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51300000026

第26章 为一群“有理想的人”塑像(2)

在《雾》里,被陈真戏称作“三个小资产阶级女性”之一的张若兰,是一位美丽多情的姑娘,而且也不乏热情和勇气。她遇到并爱上周如水实在是她的不幸。他完全配不上她。她的遭遇令人惋惜。作者后来让她嫁给四川的一个教授,作了安分的教授夫人。这也许是她性格发展的一种归宿,但在读者看来,仍不能不感到遗憾。

《雾》之后是《雨》。作为《雾》的续篇,《雨》的故事发生在两年之后的S地(上海),首先登场的仍是《雾》中出现过的人物,如吴仁民、陈真、李佩珠、高志元等,作品仍是围绕他们的爱情、理想、对事业的渴望与追求以及现实中的挫折和苦闷展开,而居于中心的则是吴仁民。像作者所说的那样,这是一个“粗暴的、浮躁的性格”,富有热情,不停地在追寻,但缺乏实行的勇气和毅力。开始他似乎并没有明确的目标,一切活动都离不开爱情。在《雾》里,他为病中的妻子“哀愁”;到了《雨》里,妻子死了,他的心失去平衡,热情无处发泄,从而陷入痛苦与“可怕的寂寞”之中。他觉得所居住的城市“像一个大沙漠”,寂寞,无聊,几无容身之所;他不满意李剑虹那种书斋式的“革命”,甚至说“书斋只会阻碍革命精神”;他更看不上张小川那种只学到一点外国绅士派头的洋学生。但他自己也整日泡在书斋里,并不去做实际的工作,每天除了自寻烦恼,便是用激昂慷慨的空话打发日子。而一碰上可意的女人,便不顾一切地扑上去,还说什么在女人的怀抱里可以得到暂时的休息。这是自欺欺人的,因为除了空谈他什么事情都不做。这个人物的原型也是巴金的一个朋友,而且是好友,他说,“我的描写是真实的。我把那个朋友的外表的和内心的生活观察得很清楚,而且表现得很忠实。他的长处和短处,他的渴望和挣扎,他的悲哀和欢乐,他的整个面目在《雨》里面全露出来了。”巴金写吴仁民确实是真实的,并不掩饰他的缺点,如在陈真死后他对革命前途的惶惑、恐惧,对斗争所表现的厌倦、逃避,他对女性的无休止的贪恋,以及他的“说大话做小事”甚至不做事的行为等等,都写得生动具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然而不足的是,作者对吴仁民的缺点或缺陷虽有所批评,却缺少一种严厉的态度,缺少像在《雾》里对待周如水的性格那样的憎恨和鞭挞,多的倒是宽容和期待,并在最后让他有了信仰,面貌一新,成为一个新人。吴仁民的这个大转变是不符合他的性格逻辑的,因而也减损了这个人物的认识价值和批判力量。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就是因为吴仁民的原型是作者的好友,他“始终爱护他”,不愿使他受到伤害。在这里,我们可以说是作者的友情损害了他的艺术。

巴金说他开始写《雨》的时候“心情十分恶劣”。在同时写下的一段文字里甚至还有这样的话:“奋斗、孤独、黑暗、幻灭,在这个人心的沙漠里我又过了一年了。心啊,不要只是这样地痛罢,给我以片刻的安静……我要力量,我要力量来继续奋斗。”这是当时巴金心灵的一种自白,表明当时他的心境和他作品中的那些人物一样,是在矛盾、痛苦中奋斗、挣扎,因而作品中随处都可以感到一种阴郁气。但这只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巴金始终是进取的,昂扬的,坚毅的,在任何艰难的情况下,从未动摇对光明的信仰,从未停止奋斗的脚步。他也充分地把他的这种信念和精神赋予了他的人物,传达给他的朋友。所以他说:“我从没有一个时候失去我的对于光明的将来的信仰”,小说中的阴郁气也“并不曾隐蔽了贯穿我的全部作品的光明的希望。”正是为了表达这种希望,他迅速摆脱内心的矛盾和孤独,以高昂的激情完成了《雨》,并接着写出“三部曲”的最后一部——《电》。

《电》最初题名为《雪》,写了几章以后才改名为《电》。按作者的解释,是取电光闪耀,头绪纷繁的意思,以便于让前面活动过的人物都能登场,闪现光彩,让每个人物都能找到自己的归宿。

当时巴金正在北平,住在燕京大学蔚秀园朋友家里,环境十分幽静,而作品中的人物、故事,经过一年多的酝酿,已经在脑子里活起来,所以写作进度很快,只用了三个星期便将小说写完。他说:“我写作时差不多就没有停笔构思。字句从我的自来水笔下面写出来,就像水从喷泉里冒出来那样的自然,容易。但那时候我的激动却是别人想象不到的。我差不多把全个心灵都放在故事上面了。我所写的人物都在我的脑子里活动起来,他们完全跟活人一样。他们生活,受苦,恋爱,挣扎,欢笑,哭泣以至于死亡。为了他们我就忘了自己的存在。好像不是我在写小说,却是他们自己借了我的笔在生活。”他又说,在写作中,“我仿佛在参加一场大战。我好像一个将军在调动军队,把我的朋友(我自己创作出来的兵卒)一个一个地派遣到永恒里去。我写了雄和志元的处刑,我写了亚丹和敏的奇异的死。我写完这部小说,我快要放声哭了。”作者恨不能加入他的主人公们的战斗行列,而事实上他跟他们是生活和战斗在一起的。

《电》的故事发生在《雨》结束三年以后,背景是在F地即福建晋江、厦门一带,往日的朋友又聚集在一起,另有一些新人加入进来。经过三年的漂泊,每个人都有了很大变化,更成熟,更自信,而热情不减。更重要的是每人都有了明确的信仰,热情也有了“归结”。如作者所说,“在《雾》里似乎刚下了种子,在《雨》里‘信仰’发了芽,然后电光一闪,‘信仰’就开花了。到了《电》,我们才看见信仰怎样支配着一切,拯救着一切。”也就在这“信仰”的支配下,他们形成一个集体,这集体又常被称作是“革命团体”,但看来并不具有政党的性质,也没有什么政党的背景。他们没有纲领,没有严密的组织纪律,也没有公认的领袖人物;只有所谓的“信仰”

和基于信仰的满腔热情把他们连在一起,组成一个大家庭,各自干着自己喜欢干的事情。他们办报刊,搞工运,搞学运,废寝忘食,不畏艰险,相信光明一定会到来,但却并不知道“光明”在哪里,也不知道这“光明”究竟包含着什么或意味着什么;因而总是感到孤独、寂寞,心里没有底数,缺少强有力的支撑,一遇压迫便不知所措,只能用个人牺牲或恐怖活动作孤注一掷,拿甘洒热血和慷慨就义当做自然归宿。从这里不难看到,这个“团体”带有明显的无政府主义性质,其行动是盲目的,并不能根本动摇旧制度的反动统治,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已经脱离革命的主流。虽然这个集体中的大批年轻人都很可爱(周如水、张小川那种性格的人物应该除外),他们的斗争精神令人感动,但其消极影响也不可忽视。

巴金当年曾经说过,在他的小说中,他最喜欢《爱情的三部曲》,尤其是其中的《电》。除了前面我们已经提到的原因之外,应该说这与巴金当时所受的无政府主义思想影响是分不开的。这种思想影响贯穿在整个作品中,体现在每个人物的言行及作者的评价上。

总起来说就是:对他们所进行的带有很大盲目性的斗争,赞誉过多;对他们的缺点和错误,则过分宽容。这是读者不难看到的。但是,在巴金晚年,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历史磨练和深刻思考,巴金重新翻阅《爱情的三部曲》,感触就大不一样了。他说,“今天我重读小说中某些篇章,我的心仍然不平静,不过我不像从前那样地喜欢它们了,我看到了一些编造的东西。”他说,当时他没有实际的革命经验,写革命和革命者没有“本钱”,所以就难免有虚假和“编造的东西”。

他认真地说:“我所写的只是有理想的人,不是革命者。”这些人“忠于理想,不停止地追求理想,忠诚地、不声不响地生活下去,追求下去。他们身上始终保留着那个发光的东西,它就是——不为自己。”对于《爱情的三部曲》和其中的那些可爱的青年,这个评价应该说是更恰当的。无论当时还是后来,巴金极为珍视的,始终是那些青年人身上的那种性格,即“有良心,有热情,想做出一些有利于大家的事情,为了这个理想他们就牺牲了他们个人的一切”。《爱情的三部曲》就是要为那个时代的这样一批有理想的可爱青年塑像。

而他们的这种性格和精神,今天看来也不能说完全过时。

同类推荐
  • 东方魔稻之父:袁隆平传

    东方魔稻之父:袁隆平传

    袁隆平,中国杂交水稻研究创始人,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当今中国最著名的科学家”、“当代神农氏”、“米神”等。 本书详述了袁隆平的生平与他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研究和对人类作出的巨大功绩,令人读后感佩不已,就像世界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印度前农业部长斯瓦米纳森博士高度评价的那样:“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读了本书,可以激发青少年热爱科学、为祖国繁荣昌盛作出贡献的精神和斗志。
  • 以身殉国的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

    以身殉国的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

    《中华爱国人物故事》是一套故事丛书。它汇集了我国历史上80位古圣先贤、民族英雄、志士仁人、革命领袖、先进模范人物的生动感人史迹,表现了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 沉默与空白:钱钟书传

    沉默与空白:钱钟书传

    本书用唯美而诗意的语言,力图诠释鸿儒钱钟书的人生传奇。众所周知,一部《围城》,享誉国内外,让一位男子声名鹊起,他便是民国第一才子钱钟书。著名中国文学评论家夏志清说,钱钟书是吴敬梓之后最有力的讽刺小说家。才华横溢,奈何斯人已逝,世界上唯一的钱钟书走了。然而,时光无法掩盖他生命的光芒,反而在岁月的洗礼后越发明亮通透。《沉默与空白:钱钟书传》围绕着钱钟书一生,开展了一系列地描摹。钱钟书的年少光阴,青春年华,过目不忘的惊人记忆力,学贯中西、博通古今、出口成章的才情,浓郁的幽默与睿智,淡泊宁静、毁誉不惊的人格,以及经营家庭的脚踏实地……多个角度给“《围城》之父”画像。
  • 吴敬琏传

    吴敬琏传

    在当代中国经济改革史上,吴敬琏之重要性在于,他几乎参与了建国之后所有的经济理论争议,由他的思想演进出发,可以勾勒出中国经济变革理念的大致曲线。书中,吴敬琏娓娓道来,历史如跛足的行者,不动声色地姗姗走近,又姗姗走远,一段波澜壮阔的人生在回忆者与记录者之间穿梭,如画卷般展开。
  • 蒙哥马利传

    蒙哥马利传

    伯纳德·劳·蒙哥马利,被誉为英国最优秀的军事家之一,1887年11月17日出生于伦敦肯宁顿区的一个牧师家庭。其祖父罗伯特·蒙哥马利是军校出身,19岁时被派往当时被英国殖民化统治的印度任职,他不但骁勇善战,而且冷静机智,当印度发生起义时,罗伯特凭借沉着的心理素质和巧妙的智慧很快就平息了事端,这让英国国会对他大为赞赏,将他提升为旁遮普省的副省长,直至罗伯特·蒙哥马利以爵士爵位返回英国为止。
热门推荐
  • 任染紫苏

    任染紫苏

    须诺伊(仁?)写了《遗珠拾羽》被翻拍上映后获得观众好评,迅速走火,不巧的是,这个故事与季絷苏高中的经历几乎一样,于是引起了购买版权热潮。因为一本书,他们衔接在一块。这也许就是传说中的缘分。
  • 马克思主义箴言:资本来到人间·工人运动

    马克思主义箴言:资本来到人间·工人运动

    《马克思主义箴言·资本来到人间:工人运动》共分为资本来到人间——工人运动、矿业无产阶级、农业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态度四部分内容。
  • 娇宠娘亲

    娇宠娘亲

    女主神经卖萌,暗地害人。嬉笑怒骂之间,步步高升。纠结一:夫君的书房门口,秀儿高兴的玩跳皮筋。“唔……咱们这次跳茅坑。”噢!侍卫痛苦的看着面前这疯子跳进跳出……反反复复,惨不忍睹。纠结二:秀儿给九儿子手里塞上三根香蕉。“拿着,娘吃不了”看着儿子要进书房,“唔,要不然给你爹一根。他老了,尝尝鲜就好。”结果儿子出来时,手上空空如也。纠结三:秀儿看着面前的老十和小十一,莫名其妙的开始美滋滋起来。小十一擦掉娘亲嘴边的口水:“娘亲,你……”秀儿用星星眼望着他。忠犬攻和腹黑受。嘻嘻,乖。秀儿——少妻老夫,相处起来是不是会像祖孙俩?众多少爷,后台相差,秉性错乱,性格迥异。咦?老皇上该死了?康王——老牛嫩草,要相处多久才不会轻易放手?他是夫君,是父亲,但更是康王。是要自私,还是要自伤?清冽——长子小娘,是否也能不动神思淡然相处?权威父亲,神经娘亲,他会因为谁送上一生。权衡两重,云淡风轻。曾经的玩伴,反目成仇;曾经的依赖,天人永隔。没有谁,可以不长大。
  • 草原上的红飘带

    草原上的红飘带

    蒙古族女人娜仁花结婚不久就被丈夫抛弃了,可是她并没有倒下,她一个人抚养儿女,还收养了五个孤儿,历尽坎坷终于把孩子们抚养成人,并同时带领草原牧民积极投身于经济开发走上富裕之路。第三届网络原创文学现实主义题材征文大赛优胜奖获奖作品
  • 万界之最强龙神殿教主

    万界之最强龙神殿教主

    程龙来到宗教至上的平行世界,没想到意外获得了龙神殿系统。建立万界宗教,成为至高无上的神明……“上帝啊,你这样的脾气不改,就给我去贫瘠世界当神官去。”“释迦牟尼,你这斋菜做的不地道啊。”“女娲……算了,没你啥事,把孩子抱给我看看。”……从此,程龙无敌了
  • 大鳄3:决胜华尔街

    大鳄3:决胜华尔街

    一部横跨40年的资本传奇,一个金融天才的复仇传奇,再现资本游戏的罪恶与救赎。5年后,海元王牌自营团队来到奥马哈,他们接受袁得鱼的安排,“绑架”交割单名单上的邵冲。他无意得知,邵冲与日本财团正在勾结引爆“大事件”,但他们不知道导火索在哪里。在阻止的过程中,他明白了导火索究竟是什么。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充闾文集:心中的倩影

    充闾文集:心中的倩影

    充闾先生是一个有良好传统文化修养的学者,他曾读过私塾,也接受过现代学院教育。他对古代经典作品的熟知程度,给每一个接触过他或读过他作品的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他更是一个现代知识分子,他所具有的“现代意识”才有可能使他对熟知的传统文化和自身的存在有反省、检讨、坚持和发扬的愿望与能力。在“进与退”、“居与处”、“兼善天下”和“独善其身”的问题上,这个阶层的矛盾心态仍然在持久地延宕着。但在充闾先生的散文中,他不是以价值的尺度评价从政或为文。而是从人性的角度对不同的对象做出了拒绝或认同。就个人兴趣而言,充闾先生似乎更钟情于淡泊宁静的精神生活,这使他的创作更为纯净。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安魂曲之末日诅咒

    安魂曲之末日诅咒

    黑夜中的城市注定有不为人知的暗夜。暗夜中隐匿着守护黎明使命的人。看似平凡却是阴年阴月阴日阴时出生的女孩杨莹琳,玩世不恭的富二代却不得不背负家族使命的季冉,拥有强大而神秘背景却深陷诅咒的周旭然,三人命运注定被交织捆绑在一起。爱恨交织,嬉笑怒骂,末日诅咒重现,驱魔小分队的打鬼怪之旅,注定面对的是未知的艰险。前世因,后世果,安怨魂,平众生,安魂曲。