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51300000025

第25章 为一群“有理想的人”塑像(1)

——关于《爱情的三部曲》

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出现的巴金的第一个创作高潮中,《爱情的三部曲》是一组重要作品,其中包括《雾》(1931年7月)、《雨》(1932年8月)、《电》(1933年12月)三个连续性的中篇,并附有一个短篇《雷》(1933年10月),因为《雷》里的人物、故事也穿插在这“三部曲”之中。在很长一个时期,巴金是很偏爱这些作品的,他说过,“我的确喜欢这三本小书。这三本小书,我可以说是为自己写的,写给自己读的。……它们使我哭,也使我笑。它们给过我勇气,也给过我安慰”。还曾深有感慨地说:“没有一个读者能够想象到我写这三本小书时所经历的感情的波动。没有一个读者能够想象到我下笔时的内心的激斗。更没有一个人能够了解我是怎样深切地爱着这些小说里的人物。知道这一切的只有我自己。”为了让读者了解他创作时的心境,他曾不厌其烦地写下几万字的序跋,说明作品的创作经过和主旨,说明他的动机和爱憎,为人物及其命运进行申辩和解说,也为自己的创作思想和追求展开论争。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在自己数量众多的作品中,巴金为什么特别珍爱“这三本小书”?

简单的回答是:这同巴金在“这三本小书”中的思想和感情投入是分不开的。

自1928年底从法国回到上海,巴金一直是以职业作家和翻译家的身份生活的。他租住在上海闸北宝光里,心系国家命运和人民的苦难,勤奋地阅读和写作,如他所说的那样:日也写,夜也写,把年轻的生命消耗在书本和白纸上。而同时他也有着广泛的社会交往,身边有众多的朋友。他们大多和他有着相似的社会经历和文化背景,也有着共同的志趣和爱好,其中有作家、编辑、记者、医生、小职员以及中学和大学教师等,基本上都是属于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这个群体。他们当中有些人巴金早就认识,在他出国以前或在法国的时候已有交往,相知甚深;也有一些是后来陆续结识的新朋友,但均相待以诚。他们大多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充满热情并富有献身精神,愿为社会改造和被压迫者的解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而且不同程度地信仰无政府主义,并在这种思想支配下从事带有盲目性的社会活动和斗争,——他们把这称之为“信仰”。巴金的这些朋友分布在上海、福建、浙江、广东以及天津、北平等地,尤其是在福建晋江、厦门更为集中。他们不断地邀请巴金前去作客,因而这些地方也便构成他行动的轨迹,这些朋友的生活和故事也往往成为巴金小说的题材。《新生》、《春天里的秋天》等是如此,《爱情的三部曲》更是如此。

《爱情的三部曲》之所以受到巴金的特别偏爱,之所以特别牵动他的心,除了作品自身的因素以外,就在于其中有着作者投入更多的思想和感情,更直接地表现了作者自己和他的朋友们的生活、斗争以及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如巴金所说,“这三本小说是为我自己写的”,“在这里面我可以找到不少的朋友。我可以说在《爱情的三部曲》里面活动的人物全是我的朋友。我读它们,就像同许多朋友在一起生活”,等等。既然如此,巴金对它们特别青睐就不足为奇了。

比如“三部曲”的第一个中篇《雾》就是这样开始的:他的一位朋友从日本回来,同大家谈起自己的恋爱故事,甚至说闻到了姑娘的“肉香”,成为朋友们的笑谈。显然他已陷入热恋。巴金便从这里开头写小说,当时的环境、场面都写得真实、具体。但是,从巴金对这位朋友的思想性格的深入了解,知道他决不可能成功,因为他太优柔寡断,不可能做出认真的决定。于是他便沿着这样的性格逻辑写下去,写他的犹豫不决,当断不断,害了别人,也误了自己。后面的故事已经离开了那位朋友,但却抓住了这种性格的症结,摄取了他的灵魂。巴金说,他这样写的本意是想给朋友一个忠告,“让他看清楚自己的真面目”;但写下去,“憎厌就慢慢地升起来……那样的性格我不能不憎恨。我爱这个朋友,但是我不能宽恕他的性格。我写了《雾》,我挖出了一个朋友的心”。而正是这一点成为《雾》的主题和作品成功的根本。

显然,巴金的创作并不单是要“给朋友们写照”或要为自己“留下一些朋友的纪念”,他的目标在于创造典型,从而使之具有更广泛、更深刻的意义。事实上,在《雾》中,自从抛开那位朋友的具体故事而着重于性格的刻画,便已经进入典型的创造,如巴金所说他已经“是在创造一种典型,而不是在描写我的朋友”了。显然,这样的“典型”,较之巴金的一个个朋友的故事,更具有普遍性和概括性,他们的优点和缺点,长处和短处,更具有时代的标志性和警示性。所以,从《雾》开始,巴金便计划写《雾》、《雨》、《电》三本小说,分别创造三种典型或者说三种性格,为一代青年写照。具体说就是:“在《雾》里写一个模糊的、优柔寡断的性格;在《雨》里写一种粗暴的、浮躁的性格,这性格恰恰是前一种的反面,但比前一种已经有了进步”;而在最后的一部《电》里,则描写一种近乎健全的性格,写人物的归宿或结果,所谓“电光一闪,‘信仰’就开花了”。这也就是《爱情的三部曲》的基本轮廓。

按照巴金“预定的计划”,《雾》中的周如水正是“一种模糊的、优柔寡断的性格”。从艺术上说,他是《爱情的三部曲》里写得最好的一个人物、一个真正的典型。他性格软弱,犹豫不定,整日在新与旧的矛盾中苦苦挣扎。他上过大学,又留学日本,举止文雅,见多识广,嘴上不停地鼓吹所谓“土还主义”,说建设农村比城市更重要,但却根本不准备去实行,也从未离开过城市。他狂热地爱上张若兰,迷恋她的温柔美丽,把她视为自己的生命,说没有她就活不下去,但却不敢向她作任何表白,甚至当对方扑到他怀里时,他倒害怕了,流着眼泪狼狈逃窜!他总是犹豫不决,一生也做不出一两次决定。明知是条光明的路,他不走,因为没有勇气(有意思的是他又自认为是个勇敢的人,只是想考虑得更周到一些);明知前面是火坑,他又不能不去跳,因为他说他不能没“良心”。但他所谓的“良心”是什么呢?就是对曾断送他的幸福的封建家长的孝道,是对父母强加于他、而他根本不爱的妻子的义务。总之是一切按封建道德规范办事,不能越雷池一步。这是地地道道的旧思想,旧观念。所以,周如水这种人貌似很新,实际上却很旧,灵魂深处积满了封建污垢,并由这种东西主宰着他的行动,窒息着他的生命。在当时,在激烈斗争的社会风浪中,这种人总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在需要紧急决策的时候,他们总是误事,甚至坏事。巴金成功地塑造了这种性格,挖出了他心灵中的这块脓疮,憎恨它,鞭挞它,目的就是要让人们警醒,让人们反思,由此开出自新之路。周如水这个形象的不平常的典型意义也就在这里。

在《雾》里,另一个重要人物是陈真,巴金说这是他创造的又一个典型。这是一个可爱的青年,他是那么热情,对事业那么执著,有极其强烈而单纯的献身欲望。他似乎生来就是为了工作,为了事业,完全不去想个人的幸福,也不顾惜自己的身体。相反的,他因为知道自己活不长久而更加拼命地工作,想为未来人类的繁荣播下更多的种子,留下更多的纪念。他对周如水那种优柔寡断的性格看得最清,批评最尖锐;但他的心却是热的,真心希望周如水好,希望他能摆脱困境,获得幸福;他找张若兰,让她主动向周表白爱情,虽然显得唐突,却是那么单纯,对朋友一片真诚。这个人物显然有理想化的色彩,但在特殊的年代和特殊的环境中,他的存在也有其合理性和可信性,因而使读者不能不和作者一样喜欢他。在《雾》里,他同周如水形成对照,让读者看到了这群青年的活力。稍后,在《雨》的开头,作者便让他被汽车轧死,死得毫无意义,这样处理似乎太草率了。但也有一个好处,就是无意间成全了这个人物,使他同后来的那些一味凭狂热行动的人物之间有了距离。

同类推荐
  • 真希望我20几岁就知道的公关策略术

    真希望我20几岁就知道的公关策略术

    20几岁,初涉世事,没背景,没经验,没银子,没平台……如何成功?本书是一部求生、求胜的公关必备心法,是为你迎接辉煌30岁而准备的人际战略。
  • 达尔文(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达尔文(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本书除了向你讲述这个伟大科学家成长的故事,还将带领你去游览迷人的热带风光,向你展示奇异的民风民俗。读完之后,你将会发现,由于汲取了科学大师的精神养料,在人生境界上,你已经获得了新的提高。这是一本值得你细细品味的书。
  • 改革斗士:商鞅

    改革斗士:商鞅

    《中国古代文臣谋士:改革斗士商鞅》为丛书之一,刻画了商鞅入秦,施行商鞅变法的全过程。《中国古代文臣谋士:改革斗士商鞅》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苟利国家生死以的林则徐

    苟利国家生死以的林则徐

    本书介绍了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林则徐的生平,内容包括:树立救国救民的远大志向、忧国忧民的林青天、始终不渝的禁烟之志、虎门销烟扬国威等。
  • 人类群星闪耀时

    人类群星闪耀时

    没有哪一位艺术家能在全天二十四小时里不间断地创作艺术。他们成功完成的那些关键性的、具有恒久意义的作品,都出现在为数不多而且难得一现的灵感降临的瞬间。历史也是如此:我们敬慕一切时代中最伟大的诗人和表演艺术家,但是她也绝不是一位永无闲歇的创造者。歌德曾经充满敬畏地将历史称为"上帝的满是秘密的作坊"——即便在这个作坊里,无关紧要和日常繁琐之事也是无尽无休。在这里如同在艺术和生活的各种领域一样,那种精致的、令人难忘的时刻难得一现。大多时候,历史是一位编年记录人,她心思冷淡却持之以恒地将一个个环套编成一个巨大的链条——这链条延伸几千年,在它上面一个个平淡事实比肩而列,因为所有的精彩纷呈都需要准备时间,每一桩真正的事件都需要有发酵的过程。
热门推荐
  • 奇域仙途

    奇域仙途

    一个位面的崩坏对世界带不去多大的影响,其物种可以逃往其它的位面,但这三千位面都开始崩坏那就是融合成为一个全新的时代。
  • 今天也不想好好修仙

    今天也不想好好修仙

    修仙bug古惜带着她家的狗子下凡去仗剑走天涯,一路上怒斩一众牛鬼蛇神,最后收获了傲娇公子哥苏铭一枚,自此过上了两人一狗激情互怼的快乐生活......【文案】众所周知,昆仑主神新收的徒弟古惜是个修仙关系户,飞升靠运气,修炼看心情。手残脚残,连眼睛都不大好使,拉低整个仙界的法力平均值,俨然成为了六界笑柄。于是古惜在认真考虑过自身条件后,痛定思痛:我需要一个大佬,最好是眼睛瞎一点,法力强一点,喜欢我多一点。重点是要能帮我揍人,特别狠的那种。鬼君洵楼表示:“我觉得我很符合你说的要求。”古惜无奈摊手:“你不行,你连我穿开裆裤的时候都见过了,嫁给你我该多没面子。”洵楼:“......”于是洵楼大人在追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备注一】:开篇苏铭就是鬼君洵楼哦,转世追妻走起~一树妖花读者后援群:767250548欢迎催更!评论!讲骚话!
  • 武韬

    武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明伦汇编人事典须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须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古龙文集:多情剑客无情剑(中)

    古龙文集:多情剑客无情剑(中)

    本书以旧派武侠名家王度卢《宝剑金钗》中的李慕白为原型,将小李探花李寻欢摆弄于朋友义气与爱人情感的强烈冲突中,加之以武林争霸的阴谋与野心,在情节上表现得极有戏剧张力,而无论是“兵器谱”中的正邪双方(天机老人、金钱帮主、小李探花、银戟温侯、嵩阳铁剑)或未列兵器谱中的阿飞、荆无命,乃至于女阴谋家林仙儿,都写得有声有色。这部作品运用了相互映照的写法,深刻描摹出一个人光明与黑暗、狂野与温和的性格冲突,是古龙小说中最经得起以心理学理论作品。
  • 核桃记

    核桃记

    月夜,大凉山下,一阵阴风拂过,传来急促的马蹄声。一骑黑衣骑马当先,身子紧紧伏在马背上,马蹄足不点地飞奔,衣袂狂舞。紧随其后的是一座普通的马车。马车虽旧,但却挂满了香囊和玉坠,仔细辨认依稀可以看出曾经华贵的痕迹。“哎呦,慢点慢点,痛死公子我了。”马车内传出一阵哀嚎声。车速飞快,黑影一瞬即逝,那句话却还在空气里回荡。“公子坚持住,神医刘一手说过,一定要找到大凉山极西悬崖上的蓝冰莲才可以治好公子的腿伤。”前面的那骑黑衣人回头对着马车大声地说道。
  • 难以释怀的思念(心灵感悟书坊)

    难以释怀的思念(心灵感悟书坊)

    从蹒跚学步到懵懂无知,从初入社会到感慨万千,人生的每个阶段,我们都有无数的难以释怀的思念。本书收录了一些动人的令人难忘怀的故事:陌生的大叔、母亲做的棉窝、姐姐的辫子、祖母的月光、废品里的秘密、用婴儿交换小羊羔……这些故事,让我们学会感恩,伴我们成长,感悟我们的心灵。
  • 神秘老公的重生娇妻

    神秘老公的重生娇妻

    她是人人称羡的苏家大小姐,拥有着一生的荣华富贵、美好的家庭。在未婚夫和好闺蜜的步步相逼、联手陷害。她家破人亡,大火蔓延,活活的被烧死。再次睁开眼,她狂笑!!老天的眷恋,她幸运的重生了!前世受的罪,今世她下定决心加倍奉还给他们。今世她很幸运遇到了他,唯一挚爱。他是权贵的象征,女人心目中的白马王子。他宠着她、爱着她、将世上最美好的温暖通通递到她面前。
  • 异世重生:极品女神医

    异世重生:极品女神医

    为回到前世报仇雪恨,她答应生死官穿越到异世去完成任务。奈何投身为不受宠的庶出五小姐,一边虐渣斗白莲花,一边撩美男俘获真心……本以为爱无能的她,却不知不觉芳心沦陷……当重生机会将至,她又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