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9900000022

第22章 舒柯林加薪记

伦敦大学建于1836年,是与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并驾齐驱的世界名校,就其规模而言,比后两所大学还要大。它是一所由多个学院联合组成的联邦制大学,大大小小的学院共有70余所,分散在伦敦市区的各个角落,有的还设在别的城市,甚至远在国外。东方学院是该校众多学院中的一所,成立于1916年,1938年后改为东方与非洲文化研究学院。学院位于繁华喧噪的伦敦西一区,毗邻大英博物馆和大英图书馆。学院图书馆收藏全世界最丰富的亚洲和非洲研究资料,是当今欧洲研究东方和非洲问题的一大中心。如今,在一些留学网站上浏览该学院的历史沿革,还会发现一条:青年老舍在这儿度过了5年的教学生涯,并由此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老舍到东方学院后,曾经给自己起了一个英文名字——Colin C.shu,用来代替他的中文名字舒庆春。Colin

C.Shu的中文被音译为舒柯林,据学者考证,这是一个“洗礼名”,原意是“人民的胜利”。因为老舍此前曾受洗入基督教,而且赴英国任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基督教会系统的安排,因此他的新名字也打上了明显的宗教烙印。

1924年9月16日,东方学院的院长致信老舍:

亲爱的舒先生:

我很高兴地通知您:在学校7月16日的会议上董事会任命您为中文讲师,从1924年8月1日起,为期五年,年薪为250镑,按月支付。

下面是学校聘书的附加条件:

校长可以根据学生的要求安排课程的时数和次数,讲课时间每周最多20小时;如果在校外有私人教学安排,必须把情况全面向校长报告;学校正常的工作时间是平时从上午10点至下午7点,星期六从上午10点至下午1点。

我能理解您希望用Colin C.shu(舒柯林)代替您的中文名字庆春舒的愿望。

校长

于是,舒柯林正式走马上任。

当时的东方学院主要教授远东、近东和非洲的语言文字,重要的语言就设立独立的学系,老舍就在中文系。任教后的他很快就发现该学院的诸多特点,大开眼界。

一是招收学生,来者不拒。该院收的学生从年龄上说,小的不过十几岁,还是个孩子,老的则有70岁的老人。在这里,只要交了学费就可以入学,有点类似中国今天的培训机构。

二是一人一班,因材施教。既然学生参差不齐,所以,往往一人学一样,很少有两个学生恰巧学一样东西的。有的学语言,有的念书,有的预备学位论文,有的念元曲,有的念《汉书》,有的是要往中国去,所以先来学中文,有的是已在中国住过十年八年想再深造……总而言之,他们学的功课不同,程度不同,上课的时间不同,需要的教师也不同。老舍任教时,学生中有两位70多岁的老人:“一位老人是专学中国字,不大管它们都念做什么,所以他指定要英国的讲师教他。另一位老人指定要跟我学,因为他非常注重发音;他对语言很有研究,古希腊,拉丁,希伯来,他都会,到七十多岁了,他要听听华语是什么味儿;学了些日子华语,他又选上了日语。”这两个老人都很用功,白发苍苍,依然发奋苦读,让老舍感叹不已。

也有成班上课的,多是军人和银行里的练习生。军人有时候一来就是一拨儿,分成几组,三个学中文,两个学日文,四个学土耳其文……银行里的练习生大都是中等人家的子弟,只为马马虎虎混个资格,所以不好好地学习,也看不起教员,特别是外国教员。

老舍所在的中文系只有一位教授、两位讲师——他是其中之一。

如此一来,工作任务就很重,不过,该学院还有第三个特点,就是排课表时总设法使每个教员空闲半天。星期六下午照例没有课,再加上每周当中休息半天,合起来每一星期就有两天的休息。而且一年分为三学期,每学期只上10个星期的课,一年倒可以有五个月的假日,可供自己支配的空闲还比较多。

老舍在东方学院先后开设了“说官话”、“古文”、“翻译”、“历史”、“道教和佛经”、“作文”等课程。其中“说官话”一门最受学生欢迎,“说官话”也就是我们今天的“汉语普通话”教学。在担任教学任务的同时,老舍根据学院院长的提议,专门举办了“唐朝爱情小说”讲座,颇受学生欢迎。他还应邀去英国广播电台(BBC)做汉语知识广播讲座,并与两位同事共同编写、制作了一套既有文字教材又配有录音唱片的《言语声片》。这套世界上最早的汉语教材和声片,老舍不仅亲自用毛笔抄录汉字课本,而且负责声片的录制。现在,我们还可以从声片中欣赏到老舍当年朗读课文的声音。

这套教材和声片沿用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成为我国进行对外汉语教学的珍贵历史资料。

老舍的努力工作得到了东方学院的领导和同事的认可,在工作了整整两年后,老舍致信校长提出了“加薪”的要求,他在信中写道:

到本学期末我就在此工作整整两年了。依据我的合同中的条件,我请求您考虑给我增加工资。

对于我的工作,我是全力以赴的,我承担了学生们所希望学到的科目的教学任务,不论它们是否包括在合同内。

要支付我目前在伦敦的生活费用和帮助我在中国的寡母,我现在的250镑年薪是不够用的。如果您能同意我加薪的请求,我将不胜感激。

老舍很快就得到了学校秘书的回信:

亲爱的舒先生:

我十分高兴地通知您:先前您在中国签订的录用合同已被下列的新条件所取代:

从1926年8月1日起,舒庆春先生在今后的三年里被任命为标准中国官话和中国古典文学讲师,年薪为300镑。其他条件是:

校长可以根据学生的要求安排课程的时数和次数,授课时间每周最多20小时,在第一、二学期的末一星期里和第三学期的末两星期里,教师可以应邀进行无附加报酬的额外教学;所有教师在学校的正常工作时间是平时从上午10点至下午7点,星期六从上午10点至下午1点;如果在校外有私人教学安排,必须把情况全面向校长报告;规定在合同终了时,您返回中国的路费将由学校支付。

秘书新合同中的重要改动主要有两项:一是职称由之前的“中文讲师”改为“标准中国官话和中国古典文学讲师”;二是年薪由之前的250镑改为300镑。

请求加薪,对于老舍来说其实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早年在南开大学中学部当国文教员时,校长张伯苓节俭异常,教员们的待遇自然就不太高。于是,老舍就写了一封辞职信给张校长,坚决请辞。开篇自是客气一番,说是才疏学浅,尸位素餐,然后婉言辞职的苦衷,说是亲老家贫,负担太重,只好辞职,另作打算。写得一笔恭楷,恳切非常。可是在信尾上,他却加上一笔小注:“如蒙加薪五元,前言均作罢论。”张校长接到此信,赶快发信挽留,并明确表示马上加薪五元。可是,老舍早已联系好了新的工作,加薪终未成行。

对于老舍的此次加薪要求,有学者认为250镑的年薪,在当时的伦敦市民来说,只是刚够维持单身汉简单生活水准的数目,这是不够客观的。以老舍当时的同事E.D.Edwards女士为例,她曾是沈阳女子师范学校的校长,受聘于伦敦大学后同样从250镑底薪拿起。而老舍写于1929年的小说《二马》中,李子荣在马先生的店里打工,每天8小时,周薪3镑;温都姑娘在帽铺工作,一星期只得16先令。另一出版于1934年的小说,男主角在一广告公司当会计,周薪3镑。后来升任撰稿人,加薪至4镑多,就自认已达到小康之家的生活水平。1929年英国官方的“贫困线”是每星期2镑,即每年约100镑,勉强可以养活夫妻二人和三个孩子。由此可见,以老舍当时的年薪虽不至于是绰绰有余也算衣食无忧,并不寒酸。

所以,老舍敢于提出加薪的要求,关键在于“对于我的工作,我是全力以赴的,我承担了学生们所希望学到的科目的教学任务,不论它们是否包括在合同内”。在当时,华人的地位是很低的,老舍后来创作的《二马》就写到,满大街的英国清教徒,但没有谁看得起中国人,他们把中国人看成“一种奇怪可笑的动物”。在华传教20多年的洋神甫伊牧师被二马父子视为朋友,但他半夜起来含着热泪的祈祷不过是请上帝快快让中国变成英国的属国,否则的话,“这群黄脸黑头发的东西,怎么也升不了天堂”。他帮马氏父子租房子,说妥后跑到街上,找个清静地方低声说:“他妈的,为两个破中国人……”钱钟书的《围城》在描述方鸿渐与爱尔兰人的文凭交易时,也不忘加上一笔,自嘲道:“这事也许是中国自有外交或订商约以来唯一的胜利。”因此,老舍的加薪要求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如他后来自言:

“那时在国外读书的,身处异域,自然极爱祖国;再加上看着外国国民如何对国家的事尽职责,也自然使自己想做个好国民,好像一个中国人能像英国人那样做国民便是最高理想了。”(《我怎样写〈二马〉》)即使到今天,员工向老板提出加薪的要求都是需要底气和勇气的。老舍要求加薪,充分说明了他对自己工作的自信,他有加薪的底气;而学院欣然应允老舍的加薪要求,则从另一方面印证了老舍在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担任讲师期间成绩斐然,有目共睹。

同类推荐
  • 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

    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

    本书介绍了雷锋的生平,内容包括:平凡却伟大的雷锋、艰难却坚韧的雷锋、雷锋的荆棘路、雷锋的日记、雷锋的离世、雷锋精神永存、体味《雷锋日记》。
  • 名人传记丛书:杜甫

    名人传记丛书:杜甫

    名人传记丛书——杜甫——“诗圣”的“诗史”一样的人生:“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彭桓武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彭桓武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彭桓式的名字是与中国的核反应堆、原子弹、氢弹、核潜艇和基础物理写在一起的,然而,他却为许多中国人所不识。彭桓武,这位不著名的著名科学家在我国军事科学史上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在作家王霞的笔下,彭桓武是一个既平凡又非凡的科学家;在很多人眼中,彭桓武还是个怪人。蕙心兰质、自然天成。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和潇洒风流的个性无一不印证他崇高完美的追求和自然超俗的秉性。彭桓武,一个既平凡又非凡的科学家,经历了怎样传奇而辉煌的人生?
  •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

    本书介绍了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的生平,内容包括:少年才子、隐居隆中、拜师游学、卧龙迎亲、三顾茅庐、初出茅庐、舌战群儒、智激周瑜、草船借箭等。
  • 草根宰相诸葛亮

    草根宰相诸葛亮

    绚烂如繁花,闪耀似群星,但英雄总有归去之时,千古风流,终化尘土。不过,他们曾经那么轰轰烈烈地活过:大丈夫生于乱世,当提三尺剑立不世功——这足以感动我们,也足以慰藉英雄壮志未酬的雄心。
热门推荐
  • 元素创造世界

    元素创造世界

    在元素使大行其道的世界,另辟蹊径以元素术式创造世界,成为创世神衍生万法,自身即族群。(前期在铺垫,一百章后正式创造世界,开始一路高歌。)
  • 过几天还下不下雪

    过几天还下不下雪

    “你为什么要逃避?”“我没有逃避,我是因为太爱你,才不敢再看你,不敢把你留在身边。”“难道我不是女人吗?”“你是,你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那你为什么不要我!”“因为我太想要你了……”
  • 和你共阅美好时光

    和你共阅美好时光

    当无限慢速的作家,遇到雷厉风行的主编,结果只有每天:催催催!更何况主编还是她前任。慢着,前任?她怎么不知道她曾经那么风光地甩过一个大帅哥?好吧,历史悠久,她早就不记得了。但她没听错的是主编大大要和她谈恋爱,否则被甩太丢脸?你没搞错吧?明明和她恋爱才最丢脸!不过帅哥盛情相邀,小女子勉强答应。“路蔓蔓,不要以为和我谈了恋爱,你就不用按时交稿了!”某主编严肃地说路蔓蔓软绵绵地趴在床上,嚎叫道:“到底是谁昨天晚上不让写文的!”某主编翻了一个白眼,可能是你在外面养的小白脸吧!
  • 血白袍

    血白袍

    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陈庆之,南北朝时期的天才鬼将。曾率领七千白袍军,击退数十万北魏士兵,历四十七战,攻三十二城,所战皆克。短短两个月便杀进洛阳城,将北魏天子逼得落荒而逃,完成了军事史上的奇迹战例。攻之,攻之,攻之,在他的战术里只有进攻。一代天才儒将,虽生不逢时,却依然名扬四方。
  • 我的老婆是偶像

    我的老婆是偶像

    娶个偶像当老婆有很多好处,比如说颜值肯定高,身材必须好,撩汉技能点满……最最重要的是,她肯定还有一大群同样颜值高身材好会撩汉的队友!这是一个无限游戏通关者的故事,请放心阅读。(路人:咦?谁的常字掉了?)
  • 刻印:刻印历史时代

    刻印:刻印历史时代

    汉字的产生为古籍的形成提供了先决条件,当汉字与承载材料结合在一起时,被称之为“书”,也就开始了古籍发展的历程。从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是古籍发展历史上的最初阶段。在这一时期,殷商时期甲骨书、西周时期青铜书,以及春秋战国时期的石刻书、简牍书和缣帛书,无不巧借载体,体现了最初图书的不断变迁。这些古代文献不仅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更对后来承载汉字的载体及成书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
  • 天地至圣

    天地至圣

    武道之极,可入深渊,踏九霄,与天争锋。登临至圣,方纳五行,混阴阳,执掌乾坤。风云尽在心中藏,天地为尊我自狂,人间处处波澜起,武行圣道至极强。原本家族中被视为废材的少年,却是身怀传说的逆天五行体质。七年未进,一朝激发,便在这以武为尊的世界中,一路披荆斩棘,逆转命运,踏遍十天九地,成就至圣传奇……
  • 师姐是个王爷

    师姐是个王爷

    杜若从未想过,在生死攸关时,脑海里只剩下“饿”一个字。好饿好饿,杜若真的好饿。而厨房里氤氲的热气轻轻笼罩着杜若,温热的蒸汽熏的脸变得酡红。香汗从额头滑落鼻尖。心中无力吐槽:想她堂堂第一杀手,竟因为贫血一朝穿越来异世,还变成被赶出家门的养女!现在,只能到这无怨峰来混混日子了……上一世忙活了一辈子,这一世只想安安稳稳度过了。抱住金大腿师姐,做做菜,时而练练武,佛系并庸庸碌碌地过完一辈子,顺便再做一朵盛世白莲花,人生完美了!瞧见大腿师姐总是暗晦地看着她,杜若更是溜须拍马,义不容辞!第二日,无怨峰众人皆知:逍遥院谪仙般的长师姐,竟想找个道侣?众人皆惊讶。杜若却表示后怕,她的师姐不知何时变成了一个温润如玉的少年,一把拎住她的衣领,邪魅笑道:“师妹,别跑,不是说要‘永不分离’的吗?”
  • 管理员工的36个绝招

    管理员工的36个绝招

    本书从管理的第一步——恰当展示自身的管理魄力开始,本着实用、适用、灵活的原则,以提升现代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为宗旨,立足于中国社会独特的思维习惯和文化心理,将适合中国国情以及各行业实际情况的员工管理策略,凝炼为最简单实用的36个绝招,助你打造一个全情投入的、目的明确的团队。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