录

    禅非一枝花:黄檗无念禅师话语录

    《禅非一枝花:黄檗无念禅师话语录》内容简介:黄檗无念禅师,法名深有,号无念,明末著名禅师。深得憨山、李卓吾、袁宏道、瞿汝稷诸人之推崇。《禅非一枝花:黄檗无念禅师话语录》原收录于《嘉兴大藏经》新文丰版第二十册《黄檗无念禅师复问》。《禅非一枝花:黄檗无念禅师话语录》共分四卷,第一卷法语,涉及的是黄檗无念禅师参悟、觉解的“缘起性空”之论,不离法藏,融汇了儒家与道家的思想精随。第二卷酬问,谓之酬问,实是解经是也。第三卷复问,乃是黄檗无念禅师针对其所生活之时,明末社会变革带来的思潮动荡,在文化观念需要重建之时,而从禅宗角度给出的仁学机缘解答。
  • 新时期宗教工作与管理

    新时期宗教工作与管理

    面对新时期我国宗教状况的新形势、新变化和宗教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宗教问题,切实提高做好宗教工作的能力,本书从学习党的宗教理论政策知识和做好宗教管理工作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阐述。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宗教问题,做好新形势下的宗教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是依法治国和建设法治政府的必然要求,是新形势下处理复杂宗教问题的有效途径。本书还强调要做好农村宗教工作和城镇化进程中的宗教事务管理工作;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宣传教育,依法打击邪教和利用宗教进行的非法活动。
热门推荐
  • 非常娇妃

    非常娇妃

    一本奇幻莲花书竟然让她穿越到连历史课本上都没有的朝代。在这里亲人视她为眼中钉,更有不知道何处来的危险在等着她。脑海中又被强行加入了别人的记忆,在二十一世纪什么都没有的她竟然在这里拥有了这些她没有的珍贵。可是,想在这里活下去,还想舒服的活下去只能让自己变得强大,或者借助某些手段拼爹?钓凯子?世事纷繁,时光终是无言。当一切尘埃落定,当一切归于平静。且看她如何从一个懦弱小生变成称霸穿越届的二把子。
  • 年少你是光

    年少你是光

    相信命运吗?它让我遇见你,让你成为了我心中的光。它让你在我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在那深渊中的一方净土里生长扎根,从此成了你的领地……
  • 吞噬帝魔

    吞噬帝魔

    成神之路万骨枯,入魔之门血红尘,立血誓,踏亿万生灵,筑无上帝城,吾唯尊,吾为魔!
  • 弥勒经游意

    弥勒经游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鬣狗告白

    鬣狗告白

    本书是“动物王国探险系列”丛书中的一册。在这本书里,你将继续跟随少儿科考队。这次他们将到达的地方是非洲之旅的第二站。在这里,少儿科考队主要向你介绍一种动物,那就是鬣狗。鬣狗是啥动物?相信多数小朋友还是第一次听说。想认识它,那就接下来听听它的故事吧。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爱情消亡录

    爱情消亡录

    和每个人一样,顾惜需要爱,也需要家。但自小,因着现实生活的种种,她不仅缺爱,还到哪都没有家的感觉。后来呀,她遇到了一个对她很好很好的男人。她以为他能给她爱,也能给他一个家,便不顾一切,坚决要嫁给他。两人一路过关斩将,经历了很多,也迈过了很多坎,谁曾想,最后却要眼巴巴看着这样一场爱渐渐消亡。曾经,我们总以为有爱万事足,我们总以为有爱无难事,但当现实压过来,不需要很重,哪怕只如一根稻草,一根一根地压过来时,爱情,也是会垮掉的。后来,顾惜明白了,她其实可以自己爱自己,也可以自己给自己一个家。【小剧场】从民政局出来,顾惜泪流满面。几年的婚姻,她倾其所有,而如今说没就没了。她问江川:“多年后,你是否还记得你曾爱过我?”江川不语。顾惜哽噎:“你不记得你爱过我,不要紧,但我希望,你能同样忘了,你是如何渐渐讨厌我的。”江川终于说话:“顾惜,去吧,找一个比我好的男人。”“曾经我那么相信你,不也走到这一步?如果连你都不能相信了,我还能相信谁?”“你自己!”嗯,不仅要相信自己,还要依旧相信爱情,相信明天会更好。(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挫折磨炼智慧(上)

    挫折磨炼智慧(上)

    一个人,总有一定的目标,也许,这一辈子都在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奔跑着。可是,奔跑的路并不平坦,即使是期望很平静的生活,有时还会让你摔跤,摔得很痛,或许还会受伤——这,就是挫折。
  • 我穿越到了假地球

    我穿越到了假地球

    杨云旗从昏迷中醒来,然后发现自己所处的世界到处都是幻象……喵喵喵?我竟然穿越到了一个假地球!这个地球绝对不简单!一身正气的他决定要矫正这个地球,于是他想方设法,费劲心思,殚精竭虑,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把这个地球给玩坏了……唉,明明他想的是造福全人类,可惜他不是明明呀!所以,这能怪他吗?杨云旗:说我是大魔头的人都是居心叵测!文化人的事,那能叫搞事吗?那叫活跃气氛~特殊体质系统:呵呵!****有兴趣的读者大大可以加企鹅群759209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