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70600000003

第3章 过剩的爱与支配欲

孩子沦为父母精神纠葛的牺牲品

人心中一旦有烦恼,就没有余力去管其他事,纠结的情绪已经占据了整个心灵。为人父母者若被自己内心的纠葛分散了注意力,就无法顾及孩子的心绪,这种状况可说是屡见不鲜。

陷入忧烦的人没闲工夫听别人说话,或许耳朵在听,但注意力却没在那上头。烦心的人经常陷入自我世界,纵使眼前有绝妙美景也视而不见;即使吃着山珍海味却如同嚼蜡,老是挂意着别的事情。

换句话说,烦恼的人无法关心外在世界,情绪总是高涨且紧绷,也无法与他人接触交流,毕竟光是消化处理自己的事,就足以令他精疲力竭了。

跟这种满是忧惧的人来往,即使是成人也会觉得相当费力。这样想来,若孩子在苦于内心纠结的父母膝下长大,他们会有多么为难,就不难想象了吧?

举个例子,某个在社会上遭遇挫折的父母,由于无法接受自身的失败,所以只好虚张声势地大放厥词:“什么功成名就、平步青云,都是屁!”这种夜以继日跟自己内心的纠葛战斗的父母,对他们来说,最要紧的是处理自己的自卑感,而非孩子的心情。

他们一点儿都不关心孩子目前有什么要求,满脑子只有“我可是很厉害的呢!我可是重要人物哦!”这种想法。一味盘算着要他人称赞、表扬自己,而完全没有心力去留意孩子的心思。光是处理自卑感就耗尽心神,哪有时间关切孩子是否感到悲伤?

他们无法理解,为什么孩子想得到父母的注意。对这种父母来说,了解孩子的需求,远远都比不上“让孩子尊重自己”重要。

言归正传,我们再回来谈谈“心智不成熟的父母”以及顺从的“乖孩子”。

那些在社会上受到挫折的父母,在家庭中会要求另一半或孩子不断赞美、吹捧自己。我的父亲就是这种典型,所以我总是要绞尽脑汁来赞颂父亲。

我父亲试图通过家庭重塑其自尊,同前文所述,这种类型的父亲不但无视孩子的渴求,甚至还强迫孩子完成他们所有的要求。实在没有比当他的孩子更可怜的事了。

“在家一条龙,在外一条虫”的父亲并不少见,希尔逖就曾表示,这种类型的男人最让女性退避三舍。其实,在我看来,被这类一家之主折磨的,除了女主人之外,最痛苦的就是孩子了。而希尔逖则更加同情女性——

格调不凡的女性最悲惨的处境,莫过于因为选择失误或者家人的愚蠢指令,而嫁给一个性格软弱、畏畏缩缩的男子。这种男人无法在世间展现雄风,而为了弥补此缺憾,在家中就会展现出自卑的暴君面貌。[7]

这种父亲对社会感到愤愤不平,怀着不满,一旦家人敢说出任何肯定社会的发言,后果便不堪设想。

以我父亲的状况来说,家人必须对社会上的名声或权力,摆出不屑一顾的模样,否则就会触怒他,而且生气到深夜还不肯罢休。我父亲看似轻视社会上的名声,但其实最憧憬名誉的人就是他自己。若要取悦这样的父亲,我必须把自己伪装起来。久而久之,我逐渐开始厌恶自己,内心不安定的感觉也日渐加剧了。

年轻时,我曾患上精神官能症,回顾我少年时代遭遇到的处境,会有这样的结果也是不无道理的。

过剩的爱,是爱情饥渴的强迫行为

教育家亚历山大·尼尔(Alexander Sutherland Neill)曾说,最糟糕的父亲总会要求孩子“感谢自己”,而最糟糕的母亲总是问孩子:“你爱我吗?”换句话说,这种就是对感情需索无度的父母,他们对爱饥渴,但这跟担忧孩子、理解孩子却不相同。然而,为小孩的事而感到烦恼的父母之中,的确有不少人怀有强烈的爱情饥渴。

说得深入一点儿,那些看似在孩子身上用心、表面上深爱孩子的双亲,其实很有可能带有极端的支配欲。他们乍看似乎打心底爱着孩子,不过爱情的真实面貌却是源自支配欲。企图以“好父亲”或“好母亲”的刻板立场来支配小孩,通过这个过程来满足本身对爱的饥渴。

真正的爱,会通过间接的方式表达。直接又过度的爱的表现,大多时候都是错误的爱。(出自《让人起疑的母爱》[8])

以一般的表现方式来说,就是弗洛伊德的说法:“夸大的表现,正会凸显缺乏。”日常生活中的细微动作,自然流露出的才是真正的爱。

“比起过剩且虚妄的爱,虽然不充足但真实的爱,对孩子而言更加受用。”这是我从某本书上读到的,可惜手边没书,所以我无法确认字句是否分毫无差。不过就算修辞不够精准,都精辟地指出一个事实:当父母逃避面对自我心灵的问题,而把爱情饥渴施加在孩子身上时,会让孩子变得不对劲。

亚历山大·尼尔认定,最糟糕的父亲也可以从“想扮演施恩善人”这个观点来分析解释。

前述提到,每次父亲想跟家人去海边玩时,绝对不会亲自开口说:“我想去。”反而是对我说:“既然你那么想去海边,那我可以带你去哦!”我父亲似乎有种刻板想法——如果自己开口:“大家一起去海边吧!”好像会显得他很懦弱似的。

所以,总是由我拜托父亲:“爸爸,带我去海边玩!”其实我一点儿也不想跟爸爸出游。然而,因为我父亲凡事都要摆出一副对孩子施恩的姿态,不然就会心情不悦,我只得被迫随之起舞。

显而易见,我父亲就是通过对孩子施恩、支配孩子,来消除自己内心的无力感。

父亲就算只是坐在椅子上,也要摆出一副肃穆的模样。他坐在那儿不是忙东忙西,而是在展现“忙碌父亲”的姿态,对孩子施压:“老子可都是为了你们才坐镇在此。”他对于“为人父亲”缺乏自信,却拒绝承认这个事实。造成的反作用力就是,他会不断强调自己身为父亲的个人价值。

要跟这样的父亲相处,我整个人几乎被压力消磨殆尽。面对这个其实很有空闲的父亲,我还必须装出谦卑的样子:“在您这么忙碌的时候,还要麻烦您,真是十分抱歉。”

父母养育孩子,却是出于别的动机,那么孩子也会感受到一股无形的压力。当父母内心的不安、对爱饥渴、无力感、社会自卑等情绪经过伪装,戴上了名为“爱”的面具后,在孩子身上施压,将会塑造出所谓听话的“乖孩子”。

以“爱”之名义,行“精神杀人”之实,这种状况恐怕相当泛滥。

占有、支配才是爱?

打心底真心爱孩子的父母,即使孩子离开自己身边闯天下去了,也不会觉得受到严重打击。因为他们爱着孩子,即使无法“拥有”孩子,其心理状态依旧安定。他们能够为孩子的幸福感到开心,将孩子的幸福视为自己的幸福。

然而,占有欲强烈的父母、支配欲旺盛的父母以及自我陶醉型的父母,就非“拥有”孩子不可。一旦无法“支配”孩子,他们就会感到不幸,无法疼爱孩子。对这样的父母来说,“疼爱孩子”等同于“支配孩子”。他们若看到孩子在一个“与自己毫无瓜葛的世界”里享受幸福,便无法感到喜悦。

真心爱孩子的父母,看到孩子幸福的模样理应会感到高兴。然而,占有欲跟支配欲太过强烈的父母、怀有自恋倾向的父母,孩子必须在“与自己有关的世界”享受幸福,否则他们就会觉得索然无味。

所以,当他们看到孩子和朋友开心出游,那可不行。唯有跟自己一起去旅行,看到孩子开心玩乐的表情,他们才会感到幸福;唯有通过亲子关系让自己的支配欲与占有欲得到满足,才会疼爱孩子。

常言道,父母总是希望孩子能拓展并发挥自身潜能,但事实上并非如此。罗洛·梅指出,父母要儿女“实现自我”,说穿了,其实目的是要凸显出,要是没有他们撑腰,孩子哪能办得到!

简言之,父母一味在口头上宣扬“尊重孩子的自主性”“支持孩子自我实现”,但说到底根本是要孩子服从自己。

罗讷德·戴维·莱恩(Ronald David Laing)与亚伦·埃斯特森(Aaron Esterson)合著,由笠原嘉等人翻译的《疯狂与家庭》(Sanity,Madness and the Family)中,有一则关于父女之间的小故事——

女儿露西非常擅长拉大提琴,她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职业音乐家。而露西的父亲会拉小提琴,听到父女两人合奏演出,任谁都会觉得他们真是一对感情和睦的父女。但是,当露西后来察觉到父亲的企图时,便放弃了大提琴。原来,她的父亲并不希望女儿跟自己以外的人合奏。

从表面上来看,他们是理想的父女。然而,父亲对女儿的期许,与其说是理想,倒不如说是孩子心理成长的障碍。那些外表看似完美无缺的亲子关系,让人意外的是,其中不少父母把孩子当作维生的食物。好比这位父亲无法放手、无法忍受露西与自己以外的人们建立关系那样。

迁怒到孩子身上

问题父母的类型可说是五花八门,其中一类父母光有一身本事,却不把能力用在自我成长上,而把精力耗费在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价值观上。这种父母会因为孩子随意的话语、无心的动作而遍体鳞伤,勃然大怒。

弗洛伊德说过:“所谓人类的成长,就是自我满足,就是面对他人对待自己的态度时,是否能心平气和。”这不仅是人类的成长,还可说是自我的确立。当自我完整了,就不会因为他人的一举一动,动摇不安。

关于这点,马斯洛也有过类似看法:当安全、归属、爱情、尊敬等渴求,只能从当事者以外的人身上获得时,那么这个人就只能依赖旁人。例如,向人撒娇的渴望等就能归于这部分吧。

因为孩子的言语或动作感到受伤、生气的父母,会要求孩子把保持他们的情绪当作孩子的责任,即为情感的责任转嫁。举例来说,我父亲总是因为我摆放报纸的方式不对而生气,责备我:“都怪你报纸乱放,害我觉得很焦躁。”

只是放个报纸这样的小动作,我就必须表达出“我对爸爸所怀抱的尊敬如山高、如海深”,否则他便会相当不高兴,向我发怒:“这什么态度,真让人讨厌!”而且没完没了地责骂,接着深深叹一口气,抛下一句:“你什么时候开始变得这么差劲啊?”因此,我只能硬着头皮,忍受父亲夸大的失望。

我父亲之所以将失望表现得如此浮夸,就是为了加深我的罪恶感,让我为自己错误的摆放方式感到后悔莫及,为自己的态度感到罪恶。这就是沟通分析学中所说的“把过错都归咎到对方身上”,而不断遭到父母数落的孩子,会真的认为是自己的错,是自己破坏了父母之间的感情。

当一个人把他人的不愉快当作责任揽在自己身上时,在待人接物上便会失去自信。

沟通分析学里,把这种慢性定型化的不快情绪称为“扭曲”(racket)。这种不快的情绪会驱使人们改变他人。说得更深入一点儿,以“扭曲”来改变他人行动为目的之行为就称为“强迫”。

我在一个情绪不成熟的父亲身边长大,年轻时经常因为感到内疚而全身发抖,做任何事情都缺乏自信。与人交流时,担忧自己不知何时会破坏对方的心情,为此一直感到惶恐。

在这种状态下,我害怕到连自己的意见也不敢说出口,甚至无法说明自身的事,无法问对方问题,就怕让对方觉得不舒服。

一个对自我存在抱持着罪恶感的人,也对人生怀着恐惧。这种事对于心理健康的人来说,大概难以想象其中的辛酸。因为,这类人做任何事都心有愧疚,把事情的恶果归咎于自身。而明明没做错事,也仍内疚不已,陷入无止境的烦恼旋涡中。

为了逃避愧疚,于是忍不住找借口;为了不被责难,就拼命解释。如果不向对方证明自己是正确的,便无法放松。由于这种人每时每刻都对自己存疑,所以只能一天到晚证明自己没有做错。

忧郁症患者年幼时也是“乖孩子”

不少忧郁症患者在幼年时期都是“乖孩子”,他们似乎都是不违逆大人期待、做事细心、坚强又独立的小孩。对照土居健郎[9]先生的“依赖”理论来看,这些都属于“不懂依赖”的孩子。精神分裂症患者幼年时期不是“不懂依赖”,就是“害怕依赖”。相对地,忧郁症患者在幼年时期给人的印象是:他们认为,“依赖”本身就是坏事,于是对依赖他人这件事死了心。甚至,其中有不少孩子还会主动慰劳父母,让父母“依赖自己”。如同众所周知的,日本的父母(中略)经常“依赖”着孩子。[10]

为什么这群孩子状况严重到罹患忧郁症,内心想依赖却无法依赖呢?如同引述提到的,他们从幼年起就把“依赖”当成坏事,或许早就放弃依赖他人了吧!不过,我个人认为还有另一个理由——虽然小孩想依赖,但内心深处却无法信任父母,或对父母抱有敌意。想跟对方撒娇、依赖对方,必须建立在信任对方的基础上,但所谓的“乖孩子”跟父母之间却缺乏这样的信任。

引述也提到,父母都爱依赖“乖孩子”。这种状况与其说涵盖了全部的父母,更精准来说,指的应该是那些“情绪不够成熟,对爱怀抱强烈渴望的父母”。每个孩子都希望让父母开心,结果反而变成孩子在照顾父母。由于小孩对父母充满不信任,使得他们对“依赖”父母这件事死心,只得撑着弱小的身躯,做出超乎自己年龄和本分该做的事。

父母时不时会流露出“想牢牢抓住孩子不放”的欲望,而他们对自己无意识的欲望却丝毫不察。(出自《重整消逝的自我》)

过去,我曾经也是个“乖孩子”。以我个人经验来说,当个听话的“乖孩子”是很寂寞的,甚至连“感受寂寞”也都不被允许。于是,连我自己都觉得窝囊到不行,心里充斥着恐惧与不安。

而父母为了疗愈自己的孤独感,紧紧抓着内心寂寞的孩子不放,企图把孩子置于自己的支配下。

双重束缚的沟通

我想稍微讨论一下,前面引述的论文中提到的“精神分裂症”,其中的引发原因之一称为“双重束缚的沟通”。

我用自身经历当作范例:我父亲是个支配欲极度强烈的人,当然他绝不承认自己有支配他人的倾向。他灌输我们,身为人必须遵守的美德之一就是“顺从”这样的观念。他几乎天天问我:“谛三,一个人所要遵守的最重要的美德是什么?”我则被迫重复说道:“是顺从。”

对当时的我而言,“顺从”是绝对的美德。这实质上指的是我个人的服从。而我父亲通过强迫我对他的绝对服从,来压抑自己内心的不安。

有些父母让自身的无力感演变成强烈的支配欲,对他们来说,孩子的自立会使他们不安。就我个人的处境而言,我必须主动对父亲表达服从,光被动地服从命令,他并不会感到满足。

我父亲总是大言不惭地主张,自己是个作风民主的父亲。为了不揭穿这个假象,我必须演出自己是以个人意志、以“自己的期望”来采取行动,来达成父亲的愿望。

除了满足父亲本质上的支配欲,更必须认同父亲“民主作风”的虚伪外表,所以我被迫完美扮演好一副懦弱无力的模样,这正是我的职责。

我还被灌输了另一种美德:“胆识”。父亲不断教诲我:男儿必须像英雄豪杰般坚强。我也老是被迫回应:“胆识”与“顺从”是重要的美德。同时,必须随时随地展现“胆识”。有时候父亲会逼我从屋顶上跳下来,一旦我吓得脸色发白,就会被他嘲笑。因为他认为,从高处往下跳会害怕,表示我没有胆识。直到现在,我依旧无法忘记当时的恐惧。

我父亲非常胆小,不过他并不会承认自己软弱。为了压抑自身的弱点,便将这些投射到我身上。换句话说,父亲在我身上发现胆小的特质,通过批评这点,来消除内心的纠结。

小时候,家里曾因停电而陷入黑暗,我一边害怕得发抖,一边摸索着爬上楼梯。当时我没有发现父亲正站在楼梯上,突然间,他在我耳边大叫,还戳了我一下。我因此被吓坏了,差点儿从楼梯上滚下来。看到我惊慌失措,父亲竟然放声大笑,指着我道:“你这胆小鬼,真是没用!”

幼小的我,耳边经常响起“胆小鬼”这样的斥责。父亲有时语带嘲讽,有时则露出恐怖的表情瞪着我,生气地大骂,每次都令我畏惧到全身打战。

为了消解自我压抑所引发的内心纠结,他们对人的冷酷批评,无所不用其极。就如罗洛·梅说的:“为人父母若内心经常缺乏自信,潜意识里对自身力量缺乏信赖,那么他们会倾向于刻意要求孩子拥有勇气、独立自主,甚至要孩子具有攻击性。”这就是父母自我压抑、在内心投射下形成的机制。

也就是说,父母不仅会有无理的要求,还会因为孩子做不到而大发雷霆,加以挞伐,通过激烈的批判来消解内心的纠结。

以我父亲为例,他很清楚自己并非世间观点中“有男子气概者”,但却不愿意也无法承认这个事实,只能一味地自我催眠:自己是男人中的男人。如此一来,两者就出现严重矛盾。而为了解决他内心的矛盾,便把压抑下来的一切情绪投射到他人身上,并且大肆抨击。

话说回来,我们讲回孩子的“双重束缚”。身为孩子的我,一方面被迫演出瘦弱无力的模样,另一方面又被父亲要求展现男儿应有的胆识。这等于是同时接受与拒绝爱,是不可能解决的课题。有句谚语说“举着拐杖,喊着狗”指的就是这种情况。明明喊着小狗的名字要它过来,但当小狗一接近,却猛然高举拐杖把小狗吓跑。此时故技重施,再度呼唤小狗过来。“双重束缚”就是类似这种矛盾至极的沟通方式。

为了消除这种情绪,内心惶恐不安的孩子无论什么事都愿意做。只要能避开不安,即使会使自己感到不愉快也甘愿。因为,比起不愉快,不安的情绪更加令人煎熬。只要能够免除不安,就算陷入不幸也无所谓。

如果父母真心爱孩子,孩子便能够自由地展现自身弱点,表达感受,自发性就能获得成长,也不会感到焦虑。有安全感的孩子,不会刻意努力给他人留下好印象,他们会去做的,都是自己能力范围内做得到的事。

反观缺乏安全感的孩子,他们将所有精力都用来取悦父母,到最后连自己的渴望是什么都不知道,丧失了实现自我的能力。

“乖孩子”在孩提时期总是被周遭的人们要求、强迫扮演虚假的自己,因此长大成人后,遇到挫折,还是会为了获得认同而接受一切,并且牢牢抓住这个“假象自我”活下去。但这个策略却出了纰漏——越是依赖扮演“假的自己”,那内心深处“真的自己”就会越蔑视自身,这是很容易理解的。

希尔逖说过,幼年时期的快乐回忆,美丽余晖能映照一生且不会消失;然而,痛苦的不快感也会牵绊一辈子。所以,孩提时代的快乐是人生的财产,可这个时期的忧伤却会成为人生的负债。

同类推荐
  • 魔鬼心理学:你确定你是个正常人?

    魔鬼心理学:你确定你是个正常人?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在自己或其他人身上出现一些奇怪的症状,比如:有的人经常会没来由地感到害怕;有时候会莫名其妙地感到伤心;对某些图案、物品感到恐惧;有些人则特别迷恋某个人或者某种东西;经常强迫性地做一些已经做过的事情;有时候会不断产生幻想和妄想……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呢?为什么我们会经常出现一些令人感到咋舌又有趣的行为呢?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们控制不住自己而表现出这些反常的症状呢?问题究竟出在哪里,这些症状背后是否隐藏了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我们的身体中是否住着一个操纵一切的恶魔?
  • FBI谈判博弈学

    FBI谈判博弈学

    本书是根据美国最新大学的研究成果和FBI谈判博弈的窍门向人们介绍FBI探案法则。
  • 好奇心理学

    好奇心理学

    生活中任何稀奇古怪且撩拨我们内心的事都可以用心理学的方法去解释。所以,这本《八卦心理学》把生活中发生的这些不可思议的心理学现象一一讲解给你听,用调侃八卦的方式,把生活中种种令人好奇又古怪的心理学现象摆在你面前,你在找到答案的一瞬间明白其中的缘由,一切怪事都是某种特定的心理作祟。翻阅完这本书,你将学会真正认识自己,重新了解别人,并学会用全新的角度去了解世界的真相,了解生活的真相。
  • 心理学与微表情微反应

    心理学与微表情微反应

    微表情,就是持续时间很短的面部表情,大概只有1/25秒,它一闪即逝,很难伪装,很容易暴露一个人真实的情绪、想法和心理状态。微反应,是指人类无法控制,也没办法伪装,在遇到有效刺激后第一时间出现的本能反应。
  • 让你内心强大的气场心理学

    让你内心强大的气场心理学

    为什么有的人光彩照人,有的人却委靡不振?为什么有的人人见人爱,而有的人却人见人嫌?为什么有的人路路畅通、事事顺利,而有的人却时时遇堵、事事碰壁?秘密是气场!气场决定心态,气场影响形象,气场左右成败,气场改变命运。气场来自你的身体与心灵,是一个人散发出的一种能量。气场看不见,摸不着,但每时每刻都影响我们,改变我们的命运。你的气场是由你的精神创造的,你的命运是由你的内心决定的。气场与内心相互支撑,相互映射,塑造一个强大的自我。
热门推荐
  • 纳尼亚传奇大全集

    纳尼亚传奇大全集

    《纳尼亚传奇大全集》完整收录了刘易斯最负盛名的作品——纳尼亚传奇。纳尼亚传奇是世界儿童文学的经典之作,讲述的是英国的八个孩子在无意中先后闯入一个神奇的世界——纳尼亚,在那里,有会说话的各种神奇的动物,还有树神、河神、小矮人等等,他们彼此成为了好朋友,在伟大的狮王阿斯兰的帮助下,战胜了邪恶,为纳尼亚带来幸福安宁。《纳尼亚传奇》集神话、童话和传奇为一体,想象奇特、寓意深刻、情节曲折生动,现在已经是英语世界家喻户晓的经典作品。它已被翻译成41种语言,全球销量超过一亿册,多次被改编成广播、电视、舞台剧及电影。
  • 逆袭衰老

    逆袭衰老

    《逆袭衰老》作者用自己丰富的人生经历和生活智慧,在女性朋友如何自尊优雅的生活和战胜衰老的问题上,从观念调整、心理准备、身体健康、财务规划、生活方式等方面,全方位与读者分享了相关的知识和案例,并提出解决办法和合理化建议。希望广大女性朋友能够为自已选择设计一段精彩的人生,有尊严且从容、既优雅又健康地走进下一段人生旅程。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毒女掌柜,腹黑皇子我不嫁

    毒女掌柜,腹黑皇子我不嫁

    林若离面对着一堆弟弟妹妹,各种想要打秋波的亲戚,不服管教的伙计,林若离该怎么办,随手救的男子,到底是何身份,亲生父母为什么会死?
  • 百变麻辣香:大师陪你下厨房

    百变麻辣香:大师陪你下厨房

    《百变麻辣香》为您介绍了川菜的制作方法。川菜自古以来就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巴山蜀水既有山珍野味、鱼虾蟹鳖,又有四季不断的新鲜蔬菜、各种笋菌,还有品种繁多、质地优良的种植调味料和酿制调味料。其实食材都是配角,麻辣的主角是调料。正是以下的调味料,为川式烹饪提供了变化味型的良好物质基础。作者史正良,国家级高级烹调技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式烹调专家、餐饮业国家一级评委、全国烹饪大赛评委、世界厨联国际评委、美国中餐厨师联谊会顾问、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四川省烹饪协会副会长、四川名厨联谊会会长、中国烹饪大师、全国技术能手。
  • 莫负时光莫负卿

    莫负时光莫负卿

    君卿染忽然听见一阵刺耳的汽笛声,她猛然抬头,强烈的氙气大灯霎时刺痛了她的眼睛,她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只觉得身体像一片落叶轻飘飘地飞了起来。她在失去意识的前一刻猛然想起,此情此景,竟跟昨天晚上的梦境一模一样……
  • 谁令骑马客京华

    谁令骑马客京华

    岁月悠悠,前尘似梦,在后来的日子里,贺云初许多次地想起入京时湛蓝高远的天空......每一次,她都会暗暗地问自己,如果重来一次,是否还会像当年一般,满心雀跃的随着父亲回到京城。
  • 凶手到底是谁

    凶手到底是谁

    凶案一件一件的发生,凶手到底是谁?是老师?是学生?是保安?谁都有可能是凶手。是心理犯罪还是故意杀人报复?不管在高明的作案手法都有细节可循。看猪脚如何从一个自大、高傲之人,变的冷静机智的。
  • 读半月谈 考公务员:时政热点大全

    读半月谈 考公务员:时政热点大全

    半月谈系列刊(包括《半月谈》《半月谈内部版》《时事资料手册》等)一直是备考公务员录用考试、事业单位招录考试、公务员遴选、党政干部公开选拔与竞争上岗等公职类考试的必看读物。
  • 谁是玛丽

    谁是玛丽

    伊乐,原名乐艳艳,上世纪八十年代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媒体记者。有小说、诗歌发表于《北京文学》、《长江文艺》、《诗刊》等,随笔集《行走台湾》于二〇一〇年出版。因果的织机在万古永恒中织着你与你相关联的事物的线。——马可·奥勒留《沉思录》。我知道这个城市有成千上万个叫玛丽的人,可我不知道哪一个是我要找的玛丽。我想唯一能证明我和玛丽有过交往的可能只有这块残玉了,如果石头能说话——十六年前我第一次接到玛丽电话的时候,刚刚拥有了这块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